政和五礼新仪-宋-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1a 页 WYG0647-04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政和五礼新仪卷六十二
  吉礼
   夕月仪(有司/行事)
    时日
    斋戒
    陈设
    省牲器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1b 页 WYG0647-0401b.png
    奠玉币
    进熟
    望燎
   时日
太常寺预于隔季以秋分夕月关太史局太史局以其
日报太常寺太常寺参酌讫具时日散告
   斋戒
前祀十日受誓戒于尚书省其日五鼓赞者设位版于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2a 页 WYG0647-0401c.png
公相厅下吏部尚书在左刑部尚书在右并南向初献
亚终献位于其南稍东北向西上监察御史位于其西
稍北东向光禄卿兵部工部郎中大乐令光禄丞位于
其南稍西北向东上(大乐令光禄/丞位稍却)奉礼郎太祝郊社令
太官令位于其东西向北上质明礼直官赞者引行事执
事官就位立定礼直官引吏部尚书由公相厅降阶就
位礼直官赞揖在位者对揖吏部尚书搢笏读誓文云
某月某日秋分夕月各扬其职不共其事国有常刑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2b 页 WYG0647-0401d.png
读讫执笏礼直官赞奉礼郎太祝郊社太官令先退馀
官对拜乃退散斋七日治事如故宿于正寝不吊丧问
疾作乐判书刑杀文书决罚罪人及与秽恶致斋三日
(光禄卿丞郊社/太官令斋一日)二日于本司(无本司者于太常/斋舍质明至斋所)唯祀事
得行其馀悉禁前祀一日质明俱赴祠所斋宫官给酒
馔祀官已斋而阙者通摄行事
   陈设
前祀三日仪鸾司设行事执事官次于坛壝门外随土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3a 页 WYG0647-0402a.png
之宜设馔幔于内壝东门外道西东向前二日光禄牵
牲诣祠所前一日郊社令帅其属扫除坛之上下太常
设神位席太史设神位版于坛上(凡设神位版皆/郊社令监视)太常
设祭器(凡设祭器皆藉以/席笾豆又加巾盖)以俟告洁(既毕/权彻)光禄陈牲于
卯阶之东南内壝外西向祝史各位于牲后太常设省
牲位于牲西三献官在南北向光禄卿兵部工部郎中
太乐令光禄丞奉礼郎太祝郊社太官令在北南向俱
西上(凡设太乐令以/下位皆稍却)监察御史位于光禄卿之西少绝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3b 页 WYG0647-0402b.png
光禄陈礼馔于坛之东南内壝外南向太常设省馔位
版于礼馔南三献官在南北向西上监察御史在西东
向光禄卿兵部工部郎中大乐令光禄丞奉礼郎太祝
郊社太官令在东西向北上大晟设登歌之乐于坛上
稍南北向祀日酉前五刻礼直官赞者诸司职掌各服
其服太常设神位席(以藁/秸)太史设神位版于坛上北方
南向太常陈玉于神位之左(玉以圭璧盛以/匣燔玉用珉)礼神之玉奠
于神前燔玉加于币陈币篚于神位之左(币以/白)祝版于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4a 页 WYG0647-0402c.png
神位之右置于坫次设祭器光禄实之左十有二笾为
四行以右为上(第一行鱼鱐在前糗饵粉餈次之第二/行乾䕩在前乾枣形盐次之第三行鹿)
(脯在前榛实乾桃次之第/四行菱在前芡㮚次之)右十有二豆为四行以左为
(第一行芹菹在前笋菹葵菹次之第二行菁菹在前/韭菹酏食次之第三行鱼醢在前兔醢豚拍次之第)
(四行鹿臡在前/醓醢糁食次之)俎二在笾前(实以羊腥七体两脾两肩/并脊两脾在两端两肩两)
(胁次之/脊在中)一在豆前(实以豕腥七/体其载如羊)又俎四在豆右为二重
以北为上(第一重一实以羊腥肠胃肺一离肺一在上/端刌肺三次之肠三胃三又次之一实以豕)
(腥肤九横载第二重一实以羊熟肠胃肺一/实以豕熟肤其载如腥皆羊在左豕在右)豋一在笾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4b 页 WYG0647-0402d.png
豆间(实以/大羹)槃一在豋前(实以/毛血)簠二簋二在笾豆外二俎
间簠在左簋在右(簠实以稻粱粱在稻前/簋实以黍稷稷在黍前)设牺尊五象
尊五为二重在坛上东南隅北向西上牺尊在前皆有
坫加勺幂为酌尊(牺尊一实明水为上尊馀实泛齐代/以供内法酒初献酌之象尊一实明)
(水为上尊馀实醴齐代以/祠祭法酒亚终献酌之)又设太尊二山尊二在神位
(太尊一实泛齐山尊一实/醴齐各以一尊实明水)著尊二牺尊二在坛下午
阶之西(著尊一实盎齐牺尊一实/醍齐各以一尊实明水)象尊二壶尊六在坛
下午阶之东(象尊一实明水一实沉齐壶尊三实/玄酒三实三酒明水玄酒皆在上)俱北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5a 页 WYG0647-0403a.png
向西上皆加幂五齐三酒设而不酌太常设烛于神位
前设俎二于馔幔内洗二于卯阶东北向(盥洗在东/爵洗在西)
在洗东加酌篚在洗西南肆实以巾(若爵之篚则/实以爵加坫)执罍
篚者位其后又设揖位于卯阶之东内壝之外如省牲
(唯不设光禄卿/丞郊社令位)积柴于燎坛设望燎位于卯阶之东
南内壝之内三献官在北南向西上监察御史在西东
向兵部工部郎中大乐令奉礼郎太祝在东西向北上
又设三献官席位于卯阶之东北西向南上兵部工部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5b 页 WYG0647-0403b.png
郎中席位于卯阶之东南西向北上设监察御史大乐
令席位于午阶之南北向奉礼郎大官令位于其后俱
西上光禄卿席位于监察御史之东北向又设监察御
史位于坛上乐虡之北在西东向奉礼郎太祝在东西
向北上大乐令在乐虡之北太官令于酌尊所俱北向
   省牲器
前祀一日行事执事官集初献斋所肄仪太祝习读祝
文视玉币及神位版讫并赴坛所各就次礼直官赞者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6a 页 WYG0647-0403c.png
分引行事执事官诣坛东省牲位(凡初献行事礼直官/引馀官皆赞者引)
立定礼直官赞揖次引监察御史升自卯阶(凡行事执/事官升降)
(皆自/卯阶)视涤濯执事者举幂曰洁降复位礼直官稍前曰
告洁毕请省牲太祝出班巡牲一匝诣初献前西向躬
曰腯退复位礼直官赞省牲毕请诣省馔位揖讫引行
事执事官各就位立定礼直官赞揖所司省馔具毕礼
直官赞省馔毕揖讫俱还斋所光禄丞太祝以次牵牲
诣厨授太官令次引监察御史诣厨省鼎镬视祭器涤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6b 页 WYG0647-0403d.png
溉乃还斋所晡后郊社令帅其属扫除坛之上下祀日
酉前十刻太官令帅宰人以鸾刀割牲祝史以槃取毛
血置于馔所遂烹牲
   奠玉币
祭日酉前三刻(行事用酉/后三刻)初献以下并赴坛所就次郊
社令先入视设神位版讫退次太官令帅其属实馔具
毕次引光禄卿入诣午阶南席位北向立赞者曰再拜
光禄卿再拜升坛点视礼馔毕次引监察御史升坛点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7a 页 WYG0647-0404a.png
阅陈设纠察不如仪者乐正帅登歌工人升卯阶各就
位光禄卿还斋所馀官各服祭服次引行事执事官各
就卯阶东内壝外揖位立定礼直官赞揖次引大乐令
先入就午阶南席位北向立赞者曰再拜大乐令再拜
升坛就位次引监察御史奉礼郎太祝太官令入就午
阶南席位北向立次引三献官兵部工部郎中入就卯
阶东席位西向立礼直官稍前赞有司谨具请行事高
安之乐作六成止大常升烟燔牲首赞者曰再拜在位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7b 页 WYG0647-0404b.png
者皆再拜次引监察御史奉礼郎太祝太官令俱升坛
各就位立定次引初献官诣盥洗位正安之乐作(初献/升降)
(行止皆作/正安之乐)至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执笏升坛诣夜明
神位前北向立乐止嘉安之乐作搢笏跪次引奉礼郎
搢笏西向跪执事者以玉币授奉礼郎奉礼郎受玉币
授初献执笏兴退复位初献受玉币奠讫执笏俯伏兴
再拜乐止初献将降坛乐作复位乐止
   进熟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8a 页 WYG0647-0404c.png
祀日有司设鼎二于神厨各在镬右光禄帅进馔者诣
厨以七升羊于镬实于一鼎(肩臂臑肫胳正脊一直脊/一横脊一长胁一短胁一)
(代胁一皆/二骨以并)次升豕如羊实于一鼎皆设扄幂祝史对举
入设于馔幔内俟初献既升奠玉币入陈于卯阶下西
向南上祝史抽扄委于鼎右除幂初鼎序入有司执七
及俎以从至卯阶下俎各设鼎西七加于鼎光禄以七
升羊载于一俎(肩臂臑在上端肫胳/在下端脊胁在中)次升豕如羊载于
一俎鼎先退次引兵部工部郎中诣卯阶下搢笏奉俎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8b 页 WYG0647-0404d.png
(兵部奉羊/工部奉豕)升坛丰安之乐作诣夜明神位前北向跪奠
先荐羊次荐豕各执笏俯伏兴有司设于豆右肠胃肤
之前(羊在左/豕在右)乐止俱降复位次引初献再诣盥洗位乐
作至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执笏次诣爵洗位北
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执事者执笏升诣酌尊所西
向立乐止嘉安之乐作执事者以爵授初献初献搢笏
执爵执尊者举幂太官令酌牺尊之泛齐初献以爵授执
事者执笏诣夜明神位前北向立搢笏跪执事者以爵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9a 页 WYG0647-0405a.png
授初献初献执爵三祭酒奠爵执笏俯伏兴少立乐止
次引太祝诣神位前东向搢笏跪读祝文读讫执笏兴
退复位初献再拜讫将降坛乐作复位乐止次引亚献
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执笏次诣爵洗位北
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执事者执笏升诣酌尊所西
向立文安之乐作执事以爵授亚献亚献搢笏执爵执
尊者举幂太官令酌象尊之醴齐亚献以爵授执事者
执笏诣夜明神位前北向立搢笏跪执事者以爵授亚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9b 页 WYG0647-0405b.png
献执爵三祭酒奠爵执笏跪俯伏兴再拜乐止降复位
次引终献诣洗及升坛行礼并如亚献之仪降复位礼
直官曰赐胙赞者承传曰赐胙再拜在位者皆再拜讫
送神理安之乐作一成止
   望燎
初理安之乐毕引三献官兵部工部郎中诣望燎位有
司诣神位前取玉币祝版于燎柴次引监察御史大乐
令奉礼郎太祝降坛诣望燎位立定礼直官曰可燎火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10a 页 WYG0647-0405c.png
燎半柴次引初献以下诣东壝门外揖位立礼直官赞
礼毕揖讫退太官令帅其属彻礼馔监察御史诣坛监
视收彻讫还斋所光禄以胙奉进监察御史就位展视
讫光禄卿望阙再拜讫乃退
 
 
 
 
政和五礼新仪 卷六十二 第 10b 页 WYG0647-0405d.png
 
 
 
 
 
 
 
 政和五礼新仪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