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乡集-宋-邹浩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WYG1121-044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道乡集卷三十二     宋 邹浩 撰
  杂著
   书省恕二斋诗铭后
临漳李大方几仲既以省恕名斋又为铭为诗以见意
可谓君子之用心矣夫详于省人而略于省已厚于恕
已而薄于恕人此学者之大患也平居听其言往往高
出颜闵上谓曾子子贡为不足拟夷考其行而观焉使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WYG1121-0446d.png
当夫子之时于其来也不辞以疾则必鸣鼓而攻之矣
况欲与及门之士齿乎几仲乃能反此而用其心其所
以省虽不予告予知几仲夜旦之间常默然念曰言果
寡尤乎行果寡悔乎事吾亲果孝乎事吾君果忠乎事
吾长上果信顺乎果不愧于天乎果不怍于人乎果不
为名教之罪人乎若所谓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
子明言之人之情犹已也内之于家勿以所不欲施焉
家其有不齐者乎外之于国勿以所不欲施焉国其有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WYG1121-0447a.png
不治者乎大之于天下勿以所不欲施焉天下其有不
平者乎始也于已犹有省也于人犹有恕也索之而可
得终也未始有已可以容吾省也未始有人可以容吾
恕也索之而不得也则由仁行矣三月不违仁且无得
而名焉予知几仲必有时跃跃以喜曰夫子之道果一
以贯之也性与天道孰谓不可得而闻也天下何思何
虑乎它日会面揖眉宇不待容声信予言言之不妄
   为诸公作刘淮夫荐词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WYG1121-0447b.png
朝散郎致仕刘淮夫故直史馆彝之子枢密直学士陈
襄之甥事父母极孝孝于亲者皆自以为难及元丰中
为台州判官荐状已有馀数更及一考即可改官缘父
被召赴阙不忍离左右遂不待任了便乞侍养随侍以
去近监江宁府酒务到任未久缘母年八十七岁思归
宜兴家虽甚贫不复顾禄即乞致仕奉母以归郡守以
下再三留之皆不可得今方年五十九岁无屋可居无
田可食虽水菽不充未尝一毫有求于人凡此皆人所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WYG1121-0447c.png
共知有迹可考者若其潜德隐行尤不可胜举要之一
本于孝而已东南缙绅先生交誉以为至贤而淮夫闻
之恐悚退避但曰此乃人子之常行无足道也
   书余清老
清老所造甚深所养甚高乃能埋光铲彩曲与人同不
问醉醒戏笑而已人亦为之绝倒不知其于规矩准绳
之内外果孰在也喙鸣合与天地为合清老其庶几乎
更数十寒暑想像此老而不可得然后知其有大过于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WYG1121-0447d.png
人者虽然知与不知清老何加损哉清老闻之拊掌大

   书毗陵后河兴废
郡城中所谓后河者乃旧守国子博士李公馀庆创开
李公精地理诱率上户共成此河且曰自此文风寖盛
士人相继登高科三十年当有魁天下者尔之子孙咸
有望焉河成未几学者果盛已而紫微钱公公辅登第
为第三右丞胡公宗愈继为第二吏部佘公中遂魁天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WYG1121-0448a.png
下其去河成之日适三十年盖熙宁癸丑也自后濒河
之民多侵岸为屋及弃物水中由是堙塞久不通舟崇
宁初年知给事中朱公彦出守于此询究利病得其实
于是浚而通之向之形胜复出矣今给事中霍公端友
遂于次年魁天下士是岁岁在癸未去熙宁癸丒适又
三十年霍氏居河上游河势曲折朝揖其门钟聚秀气
世有名人今知太平州霍公汉英与其侄给事数十年
间相望起东南为时显用然则形胜之助孰谓不可信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WYG1121-0448b.png
(李公葬州之横山民病痁者取其坟/土服之辄愈今朝散郎撰乃其孙也)
   为钱济明跋书画卷尾
某生晚不及识蔡公公之宰木既已合抱方于济明家
见遗墨四轴某虽不能书然当世士大夫能书者咸先
之固知其笔妙与人称也(右君/谟帖)紫微钱公朝廷之名卿
乡邦之先生也某从学时公既殆矣不及亲炙以为师
而与公之子通直为友因得观公所书遗教经以想见
刚风特操之髣髴云(右钱遗爱/公书经)爱其人者爱其屋上之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WYG1121-0448c.png
乌况鹤乎少游叹之良有以也(右秦少游为钱/公所作鹤赋)晋卿以
尚主之贵日在绮罗弦管之间而濡毫嬉戏乃皆风尘
表物非其胸中自有丘壑何以及此(右王晋卿所画/柳溪渔浦小景)
   为姨氏书女诫后跋
姨氏第六十今甫十一岁事祖母寿昌君如成人不忍
须臾离左右寿昌常久疾有叹言闻之惕然誓以身代
讽劝尊属词婉而意严戒谕使令务笃于亲而勤乃职
其天禀不凡如此某因取女诫书以献焉庶几朝夕成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WYG1121-0448d.png
诵以为姆训之助异时有勉其夫以正教其子以忠与
古淑懿相望于声诗图史之间者必吾姨氏也荐绅先
生将曰毗陵张公之后不独男有特操无愧家法施及
女子亦贤矣哉
   书姚廉州墓铭后
予顷在广西闻姚廉州治宜兵民诸公交荐不幸旧僚
有出按本路者按私隙以文致其罪既而朝廷知之遂
复选用后数年予与其子嶙从容又观乡先生敏叔所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WYG1121-0449a.png
作志铭益信其有以过人而不克寿以显悲夫于是为
书此石以诒后之助焉
   跋陈居士传后
居士本不求知于人人自知之宗子博士杨公中立为
之传以行于世所以风劝来者盖不但一乡而已也
   为陆伯思跋韩魏公范文正公书后
某生晚不及识公元符末公之长子嗣为大丞相某始
获登公门想见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WYG1121-0449b.png
安今嗣丞相亦亡矣览观遗帖秪益怅然
公尝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其言考
其行事信乎能践之也宜其废笺遗墨为志于古者宝
藏如此
   书待制张公诗卷后
故天章阁待制赠开府仪同三司张公在仁宗朝既以
功业隐然为名臣乃归休于毗陵之私第作诗以示其
子自号知幸老人公殁四十八年大观元年正月公之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WYG1121-0449c.png
孙垂禀于兄坚如晦墀而率其弟敕睿即圃构轩以便
讲学取公号为知幸者名焉以谓公之知幸幸于遭时
我之知幸幸于流泽幸于遭时久其已矣幸于流泽岂
终以此自画哉誓与兄弟奉母寿昌君外念先朝请付
属之意不敢暇佚以成其身一旦遭时凡公之所未及
为者犹将为之而无不可况其馀乎然则公诗所谓自
修清慎后事无忧者不独在其子而又在其孙矣流泽
之长未易以世数期也某虽愚方且拭目以待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WYG1121-0449d.png
   致轩纪名
通仕郎张君坚与弟如晦墀垂牧埙睿既已迁其父提
点铸钱朝请公之柩同母夫人寿昌县太君严氏葬于
滁州清流县安仁乡之杜沛乃即祠堂规以为轩问名
于外孙邹某某窃为通仕弟兄所作事其亲者自始逮
终曲尽勤诚夫子所谓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
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盖无一不备于是因
其实而名之曰致轩然通仕弟兄皆以材识学行仰承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WYG1121-0450a.png
流泽宜必光显于世而朝廷之上方且求忠臣于孝子
之门则自此出而事君又将致其身焉某虽废处尚庶
几及见之
   书孙氏棣萼后集
晋陵孙氏有高士讳世南者某祖母乐安君之父也淳
化至道中与兄诂世宁弟世仪皆以文行驰声同时荐
于礼部既归乃以志之所之形为篇章如鹡鸰之首尾
交应而弗违如埙篪之律吕迭奏而有伦编联成集名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WYG1121-0450b.png
曰棣萼非夫四人莫逆于心如四体不言而喻安能至
此哉语不云乎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是亦为政奚其为
为政宜其子孙蕃衍宗族隆盛为东南之所推仰然则
是集非特孙氏所当奉以为训世世不忘凡览之者亦
可以兴起矣
   跋漳浦李大忠微叔所藏书画尾
岭表归来饭不足负郭有田多未赎何当卖剑成此谋
耕遍雨馀春雨绿(右戴嵩牛/)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WYG1121-0450c.png
王荆公尝言安惠周公与其弟越皆以能书为世所称
每出辄为人取去此书盖亦为人取去者不知传几人
而微叔得之(右周越草/)
钱塘方镂圣俞诗为新集远方得之犹知贵重况圣俞
所自编以贽当时公卿者乎微叔不宝珠玉而宝此编
固其宜也(右梅圣俞诗/)
漳浦李大忠微叔与兄大方几仲皆从山谷游得书不
知几何必谨藏之微叔归自中都道由晋陵出此集示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WYG1121-0450d.png
予且曰此乃山谷为叶尉时所书也然与予平昔所见
绝不相类岂其少年作字若此而晚年异此乎必有能
辨之者(右黄鲁直书/)
   书与墨工张处厚
予用张处厚墨久矣而未之识一旦处厚踵予门问其
家世则谷之子遇之孙也昔奚氏以墨显于江南而遇
妙得其法至处厚益恐坠其家声不汲汲于利售尤为
可尚云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1121-0451a.png
   语录
先正言非礼勿履惟大壮能之君子用大壮之道惟此
为要切
修道易进道难何谓进道慎独是也
某为谏官祗是说理不徼讦
为善如着衣吃饭不可有功过心
勉礼之当行者不必责人之报安义之当为者不必望
人之知可以求可以无求求多辱可以交可以无交交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1121-0451b.png
多滥可以毁可以无毁毁多怨可以誉可以无誉誉多

有非礼之念然后有非礼之言言非自口也巧言令色
往往入而不知
过相褒美便入于巧言轻重须合宜
范丞相平生所称引奏对止是孝经论语孟子周易尝
云人作好事不堪再说着说着便不中
丞相云惟俭可助廉惟恕可成德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1121-0451c.png
虽居轩冕之间当有山林之气士不可无山林气节义
文章学术大抵皆然何谓山林气即纯古之气也达于
命者不以得失为休戚
思虑不清便乖慎独之道
学者厌俗事便非圣王之学圣王以民事为本舍民事
无可为者但事事中理皆有节文所以异于俗人下至
一家亦只如此厌俗事皆生于怠惰清虚澹泊皆缪悠
之辞试问清虚者不须衣食乎能不与人接乎有此二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1121-0451d.png
者既有所事矣故圣人不喜事亦不厌事学者不可不

有心之过大无心之过小
凡为善有二或直心为善或著奸为善大抵有山林气
即佳宁使人道村不可使道奸
范德孺在太原每支官吏及军士粮同出一敖虽有湿
恶军士自不怨也
   杂说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1121-0452a.png
直其正也当作直其敬也音近易讹多如此者直其敬
也方其义也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则
所谓大也
养生而不知其主非善养生者也故此篇之旨始于缘
督以为经而终于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当作一句如之何犹云奈之何
事至于言如之何如之何固已不能为之于未有治之
于未乱矣犹不曰如之何如之何则是不知悔者也虽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1121-0452b.png
圣人其如彼何哉
有马者借人乘之盖史之阙文也孔子初犹及见后则
亡矣文久且不传况其意乎君子于其所不知故不可
不慎也
斯者有所指也或问禘之说子曰知其说者之于天下
也其如视诸斯乎指其掌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
未能信亦必有所指矣将指其心而言乎惟先自信于
心然后可以取信于人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1121-0452c.png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子绝四子乐皆记所记者
之言然非深知孔子安能及此
南明而北冥人之所知也南北皆冥人之所不知也冥
岂可以他求哉心冥则无所往而不冥矣昜曰无思也
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
其孰能与于此
自易与天地准至君子之道鲜矣凡十段所以能弥纶
天地之道以易与天地准也所以知幽明之故以仰以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1121-0452d.png
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也所以知死生之说以原始
反终也所以知鬼神之情状以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也
所以不违以与天地相似也所以不过旁行而不流以
智周万物而道济天下也所以不忧以乐天知命也所
以能爱以安土敦乎仁也所以神无方而易无体以范
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
而知也所以君子之道鲜矣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此以释言近而指远者
卷三十二 第 14a 页 WYG1121-0453a.png
善言也言出于口初不下带可谓近矣然而道存焉可
以世为天下则其指岂不远乎
玄牝之门取诸吾身则鼻也鼻者息之所由以出入绵
绵若存用之不勤则其息深矣孙叔敖鼻间栩栩然是
已庄子曰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
言若哇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素问曰非出入则无以
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
器不有四者之有而贵常守知此然后知谷神之所以
卷三十二 第 14b 页 WYG1121-0453b.png
不死
虚其心则腹自实弱其志则骨自强
张子房之智所谓行其所无事者也
天地者形也乾坤者使形者也阴阳其形形者乎元亨
利贞每一德各具四德若不具四德其一德亦自不成
乾之六爻惟舜备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当如别本直曰其次畏之侮之盖
迹虽畏之而心实侮之故也
卷三十二 第 15a 页 WYG1121-0453c.png
自私觌愉愉如也以上乃孔子之所独者自君子不以
绀緅饰以下则非特孔子而已凡君子皆当如此故不
直曰孔子而必曰君子与上文异
孔子于群弟子中惟于颜渊曰不幸短命死矣于冉伯
牛曰亡之命矣夫盖惟此二人乃可以言命故也若仲
由之行行不得其死然岂足以言命哉
随所居而安者广居也随所立而宜者正位也随所行
而通者大道也能居广居然后能立正位能立正位然
卷三十二 第 15b 页 WYG1121-0453d.png
后能行大道
居其所所谓德也为政以德则为君而得君道矣居君
之所者也而人亦各得其所焉中正无为而已不与下
同德其居其所者乎
为周南召南如为学为道之序学道之序兴于诗学诗
之序始乎为周南召南
圣人观于天而不助不以人助天也助如助长之助为
人君之道尽于乾卦为人臣之道尽于坤卦亦在体之
卷三十二 第 16a 页 WYG1121-0454a.png
而已
 
 
 
 
 
 
 
卷三十二 第 16b 页 WYG1121-0454b.png
 
 
 
 
 
 
 
 道乡集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