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乡集-宋-邹浩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1121-038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道乡集卷二十六     宋 邹浩 撰
  记
   承天寺大藏记
毗陵郡城中名刹相望而传法者凡六院惟承天据城
之东南实隋司徒陈果仁之别圃果仁死非其所其妻
用浮屠法荐助之遂舍以为寺唐长庆二年赐号正勤
至真宗皇帝即位之初改赐今额越在一隅风埃不到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1121-0387b.png
眺听所接阒如岩栖四方禅者乐居焉顾经藏未建众
以为虑有年矣元祐某年某月道人德岑既领住持事
遂以告于人曰夫五千四十八卷虽不足以尽禅之说
然其语非不多也而祖师心要犹以为教外别传审如
委付示以全提则虽绕床一匝适半藏尔况区区于五
千四十八卷乎然初机者以此笃志罢参者以此證解
游戏自在者以此遮眼一言半偈皆是善因展轴抽函
无非妙用以方便济群生者亦何可废也信者翕然出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1121-0387c.png
力为新其厨堂新其浴室最后绍圣四年某月因水陆
殿广之为藏院集所谓五千四十八卷者为若干函以
栖于其中然后院之形胜益闳伟动人而人益信岑之
所存为可尚也岑嗣扬州建隆昭庆禅师盖临济之苗
裔也方圆照禅师宗本传法中外时岑未尝须臾离左
右一旦受请孰不曰此圆照之的子也及升座焚香不
嗣圆照则嘈然非之而闻者亦耿耿不快宜其建立莫
有应者而所成就反如此何哉余闻众之初非岑也甚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1121-0387d.png
者面斥无所不至岑不为沮徐告之曰吾心了然不敢
自欺耳余尝怪世之禅者见圆照法席之盛自京师至
于东南自王公至于士庶莫不归仰往往讳其得法之
自望风承托世曾不察亦争向之宁废父母晨昏之奉
而惟恐不当其意宁夺贫穷毫发之入而唯恐不厚其
施意彼欺世以自售且如此其偶而况不自欺其心者
乎不自欺其心者诚也不期于诚而诚至焉者也由方
寸以充之神明以生变化以形天地归吾掌握万物出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1121-0388a.png
吾埏镕何往而不济而况介然于其间者乎此岑之所
以贤于其徒而经藏不劳而成者也昔住是院者多矣
百馀年间如蕴世珍了素仲文四人者尤以道德为世
所高珍尝南徙其门又为大殿而塑绘其像素为法堂
又为僧堂又为东西廊又为后架又为屏隈之所蕴则
至今真相存焉郡人尊奉之有祷辄应以其俗韩氏号
为韩长老所以获助其院甚厚今又得岑以成之如此
又将易其路以正于南而跨池为梁以便往还是可书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1121-0388b.png
也于是迹其院之本末而并载之使后之览者得以考

   永州法华寺经藏记
零陵郡城中旧无禅刹元丰四年郡守李杰始以太平
请于朝赐额为元丰太平禅寺元祐六年权守杨宗惠
又以法华请焉诏因旧额以为禅寺明觉大师义霞实
为法华初祖霞既受疏升座为潭州龙兴智传禅师焚
香举扬一大事因缘于是彻旧宇而新之南为三门北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1121-0388c.png
为法堂又北为暖堂又北为方丈东为五百罗汉堂为
香积厨为库院西为大圣菩萨殿为云会堂而释迦佛
殿据中为尊禅居规抚亦云备矣顾念般若经六百卷
宝积经一百二十卷华严经八十卷般涅槃经四十卷
于大藏中卷数特多号四大部寺所有者乃后唐清泰
中宁远军节度使马存之所施也分散多处惧不克久
遂即西廊为殿三间中为机轮函经于其上为佛菩萨
以周其四面为神龙以绕其四柱若形若色妙绝众巧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1121-0388d.png
岁时邦人来会稽首作礼藏为旋转或三或五至于七
人人欢踊各满志愿夫世习移人旧矣鸡鸣而起随所
好而趋焉扰扰纷纷奚暇有所决择一旦睹相虔恭诸
缘骤息虽未足以语教外别传然开卷而善心亦开藏
转而妄情亦转则经之不可思议一念皆圆矣纵未能
造次颠沛常必于是其为利益亦何可胜言哉争讼由
此衰和恊由此兴风俗由此厚岂不能助守长承流宣
化如父如母之意乎岂不能助上主博恩广施如天如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1121-0389a.png
地之意乎初霞之图为此藏也囊无系蚁之丝厨绝聚
蝇之糁形孤影独朝不谋夕而命工选材反急于衣食
计人以为狂已而得郡人高齐但𨗳暨蒋嵩等欣助为
钱逾一百五十万自绍圣元年三月肇基至八月毕功
为日才三甲子孟子曰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霞之
谓与惟记之久未立也属某贬谪至此且于循省之隙
取经阅焉以启迪昏蒙以洗湔衅咎以仰称仁圣矜容
使之自新之赐霞以故恳请记其本末遂为之记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1121-0389b.png
   清华阁记
余以清华名阁有见美者曰紫薇琐闼公之所翱翔也
丹墀文陛公之所陟降也天光玉色公之所瞻承也深
谋密议公之所献纳也公年齿方强志气方盛固已自
致其身而历清华矣今居是邦能不眷眷于非常之议
乎忠不忘君与悻悻以自绝者异矣有见讥者曰方仁
圣在上之时彼乃废为平民方英贤并集之时彼乃窜
投荒裔方凌烟纪功之时彼乃名挂党籍方人子荣亲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1121-0389c.png
之时彼乃久虚禄养彼求归未获从便未能固已不慎
其身而失清华矣今居是邦尚奚恋恋于既残之梦乎
迷不知耻与逐逐以徇物者类也有闻其说而折之者
曰夫子之来居蓬门常关苔径弗扫日惟焚香燕坐诵
咏经典而已与一切圣贤异体而同心殊方而共处其
容湛湛如水无波澜其目炯炯如镜无将迎其鼻间栩
栩如天地阴阳交通而成和荣辱损益之分固已简之
而不得矣然自我观之与其有荣于其外孰若无辱于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1121-0389d.png
其内与其有益于其伪孰若无损于其真墨韬束腰不
便于环金之带乎蒲团叠足不稳于被狨之马乎夏屋
未必如茅屋之可安鼎食未必如箪食之有味是则前
日之清华人间之清华也人故得而取之今日之清华
物外之清华也物无得而倾之其为清华谁愈哉二人
又何知或者以其详来告予应之曰响中求声影中求
形没世穷年未见其有得也议者又乌知余意余之寓
兹阁也乐川清写于前仙岭高拥于后越王佛子龙岳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1121-0390a.png
魏坛峰峦百千森耸而周围之日月之晦明云烟之舒
卷朝朝相寻乎空旷寥廓之中而江山气象变化无穷
此邦之人仕者效官居者营业虽深好其景而不暇游
樵者执柯渔者布网虽深造其景而不能赏惟余栖息
其间越一年矣妙万物而常新贯四时而独见殆真宰
以此宽余恐惧修省君亲之念而不余秘也昔之隐君
子有以泉石为清华者余尝爱其言遂以名之耳议者
又乌知余意且余一名阁而众窃窃焉议其后况有大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1121-0390b.png
于此者乎此余之所以来也老子曰知我者希则我贵
矣信夫
   华严阁记
桂州兴安唐叟元老居邑之近郊郊有僧居曰德云院
元老即院构阁以其平日诵持大方广佛华严经藏焉
而以华严名之夫经之所载备矣毗卢遮那应正等觉
转大法轮普利群生世主妙严等六品则菩提场之所
说也佛名号等六品又十等十一品又离世间一品则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1121-0390c.png
普光明殿之所说也升须弥山顶等六品则须弥山顶
之所说也升夜摩天宫等四品则夜摩天宫之所说也
升兜率天宫等三品则兜率天宫之所说也十地一品
则他化自在天宫之所说也十一地一品则三禅天宫
之所说也八法界一品则给孤独园之所说也凡十会
惟普光明殿会至于三凡四十品惟十一地一品不传
于世有说如来自證之法者第一会第二会合十二品
是也有说群生同證之法者第三会至第九会合二十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1121-0390d.png
七品是也有说證法之人如善财童子见南方善知识
五十三人者入法界一品是也佛所自识惟阿僧祗随
好光明功德二品佛只说名惟十定一品馀皆菩萨更
相问答佛但放光表之耳未尝说也自法言之不可说
不可说转犹未足以尽其秋毫之端万分之一举要言
之不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六位而已
贯之以六相该之以六门主之以十波罗密如五行四
时十二月还相为本如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如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1121-0391a.png
五味六和十二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而经之
大旨庶几其可知乎若言之所不能论议之所不能致
不期精粗焉则非即此而能證亦非舍此而能学神而
明之存乎其人元老久参诸方见天下大禅晚以经行
应诏现宰官身以己觉觉人以己利利物今又藏经于
此而院额实以德云榜焉则文殊师利令善财所见善
知识第一人之名也善财于德云所得忆念一切诸佛
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以表十住之初初发心住一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1121-0391b.png
刹那间六位顿入在此时矣其后所见诸善知识皆重
说偈言者也兴安既当南方入界之首元老又即是院
以待无穷之来者使其不必遍历天宫而尽闻诸佛菩
萨之所说不必远游南方而尽得善财童子之所證十
方刹海普现一毛孔中六趋轮回悉入大悲光内在在
处处皆是道场世世生生常居法界则登斯阁也睹其
名而问其故虽全无信心之人且为元老愿力所感自
回心而生信矣况信受奉行如佛付嘱者乎经言有大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1121-0391c.png
经卷与三千大千世界其量正等而全住在一微尘中
一切微尘悉亦如是时有见其事者即以方便破一一
微尘出一一大经卷一切众生咸得饶益然则元老建
阁于此非特以藏吾经卷而已又以出大经卷于微尘
中将不可以量数而劫论也其觉人利物尚奚所容声
   止止堂记
释氏三乘之别犹吾儒上中下三品之不同将圣有言
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可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1121-0391d.png
语而不语失人不可语而语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
言而况圣人乎空谷无心于响响随声而自异止水无
心于鉴鉴因形而自殊圣人无心于言言为人而自不
一故性与天道子贡不得而闻不能如颜子之无不说
一以贯之子贡以为多学不能如曾子之唯而已吾无
隐乎尔而二三子以我为隐岂足怪哉微妙难思之法佛
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非小乘下根之所及
也非小乘下根之所及而槩为说焉是载鼷以车马乐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1121-0392a.png
鴳以钟鼓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矣昔舍利佛有请至于
再三而佛言止止不须说亦至于再三特以声闻在会
故也夫以言乎慈悲则莫若佛之大以言乎方便则莫
若佛之功宜其一视而同仁曲成而不遗乃特于声闻
如此亦犹吾夫子之为人耳然则佛说法时孰知其未
尝说佛不说时孰知其深说之乎兴安唐叟元老游场
屋为名进士游诸方为善知识人学亦学人仕亦仕其
衣冠纯儒其容貌类释其心则释儒之所莫能分也尝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1121-0392b.png
于其私第为燕处之堂而以佛止止之语名焉余尝问
曰君果谁止邪君之户外阒无只履君之庭下蔚有深
草出则人不避路坐则人必争席君虽有喙三尺自不
得不默尚欲谁止邪将君之口必无妄言之失而欲自
止之邪将君之心不无喜言之意而欲自止之邪君之
所以止与佛之所以止果有辨无辨邪试以语我来元
老曰止止
   梅园记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1121-0392c.png
岭南多梅土人薪视之非极好事不知赏玩余之寓昭
平也所居王氏阁后半山间一株围数尺高数丈广荫
四十步余杜门不出不见它殖何如问之土人咸谓少
与此比然此株正在王氏舍东穿其下作路附其身作
篱丛篁榛棘又争长其左右余久为之动心顾王氏拘
阴阳吉凶之说不敢改作顷遇花时但徘徊路侧徙倚
篱边与之交乐乎天而已欲延一客饮一杯竟无班草
处一日坐阁上闻山间破竹声策杖往观焉则王氏方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1121-0392d.png
且遵路增篱以趋岁月之利欣然曰时哉时哉谕使辟
路而回之彻篱而远之视丛篁榛棘而芟夷之环数百
步规以为圃曾不顷刻而梅已颙颙昂昂拔立乎云霄
之上如伊尹释耒而受币如吕望投竿而登车如周公
别白于流言而衮衣绣裳西归之日前瞻龙岳回瞩仙
宫左顾魏坛右盼佛子其气象无终穷悉在梅精神之
中矣夫天地昔之天地也山川昔之山川也而俯仰之
间随梅以异梅果异耶果不异耶梅虽无言余知之矣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1121-0393a.png
昔之晦非梅失也时也今之显非梅得也时也人以时
见梅而梅则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故虽寿阳之妆不
以为滥傅说之羹不以为遭而况区区管窥之异又奚
足一吷于其前姑与客饮酒
   天与堂记
绍州四邑惟恭城士人最多合平乐立山龙平之数而
校焉曾不足以当其半自御史周公以来以力学知名
以决科入仕者每每不乏方朝廷兴崇庠校聘举贤能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1121-0393b.png
以绍隆先烈为宗社无疆之计而恭城之士独于此时
中上舍者二人贡辟廱者二人南方之人策之齐君惟
一乃试上舍而中焉者也余省愆于此三年齐君踵门
不知其几听其论议观其志气参以乡评而质诸师儒
可谓善士矣知其必以行义贡于辟廱策于轩墀而飞
声于青云之上余迁汉阳且行齐君乃见访而言曰惟
一居山谷中相去四五里尝规其胜构屋读书命之名
而训之言敢以请于左右余以其诚可嘉也使揭其前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1121-0393c.png
曰天与堂取老子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之意也齐
君善笃于身而誉驰于人固已为天所与矣更能务远
者大者使内无愧于寸心外无愧于名教不惟独善而
已后进有志之士亦以此善𨗳之庶几一邦悉惟贤能
上副明天子长育之赐则天之所与又岂可以浅智测
乎余虽与齐君远别犹能于耕牧之外咏歌太平之暇
指日而俟倾耳而听将闻朝廷之上搢绅先生之间欣
然笑曰孰谓南方无人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1121-0393d.png
   得志轩记
仙宫岭下有塘数十顷曰木梁塘塘外有峰数千仞曰
龙岳峰面峰枕塘有屋数楹则一国之善士张云卿梦
立之居也居有小轩余尝纵步造焉是时碧岫归云青
天飞鹭莲芳极目鲜风郁然余与梦立相视而笑不知
谁为宾主也庄子曰乐全之谓得志古之所谓得志者
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顾轩未名乃
以得志名之而告之曰莘野一犁伊尹之得志也磻溪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1121-0394a.png
一竿吕尚之得志也陋巷鼓琴颜渊之得志也缊袍歌
颂曾参之得志也方其志之得也果有志乎果无志乎
果有得可得乎果无得可得乎天自高也地自厚也日
月自明也寒暑自运也万物自不同形相禅也而吾之
志果得矣其乐果全矣乐全之谓得志亦强名耳彼轩
车大马中绀而表素欣然自以谓莫已若者乌知寄之
去来不可得而擅之乎此子贡入环堵之室闻原宪之
语所以逡巡有愧色也他日梦立坐轩上试即无穷之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1121-0394b.png
莲而谛观之若华若叶若卷若舒一一色香一一境界
有妙法出焉而悉以与人转盼之间忽然而契则心且
不冥而冥口且不默而默知余之言盖有未尝言者而
未尝不言也知古之人所以得志而无得而名焉者自
古而常今也由此而处可也由此而仕可也由此而轩
冕亦可也既告之已又书以遗之以为在在之筌蹄云
   焦山御书阁记
余前年过丹阳登连沧观以纵目而大江横贯于前金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1121-0394c.png
山焦山拔出江心岌嶪于左右如人分引两臂之状信
乎其为东南之绝境今昔之胜游览者各有得焉不可
以言尽也焦山在东北隅非若金山当舟楫往还之会
人所易到以故其名未大显于世稽按图谍此山盖以
晋焦光尝居之得名今之寺乃光之故居改以为寺于
今若干年本朝太宗皇帝深念沉沦波涛之人未脱苦
趣尝遣近侍即山建道场以济拔之御制疏文著在宝
刻与佛日辉光照耀幽冥无有终极沙门某人既嗣住
卷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1121-0394d.png
持事私自念曰某人之初受疏也展卷读诵实令开堂
演法上祝皇帝圣寿借使得一蕞尔陋处犹将汲汲兴
起仰赞天长地久无疆之休用副臣子归美报上之勤
诚何况此山高视一方又太宗皇帝宝刻在焉虽龙天
圣众恭敬卫护不可容声然栋宇规模苟有可新以隆
庄严又安敢不勉于是前之人未作为者作为之旧制
之当更易者更易之愿力潜通舆情翕应怠者勇奋恪
者乐施慢者笃信毁者赞扬百物咸赴其求百工各罄
卷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1121-0395a.png
其能自某年某月之某日至某年某月之某日凡若干
时而寺之内外一一闳丽与山与州与尊奉君父之意
悉皆宜称某人遂属其从弟饶州乐平县主簿詹君抃
以其详来求记余虽未识其人观其所建立如此且乐
平君乡先生也乡先生为其兄言至于再三余曷可已
于是以余之所目睹者并载焉俾刻石以垂无穷
   衡岳寺大殿记
衡岳寺实梁海尊者道场唐德宗赐寺额本朝改律为
卷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1121-0395b.png
禅元祐初主僧道辨念佛付嘱誓以兴起而大殿者马
氏之所建也历年兹多栋桡不支不足以严奉世尊𨗳
人归向辨亟以为先务选于其徒得知和者丐力于乐
施之人时耒阳李仲贺财雄一方病痁积年良苦一夕
梦僧自南岳来求供曰吾梁海尊者如所求痁立愈李
方觉而和及门竦然异之语以其故和适有药服之果
愈于是殿之制作当鼎新者李毕以为己任始于岁庚
午成于岁癸酉造其宇者疑兜率陀宫移在人境瞻其
卷二十六 第 18a 页 WYG1121-0395c.png
像者疑佛菩萨众出现世间慢者虔恭谤者赞叹十不
善业靡然善矣辨没义臻奉能继踵住持广堂以说妙
法高阁以藏御书长廊以环绕于外亦赖李而一新焉
李之三子脩攸倚又咸率父志图惟纤悉无吝色余初
入湖湘闻耒阳士李脩弟兄勇先甲族出钱以完学舍
分田以裕学粮致一邑之士惟德行道艺之知而无他
营固已贤其所为及经衡岳询览形胜又得其父子本
末如此观夫为我之弊有拔一毛可以利天下而不为
卷二十六 第 18b 页 WYG1121-0395d.png
者其极至于无君此有识之所共嫉而前圣之所深辨
也李氏乃能不爱其赀独成寺事俾僧若俗于以作礼
祝天子亿万年与南山同寿岂不重可贤邪然则尊者
所以兆于其梦信非偶然而已也故因奉能请记而并
载之
 
 
 道乡集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