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山集-宋-黄裳卷五十七

卷五十七 第 1a 页 WYG1120-036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演山集卷五十七    宋 黄裳 撰
  杂说
人籁自人之气而声生地籁自大块之噫气而声生地
籁之形声虽不能使其自巳而齐之然而比人籁则自
然耳故颜成子游闻人籁而未闻地籁闻地籁而未闻
天籁吹万不同使其自巳则不同之万乌能与吾辨哉
然而吹万不同本为天籁而人籁地籁则其末耳其末
卷五十七 第 1b 页 WYG1120-0364b.png
有声会归于太虚其天籁欤
人性之善充之足以保四海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先
王引而充之虑其不充而害其本也故贵贵为其近于
君也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慈幼为
其近于子也
商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会而民始疑然而盟誓果
非先王之事乎先王以辅德信者也后世德信废而盟
誓独行于天下此民所以畔
卷五十七 第 2a 页 WYG1120-0365a.png
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后世之言礼者犹陈其数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财
用自有其德而致之其取也有义非悖而入也其用也
有礼非悖而出也
巢窟之后有宫室羽皮之后有布帛血腥之后有爓熟
非作而致其情者也
以能问于不能则有若无也以多问于寡则实若虚也
卷五十七 第 2b 页 WYG1120-0365b.png
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颜子美矣未尝以为美犹
即寡者而问之则我忘矣犯而不校不以已之是校彼
之非我必不仁也我必不忠也待其至于禽兽然后弃
之则物忘矣
孔子曰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我忘则不止乎形中
物忘则不止乎域中形域之上颜子志于进焉自善而
进于信自信而进于美自美而进于大未达一间耳所
以具体而微自大而进于圣未达一间耳所以屡空若
卷五十七 第 3a 页 WYG1120-0365c.png
夫自有其所能自实其所多而我累之与此之是夺彼
之非而物累之形域之中其一化矣非有非无不多不
寡之地彼乌乎至哉
合而言之道也无善无恶无动无静方是时也一旦不
得而命之奚有二哉中下之流不能反本惟求之从此
道所以降下于性端有仁之端有不仁之端自其两端
而充之仁不仁著矣尧舜充仁之端者也故曰欲为君
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幽厉充不
卷五十七 第 3b 页 WYG1120-0365d.png
仁之端者也故曰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
国削孟子之于诸侯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幽厉之暴不
法尧之为君自其不仁之端而充之近则不足以保一
身远则孝子慈孙不能改与尧之保天下为君臣者法
不亦异乎然而尧舜亦岂异乎人哉充其仁之端而已
如有王者起必能取法孟子尝为文公言之然则此言
幽厉之暴不法尧之为君乃至危削而后已当时之君
孟子有以警之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周鉴不远在商
卷五十七 第 4a 页 WYG1120-0366a.png
之世而周之诸侯未离乎周耳幽厉之暴不法尧之为
君乃至于此奚不悟哉然而孟子之警诸侯不以不敬
其君者言之盖方是时天下无王久矣孟子之于民当
被发缨冠而救之教之为王可也事王则未暇教也
道二仁与不仁而已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仁之端也出
见纷华盛丽而悦不仁之端也自其两端而充之一为
君子一为小人为则充之而已
勿视勿听勿言勿动克已以之仁者也毋意毋必毋固
卷五十七 第 4b 页 WYG1120-0366b.png
毋我克巳以之道者也
妄念在物曲臆在事所谓意也有意则无德莫之为而
为者天也而人或欲为之莫之致而至者命也而力或
欲致之所谓必也有必则无命能止而不能行而或能
行而已能取而不能舍而或能舍而已所谓固也有固
则无义即彼之是非参吾之爱恶所谓我也有我则无

毋者禁戒之辞也毋意以至无意无无意毋必以至无
卷五十七 第 5a 页 WYG1120-0366c.png
必无无必母我克巳者也无我忘巳者也无我有我之
对无无我然后莫之对焉子绝四圣人之于天道矣无
事乎禁戒不惑故不能动孟子曰我四十不动心不惑
故能定不动故能应荀子曰能定然后能应古之人四
十强而仕能应故也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不惑故也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五十而知天命均是命也五十而
知天命知之至者耳孟子曰尽其心则知其性知其性
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俟天也夭寿不贰修身
卷五十七 第 5b 页 WYG1120-0366d.png
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故能存其
心养其性存其心养其性故能尽其心则知其性知其
性则知天矣所谓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则不惑之时
也所谓知其性则知天矣则知命之时也孔子曰四十
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矣四十而不惑则立人之
道五十而知天命则立天之道五十而无闻焉斯亦已
矣何足畏哉
耳择克巳复礼之时三十而立者也耳顺则已忘矣无
卷五十七 第 6a 页 WYG1120-0367a.png
所不听实无所听巧言淫声不必勿听而后仁焉耳者
心之官也耳之所得善则心有所养耳之所得非则心
有所累五官皆然心为甚
其心虚矣未尝有也非即乎法故能从心而得天下之
至圆未尝无也非离乎法故能不踰矩而得天下之至
方自志于学及七十而从心为已至矣不可弃物则不
踰矩为物而已
志于学之后非必三十而后能立耳顺之后非必七十
卷五十七 第 6b 页 WYG1120-0367b.png
而后从心不踰矩古之悟道者在乎少顷之间奚必此
哉圣人为中下者言相去十年为之约耳三十而不立
七十而不从心则女画矣非善致道者也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当是时以吾为内
视反听者矣不获其身故无物交不见其人故无人交
及其出之域中见其人矣能无交乎身者吾之累也人
者身之累也故人能辅仁亦能败仁人能与吾为欢亦
能与吾为怨吾之有身身之有人学道者不可不慎也
卷五十七 第 7a 页 WYG1120-0367c.png
出之域中不能无交而亦不可忘交有身则人为之对
焉奚能无交其德未至乎大成奚可忘交天下善人少
恶人多不可者与之其如累吾仁何不可者拒之其如
遗吾怨何不可者之为交或交以势或交以利势利不
可为常势穷则乖利穷则散势利之间一或不适其意
则怨望倾覆在其中焉然则不可者之为交不可拒之
亦不可不拒也以义交我者吾以心与之以利交我者
吾以迹与之
卷五十七 第 7b 页 WYG1120-0367d.png
献子用上敬下者也故献子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
之家者也则献子有尊贤之义焉故其与乐正裘牧仲
友也下交不渎乐正裘牧仲用下敬上者也故此五人
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则五人者有贵贵之
义焉故其与献子友也上交不谄献子不骄五人者不骄
献子以德各有义焉
子思之于惠公有道者也故惠公师之颜般之于惠公
有德者也故惠公友之王顺长息之于惠公有才者也
卷五十七 第 8a 页 WYG1120-0368a.png
故惠公使之虽然不挟而友苟无其实君子不可以虚
拘尧之友舜与之共天位也则尊其德与之治天职也
则尊其才与之食天禄也则尊其功而舜之有二女百
官牛羊仓廪若固有之绰绰然有馀裕盖无所挟故尔
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
蔬食菜羹不敢不饱也敬之而已不及用焉缪公之于
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使已仆仆尔亟拜也受之而已
不及敬焉
卷五十七 第 8b 页 WYG1120-0368b.png
大乐所乐者性也故易大礼所履者理也故简先王之
制礼乐也岂其私意哉礼致其性之中乐致其情之和
而已由性之中制礼以致其中由情之和作乐以致其
和然后天位乎上以生地位乎下以成而人位乎其中
以赞之大乐之易大礼之简天下之理存乎先王以礼
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则成位乎其中矣
至于义也行止在我至于命也死生在我
乐者乐也德也故由中出而外设者其文也礼者履也
卷五十七 第 9a 页 WYG1120-0368c.png
行也故自外作而中立者其本也外作于貌故文内出
于性故静形则著诚之者也故诚者不见而章动则变
诚之者也故诚者不动而变不见而章博厚之道也不
动而变高明之道也无为而成悠久之道也同出于至
诚自其见者而命之所薄者厚所厚者薄末在所先本
在所后未能格物者也量其薄厚度其本末然后格物
诚意正心在其所先治国齐家在其所后然后知至由
家齐至天下平出于身修由意诚至身修出于知至中
卷五十七 第 9b 页 WYG1120-0368d.png
庸曰知风之自知远之近知微之显风之自在意诚远
之近在齐家微之显在天下平
动物天产也以作阴德天之化也植物地产也以作阳
德地之化也天之化动物之产能内养其精矣不以外
作之礼而防之则类为情所流尝至于过地之化植物
之产能外养其形矣不以中出之乐而防之则类为形
所践尝至于不及然则天地之道百物之功未之至也
有俟于先王焉先王之于两间以道成能以仁成位者
卷五十七 第 10a 页 WYG1120-0369a.png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则血气之物不能致其滋味以乱
天一之所生者非礼勿视以去其乱色非礼勿动以去
其淫志男女之别媒而后合币而后见祭则交爵坐则
异席此以礼合天之化动物之产而防之故其所作不
为淫邪
以乐侑食动血脉通精神使人伦清而听聪心虚而气
和则尺寸之肤不能苟得安佚以昏其性焉堂有琴瑟
卷五十七 第 10b 页 WYG1120-0369b.png
车有鸾和乐章之奏以趋以行玉佩之音于左于右弦
诵之声舞蹈之容遣去滞思形见天性之真乐耳目口
鼻心智百体皆由顺正此以乐合地之化植物之产而
防之故其所作不为倦怠
乐阳也配地之阴礼阴也配天之阳兹其所以为合欤
目之于色耳之于声口之于味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
佚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之性天下之人岂能皆为君
子然而天产作阴德而或能不以色肆视不以味肆口
卷五十七 第 11a 页 WYG1120-0369c.png
地产作阳德而或能不以安佚肆于四肢徇性之欲丧
性之善其得欲也则胜之有礼乐其失欲也则处之有
命故天下之趋于君子之途罔或自弃者先王之防亦
已至矣
以乐合天之神动物之产使阴德无淫邪与天地同节
者也以礼合地之化植物之产使阳德无倦怠与天地
同和者也
义理之在人心久矣其心莫不尊善而疾恶为善者尝
卷五十七 第 11b 页 WYG1120-0369d.png
畏而尊之为恶者尝畏而疾之人心之所同也然而善
恶之所在其智不足以知之其势不足以去之天下皆
是也无足以相畏者有能取人所畏而疾焉者刑之引
人所畏而尊焉者赏之人斯服之矣此刑赏所以驭其
威欤盖民之畏为善者而尊之畏为恶者而疾之畏之
未至也仁义礼智足以炤见天下之是非报天下之善
恶吾之喜怒无与焉天下之公义人心之所同兼收在
我则天下之所畏者舍我其谁哉
卷五十七 第 12a 页 WYG1120-0370a.png
以怨报怨以德报德而高祖之杀丁公也不亦异乎曰
高祖不私仁我之私恩而害后世为臣之公义杀之可
也尹公之他不为其君杀子濯孺子孟子贤之盖以夫
子之道反害夫子为甚于君事丁公见杀得布而卒用
之则高祖宏矣
 
 
 
卷五十七 第 12b 页 WYG1120-0370b.png
 
 
 
 
 
 
 
 演山集卷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