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第 1a 页 WYG1120-01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演山集卷二十 宋 黄裳 撰
序
送刘子甫序
刘君闻善而趋者也一日相得于逆旅以其所以从学
之道下问于不肖不肖方且从事于问者乌能语君哉
然而问之勤不可以虚辱试为之语曰万物之理不同
也其本同出于道圣贤愚众之情不同也其本同出于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1120-0145b.png

性圣人以天下后世未能复性而冥于道则以其同然
之情而应物以其同然之理而制事以其意不可亲授
于天下后世则有言以道其意有书以写其言谓之六
经非圣人作为是言也言其理之不得已焉后世传注
累数十百家未见其说当于理合于情何也六经之意
非圣人不可以说欤夫人皆有是性性皆有是道圣贤
愚众当其未之习也未始有异焉圣人则率是性而有
是道修是道而有是教夫谁不可说哉不能说者其学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1120-0145c.png

未至于有德耳是以易之失贼春秋之失乱乐之失奢
礼之失烦书之失诬其说愈烦其失愈多是故牵就而
后以为通攻排而后以为长其辞繁多属偶而后以为
才美且夫圣人无意于为是书也学者亦必无意乎为
是说则书之意可以会而得之矣其会而得之也安在
远求哉情与理寓之于法言天下之人盍反于德性而
思之人之同然者盖见于性根其所以不同者于性之
枝干处有物蔽之耳夫六经之为迹也方为意也圆意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1120-0145d.png

虚而迹实后世学者为智未至乎心彻为德未至乎智
彻思虑之来不出于虚一而实其意所至不过名数间
故其所言皆私智也理不与焉其所得臆度也情不与
焉难疑答问不能解其纷犹之病者块气于胸中无药
破散之至老且死尤不快也故思之于心而言则失之
迂行之于身而为行则失之固特其智未彻耳深于诗
者不愚深于易者不贼夫圣人之意虚吾之思至于无
形之中则会之矣与其意会则未尝见其度数之多也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1120-0146a.png

与其理契则未尝见其论说之多也欲其如坐虚室之
中默然而忘其声兀然而忘其形内为天游寄于言意
之表不知其有物也及其意与道相会道与意相适于
是而下焉此可以言易矣欲其如在闺门之内房闼之
中父母妻子相抚以恩相示以情悲恤欢笑天人之际
浑然而无间欲其如在朝廷之上乡党之中君臣之相
遇朋友之相得赓歌都俞切磋诰戒严而通庄而和未
尝有二焉此可以言诗矣欲其论世之事变而言书欲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1120-0146b.png

其论人之情变而言礼其说沛然如长江大河或入于
汜或岐为渚或别为沱而卒乎滔滔而东下无有碍之
者然后为得耳刘君试思之人之心其圆者神其方者
志其虚者道其满者理学者之心为物夺去然后不能
殊理入大道与神遇焉圣人之书迹实而意虚迹方而
意圆不能与神遇则彼安能以方实之迹而及其意哉
思则得之思之于心也去实则虚及精则明虚明之中
廓然无物望见天则圣人之道知之如视矣裳从事于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1120-0146c.png

此久矣有乐善而好学者则序其说与之共焉君之行
于是乎书后此三年充赋于京师则当具其所自得者
与予道焉不可隐也
师德字序
李生之行南学于温陵以其名字乞言生以操制名予
患其为蚓而后充者以师德制其字焉学者之心得性
之体故能定得性之理故能应能定则权利不能倾群
众不能移天下不能荡能应则动而世为天下道言而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1120-0146d.png

世为天下法行而世为天下则德则得此者也操则执
此者也得其正性而执之其定也天光其应也天行莫
能穷之夫谁无是性哉不能贯之以诵数通之以思索
有能蔽之者是故所见者一曲所执者一介始有仲子
者仁义之实即于母兄之间而熄焉彼尚为能充其类
者邪然而得其正性而执之与夫天见其明地见其光
无以异也及执其伪则一蚓耳其间得失相去不能以
寸生知之乎荀子所谓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1120-0147a.png

人以处之者是故德性之道也可不慎哉可不勉哉
长乐诗集序
予自武林拜符往守长乐踰闽岭道延平度龙津肩舆
而南走两山中与长江更无案据回抱相逐而下如游
诸洞未造乎中虚也徒驭之劳或俯而降或仰而登或
直而往或旁而入凡三日然后次为水口乃得南溟之
信溯流而上盈科而后进渺㳽潋滟遥望不断解维扬
浆平入天际南溟之信意其来迓周侯以栖越山坐视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1120-0147b.png

闽俗以颁

治而然乎何其来信之异乎常邪两山之
间方且盘旋未知其所止果何若也又两日次于钓龙
台下始见平野万顷飞鸟屡堕山转一环天垂六幕烟
接云连混成虚室千里外卫三山中镇钟罄林峦弦歌
井邑福起州名乐生郡号王任二君飞升蜕解之所秦
人隐居榴花鹿径皆在其左右支提雪峰霍童高盖之
类自古名存出于支邑由府而往次第可见予谓四方
州郡类据山水之聚处自其四方而趋焉与夫剑溪之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1120-0147c.png

抵越山无以异也因言天地两界皆有洞府人莫能游
州郡人间之洞府也惟神惟仙能隐显乎其中长乐山
水其体方正其势环合又其秀者其为人间洞府之嘉
者乎故其所钟多为贤贵出真华显相次登用四真九
仙往往与人为徒莫有知者盖夫五行之在地理运至
于今方大振发龟还而有真仙沙合而有真相岂偶然
哉予尝公外登览山川气象风物意态与吾才思邂逅
相得发于歌诗日且盈轴故序其经从游览所以动予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1120-0147d.png

情者为诗之序云裳之性喜自在不能服膺于书伸纸
挥毫形见意间所欲运耳然而自许其不俗故以长乐
所为词章书刻于石政和乙未上元书于府中之清和
堂
刘应伯字序
予得简言始于京师之逆旅齿方及冠有成德之风乐
与之游未几散去后两年复合于延平其体益卑其志
益高吾见其进而已一日简言以予易其字而予诘其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1120-0148a.png

所以为名之意乃曰有浮屠氏出于祖父之梦中者授
予之生随告其名而后去予感而为之说曰善人君子
王公大人之出生也盖非愚下之流肖翘之类一气而
万形轮于区区之生死者是必有物寓焉而已予尝观
人形貌之所受意思之所向窃知其所自来者道降于
域中则为圣人或千一或五百岁或为尧舜禹之君臣
或为文武周公之父子五行数气无足以言者其他或
地降灵或物降精或天降象而或浮屠老子其徒之有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1120-0148b.png

天德者遇缘而应物不可知耳故玄鸟之为商巨人之
为稷岳神之为申甫昴之为萧何而长庚之为李白其
类不可胜言常谓形与貌所在真与神所寄其来有所
自者见其状貌类多清奇古怪正色如秋和气如春扣
之也谷应触之也山峙更无俗态鄙怀厌人之视听然
而天之大象地之大灵浮屠老子其徒之有天德者遇
缘而至化于形数之中其中足以兴庶民其和足以养
万物则为名世之豪杰而圣人者赖之以辅相者也或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1120-0148c.png

非人道之所为苟得权势以宅民上孟子所谓不仁而
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者此必蛇

之灵鬼怪之物出
为人妖以厉万物乃其时数之否欤闽之山水大抵气
清而神邃浮屠老子之有天德者尝游乎其间灵踪奇
迹至今尚在神气之至或散为奇物或萃为异人奇物
之出岁为天子庭实异人不可埋没也自唐德之后文
学之士类能以事业见于天下所谓民与物所不能得
者而得之者为之耶简言南方之佳士无诸之国最多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1120-0148d.png

名山古来浮屠氏之为天游者常在其上然而简言之
生得名于祖父之梦中者岂非为天游者遇缘而至欤
欲其致言以供万物之求欤不然形容声色之间何其
得数之多也尝谓有自来者皆有所应若夫天之大象
地之大灵浮屠老子之有天德者遇缘而化则其应世
之伯者邪予故以应伯易其字焉应伯后日得志当行
其言以兴庶民以养万物酬酢无穷之变则天之任也
君岂能不为哉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1120-0149a.png

黄帝秘文序
予喜方外幽经秘录虎丘子一日自袖黄帝碑文见访
予询其所自乃云客游南安次怀化驿或者指谓此地
古有神仙所瘗及夜阴发其地数尺得所瘗函开而示
之乃黄帝皇人书莫知其岁月然而磨灭者多矣详而
集之始得其全文昔者峨嵋之南黄帝受道于皇人乃
刻其文于石秦皇得其文虑复有得之者遂至焚书以
愚其俗汉武帝时樵人滕超于山之南邂逅皇人谓超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1120-0149b.png

汝应为仙见碑文否因言黄帝之所受会秦除书此以
深远其文犹在今当付汝超乃拜赐而躬行之三年还
婴鬓发变绿县具以闻武帝诏见超进其文帝不问超
不语下其文与刘安及东方朔详定其虚实超以神仪
献安安不上然而斯文滕超得之以还婴刘安得之以
成道或者以为始皇驱山塞海鞭石成桥缘得此法若
夫安超之效则予信之矣始皇妙用其神而然乎观秦
之所为未离乎众凡非予之所知也宣和庚子孟秋序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1120-0149c.png

演山居士新词序
演山居士閒居无事多逸思自适于诗酒间或为长短
篇及五七言或恊以声而歌之吟咏以舒其情舞蹈以
致其乐因言风雅颂诗之体赋比兴诗之用古之诗人
志趋之所向情理之所感含思则有赋触类则有比对
景则有兴以言乎德则有风以言乎政则有雅以言乎
功则有颂采诗之官收之于乐府荐之于郊庙其诚可
以动天地感鬼神其理可以经夫妇移风俗有天下者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1120-0149d.png

得之以正乎下而下或以为嘉有一国者得之以化乎
下而下或以为美以其主文而谲谏故言之者无罪闻
之者足以诫然则古之歌词固有本哉六序以风为首
终于雅颂而赋比兴存乎其中亦有义乎以其志趣之
所向情理之所感有诸中以为德见于外以为风然后
赋比兴本乎此以成其体以给其用六者圣人特统以
义而为之名苟非义之所在圣人之所删焉故予之词
清淡而正悦人之听者鲜乃序以为说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1120-0150a.png

讲齐物论序
尔汝之异是非之辨好恶之情亲疏内外之分五者之
类有我而立者也老少之异美恶之辨哀乐之情长短
高下之势五者之类有形而立者也有我而有物有形
而有我不能离形丧我之天而一于道及其道散而为
阴阳阴阳散而为五行五行散而为万物阴阳之气一
清一浊一盛一衰五行之数一寡一多一逆一顺而后
万物之形或美或恶其质或厚或薄形质之中参差不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1120-0150b.png

齐不可以胜言也不能离形丧我者于是轮于数囿于
物盈虚新故则其理役之是非好恶则其情役之蔽于
有则无为之对蔽于无则有为之对所是或能非之所
恶或能好之情理之中参差不齐不可以胜言也有万
不一而愚不肖者莫能反其本而观之心火炎其中气
焉蹶于外智者相辨以言勇者相夺以力以至老且死
而莫之悟焉且夫物之不齐天也而彼将与天胜乎何
其不知量也天下之人均有一性其性均有一道听之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1120-0150c.png

不闻未始有声视之不见未始有形无多无寡未始有
数无玄无黄未始有色而形名声色有时而见于物者
常无之中至理之去来耳是以万物为道一偏则彼乌
能为之对哉惜夫世之人有物蚀道终身而莫之见是
则弗思也草木有生而无情禽兽有情而无知众庶有
知而无义其出也同乎一道其生也同乎一气一道无
所不在一气无所不通是故无情者或使之飞有情者
或使之植一气之化也盖夫有生斯有性草木无情者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1120-0150d.png

也而有性焉则无不至矣况若有知者乎且彼异类可
以引而齐之凡物有对者又乌乎辨哉昼夜异时贤愚
异德死生异途古今异世且可以引而齐之则凡有对
之小者又乌乎辨哉有知乎此则逍遥游在道养生主
在理矣及其冥之也是为道欤是为物欤是为神欤是
为我欤吾不得而知之则齐物论为不能齐物者而作
耳
演山集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