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第 1a 页 WYG1098-011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净德集卷十五
宋 吕陶 撰
论
论略
圣人之道布于方策非高远而难知迂阔而难行汗漫
而不可考信大槩以简易为宗以尽天下之理以仁义
为用以成天下之务自微言既弊章句之学承流而兴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1098-0111d.png
百家异论众说殊指学者各习其师亡失本统释数字
之文有至十数万言而是非无所取正求之以经世范
民之用为天下治国家之大略盖阙如也岂故教贻训
之深旨哉人君之立乎民上虽至诚深智究达万事之
表必师式要道以建皇极是故书陈尧舜禹之德皆以
顺考古道而行之为盛至于传说之戒高宗则亦曰事
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孟轲区区战国游骋诸侯
非二帝三王仁义之说未尝辄道由是而言则为人君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1098-0112a.png
者安可不知经术哉舍是则万化之原无所稽法而治
乱之几隳于应变矣人臣之处乎朝廷图远谋至识欲
尽致君之分必通习经刻求古知今然后可以剖决大
疑而裁量先务是以两汉诸儒若董仲舒儿宽公孙弘
夏侯胜吕季主隽不疑伏湛侯霸鲁恭郑兴桓荣之徒
皆以经术博彊果于适用其辅导世主究陈政教建大
议远业以率有位足以垂宪千古若持㩲衡按绳墨而
以别万物之轻重曲直而毫忽莫敢欺也由是而言则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1098-0112b.png
为人臣者安可不通经术哉舍是则止于簿书刀笔之
间而无以谋王体断国论欲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
向道难矣永惟圣人垂教之原则既如彼君臣之际体
道师经则又宜如此而学者不穷六经之用以推治乱
之变规于章句之习务为衍说而滋破碎之弊亦足
惜焉臣尝探索大原得其至要以为易之本始由数而
入象得象以穷理皆天地万物自然之蕴不必旁摭异
端以就其说故论易政教之迹不同则风俗代变圣人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1098-0112c.png
著其始终以贻后王之戒可以意得而有不可以文辨
故论刑赏失柄则王道归于笔削其文则史其义则裁
之以权制故论春秋天人精祲之际莫若修巳以奉顺
政执其中则万端不失于偏陂故论洪范明天性者长
于教故论孟轲言而不知其归则或叛去礼义故论荀
卿䋥所以议道而不可议以数故论扬雄不以天下动
其心则能保天下之治故论唐虞垂法创制其效远者
其流长故论三代得天下而无以守之则亡必速故论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1098-0112d.png
秦乘可为之时则不当苟简而治故论西汉先几预论
则势不夺于小人故论东汉利害之体必通究而善治
故论魏祸乱之萌必有以召而后发故论晋治人之道
必以诚为任故论隋天下之势陵坏必有渐故论唐鉴
于近事则切直而易论故论五代举其条目而著之篇
故有论略言古验今庶乎有补而巳也
易论上
易之始盖生于数而成于变推之而及乎人事以尽万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1098-0113a.png
物之理学者安可不知也世之学者不知数之有然或
以为无补于教略而不言之或言而駮诞迂怪务欲求
合其说其甚者流而入于占术方技之事而后已夫略
而不言者既不能洞明其原本矣言驰駮诞迂怪者又
不足以尊高易道取信于人而反为之累则三才造化
之蕴孰从而究极其理耶尝闻之曰阴阳之消息两仪
之动静四时之生杀万物之始终若有以尸之而不知
其然者数之谓也数也者至神运动之迹显见于外而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1098-0113b.png
可以名之也成变化而行鬼神者五十有五也五行生
成之用而数之自然也分阴阳而生八卦者九六也九
六者出乎数而入乎象也数之自然者五十有五而卦
则生于九六者何也参天两地而之本立其始也是故
有太极而后有两仪有两仪而后有四象八卦易始于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也者两之则六三之则九九者为
奇而六者为偶则阴阳之始而象数之本也圣人观察
天地之本统参考万物之情状探之于浑沦之先发之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1098-0113c.png
于成著之后为之三画象三才也是故以画言则曰三
以象言则曰乾易也者变而相生也不变则无以通其
用是故数变则三为九象变则乾生坤乾画则三坤画
乃六因而为九也乾坤之画未定阴阳之气不相须以
成则生生之用或几乎息是故乾三画下交于坤则为
震为坎为艮此关氏所谓得乾坤奇数为阳也坤三画
上交于乾则为巽为离为兑此关氏所谓得乾坤偶数
为阴也八卦之位二十有四非无阴也而有阳之数也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1098-0113d.png
八卦之画三十有六非无阳也而有阴之数也此阴阳
九六之数互见也八卦之生本著乾坤乾为阳故其策
二十有四坤为阴故其策三十有六九六之数此抑又
合于位与自画之然也不言少阴少阳者七八居九六
之间也数变而卦有六十四卦生而爻有三百八十四
爻具有策有万一千五百二十万物之数尽矣圣人知
夫数之自然八卦有之而生万物由之而成于是推明
其作易用著之意而 之于经曰大衍大衍者所以演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1098-0114a.png
天地之数而神乎易之用也是以明于无心之画而阴
阳奇偶可见焉今夫三揲之后不取其筹之奇而归与
挂而一者而取其己揲者或多而三十有六或少而二
十四有或易而三十二有或损而二十有八则天地之
数兆于此而不兆于彼也夫不取其奇而一者何也盖
道者以静为本以动为末静者得之于不为不为则自
然也彼奇而归与其挂而一者皆动也此以四揲之而
有九六者静也岂非其自然耶或曰然则其用四十有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1098-0114b.png
九者又何也曰未分而二者一也太极之象也二以象
两而后见其用也四十有九者数之极也卦以
八而生位以六而定画以九而变大衍以七而知则阴
阳奇偶之数其可晦乎明此者可与言易矣伏羲仲尼
之心岂异哉
易论中
乾坤之生六子可得而知也八卦之为六十四其可得
而知乎不牵于数不惑于气而后可知也夫易固有数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1098-0114c.png
而八卦之成列不可以数言也卦固有气而六爻之适
变未可以气言也以数而言者求于八卦之先而未至
于象也以气而言者得于六爻之后而归于象也以求
于八卦之先而牵乎数故于坎离先天地得于六爻之
后而惑乎气故谓卦气起中孚盖数与象与气于卦之
相生其迹甚近而其理甚微宜乎说者之不能别而纷
纷其间也譬之于人其智愚寿夭者数也其四体具者
象也其动息语默者气也今目之曰人者将以其智愚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1098-0114d.png
寿夭与其动息语默之何如而称之耶亦以其四体之
具而称之也其生而有智愚寿夭则置而不言其动息
语默之何如而未议及之盖有生而后有体有体而后
有动息语默数之与象象之与气亦何异于是有数而
后得其象有象而后知其气也有数而后得其象是以
三画为乾六画为坤谓之乾坤而不谓之九六则卦之
相生不可以数言而可以象言也有象而后知其气是
以有复之象而后明之曰七日来复有临之象而后推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1098-0115a.png
之曰八月有凶则卦之相生可以象言而未可以气言
也苟质之于经以乾坤为之始以六子为之次俱不为
异端小说之所夺一本诸象以求六十四卦始终之变
其谁曰不然昔者圣人之言曰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
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
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
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其言曰震一索
而得男巽一索而得女者犹言曰一索得震而为男一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1098-0115b.png
索而得巽为女也此诸卦相生之法也夫阴阳者相求
之物也由其相求然后有生生之用成万物之象焉是
以乾坤之位定八卦之爻重阴必求阳阳求之阴始于
一阴一阳之相求六子以次而生再变而求而十有二
卦成矣故乾之初求于坤得震而为长男则谓之复坤
之初求于乾得巽而为长女则为之始乾之二求于坤
得坎而为中男则为之始坤之二求于乾得离而为中
女则谓之同人乾之三求于坤得艮而为少男则谓之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1098-0115c.png
谦坤之三来于乾得兑而为少女则谓之履此其一变
也乾之四求于坤得震而为长男则谓之豫坤之四求
于乾得巽而为长女则谓之小畜乾之五求于坤得坎
而谓中男则谓之比坤之五求于乾得离而为中女则
谓之大有乾之六求于坤得艮而为少男则谓之剥坤
之六求于乾得兑而为少女则谓之夬此其再变而求
也以此而推其中则二阴二阳之相穷六子以次而生
起于屯鼎四变而穷而二十四卦之象成矣又以此而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1098-0115d.png
推其终而三阴三阳之相求六子以次而生起于否泰
三变而穷而十有八卦之象成矣与夫求之于数得之
于气而涉乎异端小说之纷纷者孰为简易哉
易论下
卦之有象由乾坤六子之相生而阴阳变化之各适圣
人因而名之所以该三极之道括万事之蕴示人以易
之本统也先儒虽有假实义用之说而未尝互明其所
以然或迂滞而不通浅易而无所考信夫物用体必有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1098-0116a.png
用体之所主者一而用之所召者众始乎天施地生之
至广至大而尽乎人事物理之至纤至微未有不由乎
此也天高地卑水流湿火就燥雷之轰轰风之冷冷山
积而上泽聚而下皆其体也视之而有常也天地相交
水火相逮风雷不相悖山泽相通晦明寒暑得之而循
环凡有生知血气之类由之而始终皆其用也推之而
无穷也其归之于卦而揭之于象也专言乎体者用有
所偏直言乎用则体有所晦是必观阴阳之相须因上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1098-0116b.png
下之相重而互言之乾坤坎离震艮巽兑者诸卦之祖
也止一体言而用居其间也天地不交为否交为泰雨
未及于下雷泽宣于上则曰屯雨润而下雷动而上则
曰解地必有水为师水必亲地为比天与水违行讼也
云上于天可需待也上天下泽尊卑辨位则曰履泽上
于天决然下润则曰夬天与火曰同人火柔而明居于
外天刚而高处于内内有刚德而外示柔以容物不失
其明有高明柔克之义曰大有地雷复静也雷地豫动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1098-0116c.png
也山附于地外虽刚正而内附柔邪剥也地中有山外
柔顺中刚正谦也长阳少阴归妺也上示以悦下感而
动随也渐进也故上山有目曰渐蛊事也上以刚德止
节于物从权行令所谓有事而待能者也故山下有风
曰蛊地中生木升也令行于众而可观望观也火地晋
显也地火明夷隐也山下出泉处得其地有决导之理
养晦俟时蒙也水以就下为和居山之上处非其地蹇
也泽性处卑在地之中上以顺道临之而下悦临也泽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1098-0116d.png
必就地萃也火炎而上山止而下旅无容也坤变而艮
乾变而离刚柔相交者道成贲也盛升阳而在上助天
施化大壮也刚德上居威令下动物不可妄也木有上
火烹饪也风自火出由乎明内而后物不可妄也外家
人也艮之气始万物继之以震皆得其养故以山雷颐
也物之生离始于艮及其鼓动甲折则雷之功显而艮
之用隐也其体则二阳究其发生之迹则雷有以过之
故雷山过也木进而上泽顺而下物之分者故以泽木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1098-0117a.png
为大过柔在内而静刚居中而正内静而正信发乎中
号令行于外以感物之故风泽为中孚风行水上波险
涣散也木上水顺乎上而有水井之功也上火下泽暌
也泽居上火处下位则相易势则相战而变生革也君
德在上号令施于下则物有所遇故天风为垢君德未
居于上号令不及于下则待时而发故风天为小畜雷
电者相须之物也电作于上雷动于下有必合之理故
火雷为噬嗑雷电既合威明之至则临照天下故雷火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1098-0117b.png
为丰山高泽卑山下有泽言高必有卑亏损之相也泽
上有山男下于女威感之理也长阳长阴相配而成尊
卑之位正刚柔之气合万世不易乎此恒也风散雷动
百物鬯茂盛也泽无水困也水在于泽蓄而不流物有
其节也水火未济不相入也水火既济相逮也然则否
屯言乎体泰解言乎用推之诸卦皆可知也盖易以变
生而象以互立皆体用之未也或曰卦之象皆用也安
可谓互见也曰立象者以体用取知易者得其用而体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1098-0117c.png
可忘也
诗论
春秋论
洪范论
孟轲论
荀卿论
天下之物理其始若不可究其终必有归星之所经躔
次舍合散犯守纷错陵乱莫得而息然所统者北辰也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1098-0117d.png
水之东西曲折源长𣲖广聚为四渎离为百川荡溢汎
滥莫得而测然所赴者海也途之远而上下险艰易直
或向秦蜀或通吴楚舟车人迹莫得而穷然所会者中
国也一言而可以尽天下之物理者盖知其归也言乎
规则天下之圆者不能遗矣言乎矩则天下之方者不
能遗矣方圆者归于规矩而已者道德仁义者其微发
于神明其著极于万物幽及于鬼神明见于礼乐笼络
万世之前驰骋千载之外弛张变化于天地同其归可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1098-0118a.png
得而知欤以宗主言之则止乎圣人也以法度言之则
存乎皇极也总其大分而言之则谓之名教也名教者
虽无知不肖之人可以纳诸其中而贤智才能之士不
可出乎其外也豪说侈论又安得而过乎仲尼尝谓博
学于文约之以礼可以弗畔其称道前古之君则以尧
为巍巍荡荡舜为恭巳而治禹无间然巳卫灵公问陈
则对以俎豆子贡欲弃信则答以去兵夫以天纵之圣
生知于道则固能放言高议恢其端于无垠神其用于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1098-0118b.png
不测谓天下之治皆出于我矣而乃曰以礼约文则可
以弗畔而又推尊尧舜禹之善如此夫以徬徨天下欲
伸其道以济斯民之心则固宜举一切便利之事求合
于时然后得奋其志矣乃以问陈答礼贵信贱兵其言
之不苟则又如此得非以道德仁义之大分归于名教
而不苟越其外乎名教之不可越故博学者必约以礼
尧舜禹必为后世之所推尊君子之言必无所苟也孟
子奔走战国开说诸侯而善必称尧舜政必陈三代养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1098-0118c.png
生送死必得其详其迹虽类迂阔其心则仲尼无异焉
惜乎荀卿之不出于此而务为毫说侈论往往越于名
教之外而不知其归也为仁义礼乐之宗主万世仰而
师之者圣人也荀卿曰尧舜蹠其性耳又曰礼乐生于
圣人之伪则万世安所师乎为二帝三王之法度万世
推而仿之者皇极也荀卿曰有治人无治法又曰欲观
先王之迹则于后王彼治而无法不本于先王而本于
后王则万世安所仿乎失其宗主忘其法度则必越于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1098-0118d.png
名教之外也越于名教之外则何为而不妄哉斯言也
未足以适当时天下之用而足以启后世天下之害也
立说好异誇辨太过而不知其归矣夫
扬雄论
世之论太玄者多矣是非何其异乎或曰雄之为玄也
得自然之数始于一而三之故有天地人之体而统之
曰玄四乘之极而至于八十一故有方州部家之位而
名之曰首从而三之故有二百四十三表又从而三之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1098-0119a.png
故有七百二十九赞以一首为四分度之一而周天之
夜又以踦嬴为四分度之一而周天之度二十八宿之
次舍一期之日四时之气节尽于此矣犹六十卦之当
夫一岁而有六日七分也或曰玄之数可损益也首为
者四日有半而为分者四百八十有七则所谓周天之
度与夫四分度之一者亦可以合也其踦与嬴者不必
加之也呜呼雄之为玄止于是而已乎曰未也昔之作
易盖有忧乎于后世矣深探天地之本而得于数之自然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1098-0119b.png
数不可以为教乃画之一卦拟之以象重之以爻系之
以辞而后见三才之用焉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
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然则易之生也
出于数而其成也数亦隐矣圣之所以之济乎斯民者
曰道也道之用在乎教也彼天地五行之奇偶者不适
夫道之用也雄之书其为数乎抑为道乎观其覃思于
浑天三摹而九据索研阴阳昼夜之运考究节侯钟律
之纪星斗五行既得其详然后定之以为首叙之以为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1098-0119c.png
赞以求合乎周天之度一岁之日则几乎为数而巳也
至于一首之不同则言一时之理一赞之不同则言一
人之事而又设为冲错测滩莹数文掜图告以解剥其
义而敷绎其教关之以休咎祸福播之以进退动静其
微则一身之吉凶悔吝其聚则天下之安危治乱以可
以推而及之盖为道之用而著以为教也者亦有忧患
后世之心而不独为乎数也然则说者多惑其数少言
其道抑有由矣盖其说曰与太初历合而又有颛顼历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1098-0119d.png
夫历者以数推天之书也以数而差于天不能不差于
秒忽是故千载之后疏密异端而其法不可归一使雄
之书专为历耶其数虽有小差尚可成一家之法未必
癈而无取况雄之所为者寓乎数而言乎道哉然则所
谓合乎初颛顼历者玄之体也寓乎数而言乎道者玄
之用也说者贵其道之有取而不议其数之何如可也
昔王莽用之以筮旦占而遇干其赞则一五七盖言以
逆为事而终至于害身故其赞三违示其不可动于祸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1098-0120a.png
乱也此与夫南蒯将叛而子服惠伯谓易不可以占险
之义同矣雄为数乎为道乎
唐虞论
人之心苟有以大受而不为外物之所夺则天下之广
不足容也履安间逸乐之时而常惧及乎败乱则天下
之物不足治也深居高堂运其计数而日获千金之利
未尝喜形于色乃良贾也所畜素厚而所享宜其博也
和鸾中节平趋大道而忘衔蹶之变以乃善御也所向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1098-0120b.png
虽无虞而所思不敢怠也授之一命则慊然如不满禄
之万钟则泰然如巳盈必失其所守也百日之安则习
之以为常一日之危则置之而不虑必妄其所施也以
一心之所存而得所关如此世主岂以可不深穷其源
而慎执其用哉今夫巍巍乎立斯民之上合天下之势
以成其高使天下之能以给其用罄天下之爱以广其
惠齐天下之长以隆其威而乃怙然自处若无恃乎尊
崇富盛者是人情之所难也而圣人者不以为难其教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1098-0120c.png
化足以召万物之和其法度足以为万世之准其安如
磐石其固如泰山而乃惕然自励若不免乎忧虞敝坏
者是人情之所难也而圣人者不以为难是以圣人之
于天下其视之则至轻其待之则至重视之至轻故其
心亦不易以天下动待之至重故其心亦不易乎天下
然则四海之大不足为容而万事不足为治矣夫昔者
尝闻尧舜之为君当时号为至治之极而后世有不可
及之名乃观传记以求之夫所为然者而见其行事不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1098-0120d.png
过命官分职以礼乐刑政为之具举而措之悉有条目
窃以为尧舜之治其迹如此而已亦非有以大过于人
者而当时号为至治后世不可及则又何哉即而推之
盖凡所为人情之所难者其心举能为之焉耳且尧自
唐侯而升天子舜以匹夫而有天下向也处乎一国耕
于畎亩之中今也居乎四海之上享有生民之奉如固
有之而未尝少慊焉是以土阶三尺茅茨不剪饭土铏
啜水而谓之中礼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之盛而忧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1098-0121a.png
不见爱于父母彼岂以天下动其心哉以钦明文思温
恭允塞之德临可封之民成无为之功而兢然于日行
其道以天下为忧不以位为乐耳与其臣下相博谋议
则吁俞训饬尽夫君臣之义抑又作歌以戒以示奉若
天命顺时慎徽安不忘危之意彼岂以其心易乎天下
哉尧舜之所以冠百王而为人主之师者不在其外而
在其终也孟子曰服尧之服行尧之行是尧而已又曰
舜何人也子何人也夫资有二帝之资行之至而熟谓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1098-0121b.png
不可乎
三代论
夏有天下十四世四百馀年而后化为商商有天下十
七世六百馀年而后化为周周有天下三十一世八百
馀年而后化为秦由秦而下迭兴迭废不复有如三代
之永其故何也虑世之有深浅也为治之有厚薄也体
用之有大小也迹效之有远近也虑世之深者为治必
忠厚也体用必广大也迹效必悠远也能识天下之大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1098-0121c.png
用者不苟天下之小利也能成天下之远效者不急天
下之近切也圣人之所谓政教者非一朝一夕之事也
其道则仁义礼乐其具则法制也仁义礼乐之行于天
下如导四渎之水以灌良田使之源源而流要以千载
而不可竭涸非徼倖决溢乃得一溉今岁为腴而来岁
为瘠也法制之立于天下如以九牧之金铸为巨鼎本
之模范而成要以千载而不可破坏非假借苦窳以便
其用今日可举而明日不完也是故祖宗相传至于今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1098-0121d.png
孙循而守之虽其材仅可以保天下而其过不以至播
于万民则天下之势犹盘固坚重而未易拔得非所虑
者深所为者厚体用至大迹效至远而然乎夏商周之
有天下历二千年而才三易姓者其原出乎此也天下
之先务四曰政也曰兵也曰财也曰士也天下之政人
君莫不欲归于一以全其尊也而三代之封建使诸侯
世守其彊土家有其人民教令自出兵赋自奉为天子
者受其朝觐贡献而巳以一时观之则权散于列国王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1098-0122a.png
室几乎不振反而求焉以至于久则藩屏之势拱卫中
夏可与之始终也天下之兵人君莫不欲彊其众以暴
其威也而三代之君政隐于乡遂卒乘马牛量力而出
三时务农俟其隙而后教战以一时观之则国之武备
疑其修讲之未至反而求焉以至于久则井地之民举
皆吾之精兵而不可胜用也天下之财人君莫不欲问
入之多以足其费也而三代之赋税授田于民十取其
一以为公利以一时观之则国之用度常若不给反而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1098-0122b.png
求焉以至于久则下有馀力而易供上有馀富而不可
胜计也天下之士人君莫不欲速求而骤用以尽其材
也而三代之选举先以学校养而教之德成行立然后
量能而定位以一时观之则殆非明王急贤之意反而
求焉以至于久则素养之贤其积众多而不可胜任也
由是推之则三代之凡曰政教者皆有宽缓迟久之心
而无浅暴苟简之态非邀功于目前务为利于后世其
名虽类迂阔其心乃切于事是故规模宏远德泽深厚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1098-0122c.png
而子孙亨国之永宜矣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
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治乱之至鉴也思虑不能
极于深施为近于薄法度狭隘而功效易见而欲希风
于三代者殆却行而求及前也夫
秦论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1098-0122d.png
净德集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