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 1a 页 WYG0055-00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全解卷五
宋 林之奇 撰
皋陶谟 虞书
皋陶谟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
谟如器之有模立之于此万世之所取正也谟有二
或出于祖宗之谟所以循法于子孙如胤征曰圣有
谟训明徵定保伊训曰圣谟洋洋是也或出于臣之
卷五 第 1b 页 WYG0055-0094b.png
谟所以告戒于君者大禹谟皋陶谟是也据皋陶谟
一篇从首至尾皆是禹相与荅问之言而乃谓之谟
者盖虽与禹相荅问其实陈于帝舜之前此其所以
谓之谟史记曰帝舜朝禹皋陶相与语帝前此说是
也夫惟相语帝前故扬子云曰皋陶以之为帝谟不
曰为禹谟也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
者典谟皆称若稽古而其辞则异典主于记载尧舜
之事篇名曰典故于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
卷五 第 2a 页 WYG0055-0094c.png
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于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
文明温恭允塞此皆称述尧舜之德也谟主于记载
禹皋陶之言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而下皆禹之
谟也允迪厥德谟明弼谐而下皆皋陶之谟也名篇
曰谟故即以其言属于若稽古之下犹言其谟之如
此也然而大禹谟又增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二
句者此见禹成治水之功声教讫于四海然后为帝
陈谟也皋陶直言谟而已故不载陈谟之故而直述
卷五 第 2b 页 WYG0055-0094d.png
其言也薛氏以文命敷于四海为禹德以允迪厥德
谟明弼谐为皋陶之德至于下文禹曰俞如何其文
无所属则谓其间当有脱文此盖未深考典谟命名
之旨而欲以其体合而为一其说之不通则委曲迁
就而为己意盖薛氏之于经遇其说之不通则多欲
变易经文而就己意如洪范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
尹惟日以下则欲属于五纪于康诰惟三月哉生魄
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而下数句则欲属于
卷五 第 3a 页 WYG0055-0095a.png
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上皆徇私立义轻议圣人之
经不知古人多闻阙疑慎言其馀予尝以为王氏于
经失之泥泥则多凿薛氏于经失之易易故多欲变
易经文以就己意盖矫枉过直者此古君子之通患
也允迪厥德谟明弼谐此皋陶之谟也先儒以谓人
君当信蹈行古人之德谋广聪明以辅谐其政以谟
明为谋广聪明以弼谐为辅谐其政上二字加广聪
下二字加其政然后成文皋陶之言必不如是之迂
卷五 第 3b 页 WYG0055-0095b.png
也王氏曰迪道也允迪谓允当于道苟以允迪为允
当于道而下又加厥德二字岂不为赘哉要之此二
说皆以人君之蹈行其德故与下文龃龉而不合予
尝闻之刘文昭信曰迪如启迪之迪如囧命曰迪上
以非先王之典是也言人臣欲以至诚启迪人君之
德则其谟不可以不明谟不明则不能开陈道义以
启迪人主之德谟明矣而欲弼人主之为则不可以
不谐弼不谐则诋讦太甚非所谓优游厌饫而入之
卷五 第 4a 页 WYG0055-0095c.png
也谟明弼谐则事君之义尽于此矣皋陶言此者将
与禹推此道以事舜也
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
励翼迩可远在兹
禹于是然其言既然其言遂问谟明弼谐之道当如
何也皋陶曰都者善其问也言人臣欲谟明弼谐以
启迪人主之德则当使人君慎厥身修盖古之欲明
明德于天下者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
卷五 第 4b 页 WYG0055-0095d.png
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
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至于庶人一是皆以
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所
薄者厚未之有也古之所以明明德于天下始于格
物致知正心诚意者凡欲以修身而已身既修矣则
扩而充之至于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无
不可者然而修身者又不可不思为长久之道动而
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此
卷五 第 5a 页 WYG0055-0096a.png
其所谓思永也欲身修而思永当以何为先惇叙九
族庶明励翼此其所以当先惇厚也叙次也惇叙九
族谓亲亲也庶明近臣也励勉也翼辅也近臣皆勉
励以翼已谓尊贤也盖亲亲者仁之本也尊贤者知
之本也人君之治天下其极至于仁知不可胜用而
其原则必本于亲亲尊贤之二者迩可远在兹者谓
修之于此而效见于彼者在此二者而已中庸论治
天下有九经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
卷五 第 5b 页 WYG0055-0096b.png
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自修
身至于敬大臣体群臣则其夲立矣自其本而推之
无所施而不可尧舜之治天下禹皋陶稷契之陈谟
于君其叙未尝不本于此
禹拜昌言曰俞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
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
孔壬
卷五 第 6a 页 WYG0055-0096c.png
禹拜昌言曰俞则其昌盛之言也故拜而然之孟子
曰禹闻善言则拜盖谓此也禹既然其言矣皋陶于
是又推广其义而欲尽乎迩可远在兹之道者必在
乎自尊贤之知而推之以尽夫知人之哲自亲亲之
仁而推之以尽夫爱民之惠然后可也禹曰吁叹辞
也将使舜敬重其言而行之故叹之也咸若时者犹
言若兹惟帝其难之谓皋陶之言如此帝当难其言
而行之也所以在于难其言而行之者盖知人始于
卷五 第 6b 页 WYG0055-0096d.png
尊贤自尊贤而推之至于无所不知无所不知则能
官人安民始于亲亲由亲亲而推之至于惠则无所
不爱无所不爱故黎民怀之此盖所以推广皋陶之
言而发明其义也知人则哲能官人则尽乎知人之
道而知不可胜用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则尽乎安
民之道而仁不可胜用也仁且知圣人之事备矣此
其所以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
孔壬也巧言令色孔壬谓共工也静言庸违象恭故
卷五 第 7a 页 WYG0055-0097a.png
言巧言令色孔壬言甚佞也与嘉言孔彰之孔同舜
既流共工放驩兜窜三苗矣而其战战兢兢之心惟
恐又有如此之人复出而为恶故未尝敢忘忧畏之
心禹则以谓苟能用皋陶此言而尽乎知人之哲安
民之惠则不复忧畏如此之人矣共工驩兜其大奸
大佞在朝廷之上故以忧畏言之三苗为诸侯在外
故但曰迁而已盖小人在朝廷之上者尤为可忧畏
也不言何畏乎共工而言巧言令色孔壬者盖言共
卷五 第 7b 页 WYG0055-0097b.png
工之所为如此其为可忧畏又甚于驩兜有苗也若
但言何畏乎共工则未足以尽其义也自先儒王氏
皆以惟帝其难之为指尧而言之独张横渠以帝为
舜所以必从张横渠之说者盖禹不当谓尧为帝于
大禹谟帝德广运已论之详矣而又四凶之诛在舜
历试之时当尧之时虽知其大恶大奸然而未尝有
可诛之罪故释之而不诛非忧之畏之而不敢诛也
苟以惟帝其难之为指尧而言则是禹之意以尧未
卷五 第 8a 页 WYG0055-0097c.png
能尽其知人安民之意故曰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
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审如是说则禹之言是所
以贬尧非所以称美之矣又与帝德广运异矣不如
张横渠之言为善夫所谓四凶之为大奸大佞皆在
所忧畏此但言驩兜共工有苗而不及于鲧盖所谓
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禹既以知人为难皋陶又为详言知人之道以谓苟
卷五 第 8b 页 WYG0055-0097d.png
得其要则其为之亦不难也据龟山曰知人安民此
皋陶谟一篇之体要也九德而下至于庶绩其凝皆
知人之事也自天叙有典而下皆安民之道也非知
人使九德咸事而能安民者未之有也此说为是中
庸曰取人以身言必已之有是德然后可以求于人
也故曰亦行有九德谓用人之道必在履之于身先
有是九德然后可以求他人有德然求他人有德不
可以信其空言而遂以为有德也故必言其行事深
卷五 第 9a 页 WYG0055-0098a.png
切著明者乃可以信其德故曰乃言曰载采采载行
也采事也谓称其人之有德必言其人之所行某事
以为验也如四岳荐舜曰有鳏在下曰虞舜此所谓
言其人有德也而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
烝烝乂不格奸此所谓载采采也盖观人之法苟不
求之于躬行之际而徒信其言语文辞声音笑貌之
间则小人缘情饰伪得以侥倖而进惟取人之际必
考其行实则小人无所容其间也
卷五 第 9b 页 WYG0055-0098b.png
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
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彰厥有常吉哉
禹于是问皋陶九德之目皋陶以九德之目而告之
也自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
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人之德不出于此九者易曰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君子之德必至于
成然后为行德而不至于成则德非其德也宽而不
栗柔而不立至于刚而不塞彊而不义皆非成德也
卷五 第 10a 页 WYG0055-0098c.png
德之非成是皆有以贼其德而德不为我有惟宽而
能栗柔而能立至于刚而能塞彊而能义然后谓之
成德德至于成然后可用也圣人备道而全美故其
德无所不尽自非圣人不能无所偏惟其有所偏故
自古帝王于其一时之人才必有长养而成就之因
其所偏而长其善救其失苟于九德之中而有一德
之成则可谓之小成矣由此而积之至于九德无所
不备然后谓之大成故观人之道必以此九德而察
卷五 第 10b 页 WYG0055-0098d.png
其人材之成与未成也宽则易失之放纵故必能庄
栗然后为成德柔则易失之懦弱故必有以立志然
后为成德愿则易失于朴野则必成以恭乱者有济
乱之材如武王所谓乱臣十人是也易失于轻忽故
当成之以敬顺扰者多失于无断故以果毅成之直
者多失于不能容物故以温和成之简者易失于略
故必济之以廉隅刚者多失于上气而好争故必济
之以塞实强则无所屈挠多不中节故成之必在合
卷五 第 11a 页 WYG0055-0099a.png
义上九字者人之性质所固有者下九字所以成其
德也恭之与敬刚之与强其义亦相近此盖随宜立
文唐孔氏疏云恭在貌敬在心愿者迟钝失于外仪
故言恭以表貌乱者轻物内失于心故称敬以显情
又曰刚是性也强是志也当官而行无所避忌刚也
执已所是不为众挠强也刚强相近此说是也皋陶
言此者盖谓苟能以此九德观其人才之成不成全
不全则知人之道无复馀蕴矣彰厥有常吉哉者言
卷五 第 11b 页 WYG0055-0099b.png
虽以此九德观夫人才之成不成又必其德之有常
者然后可以为德一作一辍未足以为德也且以一
德之常明之如霍光可谓有济乱之才耳而其为人
在汉武帝左右小心谨德未尝有过是其能乱而敬
而其出入殿门进止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
尺寸者二十馀年此其乱而敬之有常者哉武帝以
是知其可用故其末年托以遗孤卒能拥昭立宣不
负社稷之寄彼于九德之一能守有常武帝彰而用
卷五 第 12a 页 WYG0055-0099c.png
之其成效已如此况于九德咸事则其效宜如何哉
皋陶以是为知人之要信彰厥有常哉此德惟一动
罔不吉也有徵矣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
自日宣三德而下此又言知人之道见于官人者则
是其义也南丰曾舍人曰以天下之才为天下用则
用天下而有馀以一己之才为天下用则为天下用
而不足盖为天子者奄有天下之广必能尽用天下
卷五 第 12b 页 WYG0055-0099d.png
之才兼收并蓄罔有或遗然后能成天下之治故必
用是九德之人自宽而栗至强而义者无所不容无
所不受盖所谓丘陵积土以为高江汉积水以为大
大人合并以为公也惟其以是天下之才选为天下
之用则虽天下之大不足治也至于诸侯则其地不
若天子之广其民不若天子之众故于九德之中能
用其六则足以保其社稷和其人民矣卿大夫之于
诸侯又其小者故九德能用其三则可以保宗庙此
卷五 第 13a 页 WYG0055-0100a.png
言所处之势有广狭则所用之人亦有多寡也宣达
也孔氏以浚明为须明行之以浚为须于义无所据
案古文书浚明与浚哲字同用则知浚明者是亦宣
达之意言卿大夫能日夜宣达三德之人使之显明
足以保卿大夫之家日严祗敬者谓敬重其人也王
氏以为貌严行祗心敬亦不必如此之分别也要之
既曰严又曰祗又曰敬但谓好贤乐善之心有加而
无己也言诸侯能敬重六德之人与之共事则足以
卷五 第 13b 页 WYG0055-0100b.png
保其诸侯之邦亮采者辅其事也诸侯有民人焉有
社稷焉故其于六德之人必与之共事至卿大夫则
但宣达之而已言各有所当也据言三德六德但谓
有九德之中有三有六不必指定其德以充三六之
数郑氏以谓三德自简而廉以下六德自乱而敬以
下信斯言也是直而温以上大夫之所不得有愿而
恭以上诸侯之所不得用岂非诬也
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
卷五 第 14a 页 WYG0055-0100c.png
于五辰庶绩其凝
此言天子官人之道也言为天子者必能于此九德
之人兼收并蓄合而受之既合而受之于是敷而施
之职位之间使九德之人咸事其事者盖其所治者
愈大则其所用者必尽天下之材也俊乂在官孔氏
谓俊德治能之士并在官焉马郑云才能过千人为
俊百人为乂要之但谓才无小太皆使之居官有职
位也孟子曰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
卷五 第 14b 页 WYG0055-0100d.png
坐食云则食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也盖不敢不饱
也然终于此而已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
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非王公之尊贤也盖王公
之尊贤必在与之共天位治天职食天禄也苟不与
是则未足以尽其尊贤之意也皋陶论天子用人必
在使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诸侯
之用人必在夫亮采至于卿大夫但言宣达显明而
已盖所处之势然也俊乂既在官矣于是百官皆相
卷五 第 15a 页 WYG0055-0101a.png
师法而百工之事各得其时也孔氏云百官皆是言
政无非既以时为是又以是为政无非此说为迂百
僚百工皆指百官也师师指其人而言之故曰百僚
惟时指其事而言之故曰百工其实一也抚于五辰
言使百官各举其职以顺此五辰之时则众工皆兴
也五辰之说张谏议论甚详其说以谓本生于亥壮
于卯成于未此三辰者皆木所终始也就其壮而言
之则寅卯正木之辰而春之盛德实在也火生于寅
卷五 第 15b 页 WYG0055-0101b.png
壮于午成于戌此三辰者皆火所终始也就其壮而
言之则巳午正火之辰而夏之盛德实在也金生于
巳壮于酉成于丑此三辰者皆金所终始也就其壮
而言之则申酉正金之辰而秋之盛德实在也水生
于申壮于子成于辰此三辰者皆水所终始也就其
壮而言之则亥子正水之辰而冬之盛德实在也土
包载五行而寄王于四季则辰戌丑未皆土之辰焉
盖五行之时分而言之则为十二辰合而言之则为
卷五 第 16a 页 WYG0055-0101c.png
五辰其实一也盖百官既得其职以抚顺于五行之
时五行既得其顺矣则三光全而寒暑平五榖熟而
草木茂此庶绩所以其凝也凝成也自翕受敷施至
于庶绩其凝此天子官人本末先后之序也皋陶之
论官人于天子曰翕受敷施固无可疑者其于诸侯
局之以六大夫则限之以三此则学者以意逆志而
得之不可泥其文于章句之间也薛氏曰古之知言
者忘言而取意故言无不通后之学者胶于言而责
卷五 第 16b 页 WYG0055-0101d.png
其实故多疑多疑故多说天子用九诸侯用六大夫
用三言不得不尔其实未必然也孔子曰天子有争
臣七人诸侯五人大夫三人使诸侯而有争臣七人
安待谓之僭天子故观书者取其意而已矣此论善
哉
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
工人其代之
王氏曰天子当以勤俭率天下诸侯不当以逸欲教
卷五 第 17a 页 WYG0055-0102a.png
有邦盖天子逸欲于上则诸侯化之亦将肆其逸欲
以盘乐怠傲于下使有邦者皆肆其逸欲则生民之
受其祸可胜计哉而其源则自夫上之人以逸乐导
之也诚使为天子者澹然无营清心寡欲举天下之
声色货利曾不足以动其心彼诸侯者其敢肆其逸
欲于下哉故无教逸欲有邦者此诚端本清源之道
也兢兢戒慎也业业危惧也几政也言当戒慎万事
之政也上文既言官人之道至于抚于五辰庶绩其
卷五 第 17b 页 WYG0055-0102b.png
凝则是治定功成以常人之情当国家无事之时则
易安于逸乐而无戒慎危惧之心此则危败祸乱之
所自萌也故戒之曰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
二日万几言一日二日之间而危亡祸乱之几至于
万其可畏如此可不尽其戒慎危惧之意哉无旷庶
官言非独天子当兢兢业业于上又当劝勉群臣之
在官者使之各恭尔位而无旷其职所以必欲无旷
庶官者盖凡设官分职其所治之事无非代天之事
卷五 第 18a 页 WYG0055-0102c.png
也使一官之或旷则废天之职矣天子虽兢兢业业
于上而百官有司废天秩于下是亦危乱之道也故
皋陶之陈谟敕戒既曰一日二日万几又曰无旷庶
官天工人其代之其意盖欲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
臣以尽乎君臣之道而共保无为之治也
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
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
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
卷五 第 18b 页 WYG0055-0102d.png
下文申结天工人其代之之义汤诰曰惟皇上帝降
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言民有物则之
性好恶之情无非出于天之所以降衷者为君者惟
能克绥厥猷而已人之生也其人伦之典天也故其
彝伦有自然之叙矣人君敕之以为五典使父子有
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五者各
致其厚盖所以助乎天之所叙也谓人之生交际之
礼天已定其差等有自然之秩矣人君自己为五礼
卷五 第 19a 页 WYG0055-0103a.png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
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五者各得
其常所以助夫天之所秩也敕有典自有礼必在夫
君臣共致其寅畏恭谨衷善之意然后可以施化故
曰同寅协恭和衷哉既曰寅又曰恭又曰衷亦与所
谓严祗敬同谓其寅畏之意有加而无已也苏氏曰
此二者道德事非君臣同其诚敬莫能致之若天命
有德讨有罪则政事也勉之而已天命有德凡有德
卷五 第 19b 页 WYG0055-0103b.png
则顺乎天道顺乎天道天之所命也人君于是制为
五服以章之五服郑博士曰自衮冕至于玄冕自九
章至于一章是也天讨有罪凡有罪者则悖乎天道
悖乎天道则天之所讨也人君于是制为五刑以用
之五刑墨劓剕宫大辟是也天命有德讨有罪施之
于刑赏之间必在夫君臣共勉于政事然后可以劝
惩天下故曰政事懋哉懋哉叙有典秩有礼则君臣
同寅协恭和衷以助夫天之所叙秩命有德讨有罪
卷五 第 20a 页 WYG0055-0103c.png
则君臣懋于政事以助夫天之所予夺君臣之间尽
道如此则可谓能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
官以代天工矣此皋陶谆谆为帝陈谟也典礼言敕
我自我而命有德讨有罪不言我者杨龟山曰典礼
必自天子出故曰敕我曰自我若夫爵人于朝与众
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虽天子不得而私焉此说
是也典曰五惇服曰五章刑曰五用而至于礼则独
曰有庸者王氏曰五典五服五刑之所施非一人之
卷五 第 20b 页 WYG0055-0103d.png
身若五礼则取于一人之身而杨龟山以其说为不
然龟山之说曰礼虽有五而其用则非一如五礼上
自天地社稷宗庙下至山林川泽以及四方百物皆
有祭焉而其仪章器物各从其𩔖不可以数计吉凶
军宾嘉亦莫不然故曰有庸然马融本则直作五庸
与五惇五章五用无以异然世远难以折中姑两存
之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
卷五 第 21a 页 WYG0055-0104a.png
哉有土
古文书畏与威二字通用其义一也孔氏以上一句
属于天命有德言因民而降之福民所归者天必命
之下一句属于天讨有罪言天明可畏亦因民成其
畏民所叛者天必讨之案吕刑云德威惟畏德明惟
明是明与畏字相对而言明者天之所彰也畏者天
之所畏也孔氏既以明畏属于天讨有罪矣故遂以
聪明属于彰有德岂天之彰有德则用其聪明而讨
卷五 第 21b 页 WYG0055-0104b.png
有罪则不用其聪明者乎此说不通而王氏张谏议
则又以聪明主于典礼而言明畏主于命德讨罪而
言夫明畏主于命德讨罪无可疑者而以聪明为主
典礼则失之泥要之二句只一意盖所以总结上文
而尽其义亦不必分说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
自我民听此正为命德讨罪而言也言天之聪明能
鉴察善恶故其吉凶祸福之应未尝有豪釐之差为
人君欲观其聪明明畏无观诸他观之民而已天有
卷五 第 22a 页 WYG0055-0104c.png
聪明之道而其闻见则付之于民民之所闻天之聪
也民之所见天之明也天有明畏之道而其好恶则
付之于民民之所好天之明也民之所恶天之畏也
盖公天下之闻见好恶而褒贬则天之聪明明畏不
外是矣是道也达乎上下者一理而已下焉民之所
以好恶向背者此道也上焉天之所以吉凶祸福者
亦此道也所以必在察乎民之意以察天之意此理
而达于上下本无有二民之好恶向背则天之吉凶
卷五 第 22b 页 WYG0055-0104d.png
祸福应之如影响矣故有土者不可不敬如此敬于
民则敬于天矣敬于天则民归之矣
皋陶曰朕言惠可底行禹曰俞乃言底可绩皋陶曰予
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自允迪厥德以下至敬哉有土皋陶之所以为帝陈
谟尽于此矣不可以有加矣于是又申诰之曰朕言
惠可底行谓我之言顺于理可底而行其意盖以谓
我徒能言之耳至于行之则在乎舜与禹也禹曰俞
卷五 第 23a 页 WYG0055-0105a.png
者然其惠可底行之言既然其言而又谓汝之言不
但见于空言而已亦可以致行其功盖欲勉皋陶以
共行其知人安民之言也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
赞襄哉襄哉者言禹虽勉皋陶共行安民知人之言
而皋陶犹辞让不敢当也孔氏曰我未有所知未能
思致于善徒亦赞奏上古行事而言之信如孔氏说
则曰之一字遂为衍文盖上下文势已足虽不加曰
字犹成文义也张横渠薛氏皆以曰当作日字下文
卷五 第 23b 页 WYG0055-0105b.png
予思日孜孜相𩔖此说比先儒为优虽治经者不当
变易经字以就已意然而考之于经曰之与日大抵
多相乱如洛诰曰今王即命日释文一音作曰吕刑
曰今尔罔不由慰日勤释文一音作曰以是知日字
曰字经文多相乱而此下文又有予思日孜孜与此
思曰赞赞襄哉文势正相𩔖故张横渠薛氏皆以为
日此盖有凭据而云非率意而为此说故可从也赞
赞襄哉者孔氏以谓赞奏上古行事而言之薛氏曰
卷五 第 24a 页 WYG0055-0105c.png
日夜进进不已知进而不知退知上而不知下也盖
尔雅襄字惟有二训其一训除其一训上既不可训
除而用尔雅训故遂以训上必曰赞赞上哉故其说
不得不如此郑氏虽知尔雅二训不可从又以襄字
训畅言我未有所知所思徒赞明帝德畅我忠言其
说尤为无据惟王氏曰襄成也思一一赞襄以成禹
之功也案春秋左氏传定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
事杜元凯曰襄成也王氏之训盖出诸此此说为善
卷五 第 24b 页 WYG0055-0105d.png
皋陶之意盖以谓使我独底可绩则未能为禹之助
以成其功而已
尚书全解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