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纂疏卷二 第 1a 页 WYG0201-051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纂疏卷二 宋 赵顺孙 撰
朱子集注
梁惠王章句下
凡十六章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
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b 页 WYG0201-0518b.png
庄暴齐臣也庶几近辞也言近于治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变色者惭其好之不正也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今乐世俗之乐古乐先王之乐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闻与之与平声乐乐下字音洛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a 页 WYG0201-0518c.png
孰乐亦音洛)
独乐不若与人与少乐不若与众亦人之常情也
臣请为王言乐
此以下皆孟子之言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
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
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b 页 WYG0201-0518d.png
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钟鼓管籥皆乐器也举皆也疾首头痛也
蹙聚也頞额也人忧戚则蹙其额极穷也羽旄旌属
(愚案春秋传范宣子假羽旄于齐晋人假羽旄于郑杜预曰以析羽为旌为王者斿车之所建也又案周
礼司常九旗之数有全羽析羽释云全羽析羽直有羽而无帛也)不与民同乐谓独
乐其身而不恤其民使之穷困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a 页 WYG0201-0519a.png
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
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
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
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与民同乐者推好乐之心以行仁政使民各得其所
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好乐而能与百姓同之则天下之民归之矣所谓齐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b 页 WYG0201-0519b.png
其庶几者如此○范氏曰战国之时民穷财尽人君
独以南面之乐自奉其身孟子切于救民故因齐王
之好乐开导其善心深劝其与民同乐而谓今乐犹
古乐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则
无古今之异耳若必欲以礼乐治天下当如孔子之
言必用韶舞必放郑声盖孔子之言为邦之正道孟
子之言救时之急务所以不同杨氏曰乐以和为主
使人闻钟鼓管弦之音而疾首蹙頞则虽奏以咸英
孟子纂疏卷二 第 4a 页 WYG0201-0519c.png
韶濩无补于治也故孟子告齐王以此姑正其本而
已(辅氏曰范氏辨孔子孟子之说可谓平正明白无馀蕴矣而杨氏论乐以和为主及与民同乐为乐
之本又可以足范氏之说)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
传有之
囿者蕃育鸟兽之所(辅氏曰太宰九职以园圃毓草木薮牧养蕃鸟兽今乃以囿为
蕃育鸟兽之所何也观此章所言及文王灵囿所冇与卫献公之射鸿于囿春秋之书筑鹿囿则可知矣
况说文又有养兽曰囿之训乎)古者四时之田皆于农隙以讲武事
孟子纂疏卷二 第 4b 页 WYG0201-0519d.png
然不欲驰骛于稼穑场圃之中故度閒旷之地以为
囿然文王七十里之囿其亦三分天下有其二之后
也与传谓
古书(辅氏曰孟子时有之今不复存矣然孟子所谓于传有之者亦言据古书有此说耳然亦未必
其然否也)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
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
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孟子纂疏卷二 第 5a 页 WYG0201-0520a.png
刍草也荛薪也
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
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
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礼入国而问禁国外百里为郊郊外有关(愚谓五十里为近郊
百里为远郊关者盖郊之门)阱坎地以陷兽者言陷民于死也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
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
孟子纂疏卷二 第 5b 页 WYG0201-0520b.png
小事大是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
仁人之心宽洪恻怛而无较计大小彊弱之私故小
国虽或不恭而吾所以字之之心自不能已(辅氏曰此说足
以尽仁人之心宽洪者仁之量也恻怛者仁之意也仁与物无对一视同仁自不见大小彊弱之异也岂
复有较计之私哉故小国虽或不恭而吾所以字之之心自不能已尤更说得仁字体用分晓盖仁心本
无閒断也)智者明义理识时𫝑故大国虽见侵陵而吾所
以事之之礼尤不敢废(语录曰问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仁者之心宽洪恻怛便
是小国不恭亦挠他不动智者为能以小事大盖知者见得利害甚明故祗得事大曰不特是见得利害
孟子纂疏卷二 第 6a 页 WYG0201-0520c.png
明道理自合恁地小之事大弱之事彊皆是道理合恁地○辅氏曰此说足以尽智者之用明义理谓明
得吾心义理之原识时𫝑谓识得在外时𫝑之轻重唯其知得方能敬以循之是以大国或见侵陵则在
我事之之礼自不敢废若元不知则更论甚敢与不敢所谓不敢废方始是知之极致也○又曰集注只
言义理时𫝑而已若言利害便流于私欲只要就利避害更不顾义理当如何矣○永嘉陈氏曰仁者无
计较之私忘其孰大而孰小智者有量度之明自知不能敌大)汤事见后篇文王事
见诗大雅大王事见后章所谓狄人即獯鬻也(愚案獯鬻
者匈奴之别号)句践越王名事见国语史记
孟子纂疏卷二 第 6b 页 WYG0201-0520d.png
成子胥諌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进之嚭曰古之伐国者服
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句践后与范蠡深谋十年而竟灭吴)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
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天者理而已矣大之字小小之
事大皆理之当然也(辅氏曰以道理言则大者自当事小此天之所以覆地也小者
自当事大此坤之所以承乾也)自然合理故曰乐天不敢违理故曰
畏天(语录曰仁者与天为一智者顺天所命与天为一者嘉人之善矜人之恶无所择于利害故能
孟子纂疏卷二 第 7a 页 WYG0201-0521a.png
以大事小听天所命者循理而行顺时而动不敢用其私心故能以小事大然此亦各因一事而言惟仁
者能如此智者能如此耳非专以事大事小为仁智之分乐天畏天之别也仁者固能事小然岂不能事
大智者固能事大然岂不能事小但其事之之情则有乐天畏天之异耳○辅氏曰自然合理仁之事也
与天为一故曰乐天不敢违理智之事也与天为二故曰畏天)包含遍覆无不周遍
保天下之气象也制节谨度不敢纵逸保一国之规
模也(语录曰保天下保一国以其德之厚薄量之大小而言亦无一定之拘○辅氏曰言仁智者之
气象规模有此效也非谓仁者智者之心欲其如此也)
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孟子纂疏卷二 第 7b 页 WYG0201-0521b.png
诗周颂我将之篇时是也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言以好勇故不能事大而恤小也(辅氏曰齐王唯其好勇故但欲辟土
地朝秦楚争地争城以刈其人民而已故不能知事大之礼又不能行恤小之仁)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
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疾视怒目而视也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愚谓
血气所为之勇如沟浍之水暴集随涸故谓之小义理所发之勇如天开地辟自不能已故谓之大)
孟子纂疏卷二 第 8a 页 WYG0201-0521c.png
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
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诗大雅皇矣篇赫赫然怒貌爰于也旅众也遏诗作
按止也徂往也莒诗作旅徂旅谓密人侵阮徂共之
众也笃
厚也祜福也对荅也以荅天下仰望之心也此文王
之大勇也
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
孟子纂疏卷二 第 8b 页 WYG0201-0521d.png
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
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
下之民
书周书泰誓之篇也然所引与今书文少异今且依
此解之宠之四方宠异之于四方也(辅氏曰谓天宠异武王于天下
也亶聪明是以天德宠异之也作元后是以天位宠异之也)有罪者我得而诛之
无罪者我得而安之我既在此则天下何敢有过越
其心志而作乱者乎(辅氏曰心志谓天下之心志也人之作乱皆过越其心志之故
孟子纂疏卷二 第 9a 页 WYG0201-0522a.png
耳若守其心志无所过越则何至有作乱之事乎此武王以天下之重自任也)衡行谓作乱
也孟子释书意如此而言武王亦大勇也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王若能如文武之为则天下之民望其一怒以除暴
乱而拯已于水火之中惟恐王之不好勇耳○此章
言人君能惩小忿则能恤小事大以交邻国能养大
勇则能除暴救民以安天下(辅氏曰章旨之说语简意尽君人者必能惩小
忿然后能养大勇所谓人能有所不为然后可以有为也)张敬夫曰小勇者血气
孟子纂疏卷二 第 9b 页 WYG0201-0522b.png
之怒也大勇者理义之怒也血气之怒不可有理义
之怒不可无知此则可以见性情之正而识天理人
欲之分矣(辅氏曰此说发明先儒所未到怒乃人情之所不能无者情则性之动也但所发有
理义血气之不同发于义理则为性情之正发于血气则为人欲而不正耳理义血气是乃天理人欲之
分也)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
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雪宫离宫名言人君能与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0a 页 WYG0201-0522c.png
民同乐则人皆有此乐不然则下之不
得此乐者必有非其君上之心
明人君当与民同乐不可使人有不得者非但当与
贤者共之而已也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
也
下不安分上不恤民皆非理也(辅氏曰下不得而非其上者不知命也故
谓之不安分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不知义也故谓之不恤民皆不知理者也)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0b 页 WYG0201-0522d.png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
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乐民之乐而民乐其乐则乐以天下矣忧民之忧而
民忧其忧则忧以天下矣(辅氏曰君以民之乐为乐则民亦以君之乐为乐如
是则乐不以一已而以天下君以民之忧为忧而民亦以君之忧为忧如是则忧不以一已而以天下忧
乐皆不以已而以天下则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心天下虽大兆民虽多然其欢忻愉怡病痒疾痛举切
于吾之身矣君能体仁如此则天下之民其将何往虽欲不王不可得也○真氏曰因已之乐而图民之
忧是之谓与民同乐因民之忧而不敢恣已之乐是之谓与民同忧君之忧乐与民同而民不与君同其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1a 页 WYG0201-0523a.png
忧乐者鲜矣故为人君者不以已之乐为乐而以天下之乐为乐不以已之忧为忧而以天下之忧为忧
如此而天下不归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
南放于琅邪吾何脩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晏子齐臣名婴转附朝舞皆山名也遵循也放至也
琅邪齐东南境上邑名观游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
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1b 页 WYG0201-0523b.png
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
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述陈也省视也敛收穫也给亦足也夏谚夏时之俗
语也豫乐也巡所守巡行诸侯所守之土也述所职
陈其所受之职也(愚谓巡所守者自上察下也述所职者自下达上也王十二岁一巡
守诸侯六年一朝)皆无有无事而空行者而又春秋循行郊
野察民之所不足而补助之故夏谚以为王者一游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2a 页 WYG0201-0523c.png
一豫皆有恩惠以及民而诸侯皆取法焉不敢无事
慢游以病其民也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
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睊古
县反)
今谓晏子时也师众也二千五百人为师春秋传曰
君行师从粮谓糗糒之属睊睊侧目貌胥相也谗谤
也慝怨恶也言民不胜其劳而起谤怨也方逆也命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2b 页 WYG0201-0523d.png
王命也(辅氏曰王者之命诸侯岂固欲其如此哉不过使之爱养斯民而已逆王命则虐必及其
民矣)若流如水之流无穷极也流连荒亡解见下文诸
侯谓附庸之国县邑之长(辅氏曰此主言齐事而云为诸侯忧故知为附庸之
君县邑之长也)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
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
此释上文之义也从流下谓放舟随水而下从流上
谓挽舟逆水而上从兽田猎也荒废也乐酒以饮酒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3a 页 WYG0201-0524a.png
为乐也亡犹失也言废时失事也(辅氏曰旧说以亡为丧亡然此四弊
相等不应乐酒之弊独极言其丧国且下文但言荒亡之行耳亦未可便以为丧亡之亡也故集注创为
此说当矣)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言先王之法今时之弊二者惟在君所行耳
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太
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
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3b 页 WYG0201-0524b.png
戒告命也出舍自责以省民也(辅氏曰出舍于郊则是欲行上文所谓循
行郊野察民之不足而补助之法故下文即言兴发仓廪以补不足也)兴发发仓廪也
太师乐官也君臣已与晏子也乐有五声三曰角为
民四曰徵为事(愚谓乐有五声宫商角徵羽是也角主木木声清浊中其数多少中故为
民徵主火火声稍轻其数稍少故为事事谓人之所营事务也)招舜乐也其诗徵招角招之诗也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4a 页 WYG0201-0524c.png
为臣能畜止其君之欲乃是爱其君者也(真氏曰易之大小畜
皆以止为义凡止君之欲者乃所以为爱君也纵君之欲者其得为爱君乎忠臣之心惟恐其君之有欲
奸臣之心惟恐其君之无欲)○尹氏曰君之与民贵贱虽不同然
其心未始有异也孟子之言可谓深切矣齐王不能
推而用之惜哉(辅氏曰尹氏之言平淡有味熟读而详玩之自有感发于人心而孟子之
意亦无馀蕴矣)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赵氏曰明堂泰山明堂周天子东巡守朝诸侯之处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4b 页 WYG0201-0524d.png
汉时遗址尚在(辅氏曰汉书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封泰山泰山东北阯古时有明堂处
云)人欲毁之者盖以天子不复巡守诸侯又不当居
之也王问当毁
之乎且止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
之矣
明堂王者所居以出政令之所也能行王政则亦可
以王矣何必毁哉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5a 页 WYG0201-0525a.png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
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
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
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
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与平声孥音奴鳏姑顽反哿工可反茕音
琼)
岐周之旧国也(愚案岐山在汉右扶风美阳县西北唐属岐州岐山县木朝属凤翔府盖
箭括岭也岐山之南有周原盖周之旧国)九一者井田之制也方一里为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5b 页 WYG0201-0525b.png
一井其田九百亩中画井字界为九区一区之中为
田百亩中百亩为公田外八百亩为私田八家各受
私田百亩而同养公田是九分而税其一也(辅氏曰治岐之
政耕者九一是助法也及周礼则易而为彻圣人之于法度非冇所不得已则不应变易之易助为彻虽
不可知要必出于不得已若非斯民浸失先公后私之意则必田畯之官渐有急于公而缓于私之失故
变其法虽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大率民得其九公取其一故谓之彻
其以一分饶与民则又变狭而之宽因以寓厚民之意也)世禄者先王之世仕者
之子孙皆教之教之而成材则官之如不足用亦使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6a 页 WYG0201-0525c.png
之不失其禄盖其先世尝有功德于民故报之如此
忠厚之至也关谓道路之关市谓都邑之市讥察也
征税也关市之吏察异服异言之人而不征商贾之
税也(辅氏曰关市讥而不征周礼则关市有征周公之意是必将以抑商贾而归之农也及其弊也
则有为暴之讥焉以此见变法易令之识非易事也)泽谓潴水梁谓鱼梁与民
同利不设禁也(辅氏曰泽梁不禁至周礼则山泽皆有厉禁亦禁其暴殄天物者而使取
之以其时而已○永嘉陈氏曰文王治岐关市不征泽梁无禁因民所利而利之乃王道之始成周门关
市廛皆有限守山林川泽悉冇厉禁经制大备乃王道之成)孥妻子也恶恶止其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6b 页 WYG0201-0525d.png
身不及妻子也先王养民之政导其妻子使之养其
老而恤其幼不幸而有鳏寡孤独之人无父母妻子
之养则尤宜怜恤故必以为先也(辅氏曰先王以民为体虽无尺寸之
肤不养然于心腹腠理易于伤犯处尤当冇以爱护之此又体仁之至而王政之本也)诗小雅
正月之篇哿可也茕困悴貌
王曰善哉言乎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王曰寡人有
疾寡人好货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
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7a 页 WYG0201-0526a.png
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
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自以为好货故取民无制而不能行此王政公刘
后稷之曾孙也诗大
雅公刘之篇积露积也糇乾粮也无厎曰橐有厎曰
囊皆所以盛糇粮也戢安集也言思安集其民人以
光大其国家也戚斧也扬钺也(愚谓钺大而斧小太公六韬云大柯斧一
名天钺是钺大于斧也)爰于也启行言往迁于豳也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7b 页 WYG0201-0526b.png
不窋失其官守而自窜于戎狄之閒公刘始立国于豳之谷豳今邠州三水县)何有言不难
也孟子言公刘之民富足如此是公刘好货而能推
已之心以及民也(真氏曰人君岂能不事储峙之富惟能推此心使民亦有糇粮之积
可也)今王好货亦能如此则其于王天下也何难之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
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
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
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8a 页 WYG0201-0526c.png
王又言此者好色则心志蛊惑用度奢侈而不能行
王政也大王公刘九世孙(愚案公刘生庆节庆节生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生
毁隃毁隃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亚圉亚圉生公叔祖公叔祖生大王是公刘之九世孙)诗大
雅绵之篇也古公大王之本号后乃追尊为大王也
亶父大王名也(愚谓古公犹言先公也盖未追王前之本号古公当殷末时犹尚质故亶
父以名言)来朝走马避狄人之难也率循也浒水厓也岐
下岐山之下也(愚谓古公避狄之难其来以早朝之时疾走其马循西方水厓漆沮之侧
东行而至于岐山之下)姜女大王之妃也胥相也宇居也旷空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8b 页 WYG0201-0526d.png
也无怨旷者是大王好色而能推已之心以及民也
○杨氏曰孟子
与人君言皆所以扩充其善心而格其非心不止就
事论事若使为人臣者论事每如此岂不能尧舜其
君乎(辅氏曰孟子对时君之言其所以充其善而格其非者乃陈善闭邪之事若夫就事论事则是
后世不知学者之所为浅暗拘滞徒以激其君而使之拒吾说耳若夫孟子之事则亦勉强做不得须是
学到孟子地位能如他知言养气然后自然有此等功用也至所谓岂不能尧舜其君则亦据理而言之
耳其君之听与不听用与不用则不可得而必也)愚谓此篇自首章至此大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9a 页 WYG0201-0527a.png
意皆同盖钟鼓苑囿游观之乐与夫好勇好货好色
之心皆天理之所有而人情之所不能无者然天理
人欲同行异情循理而公于天下者圣贤之所以尽
其性也纵欲而私于一已者众人之所以灭其天也
二者之间不能以发而其是非得失之归相去远矣
(辅氏曰钟鼓苑囿游观之乐与夫好勇好货好色之心以常情论之则虽若不可为故齐王言之则以为
慊而又自以为疾恐不足行王道然以实理言之则是固天理人情之所不能无者但有理与欲公与私
之异耳故集注举胡氏知言之说所谓天理人欲同行而异情者而辨析之夫圣贤之与众人其于好货
孟子纂疏卷二 第 19b 页 WYG0201-0527b.png
好色其行虽同而其情则异循理而公天下者圣贤之所以尽其性此即公刘大王与民同欲之事也纵
欲而私于一已者众人之所以灭其天理此即齐王自以为疾之事也二者同异不过豪发之间而其终
之是非得失则其相去遂有尽性灭天兴王绝世之相反如此集注言此不但赞其理之密正欲使学者
因其言以反诸身至诚体察于所谓豪发之际然后力求所以循夫理而克其欲耳)故孟子因
时君之问而剖析于几微之际皆所以遏人欲而存
天理其法似疏而实密其事似易而实难(辅氏曰不直禁其好
货好色则似若疏且易矣然必使之为公刘大王之事推已之心以及夫民循理而不纵欲公天下而不
私一已则其实又甚密而且难矣法指孟子之说事指公刘大王之事非孟子据理之极知言之要何能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0a 页 WYG0201-0527c.png
辨析其精微如此哉)学者以身体之则有以识其非曲学阿世
之言而知所以克已复礼之端矣(辅氏曰读之者徒既其文而不究其
实则亦不知夫其意之所在故又欲学者体之以心验之以身真有以见夫豪釐之辨同行异情之实与
夫天理人欲界限之不可相入然后识孟子真非曲学阿世之说而已之所以克去私意复归于礼之端
绪亦可得而默喻矣)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
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0b 页 WYG0201-0527d.png
托寄也比及也弃绝也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士师狱官也其属有乡士遂士之官士师皆当治之
已罢去也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将问此而先设上二事以发之(辅氏曰常人之情知人则明自
知则暗孟子将以四境之内不治问王故先设此二事以开其明而使之自知其职有不举也)及此
而王不能荅也其惮于自责耻于下问如此不足与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1a 页 WYG0201-0528a.png
有为可知矣(辅氏曰王顾左右而言他则亦自知其旷职为可愧矣然知之非艰行之为艰
使齐王沛然达其所愧反躬自责访孟子所以治四境之道而力行之则齐国其庶几矣今乃不然顾左
右以释其愧言他事以乱其辞有护疾忌医之心无责已求言之志则其不足与有为可知矣)○赵
氏曰言君臣上下各勤其任无堕其职乃安其身(辅氏
曰各勤其任指心而言无堕其职指事而言君臣上下内尽其心外尽其事则其身乃安)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
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
也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1b 页 WYG0201-0528b.png
世臣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辅氏曰谓如毕公弼亮四
世之𩔖是也服勤王家至历累世则自然与国同休戚矣)亲臣君所亲信之臣与
君同休戚者也(辅氏曰谓腹心之臣如汉之萧何唐之房杜是也君臣一体自然与之同
休戚矣)此言乔木世臣皆故国所宜有然所以为故国
者则在此而不在彼也(辅氏曰齐之为国旧矣故曰故国乔木乃年深高大之木
亦故国之所宜有但所以为故国者则以其有世臣而非以其有乔木也)昨日所进用之
人今日有亡去而不知者则无亲臣矣况世臣乎(辅氏
曰故国不可无世臣人君不可无亲臣今齐王之臣昨日所进而用之者今日亡去而不知则虽亲臣亦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2a 页 WYG0201-0528c.png
无之矣况世臣乎旧说皆以亲臣便为世臣故其辞胶轕不分晓集注始分为两人然后其意明白)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王意以为此亡去者皆不才之人我初不知而误用
之故今不以其去为意耳因问何以先识其不才而
舍之邪(辅氏曰若不先言齐王之意则问此一句似无来历也盖宣王于此始悟其始之所进者
择之不精故问何以辨之于初也宣王资质亦明快易晓者)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2b 页 WYG0201-0528d.png
如不得已言谨之至也盖尊尊亲亲礼之常也然或
尊者亲者未必贤则必进疏远之贤而用之是使卑
者踰尊疏者踰戚非礼之常故不可不谨也(辅氏曰先儒皆
以如不得已一句连下文说言不得已则将使卑踰尊疏踰戚故不可不谨虽若可通然如此则是国君
用人唯于不得已之际方致其谨且下文但言因国人之言自察其贤否而用舍之亦未尝言其不得已
之意故集注直以如不得已一句连上文说言如不得已是至谨之意人君于进贤之际皆不可不谨故
于下段结之云所谓进贤如不得已者如此至于尊者亲者未必贤则又将进其疏远之贤者而用之至
使卑者踰尊疏者踰戚则又非礼之常尤不可不谨也)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3a 页 WYG0201-0529a.png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
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
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
焉然后去之
左右近臣其言固未可信诸大夫之言宜可信矣然
犹恐其蔽于私也至于国人则其论公矣然犹必察
之者盖人有同俗而为众所悦者亦有特立而为俗
所憎者故必自察之而亲见其贤否之实然后从而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3b 页 WYG0201-0529b.png
用舍之则于贤者知之深任之重而不才者不得以
幸进矣所谓进贤如不得已者如此(辅氏曰左右近臣未必尽贤故
其言未可以为信诸大夫则职位尊矣不容有不贤者然犹恐其或有蔽于私也至于举国之人皆以为
然则其论公矣然世又有同俗而为众所悦者特立而为俗所憎者故又必自察之所谓察之则必因言
以察其心考迹以察其用如孔子之视所以观所由察所安然后能亲见其贤否之实从而用舍之则于
贤者非徒知之知之必深而无所疑非徒任之任之必重而不可易至于不才亦不容于幸进矣)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
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4a 页 WYG0201-0529c.png
此言非独以此进退人才至于用刑亦以此道盖所
谓天命天讨皆非人君之所得私也(辅氏曰命有德讨有罪二事相
反而实相连故因论进退人才而并及于用刑舜之于四凶孔子之于少正卯皆天理人情之至所谓天
讨也)
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传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谓民之父母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
有之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4b 页 WYG0201-0529d.png
放置也书云成汤放桀于南巢(蔡氏曰南巢地名庐江六县有居巢城桀
奔于此因以放之也)
曰臣弑其君可乎
桀纣天子汤武诸侯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贼害也残伤也害仁者凶暴淫虐灭绝天理故谓之
贼害义者颠倒错乱伤败彝伦故谓之残(语录曰贼仁之罪重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5a 页 WYG0201-0530a.png
残义之罪轻仁义都是心之天理仁是根本贼仁则大伦大法亏灭了便是杀人厎人一般义就一莭一
事上言一事不合宜便伤义似手足上伤损一般所伤者小犹可补○又曰伤败彝伦只是小小伤败常
理如不以礼食不亲迎之𩔖若是那紾兄之臂踰东家墙便是绝灭天理○辅氏曰贼之为害深残之为
害浅凶暴淫虐指发于中者而言颠倒错缪指见于事者而言然发于中者必见于外见于事者实生于
心灭绝天理则是殄阏其根本伤败彝伦则是损害其枝叶此贼仁贼义之害又有轻重之不同也)一
夫言众叛亲离不复以为君也
书曰独夫纣盖四海归之则为天子天下叛之则为
独夫所以深警齐王垂戒后世也○王勉曰斯言也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5b 页 WYG0201-0530b.png
惟在下者有汤武之仁而在上者有桀纣之暴则可
不然是未免为篡弑之罪也(勉建阳人○辅氏曰此事自人君言之则理所
当然自臣下言之则不得已之大变故王氏下此数语所以著万世为人臣者之戒)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
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
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
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
巨室大宫也工师匠人之长匠人众工人也(辅氏曰匠人为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6a 页 WYG0201-0530c.png
众工人则工师乃众工人之师故知其为长也)姑且也言贤人所学者大而
王欲小之也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彫琢之至于治国家
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彫琢玉
哉
璞玉之在石中者镒二十两也(愚谓国语云二十四两为谥礼云朝一镒
米注亦谓二十四两赵岐始误注为二十两)玉人玉工也不敢自治而付
之能者爱之甚也治国家则徇私欲而不任贤是爱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6b 页 WYG0201-0530d.png
国家不如爱玉也(辅氏曰人唯爱玉唯恐损之故不敢自治而必付之能者至于治国
家乃不任贤者而徇私欲以为之则虽曰治之乃所以害之是爱国家反不如爱玉也)○范氏
曰古之贤者常患人君不能行其所学而世之庸君
亦常患贤者不能从其所好是以君臣相遇自古以
为难孔孟终身而不遇盖以此耳(辅氏曰德义则当责成于已遇否则
当听命于天)
○齐人伐燕胜之
案史记燕王哙让国于其相子之而国大乱齐因伐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7a 页 WYG0201-0531a.png
之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遂大胜燕
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
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
殃取之何如
以伐燕为宣王事与史记诸书不同己见序说(辅氏曰伐
燕实湣王事序说辨之已明今此作宣王者后世传写之讹也)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
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7b 页 WYG0201-0531b.png
王是也
商纣之世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至武王
十三年乃伐纣而有天下张子曰此事间不容发一
日之间天命未绝则是君臣当日命绝则为独夫然
命之绝否何以知之人情而已诸侯不期而会者八
百武王安得而止之哉(或问文武之事与齐之取燕若不同者而孟子引之何耶
曰张子详矣第深考之则于文武之心孟子之意其庶几乎○辅氏曰文王武王岂冇一豪利天下之心
哉亦顺天命而不敢违焉耳而张子之说为尤严所谓间不容发之际非理明义精德至圣人者孰能处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8a 页 WYG0201-0531c.png
之而无愧哉才有一豪利心则失之矣然其命之绝否则亦不过察于人情则又与孟子之言实相表里
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
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箪竹器食饭也运转也言齐若
更为暴虐则民将转而望救于他人矣○赵氏曰征
伐之道当顺民心民心悦则天意得矣(辅氏曰赵氏发明得人心
天意为一之理亦明切)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8b 页 WYG0201-0531d.png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
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
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千里畏人指齐王也
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
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
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9a 页 WYG0201-0532a.png
两引书皆商书仲虺之诰文也与今书文亦小异一
征初征也天下信之信其志在救民不为暴也奚为
后我言汤何为不先来征我之国也(蔡氏曰汤师之未加者则怨望
其来曰何独后予)霓虹也云合则雨虹见则止
孟子纂疏卷二 第 29b 页 WYG0201-0532b.png
而为政于天下也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
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
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彊也今
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拯救也系累执缚也重器宝器也畏忌也倍地并燕
而增一倍之地也齐之取燕若能如汤之征葛则燕
人悦之而齐可以为政于天下矣今乃不行仁政而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0a 页 WYG0201-0532c.png
肆为残虐则无以慰燕民之望而服诸侯之心是以
不免乎以千里而畏人也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
之则犹可及止也
反还也旄老人也倪小儿也谓所虏略之老小也犹
尚也及止及其未发而止之也○范氏曰孟子事齐
梁之君论道德则必称尧舜论征伐则必称汤武盖
治民不法尧舜则是为暴行师不法汤武则是为乱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0b 页 WYG0201-0532d.png
岂可谓吾君不能而舍所学以徇之哉(辅氏曰范氏发明孟子此
意甚好盖莫非道也而尧舜之道则正道也莫非师也而汤武之师则天讨也集注又益以岂可谓吾君
不能而舍所学以徇之哉一句尤为有功于学者此万世臣子事君之大法也)
○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
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
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閧斗声也穆公邹君也不可胜诛言人众不可尽诛
也长上谓有司也民怨其上故疾视其死而不救也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1a 页 WYG0201-0533a.png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
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
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
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
转饥饿辗转而死也充满也上谓君及有司也尤过
也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君不仁而求富是以有司知重敛而不知恤民故君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1b 页 WYG0201-0533b.png
行仁政则有司皆爱其民而民亦爱之矣○范氏曰
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有仓廪府库所以为民也
丰年则敛之凶年则散之恤其饥寒救其疾苦是以
民亲爱其上有危难则赴救之如子弟之卫父兄手
足之捍头目也穆公不能反已犹欲归罪于民岂不
误哉(辅氏曰范氏说得君民相与之义甚明且曰穆公不能反已而犹欲归罪于民岂不误哉辞意
深厚最宜详玩)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閒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閒去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2a 页 WYG0201-0533c.png
声)
滕国名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
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无已见前篇一谓一说也效犹致也国君死社稷故
致死以守国至于民亦为之死守而不去则非有以
深得其心者不能也○此章言有国者当守义而爱
民不可侥倖而苟免(辅氏曰筑城凿池致死以守者守义也使民亦为之死守而不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2b 页 WYG0201-0533d.png
去则非爱民者不能也若夫间于二国而徒欲择彊者而事之以觊一日之安则是侥倖而苟免也)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薛国名近滕齐取其地而城之
故文公以其偪已而恐也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
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
邠地名言大王非以岐下为善择取而居之也详见
下章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3a 页 WYG0201-0534a.png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
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彊为善而已矣(夫音扶彊
上声)
创造统绪也言能为善则如大王虽失其地而其后
世遂有天下乃天理也然君子造基业于前而垂统
绪于后但能不失其正令后世可继续而行耳若夫
成功则岂可必乎彼齐也君之力既无如之何则但
彊于为善使其可继而俟命于天耳○此章言人君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3b 页 WYG0201-0534b.png
但当竭力于其所当为不可徼幸于其所难必(辅氏曰勉
彊于其所当为者彊为善之事也侥倖于其所难必者期后世之必兴也)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
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
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
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
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
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4a 页 WYG0201-0534c.png
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
皮谓虎豹麋鹿之皮也币帛也属会集也土地本生
物以养人今争地而杀人是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也邑作邑也归市人众而争先也
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又言或谓土地乃先人所受而世守之者非已所能
专但当致死守之不可舍去此国君死社稷之常法
传所谓国灭君死之正也正谓此也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4b 页 WYG0201-0534d.png
君请择于斯二者
能如大王则避之不能则谨守常法盖迁国以图存
者权也守正而俟死者义也审已量力择而处之可
也(文集曰或请改义字作经字曰义便近权如或可以如此或可以如彼皆义也经则一定而不可易
对权字说须改作经字○辅氏曰迁国以图存者大王是也守正而俟死者国君死社稷是也在文公唯
有此二法故并举以告之然权非大贤以上不能为经则人皆当勉也故使文公审已量力择而取其一
焉夫大王之事非文公所能为然则孟子之意固欲文公勉守其常法耳)○杨氏曰孟子
之于文公始告之以效死而已礼之正也至其甚恐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5a 页 WYG0201-0535a.png
则以大王之事告之非得已也然无大王之德而去
则民或不从而遂至于亡则又不若效死之为愈故
又请择于斯二者又曰孟子所论自世俗观之则可
谓无谋矣然理之可为者不过如此舍此则必为仪
秦之为矣凡事求可功求成取必于智谋之末而不
循天理之正者非圣贤之道也(辅氏曰杨氏二条说尽事理而后条尤有
补于世教)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5b 页 WYG0201-0535b.png
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
孟子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
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踰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
乘舆君车也驾驾马也孟子前丧父后丧母踰过也
言其厚母薄父也诺应辞也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
子之后丧踰前丧是以不往见也曰何哉君所谓踰者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6a 页 WYG0201-0535c.png
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曰否谓棺
椁衣衾之美也曰非所谓踰也贫富不同也(入见之见音现与平
声)
乐正子孟子弟子也仕于鲁三鼎士祭礼五鼎大夫
祭礼(愚谓士爵卑而贱大夫爵尊而贵中庸曰子为士祭以士子为大夫祭以大夫此祭鼎所以有
三与五之异)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
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6b 页 WYG0201-0535d.png
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
不遇哉
克乐正子名沮尼皆止之之意也言人之行必有人
使之者其止必有人尼之者然其所以行所以止则
固有天命而非此人所能使亦非此人所能尼也然
则我之不遇岂臧仓之所能为哉(辅氏曰凡人之行止须有人使之尼
之故人多归咎其使尼之人然在君子观之则其人之所以行所以止者固自有天命存焉实非是人之
所能使所能尼也况孟子之出处实关时运之盛衰然则其所以不遇鲁侯者又岂臧仓所能为哉)○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7a 页 WYG0201-0536a.png
此章言圣贤之出处关时运之盛衰乃天命之所为
非人力之可及(辅氏曰章旨之说深得圣贤出处之道乐正子亦未免以世俗之心窥孟
子故孟子以此发之)
孟子纂疏卷二 第 37b 页 WYG0201-0536b.png
孟子纂疏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