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孝经衍义-清-叶方蔼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a 页 WYG0718-078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三
  天子之孝
   厚风俗
   (臣/)按先王省方观民法象于风行地上观之九五
   大观在上中正以观天下者而其爻曰观我生
   此中庸所谓风之自也经不云乎父母生之续莫
   大焉此我生之所从来也故夫成孝敬厚人伦斯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b 页 WYG0718-0782b.png
   足以移风俗矣京邑四方之极孤卿六卿之师礼
   兴贤能莫先兴孝刑纠不率莫先纠不孝严于正
   已详于治内贵若宫闱贱若市师被服饮食端其
   所尚太师陈诗方岳輶轩采风民间以别贞淫以
   一道德广敬之终事也述厚风俗
 易蛊(卦/名)象传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孔颖达疏曰山下有风者风能摇动散布润泽今山下有
  风取君子能以恩泽下振于民养育以德振民象山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a 页 WYG0718-0783a.png
 有风育德象山在上也
  (臣/)按吴澄曰蛊之象非美也君子以之则取其美
  风在内而能振动外物则象之以振动其民山在
  外而能涵育内气则象之以涵育其德振者作彼
  之善新民之事也育者养己之善明德之事也疏
  义主于育民以德而吴氏以为育己之德者惟己
  有是德乃足以振起耸动民之观听所谓风之自
  也程子曰风遇山而回然则在上之山宜以象君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b 页 WYG0718-0783b.png
  子在下之风宜以象民而书君陈曰尔惟风论语
  曰君子之德风者育之者君子振之者君子此山
  下有风是谓山之风矣
(卦/名)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
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程颐传曰君子从化迁善成文彬蔚章见于外也中
 人以上莫不变革虽不移之小人则亦不敢肆其恶
 革易其外以顺从君上之教令是革面也至此革道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3a 页 WYG0718-0783c.png
 成矣小人勉而假善君子所容也
  (臣/)按此君子小人指风俗已成之后而言也由其
  豹变文蔚则命为君子由其革面顺从则谓之小
  人何也九五顺天应人之时自新新民之极六二
  正应君臣咸有一德以革天下之弊新天下之事
  者在五则未占有孚在二则已日乃革早已炳其
  虎变之文矣乾之二五皆为龙则革之二五皆为
  虎皆大人之事也此君子小人皆在旧染污俗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3b 页 WYG0718-0783d.png
  中者其文蔚者文细而相映蔚明不大变要是勉
  而迁善也已而又有下此者其心终未革也勉从
  教令而已洪范曰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
  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谓之君子之
  革可也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时人
  斯其惟皇之极谓之小人之革可也然则时固不
  能无小人也何以为革道之成曰唐虞四方风动
  而有苗弗率尚在大禹之谟成康三纪风移而殷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4a 页 WYG0718-0784a.png
  顽未殄见于毕公之命盖惟彼下愚甘自外于圣
  王之化既能革面乃仅免于后夫之凶也哉
洪范无偏无陂(音/秘)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
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音/荡)无党无偏王道
平平(音/骈)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
 蔡沈传曰此章盖诗之体所以使人吟咏而得其性
 情者也夫歌咏以协其旨反覆以致其思戒之以私
 而惩创其邪思训之以极而感发其善性讽咏之间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4b 页 WYG0718-0784b.png
 恍然而悟悠然而得忘其倾邪狭小之念达乎公平
 广大之理人欲消熄天理流行会极归极有不知其
 所以然而然者其功用深切与周礼太师教以六诗
 者同一机而尤要者也后世此意不传皇极之道其
 不明于天下也宜哉
  (臣/)按有韵之言人易诵习故古之圣人以诗教人
  使其吟讽之间足以和平其心气而语言之下有
  所观感惩创而放僻邪侈之意不觉其自化也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5a 页 WYG0718-0784c.png
  而夔之典乐周之司乐皆以教国子而皇极之敷
  言为凡厥庶民而作故初无艰难之辞深隐之意
  回易反覆不过数字使委巷之中阡陌之上妇人
  竖子闻之诵之无所苦难久之天机鼓舞短歌微
  吟自叶音韵转换一二遂叠篇章盖敷言之体如
  是故也其秀民静女其诗往往可传故太史陈之
  以观风也故曰在上为政教在下为风俗经曰移
  风易俗莫善于乐乐固虞庠之教凡有韵之言皆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5b 页 WYG0718-0784d.png
  可依永和声而敷言皆四言不为长短句则又其
  便于诵习者此所以教万民也(臣/)故因蔡传之义
  而申之如此
君陈简厥修亦简其或不修进厥良以率其或不良
  (臣/)按宋夏僎曰修者简别之不使与不修者混不
  修者亦简别之不使与修者杂良善者进用之则
  不良者知所愧慕盖简别之使不见异而迁也然
  徒有其令民弗从也敬典在德是君陈之所已能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6a 页 WYG0718-0785a.png
  者成王始勉之曰尹兹东郊敬哉终勉之曰尔克
  敬典在德敬之一字化民成俗之本咸与维新偕
  之大道斯其福之厚名之长亦以之矣
诗国风大序(先儒相承谓子夏所/创毛苌卫宏润色)曰上以风化下下以
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
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
变雅作矣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
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6b 页 WYG0718-0785b.png
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者谓之雅
  (臣/)按集传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谣
  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
  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
  以动物也是以诸侯采之以贡天子天子受之而
  列于乐官于以考其俗尚之美恶而知其政治之
  得失焉旧说二南为正风所以用之闺门乡党邦
  国而化天下者也十三国为变风则亦领在乐官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7a 页 WYG0718-0785c.png
  以时存肄备观省而垂鉴戒耳今由大序观之则
  极其所以动天地格鬼神者先之以夫妇父子君
  臣之三纲而后及于天下之风俗何则三纲沦则
  人伦皆斁人伦斁则教化不美非独不能移风俗
  而主教化者反为风俗所移矣故正变不同也然
  而黍离而下风也即正大小雅变大小雅皆风也
  故序以系一人之本四方之风互言之但其为一
  国之事与天下之事则有别耳苕华草黄而后则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7b 页 WYG0718-0785d.png
  不复言天下之事也一国之风岂不系于一人之
  本哉诗之为用主于移风俗也审矣孔颖达云序
  言诗能易俗孝经言乐能移风俗者诗是乐之心
  乐是诗之声诗乐同其功也
周南召南
 小序曰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
 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
 所以教故系之召公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8a 页 WYG0718-0786a.png
 郑康成谱曰周召者禹贡雍州岐山之阳地名今属
 右扶风美阳县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周之先公太
 王自豳始迁焉而修德建王业商王帝乙之初命其
 子王季为西伯至纣又命文王典治南国江汉汝旁
 之诸侯于时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故雍梁荆
 豫徐扬之人咸被其德而从之文王受命作邑于丰
 乃分岐邦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施先
 公之教于己所职之国武王伐纣定天下巡狩述职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8b 页 WYG0718-0786b.png
 陈诵诸国之诗以观民风俗六州者得二公之德教
 尤纯故独录之属之太师分而国之其得圣人之化
 者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者谓之召南言二公之德
 教自岐而行于南国也此谓风之正经
  (臣/)按二南之化始于房中而及于家国天下诸侯
  有奉先之孝大夫有自公之忠兔罝野人其贤可
  宾闺门女子其仪足法㬥民不作狱讼不兴征役
  不怨虽千百世以下歌弦其诗犹足以感起人心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9a 页 WYG0718-0786c.png
  而动末俗况当日乎朱子谓文王意诚心正之功
  不息而久其薰蒸透澈融液周遍自不能已诚哉
  是言也人君诚熟复于二南之篇则修齐治平一
  以贯之矣
邶鄘卫
 严粲曰关雎鹊巢为三百篇之纲领风之正也反乎
 此者变也邶鄘卫风也卫祸基于衽席覃及宗社居
 变风之首二南之变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9b 页 WYG0718-0786d.png
 郑康成谱曰邶鄘卫者商纣畿内方千里之地其封
 域在禹贡冀州太行之东北踰衡漳东及兖州桑土
 之野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纣子武庚为殷后三
 分其地置三监尹而教之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谓
 之鄘东谓之卫武王既丧三监导武庚叛成王杀武
 庚复伐三监更于此三国建诸侯以殷馀民封康叔
 于卫使为之长后世子孙稍并彼二国混而名之七世
 至顷侯卫国政衰变风始作故作者各有所伤从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0a 页 WYG0718-0787a.png
 国本而异之为邶鄘卫之诗焉
  (臣/)按邶鄘卫乃纣畿内之地渐染于商俗之靡靡
  者久故有康叔武公之德则变而至正尚不能固
  遇宣惠之淫则变而之邪尤为甚易也

 郑康成谱曰王城者周东都畿内王城方六百里之
 地其封域在禹贡豫州太华外方之间北得河阳渐
 冀州之南始武王作邑于镐京谓之宗周是为西都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0b 页 WYG0718-0787b.png
 周公摄政五年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
 既成谓之王城是为东都今河南是也召公既相宅
 周公往营成周今洛阳是也成王居洛邑迁殷顽民
 于成周复还归处西都至于平王以乱故徙居东都
 王城于是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故
 贬之谓之王国之变风
 苏辙曰其风及其境内而不能被天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1a 页 WYG0718-0787c.png
 郑康成谱曰初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畿内咸林之
 地是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地也为幽王大司
 徒以周难之故从史伯之言寄帑与贿于虢郐其子
 武公卒取二邑及鄢蔽补丹依畴历华八邑之地右
 洛左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今河南新郑是也武公
 又作卿士国人宜之郑之变风又作(郑并桧桧风/已作故云又)
 朱熹集传曰郑卫之乐皆为淫声然郑声之淫有甚
 于卫矣故夫子论为邦独郑声为戒而不及卫盖举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1b 页 WYG0718-0787d.png
 重而言自有次第也诗可以观岂不信哉
  (臣/)按郑武公徙封虢桧之地右雒左泲食溱洧焉
  土狭而深山居谷汲男女亟聚会然则如采兰水
  上祓除不祥固其旧俗而以为淫风者如朱子于
  汉广诗云江汉之俗其女好游汉魏已后犹然如
  大堤之曲可见当其王化盛行之时则溱洧之女
  子岂必与汉广之女子殊其贞洁哉惟其兵革不
  息男女相弃各无匹偶故淫佚之情不能自持至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2a 页 WYG0718-0788a.png
  于斯极也夫子论为邦则放郑声非以其俗终不
  可化也世有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之王者则溱
  洧其先变矣

 郑康成谱曰齐者古少皞之世爽鸠氏之墟周武王
 伐纣封太师吕望于齐地方百里都营丘成王广大
 邦国之境而齐受上公之地其方域东至于海西至
 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其子丁公嗣位于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2b 页 WYG0718-0788b.png
 官后五世哀公政衰荒淫怠慢纪侯谮之于周懿王
 使烹焉齐之变风始作(穆陵属楚境无棣在辽西/此乃征伐所至非封域也)
 朱熹集传曰太公既封于齐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
 利民多归之故为大国
  (臣/)按齐俗工商之业鱼盐之利固不始于管子也
  故管子变而加厉则甚易及其俗之既极则返而
  适先王之道甚难也至若还与卢令二诗皆刺其
  时从禽而无厌国人好之遂成风俗习于田猎谓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3a 页 WYG0718-0788c.png
  之贤闲于驰驱谓之好故道民不可不慎也谢枋
  得曰千万人之习俗原于一人之好尚千百年之
  敝化生于一时之放心齐俗好田亦其所由来者
  渐矣

 郑康成谱曰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在禹贡冀州
 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其封域南枕河
 曲北涉汾水昔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禹菲饮食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3b 页 WYG0718-0788d.png
 衣服卑宫室此一帝一王俭约之化于时犹存及今
 魏君啬且褊急不务广修德于民教以义方其与秦
 晋邻国日见侵削国人忧之当周平桓之世魏之变
 风始作
 孔颖达疏曰魏俗趋利实由地狭使然人君当知不
 可而以政反之今君乃俭啬且褊急而无德教至使
 民俗益复趋利故刺之
  (臣/)按魏本舜禹故都其民俭以能勤是乃圣贤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4a 页 WYG0718-0789a.png
  遗风也然而俭之敝为趋利趋利则至于贪诗中
  葛屦至十亩之间刺俭伐檀硕鼠刺贪孔颖达以
  为其事相反非也以故俗之俭而其末失之贪本
  相因也然而奢之俗难反而俭之俗易救其君苟
  示之以礼则俗何以不虞夏乎季札闻歌而曰大
  而婉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为明主亦此故也褊
  急乃婉而大之反云然者诗人知刺褊急则为忧
  时悯俗而不胥与为类故叹美也亦其乐之音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4b 页 WYG0718-0789b.png
  与

 郑康成谱曰唐者帝尧旧都之地今曰太原晋阳尧
 始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
 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其封域在
 禹贡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至曾孙成
 侯南徙居曲沃近平阳焉昔尧之末洪水九年下民
 其咨万国不粒于是杀礼以救艰厄其流乃被于今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5a 页 WYG0718-0789c.png
 当共和之时成侯曾孙僖侯甚啬爱物俭不中礼国
 人闵之唐之变风始作
 元刘瑾曰自尧至于周盖千馀年矣而其风化流传
 固结于唐人之心故其民间质实勤俭之习亲爱和
 乐之思警戒之情备见于诗此其俗之所以为厚也
  (臣/)按前汉志言河东本唐尧所居有先王遗教君
  子深思小人俭啬合十二篇之诗观之班固之言
  得之矣蟋蟀一篇固深思之君子为之故杨时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5b 页 WYG0718-0789d.png
  为当是时风虽变而尧之遗风未亡也

 郑康成谱曰秦者陇西谷名于禹贡近雍州鸟鼠之
 山尧时有伯翳者实皋陶之子佐禹治水水土既平
 舜命作虞官掌上下鸟兽草木赐姓曰嬴周孝王使
 其孙非子养马于汧渭之间封为附庸邑之于秦谷
 至曾孙秦仲宣王又命作大夫始有车马礼乐侍御
 之好国人美之变风始作秦仲之孙襄公平王之初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6a 页 WYG0718-0790a.png
 兴兵讨西戎以救周平王东迁王城乃以岐丰之地
 赐之始列为诸侯遂横有西周畿内八百里之地其
 封域在荆岐终南惇物之野至元孙德公又徙于雍
 云
 张栻曰读车粼驷铁之诗则知秦之立国自其始创
 不过盛其车马奉养之事竞为射猎之为而已盖不
 及于用贤制民也则其风流亦习乎是而已
 朱熹集传曰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槩先勇力忘生轻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6b 页 WYG0718-0790b.png
 死故其见于诗如此然本其初而论之岐丰之地文
 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
 未几而一变其俗至于如此则已悍然有招八州而
 朝同列之气矣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
 无郑卫骄惰浮靡之习以善导之则易兴起而笃于
 仁义以猛驱之则其彊毅果敢之资亦足以彊兵力
 农而成富强之业非山东诸国所及也呜呼后世欲
 为定都立国之计者诚不可不鉴乎此而凡为国者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7a 页 WYG0718-0790c.png
 其导民之路尤不可不审所之也
  (臣/)按一岐丰之民也文武导之以忠厚而卜过其
  历秦人导之以武勇而再传即陨盖其变风之作
  以至于并吞混一其习尚者甲兵车马射猎攻战
  而已故妇人女子亦能备言小戎之制也臣尝疑
  尧舜禹之遗风尚存于唐魏而文武之遗风有宣
  王以振之不应至于是时而泯灭殆尽也无衣三
  章隐然有敌王所忾之思或者比闾族党相保相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7b 页 WYG0718-0790d.png
  爱之民不忘王室乃如是也传之既久而秦之习
  俗已成则其弊至于如贾生之所叹息者诚哉导
  民之路不可不审也

 郑康成谱曰陈者太皞虙戏氏之墟帝舜之后有虞
 阏父者为周武王陶正武王封其子妫满于陈都于
 宛丘之侧是曰陈胡公以备三恪妻以元女大姬其
 封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泽西望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8a 页 WYG0718-0791a.png
 外方东不及孟猪大姬无子好巫觋祷祈鬼神歌舞
 之乐民俗化而为之五世至幽公当厉王时政衰大
 夫淫荒所为无度国人伤而刺之陈之变风作矣
 孔颖达疏曰地理志云周武王封妫满于陈是为胡
 公妻以元女大姬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巫觋故其俗
 好鬼者也
  (臣/)按辅广曰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
  忘善忘善则恶心生理势之必然也陈国之地广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8b 页 WYG0718-0791b.png
  平又以大姬之化故其俗游荡无度已见于宛丘
  之诗其逸甚矣故继以东门之枌男女聚会歌舞
  弃其所业相与悦慕各有所赠以交情好动其淫
  欲者亦势之必然也臣观唐魏之幽思勤俭由于
  其地之狭隘豳人之耕馌桑麻由于其地之苦寒
  此则沃土之民所以好淫瘠土之民所以思义之
  明验也大姬武王之元女又有太任太姒邑姜累
  世之母训不应其好巫觋鬼神歌舞之乐至于民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9a 页 WYG0718-0791c.png
  俗化而为之也陈之变风作于幽公之时自胡公
  至幽公五世矣株林泽陂为诗变风之终然则陈
  灵之淫乱为十二国之风之所无而世变于是乎
  亟其诗于是乎不足录矣陈风以宛丘东门始以
  株林泽陂终灵之淫乱幽公启之陈之亡幽公兆
  之胡乃言大姬之化哉

 郑康成谱曰桧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桧国在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19b 页 WYG0718-0791d.png
 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居溱洧之间周夷王
 厉王之时桧公不务政事而好洁衣服大夫去之于
 是桧之变风始作
  (臣/)按羔裘之诗序桧小而迫君不用道洁其衣服
  逍遥游燕而不能自强于政治故作是诗故辅广
  以为志于大者宜遗于小溺于小者无暇于大桧
  君所好如此则不能自强于政治也宜矣无政治
  何以成风俗此季子所以自桧无讥也然而号为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0a 页 WYG0718-0792a.png
  栾栾之棘人而作诗者以庶几一见素冠为幸则
  其薄恩废礼而衣服之华是安亦化其君之所安
  也

 郑康成谱曰曹者禹贡兖州陶丘之北地名周武王
 既定天下封弟叔振铎于曹今曰济阴定陶是也其
 封域在雷夏菏泽之野昔尧游成阳死而葬焉舜渔
 于雷泽民俗始化其遗风厚重多君子务稼穑薄衣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0b 页 WYG0718-0792b.png
 食以致蓄积夹于鲁卫之间又寡于患难末时富而
 无教乃更骄侈十一世当周惠王时政衰昭公好奢
 而任小人曹之变风始作
  (臣/)按桧之匪风曹之下泉皆乱极思治之诗居变
  风之终程颐以为如剥卦诸阳消剥已尽独上九
  一爻尚存如硕大之果不见食将有复生之理然
  则人君诚详味于此二诗转乱为治如剥之受以
  复则圣人系诗之意也然而治乱循环之运不过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1a 页 WYG0718-0792c.png
  君子小人进退之间诚用君子则得舆之庆即国
  家之福也用小人则剥庐之伤亦国家之凶也正
  变之故存亡之际其必由之矣

 郑康成谱曰豳者后稷之曾孙公刘自邰而出所徙
 之地名今属右扶风栒邑公刘以夏后太康时失其
 官守窜于此地犹修后稷之业勤恤爱民民咸归之
 而国成焉其封域在禹贡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1b 页 WYG0718-0792d.png
 至商之末世太王又避难而入处于岐阳民又归之
 皆能守后稷之教不失其德成王之时周公避流言
 出居东都二年思念公刘太王居豳之职忧念民事
 至苦之功以比序已志后成王迎之摄政致太平其
 出入也一德不回纯似乎公刘太王之所为太师大
 述其志意主于豳公之事故别其诗以为豳国变风
 焉
  (臣/)按豳风首七月周公所作而太师题之曰豳风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2a 页 WYG0718-0793a.png
  者周公居其地见豳民风俗之厚本先公之遗泽
  因念王业之所由起而比序己志也以大雅笃公
  刘绵绵瓜瓞之二诗参之则先公之所以君之宗
  之或出或入而其民相与忠爱其君之意有不仅
  安常处顺之时跻公堂而称万寿者也然而大雅
  之所陈者主于王业之所以盛而农桑耕织早晚
  之候衣服饮食供奉之宜在所略焉而七月所云
  至纤至悉也宜其为风也系豳风于下泉之后乱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2b 页 WYG0718-0793b.png
  极思治剥尽复生必使列国之风俗如豳民之于
  豳公豳公子则其民可与安常处顺如公刘太王
  之使其民弗忍他去然后可以履危蹈亡然所以
  致此者自有道也必有农桑耕织以勤其生然后
  得衣服饮食以厚其养此豳诗之大较也自太王
  迁岐而豳民从之岐之风俗一豳之风俗也自岐
  而丰自丰而镐一豳之风俗也以至化行南国一
  豳之风俗也故二南至于豳风始之终之终之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3a 页 WYG0718-0793c.png
  之者也岂非其变而克正之理与
礼记王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
所好恶志淫好辟
 孔颖达疏曰王巡狩见诸侯毕乃命其方诸侯太师
 各陈其国风之诗以观其政令之善恶若政善诗辞
 亦善政恶则诗辞亦恶命典市之官进纳物贾之书
 以观民之所有爱好所有嫌恶若民志淫邪则爱好
 邪辟之物民志所以淫邪由在上教之不正此陈诗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3b 页 WYG0718-0793d.png
 纳贾所以观民风俗是欲知君上善恶也
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陈浩集说曰典礼掌礼之官考时月定日即舜典所
 云协时月正日也律礼乐制度衣服皆王者所定天
 下一君不容有异异则非正矣
  (臣/)按诗所以言志风所以从上诗言之哀乐足以
  见民风之厚薄民风之厚薄足以知上政之得失
  故命太师陈诗焉然而唐虞五载周十二岁则所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4a 页 WYG0718-0794a.png
  陈之诗不必在即时也物贾则即时之事而志淫
  好辟则民风所由以坏也然而所以正之者则不
  得屑屑焉于市师正之也敬授民时先正之以天
  道也律者万事之根本也礼乐之僭制度之踰衣
  服之不衷所以为淫辟也此虽未至于变礼易乐
  革制度衣服之甚而不可使其稍有参错也正风
  俗者正此而已矣同风俗者同此而已矣市贾不
  期平而平矣国风之和平有不期然而然者矣此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4b 页 WYG0718-0794b.png
  所以九州万里之远而教化之行均平齐一治其
  守土之侯而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不待治之而自
  无不治者也
乐记济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散之桃
林之野而弗复服车甲衅(许靳/反)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
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
櫜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
散军而郊射(郊学/之中)左射狸首右射驺虞而贯革(甲铠/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5a 页 WYG0718-0794c.png
射息也裨冕(音皮天子诸侯六服大裘为上/其馀皆裨服裨衣而著冕故云)(插/也)笏而
虎贲之士说(音/脱)剑也
  (臣/)按古之用兵者合之而能离聚之而能散固由
  其制之善而武王大圣人其识见作用更不同也
  后世以兵取天下及事已之后不知宿兵无事之
  可虞犷猛之性之难制暴悍之习尚将以成风俗
  之隐忧而未能一旦决然举马牛车甲干戈之类
  散者散藏者藏也报劳赏功修文偃武亦未能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5b 页 WYG0718-0794d.png
  以保全之劝诱之也故近则目前有不戢之祸远
  则累世仍杀伐为事也武王济河而西散牛马藏
  车甲干戈更不再需时日美之以建櫜之名所以
  立收将帅之兵权礼之以脱剑之服所以立解虎
  贲之凶器此其声灵亦足以震詟于天下矣天下
  之人亦足以知其所尚之在彼不在此矣而其末
  失犹且诸侯强大夫僭列国兵争礼射息而贯革
  之射独行于时况乎其马上得之而欲以马上治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6a 页 WYG0718-0795a.png
  之也
坊记子曰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
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
 叶梦得曰章疑异于决疑疑者似同而异章言其显
 也决言其成也别微异于明微微者似有而无别言
 其辨也明言其既著也以其显疑故贵贱有等以其
 辨微故衣服有制
  (臣/)按让者争之反也争让者理乱之大端也文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6b 页 WYG0718-0795b.png
  之民耕者让畔行者让路所以成二南之风化洙
  泗之间龂龂如也夫子以为鲁俗之衰矣然而贵
  贱之等衣服之别朝廷之位非不章且别也民皆
  有竞心焉何哉爵以诏德而贵贱不必以爵列也
  服以显庸而衣服不必以功赐也故朝廷之位从
  而不足以辨分定志也故古之受爵服者虽量其
  德与庸足以当之而未有不让者也传曰范宣子
  让其下皆让未有朝廷之上推贤让能而民不兴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7a 页 WYG0718-0795c.png
  让者也民兴让则风俗归于厚矣
缁衣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
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
表也
 陈祥道曰言之化人也浅故不从其所令行之感人
 也深故从其所行故好恶出于正则彼皆从而正好
 恶出于非则彼皆从而非犹表端而影端表枉而影
 枉也故谓民之表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7b 页 WYG0718-0795d.png
  (臣/)按此节即大学传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之意可见一人之仁暴为天下风俗之厚薄也然
  则大学传文简此文正可为其义疏
仪礼乡饮酒礼乡饮酒之礼主人(诸侯之/乡大夫)就先生(乡中/致仕)
(者/)而谋宾介(处士/贤者)
  (臣/)按先儒皆言乡饮酒凡有四一是天子之乡大
  夫献贤能于王一是诸侯之乡大夫贡贤能于其
  君一是州长习射一是党正蜡祭贡献贤能皆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8a 页 WYG0718-0796a.png
  年一行春秋习射一岁两行蜡索一岁一行也自
  汉以来斯礼已不能尽复而犹存其梗概亦足以
  使尚贤尊长之义不尽泯没夫子所谓我爱其礼
  岂不然哉
周礼地官司徒乡老二乡则公一人乡大夫每乡卿一
人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党正每党下大夫一人族师
每族上士一人闾胥每闾中士一人比长五家下士一
人遂大夫每遂中大夫一人县正每县下大夫一人鄙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8b 页 WYG0718-0796b.png
师每鄙上士一人酂长每酂中士一人里宰每里下士
一人邻长五家则一人
  (臣/)按天子之三公至贵尊而人领二乡焉郑注云
  内与王论道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乡之教其要
  为民是以属之乡焉六遂之官命数皆卑于卿一
  等邻长亦治五家而不命之士为之其三孤为三
  公之副又不使之与六遂之教于此可见教化之
  行风俗之成自内而外自近及远六乡之教三公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9a 页 WYG0718-0796c.png
  之教三公之教天子之教而已矣自远郊以达于
  畿中则法此教而已矣三代以下畿辅之民五方
  杂处游閒无事机巧奸利故汉之京兆号为难治
  奸雄游侠倚有势者为窟穴莫敢呵问古之乡老
  乡大夫以三公六卿为之亦以其位尊权重其文
  书禁令非豪家贵族所得而阻挠之者也意深哉
左传晋侯(景公/儒)请于王(周定/王)戊申以黻冕(命卿/之服)命士会
将中军且为太傅(士会帅师灭甲氏及留吁献/俘于王而请之故有是命)于是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29b 页 WYG0718-0796d.png
国之盗逃奔于秦羊舌职(晋大/夫)曰吾闻之禹称善人不
善人远此之谓也夫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
冰善人在上也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赏不僭刑/不滥也)谚曰
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宣公十/有六年)
  (臣/)按晋盗奔秦而羊舌职以为国无幸民此王风
  所谓畏子不敢夫子所谓免而无耻者也经不云
  乎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
  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30a 页 WYG0718-0797a.png
  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
  民知禁如此者固将使盗其先变而岂曰奔诸邻
  境乎士会以上将主兵用师不已(晋既灭/潞氏)穷极党
  类志存逐利残忍不仁故春秋贬而书人则士会
  之去盗也其与几何其为政亦必以武健严酷为
  胜其任而愉快者也虽然季孙赏盗而鲁之盗不
  可诘其败坏风俗在于俄顷之间则夫晋盗奔秦
  亦转移风俗之一机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30b 页 WYG0718-0797b.png
论语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
用之则吾从先进
 辅广曰时俗易逐流而徇末圣人欲补过以就中
  (臣/)按夫子之言盖以转移风俗之权自任也大圣
  人一人之从违亦足以变革一时之所好尚从先
  进正所以进于周之盛时文质得中者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程颐曰汉自高惠至于文景黎民醇厚几致刑措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31a 页 WYG0718-0797c.png
 乎其近之矣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饶鲁曰此仁字是教化浃洽无一人不贯彻与其他
 仁字不同盖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须渐民以仁
 摩民以义节民以礼和民以乐使其化薰蒸透彻融
 液周遍以至四海之内无一人不归于善如人一身
 之间生意贯彻四肢百骸无少痿痹相似故谓之仁
 且如尧舜之世固是黎民于变比屋可封然苗顽犹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31b 页 WYG0718-0797d.png
 未即工亦是尧舜之化未贯彻处必三苗既格然后
 东渐西被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无处不贯彻方是
 尧舜致治之仁
  (臣/)按尹焞曰以为胜残去杀不为恶而已善人之
  功如是若夫圣人则不待百年其化亦不止此文
  景之致刑措成康之兴礼乐善人王者功化之不
  同可见胜残仅乃足以胜之去杀则几乎其未可
  以去也仁则浃于肌肤沦于骨髓无不达之幽隐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32a 页 WYG0718-0798a.png
  无不驯之顽梗经所谓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
  不通者也夫子之告曾子首曰先王有至德要道
  以顺天下于大夫之孝亦三称先王又曰先王见
  教之可以化民也又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
  也又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
  地察一经之中重唏累叹盖伤时俗之惨刻而思
  古之王者复作也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32b 页 WYG0718-0798b.png
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
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
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臣/)按孟子此章与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
  而知荣辱者不同盖以菽粟为富而不以金玉锦
  绣为富其风俗之淳朴可知使民富无外于易田
  畴薄税敛二者而用财之节即所以为教也时即
  曾子之言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者也经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33a 页 WYG0718-0798c.png
   言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在庶人之
   谨身节用则圣人以礼范围之而不敢过也故自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以至于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而胥天下皆仁矣不然而仓廪之丰盈适足
   以资其淫侈衣食之充裕亦渐以生其骄佚则富
   且不可保而安能与所有而无顾惜乎
 
 
御定孝经衍义 卷七十三 第 33b 页 WYG0718-0798d.png
 
 
 
 
 
 
 
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