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孝经衍义-清-叶方蔼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a 页 WYG0718-06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五十六
  天子之孝
   崇圣学
   (臣/)按经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通
   贵贱言之也夫以君亲之严自于天性敬寡悦众
   四海皆准然犹不可以不学也易乾之德大矣至
   矣而九二学以聚之此以知性之至贵者人人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b 页 WYG0718-0601b.png
   最灵秀者圣然未有不勤学者也学记曰人不学
   不知道故立身行道莫善于学帝王之学国政治
   忽民生休戚之本正其本则万事理故广敬之道
   在崇圣学考镜得失讲明道义于六经见天地之
   心于诸史观古今之迹细旃广厦之间所裨益良
   多矣附讲筵载籍所傅圣贤已试之成法格物穷
   理时惟古训四库之书务期完备通经之士典领
   校雠以资乙夜观览附经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a 页 WYG0718-0602a.png
易乾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朱熹本义曰天一而已但言天行则见其一日一周
 而明日又一周若重复之象非至健不能也君子法
 之不以人欲害其天德之刚则自强而不息矣
  (臣/)按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天行健也纯亦不已君
  子以自强不息也天之苍然者岂有凭乎大气举
  之而已惟不息故也系辞曰夫乾天下之至健也
  健故不息以圣人学问言之此心之中天理精明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b 页 WYG0718-0602b.png
  之谓强天理贯彻之谓不息所以一日二日有万
  几而不觉其烦琐细碎者一以兢兢业业之心处
  之而无几微暇逸之意间断于其间也故九五曰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大畜(卦/名)彖傅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
 程颐传曰乾体刚健艮体笃实人之才刚健笃实则
 所畜能大充实而有辉光畜之不已则其德日新也
象傅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3a 页 WYG0718-0602c.png

 魏了翁曰天在山中譬则心之体也闻一言焉见一
 行焉审问而谨思明辨而笃行即所以畜其心之德
 盖畜乃所以养新而新非自外至也昭昭之多止于
 所不见是以愈畜而愈大
  (臣/)按畜有大小则学问有浅深故旧注曰凡物既
  厌而退者弱也既荣而陨者薄也比必有所畜者
  风行天上以散为畜君子以懿文德此畜之小者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3b 页 WYG0718-0602d.png
  也学士大夫之事也有无妄然后可畜者天在山
  中以止为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此
  畜之大者也圣功典学之事也大可以兼小故笃
  行之中有辉光焉是即大畜之懿文德也小亦与
  大同体故小畜亦非刚健者不能也诗书六艺之
  文乃前言之大者尧舜禹汤文武乃往行之大者
  识者尊其所闻而默识于中非徒为佔毕之学也
  所识愈多所畜愈大则富有日新而光辉发越矣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4a 页 WYG0718-0603a.png
  此所以藏之深而守之固者也此所以君天下子
  万民时措之而皆宜者也
大壮(卦/名)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朱熹曰雷在天上是甚生威严人之克己能如雷在天
 上则威严果决以去其恶而必为善若半上落下则
 不济事何以为君子须是如雷在天上方能克去非礼
 张希献曰雷之威本震而在天上乃雷声之壮盛者
 也君子有浩然之气刚大以直其动以天然后能非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4b 页 WYG0718-0603b.png
 礼弗履苟非礼而履则犹雷非时而震又何足以为
 君子之大壮哉
  (臣/)按胡炳文曰胜人者血气之强自胜者义理之
  强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此
  克己复礼之目也复者雷在地中之象也至大壮
  则不待于禁止之而自然弗履者也经曰礼者敬
  而已矣商颂言圣敬日跻丹书(师尚父/授武王)言敬胜怠
  者吉皆以沉勇果决为进德脩业之事如曰不迩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5a 页 WYG0718-0603c.png
  声色不殖货利用人惟己改过不吝汤之所以自
  胜也盘盂几杖刀剑户牖铭以自诫武之所以自
  胜也此则雷霆之威俨然在上而必不轻震与天
  之主宰乎万物无异也大壮之六爻皆以过于壮
  为诫而大象独有取于壮者理义血气之分自胜
  胜人之异也
书说命下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
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5b 页 WYG0718-0603d.png
 吕祖谦曰学问之博贵有实用非徒为观美也大而
 建立大经经纶大业弥纶大化至于赞天地化育皆
 所谓建事也此所谓有用之学否则所闻虽多亦奚
 以为
惟学逊志务时敏厥脩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
 陈栎曰骄与怠最害于学骄则志盈善不可入怠则
 志惰功不可进学不谦卑退逊则无以为入门一于
 谦退而不务时敏则又不能进步逊则不骄敏则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6a 页 WYG0718-0604a.png
 怠逊而济以敏厥脩所以来也道我所固有非自外
 来来云者如斯仁至矣之谓也积云者如由有诸己
 之信而进于充实之美也
惟敩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脩罔觉
 蔡沈傅曰敩教也言教人居学之半盖道积厥躬者
 体之立敩学于人者用之行兼体用合内外而后圣
 学可全也始之自学学也终之教人亦学也一念终
 始常在于学无少间断则德之所脩有不知其然而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6b 页 WYG0718-0604b.png
 然者矣
  (臣/)按六经言学自此始朱子尝言傅说此段说为
  学工夫极精密又言逊顺其志入于事中低心下
  意子细理会既逊其志又须时敏或作或辍亦不
  济事又戒以允怀于兹二者则道乃积于厥躬积
  者来得件数多也然其所学者非他古训也先王
  之成宪也古训者二典三谟之类先王成宪者成
  汤之典刑也盖以经籍之要言祖宗之前事为准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7a 页 WYG0718-0604c.png
  的则所学者不至于惝恍而无据汗漫而不收矣
  然其始之自学也则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而
  其终以教人也则曰厥德脩罔觉盖兼体用合外
  内之学也其所谓多闻者岂但以辞章诵习其所
  谓罔觉者岂入于幽虚空寂也哉
诗周颂敬之(篇/名)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弼/通)时仔
(音/兹)肩示我显德行
 严粲曰佛谓之弼者言正救其失不专顺从之也学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7b 页 WYG0718-0604d.png
 记云其求之也佛佛不顺也犹孟子所谓法家拂士
 也仔肩为负荷之意
  (臣/)按成王因群臣进戒而承之以谦自谓于事物
  之理不聪而有所不及知不敬而有所不能行故
  当强勉学问日有所成月有所长以明其明德继
  续不已以至于无所不及知无所不能行而又言
  己当从学于贤人君子辅弼是任示我以显明之
  德行则可以见学问政事之出于一致而日就月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8a 页 WYG0718-0605a.png
  将者即说命所谓时敏缉熙者即说命所谓道积
  厥躬而始终虚己以求辅弼之助即说命所谓逊
  志也成王此时于学问根源已自见彻又能言其
  工夫之缜密如此此所以绍缉熙敬止之家法而
  为周之盛王也昊天有成命曰夙夜基命宥密于
  缉熙单厥心是自责于己之效也载见曰俾缉熙
  于纯嘏是外资于人之效也成王之继序不忘永
  世克孝岂不大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8b 页 WYG0718-0605b.png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
能虑虑而后能得
 朱熹曰知止如知为子而必孝知为臣而必忠能得
 自身亲为忠孝之事若徒知此道理至于事亲之际
 为私欲所汨不能尽其孝事君之际为利禄所汨不
 能尽其忠便不是能得矣能虑是见得此事合当如
 此做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9a 页 WYG0718-0605c.png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
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

 朱熹曰致知诚意是学者两关致知乃梦与觉之关
 诚意乃善与恶之关透得致知之关则觉不然则梦
 透得诚意之关则善不然则恶格物穷理有一物便
 有一理穷得到后遇事触物皆是此理事君便忠事
 亲便孝居处便恭执事便敬与人便忠以至参前倚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9b 页 WYG0718-0605d.png
 衡无往而不见若穷不至则所见不真外虽为善而
 内实为恶或问物者理之所在人所必有而不能无
 者何者为切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皆人所不
 能无者但学者须要穷格得尽事父母则当尽其孝
 处兄弟则当尽其友如此之类须是要见得尽若有
 一毫不尽便是穷格不至也
  (臣/)按朱熹序以为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
  之法也民生有欲无主乃乱作之君师以司教化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0a 页 WYG0718-0606a.png
  之权说命言敩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则是成已而
  不能成物者得其半而失其半也天子之元子他
  日即继世之天子天子之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
  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他日皆有教人之责然
  苟非躬行仁义礼智之道以得仁义礼智之德则
  自居室之近且或违之欲以放之四海不可得矣
  故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盖
  不但储皇之重齿让于太学虽天子亦有临雍释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0b 页 WYG0718-0606b.png
  奠宪老乞言之时也庶人即凡民之俊秀者乡老
  所献之贤能也大学以明德新民止至善为纲领
  而纲领之中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脩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为条目自家以下皆为新民之事自脩
  身以上为明明德之事明德新民皆当止至善而
  其所以得止于至善之由要在于知盖于事事物
  物皆知其所当止之理即物格而知至也苟非致
  知格物之功则天下事物可否混淆是非贸乱皆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1a 页 WYG0718-0606c.png
  以为善为之而不自知其陷于恶者矣故三纲领
  以为始而八条目言致知在格物乃所以探其端
  也尧舜禹汤文武六君子者聪明天纵其于事物
  之理生而知之岂复几微之惑毫发之憾而精一
  执中之训为帝王授受之统夫所谓中者亦即事
  物之理所当止之处所谓精一者亦即所以穷至
  事物之理而所谓执者又岂外于必至于是而不
  迁之意哉后圣有作其于为学之方教人之术固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1b 页 WYG0718-0606d.png
  无能舍是而他求矣
傅之二章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或问盘之有铭何也朱熹曰盘者常用之器铭者自
 警之词也古之圣贤兢兢业业固无时而不戒谨恐
 惧然犹恐其怠忽而或忘之也是以于其常用之器
 各因其事而刻铭以致戒焉欲其常接乎目每警乎
 心而不至于忽忘也昔成汤所以反之而至于圣者
 正惟有得于此其后周之武王践阼之初受师尚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2a 页 WYG0718-0607a.png
 丹书之戒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
 欲胜义者凶退即于其几席觞豆刀剑户牖莫不铭
 焉盖闻汤之风而兴起者今其遗语尚幸颇见于礼
 书愿治之君志学之士皆不可以莫之考也
 陈栎曰德日新之蕴自仲虺发之汤采之为此铭伊
 尹又本之告大甲曰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
 说者谓孟子所言莱朱即仲虺与斯道之傅者也明
 明德为体新民为用体用原不相离故于平天下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2b 页 WYG0718-0607b.png
 明明德于天下为言由体而达于用同一新也移明
 己德之明字以言明民德又移新民之新字以言新己
 志体用之不可相离可见矣
  (臣/)按盘铭日新之义朱熹之言备矣陈栎发明日
  新一语谓采之仲虺之诰亦先儒所未及也汤因
  仲虺之诰而有铭武王受丹书之戒而有铭圣哲
  之恭己虚受先后同揆矣大戴礼武王践阼篇武
  王践阼三日召师尚父而问焉曰黄帝颛帝之道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3a 页 WYG0718-0607c.png
  可得而见与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矣王齐三
  日师尚父奉书而入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
  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
  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王闻书之言
  愓若恐惧而为戒书于席四端而为铭焉铭曰安
  乐必敬无行可悔一反一侧亦不可不志殷监不
  远视尔所代鉴铭曰见尔前虑尔后盘铭曰与其
  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3b 页 WYG0718-0607d.png
  可救也楹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毋曰胡害其
  祸将大毋曰胡伤其祸将长牖铭曰随天之时以
  地之财敬礼皇天敬以先时剑铭曰带之以为服
  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铭凡十有四今摘
  其辞义之易知者于此
传之六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去/声)恶臭如好
(去/声)好色此之谓自谦(读/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朱熹章句注曰诚其意者自脩之首也毋者禁止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4a 页 WYG0718-0608a.png
 辞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
 谦快也足也独者人所不知而已所独知之地也言
 欲自脩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
 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
 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
 徇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
 而已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陈栎曰周子云几善恶以所独知乃念头初萌动善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4b 页 WYG0718-0608b.png
 恶诚伪所由分之几微处必审察于此以实为善去
 恶如别岐途之始分处起脚不差行方能由乎正路
 否则起脚处一差差毫釐而谬千里矣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臣/)按经言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言知至而后意
  诚而致知阙傅朱熹既取程颐穷理之说以补之
  而其用力之方则又著于或问以为或考之事为
  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5a 页 WYG0718-0608c.png
  讲论之际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
  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
  莫不有以见其当然而不容己与其所以然而不
  可易者必其表里精粗无所不尽而又推其类以
  通之至于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于天下之物皆有
  以究其义理精微之所极而吾之聪明睿智亦皆
  有以极其心之本体而无不尽矣此一段议论专
  为世儒有以捍禦外物为格物而发其所为考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5b 页 WYG0718-0608d.png
  事为之著察之念虑之微求之文字之中索之讲
  论之际四者乃致知格物之条目也知既致则夫
  善恶之所在可好可恶之必然者皆有以识之矣
  故第六章不曰所谓诚其意在致其知而直曰所
  谓诚其意者毋自欺必慎独此之自欺不过一念
  之因循苟且于须臾之顷纤芥之微分治忽耳而
  用人行政之际其利害遂有不可胜言者如齐宣
  王不能充不忍一牛之心以爱百姓又自知其好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6a 页 WYG0718-0609a.png
  勇好货好色之疾而不能自克以至后世凡属进
  贤退不肖往往依违不决者非必忠佞邪正之莫
  之辩也平天下傅所云见贤不能举举而不能先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皆于务决去求必
  得之义若相反者是故意者心之所发而君子之
  必慎其独则在须臾之顷纤芥之微将然未然之
  际盖有几焉不敢恃其知之己至而听其所自为
  也故经言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又曰知至而后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6b 页 WYG0718-0609b.png
  意诚而传以毋自欺而必谨其独申焉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朱熹曰学矣而不习则表里捍格而无以致其学之
 之道习矣而不时则工夫间断而无以成其习之之
 功是其胸中虽欲勉焉以自进亦且枯燥生涩而无
 可嗜之味危殆杌𣕕而无可即之安矣故既学矣又
 必以时习之则其心与理相涵而所知者益精身与
 事相安而所能者益固必有自得于心而不能以语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7a 页 WYG0718-0609c.png
 人者是其中心油然悦怿之味虽刍豢之悦于口不
 足以喻其美矣
  (臣/)按说命言时敏周颂言缉熙鲁论二十篇之发
  端首言时习圣人之言未尝不同其旨也然则工
  夫一有间断即有罅隙方寸外驰耳目内诱无方
  之欲杂然而中之矣积时而日积日而月积月而
  岁皆学之时也不可以或之止也若一岁之间偶
  作而旋辍或一日之间始勤而终怠学之时有限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7b 页 WYG0718-0609d.png
  而不学之时无穷也一暴十寒其存者几何而尚
  有悦心之趣哉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臣/)按如不及谓常如有所不及如大禹惜寸阴成
  汤检身若不及成王夙夜不逮亦逊敏交至之意
  也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朱熹曰视听言动之间所当为者皆理也所不当为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8a 页 WYG0718-0610a.png
 者皆非礼也其非礼则勿以止焉则是克己之私而
 复于礼矣其非礼而勿视听者防其自外入而动于
 内也非礼而勿言动者谨其自内出而接于外也内
 外交进为仁之功尽矣所以用力其机特在勿与不
 勿之间而已自是而反则为天理自是而流则为人
 欲自是而克念则为圣自是而罔念则为狂特毫忽
 之间耳学者可不谨其所操哉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8b 页 WYG0718-0610b.png

 程颐曰孔子言仁只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
 祭看其气象便须心广体胖动容周旋中礼唯谨独
 便是守之之法或问出门使民之时如此可也未出
 门使民之时如何曰此俨若思时也
 朱熹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富寿康宁人之所欲
 死亡贫苦人之所恶所欲者必以同于人所恶者不
 以加于人或问以刑加人岂人所欲便是不恕曰伊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9a 页 WYG0718-0610c.png
 川云恕字兼忠字说忠是尽已而后推之为恕夫以
 刑加人其人实有罪其心亦自以为当然故以刑加
 之而非强所不欲也其不欲被刑乃其私心若其真
 心既以犯罪亦自知其当刑矣今人只为不理会忠
 而徒为恕其弊只是姑息
  (臣/)按克己复礼仁也与出门如宾承事如祭皆古
  语而夫子称之以告颜渊仲弓盖圣贤学问必有
  所本也经言礼者敬而已矣唐虞夏商周之书尧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19b 页 WYG0718-0610d.png
  舜禹汤文武皋夔稷契伊莱姬吕之君臣相与咨
  嗟儆戒殆无时无地忘此敬之一字者幽厉之衰
  如卫武公之作抑戒风之有淇澳于变风变雅之
  中犹存此意春秋贤士大夫亦类能举此决人之
  善败我夫子始贯穿融洽与颜冉之徒讲习讨论
  期之以进于圣人之域晚乃傅之曾氏至于孟子
  后乎孟子者自晚周秦汉以至五季其年数之久
  远非无特起受命之君因时致治同力一心之臣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0a 页 WYG0718-0611a.png
  随世立功亦各𨗳扬休问炳焕史册以语于学问
  精微之际不知其可也自乾道绍兴而后濂洛关
  闽诸儒者出而圣人之学于是乎明白较著皆有
  以得不傅之意于遗经而程朱二氏其尤可为纯
  粹以精者也原其学术之正大上足以成就君德
  致尧舜禹汤文武之盛下足以明伦敷教如皋夔
  稷契伊莱姬吕之所以泽其民其言之见于当时
  垂于后世固皆学者之所奉为金科玉律而其傅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0b 页 WYG0718-0611b.png
  注之文所以阐发圣贤之蕴者又为学者之所凭
  以为相𨗳所缘以为阶梯而不可以须臾离者也
  程颐于仲弓问仁章发明心广体胖动容周旋中
  礼之说则所谓见宾承祭者亦庶几于钦而出于
  安恭而出于允而非以勉强拘东为敬矣朱熹以
  人情莫不欲富寿康宁释不欲勿施之义而又本
  程颐恕须兼忠尽己而后推之之说至于不得已
  而加刑于人亦非其所不欲者此则杀之不怨利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1a 页 WYG0718-0611c.png
  之不庸圣人功化之极非学者之事矣此帝王之
  学夫子之所以傅授心法切要之言而程朱之发
  明者为尤切矣
子路问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
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
 朱熹集注曰程子曰君子脩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
 下平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1b 页 WYG0718-0611d.png
 不和而四灵毕至矣此体信达顺之道聪明睿知皆
 由是出以此事天飨帝
  (臣/)按脩己以敬圣学之所以成始成终也语虽至
  约而所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举积诸此许谦
  曰圣人言脩己以安百姓而程子乃言上下一于
  恭敬盖治道非一人所独成必君臣上下皆能恭
  敬然后有天地位以下之应臣以为程子之言乃
  本于书皋陶谟所云同寅恊恭者也唐虞之世君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2a 页 WYG0718-0612a.png
  臣之际可谓上下一于恭敬矣由尧舜之允执厥
  中者有以感发而兴起之也此程颐所谓体信达
  顺之道也尧曰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舜曰浚
  哲文明温恭允塞此又程子所谓聪明睿知皆由
  此出也尧舜犹病乃自视欿然不足之心至于天
  地位万物育而不敢谓己治己安者也以西铭乾
  父坤母民胞物与之理推之而事天飨帝一存心
  养性之学问矣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2b 页 WYG0718-0612b.png
中庸第一章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
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真德秀曰致中和之所以用功不过曰敬而已不睹
 不闻而戒惧静时敬也慎独动时敬也静无不敬所
 以致中动无不敬所以致和自然天地位万物育如
 洪范所谓肃乂哲谋圣而雨旸燠寒风之时若应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3a 页 WYG0718-0612c.png
 董仲舒所谓人君正心以正朝廷正百官正万民而
 阴阳和风雨时诸福之物毕至皆是此理
 饶鲁曰致中和而能使天地位万物育是有此理但
 所居位有高下则力之所至有广狭如为一家之主
 则能使一家之天地位万物育为一国主则能使
 一国之天地位万物育为天下主则能使天下之天
 地位万物育父父子子夫夫妇妇此一家之天地位
 也妻子臣妾人人各得其所此一家之万物育也一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3b 页 WYG0718-0612d.png
 国亦然极而至于天下然后天地位万物育始充其
 量如孔子在当时虽不见位育极功然道明于万世
 能使三纲五常终古不坠是即位育之极功也
  (臣/)按洪范以貌言视听思肃乂哲谋圣其徵见于
  雨𤾉燠寒风盖天人相感之际虽匹夫之精诚亦
  有可感动天地之理而天子君天下所取者大所
  施者博所以范围天地之道而不过曲成万物而
  不遗者其意念深挚工夫精密如中庸所谓致中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4a 页 WYG0718-0613a.png
  和而天地位万物育固学问之极功圣人之能事
  也但洪范五事并言而中庸言静而存养则曰戒
  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言动而省察则
  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以五者之官其主固在乎
  心而其要又在于耳目者书言惟天聪明惟圣时
  宪又言亶聪明作元后朱熹说非礼勿视听言动
  亦云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工夫却易视远惟
  明才不远便是不明听德惟聪才非德便是不聪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4b 页 WYG0718-0613b.png
  工夫却难然则所谓聪明者正惟戒惧慎独之极
  处耳君子戒惧慎独之心即孝子视于无形听于
  无声之心而已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则
  中和位育之事也
第二十章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
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
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臣/)按顺亲在于诚身诚身在于明善中庸或问曰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5a 页 WYG0718-0613c.png
  反身不诚则外有事亲之礼而内无爱敬之实故
  不见悦然欲诚乎身又不可强取伪为也其道在
  乎明善而已择善所以明善固执所以诚身然则
  学之欲其博问之欲其审思之欲其慎辩之欲其
  明行之欲其笃者皆孝子事亲之事也圣人全体
  太极仁智勇兼备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
  地察固为从容中道矣而凡人之情亲生之膝下
  以养父母日严则亦有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者由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5b 页 WYG0718-0613d.png
  此知能之良而日充之学问思辨以致其知诚笃
  以力其行则自明而诚其几于圣人无难矣然则
  明善固所以顺亲而欲明善又在推吾本然顺亲
  之一念始不此之务亦所为以顺则逆焉者也
第二十七章曰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
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朱熹章句曰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
 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二者脩德凝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6a 页 WYG0718-0614a.png
 道之大端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
 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笃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
 属也析理则不使有毫釐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
 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
 谨此皆致知之属也盖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
 又不可以不致知故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圣
 贤所示入德之方莫详于此学者宜尽心焉
  (臣/)按章句之义即程颐所谓合内外之道一天人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6b 页 WYG0718-0614b.png
  齐上下下学而上达者也其于诸儒之说亦考之
  而著其是正其失矣后之学者苟欲创为异论非
  偏于所茫然无觉则倚于其所空无所寄其诸佛
  老之徒与章句鄙儒也欤
孟子孟子曰无惑乎王(齐/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
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
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奕之为数
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7a 页 WYG0718-0614c.png
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
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
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朱熹集注曰程子(程/颐)为讲官言于上曰人主一日之
 间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宦官宫妾之时少则可以
 涵养气质而薰陶德性以进于成德不难矣
 范祖禹曰人君之心惟在所养君子养之以善则智
 小人养之以恶则愚然贤人易疏小人易亲是以寡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7b 页 WYG0718-0614d.png
 不能胜众正不能胜邪自古国家治日少而乱日多
 盖以此也
 张栻曰古之明君惧一暴十寒之为害也则博求贤
 才寘诸左右朝夕与处而远佞人所以养德也然其
 要则在乎专心致志而已专心致志学之大方居敬
 之道也
  (臣/)按孟子此论虽为齐王而发实格心养德之要
  言也夫人虽或生质之美而无直谅多闻益友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8a 页 WYG0718-0615a.png
  助而便僻善柔便佞之徒日进于前其为伐性之
  斧斤也多矣此一暴十寒之喻所由发也又不能
  专心致志而学焉见纷华而悦见异物而迁此所
  以有鸿鹄将至之喻也一介之士其于学问如此
  尚不能有所成就而况帝王之学乎说命曰尔交
  脩予周颂佛时仔肩此可为求助于贤人法也说
  命曰予惟克迈乃训周颂曰日就月将学有缉熙
  于光明此可为自尽其心志者法也孟子之言亦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8b 页 WYG0718-0615b.png
  与相表里者矣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朱熹曰汤武圣人孟子犹说汤武反之也反复也反
 复得这本心如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只为要存此心
 观旅獒之书只受一犬而反复切谏以此见欲之可
 畏无小大皆不可忽
  (臣/)按天人理欲相为消长道心微而难存人心危
  而易动必也诚立而实体安固明通而实用流行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9a 页 WYG0718-0615c.png
   则先儒所谓不止于寡而存矣然而耳目口鼻四
   支之欲固有枯槁寂灭深拒固闭之而不得者故
   佛氏言绝而吾儒言节绝则一槩拘束强制之矣
   而其说又以为一根得圆通六用成休复究亦不
   离乎六根之用也节则寡之谓也然而礼仪三百
   威仪三千以防其邪僻昊天曰明昊天曰旦以儆
   其逸豫涵养纯熟清明在躬不藉拘束强制而发
   皆中节矣善乎胡炳文之言曰孟子一书三养字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五十六 第 29b 页 WYG0718-0615d.png
   皆切要语曰养气曰养性曰养心合而观之气生
   于理善养气者在养性理具于心善养性者在养
   心心汨于欲善养心者在寡欲寡之又寡以至于
   无则心存而性存气不必言矣合养气养性而言
   养心愈知夫佛氏之说之偏也
 
 
御定孝经衍义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