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一 第 1a 页 WYG0712-070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衍义补卷六十一
明 丘浚 撰
治国平天下之要
秩祭祀
国家常祀之礼
舜典望于山川
朱熹曰山川名山大川五岳四渎之属望而祭之故
卷六十一 第 1b 页 WYG0712-0705d.png
曰望
周礼大宗伯以血祭祭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郑玄曰五岳东曰岱山南曰衡山西曰华山北曰常
山中曰嵩高山山林曰狸川泽曰沈
小宗伯之职兆五帝于四郊四望亦如之兆山川丘陵
坟衍各因其方
郑玄曰兆为坛之营域四望五岳四镇四渎
贾公彦曰山川称望言四向望为坛遥祭之也
卷六十一 第 2a 页 WYG0712-0706a.png
司服王祀四望山川则毳冕
陈祥道曰毳冕五章说文毳兽细毛也宗彝有虎蜼
之饰而毳又有宗彝之章故书谓之宗彝王祀四望
山川之服也
大司乐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㲈以祀四望乃奏蕤宾
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
贾公彦曰以大宗伯五岳在社稷下山川上此文四
望亦在社稷下山川上故知四望是五岳四镇四渎
卷六十一 第 2b 页 WYG0712-0706b.png
也
臣按所谓四望者盖以五岳四镇四渎乃天下山
川之大者天子兼有天下之大不能亲临其地故
遥望而祭之也若夫所谓山川者随所在而有则
各随其地而祭之焉本朝郊坛之外既各为坛以
分祭五岳四镇四渎四海又于郊坛之右以专祀
之初春大祀则从享于天地仲秋报祀天子乃躬
献于其坛焉是则所谓四望之祭也又列南京钟
卷六十一 第 3a 页 WYG0712-0706c.png
山之神北京天寿山之神与之同坛而祭所谓山
川之祭也又于凡天下藩府郡县既立山川坛总
祭其一方之山川又表其山林川泽之有名者以
专祀之使有司躬涖其所在祀焉
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
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陈浩曰视者视其饔饩牢礼之多寡以为牲器之数
也
卷六十一 第 3b 页 WYG0712-0706d.png
马睎孟曰名山大川有功于民而民之取材用者也
天子君天下而其所报者众故祭天下之名山大川
诸侯君一国而所报者寡故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
者
月令孟春之月乃脩祭典命祀山林川泽
马睎孟曰命祀山林川泽百物之所自生也
仲冬之月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
吴澄曰四海者众水之所聚大川者江淮河济之类
卷六十一 第 4a 页 WYG0712-0707a.png
名源者江源出于岷山河源出于昆崙淮源自桐柏
济源自沇水之类渊泽者水之所钟而息者也井泉
者汲取之无穷者也
季冬之月乃毕山川之祀
孔颖达曰以一岁之祀事毕于此故言乃毕也
礼器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齐人将有事
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
陈浩曰恶池并州川之大者河之从祀也配林林名
卷六十一 第 4b 页 WYG0712-0707b.png
泰山之从祀也
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
臣按郑司农解周礼四望以为日月星海郑玄谓
礼无祭海之文考周颂般序及观学记谓三王祭
川先河后海则是海之祭三代已有矣乌可谓无
祭海之礼乎中国之地在三代不出九州之外惟
扬徐青冀四州滨海而已四海惟东海滨中国而
南海北海则越在荒服之外自汉以后南越始入
卷六十一 第 5a 页 WYG0712-0707c.png
中国而有南海然西海竟不知所在故今祀东海
于登州祀南海于广州二祀皆临海而祭西海则
望祀于蒲州北海则望祀于怀庆夫宋都汴梁而
怀庆在其北是时失幽燕而以白沟河为界无缘
至辽蓟之域出国门而北望以祭之可也国初都
金陵因之以祭亦不为过若夫今日建都于燕往
南而祭北海岂天子宅中以临四海之义哉且古
谓青州为北海郡青去登不远犹以是名今京师
卷六十一 第 5b 页 WYG0712-0707d.png
东北乃古碣石沦海之处于此立祠就海而祭于
势为顺于理为宜况今北镇医无闾山在于辽海
山既可以为北镇川独不可以为北海乎若夫中
国之正西在于秦陇西南则蜀稍南则滇也滇之
极西百夷之外闻有大海通西南岛夷此地在前
代未入中国今既为羁縻之地则王化之所及也
宜于云南望祀之如此则四海之祀皆在吾域中
矣议礼之事非臣下所敢专者谨录愚见以俟采
卷六十一 第 6a 页 WYG0712-0708a.png
择
春秋僖公三十有一年夏四月犹三望
公羊传曰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天子有方望之事无所
不通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内者则不祭也三望者何
望祭也然则曷祭祭泰山河海曷为祭泰山河海山川
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
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惟泰山耳河海润于千里
左氏传昭公元年郑子产曰山川之神凡水旱疠疫之
卷六十一 第 6b 页 WYG0712-0708b.png
灾于是乎禜之
衰公六年楚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
睢漳楚之望也
朱熹曰诸侯祭山只祭得境内者如楚王病卜云河
为祟时诸大夫欲去祭河昭王自言楚之分地不及
于河河非所以为崇孔子所以美之云楚昭王知大
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这便见得非境内山川与我
不相关自不当祭之
卷六十一 第 7a 页 WYG0712-0708c.png
臣按朱熹谓非境内山川与我不相关自不当祭
之今东岳行祠遍天下除京师及齐鲁之境外有
其祠者皆当革去盖鬼神不享非礼孔子所谓曾
谓泰山不如林放正此意也
刘向曰五岳者何谓也泰山东岳也霍山南岳也
华山西岳也常山北岳也嵩高山中岳也五
岳何以视三公能大布云雨焉能大敛云雨焉施德博
大故视三公四渎者何谓也江河淮济也四渎何以视
卷六十一 第 7b 页 WYG0712-0708d.png
诸侯能荡涤垢浊焉能通百川于海焉能出云雨千里
焉为施甚大故视诸侯也山川何以视子男也能出物
焉能润泽物焉能生云雨为恩多然品类以百数故视
子男也
臣按自古所以祀五岳四渎山川者皆以其能出
敛云雨也出云雨则使不至于旱暵敛云雨则使
不至于淫潦无非欲其生五谷五谷熟而人民育
则君位安矣
卷六十一 第 8a 页 WYG0712-0709a.png
汉宣帝神爵元年诏太常曰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
阙焉无祠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以四时祠江海雒水
祈为天下丰年焉
臣按后世祀海始于此
隋制祀四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
无闾山冀州镇霍山
臣按郑玄注周礼四望有五岳四镇四渎后世祀
典止有五岳四渎而无四镇至是始祀之而又以
卷六十一 第 8b 页 WYG0712-0709b.png
冀州霍山为中镇是为五镇
唐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封华岳为金天王玄宗开元十
三年封东岳为天齐王天宝九载封中岳为中天王南
岳司天王北岳安天王十六载封四渎俱为公十八载
封四海俱为王五镇俱为公
张栻曰古者祭山川山川所以为灵者以其气之所
蒸能出云雨润泽万物故为之坛壝立之祝史设之
牲币所以致祷祠之实而交孚乎隐显之际诚之不
卷六十一 第 9a 页 WYG0712-0709c.png
可掩如此后世固亦有山川之祠而人其形宇其地
则其失也久矣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加五岳以帝号东岳曰齐天仁
圣帝南岳曰司天昭圣西岳曰金天顺圣北岳曰安天
元圣中岳曰中天崇圣
陈淳曰泰山在唐封为天齐王宋朝以东方主生加
仁圣二字封帝帝只一帝而已安有山而谓之帝今
立庙俨然人形貌垂旒端冕衣裳而坐又立后殿于
卷六十一 第 9b 页 WYG0712-0709d.png
其后不知又是何山可以当其配而为夫妇耶泰山
鲁封内惟鲁公可以祀今隔一江一淮与南方地脉
绝不相干涉而在在州县皆立东岳行祠亦失于讲
明之故
臣按有此天地即有此山川有此山川则有所以
主之者是则所谓神也世俗乃以三月二十八日
为岳神初度之辰呜呼自天一生水凝而为山其
所以凝而成形也亦有时日耶此无稽之甚也甚
卷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0712-0710a.png
者惑于释氏地狱之说谓人死其魂皆必经岳祠
拷掠而有二十四案之像其说尤为不经乞下有
司屏除毋俾得以惑世欺民
国朝洪武三年太祖皇帝诏略曰永惟为治之道必本
于礼考诸祀典如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封起自唐世
崇名美号历代有加朕思之则有不然夫岳镇海渎皆
高山广水自天地开辟以至于今英灵之会皆受命上
帝幽微莫测岂国家封号之所可加渎礼不经莫此为
卷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0712-0710b.png
甚夫礼所以明神人正名分不可以僣差今命依古定
制凡岳镇海渎并去其前代所封之号止以山水本名
称其神
臣按我圣祖此诏可谓考诸三王而不缪质诸鬼
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一涤千古之缪
臣知上帝在天之灵必有以简在于冥冥之中而
山川鬼神亦莫不各受其职矣百年以来雨𤾉时
若物阜民安国祚万年之灵长端有在于兹矣
卷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0712-0710c.png
太祖皇帝敕封鉴察司民城隍制词曰帝王受天明命
行政教于天下必有生圣之瑞受命之符此天示不言
之妙而人见闻所及者也神司淑慝为天降祥亦必受
天之命所谓明有礼乐幽有鬼神天理人心其致一也
朕君四方虽明智弗类代天理物之道实罄于衷思应
天命此神所鉴而简在帝心者君道之大惟典神天有
其举之承事惟谨某州城隍聪明正直圣不可知固有
卷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0712-0710d.png
超于高城深池之表者世之崇于神者则然神受于天
者盖不知也兹于临御之初与天下更始凡城隍之神
皆新其命
臣按城隍之名不经见而史亦不书惟唐李阳冰
有当涂县城隍庙记阳冰唐开元以后人则在唐
已有矣因其名而求其义伏读圣制所谓超于高
城深池之表则是神之司乃城隍之主者夫天地
间有一物则有一神山林有山林之神川谷有川
卷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0712-0711a.png
谷之神聚一方之民而为高城深池以卫之必有
所以主之者此城隍之神所以神欤国初承前代
之旧洪武元年皆加以封爵府曰公州曰侯县曰
伯三年诏革去封号止称某府某州某县城隍之
神是年六月二十一日又降旨各处城隍庙屏去
閒杂神道越二日又降命各府州县城隍庙宇俱
如其公廨设公座笔砚如其守令造为木主毁其
塑像舁置水中取其泥涂壁绘以云山其在两庑
卷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0712-0711b.png
如之京师既以其神祔享于山川坛又设为庙宇
命京尹主其祭府州县者守令主之新官到任则
俾其与神誓按周礼有司民之祭今国初诏封其
神为鉴察司民意或有取于此欤制词有云明有
礼乐幽有鬼神盖置守令以治民生于昭昭之际
设城隍以司民命于冥冥之中而加之以鉴察之
名而又俾有司到任之初特与神誓盖又付之鉴
视纠察之任使有民社者不敢以非礼厉吾民也
卷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0712-0711c.png
我圣祖主典神人兼用礼乐鬼神以为治幽明之
间各受其职其所以克相上帝宠绥万方者至矣
哉城隍与山川皆土地之属也国家祭祀以之附
山川故此以附之山川之祀之后云
诗大雅皇矣诗曰是类是祃
朱熹曰类将出师祭上帝也祃是所征之地而祭始
造军法者谓黄帝及蚩尤也
章如愚曰汉书称高祖祠黄帝蚩尤于沛庭管仲称
卷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0712-0711d.png
蚩尤作剑戟史记称黄帝与蚩尤战于阪泉岂军法
之兴始于此故后世祭之欤
春秋庄公八年春王正月甲午祠兵
公羊赤曰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
皆习战也
何休曰祠兵祭也左氏作治兵盖礼兵不徒使故将
出兵必祠于近郊陈兵习战杀牲飨士卒
臣按此经传言祠兵之始先儒谓何氏解祠兵有
卷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0712-0712a.png
二义一则祠其兵器后世祭旗节始此一则杀牲
享士卒后世犒赏士始此
礼记王制天子将出征祃于所征之地
郑玄曰祃师祭也为兵祷
臣按祃者师祭之名朱熹解诗谓至所征之地而
祭始造军法者夫至所征之地而既有其祭则夫
无事之时必有其祠可知矣况郑玄止谓为师祭
则又不但出而祭之也
卷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0712-0712b.png
唐百官志节度使辞日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立六纛
入境筑节楼迎以鼓角宋朝有六纛旌节门旗受赐藏
之公宇私室号节堂朔望次日祭之号衙日盖有旌节
则有神祀
臣按后世六纛之名与祀始见于此我朝于山川
坛侧设为旗纛神祠每岁春秋遣旗手卫官致祭
又命凡天下军卫皆为立祠其牲牢品物一与社
稷同霜降日将臣祭享所有旗帜收贮其中遇有
卷六十一 第 15a 页 WYG0712-0712c.png
征行则取旗以祭班师则仍以归藏焉京师所祭
之神旗头大将六纛六神五方旗神主宰战船金
鼓角硫炮弓弩飞鎗飞石之神及陈前陈后神祇
五猖等众外卫所祭则总曰军牙六纛之神夫行
军以旗帜为主而六纛者旗之大故以是名祭云
周礼大宗伯以血祭祭五祀
司服祭社稷五祀则希冕
卷六十一 第 15b 页 WYG0712-0712d.png
曲礼天子诸侯大夫祭五祀岁遍
月令春其祀户祭先脾夏其祀灶祭先肺中央土其
祀中霤祭先心秋其祀门祭先肝冬其祀行祭先肾孟
冬腊五祀
陈祥道曰五祀见于周礼礼记仪礼杂出于史传月
令以为门行户灶中霤白虎通则以为门井户灶中
霤夫周官天子亦止于五祀仪礼虽士亦用五祀则
五祀无尊卑隆杀之数矣门户人所资以出入者也
卷六十一 第 16a 页 WYG0712-0713a.png
中霤人所资以居者也灶井人所资以养者也先王
之于五者不特所资如此而又事有所本制度有所
兴此所以祀而报之也中霤土之所用事故祀于中
央灶火之所用事故祀于夏井水之所用事故祀于
冬户在内而奇阳也故祀于春门在外而偶阴也故
祀于秋两汉晋魏之立五祀井皆与焉特隋唐参用
月令之说五祀祭行唐天宝以后亦祀井不祀行然
则行神亦特軷于始行而已非先王冬日之常祀也
卷六十一 第 16b 页 WYG0712-0713b.png
臣按周礼仪礼虽有五祀之名而无其目月令所
谓门行户灶中霤白虎通则无行而有井汉及魏
晋以来皆祭井不祭行自郑玄有凡祭五祀于庙
之文隋唐以来皆以时享祖宗时并祭之本朝于
四孟享太庙各祭其一于春祭户夏祭灶秋祭门
冬祭井季夏土旺日祭中霤又于岁暮享庙命官
兼祭五祀盖本月令腊享五祀也又每遇亲王来
朝之国皆设祭于承天门外虽曰门祭然即古人
卷六十一 第 17a 页 WYG0712-0713c.png
軷行之祀也是则本朝五祀盖兼用月令白虎通
之文欤
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五曰泰厉诸侯为国立五祀五
曰公厉大夫立三祀一曰族厉
郑玄曰泰厉者谓古帝王无后者也此鬼无所依归
好为民作祸故祀之也公厉者谓古诸侯无后者诸
侯称公故曰公厉族厉者谓古大夫无后者鬼也族
众也大夫众多其鬼无后者众故曰族厉
卷六十一 第 17b 页 WYG0712-0713d.png
春秋左氏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臣按厉祭自三代以来有之本朝洪武三年命天
下京都王国府州县于城北郊各立厉坛颁祭厉
及告城隍文与坛式于天下每岁三祭春清明秋
七月望冬十月朔也在内命京尹主祭在外则守
令主之先期牒城隍神至日祀以为主其祭文略
曰普天之下后土之上无不有人无不有鬼神人
鬼之道幽明虽殊其理则一故天下之广兆民之
卷六十一 第 18a 页 WYG0712-0714a.png
众必立君以主之君总其大又设官分职于府州
县以各长之各府州县又于一百户内设一里长
以统领之上下之职纲纪不紊此治人之法如此
天子祭天地神祇及天下山川王国各府州县祭
境内山川及祀典神祇庶民祭其祖先及里社土
谷之神上下之礼各有等第此事神之道如此尚
念冥冥之中无祀神鬼昔为生民未知何故而殁
其间有遭兵刀而横伤者有死于水火盗贼者有
卷六十一 第 18b 页 WYG0712-0714b.png
被人取财而逼死者有被人强夺妻妾而杀死者
有遭刑祸而负屈死者有天灾流行而疫死者有
为猛兽毒虫所害者有为饥饿冻死者有因战斗
而殒身者有因危急而自缢死者有因墙屋倾颓
而压死者有死后无子孙者此等鬼魂或终于前
代或殁于近世或兵戈扰攘流移于他乡或人烟
断绝久阙其祭祀姓名泯没于一时祀典无闻而
不载此等孤魂死无所依精魄未散结为阴灵或
卷六十一 第 19a 页 WYG0712-0714c.png
倚草附木或作为妖怪悲号于星月之下呻吟于
风雨之时凡遇人间节令心思阳世魂杳杳以无
归身堕沈沦意悬悬而望祭兴言及此怜其惨悽
故敕天下有司依时享祭在京都有泰厉之祭在
王国有国厉之祭在各府州有郡厉之祭在各县
有邑厉之祭在一里又各有乡厉之祭期于神依
人而血食人敬神而知礼仍令本处城隍以主此
祭兹盖我圣祖之宸翰也天命圣祖为人神主其
卷六十一 第 19b 页 WYG0712-0714d.png
于生民之休戚固已周尽而于鬼神之情状亦无
或遗此幽明之间所以各得其所而致天下于隆
平之域也
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
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
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
及邮表畷
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
卷六十一 第 20a 页 WYG0712-0715a.png
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
也祭坊与水庸事
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
毋作草木归其泽
郑玄曰八蜡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
坊六水庸七昆虫八伊耆氏古天子号也或云即帝
尧
张载曰八蜡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
卷六十一 第 20b 页 WYG0712-0715b.png
坊六水庸七百种八百种百谷之种也旧说以昆虫
为八昆虫是为害者不当祭
陈祥道曰蜡之为祭所以报本反始息老送终也其
服王玄冕而有司皮弁素服葛带榛杖其牲体副辜
其乐六乐而奏六变吹豳颂击土鼓舞兵舞帗舞其
所致者川泽山林以至土祇天神莫不与焉则合聚
万物而飨之者非特八神也而所重者八以其尤有
功于田故也其神之尊者非特先啬也而主先啬以
卷六十一 第 21a 页 WYG0712-0715c.png
其始有事于田故也郑氏谓先啬若神农司啬后稷
是也农田畯也邮表畷田畯所以督约百姓于井间
之处也尔雅曰畯农夫也然则蜡之八神则先啬也
司啬也百种也农也邮表畷也禽兽也坊也水庸也
古者蜡则饮于学党正属民饮酒于序是也既蜡则
腊先祖五祀于庙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
上是也然则腊亦谓之蜡矣
臣按八蜡之名郑玄所叙者有昆虫而无百种张
卷六十一 第 21b 页 WYG0712-0715d.png
载谓昆虫不当祀而以百种足其数陈祥道则以
猫虎为禽兽窃观下文所谓主先啬祭司啬祭百
种祭坊与水庸飨农及邮表畷禽兽曰主曰祭曰
飨其文各不同盖主者以之为主司啬与司谷种
及坊与水庸之神则所致祭者焉然所以主其祭
者则先啬也若夫所谓古者田畯之官及邮表畷
督耕之处与夫食鼠食豕之禽兽则有功于稼穑
者故从而索飨之也所谓迎猫为其食田鼠迎虎
卷六十一 第 22a 页 WYG0712-0716a.png
为其食田豕所以释其飨禽兽之故则陈氏以迎
猫虎为禽兽者良是也然禽兽不止猫虎凡食为
除所以害稼穑者皆在其中矣所谓昆虫者特见
祝辞中语昆虫祝其毋作者恐其起而害稼也其
不当祭明矣八蜡之名当以陈氏为正
八蜡以记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
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也既蜡而收民息已故既
蜡君子不兴功
卷六十一 第 22b 页 WYG0712-0716b.png
陈浩曰记四方者因蜡祭而记其丰凶也蜡祭之礼
列国皆行之若其国岁凶则八蜡之神不得与诸方
通祭所以使民知谨于用财不妄费也移者宽纵之
意盖岁丰则民财稍可宽舒用之也既蜡之后收敛
积聚民皆休息不兴起事功也
杂记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
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
知也
卷六十一 第 23a 页 WYG0712-0716c.png
苏轼曰迎猫则为猫之尸迎虎则为虎之尸近于优
所为是以子贡言一国之人皆若狂也
陈浩曰党正属民饮酒始虽用礼及其饮食醉饱则
亦纵其酣畅孔子言百日劳苦而有此蜡农民终岁
勤动今仅使之为一日饮酒之欢是乃人君之恩泽
非尔所知言其义大也
臣按大蜡之祭三代已有之在周之前夏曰嘉平
殷曰清祀而在周则曰大蜡焉秦始谓之腊寻更
卷六十一 第 23b 页 WYG0712-0716d.png
曰嘉平汉复曰腊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以交
农大享腊腊者接也新故相接畋猎禽兽以享百
神报终成之功也魏晋以后皆有其礼古者所祭
者八神而已皆有功于农事者也后世所祀之神
乃至于八十有五座一百九十有二位何也本朝
于古祀典所当举者未尝或废惟于蜡祭阙焉盖
此祭也与籍田相为始终当夫东作方兴之始既
举籍田之礼以祀先农于春而以帅先农民以兴
卷六十一 第 24a 页 WYG0712-0717a.png
其务本之心则夫百谷告成之后载举大蜡之礼
以报先啬于冬而以劳来农民以报其勤动之苦
是故举先王莫大之礼是亦广圣君莫大之恩也
傥不弃愚言复行盛礼则幽明人鬼皆蒙其休
以上国家常祀之礼
卷六十一 第 24b 页 WYG0712-0717b.png
大学衍义补卷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