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九 第 1a 页 WYG0264-082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隋书卷四十九
唐 特 进 臣 魏 徵 上
列传第十四
牛弘
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也本姓尞氏祖炽郡中正父
允魏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赐姓为牛氏弘初在襁褓
有相者见之谓其父曰此儿当贵善爱养之及长须貌
甚伟性宽裕好学博闻在周起家中外府记室内史上
卷四十九 第 1b 页 WYG0264-0821d.png
士俄转纳言上士专掌文翰甚有美称加威烈将军员
外散骑侍郎脩起居注其后袭封临泾公宣政元年转
内史下大夫进位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开皇初迁
授散骑常侍秘书监弘以典籍遗逸上表请开献书之
路曰经籍所兴由来尚矣爻画肇于庖羲文字生于苍
颉圣人所以弘宣教导博通古今扬于王庭肆于时夏
故尧称至圣犹考古道而言舜其大智尚观古人之象
卷四十九 第 2a 页 WYG0264-0822a.png
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及四方之志武王问黄帝
颛顼之道太公曰在丹书是知握符御历有国有家者
曷尝不以诗书而为教因礼乐而成功也昔周德既衰
旧经紊弃孔子以大圣之才开素王之业宪章祖述制
礼刋诗正五始而修春秋阐十翼而弘易道治国立身
作范垂法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
始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地皆尽夲既
先亡从而颠覆臣以图谶言之经典盛衰信有徵数此
则书之一厄也汉兴改秦之弊敦尚儒术建藏书之筴
卷四十九 第 2b 页 WYG0264-0822b.png
置校书之官屋壁山岩往往间出外有太常太史之藏
内有延阁秘书之府至孝成之世亡逸尚多遣谒者陈
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刘向父子雠校篇籍汉之典文于
斯为盛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
则书之二厄也光武嗣兴尤重经诰未及下车先求文
雅于是鸿生钜儒继踵而集怀经负帙不远斯至肃宗
亲临讲肄和帝数幸书林其兰台石室鸿都东观秘牒
卷四十九 第 3a 页 WYG0264-0822c.png
填委更倍于前及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
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馀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
此则书之三厄也魏文代汉更集经典皆藏在秘书内
外三阁遣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时之论者美其朱紫
有别晋氏承之文籍尤广晋秘书监荀勖定魏内经更
著新簿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
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
典从而失坠此则书之四厄也永嘉之后寇窃竞兴因
河据洛跨秦带赵论其建国立家虽传名号宪章礼乐
卷四十九 第 3b 页 WYG0264-0822d.png
寂灭无闻刘裕平姚收其图籍五经子史才四千卷皆
赤轴青纸文字古拙僣伪之盛莫过三秦以此而论足
可明矣故知衣冠轨物图画记注播迁之馀皆归江左
晋宋之际学艺为多齐梁之间经史弥盛宋秘书丞王
俭依刘氏七略撰为七志梁人阮孝绪亦为七录总其
书数三万馀卷及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虽从
兵火其文德殿内书史宛然犹存萧绎据有江陵遣将
卷四十九 第 4a 页 WYG0264-0823a.png
破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夲七万馀卷悉
送荆州故江表图书因斯尽萃于绎矣及周师入郢绎
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此则书之五厄也后魏
爰自幽方迁宅伊洛日不暇给经籍阙如周氏创基关
右戎车未息保定之始书止八千后加收集方盈万卷
高氏据有山东初亦采访验其本目残缺犹多及东夏
初平获其经史四部重杂三万馀卷所益旧书五千而
已今御书单本合一万五千馀卷部帙之间仍有残缺
比梁之旧目止有其半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
卷四十九 第 4b 页 WYG0264-0823b.png
之说弥复为少臣以经书自仲尼以后迄于当今年踰
千载数遭五厄兴集之期属膺圣世伏惟陛下受天明
命君临区宇功无与二德冠往初自华夏分离彝伦攸
斁其间虽霸王递起而世难未夷欲崇儒业时或未可
今土宇迈于三王民黎盛于两汉有人有时正在今日
方当大弘文教纳俗升平而天下图书尚有遗逸非所
以仰协圣情流训无穷者也臣史籍是司寝兴怀惧昔
卷四十九 第 5a 页 WYG0264-0823c.png
陆贾奏汉祖云天下不可马上治之故知经邦立政在
于典谟矣为国之本莫此攸先今秘藏见书亦足披览
但一时载籍须令大备不可王府所无私家乃有然士
民殷杂求访难知纵有知者多怀吝惜必须勒之以天
威引之以微利若猥发明诏兼开购赏则异典必臻观
阁所积重道之风超于前世不亦善乎伏愿天鉴少垂
照察上纳之于是下诏献书一卷赉缣一匹一二年间
篇籍稍备进爵奇章郡公邑千五百户三年拜礼部尚
书奉敕修撰五礼勒成百卷行于当世弘请依古制修
卷四十九 第 5b 页 WYG0264-0823d.png
立明堂上议曰窃谓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出教
化崇有德孝经曰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祭义云
祀于明堂教诸侯孝也黄帝曰合宫尧曰五府舜曰总
章布政兴治由来尚矣周官考工记云夏后氏世室堂
修二七广四修一郑玄注云修四十步其广益以四分
修之一则堂广十七步半也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四阿
重屋郑云其修七寻广九寻也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
卷四十九 第 6a 页 WYG0264-0824a.png
南北七筵五室凡室二筵郑云此三者或举宗庙或举
王寝或举明堂互言之明其同制也马融王肃干宝所
注与郑亦异今不具出汉司徒马宫议云夏后氏世室
室显于堂故命以室殷人重屋屋显于堂故命以屋周
人明堂堂大于夏室故命以堂夏后氏益其堂之广百
四十四尺周人明堂以为两序间大夏后氏七十二尺
若据郑玄之说则夏室大于周堂如依马宫之言则周
堂大于夏室后王转文周大为是但宫之所言未详其
义此皆去圣久远礼文残缺先儒解说家异人殊郑注
卷四十九 第 6b 页 WYG0264-0824b.png
玉藻亦云宗庙路寝与明堂同制王制曰寝不踰庙明
大小是同今依郑玄注每室及堂止有一丈八尺四壁
之外四尺有馀若以宗庙论之祫享之时周人旅酬六
尸并后稷为七先公昭穆二尸先王昭穆二尸合十一
尸三十六君北面行事于二丈之堂愚不及此若
以正寝论之便须朝宴据燕礼诸侯宴则宾及卿大夫
脱屦升坐是知天子宴则三公九卿并须升堂燕义又
卷四十九 第 7a 页 WYG0264-0824c.png
云席小卿次上卿言皆侍席止于二筵之间岂得行礼
者以明堂论之总享之时五帝各于其室设青帝之位
须于太室之内少北西面太昊从食坐于其西近南北
面祖宗配享者又于青帝之南稍退西面丈八之室神
位有三加以簠簋笾豆牛羊之俎四海九州美物咸设
复须席工升歌出樽反坫揖让升降亦以隘矣据兹而
说近是不然案刘向别录及马宫蔡邕等所见当时有
古文明堂礼王居明堂礼明堂图明堂大图明堂阴阳
太山通义魏文侯孝经传等并说古明堂之事其书皆
卷四十九 第 7b 页 WYG0264-0824d.png
亡莫得而正今明堂月令者郑玄云是吕不韦著春秋
十二纪之首章礼家钞合为记蔡邕王肃云周公所作
周书内有月令第五十三即此也各有證明文多不载
束晰以为夏时之书刘瓛云不韦鸠集儒者寻于圣王
月令之事而记之不韦安能独为此记今案不得全称
周书亦未可即为秦典其内杂有虞夏殷周之法皆圣
王仁恕之政也蔡邕具为章句又论之曰明堂者所以
卷四十九 第 8a 页 WYG0264-0825a.png
宗祀其祖以配上帝也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
人曰明堂东曰青阳南曰明堂西曰总章北曰玄堂内
曰太室圣人南面而听向明而治人君之位莫不正焉
故虽有五名而主以明堂也制度之数各有所依堂方
一百四十四尺川之策也屋圆楣径二百一十六人乾
之策也太庙明堂方六丈通天屋径九丈阴阳九六之
变且圆盖方覆九六之道也八闼以象卦九室以象州
十二宫以应日辰三十六户七十二牗以四户八牗乘
九宫之数也户皆外设而不闭示天下以不藏也通天
卷四十九 第 8b 页 WYG0264-0825b.png
屋高八十一尺黄钟九九之实也二十八柱布四方四
方七宿之象也堂高三尺以应三统四向五色各象其
行水阔二十四丈象二十四气于外以象四海王者之
大礼也观其模范天地则象阴阳必据古文义不虚出
今若直取考工不参月令青阳总章之号不得而称九
月享帝之礼不得而用汉代二京所建与此说悉同建
安之后海内大乱京邑焚烧宪章泯绝魏氏三方未平
卷四十九 第 9a 页 WYG0264-0825c.png
无闻兴造晋则侍中裴頠议曰尊祖配天其义明著而
庙宇之制理据未分宜可直为一殿以崇严父之祀其
馀杂碎一皆除之宋齐已还咸率兹礼此乃世乏通儒
时无思术前王盛事于是不行后魏代都所造出自李
冲三三相重合为九室檐不覆基房间通街穿凿处多
迄无可取及迁宅洛阳更加营构五九纷竞遂至不成
宗配之事于焉靡托今皇猷遐阐化覃海外方建大礼
垂之无穷弘等不以庸虚谬当议限今检明堂必须五
室者何尚书帝命验曰帝者承天立五府赤曰文祖黄
卷四十九 第 9b 页 WYG0264-0825d.png
曰神升白曰显纪黑曰玄矩苍曰灵府郑玄注云五府
与周之明堂同矣且三代相沿多有损益至于五室确
然不变夫室以祭天天实有五若立九室四无所用布
政视朔自依其辰郑司农云十二月分在青阳等左右
之位不云居室郑玄亦言每月于其时之堂而听政焉
礼图画个皆在堂偏是以须为五室明堂必须上圆下
方者何孝经援神契曰明堂者上圆下方八窗四达布
卷四十九 第 10a 页 WYG0264-0826a.png
政之宫礼记盛德篇曰明堂四户八牖上圆下方五经
异义称讲学大夫淳于登亦云上圆下方郑玄同之是
以须为圆方明堂必须重屋者何案考工记夏言九阶
四旁两夹窗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殷周不言者明一
同夏制殷言四阿重屋周承其后不言屋制亦尽同可
知也其殷人重屋之下本无五室之文郑注云五室者
亦据夏以知之明周不云重屋因殷则有灼然可见礼
记明堂位曰太庙天子明堂言鲁为周公之故得用天
子礼乐鲁之太庙与周之明堂同又曰复庙重檐刮楹
卷四十九 第 10b 页 WYG0264-0826b.png
达向天子之庙饰郑注复庙重屋也据庙既重屋明堂
亦不疑矣春秋文公十三年太室屋坏五行志曰前堂
曰太庙中央曰太室屋其上重者也服虔亦云太室太
庙太室之上屋也周书作洛篇曰乃立太庙宗宫路寝
明堂咸有四阿反坫重亢重廊孔晁注曰重亢累栋重
廊累屋也依黄图所载汉之宗庙皆为重屋此去古犹
近遗法尚在是以须为重屋明堂必须为辟廱者何礼
卷四十九 第 11a 页 WYG0264-0826c.png
记盛德篇云明堂者明诸侯尊卑也外水曰辟廱明堂
阴阳录云明堂之制周圜行水左旋以象天内有太室
以象紫宫此明堂有水之明文也然马宫王肃以为明
堂辟廱太学同处蔡邕卢植亦以为明堂灵台辟廱太
学同实异名邕云明堂者取其宗祀之清貌则谓之清
庙取其正室则曰太室取其堂则曰明堂取其四门之
学则曰太学取其周水圜如璧则曰璧廱其实一也其
言别者五经通义曰灵台以望气明堂以布政辟廱以
养老教学三者不同袁准郑玄亦以为别历代所疑岂
卷四十九 第 11b 页 WYG0264-0826d.png
能辄定今据郊祀志云欲治明堂未晓其制济南人公
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一殿无壁盖之以茅水圜宫垣
天子从之以此而言其来则久汉中元二年起明堂辟
廱灵台于洛阳并别处然明堂亦有璧水李尤明堂铭
云流水洋洋是也以此须有辟廱夫帝王作事必师古
昔今造明堂须以礼经为本形制依于周法度数取于
月令遗阙之处参以馀书庶使该详沿革之理其五室
卷四十九 第 12a 页 WYG0264-0827a.png
九阶上圆下方四阿重屋四旁两门依考工记孝经说
堂方一百四十四尺屋圆楣径二百一十六尺太室方
六丈通天屋径九丈八闼二十八柱堂高三尺四向五
色依周书月令论殿垣方在内水周如外水内径三百
步依太山盛德记觐礼经仰观俯察皆有则象足以尽
诚上帝祗配祖宗弘风布教作范于后矣弘等学不稽
古辄申所见可否之宜伏听裁择上以时事草创未遑
制作竟寝不行六年除太常卿九年诏改定雅乐又作
乐府歌词撰定圆丘五帝凯乐并议乐事弘上议云谨
卷四十九 第 12b 页 WYG0264-0827b.png
案礼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周礼奏黄钟歌大吕
奏太簇歌应钟皆是旋相为宫之义蔡邕明堂月令章
句曰孟春月则太簇为宫姑洗为商蕤宾为角南吕为
徵应钟为羽大吕为变宫夷则为变徵他月仿此故先
王之作律吕也所以辩天地四方阴阳之声杨子云曰
声生于律律生于辰故律吕配五行通八风历十二辰
行十二月循环转运义无停止譬如立春木旺火相立
卷四十九 第 13a 页 WYG0264-0827c.png
夏火旺土相季夏馀分土王金相立秋金王水相立冬
水王木相还相为宫者谓当其王月名之为宫今若十
一月不以黄钟为宫十二月不以太簇为宫便是春木
不王夏土不相岂不阴阳失度天地不通哉刘歆钟律
书云春宫秋律百卉必彫秋宫春律万物必荣夏宫冬
律雨雹必降冬宫夏律雷必发声以斯而论诚为不易
且律十二今直为黄钟一均唯用七律以外五律竟复
何施恐失圣人制作本意故须依礼作还相为宫之法
上曰不须作旋相为宫且作黄钟一均也弘又论六十
卷四十九 第 13b 页 WYG0264-0827d.png
律不可行谨案续汉书律历志元帝遣韦玄成问京房
于乐府房对受学故小黄令焦延寿六十律相生之法
以上生下皆三生二以下生上皆三生四阳下生阴阴
上生阳终于中吕而十二律毕矣中吕上生执始执始
下生去灭上下相生终于南事六十律毕矣十二律之
变至于六十犹八卦之变至于六十四也冬至之声以
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应
卷四十九 第 14a 页 WYG0264-0828a.png
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此声气之元五音之正也故各
统一日其馀以次运行宫日者各自为宫而商徵以类
从焉房又曰竹声不可以度调故作准以定数准之状
如瑟长一丈而十三弦隐间九尺以应黄钟之律九寸
中央一弦下画分寸以为六十律清浊之节执始之类
皆房自造房云受法于焦延寿未知延寿所承也至元
和年待诏侯钟殷彤上言官无晓六十律以准调音者
故待诏严嵩具以准法教其子宣愿召宣补学官主调
乐器大史丞弘试宣十二律其二中其四不中其六不
卷四十九 第 14b 页 WYG0264-0828b.png
知何律宣遂罢自此律家莫能为准施弦嘉平年东观
召典律者太子舍人张光问准意光等不知归阅旧藏
乃得其器形制如房书犹不能定其弦缓急故史官能
辨清浊者遂绝其可以相传者唯大榷常数及候气而
已据此而论京房之法汉世已不能行沈约宋志曰详
案古典及今音家六十律无施于乐礼云十二管还相
为宫不言六十封禅书云大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而
卷四十九 第 15a 页 WYG0264-0828c.png
以孝宽故弗问艺之罪加授上开府即从孝宽击迥及
破尉惇平相州皆有力焉以功进位上大将军改封武
威县公邑千户以脩武县侯别封一子高祖受禅进封
魏兴郡公岁馀拜齐州刺史为政清简士庶怀惠在职
数年迁营州总管艺容貌瑰伟每夷狄参谒必整仪卫
盛服以见之独坐满一榻番人畏惧莫敢仰视而大治
产业与北夷贸易家资钜万颇为清论所讥开皇十五
年卒官时年五十八谥曰怀
冲字世冲少以名家子在周释褐卫公府礼曹参军后
卷四十九 第 15b 页 WYG0264-0828d.png
从大将军元定渡江伐陈为陈人所虏周武帝以币赎
而还之帝复令冲以马千匹使于陈以赎开府贺拔华
等五十人及元定之柩而还冲有辞辨奉使称旨累迁
少御伯下大夫加上仪同于时稽胡屡为寇乱冲自请
安集之因拜汾州刺史高祖践阼徵为兼散骑常侍进
位开府赐爵安固县侯岁馀发南汾州胡千馀人北筑
长城在涂皆亡上呼冲问计冲曰夷狄之性易为反覆
卷四十九 第 16a 页 WYG0264-0829a.png
皆由牧宰不称之所致也臣请以理绥静可不劳兵而
定上然之因命冲绥怀叛者月馀皆至并赴长城上下
书劳勉之寻拜石州刺史甚得诸胡欢心以母忧去职
俄而起为南宁州总管持节抚慰复遣柱国王长述以
兵继进冲上表固让诏曰西南夷裔屡有生梗每相残
贼朕甚悯之已命戎徒清抚边服以开府器干堪济识
略英远军旅事重故以相任知在艰疚日月未多金革
夺情盖有通式宜自抑割即膺往旨冲既至南宁渠帅
㸑震及西㸑首领皆诣府参谒上大悦下诏褒扬之其
卷四十九 第 16b 页 WYG0264-0829b.png
兄子伯仁随冲在府掠人之妻士卒纵暴边人失望上
闻而大怒令蜀王秀治其事益州长史元岩性方正案
冲无所宽贷冲竟坐免其弟太子洗马世约谮岩于皇
太子上谓太子曰古人有沽酒酸而不售者为噬犬耳
今何用世约乎适累汝也世约遂除名后数载令冲检
校括州事时东阳贼帅陶子定吴州贼帅罗慧方并聚
众为乱攻围婺州永康乌程诸县冲率兵击破之改封
卷四十九 第 17a 页 WYG0264-0829c.png
义丰县侯检校泉州事寻拜营州总管冲容貌都雅宽
厚得众心怀抚靺鞨契丹皆能致其死力奚霫畏惧朝
贡相续高丽尝入寇冲率兵击走之仁寿中高祖为豫
章王暕纳冲女为妃徵拜民部尚书未几卒时年六十
六少子挺最知名
寿字世龄父孝宽周上柱国郧国公寿在周以贵公子
早有令誉为右侍上士迁千牛备身赵王为雍州牧引
为主簿寻迁少御伯武帝亲征高氏拜京兆尹委以后
事以父军功赐爵永安县侯邑八百户高祖为丞相以
卷四十九 第 17b 页 WYG0264-0829d.png
其父平尉迥拜寿仪同三司进封滑国公邑五千户俄
以父丧去职高祖受禅起令视事寻迁恒毛二州刺史
颇有治名开皇十年以疾徵还卒于家时年四十二谥
曰定仁寿中高祖为晋王广纳其女为妃以其子保峦
嗣寿弟霁位至太常少卿安邑县伯津位至内史侍郎
判民部尚书事世康从父弟操字元节刚简有风概仕
周致位上开府光州刺史高祖为丞相以平尉迥功进
卷四十九 第 18a 页 WYG0264-0830a.png
位柱国封平桑郡公历青荆二州总管卒官谥曰静
柳机 子述 机弟旦 肃族兄昂 昂子调
柳机字匡时河东解人也父庆魏尚书左仆射机伟仪
容有器局颇涉经史年十九周武帝时为鲁公引为记
室及帝嗣位自宣纳上士累迁少纳言太子宫尹封平
齐县公从帝平齐拜开府转司宗中大夫宣帝时迁御
正上大夫机见帝失德屡谏不听恐祸及已托于郑译
阴求出外于是拜华州刺史及高祖作相徵还京师时
周代旧臣皆劝禅让机独义形于色无所陈请俄拜卫
卷四十九 第 18b 页 WYG0264-0830b.png
州刺史及践阼进爵建安郡公邑二千四百户徵为纳
言机性宽简有雅望然当近侍无所损益又好饮酒不
亲细务在职数年复出为华州刺史奉诏每月朝见寻
转冀州刺史后徵入朝以其子述尚兰陵公主礼遇益
隆初机在周与族人文城公昂俱历显要及此机昂并
为外职杨素时为纳言方用事因上赐宴素戏机曰二
柳俱摧孤杨独耸坐皆欢笑机竟无言未几还州前后
卷四十九 第 19a 页 WYG0264-0830c.png
作牧俱称宽惠后数年以疾徵还京师卒于家时年五
十六赠大将军青州刺史谥曰简子述嗣
柳述字业隆性明敏有干略颇涉文艺少以父荫为太
子亲卫后以尚主之故拜开府仪同三司内史侍郎上
于诸婿中特所宠敬岁馀判兵部尚书事丁父艰去职
未几起摄给事黄门侍郎事袭爵建安郡公仁寿中判
吏部尚书事述虽职务脩理为当时所称然不达大体
暴于驭下又怙宠骄豪无所降屈杨素时称贵倖朝臣
莫不詟惮述每凌侮之数于上前面折素短判事有不
卷四十九 第 19b 页 WYG0264-0830d.png
合素意素或令述改之辄谓将命者曰语仆射道尚书
不肯素由是衔之俄而杨素亦被疏忌不知省务述任
寄踰重拜兵部尚书参掌机密述自以无功可纪过叨
匪服抗表陈让上许之令摄兵部尚书上于仁寿宫寝
疾述与杨素黄门侍郎元岩等侍疾宫中时皇太子无
礼于陈贵人上知而大怒因令述召房陵王述与元岩
出外作敕书杨素闻之与皇太子协谋便矫诏执述岩
卷四十九 第 20a 页 WYG0264-0831a.png
二人持以属吏及炀帝嗣位述竟坐除名与公主离绝
徙述于龙川郡公主请与述同徙帝不听事见列女传
述在龙川数年复徙宁越遇瘴疠而死时年三十九
旦字匡德工骑射颇涉书籍起家周左侍上士累迁兵
部下大夫顷之益州总管王谦起逆拜为行军长史从
梁睿讨平之以功授仪同三司开皇元年加授开府封
新城县男迁授掌设骠骑历罗浙鲁三州刺史并有能
名大业初拜龙川太守民居山洞好相攻击旦为开设
学校大变其风帝闻而善之下诏褒美四年徵为太常
卷四十九 第 20b 页 WYG0264-0831b.png
少卿摄判黄门侍郎事卒官年六十一子燮官至河内
掾
肃字匡仁少聪敏闲于占对起家周齐王文学武帝见
而异之召拜宣纳上士高祖作相引为宾曹参军开皇
初授太子洗马陈使谢泉来聘以才学见称诏肃宴接
时论称其华辩转太子内舍人迁太子仆太子废坐除
名为民大业中帝与段达语及庶人罪恶之状达云柳
卷四十九 第 21a 页 WYG0264-0831c.png
肃在宫大见疏斥帝问其故答曰学士刘臻尝进章仇
大翼于宫中为巫蛊事肃知而谏曰殿下帝之冢子位
当储贰诫在不孝无患见疑刘臻书生鼓摇唇舌适足
以相诳误愿殿下勿纳之庶人不怿他日谓臻曰汝何
故漏泄使柳肃知之令面折我自是后言皆不用帝曰
肃横除名非其罪也召守礼部侍郎转工部侍郎大见
亲任每行幸辽东常委之于涿郡留守十一年卒时年
六十二
雄亮字信诚父桧仕周华阳太守遇黄众宝作乱攻陷
卷四十九 第 21b 页 WYG0264-0831d.png
华阳桧为贼所害雄亮时年十四哀毁过礼阴有复雠
之志武帝时众宝率其所部归于长安帝待之甚厚雄
亮手斩众宝于城中请罪阙下帝特原之寻治梁州总
管记室迁湖城令累迁内史中大夫赐爵汝阳县子司
马消难作乱江北高祖令雄亮聘于陈以结邻好及还
会高祖受禅拜尚书考功侍郎寻迁给事黄门侍郎尚
书省凡有奏事雄亮多所驳正深为公卿所惮俄以本
卷四十九 第 22a 页 WYG0264-0832a.png
官检校太子左庶子进爵为伯秦王俊之镇陇右也出
为秦州总管府司马领山南道行台左丞卒官时年五
十一有子赞
謇之字公正父蔡年周顺州刺史謇之身长七尺五寸
仪容甚伟风神爽亮进止可观为儿童时周齐王宪尝
遇謇之于涂异而与语大奇之因奏入国子以明经擢
第拜宗师中士寻转守庙下士武帝尝有事大庙謇之
读祝文音韵清雅观者属目帝善之擢为宣纳上士及
高祖作相引为田曹参军仍咨典签事开皇初拜通事
卷四十九 第 22b 页 WYG0264-0832b.png
舍人寻迁内史舍人历兵部司勋二曹侍郎朝廷以謇
之有雅望善谈谑又饮酒至石不乱由是每梁陈使至
辄令謇之接对后迁光禄少卿出入十馀年每参掌敷
奏会吐谷浑来降朝廷以宗女光化公主妻之以謇之
兼散骑常侍送公主于西域俄而突厥启明可汗求结
和亲复令謇之送义成公主于突厥謇之前后奉使得
二国所赠马千馀匹杂物称是皆散之宗族家无馀财
卷四十九 第 23a 页 WYG0264-0832c.png
仁寿中出为肃州刺史寻转息州刺史俱有惠政后二
岁以母忧去职炀帝践阼复拜光禄少卿大业初启民
可汗自以内附遂畜牧于定襄马邑间帝使謇之谕令
出塞及还奏事称旨拜黄门侍郎时元德太子初薨朝
野注望皆以齐王当立帝方重王府之选大业三年车
驾还京师拜为齐王长史帝法服临轩备仪卫令齐王
立于西朝堂之前北面遣吏部尚书牛弘内史令杨约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等从殿廷引謇之诣齐王所西面
立牛弘宣敕谓齐王曰我昔阶缘恩宠启封晋阳出藩
卷四十九 第 23b 页 WYG0264-0832d.png
之初时年十二先帝立我于西朝堂乃令高颎虞庆则
元旻等从内送王子相于我于时诫我曰以汝幼冲未
更世事今令子相作辅于汝事无大小皆可委之无得
昵近小人疏远子相若从我言者有益于社稷成立汝
名行如不用此言唯国及身败无日矣吾受敕之后奉
以周旋不敢失坠微子相之力吾无今日矣若与謇之
从事一如子相也又敕謇之曰今以卿作辅于齐善思
卷四十九 第 24a 页 WYG0264-0833a.png
匡救之理副朕所望若齐王德业脩备富贵自当钟卿
一门若有不善罪亦相及时齐王正擅宠左右放纵乔
令则之徒深见昵狎謇之虽知其罪失不能匡正及王
得罪謇之竟坐除名帝幸辽东召謇之检校燕郡事及
帝班师至燕郡坐供顿不给配戍岭南卒于洭口时年
六十子威明
昂字千里父敏有高名好礼笃学治家如官仕周历职
清显开皇初为太子太保昂有气识干局过人周武帝
时为大内史赐爵文城郡公致位开府当涂用事百寮
卷四十九 第 24b 页 WYG0264-0833b.png
皆出其下宣帝嗣位稍被疏远然不离本职及高祖为
丞相深自结纳高祖大悦之以为大宗伯昂受拜之日
遂得偏风不能视事高祖受禅昂疾愈加上开府拜潞
州刺史昂见天下无事可以劝学行礼因上表曰臣闻
帝王受命建学制礼故能移既往之风成惟新之俗自
魏道将谢分割九区关右山东久为战国各逞权诈俱
殉干戈赋役繁重刑政严急盖救焚拯溺无暇从容非
卷四十九 第 25a 页 WYG0264-0833c.png
朝野之䫁以至于此晚世因循遂成希慕俗化浇敝流
宕忘反自非天然上哲挺生于时则儒雅之道经礼之
制衣冠民庶莫肯用心世事所以未清轨物由兹而坏
伏惟陛下禀灵上帝受命昊天合三阳之期膺千祀之
运往者周室颓毁区宇沸腾圣策风行神谋电发端坐
廊庙荡涤万方俯顺幽明君临四海择万古之典无善
不为改百王之弊无恶不尽至若因情缘义为其节文
故以三百三千事高前代然下土黎献尚未尽行臣谬
蒙奖策从政藩部人庶轨仪实见多阙儒风以坠礼教
卷四十九 第 25b 页 WYG0264-0833d.png
犹微是知百姓之心未能顿变仰惟深思远虑情念下
民渐被以俭使至于道臣恐业淹事缓动延年世若行
礼劝学道教相催必当靡然向风不远而就家知礼节
人识义方比屋可封辄谓非远上览而善之因下诏曰
建国重道莫先于学尊主庇民莫先于礼自魏氏不竞
周齐抗衡分四海之民斗二邦之力递为强弱多历年
所务权诈而薄儒雅重干戈而轻俎豆民不见德唯争
卷四十九 第 26a 页 WYG0264-0834a.png
是闻朝野以机巧为师文吏用深刻为法风浇俗敝化
之然也虽复建立庠序兼启黉塾业非时贵道亦不行
其间服膺儒术盖有之矣彼众我寡未能移俗然其维
持名教奖饰彝伦微相弘益赖斯而已王者承天休咎
随化有礼则祥瑞必降无礼则妖孽兴起人禀五常性
灵不一有礼则阴阳合德无礼则禽兽其心治国立身
非礼不可朕受命于天财成万物去华夷之乱求风化
之宜戒奢崇俭率先百辟轻徭薄赋冀以宽弘而积习
生常未能惩革闾阎士庶吉凶之礼动悉乖方不依制
卷四十九 第 26b 页 WYG0264-0834b.png
度执宪之职似塞耳而无闻莅民之官犹蔽目而不察
宣扬朝化其若是乎古人之学且耕且养今者民丁非
役之日农亩时候之馀若敦以学业劝以经礼自可家
慕大道人希至德岂止知礼节识廉耻父慈子孝兄恭
弟顺者乎始自京师爰及州郡宜祗朕意劝学行礼自
是天下州县皆置博士习礼焉昂在州甚有惠政数年
卒官子调起家秘书郎寻转侍御史左仆射杨素尝于
卷四十九 第 27a 页 WYG0264-0834c.png
朝堂见调因独言曰柳条通体弱独摇不须风调敛板
正色曰调信无取者公不当以为侍御史调信有可取
不应发此言公当具瞻之秋枢机何可轻发素甚奇之
炀帝嗣位累迁尚书左司郎时王纲不振朝士多赃货
唯调清素守常为时所美然于干用非其所长
史臣曰韦氏自居京兆代有人物世康昆季馀庆所钟
或入处礼闱或出总方岳朱轮接轸旟旆成阴在周暨
隋勋庸并茂盛矣建安风韵闲雅望重当时述恃宠骄
人终致倾败旦屡有惠政肃每存诚谠雄亮名节自立
卷四十九 第 27b 页 WYG0264-0834d.png
忠正见称謇之神情开爽颇为疏放文城历仕二朝咸
见推重献书高祖遂兴学校言能弘道其利溥哉
隋书卷四十七
卷四十九 第 28a 页 WYG0264-0835a.png
隋书卷四十七考證
柳机○注增昂子调从本传
隋书卷四十七考證
卷四十九 第 28b 页 WYG0264-0835b.png
卷四十九 第 29a 页 WYG0264-083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隋书卷四十八
唐 特 进 臣 魏 徵 上
列传第十三
杨素 弟约 从父女思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也祖暄魏辅国将军谏议大
夫父敷周汾州刺史没于齐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
节世人多未之知唯从叔祖魏尚书仆射宽深异之每
谓子孙曰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
卷四十九 第 29b 页 WYG0264-0835d.png
后与安定牛弘同志好学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属文
工草隶颇留意于风角美须髯有英杰之表周大冢宰
宇文护引为中外记室后转礼曹加大都督武帝亲总
万机素以其父守节陷齐未蒙朝命上表申理帝不许
至于再三帝大怒命左右斩之素乃大言曰臣事无道
天子死其分也帝壮其言由是赠敷为大将军谥曰忠
壮拜素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渐见礼遇帝命素为
卷四十九 第 30a 页 WYG0264-0836a.png
诏书下笔立成词义兼美帝嘉之顾谓素曰善自勉之
勿忧不富贵素应声荅曰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
图富贵及平齐之役素请率父麾下先驱帝从之赐以
竹策曰朕方欲大相驱策故用此物赐卿从齐王宪与
齐人战于河阴以功封清河县子邑五百户其年授司
城大夫明年复从宪拔晋州宪屯兵鸡栖原齐王以大
军至宪惧而宵遁为齐兵所蹑众多败散素与骁将十
馀人尽力苦战宪仅而获免其后每战有功及齐平加
上开府改封成安县公邑千五百户赐以粟帛奴婢杂
卷四十九 第 30b 页 WYG0264-0836b.png
畜从王轨破陈将吴明彻于吕梁治东楚州事封弟慎
为义安侯陈将樊毅筑城于泗口素击走之夷毅所筑
宣帝即位袭父爵临贞县公以弟约为安成公寻从韦
孝宽徇淮南素别下盱眙钟离及高祖为丞相素深自
结纳高祖甚器之以素为汴州刺史行至洛阳会尉迥
作乱荣州刺史宇文胄据武牢以应迥素不得进高祖
拜素大将军发河内兵击胄破之迁徐州总管进位柱
卷四十九 第 31a 页 WYG0264-0836c.png
国封清河郡公邑二千户以弟岳为临贞公高祖受禅
加上柱国开皇四年拜御史大夫其妻郑氏性悍素忿
之曰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为皇后郑氏奏之由是坐
免上方图江表先是素数进取陈之计未几拜信州总
管赐钱百万锦千段马二百匹而遣之素居永安造大
舰名曰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馀尺左右前后置六拍
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旗帜加于上次曰黄龙
置兵百人自馀平乘舴艋等各有差及大举伐陈以素
为行军元帅引舟师趣三硖军至流头滩陈将戚欣以
卷四十九 第 31b 页 WYG0264-0836d.png
青龙百馀艘屯兵数千人守狼尾滩以遏军路其地险
峭诸将患之素曰胜负大计在此一举若昼日下船彼
则见我滩流迅激制不由人则吾失其便乃以夜掩之
素亲率黄龙数千艘衔枚而下遣开府王长袭引步卒
从南岸击欣别栅令大将军刘仁恩率甲骑趣白沙北
岸迟明而至击之欣败走悉虏其众劳而遣之秋毫不
犯陈人大悦素率水军东下舟舻被江旌甲曜日素坐
卷四十九 第 32a 页 WYG0264-0837a.png
平乘大船容貌雄伟陈人望之惧曰清河公即江神也
陈南康内史吕仲肃屯岐亭正据江峡于北岸凿岩缀
铁锁三条横截上流以遏战船素与仁恩登陆俱发先
攻其栅仲肃军夜溃素徐去其锁仲肃复据荆门之延
洲素遣巴蜑卒千人乘五牙四艘以柏樯碎贼十馀舰
遂大破之俘甲士二千馀人仲肃仅以身免陈主遣其
信州刺史顾觉镇安蜀城荆州刺史陈纪镇公安皆惧
而退走巴陵以东无敢守者湘州刺史岳阳王陈叔慎
遣使请降素下至汉口与秦孝王会及还拜荆州总管
卷四十九 第 32b 页 WYG0264-0837b.png
进爵郢国公邑三千户真食长寿县千户以其子玄感
为仪同玄奖为清河郡公赐物万段粟万石加以金宝
又赐陈主妹及女妓十四人素言于上曰里名胜母曾
子不入逆人王谊前封于郢臣不愿与之同于是改封
越国公寻拜纳言岁馀转内史令俄而江南人李棱等
聚众为乱大者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杀害长吏以
素为行军总管帅众讨之贼朱莫问自称南徐州刺史
卷四十九 第 33a 页 WYG0264-0837c.png
以盛兵据京口素率舟师入自扬子津进击破之晋陵
顾世兴自称太守与其都督鲍迁䓁复来拒战素逆击
破之执迁虏三千馀人进击无锡贼帅叶略又平之吴
郡沈玄懀沈杰等以兵围苏州刺史皇甫绩频战不利
素率众援之玄懀势迫走投南沙贼帅陆孟孙素击孟
孙于松江大破之生擒孟孙玄懀黟歙贼帅沈雪沈能
据栅自固又攻拔之浙江贼帅高智慧自号东扬州刺
史船舰千艘屯据要害兵甚劲素击之自旦至申苦战
而破智慧逃入海素蹑之从馀姚泛海趣永嘉智慧来
卷四十九 第 33b 页 WYG0264-0837d.png
拒战素击走之擒获数千人贼帅汪文进自称天子据
东阳署其徒蔡道人为司空守乐安进讨悉平之又破
永嘉贼帅沈孝彻于是步道向天台指临海郡逐捕遗
逸寇前后百馀战智慧遁守闽越上以素久劳于外诏
令驰传入朝加子玄感官为上开府赐䌽物三千段素
以馀贼未殄恐为后患又自请行乃下诏曰朕忧劳百
姓日旰忘食一物失所情深纳隍江外狂狡妄搆妖逆
卷四十九 第 34a 页 WYG0264-0838a.png
虽经殄除民未安堵犹有贼首凶魁逃亡山洞恐其聚
结重扰苍生内史令上柱国越国公素识达古今经谋
长远比曾推毂旧著威名宜任以大兵总为元帅宣布
朝风振扬威武擒剪叛亡慰劳黎庶军民事务一以委
之素复乘传至会稽先是泉州人王国庆南安豪族也
杀刺史刘弘据州为乱诸亡贼皆归之自以海路艰阻
非北人所习不设备伍素泛海掩至国庆遑遽弃州而
走馀党散入海岛或守溪洞素分遣诸将水陆追捕乃
密令人谓国庆曰尔之罪状计不容诛唯有斩送智慧
卷四十九 第 34b 页 WYG0264-0838b.png
可以塞责国庆于是执送智慧斩于泉州自馀支党悉
来降附江南大定上遣左领军将军独孤陀至浚仪迎
劳比到京师问者日至拜素子玄奖为仪同赐黄金四
十斤加银瓶实以金钱缣三千段马二百匹羊二千口
公田百顷宅一区代苏威为尚书右仆射与高颎专掌
朝政素性疏而辩高下在心朝臣之内颇推高颎敬牛
弘厚接薛道衡视苏威蔑如也自馀朝贵多被陵轹其
卷四十九 第 35a 页 WYG0264-0838c.png
才艺风调优于高颎至于推诚体国处物平当有宰相
识度不如颎远矣寻令素监营仁寿宫素遂夷山堙谷
督役严急作者多死宫侧时闻鬼哭之声及宫成上令
高颎前视奏称颇伤绮丽大损人丁高祖不悦素忧惧
计无所出即于北门启独孤皇后曰帝王法有离宫别
馆今天下太平造此一宫何足损费后以此理谕上上
意乃解于是赐钱百万缗绢三千段十八年突厥达头
可汗犯塞以素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出塞讨之赐物二
千段黄金百斤先是诸将与虏战每虑胡骑奔突皆以
卷四十九 第 35b 页 WYG0264-0838d.png
戎车步骑相参举鹿角为方阵骑在其内素谓人曰此
乃自固之道非取胜之方也于是悉除旧法令诸军为
骑阵达头闻之大喜曰此天赐我也因下马仰天而拜
率精骑十馀万而至素奋击大破之达头被重创而遁
杀伤不可胜计群虏号哭而去优诏褒扬赐缣二万匹
及万钉宝带加子玄感位大将军玄奖玄纵积善并上
仪同素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无方然大抵驭戎严整
卷四十九 第 36a 页 WYG0264-0839a.png
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每将临寇辄求人过失
而斩之多者百馀人少不下十数流血盈前言笑自若
及其对阵先令一二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
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三二百人复进还如向
法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称为名将素
时贵倖言无不从其从素征伐者微功必录至于他将
虽有大功多为文吏所谴却故素虽严忍士亦以此䫁
从焉二十年晋王广为灵朔道行军元帅素为长史王
卑躬以交素及为太子素之谋也仁寿初代高颎为尚
卷四十九 第 36b 页 WYG0264-0839b.png
书左仆射赐良马百匹牝马二百匹奴婢百口其年以
素为行军元帅出云州击突厥连破之突厥退走率骑
追蹑至夜而及之将复战恐贼越逸令其骑稍后于是
亲将两骑并降突厥二人与虏并行不之觉也候其顿
舍未定趣后骑掩击大破之自是突厥远遁碛南无复
虏庭以功进子玄感位为柱国玄纵为淮南郡公赏物
二万段及献皇后崩山陵制度多出于素上善之下诏
卷四十九 第 37a 页 WYG0264-0839c.png
曰君为元首臣则股肱共治万姓义同一体上柱国尚
书左仆射仁寿宫大监越国公素志度恢弘机鉴明远
怀佐时之略包经国之才王业初基霸图肇建策名委
质受脤出师擒剪凶魁克平虢郑频承庙算扬旌江表
每禀戎律长驱塞阴南指而吴越肃清北临而獯猃摧
服自居端揆参赞机衡当朝正色直言无隐论文则词
藻纵横语武则权奇间出既文且武唯朕所命任使之
处夙夜无怠献皇后奄离六宫远日云及茔兆安厝委
素经营然葬事依礼唯卜泉石至如吉凶不由于此素
卷四十九 第 37b 页 WYG0264-0839d.png
义存奉上情深体国欲使幽明俱泰宝祚无穷以为阴
阳之书圣人所作祸福之理特须审慎乃遍历川原亲
自占择纤介不善即更寻求志图元吉孜孜不已心力
备尽人灵恊赞遂得神皋福壤营建山陵论素此心事
极诚孝岂与夫平戎定寇比其功业非唯廊庙之器实
是社稷之臣若不加褒赏何以申兹劝励可别封一子
义康郡公邑万户子子孙孙承袭不绝馀如故并赐田
卷四十九 第 38a 页 WYG0264-0840a.png
三十顷绢万段米万石金钵一实以金银钵一实以珠
并绫锦五百段时素贵宠日隆其弟约从父文思弟文
纪及族父异并尚书列卿诸子无汗马之劳位至柱国
刺史家僮数千后庭妓妾曳绮罗者以千数第宅华侈
制拟宫禁有鲍亨者善属文殷胄者工草隶并江南士
人因高智慧没为家奴亲戚故吏布列清显素之贵盛
近古未闻炀帝初为太子忌蜀王秀与素谋之构成其
罪后竟废黜朝臣有违忤者虽至诚体国如贺若弼史
万岁李纲柳彧等素皆阴中之若有附会及亲戚虽无
卷四十九 第 38b 页 WYG0264-0840b.png
才用必加进擢朝廷靡然莫不畏附唯兵部尚书柳述
以帝婿之重数于上前面折素大理卿梁毗抗表上言
素作威作福上渐疏忌之后因出敕曰仆射国之宰辅
不可躬亲细务但三五日一度向省评论大事外示优
崇实夺之权也终仁寿之末不复通判省事上赐王公
以下射素箭为第一上手以外国所献金精盘价直钜
万以赐之四年从幸仁寿宫宴赐重叠及上不豫素与
卷四十九 第 39a 页 WYG0264-0840c.png
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入阁侍疾时皇太子
入居大宝殿虑上有不讳须预防拟乃手自为书封出
问素素录出事状以报太子宫人误送上所上览而大
恚所宠陈贵人又言太子无礼上遂发怒欲召庶人勇
太子谋之于素素矫诏追东宫兵士帖上台宿卫门禁
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又令张衡侍疾上以此日
崩由是颇有异论汉王谅反遣茹茹天保来据蒲州烧
断河桥又遣王聃子率数万人并力拒守素将轻骑五
千袭之潜于渭口宵济迟明击之天保败走聃子惧而
卷四十九 第 39b 页 WYG0264-0840d.png
以城降有诏徵还初素将行也计日破贼皆如所量帝
于是以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河北安抚大使率众数
万讨谅时晋绛吕三州并为谅城守素各以二千石縻
之而去谅遣赵子开拥众十馀万策绝径路屯据高壁
布陈五十里素令诸将以兵临之自引奇兵潜入霍山
缘崖谷而进直指其营一战破之杀伤数万谅所署介
州刺史梁脩罗屯介休闻素至惧弃城而走进至清原
卷四十九 第 40a 页 WYG0264-0841a.png
去并州三十里谅率其将王世宗赵子开萧摩诃等众
且十万来拒战又击破之擒萧摩诃谅退保并州素进
兵围之谅穷蹙而降馀党悉平帝遣素弟脩武公约赍
手诏劳素曰我有隋之御天下也于今二十有四年虽
复外夷侵叛而内难不作脩文偃武四海晏然朕以不
天衔恤在疚号天叩地无所逮及朕本以藩王谬膺储
两复以庸虚纂承洪业天下者先皇之天下也所以战
战兢兢弗敢失坠况复神器之重生民之大哉贼谅包
藏祸心自幼而长羊质兽心假托名誉不奉国讳先图
卷四十九 第 40b 页 WYG0264-0841b.png
叛逆违君父之命成莫大之罪诳惑良善委任奸回称
兵内侮毒流百姓私假署置擅相谋戮小加大少凌长
民怨神怒众叛亲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朕寡兄弟犹
未忍及言是故开关门而待寇戢干戈而不发朕闻之
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仰惟先旨每以子民为念朕岂得
枕伏苫庐颠而不救也大义灭亲春秋高义周旦以诛
二叔汉启乃戮七藩义在兹乎事不获已是以授公戎
卷四十九 第 41a 页 WYG0264-0841c.png
律问罪太原且逆子贼臣何代不有岂意今者近出家
国所叹荼毒甫尔便及此事由朕不能和兄弟不能安
苍生德泽未弘兵戈先动贼乱者止一人涂炭者乃众
庶非唯寅畏天威亦乃孤负付嘱薄德厚耻愧乎天下
公乃先朝功臣勋庸克茂至如皇基草创百物惟始便
匹马归朝诚识兼至汴部郑州风卷秋箨荆南塞北若
火燎原早建殊勋夙著诚节及献替朝端具瞻惟允爰
弼朕躬以济时难昔周勃霍光何以加也贼乃窃据蒲
州关梁断绝公以少击众指期平殄高壁据崄抗拒官
卷四十九 第 41b 页 WYG0264-0841d.png
军公以深谋出其不意雾廓云除冰消瓦解长驱北迈
直趋巢窟晋阳之南蚁徒数万谅不量力欲犹举斧公
以棱威外讨发愤于内忘身殉义亲当矢石兵刃暂交
鱼溃鸟散僵尸蔽野积甲若山谅遂守穷城以拒鈇钺
公董率骁勇四面攻围使其欲战不敢求走无路智力
俱尽面缚军门斩将搴旗伐叛柔服元恶既除东夏清
晏嘉庸茂绩于是乎在昔武安平赵淮阴定齐岂若公
卷四十九 第 42a 页 WYG0264-0842a.png
远而不劳速而克捷者也朕殷忧谅闇不得亲御六军
未能问道于上庠遂使劬劳于行阵言念于此无忘寝
食公乃建累世之元勋执一心之确志古人有言曰疾
风知劲草世乱有诚臣公得之矣方乃铭之常鼎岂止
书勋竹帛哉功绩克谐哽叹无已稍冷公如宜军旅务
殷殊当劳虑故遣公弟指宣往怀迷塞不次素上表陈
谢曰臣自惟虚薄志不及远州郡之职敢惮劬劳卿相
之荣无阶觊望然时逢昌运王业惟始虽涓流赴海诚
心屡竭轻尘集岳功力盖微徒以南阳里闾丰沛子弟
卷四十九 第 42b 页 WYG0264-0842b.png
高位重爵荣显一时遂复入处朝端出总戎律受文武
之任预帷幄之谋岂臣才能实由恩泽欲报之德义极
昊天伏惟陛下照重离之明养继天之德收臣于疏远
照臣以光晖南服降枉道之书春官奉肃成之旨然草
木无识尚荣枯候时况臣有心实自效无路昼夜回徨
寝食惭惕常惧朝露奄至虚负圣慈贼谅包藏祸心有
自来矣因幸国哀便肆凶逆兴兵晋代摇荡山东陛下
卷四十九 第 43a 页 WYG0264-0842c.png
拔臣于凡流授臣以戎律蒙心膂之寄禀平乱之规萧
王赤心人皆以死汉王大度天下争归妖寇廓清岂臣
之力曲蒙使臣弟约赍诏书问劳高旨峻笔有若天临
洪恩大泽便同海运悲欣惭惧五情振越虽百殒微躯
无以一报其月还京师因从驾幸洛阳以素领营东京
大监以平谅之功拜其子万石仁行侄玄挺皆仪同三
司赉物五万段绮罗千匹谅之妓妾二十人大业元年
迁尚书令赐东京甲第一区物二千段寻拜太子太师
馀官如故前后赏锡不可胜计明年拜司徒改封楚公
卷四十九 第 43b 页 WYG0264-0842d.png
真食二千五百户其年卒官谥曰景武赠光禄大夫太
尉公弘农河东绛郡临汾文城河内汲郡长平上党西
河十郡太守给辒车班剑四十人前后部羽葆鼓吹粟
麦五千石物五千段鸿胪监护丧事帝又下诏曰夫铭
功彝器纪德丰碑所以垂名迹于不朽树风声于没世
故楚景武公素茂绩元勋劬劳王室竭尽诚节叶赞朕
躬故以道迈三杰功参十乱未臻遐寿遽戢清徽春秋
卷四十九 第 44a 页 WYG0264-0843a.png
递代方绵岁祀式播雕篆用图勋德可立碑宰隧以彰
盛美素尝以五言诗七百字赠番州刺史薛道衡词气
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未几而卒道衡叹曰人
之将死其言也善岂若是乎有集十卷素虽有建立之
策及平杨谅功然特为帝所猜忌外示殊礼内情甚薄
太史言隋分野有大丧因改封于楚楚与隋同分欲以
此厌当之素寝疾之日帝每令名医诊候赐以上药然
密问医人恒恐不死素又自知名位已极不肯服药亦
不将慎每语弟约曰我岂须臾活耶素贪冒财货营求
卷四十九 第 44b 页 WYG0264-0843b.png
产业东西二京居宅侈丽朝毁夕复营缮无已爰及诸
方都会处邸店水硙并利田宅以千百数时议以此鄙
之子玄感嗣别有传诸子皆坐玄感诛死
约字惠伯素异母弟也在童儿时尝登树堕地为查所
伤由是竟为宦者性好沉静内多谲诈好学强记素友
爱之凡有所为必先筹于约而后行之在周末以素军
功赐爵安成县公拜上仪同三司高祖受禅授长秋卿
卷四十九 第 45a 页 WYG0264-0843c.png
久之为邵州刺史入为宗正少卿转大理少卿时皇太
子无宠而晋王广规欲夺宗以素幸于上而雅信约于
是用张衡计遣宇文述大以金宝赂遗于约因通王意
说之曰夫守正履道固人臣之常致反经合义亦达者
之令图自君子莫不与时消息以避祸患公之
兄弟功名盖世当涂用事有年岁矣朝臣为足下家所
屈辱者可胜数哉又储宫以所欲不行每切齿于执政
公虽自结于人主而欲危公者固亦多矣主上一旦弃
群臣公亦何以取庇今皇太子失爱于皇后主上素有
卷四十九 第 45b 页 WYG0264-0843d.png
废黜之心此公所知也今若请立晋王在贤兄之口耳
诚能因此时建大功王必镇铭于骨髓斯则去累卵之
危成太山之安也约然之因以白素素本凶险闻之大
喜乃抚掌而对曰吾之智思殊不及此赖汝起予约知
其计行复谓素曰今皇后之言上无不用宜因机会早
自结托则匪唯长保荣禄传祚子孙又晋王倾身礼士
声名日盛躬履节俭有主上之风以约料之必能安天
卷四十九 第 46a 页 WYG0264-0844a.png
下兄若迟疑一旦有变令太子用事恐祸至无日矣素
遂行其策太子果废及晋王入东宫引约为左庶子改
封修武县公进位大将军及素被高祖所疏出约为伊
州刺史入朝仁寿宫遇高祖崩遣约入朝易留守者缢
杀庶人勇然后陈兵集众发高祖凶问炀帝闻之曰令
兄之弟果堪大任即位数日拜内史令约有学术兼达
时务帝甚任之后数载加位右光禄大夫后帝在东都
令约诣京师享庙行至华阴见其兄墓遂枉道拜哭为
宪司所劾坐是免官未几拜淅阳太守其兄子玄感时
卷四十九 第 46b 页 WYG0264-0844b.png
为礼部尚书与约恩义甚笃既怆分离形于颜色帝谓
之曰公比忧瘁得非为叔耶玄感再拜流涕曰诚如圣
旨帝亦思约废立功由是徵入朝未几卒以素子玄挺
后之
文思字温才素从叔也父宽魏左仆射周小冢宰文思
在周年十一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寻以
父功封新丰县子邑五百户天和初治武都太守十姓
卷四十九 第 47a 页 WYG0264-0844c.png
獠反文思讨平之复治翼州事党项羌叛文思率州兵
讨平之进击资中武康隆山生獠及东山獠并破之后
从陈王攻齐河阴城又从武帝攻拔晋州以勋进授上
仪同三司改封永宁县公增邑至千户寿阳刘叔仁作
乱从清河公字文神举讨之战于塼井在阵生擒叔仁
又别从王谊破贼于鲤鱼栅其后累以军功迁果毅右
旅下大夫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拒尉迥于武陟迥遣
其将李㒞围怀州与行军总管宇文述击走之破尉惇
平邺城皆有功进授上大将军改封洛川县公寻拜隆
卷四十九 第 47b 页 WYG0264-0844d.png
州刺史开皇元年进爵正平郡公加邑二千户后为魏
州刺史甚有惠政及去职吏民思之为立碑颂德转冀
州刺史炀帝嗣位徵为民部尚书转纳言改授右光禄
大夫从幸江都宫以足疾不堪趋奏复授民部尚书加
位左光禄大夫卒官时年七十谥曰定初文思当袭父
爵自以非嫡遂让封于弟文纪当世多之
文纪字温范少刚正有器局在周袭爵华山郡公邑二
卷四十九 第 48a 页 WYG0264-0845a.png
千七百户自右侍上士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安
州总管长史将兵迎陈降将李瑗于齐安与陈将周法
尚军遇击走之以功进授开府入为虞部下大夫高祖
为丞相改封汾阴县公从梁睿讨王谦以功进授上大
将军前后增邑三千户拜资州刺史入为宗正少卿坐
事除名后数载复其爵位拜熊州刺史改封上明郡公
除宗正卿兼给事黄门侍郎判礼部尚书事仁寿二年
迁荆州总管岁馀卒官时年五十八谥曰恭
史臣曰杨素少而轻侠俶傥不羁兼文武之资包英奇
卷四十九 第 48b 页 WYG0264-0845b.png
之略志怀远大以功名自许高祖龙飞将清六合许以
腹心之寄每当推毂之重扫妖氛于牛斗江海无波摧
骁骑于龙庭丐奴远遁考其夷凶静乱功臣莫居其右
览其奇策高文足为一时之杰然专以智诈自立不由
仁义之道阿谀时主高下其心营搆离君于奢侈
谋废冢嫡致国于倾危终使宗庙丘墟市朝霜露究其
祸败之源实乃素之由也幸而得死子为乱阶坟土未
卷四十九 第 49a 页 WYG0264-0845c.png
乾阖门菹戮丘陇发掘宗族诛夷则知积恶馀殃信非
徒语多行无礼必自及其斯之谓欤约外示温柔内怀
狡笇为蛇画足终倾国本俾无遗育宜哉
隋书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第 49b 页 WYG0264-0845d.png
卷四十九 第 50a 页 WYG0264-0846a.png
隋书卷四十八考證
杨素传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北史拍竿作樯竿
素遣巴蜑卒千人乘五牙四艘以柏樯碎贼十馀舰○
北史柏樯作樯竿
文思传文思字温才○北史作文恩字温仁
隋书卷四十八考證
卷四十九 第 50b 页 WYG0264-0846b.png
卷四十九 第 51a 页 WYG0264-084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隋书卷四十九
唐 特 进 臣 魏 徵 上
列传第十四
牛弘
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也本姓尞氏祖炽郡中正父
允魏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赐姓为牛氏弘初在襁褓
有相者见之谓其父曰此儿当贵善爱养之及长须貌
甚伟性宽裕好学博闻在周起家中外府记室内史上
卷四十九 第 51b 页 WYG0264-0846d.png
士俄转纳言上士专掌文翰甚有美称加威烈将军员
外散骑侍郎脩起居注其后袭封临泾公宣政元年转
内史下大夫进位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开皇初迁
授散骑常侍秘书监弘以典籍遗逸上表请开献书之
路曰经籍所兴由来尚矣爻画肇于庖羲文字生于苍
颉圣人所以弘宣教导博通古今扬于王庭肆于时夏
故尧称至圣犹考古道而言舜其大智尚观古人之象
卷四十九 第 52a 页 WYG0264-0847a.png
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及四方之志武王问黄帝
颛顼之道太公曰在丹书是知握符御历有国有家者
曷尝不以诗书而为教因礼乐而成功也昔周德既衰
旧经紊弃孔子以大圣之才开素王之业宪章祖述制
礼刋诗正五始而修春秋阐十翼而弘易道治国立身
作范垂法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
始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地皆尽夲既
先亡从而颠覆臣以图谶言之经典盛衰信有徵数此
则书之一厄也汉兴改秦之弊敦尚儒术建藏书之筴
卷四十九 第 52b 页 WYG0264-0847b.png
置校书之官屋壁山岩往往间出外有太常太史之藏
内有延阁秘书之府至孝成之世亡逸尚多遣谒者陈
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刘向父子雠校篇籍汉之典文于
斯为盛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
则书之二厄也光武嗣兴尤重经诰未及下车先求文
雅于是鸿生钜儒继踵而集怀经负帙不远斯至肃宗
亲临讲肄和帝数幸书林其兰台石室鸿都东观秘牒
卷四十九 第 53a 页 WYG0264-0847c.png
填委更倍于前及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
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馀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
此则书之三厄也魏文代汉更集经典皆藏在秘书内
外三阁遣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时之论者美其朱紫
有别晋氏承之文籍尤广晋秘书监荀勖定魏内经更
著新簿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
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
典从而失坠此则书之四厄也永嘉之后寇窃竞兴因
河据洛跨秦带赵论其建国立家虽传名号宪章礼乐
卷四十九 第 53b 页 WYG0264-0847d.png
寂灭无闻刘裕平姚收其图籍五经子史才四千卷皆
赤轴青纸文字古拙僣伪之盛莫过三秦以此而论足
可明矣故知衣冠轨物图画记注播迁之馀皆归江左
晋宋之际学艺为多齐梁之间经史弥盛宋秘书丞王
俭依刘氏七略撰为七志梁人阮孝绪亦为七录总其
书数三万馀卷及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虽从
兵火其文德殿内书史宛然犹存萧绎据有江陵遣将
卷四十九 第 54a 页 WYG0264-0848a.png
破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夲七万馀卷悉
送荆州故江表图书因斯尽萃于绎矣及周师入郢绎
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此则书之五厄也后魏
爰自幽方迁宅伊洛日不暇给经籍阙如周氏创基关
右戎车未息保定之始书止八千后加收集方盈万卷
高氏据有山东初亦采访验其本目残缺犹多及东夏
初平获其经史四部重杂三万馀卷所益旧书五千而
已今御书单本合一万五千馀卷部帙之间仍有残缺
比梁之旧目止有其半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
卷四十九 第 54b 页 WYG0264-0848b.png
之说弥复为少臣以经书自仲尼以后迄于当今年踰
千载数遭五厄兴集之期属膺圣世伏惟陛下受天明
命君临区宇功无与二德冠往初自华夏分离彝伦攸
斁其间虽霸王递起而世难未夷欲崇儒业时或未可
今土宇迈于三王民黎盛于两汉有人有时正在今日
方当大弘文教纳俗升平而天下图书尚有遗逸非所
以仰协圣情流训无穷者也臣史籍是司寝兴怀惧昔
卷四十九 第 55a 页 WYG0264-0848c.png
陆贾奏汉祖云天下不可马上治之故知经邦立政在
于典谟矣为国之本莫此攸先今秘藏见书亦足披览
但一时载籍须令大备不可王府所无私家乃有然士
民殷杂求访难知纵有知者多怀吝惜必须勒之以天
威引之以微利若猥发明诏兼开购赏则异典必臻观
阁所积重道之风超于前世不亦善乎伏愿天鉴少垂
照察上纳之于是下诏献书一卷赉缣一匹一二年间
篇籍稍备进爵奇章郡公邑千五百户三年拜礼部尚
书奉敕修撰五礼勒成百卷行于当世弘请依古制修
卷四十九 第 55b 页 WYG0264-0848d.png
立明堂上议曰窃谓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出教
化崇有德孝经曰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祭义云
祀于明堂教诸侯孝也黄帝曰合宫尧曰五府舜曰总
章布政兴治由来尚矣周官考工记云夏后氏世室堂
修二七广四修一郑玄注云修四十步其广益以四分
修之一则堂广十七步半也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四阿
重屋郑云其修七寻广九寻也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
卷四十九 第 56a 页 WYG0264-0849a.png
南北七筵五室凡室二筵郑云此三者或举宗庙或举
王寝或举明堂互言之明其同制也马融王肃干宝所
注与郑亦异今不具出汉司徒马宫议云夏后氏世室
室显于堂故命以室殷人重屋屋显于堂故命以屋周
人明堂堂大于夏室故命以堂夏后氏益其堂之广百
四十四尺周人明堂以为两序间大夏后氏七十二尺
若据郑玄之说则夏室大于周堂如依马宫之言则周
堂大于夏室后王转文周大为是但宫之所言未详其
义此皆去圣久远礼文残缺先儒解说家异人殊郑注
卷四十九 第 56b 页 WYG0264-0849b.png
玉藻亦云宗庙路寝与明堂同制王制曰寝不踰庙明
大小是同今依郑玄注每室及堂止有一丈八尺四壁
之外四尺有馀若以宗庙论之祫享之时周人旅酬六
尸并后稷为七先公昭穆二尸先王昭穆二尸合十一
尸三十六君北面行事于二丈之堂愚不及此若
以正寝论之便须朝宴据燕礼诸侯宴则宾及卿大夫
脱屦升坐是知天子宴则三公九卿并须升堂燕义又
卷四十九 第 57a 页 WYG0264-0849c.png
云席小卿次上卿言皆侍席止于二筵之间岂得行礼
者以明堂论之总享之时五帝各于其室设青帝之位
须于太室之内少北西面太昊从食坐于其西近南北
面祖宗配享者又于青帝之南稍退西面丈八之室神
位有三加以簠簋笾豆牛羊之俎四海九州美物咸设
复须席工升歌出樽反坫揖让升降亦以隘矣据兹而
说近是不然案刘向别录及马宫蔡邕等所见当时有
古文明堂礼王居明堂礼明堂图明堂大图明堂阴阳
太山通义魏文侯孝经传等并说古明堂之事其书皆
卷四十九 第 57b 页 WYG0264-0849d.png
亡莫得而正今明堂月令者郑玄云是吕不韦著春秋
十二纪之首章礼家钞合为记蔡邕王肃云周公所作
周书内有月令第五十三即此也各有證明文多不载
束晰以为夏时之书刘瓛云不韦鸠集儒者寻于圣王
月令之事而记之不韦安能独为此记今案不得全称
周书亦未可即为秦典其内杂有虞夏殷周之法皆圣
王仁恕之政也蔡邕具为章句又论之曰明堂者所以
卷四十九 第 58a 页 WYG0264-0850a.png
宗祀其祖以配上帝也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
人曰明堂东曰青阳南曰明堂西曰总章北曰玄堂内
曰太室圣人南面而听向明而治人君之位莫不正焉
故虽有五名而主以明堂也制度之数各有所依堂方
一百四十四尺川之策也屋圆楣径二百一十六人乾
之策也太庙明堂方六丈通天屋径九丈阴阳九六之
变且圆盖方覆九六之道也八闼以象卦九室以象州
十二宫以应日辰三十六户七十二牗以四户八牗乘
九宫之数也户皆外设而不闭示天下以不藏也通天
卷四十九 第 58b 页 WYG0264-0850b.png
屋高八十一尺黄钟九九之实也二十八柱布四方四
方七宿之象也堂高三尺以应三统四向五色各象其
行水阔二十四丈象二十四气于外以象四海王者之
大礼也观其模范天地则象阴阳必据古文义不虚出
今若直取考工不参月令青阳总章之号不得而称九
月享帝之礼不得而用汉代二京所建与此说悉同建
安之后海内大乱京邑焚烧宪章泯绝魏氏三方未平
卷四十九 第 59a 页 WYG0264-0850c.png
无闻兴造晋则侍中裴頠议曰尊祖配天其义明著而
庙宇之制理据未分宜可直为一殿以崇严父之祀其
馀杂碎一皆除之宋齐已还咸率兹礼此乃世乏通儒
时无思术前王盛事于是不行后魏代都所造出自李
冲三三相重合为九室檐不覆基房间通街穿凿处多
迄无可取及迁宅洛阳更加营构五九纷竞遂至不成
宗配之事于焉靡托今皇猷遐阐化覃海外方建大礼
垂之无穷弘等不以庸虚谬当议限今检明堂必须五
室者何尚书帝命验曰帝者承天立五府赤曰文祖黄
卷四十九 第 59b 页 WYG0264-0850d.png
曰神升白曰显纪黑曰玄矩苍曰灵府郑玄注云五府
与周之明堂同矣且三代相沿多有损益至于五室确
然不变夫室以祭天天实有五若立九室四无所用布
政视朔自依其辰郑司农云十二月分在青阳等左右
之位不云居室郑玄亦言每月于其时之堂而听政焉
礼图画个皆在堂偏是以须为五室明堂必须上圆下
方者何孝经援神契曰明堂者上圆下方八窗四达布
卷四十九 第 60a 页 WYG0264-0851a.png
政之宫礼记盛德篇曰明堂四户八牖上圆下方五经
异义称讲学大夫淳于登亦云上圆下方郑玄同之是
以须为圆方明堂必须重屋者何案考工记夏言九阶
四旁两夹窗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殷周不言者明一
同夏制殷言四阿重屋周承其后不言屋制亦尽同可
知也其殷人重屋之下本无五室之文郑注云五室者
亦据夏以知之明周不云重屋因殷则有灼然可见礼
记明堂位曰太庙天子明堂言鲁为周公之故得用天
子礼乐鲁之太庙与周之明堂同又曰复庙重檐刮楹
卷四十九 第 60b 页 WYG0264-0851b.png
达向天子之庙饰郑注复庙重屋也据庙既重屋明堂
亦不疑矣春秋文公十三年太室屋坏五行志曰前堂
曰太庙中央曰太室屋其上重者也服虔亦云太室太
庙太室之上屋也周书作洛篇曰乃立太庙宗宫路寝
明堂咸有四阿反坫重亢重廊孔晁注曰重亢累栋重
廊累屋也依黄图所载汉之宗庙皆为重屋此去古犹
近遗法尚在是以须为重屋明堂必须为辟廱者何礼
卷四十九 第 61a 页 WYG0264-0851c.png
记盛德篇云明堂者明诸侯尊卑也外水曰辟廱明堂
阴阳录云明堂之制周圜行水左旋以象天内有太室
以象紫宫此明堂有水之明文也然马宫王肃以为明
堂辟廱太学同处蔡邕卢植亦以为明堂灵台辟廱太
学同实异名邕云明堂者取其宗祀之清貌则谓之清
庙取其正室则曰太室取其堂则曰明堂取其四门之
学则曰太学取其周水圜如璧则曰璧廱其实一也其
言别者五经通义曰灵台以望气明堂以布政辟廱以
养老教学三者不同袁准郑玄亦以为别历代所疑岂
卷四十九 第 61b 页 WYG0264-0851d.png
能辄定今据郊祀志云欲治明堂未晓其制济南人公
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一殿无壁盖之以茅水圜宫垣
天子从之以此而言其来则久汉中元二年起明堂辟
廱灵台于洛阳并别处然明堂亦有璧水李尤明堂铭
云流水洋洋是也以此须有辟廱夫帝王作事必师古
昔今造明堂须以礼经为本形制依于周法度数取于
月令遗阙之处参以馀书庶使该详沿革之理其五室
卷四十九 第 62a 页 WYG0264-0852a.png
九阶上圆下方四阿重屋四旁两门依考工记孝经说
堂方一百四十四尺屋圆楣径二百一十六尺太室方
六丈通天屋径九丈八闼二十八柱堂高三尺四向五
色依周书月令论殿垣方在内水周如外水内径三百
步依太山盛德记觐礼经仰观俯察皆有则象足以尽
诚上帝祗配祖宗弘风布教作范于后矣弘等学不稽
古辄申所见可否之宜伏听裁择上以时事草创未遑
制作竟寝不行六年除太常卿九年诏改定雅乐又作
乐府歌词撰定圆丘五帝凯乐并议乐事弘上议云谨
卷四十九 第 62b 页 WYG0264-0852b.png
案礼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周礼奏黄钟歌大吕
奏太簇歌应钟皆是旋相为宫之义蔡邕明堂月令章
句曰孟春月则太簇为宫姑洗为商蕤宾为角南吕为
徵应钟为羽大吕为变宫夷则为变徵他月仿此故先
王之作律吕也所以辩天地四方阴阳之声杨子云曰
声生于律律生于辰故律吕配五行通八风历十二辰
行十二月循环转运义无停止譬如立春木旺火相立
卷四十九 第 63a 页 WYG0264-0852c.png
夏火旺土相季夏馀分土王金相立秋金王水相立冬
水王木相还相为宫者谓当其王月名之为宫今若十
一月不以黄钟为宫十二月不以太簇为宫便是春木
不王夏土不相岂不阴阳失度天地不通哉刘歆钟律
书云春宫秋律百卉必彫秋宫春律万物必荣夏宫冬
律雨雹必降冬宫夏律雷必发声以斯而论诚为不易
且律十二今直为黄钟一均唯用七律以外五律竟复
何施恐失圣人制作本意故须依礼作还相为宫之法
上曰不须作旋相为宫且作黄钟一均也弘又论六十
卷四十九 第 63b 页 WYG0264-0852d.png
律不可行谨案续汉书律历志元帝遣韦玄成问京房
于乐府房对受学故小黄令焦延寿六十律相生之法
以上生下皆三生二以下生上皆三生四阳下生阴阴
上生阳终于中吕而十二律毕矣中吕上生执始执始
下生去灭上下相生终于南事六十律毕矣十二律之
变至于六十犹八卦之变至于六十四也冬至之声以
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应
卷四十九 第 64a 页 WYG0264-0853a.png
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此声气之元五音之正也故各
统一日其馀以次运行宫日者各自为宫而商徵以类
从焉房又曰竹声不可以度调故作准以定数准之状
如瑟长一丈而十三弦隐间九尺以应黄钟之律九寸
中央一弦下画分寸以为六十律清浊之节执始之类
皆房自造房云受法于焦延寿未知延寿所承也至元
和年待诏侯钟殷彤上言官无晓六十律以准调音者
故待诏严嵩具以准法教其子宣愿召宣补学官主调
乐器大史丞弘试宣十二律其二中其四不中其六不
卷四十九 第 64b 页 WYG0264-0853b.png
知何律宣遂罢自此律家莫能为准施弦嘉平年东观
召典律者太子舍人张光问准意光等不知归阅旧藏
乃得其器形制如房书犹不能定其弦缓急故史官能
辨清浊者遂绝其可以相传者唯大榷常数及候气而
已据此而论京房之法汉世已不能行沈约宋志曰详
案古典及今音家六十律无施于乐礼云十二管还相
为宫不言六十封禅书云大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而
卷四十九 第 65a 页 WYG0264-0853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