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八 第 1a 页 WYG0869-025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明梦馀录卷六十八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岩麓
京师之西皆山也旧记太行山首始河内北至幽州第
八陉在燕强形钜势争奇拥翠云从星拱于皇都之右
玉泉山在京西二十馀里山顶悬崖旧刻玉泉二字水
自石罅中出鸣如杂佩金章宗行宫芙蓉殿之故址也
卷六十八 第 1b 页 WYG0869-0252b.png
半岭有吕公嵓广盈丈许深倍之相传吕仙宴坐处
瓮山在玉泉山之傍西湖当其前金山拱其后山有寺
曰圆静寺山之阳有耶律楚材墓
都人王嘉谟石瓮记燕之西山有瓮山焉纯卢土
中多杏楠榆柳之属余尝游其间其南岩若洞而
圯者一樵人曰此少鬲仙室也久之游丁公潭问
于渔父渔父曰瓮山盖市中之异域云昔吾大父
尝闻山中有父老能缮生久而去之俄而来云山
卷六十八 第 2a 页 WYG0869-0252c.png
麓魁然而大凹而秀者瓮之属也因凿之得石瓮
一倍于常瓮华虫雕凿不可辨中有物数十种父
老悉携以去置瓮山西因为谶曰石瓮徙贫帝里
人不之信也嘉靖初瓮不知所存仆老矣睹吾里
中之世变习矣夫瓮何为余喟然而叹曰有味乎
父老之言父老何用识之渔父曰成宏以往非吾
所知也闻之宏治中帝京世臣富嘉靖中商富隆
庆侠富今之时益治而昔之富者迁徙靡常仆何
卷六十八 第 2b 页 WYG0869-0252d.png
足以知之夫幽蓟马四足可当中人之产枣栗千
子可食数口蔬百畦可当五帛相思桃李芳实杂
遝屯军日夜织作纯缘轻縠薰燧丹绿则天下之
沃饶也列圣培养小民守法岂独先世号为太平
哉宏治以后外戚边臣都公卿之右握兵席宠气
势炎炎世䘵者为之役则武断乡里都人以军为
美募郊而居屋相比也又谨事上时时馈食有所
制无所争吏摄于主者不敢问则世臣富世宗慨
卷六十八 第 3a 页 WYG0869-0253a.png
然求治破去烦挛法令日新民莫之式于是文武
奉法利害一切公之于下加以求仙采补异好奇
珍之络绎则商贾重醝贾外摄府贾内嬴杂贾疽
食奄人地之即竹木之场陶冶之技亦富千室及
至隆庆所好靡靡矣于是奸人之雄习刀笔观时
变其言曰所谓富者岂守子母钱而日为愚也祸
且立至故不如求百倍之利乃鲜衣怒马以交于
贵人倚凭则高如青云接趋则污如沟染已而昵
卷六十八 第 3b 页 WYG0869-0253b.png
则挟之怨则钳之刎颈托于非类千金转于片言
风扇波流无复纲纪其势斯极乃今又不无少变
矣说者曰帝里侈是未见天成之豪丽宣洪之清
泰也曩者燕市夏屋楼观重缕连铃贵人造佛寺
渴泉飞山佛身纯金七宝鋈渥中人燕享水陆区
殚后轩美人曳缟纻秣陵之縠袀于中单秀水机
杼不藉而靡少年日夜歌吹东西乐部倡家楼阁
通天乳煎镂蛤冬果春蔬弃之如遗赏赐动以千
卷六十八 第 4a 页 WYG0869-0253c.png
计三正元会酺乐灯火奥若连山状于六鳌生花
舞鸟闭机其中举火树者万万计荆扬估船日夜
集于大市而今安有之衣文之巧日变日俭故有
屋设而寡坚黑伎者或改而市矣元夕寥寥数人
行少年慱具数钱而摊司空召商具五刑泥首号
哭家立破败四方异味日至物价翔踊器更狭椭
转效他方贾者日夜心计市魁大奸其迹堇堇则
何以称也夫财通物富美名也逋之于不可知变
卷六十八 第 4b 页 WYG0869-0253d.png
之于不可继岂石瓮之为乎且以为诞也余默然
夫时变不一知者所难父老何言之易夫变之与
来固不能必也是故成宏之有嘉隆犹先朝之有
今日也岂必需于灾䘲之故志谶之微哉藏舟于
壑流遁继之夫瓮也又何知语曰观俗于野父老
其似之矣归而记之
都人李东阳记西山自太行联亘起伏数百里东
入于海而都城中受其朝灵秀之所会屹为层峰
卷六十八 第 5a 页 WYG0869-0254a.png
汇为西湖湖方十馀里有山趾其涯曰瓮山其寺
曰圆静寺左田右湖近山之境于是始胜又三里
为功德寺洪波衍其东幽林出其南路尽丛薄始
达于野乃有玉泉出于山喷薄转激散为溪池池
有亭宣庙巡幸所驻跸处也又一里为华严寺有
洞三其南为吕公洞一窍深黑投之石有水声数
步不可下竟莫有穷之者
五湖朱长春记西山之胜众矣不能纪纪其所过
卷六十八 第 5b 页 WYG0869-0254b.png
游自玉泉山始其泉流为西湖玉河发焉车马遵
涘以入其山于诸山突而前延延远望如釜首戴
土犹冠也近削立而尊如屏华严寺南倚之寺燬
存其寝拾级升有平台望湖焉见帝都焉壁当寝
后洞在壁间洞户沈沈黑若无人者入久而白煴
光照其上下下乳如露尽其洞四丈而修广丈有
奇左右石床最里见石龛也暮僧燃苇薪助之复
见两石壁诗自元丞相揭里以来其上又有洞其
卷六十八 第 6a 页 WYG0869-0254c.png
顶有故金芙蓉宫址章宗避暑宫也未至山之右
挠枭而蛇盘曰金山寺自华严而下度三石桥折
水而门临之水清鉴毛石齿齿然藻蕴蕊蕊然其
中无鱼阴水也金山观不如华严轩楹差之可以
寝处客多宿者右盘而西北缘岗而途蜿蛾以曼
衍皆山也崟峞高下隈粤巃巃然其林木参焉日
之所照垣翼朱丹五采则嫔嫱内人大珰茔焉秫
黍菽粟油油交于林间有果园稍稍有苏牧村落
卷六十八 第 6b 页 WYG0869-0254d.png
也
陆釴记出平则门行可数里清风徐来尘意洒落
遂遵湖堤绕村径后先惟意行歌相答举盻间楼
台鳞次出没烟霭若非人世所有者午至功德寺
主僧汲泉瀹茗酒数进起陟英庙行宫已乃促骑
西往缘崖攀磴穿云雾间溪花石竹幽芳袭人徐
憩玉泉登望湖亭抚看花台道傍诸刹不能遍历
惟听主僧谈名耳
卷六十八 第 7a 页 WYG0869-0255a.png
李流芳记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馀里至元君
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
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匌
与波光上下远见功
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
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公安袁宏道高梁桥游纪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
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堤垂杨十馀里流急而清鱼
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
卷六十八 第 7b 页 WYG0869-0255b.png
绿树中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
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
寂子出游时柳稍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
夹岸趺坐石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
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
三人坐枯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
亦窃谓彼筵中人諠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
卷六十八 第 8a 页 WYG0869-0255c.png
于乐何有也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
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公安袁中道纪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
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
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秾
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
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每
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
卷六十八 第 8b 页 WYG0869-0255d.png
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
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
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襟以
畦畛丛翠之中隐见村落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
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业农事
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锸者带笠者野歌而归有
老僧持杖散步塍间水田浩白群蛙皆鸣噫此田
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
卷六十八 第 9a 页 WYG0869-0256a.png
又裂帛湖记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泉山麓临水
有亭山根中时出清泉激喷巉石中悄然如语至
裂帛泉水仰射沸冰结雪汇于池中见石子鳞鳞
朱碧磊砢如金沙布地七宝妆施荡漾不停闪烁
晃耀注于河河水深碧泓渟澄澈迅疾潜鳞了然
荇发可数两岸垂柳带拂清波石梁如雪雁齿相
次间以独木为桥跨之濯足沁凉入骨折而南为
华严寺有洞可容千人有石状可坐又有大士洞
卷六十八 第 9b 页 WYG0869-0256b.png
石理诘曲突兀奋怒较华严洞更觉险怪复有窦
深不可测其上为望湖亭见西湖明如半月又如
积雪未消柳堤一带不知里数袅袅濯濯封天蔽
日而溪壑间民方田作大田浩浩小田皛皛鸟声
百啭杂华在树宛若江南三月时矣循溪行至山
将穷处有庵高柳覆门流水清激跨水有亭修饰
而无俗气山馀出巉石肌理深碧不数步见水源
即玉河发源处也水从此隐矣
卷六十八 第 10a 页 WYG0869-0256c.png
白鹿岩在瓮山西北越横岭白鹿岩在焉人鲜至者
闽人陈衍记凡客长安者未有不指西山为胜概
者也然游览所至亦自玉泉香山华严而止予自
马上望全山之势蜿蜒巀嵲烟草四合意必有神
工鬼斧在人迹不到之处或曰白鹿岩最奇于是
挟善游者新安周生裹粮取道登瓮山绝顶度黄
沙坂缒石涧而西秋高涧水仅没踝清驶殊常挹
而饮焉夹涧桑叶如绮涧穷小岭横之有白石如
卷六十八 第 10b 页 WYG0869-0256d.png
幢屹立岭上微有字画然薄蚀不可辨矣越岭诸
峰争列芽茁不断一峰最异即白鹿岩也岩高数
十丈嵌空欲堕中虚可旋两车岩左一隙如窗棂
下视深窅不知所际谷风倒射隙内琤然虽笙筑
合奏不如也相传辽时有仙人骑白鹿往来斯岩
故以命名登岩顶瞷万寿山如竖掌指西望太行
高挂天际夭矫拿飞烟云绕之断续无迹适风烈
不可久立而下岩角有茅舍小而整西僧居之黄
卷六十八 第 11a 页 WYG0869-0257a.png
眉红颊采草根和水以食音语不通见人嘻笑而
已不知何年代至中国栖迟此山也凡岩之木皆
偃蹇离披非平地所见独岩口古桧一株根出两
石相夹处盘旋横绕倒挂于外大可数百围色赤
如丹砂夫人不能拊虬龙而谛视之使得谛视当
如此桧矣是又岩中之最奇者也日暮归宿瓮山
次早略至玉泉而返
聚宝山在玉泉山西南行数里度两石桥循溪转至卧
卷六十八 第 11b 页 WYG0869-0257b.png
佛寺复二里为碧云寺金碧鲜妍宛一天界岩下一泉
汩汩石渠导之过斋厨绕长廊出殿两庑左右折复汇
于殿前石池泉傍一柳有大瘿人呼瘿柳柳左堂三楹
万历御题水天一色前临荷沼沼南修竹成林岩下一
亭曰啸云
玉泉西七八里聚宝山碧云寺金银宫阙如王者
之居朱铺文戺门堂七重重累数十阶以高其除
广夷有池广方居以殿中有梁跨池如亘白虹池
卷六十八 第 12a 页 WYG0869-0257c.png
中鱼大小万头其色丹白青蓝骊珠玳瑁出没藻
丝蘋叶承间如缀金玉宝珠繁露也梁之中塞以
朱栏神宗移跸再幸乐之设帟饮梁上观鱼遂为
御道云池之水盘折而流其下洑地而至玉泉出
焉其上且隐且见经殿北涧复伏殿下出有洞又
伏落池其源至远出者当寺后山之高壁云当源
为泉亭折泉为流觞交亭左右又前汇为池红白
荷花茭蒲参差又前盘柏为屏屏前竹一方区细
卷六十八 第 12b 页 WYG0869-0257d.png
如楛皮黄金数千百枝葱葱鸟噍噍者竹前古银
杏荫蔽区等于竹亭右古柳下本半皮枯臃肿若
橛若虬鳞若疣上枝细如丝青青盖亭亭为寺中
奇驾为留半日御膳寺人进饮三留御书额二曰
苍松古柏曰水天一色亭傍壁峭如城高可十丈
长四五十丈亭盖处其洼间道也壁右石室三临
涧石门石窦窗入蹋地有钟鼓铙吹之声吰吰疑
其云中盛夏凉可以衣僧云冬则燠花木之避冻
卷六十八 第 13a 页 WYG0869-0258a.png
者藏焉
虎林沈守正纪碧云寺精整胜香山而疏旷逊之
独寺后一泉出石根冬夏不涸𨗳为方池植白莲
其中上有亭大小二池前修竹一林清潇可爱予
自渡江久别此君婆娑不忍去微风徐来簌簌如
相絮语泉绕寺中庖湢皆资之恨其从屋霤下过
安得好事引为流觞可坐可歃亦一大胜也
吴郡王衡记从玉泉渡两石桥循溪转荫于卧佛
卷六十八 第 13b 页 WYG0869-0258b.png
寺娑罗树之阴复二里许至碧云西折听泉亭上
殿前石池一而桥绾为二中畜五色鱼百千头余
解衣盘礴坐而施饼饵焉唼呷相呼云队再捲若
为鱼丽以仰攻者
武林黄汝亨纪卧佛寺亦泉胜层岩夹道而下木
石散置可游可坐亦胜地也寺内有娑罗大树二
株可数围其子如橡栗僧云不但与菩提幻子可
作念佛珠碎之下酒可疗心痛诸山皆无
卷六十八 第 14a 页 WYG0869-0258c.png
公安袁中道纪香山跨山踞岩以山胜者也碧云
以泉胜者也折而北为卧佛峰转凹不闻泉声然
门有老柏百许森立寒威逼人至殿前有老树二
株大可百围铁干镠枝碧叶虬结纡羲回月屯风
宿雾霜皮突兀千瘿万螺怒根出土磊块诘曲叩
之丁丁作石声殿墀周遭数百丈数百年以来不
见日月石墀整洁不容唾寺较古游者不至长日
静寂若盛夏宴坐其下凛然想衣裘矣询树名或
卷六十八 第 14b 页 WYG0869-0258d.png
云娑罗树其叶若簌予乃折一枝袖之俟入城以
问黄平倩必可识也卧佛盖以树胜者也夫山刹
当以老树怪石为胜得其一者皆可居不在整丽
三刹之中野人宁居卧佛焉
香山在碧云南二里许有永安寺旧名甘露其制一如
碧云而饶古色最胜者来青轩乃神庙所书额也金人
李宴有碑其略曰西山苍苍上干云霄重岗叠翠来朝
皇阙中有古道场曰香山上有二大石状如香炉虾蟆
卷六十八 第 15a 页 WYG0869-0259a.png
有泉出自山腹下注溪谷曰小清凉西行数百步至弘
光寺殿圆制极工成化初创于中官中官高丽人见其
国金刚山有圆殿故移甚制于此面其前者金章宗祭
星台
朱长春记香山敞焕不如碧云栋宇特盛碧云荡
荡开朗有大人威严香山独孤高如羽人化域陵
世焉碧云堑削面坦夷其阳可望万里都城如带
香山独牙错门径幽耳来青轩其至高望不一隅
卷六十八 第 15b 页 WYG0869-0259b.png
但海气蒙蒙出焉其山盘回其泉折淙其离阁参
差其气窈深其草蒙修其木离披多古殿前二枯
松十围隐千牛焉日出映之山中蓊蓊如青云起
世宗尝幸临登轩望之叹曰佳哉此山独有紫翠
色轩有今上御书亦两幸矣其高于轩者山颠有
亭右盘数百磴上上不留足夋夋也下须翼之犹
不可趋升之望见诸陵其两胠犹山蔽之盖游希
至亦无题者未至亭亭在山巅至去顶复千尺按
卷六十八 第 16a 页 WYG0869-0259c.png
志上有二石状如香炉虾蟆望之未得升焉山之
人言自香山又西以南山特奇怪峞深其灵岩佛
宫往往而是经数百里尽乃至河内弥月不能游
然远稍稍荒落莽蔽而此以近都独盛以故遂不
复西
王衡纪由碧云至香山碛路深旷夹道尽白杨青
桧虽都雅不减幽绝当山之邃者曰流憩亭其旷
而可坐眺者曰来青轩流憩在山半灌木阴翳之
卷六十八 第 16b 页 WYG0869-0259d.png
中忆春季杏花飘飞尽矣而此地犹能护残红以
迟我念而寻旧游焉已乃过来青轩轩前西山为
距而虚其襟以捧帝城斜照薄金银台蒸气正紫
相顾谓此地宜月投枕焉而东自无量殿数折乃
至洪光寺皆短垣疏柏不蔽外景涓人甃白石为
阶其净若拭余叹曰使死不速朽者殆乐哉斯邱
矣笑而出望之东壑中郁苍攒错阁道参差若飘
红挂树叶者其光裕寺耶心乐之而日且下舂矣
卷六十八 第 17a 页 WYG0869-0260a.png
不果游
洪光寺入石门路甚修平可步古柏夹之外不见
林上不见颠枝干交荫人行道上苍翠扑衣日影
注射如荇藻凌乱历数百步复折而上如是者凡
十有一每登一折必右俯木末左瞰绝壁壁皆甃
石为之岁久若天造柏从石罅出多类鬼工初登
一二盘奇在柏稍上诸山如螺髻自柏外见则又
奇至七八盘山尽在下精蓝名墅棋布绣错金碧
卷六十八 第 17b 页 WYG0869-0260b.png
晃耀日竟屡换殆无暇问柏奇矣盘穷为山门甚
精丽又进为圆殿亦目所未见
洪光者即香山之支院也不复由十一盘穿柏中
山径数十步即香山藏经殿步而下即后殿从两
廊逶迤行至正殿历级从东行至方丈自回廊复
东为来青轩群山拱揖苍茜刺人目下见陂陀高
下杏树可十万株此香山之第一胜处也由方丈
出见山右溪流奔注如玉龙夭矫蛰而未苏下为
卷六十八 第 18a 页 WYG0869-0260c.png
方池一注沉碧有鱼数十头出没其间
沈守正记碧云池亭苍松翠柏水天一色香山来
青轩郁秀清雅望都亭六榜皆今上御书又一联
云恐坏云根嫌地窄爱看山色放墙低不知出睿
思否语亦有致书似沈度学士而骨劲过之
王衡记今岁戊子春季之二十二日约友人张益
之陈锡元张仲立郑子瞻游香山以了花事而以
卢师足之比期而仲立以事辞锡元复拉入他队
卷六十八 第 18b 页 WYG0869-0260d.png
中余与张益之郑子瞻周生如春者且行矣而黄
风如矢益之又谢病归余三人独当风行葆发盖
面蹇且不前也已至高梁桥而风窢然柳枝不摇
巾角微拂子瞻顾谓余是风留花耶抑花留客耶
余笑曰噫互有之半里许为真觉寺寺前浮图高
五六丈许而上为塔五方陟其顶山林城市之胜
收焉余语子瞻此不当胜天坛耶吾于此订雪盟
矣由真觉寺缘湖堤堤柳婀娜妥水色油油然而
卷六十八 第 19a 页 WYG0869-0261a.png
其下则茭芽蒲戟虚著柳丝鸭绿正与鹅黄相贴
顾尚不多得花初见花数十树或百树则纡骑赏
之以簪余帽且满已而去城渐远花渐繁则当马
首者视之已则左右指而已小憩于望湖亭俯而
窥泉以所佩花尽施之池清飔或来红翻绿皱悠
然有春江花月之想余乃以杯酒坐花瓣上候于
桥左杂水二停因呼子瞻和花嚼之自亭右沿山
膝行又溯一小村而香山碧云始见见山以上下
卷六十八 第 19b 页 WYG0869-0261b.png
皆漫漫遥白余曰云也子瞻营视不应徐而曰其
云耶将无是英英者耶已而问之山农乃真杏花
也始大叫以为奇绝相羊至卧佛寺面面皆花而
一绯杏据西原上者大可盈抱且殊丽三人缘而
上则枝轮樛覆若倒挂茱萸网网外复施百步锦
障余骀荡不自持而日且晡矣期以明日假碧云
道脱衣挂壶于此乃舍而至香山宿于来青轩从
轩前望花如春后薄雪鬖鬖满野而不蔽襳浓草
卷六十八 第 20a 页 WYG0869-0261c.png
树之观诘朝陈锡元从碧云来视予予与凭轩指
画诸胜次及新柳余曰人尽云烟柳烟安得柳容
其似者正在露叶时若眠若起半空半色之间耳
锡元深赏其言相携而上流憩亭亭西一杏尚未
破函盖昨岁迟我于花后者也余谓锡元曰是当
有神酬以酒祈明年花事焉
武林黄汝亨纪过香山蹑蹻披磴流泉茂树一著
屐即有轩轩白云之气半似吾山九里三竺间于
卷六十八 第 20b 页 WYG0869-0261d.png
西山中当据上座登来青轩峰下皆苍翠盘郁大
撮山河之胜有扁书世宗元年题此山独有紫翠
色真睿赏也餐卧弥日独不忍去上有流憩亭不
及来青甚寒泉亭更可无坐
中峰在香山之后以其居诸峰之中故曰中峰也上有
庵蹑危磴而上十百者三始及庵庵两翼有亭东望京
城漭漭尘土微见黄色一点大内也山之阴有晏公祠
翠岩寺永寿庵山之阳有弘教寺俱称名胜
卷六十八 第 21a 页 WYG0869-0262a.png
公安袁中道记中峰庵门有石楼可眺有亭高出
半山可穷原隰墙围可十里悉以白石垒砌高薄
云汉修整中杂之纡曲阶磴墀径石光可鉴不受
一尘处处可不施簟席而卧于诸山中鲜洁第一
刹中仅见一僧甚静寂予少憩石楼下清风入户
不觉成寐既寤复循故涧涧涸而怪石经于疾流
冲击之后堕者偃者横直卧者泐者背相负者欲
止未止欲转不获转者犹有馀怒其岸根水洗石
卷六十八 第 21b 页 WYG0869-0262b.png
出亦复皱瘦崚嶒崎嵚陷坎罅中松鼠出没净滑
可人舍涧而上碧峰得寺曰弘教亦有亭可眺也
有松盘曲夭矫肤皴枝拗有远韵间有怪石佛像
清古亦为山中第一降复过翠岩循涧左行山口
中为曹家楼有桥可憩竹柏骈罗石路宛转可三
里许青苔紫驳缀乱石中墙畔亦多斧劈石骨理
甚劲意山中概多怪石去其土肤石当自出无柰
修者意在整齐即有奇石且将去天巧以就人工
卷六十八 第 22a 页 WYG0869-0262c.png
况肯为疏通显其突兀奋迅之势者乎绝顶有亭
眺较远以在山口也此处门径弘博不如香山而
有山家清奥之趣亦当为山中第一也
又纪翠岩寺门有渠天雨则飞流自山颠来岩吼
石击涛奔雷霆直走原麓洞骇心目刹后石路百
级有涛好鸟和鸣于疏林中隐隐见都城九衢宫
观栉比万岁山及白塔寺了了可指其郊坰之林
烟水色山径柳堤及近之峰峦叠秀楼阁流丹则
卷六十八 第 22b 页 WYG0869-0262d.png
固皆几席间物出门即为登眺入门即就枕簟虽
夜色远来犹可不废览瞩有泉甚清可煮茗遂宿
焉风起松柏怒号震撼冲击枕上闻其声如在扬
子舟中驾风帆破白头浪也予遂定计九夏居此
以避长安尘埃
武林黄汝亨纪从洪光寺过佛光寺为弘教寺有
石桥鱼池不及碧云寺前有流泉亭亦似碧云兰
亭意而摄境开山面过之会晋州赵孝廉饮此与
卷六十八 第 23a 页 WYG0869-0263a.png
之浮三大白而别弘教之傍有岩俗称晏公祠余
偶入视其内皆石室琢三皇五帝列圣名贤像自
吾师宣尼而下及宋朱紫阳李延平诸公两壁又
刻画忠臣孝子如王祥颜杲卿之属又有小石室
题函五经书史讯之乃武庙时中贵晏公造也余
因嗟叹自吾入西山所见金碧殿阁皆浮屠氏之
宫大都皆中人自营其身后香火藏而此室独及
吾儒门一宗何类无贤
卷六十八 第 23b 页 WYG0869-0263b.png
卢师山在京西三十里山半为秘魔岩岩石嵌空几二
丈旧传隋末有沙门曰卢师居此山能驯伏大青小青
二龙故名岩下一池二青蛰处视之若不甚深然探入
不可穷
都人于奕正云石子凿凿故桑乾河道也曰卢师
山有寺曰卢师寺正统十一年更名清凉今佛无
殿已过寺半里者秘魔岩是卢师晏坐处相传隋
仁寿中师从江南掉一船来祝曰船止则止船至
卷六十八 第 24a 页 WYG0869-0263c.png
崖下止遂崖居居数岁二童子来曰大青小青愿
侍不去岁大旱所司徵祷雨者童子白师乘师愿
愿施雨雨一方也遂乘云气去俄雨大注知大青
小青是乃龙矣龙归投潭中潭广丈巨石覆之深
黝不可测二龙有时出云气仍随之崖下塑二童
子侍师像崖上一柏产石面长尺不凋不荣是卢
师手植
翠微山在城西三十馀里上有圆通寺盖旧平坡寺也
卷六十八 第 24b 页 WYG0869-0263d.png
姚少师尝言平坡最幽胜学佛者所宜居山半有平地
故名洪熙初始改今名
从香山东行饭于善应寺中东走涧道寻卢师山
睹翠微一带苍石碧瓦掩映白杨深柏中而新柳
杏花希稠点缀斜分倒插尽有深情盖香山如扬
州花市浓抹故佳而此地则若耶曲径其不厌正
在淡妆耳从卢师寺秘魔庵循东冈而至清凉寺
寺有古佛像其前为平台眺望甚伟自此下而南
卷六十八 第 25a 页 WYG0869-0264a.png
折皆从山逻中行花柳时可观凡折数盘涉五六
庵而至平坡寺寺一阁庋山颠于远眺尤胜
旧志山上柘树一株屈曲如虬斜傍二潭潭水磅
礴绕峰而出其顶修竹箯娟不减江南
潭柘山在京西八十里出京至马鞍山千佛阁及戒坛
至庞涓洞踰二岭而至潭柘潭柘以一培塿当群山心
九峰扆而立焉志所谓老柘美竹者乌有矣而两殿鸱
工绝则金元故物也寺后故有龙潭今已甃为池而其
卷六十八 第 25b 页 WYG0869-0264b.png
支委尚阔去山数里泉走石崖壁间声甚怒至寺桥而
水益怒
觉山在京西三十里悬崖之上与卢师平坡鼎峙西有
三泉曰清冷曰清香曰荐至
韩家山在京西三十六里山阴有汉左冯翊韩延寿墓
韩世居于此俗呼罕山又呼黑山汇
仰山在京西七十里峰峦拱秀中有平顶如莲花心旁
有五峰曰独秀翠微紫盖妙高紫微金章宗有诗刻石
卷六十八 第 26a 页 WYG0869-0264c.png
云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莲花里梵王宫鹤惊清露三更
月虎啸疏林万壑风
百花陀在京城西王平口四围皆山中有平川约数十
亩产杉漆药草春夏之交百花烂然有金章宗石床今
存
都人于奕正纪府西一百二十里由王平口过汉
匈奴分界处曰大汉岭抵沿河口元女庙是百花
山足也山翠跃来引人渡石涧上马栏山折旋其
卷六十八 第 26b 页 WYG0869-0264d.png
径左右周转百步当直上十步以登所苦石磊磊
承趾不似土柔素车马人趾茧生之所喜树阴云
影荫盖密稠不至曝酷径此至法幢庵五里径折
旋如前幸容骑而马奔奔喘喘汗淫淫多不忍骑
者上下诸嶂纵横一翠迎送目步不觉五里篱径
坦然者姚庵也岭而西行数里千佛山又数里观
音山径折旋如前山旧有菩提树仙人桥望海石
盗伐树矣桥石则存过此山石尽于空际态变矣
卷六十八 第 27a 页 WYG0869-0265a.png
下上岭者七迎前壁立者鹤子山也此去千佛岩
山石态变者尽作人形度阎王𡽶是百花山腰也
百花者红紫翠黄不可凡数不可状喻不可名品
即一色中瓣萼跗异不可概之土人指一种尊之
曰天花艳光而幻质佛诸经每所称天雨曼陀罗
花天雨曼殊沙花也行百花中一里进篱门石洞
礼佛殿上礼文殊阁上礼文殊法身塔下登菩萨
顶累石凡三峰登者必以小石累而尖之种佛因
卷六十八 第 27b 页 WYG0869-0265b.png
故石小风大不能吹去以示旷劫无动转故坐立
顶上俯诸山搢如圭东西两灵山也乃旁四望东
京师也南冉冉者浑河也西郁郁乎茶露顶居庸
诸山北荡荡乎边城外沙漠际无穷也是百花山
顶也下顶未半又入百花中不可名状数者多于
前游此者或曾见文殊光风云作雷一声山灏灏
如海忽左涧一圆光轮右壑遍初白次红次五色
具木石人鸟塔语摄入光中如镜受像我闻文殊
卷六十八 第 28a 页 WYG0869-0265c.png
表智故放光莫勤五台智光也东之龙王颓庙列
五龙王中位龙母北之大士殿发鬅须鬈然下千
佛岩南之东之又入百花中花被径八里多于前
过白水庵行泉声二里一松标瑞云寺寺即五代
时李克用建亭故处俗今曰百家寺也寺有摩诃
祖师法身用像法装之若新有摩诃煮石铛非石
非铁莹如漆光宣宗曾取视赐以龙袝归寺也有
摩诃摔龙石龙逸袓追摔之今龙迹宛于石也志
卷六十八 第 28b 页 WYG0869-0265d.png
称山暖肥产杉漆药草春夏烂红紫香袭人则百
花者药草花耶然本草图经中亦无从物色之
附退谷小志
退谷在水源头傍退翁记云京西之山为太行第
八径自西南蜿蜒而来近京列为香山诸峰乃层
层东北转至水源头一涧最深退谷在焉后有高
岭障之而卧佛寺及黑门诸刹环蔽其前冈阜回
合竹树深蔚幽人之宫也
卷六十八 第 29a 页 WYG0869-0266a.png
水源头两山相夹小径如线乱水淙淙深入数里
有石洞三傍凿龙头水喷其口又前数十武土台
突兀石兽甚钜蹲踞台下相传为金章宗清水院
章宗有八院此其一也水分二支一至退谷之傍
伏流地中至玉泉山复出昔有人注油水中玉泉
水面皆油也一支至退谷亭前引灌谷前花竹
谷口甚狭乔木荫之有碣曰退谷谷中小亭翼然
曰退翁亭亭前水可流觞东上则石门巍然曰烟
卷六十八 第 29b 页 WYG0869-0266b.png
霞窟入则平台南望万木森森小房数楹则为退
翁书屋一榻一炉一瘿樽书数十卷萧然行脚也
谷之后高岭峨峨摄衣而上为古茔茔垣之外有
台可憩茂松蔽之不见其下
谷之东则隆教寺寺前旧在退谷上移置石门之
东殿供大士像岁久漶漫寺僧秋月募善知识缮
饰之境地深邈可供趺跏
谷之前为莳植花竹之圃中有僧家别院养牡丹
卷六十八 第 30a 页 WYG0869-0266c.png
数百本石楼孤峙面面皆花北望退谷掩映翠樾
中如悬董巨妙画在阁之壁
谷口外沿泉东行皆石壁也大石一方上建观音
阁再东则卧佛寺傍扉入扉娑罗古树大可数围
柯干参天瞿昙酣卧殿上乱后寺废香灯久断矣
寺门白塔高矗大松两行拥之香翠扑人衣裾
谷西南里许为广应寺寺有白松如雪门外深涧
石桥横之桥傍乔松数十株箕踞其下看碧云香
卷六十八 第 30b 页 WYG0869-0266d.png
山诸寺丹甍碧瓦如蜃楼如绛阙又惝恍如梦际
谷西越涧而过则长岭横拖岭半为章宗看花台
古松一株夭矫磅礴拾级而登此则佳主人也
谷后踰岭数重则见汤峪画眉诸山东北烟树迷
蒙巩华城也又天半摇摇万马腾空而下天寿元
宫也广应寺之西为木兰陀由寺前鸟径西指过
小桥三四径渐峻盘旋而上始至玉皇殿殿南别
院有轩有室小楼三层踞山之巅俯视弘光寺松
卷六十八 第 31a 页 WYG0869-0267a.png
盘香山来青轩诸胜殿北深涧悬崖水出洞中傍
为鱼池为药栏为篁丛殿侧有满井水可手掬西
山山顶之井广皇寺与此为二甘冽似中泠谷中
瀹茗取给二井退谷逸叟记
附记西山高隐
按汉王氏有五侯乃谭商立根逢时也五侯中王
谭实为贞臣谭虽封侯而不肯事凤水经注王谭
不同王莽之政子兴生五子并避时乱隐居涿郡
卷六十八 第 31b 页 WYG0869-0267b.png
西山光武即位封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
侯显才蒲阴侯仲才新市侯季才为唐侯所谓中
山之五王也此五侯以贞节封比前之五侯清浊
不同矣本传谭倨不肯事凤不辅政而薨子仁嗣
仁素刚正莽内惮之令人奏就国后遣使迫守令
自杀是不同王莽之政者谭之后又有子仁所云
兴者岂即仁之弟耶因兄死而相率避乱正相因
也惟仁受王莽之诛而后光武义而封其后然则
卷六十八 第 32a 页 WYG0869-0267c.png
谭抗王凤仁抗王莽兴子五人并能沉冥高隐居
西山则西山以五王重矣此山苦无古迹有如此
懿美之迹而志不知载惜矣
军都山在昌平州西北二十里昌平汉军都县以山名
也后汉卢植隐居上谷立黉肆教授生徒昭烈微时修
弟子礼焉彼时军都县属上谷郡又名居庸山
银山在昌平东北六十里峰峦高峻冰雪层积色白如
银故名麓有石崖皆成黑色又名铁壁顶为中峰迥出
卷六十八 第 32b 页 WYG0869-0267d.png
云霄缘石梯上五里许下视梵刹如弹丸刹乃唐时建
领七十二庵沙门邓隐峰藏修之所有浸月泉天清桥
巨虎石诵经台诸胜
明李元阳记晓起骑行几二十里路人乃云赤独
子去密云已旬日矣众相顾色阻南沙谓予曰银
山铁壁去此不远盍往游焉遂折北而去诸君相
尾问程或言远或言近各有难色迟回不进南沙
与予恐为所阻遂策马亟驰行六十里至邓隐峰
卷六十八 第 33a 页 WYG0869-0268a.png
道场八角亭东北有铁崖壁立石色荧然顷之月
出烂如银界洗盏更酌夜分不寐明日将拄杖登
顶寺僧曰顶由阎王鼻行僧住此十馀年亦不敢
度予二人笑而不听竟趋鼻侧山脊如刀背仅容
一足长约十步面旁如削下临万仞不可凝视罡
风吹衣足不能立予曰列子履万仞之险足二分
垂外何如乃去靴鞋趺坐徘徊取棋枰对奕南沙
忽推棋东行比予回顾渠已度鼻矣予亦侧身起
卷六十八 第 33b 页 WYG0869-0268b.png
立逐其武而东遂相与同登山顶予曰君无议拟
予无思量乃能至此向使议拟思量东瞻西顾则
私意起而反惑安能至此哉南沙曰士之立朝能
以无议拟思量之心行之何事不办坐未有顷寺
僧凭樵者送茶各饮一盏樵者指长城外曰此为
黄花镇此为居庸关又西为某关又东为某镇皆
在烟光微茫中万里龙沙风霾无际令人气吞边
塞眼隘寰区矣罡风稍定挺身度鼻而回初无难
卷六十八 第 34a 页 WYG0869-0268c.png
者回入僧院崔都尉京山自外来曰闻二公在此
愿得同游遂举觞荐山蔌坐月下说长城险易夜
分各就宿明日京山早发来别予二人尚未下榻
饭已由捷路向昌平道中多木栅如圈初不知其
故既而问樵人乃知其为致虎圈也顷之从人告
饥遂就流泉而饭甚甘之马上作银山铁壁歌夜
投昌平公署不食而卧明日荆川少海携酒来相
劳顷之湛泉亦至因为言山水之情状诸君颇以
卷六十八 第 34b 页 WYG0869-0268d.png
不游为恨荆川名顺之编修武进人湛泉名与龄
验封郎山西人少海名瀚考功郎顺庆人南沙名
过职方郎富顺人予则名元阳字仁甫号中溪大
理人为御史
玉带山在州东北十五里山腰白石周围如带实拱揖
皇陵者又五里为笔架山三峰并列迥出云表成祖元
宫在焉州之南则曰凤凰山出城西四里至红门两山
并峙连翩如凤翥州北则曰虎峪山巍峨若虎踞又十
卷六十八 第 35a 页 WYG0869-0269a.png
里曰昭壁山正方如屏以作南障州东有影山远望之
其影先见故名是为东山口州西有小金山日午金光
射人又皆陵园诸山之护翼
红门之西翠屏山下出泉九穴为池名九龙池池
上亭台金碧辉映夐若仙都又有仙人洞在红门
东山腰谽谺頫梯而下至洞约三丈许内有一门
巨石天成近门上有石钟长约数尺倒垂待叩入
门转南见有石缝如夹道元窅无际不可深入古
卷六十八 第 35b 页 WYG0869-0269b.png
诗云我欲叩石钟惊起洞中人烟萝杳无际空锁
石门春石洞何窈窕云是仙人庭仙人渺何许瑶
草空自清石洞窅且深花落无人扫仙翁去不还
何处寻瑶草
白浮山在昌平南一十里山有二龙潭流经白浮村元
人郭守敬引此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流入积水潭以通
漕运
郭守敬所筑堰起白浮村至青龙桥延袤五十馀
卷六十八 第 36a 页 WYG0869-0269c.png
里以障双塔神山诸水名曰浮堰
驻跸山在昌平西南二十五里高十馀丈西北袤二十
里金章宗游此镌驻跸字上有台章宗自题栖云啸台
四字
都人王嘉谟纪自高梁桥水度至白浮瓮山出蓟
县境瓮山斜界百望是山也南阻西湖神皋兰若
皆萃焉北通燕平丛丛
磈背而去者百里犹见
其峰焉是宜禾黍山之阳有祠焉高十五丈登之
卷六十八 第 36b 页 WYG0869-0269d.png
可以望京师可以观东潞出百望十里为长乐河
河水不甚阔而驶又北二里为玉斗潭潭箕圆仅
丈腐草罨之深不可测或云是有物焉有两牛斗
而饮陷于潭辄不可得又北十里为灌石驻跸山
在焉其山长西北袤凡二十里石皆壁立高可十
馀丈嶟沓欹危如坠如挽前临平川一望无际孤
堠时隐猿鸟悲号行者懔懔西望白虎站深若天
井湛碧难尽山之上有台是名栖云金章宗尝游
卷六十八 第 37a 页 WYG0869-0270a.png
焉登台而啸题石而欢下而观于野盖燎而猎焉
召其部长大人击毬俄而自击也乃叹曰美哉乎
而谁见之山下石床石釜俱存山之西有洞是名
寒崖势殊奥邃中多异草奇石灌木随风扬芬四
望则惟北多岨云寿宫之成也上自狄村游于浑
河是尝驻跸自驻跸而北皆崇山也连缀匼匝又
砂砾延缘岩间白石崭崭春夏雨潦则成巨浸樵
采不达又北二十里许乃从西折斜入南谷有聚
卷六十八 第 37b 页 WYG0869-0270b.png
焉是名漆园园之南有山焉是名雅思是山也幽
晦多雾富有果蓏山陷而为坎有池焉浚洌如露
是名露池有比邱一人土人敬事之自园而出再
由走集西十里许为高崖崖下有众泉绕其聚四
面皆山蔚洞森萧圹如也又西北十里许为清水
涧是涧也两山如门行可二十里山皆奇峭巃嵷
山中飞泉滮洒或决地或分流淙汩树木之间推
激岩崖之穴青如乱鬌白如吹絮仰视重峰时有
卷六十八 第 38a 页 WYG0869-0270c.png
孤石之揭揭沈黯迷离天气自曀崖间百合忍冬
棠杜牛妳相思郁薁黄精唐求之属渗味扶芳烁
红陨翠飞沫击枝坠而复起新实含濡落而不变
奇禽异羽嘤嘤满耳鸟巢雉囮遍其岩穴山鹿之
毳豪猪之毛丰茸随风溯流而行高高莫极有岭
焉名曰鳌鱼又西里许山益峻有兰若二焉上曰
松阳下曰金鹰其上独多松合抱而数丈者有三
朴遫者万计登之而望则大山屏张霅然斜开则
卷六十八 第 38b 页 WYG0869-0270d.png
金鹰在焉金鹰下控大岩岩吐百穴汇而为湖决
而东流是为清水之源迤逦以东下山折坂而南
蓊然红赩髣髴有光有陉焉曰六十屈折汗邪黄
芦白沙之间可六十折再由走集又西有陉曰十
八盘息壤如金郁勃而立狭可容人可十八折登
顾徘徊西则植立夹持不暇停足頫视斜柯洪枝
匝藤萝而舞鹍雀者深深莫极旁睨则北山矗矗
一阴一阳闪倏孤日含濡云彩山之上平衍西五
卷六十八 第 39a 页 WYG0869-0271a.png
里有岭焉是曰长城苍黯高竦下视前坂其巅瓦
砾纵横微有雉堞剥蚀沆莽是曰秦皇之址有泉
出焉是曰马跑苞稂覆之将眢矣又西二里有台
焉是曰了思衡可二亩高可数仞莎蘋匝之楸檀
桕柏之木宛宛相构登之可望四方斗绝有足怀
者下台而西又十里皆峻岭也判为中路岩之两
间如榭如障如层构深藏如旨苕盘互花实齐秀
风泉并响远闻伐木嶷嶷留滞有岭焉是曰灰岭
卷六十八 第 39b 页 WYG0869-0271b.png
险特倍于长城石如蛤粉无树木大石磋磋吹籁
扬尘则纷溶而起百里可见了了如雪路口如甔
甀一綖孤露莹照通川下山有城焉是曰镇边之
废邑又西八里许有城焉是曰镇边两旁皆山围
之其南曰碧驾之山曰通明之山其北曰鹰扬之
山曰涔洛之山有湖焉小而深在碧驾之岩圞结
不见每多异草中有赤鲤盈尺春夏之交山水增
流则湖益清可鉴是曰合抱之湖镇边岩邑也居
卷六十八 第 40a 页 WYG0869-0271c.png
人仅可百数地寒不能五谷五畜劳羸不甘兵杂
其间狡猾难治西十里有堠曰唐耳背据大山下
视怀来烟液杳袅足为天险楼堞固沟洫浚军械
精睨横岭而斜界居庸可甲燕平镇边废邑其南
皆山也中为衢路其东曰六华之岩其西曰小神
之山曰青利之山岩分形如六华其第四岩有洞
焉最深窈土人夜登之取宿鸟忽有双鹤飞鸣是
为鸣皋之洞南可十里有聚焉曰长峪又西五里
卷六十八 第 40b 页 WYG0869-0271d.png
有岩曰德胜又曰凤凰上有兰若焉是山也威纡
距绝抵此而穷四面环匝山可三十丈磴道半之
登之每顾则山形变兰若已圯然蟠结秀竦下视
三山侧侧欲合东望长峪蔚然开阳其左岩崟尤
峻石稍拥出山下有泉焉源源可二十里达于浑
河照映萧瑟町畦滉然据岩而立终日无人山之
上奇树新实甘香飂䫻背秋涉冬空冗悄然万碧
俱立山之上有台焉登之而望则蹙然两山兰若
卷六十八 第 41a 页 WYG0869-0272a.png
闭藏不可俯见是曰隐鹫之台山之西有洞焉小
而隘可容数人门有古松蔽之坐其中以瞻西峰
有如指掌中壁刻观世音大士像镌刻甚深是曰
观音之洞又曰孤松之岩兰若讲堂中有蘋婆三
株大可合抱翠叶多子团圞数丈真可奇也山之
南有岭焉曰西峪可以入沿河山之下有碑不可
辨自长峪而东可二十里有聚焉曰菩提堑有祠
焉是祀菩提盖古人有乞者众食之俄而怒焉乃
卷六十八 第 41b 页 WYG0869-0272b.png
杀之剖而食犹故民神之是为祠也有兰若焉曰
白驳是山也险倍灰岭不通行者幽阻凄蔼萧然
可诧有坛焉幢设于上皆紫英之石烂若丹霞有
银杏二树大可盈抱芬盛多子出山而北有山焉
是曰白鹤其峰岫缭绕不易诘也其中有白色皬
然状如鹤著于石上又折而东则走高崖北山自
高梁至德胜共百八十里小山至众记者二十鸟
有红鸦沙鸡文雉半趐兽有虎豹奇狸狼野干白
卷六十八 第 42a 页 WYG0869-0272c.png
驳豪猪兔麃草树多奇土人每言二月之交有山
曰青华下可万丈西通四方每有瑰形奇物且飞
且走衔乳而西猎人莫敢近也又言三伏每雨群
山出流大石浮浮马奔麇至有如雷霆仰视碧驾
鹰扬之山半在云雾戍楼昼晦飞云积烟片片入
户连月不霁实神京之奥区山川之都会也
𡵺𡵺崖在昭陵之北极其险峭
于奕正记𡵺𡵺崖旋旋蟠蟠望若梯磴石丑怪若
卷六十八 第 42b 页 WYG0869-0272d.png
鬼面下崖之庵曰瑞峰一曰麻尼崖高危立庵逼
其踵南山前逼庵而又高危冬前后两月蔽不见
日惟短至日景一线透之崖三峰而三庵两峰翼
中峰首自盘道庵以之东峰庵壁与石与树也西
若有奇焉自渡津桥以之西峰庵壁与石与树也
东若有僻焉自东西峰以之中峰庵壁与石与树
也东西若有高焉天启中陵监饰五庵新矣三峰
失其朴
卷六十八 第 43a 页 WYG0869-0273a.png
妙高峰在西山后居庸关诸山之面也与天寿山相接
中开一罅即居庸关山峻而秀故以妙高称
袁中道记妙高峰去沙河四十里远视之惟一山
逼近则山山相倚如笋箨皱云駮霞极其生动其
根为千年雨溜洗去石骨棱棱每山穷处即有小
峰如笔格法云寺枕妙高峰最高处近寺有双泉
鸣于左右过石梁屡级而上至寺门内有方池石
桥间之水泠然沉碧依稀如清溪水色此双泉交
卷六十八 第 43b 页 WYG0869-0273b.png
会处也其上有银杏二株大数十围至三层殿后
乃得泉源西泉出石罅间经茶堂两庑绕霤而下
东泉出后山经蔬囿入香积而下会于前之方塘
是名香水也山石虽倩更得此水活之其秀媚殊
甚有楼可卧看诸山右有偃盖松可覆数亩故老
云金章宗游览之所凡有八院此其香水院也金
世宗章宗俱好登眺往往至大房山盘山玉泉山
而其中有云春水秋山者章宗无岁不往岂即此
卷六十八 第 44a 页 WYG0869-0273c.png
地耶
上方山即古称大房山最称奇秀古碑云幽燕奥室
闽中曹学佺纪出房山县行六十里所过村落曰
瓦井曰天光曰孤山口皆与山势为升降过孤山
口则崇山如环幽溪如带时时涉溪沿壁践苔扪
萝乃至山麓有一庵焉为诸峰所覆如狻猊之昂
首也巉岩两壁相距中开一线鸟道盘旋五里至
石梯梯即巨石五丁凿为坎仅容半跬高数百磴
卷六十八 第 44b 页 WYG0869-0273d.png
左右两铁絙长百尺山颠下垂陟者缘之手足分
任其力盖左迫无极之岩而右临不测之渊矣梯
尽处有小庵可憩折而东北可一里至山门入门
始昂首见诸庵纵横稠叠处于悬崖峭壁蒙茸之
内如鸟巢然所谓禅栖也独上方寺正中如负扆
以居蹑千百磴始可到傍有两涧流下闻而不见
水其上有冰封之耳又东折而往则连嵓层阴雪
堆未化独有古柏青青龙蟠虬舞出雪之上其嵓
卷六十八 第 45a 页 WYG0869-0274a.png
轩揭如仄奇秀如云穿注如蜂房燕垒嵓下有泉
深三尺广倍之面一平台又十倍之相传开山时
有龙占此禅师叱之避尽挈其山泉以去师飞锡
击其尾留泉仅满斗今山即名斗泉也山下有洞
尚隔一山说者以此山空腹寺径达洞然人必自
其上行上行必径前峰孤圆突兀形如摘星望之
甚惮陟亦可至峰半可頫诸庵岭亦劣平尚不见
洞又下五里入洞如一城僧家依洞为窟石床茅
卷六十八 第 45b 页 WYG0869-0274b.png
扉可掬为客煮茗初未有水以葫芦系腰至洞里
取水曳之出入寻縳枯藤为炬鳞次而进第一洞
犹隐隐见影二洞以内即黯黑无光三洞是一小
窦围可三四尺深五六丈伏地匍匐束身蛇行即
僧所曳葫芦处也入三洞倏高广燎炬不见顶傍
有一潭石蜿蜒如双龙状其中圆光如珠于是取
水焉抵九洞无路有穴如井入者后人蹑前人背
丈馀复空阔但雾气蓊塞履滑衣湿不易前进至
卷六十八 第 46a 页 WYG0869-0274c.png
十三洞路尚不穷云过此无奇兴尽返矣大抵中
以一曲为一洞十三洞约有六七里洞中之石玉
白镜莹铲为琉璃踰寸明彻其境之最著者曰莲
花山片片如青莲瓣曰龙虎宛肖龙虎曰长眉祖
师兀坐岩畔眉翛然垂曰吕纯阳俨然具道者衣
冠曰石塔层层笔立曰石钟鼓叩之作钟鼓声此
非历三洞穿窦之苦不能得也又其最著者曰须
弥山一山甚大行良久难尽曰雪山猋如积雪扪
卷六十八 第 46b 页 WYG0869-0274d.png
之若刺曰万花楼山之上有重楼焉以雪为地吐
花如灵芝者数万朵曰仙人桥跨青溪而渡曰十
八罗汉为修短欹正各状猊曰接引幡从顶倒悬
缥缈若拂此非历九洞入井之危不能得也出洞
之后依然天光迥若隔世惊喜异常
小西天即石经山也在房山西南四十里
纪云范阳怀玉乡西北山水秀异出独树村北行
四里许两山对峙外隘内豁小溪中出石峰参差
卷六十八 第 47a 页 WYG0869-0275a.png
如犬牙水触石流潨然有声沿溪前行十数里有
巨石数十横布水中蹑之以渡登平冈而望四山
多离绝之势峰峦峙立如书空之笔者不可胜数
其中一山若火燄而草树独茂问诸牧童知为田
带山而小西天之境在焉迤逦至山麓壁立似不
可登徐望之有磴道循山之偏脊直上行者前后
顶踵相接凡三憩息始及山之半有石室题曰义
饭厅碑志云唐乾符中僧藏贲所建欲俾游者至
卷六十八 第 47b 页 WYG0869-0275b.png
此不必赍粮也由厅前折而东凿石为道广不满
尺横于山腹者一里许将折而北则条石为阶凡
九十九级上至平处行百馀步复有阶如前级差
少自其上平折而南有石堂东向方广一丈五尺
许名曰石经堂堂有几案垆瓶之属以祀三宝皆
石为之其上天然如帐顶下则甃石以平其地三
向之壁皆嵌以石刻佛经字体类赵松雪意必元
人所刻其中有四石柱柱之上各雕佛像数百皆
卷六十八 第 48a 页 WYG0869-0275c.png
为小圆光而饰以金碧堂之前向为石扉八扇可
以启开外有露台纵仅八尺横与堂称三面为石
阑设石几石床以为游人之所凭倚傍有禅房庖
湢之所皆因岩为之不假人力堂之左有石洞二
其右有石洞三复有二洞在堂之下方石经版分
贮其中盖隋沙门静琬始以经刻未成而奄化唐
贞观后其徒道公等继续成之至辽统和及金明
昌之际有沙门留公顺公亦增刻之前后纳于洞
卷六十八 第 48b 页 WYG0869-0275d.png
中者通千馀卷石凡七百馀条有石幢记其目甚
悉每洞皆以石为窗棂用铁固之纵广不可知而
石本之近窗者可以窥见观其字画则辽金所刻
与隋唐自异其左洞有静琬贞观八年碑记嵌于
门上大意谓未来世佛法有难故刻此藏之以为
经本若世有经愿毋辄开其用心亦可谓勤矣石
洞之北有石池石井池广七尺而深半之井深浅
不可测皆莹然涵虚可鉴毛发井之北十馀步有
卷六十八 第 49a 页 WYG0869-0276a.png
泉自窦中出涓涓不绝又有石为龙王像民祷雨
则祀之古木苍藤樛错其上然阴翳惨澹不可久
居由泉窦之南复扳缘小径盘屈数十折至山顶
有五石台台之上皆有白石小浮图其南二者乃
唐金仙公主所建刻字如新馀无题识不可考顶
有巨石后广而前锐平出于虚空者数尺相传谓
之曝经台予至其上回视四山则向之特立若书
空之笔者皆隐然在履舄之下似可垂手抚摩稍
卷六十八 第 49b 页 WYG0869-0276b.png
临石之锐处而俯视之则陡绝万仞无有底止已
而下至堂中左右有碑十馀通特观其高大者则
唐元和四年幽州节度使刘济与其僚来游所建
主僧指曰有云居寺亦静琬所创西偏下五里许
可造乃至山麓渡小溪丛薄间寺规制已壮然比
旧基差小墀中有唐时所建石浮图四皆勒碑其
上其一开元十年助教梁高望书其一开元十五
年太原王大悦书其建于景云二年者则宁思道
卷六十八 第 50a 页 WYG0869-0276c.png
所书而大极元年建者则王利贞之书也然独不
著撰文人岂即书者为之欤予次第读之爱其字
画清奇皆有虞褚法老僧复曰后苑中石刻犹多
遂历榛翳间见残碑断碣或立或仆不知其几而
多贞观开元时刻
红螺崄在上方东三十里循九龙峪过八达岭穿云会
门始及下崄再挽铁绠而上至红螺洞曰中崄再上半
里为松棚庵再右百磴曰观音洞是为上崄
卷六十八 第 50b 页 WYG0869-0276d.png
公安袁宏道纪红螺崄从葫芦棚而上磴始危天
始夹从云会门而进山始巧始纤水始怒卷石皆
跃至铁锁湾险始酷从湾至观音洞仄而旋奇始
尽山皆纯锷划其中为二壁行百馀步则日东西
变数十步则岭背面变数步则石态猊变矣壁郛
立而阴故不树瘦而态故不肤亦不顽蛟龙之所
洗涤霜雪之所磨镂不工而刻其趣乃极
盘山一名盘龙山在京东蓟州西北二十五里高二千
卷六十八 第 51a 页 WYG0869-0277a.png
仞周百馀里势磅礴而盘桓因名
记云自三河行五十里至盘山之麓仰望其岭元
紫迥异浮图树石溢于目前既入山有长泉一道
从峡壁间飞喷而下穿齧石趾鸣㶁㶁不已壁上
劖盘泉二字沿泉而上至中盘寺当即下盘耳东
折里许有亭左右峰势拱抱出一冈峦隆然突吐
是为亭亭傍有松髯甲夭矫如虬龙石谽谺磈礧
甚异山之石乃从此始石有一片数断又数片相
卷六十八 第 51b 页 WYG0869-0277b.png
连若飞若走若蹲伏若卧若坐若立若负若搏噬
若撑若平若倾欹若嗷然以出若畏而缩树拳而
曲径诘而折皆以石故至其地差衍而松势得以
少舒者上盘寺也实为山之中西有悬石亭亭趾
为平台其嵓阴百仞之上有石悬空势压亭表折
而东北蹑岭以登将及半岭左望前石若巨人仰
天卧其下峭削背与山合处有光断而不断悬空
之妙毕呈于此上之始见长城长城者塞上山也
卷六十八 第 52a 页 WYG0869-0277c.png
城与山为高下起伏山青而城白如领之有缘金
玉之有相大者为虹霓小者为缟带缥缈纠纷不
可穷诘又上之始见塔体圆质素卓立云际峻整
精洁如经磨砻山有三盘而此据其上也盘山者
以山之盘旋曲折而言之也或曰山有三盘焉其
说近是又谓山有盘石可摇动故名下山从他道
观之石围数丈一人摇之辄动
吴郡王衡纪出公乐十里许而山髻见若黛染赪
卷六十八 第 52b 页 WYG0869-0277d.png
山头晡乃至广济寺绕北而西抵环翠亭亭面山
松屏之并东西崖者为三望而第其伯仲焉质明
复缘石涧下三里许稍上而群峰相拱揖又上则
围山而带林莫可辨其隅面其一峰稍远对松立
者九华峰也峰势峭欲摩天意气渐上而绀宫翠
逻又自下以秀色留之杖策策然不能即行良久
穿蔡氏巷西折而陟北冈长城蜿蜒界山半如线
沙白浩浩际以浓云猛风意色惨然越数岭倏陡
卷六十八 第 53a 页 WYG0869-0278a.png
下俯瞰巨谷窅然深黯百谷之缕纷出而缪聚于
此又里许而为上方自盘山而至上方下下上上
几百千折行者相望于石根木杪有相去数程而
望不盈咫者计山形殆蛇萦而瓣袭山故名盘名
当不虚上方之前曰悬石亭自此上益陡绝更百
寻而至舍利塔塔标峰首五峰肩而随焉盖山绝
顶也其西峰为无梁殿殿后稍有馀地可纵立睹
层沙叠峦面面萦抱盖盘山之外若有大盘山焉
卷六十八 第 53b 页 WYG0869-0278b.png
三河宝坻甘泉长城俱在望又数里双峰塔额隐
映树樾如白鸟踏碧浪中自双峰下走旱麓忽东
转望见沉碧冉冉者曰百草洼其稍下而最深者
为天城寺寺当谷口岩壑肩背皆蔚蓝绀绿相为
因依自寺上之三里许为李靖庵又二里许为舞
剑台侧东走为东甘涧又西折而为西甘涧又五
六里许至仙师台
公安袁宏道纪盘山外骨而中肤外骨故峭石危
卷六十八 第 54a 页 WYG0869-0278c.png
立望之若剑戟熊虎之林中肤故果木繁而松之
抉石罅出者崎嵚虬曲与石争怒其馀压霜雪不
得伸故傍行侧偃每十馀丈其面削不受足其背
坦故游者可迂而达其石皆锐下而丰上故多飞
动其叠而上者渐高则渐出高者屡数十寻则其
出必半仄焉若半圯之桥故登者慄其下皆奔泉
夭矫曲折触巨细石皆斗故鸣声彻昼夜不休其
山高古幽奇无所不极
卷六十八 第 54b 页 WYG0869-0278d.png
李元阳纪盘山顶上无土盘石径四丈许有大字
刻云唐李从简游李靖舞剑台盖此石即靖舞剑
处也字刻约八寸许深
燕山在京东自西山一带迤逦来东龙腾虎跃延袤数
百里直抵海岸
宋苏辙诗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首衔西山麓
尾挂东海岸中开哆箕毕末路牵一线却顾沙漠
平南来独飞雁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上论召
卷六十八 第 55a 页 WYG0869-0279a.png
公奭礼乐比姬旦次称望诸君术略亚狐管子丹
号无策亦数游侠冠哀哉汉唐馀得失所操半从
来帝王师要在侮亡乱攻坚甚攻玉乘瑕易冰泮
中原但常治敌势要自变会当挽天河洗此生齿
万
碣石山水经注云大碣石山在古北平骊城县西南王
莽改曰碣石也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
于此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
卷六十八 第 55b 页 WYG0869-0279b.png
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及潮波退不动
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云天桥柱也状若人造要亦非人
力所就韦昭亦指此以为碣石
三齐略记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
皇求为相见神云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
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其
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
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
卷六十八 第 56a 页 WYG0869-0279c.png
石皆倾注今犹岌岌东趣疑即是也
韩苑洛云东海至永平府南发出一洋东西百馀
里河从此洋之西自北注之此洋正逆河也碣石
在右转屈之间碣石在海洋北洋阔五百馀里自
洋南远看如在海中实未沦入海也
卷六十八 第 56b 页 WYG0869-0279d.png
春明梦馀录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