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 1a 页 WYG0411-01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
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五
兴文教
顺治九年壬辰九月辛卯
上视学癸巳赐衍圣公及五经博士四氏子孙祭酒司业
学官等袍帽监生银两乂赐敇勉励师生
敕曰圣人之道如日中天上赖之以致治下习之以事君
卷五 第 1b 页 WYG0411-0132b.png

尔等务尽心教训诸生诸生亦当祗承师训力体诸身
教成为师训之功学成乃弟子之职傥训诲不严服习
有怠尔师生俱不能辞其责勉之
顺治十年癸巳四月甲寅
上谕礼部曰国家崇儒重道各地方设立学宫令士子读
书各治一经选为生员登之黉序朝廷复其身有司接
以礼培养教化贡明经举孝廉成进士何其重也朕临
御以来各提学官每令部院考试而后用之诚重视此
卷五 第 2a 页 WYG0411-0132c.png

生员也比闻有不通文义微贱之属滥厕学宫甚至出
入衙门交结官府侵占地土武断乡曲国家养贤之地
竟为此辈藏垢纳污之所又提学官未出都门即受嘱
托既到地方曲徇情面贿赂公行督学之门竟成商贾
以致白丁豪富冒滥衣巾孤寒宿学艰于上进深可痛
恨今后督学诸臣皆宜更新惕励严察冒滥及文理荒
谬者俱行降黜其入学生员仍令各学教官月加课程
不得旷废亦不得借端凌虐岁科试卷解部稽察尔部
卷五 第 2b 页 WYG0411-0132d.png

照例考定等第以示劝惩各学臣诚能体朕教养储才
之心实力遵行自使士风丕变人材辈出国家治平实
嘉赖之
顺治十二年乙未正月丙午
御制资政要览
亲为序曰朕惟帝王为政贤哲修身莫不本于德而成于
学如大匠以规矩而定方圆乐师以六律而正五音凡
古人嘉言善行载于典籍者皆修已治人之方可施于
卷五 第 3a 页 WYG0411-0133a.png

今者也朕孜孜图治学于古训览四书五经通鉴等编
得其梗概推之十三经二十一史及诸子之不悖于圣
经者莫不蕴涵事理成一家言但卷帙浩繁若以之教
人恐未能一时尽解其义亦未能一时尽得其书因思
夫记事宜提其要纂言当钩其元乃采集诸书中之关
于政事者为三十篇又虑其涣而无统于是每篇贯以
大义联其文辞于忠臣孝子贤人廉吏略举事迹其奸
贪不肖悖乱者亦载其内使法戒炯然加之训诂详其
卷五 第 3b 页 WYG0411-0133b.png

證据譬之萃众白以为裘范六金而成鼎旨约而易明
文简而易阅名曰资政要览观是书者熟思而体之可
以为笃行之善人推𩔖而广之可以为明理之君子毋
徒求之语言文字之间则朕谆谆教谕之心庶乎其不
虚矣
庚戌
御制劝善要言成
亲为序曰朕惟天道至善即以其善赋之下民故人之生
卷五 第 4a 页 WYG0411-0133c.png

无有不善其或有不善者皆因内蔽于私欲外染于污
习遂失其继善成性之本体而日远于天矣因人之存
心行事不同是以
上天鉴察降以灾祥其降祥者固以显佑善人其不得已
而降灾者亦以明戒下民使之改过而迁于善也从来
报应昭昭不爽讵不可畏哉古人原天垂训以教天下
正论嘉言不一而足但文之深者或不易通言之简者
又不能尽朕恭承
卷五 第 4b 页 WYG0411-0133d.png

天命抚育万方深念上之教世劝善为先人之立身为善
最乐故取诸书之要者辑为一编名曰劝善要言语不
欲文期于明理词不厌详期于晓众欲使贤愚同喻小
大共知读此书者当深思其义反之于心体之于身善
者则益当加勉而进于淳良以求吉庆其或无知而误
染于不善者尤当速改而归于无过以免灾戾庶几不
负
上天好生之心而朕殷殷教化之意亦不虚矣凡我人民
卷五 第 5a 页 WYG0411-0134a.png

其敬勉之哉
三月壬子
上谕礼部曰朕惟帝王敷治文教是先臣子致君经术为
本自明季扰乱日寻干戈学问之道阙焉未讲今天下
渐定朕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尔部即傅谕直省
学臣训督士子凡六经诸史有关于道德经济者必务
研求通贯明体达用处则为真儒出则为循吏果有此
等实学朕当不次简拔重加任用又念先贤之训仕优
卷五 第 5b 页 WYG0411-0134b.png

则学仍传谕内外大小各官政事之暇亦须留心学问
俾德业日修识见益广佐朕右文之治
顺治十四年丁酉十月丁亥
上谕工部曰文庙崇祀先师孔子所关典礼甚重今已年
久倾圯若不速为整理后渐颓坏葺治愈难因尔部钱
粮匮乏所需工料未能措办朕发内帑银三万两特加
修葺尔部即傅谕行
谕将帅
卷五 第 6a 页 WYG0411-0134c.png

顺治十五年戊戌八月丙子
上遣官魏黑等赍
敇往谕安远靖寇大将军多罗信郡王多尼宁南靖寇大
将军固山额真宗室罗托征南将军固山额真卓
布特进兵机宜复
谕魏黑等曰尔等至彼可集王贝勒等谕以抚循士卒当
如父之爱子行军必敬慎堤防谋事无失毋得骄矜躁
急致有疏虞夫士在行间固当有进无退而克敌制胜
卷五 第 6b 页 WYG0411-0134d.png

尤贵惧以成谋前敬谨亲王及讷尔特等之败皆以轻
敌躁进故也至投诚之人当分别其倾心效顺或事急
来降即事急来降者亦当收养纵有逃亡听其自去始
足彰我恩育之仁夫以威服人何如以德服人之为愈
邪
招降
顺治十三年丙申六月癸巳
上谕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督抚镇各官曰朕惟自古帝王
卷五 第 7a 页 WYG0411-0135a.png

底定万邦皆恩威并用讨贰怀服乃能使人心乐于归
往蚤致太平本朝开创之初遐方尚在疑畏窜附海逆
郑成功者实繁有徒或啸聚有年未经归化或被贼迫
胁反正无由或偶陷贼中力难自拔原其本念未必甘
心从逆也朕念若辈皆我赤子迷罔无知深可悯恻今
欲大开生路许其自新该督抚镇即广出榜文晓谕如
能诲过投诚者破格升擢以计擒斩贼渠来献者首功
封以高爵次者亦予世职同来有功人等显官原赏朕
卷五 第 7b 页 WYG0411-0135b.png

所不吝倘执迷不悟郑逆所据不过海滨穷岛耳一旦
绝其粮饟阻其出没遣发王师直捣巢穴必至玉石俱
焚虽悔亦何及乎其前此陷贼官民及新附人等该地
方官尽心安插务令得所
谕外藩
顺治十三年丙申八月壬辰
上谕厄鲁特部落巴图鲁台吉土谢图巴图鲁戴青等曰
分疆别界各有定制是以上不凌下下不侵上古帝王
卷五 第 8a 页 WYG0411-0135c.png

统御之常经也朕怀抚恤远人之意正欲共跻斯世于
隆平乃数年来尔等频犯内地劫夺马牛拒敌官兵率
领番夷威胁抢掠督抚按屡经奏报即行遣官晓谕尔
终不悛朕体天地好生之心宥兹小过今特遣侍郎石
图启心郎鼐格前往讯理如劫夺是实即当按数赔偿
倘地方官诬诳罪有所归非尔等之咎番夷在明时属
蒙古纳贡者即归蒙古如为明所属者应隶中国为民
与蒙古又何与焉其汉人蒙古所定居址与夫贸易隘
卷五 第 8b 页 WYG0411-0135d.png

口详为察核仍旧分定耕牧毋得越境混扰庶副朕抚
绥之心而尔等亦永享其休矣
甲辰荷兰国贡使归国
上赐其国王银币仍降
敕谕曰尔国僻在西陲海洋险远历代以来声教不及乃
能缅怀德化效慕尊亲择尔贡使赴阙来朝虔修职贡
地逾万里怀忠抱义朕甚嘉之用是优加锡赉以报孚
忱至所请朝贡出入贸易有无虽灌输货贝利益商民
卷五 第 9a 页 WYG0411-0136a.png

但念道里悠长风波险阻舟车跋涉阅历星霜劳勚可
悯若贡期频数猥烦多人朕皆不忍著八年一次来朝
所携货物在馆贸易不得于广东海上私行货卖尔其
体朕怀保之仁恪恭藩服慎乃常职祇承宠命
仁政
顺治八年辛卯闰二月乙卯
上谕吏部曰𣙜关之设国家藉以通商非以困商关税原
有定额差一司官己足何故滥差多人每官一出必市
卷五 第 9b 页 WYG0411-0136b.png

马匹招书役未出都门先行纳贿户部又填给粮单沿
途骚扰包揽经纪任意需索量船盘货假公行私沿河
一带无异劫夺商贾恐惧不前百物腾贵河道天下通
行之路何以至此朕灼知商民之苦著仍旧每关设官
一员其添设者悉行裁去以后不得滥差
丙寅
上谕兵部曰国家设立驿递原以传朝廷之命令通天下
之脉络年来四方多故兵马络绎差遣繁多驿递疲困
卷五 第 10a 页 WYG0411-0136c.png

至今日已极乃奉差官员全不知地方苦楚勘合火牌
之外恣意苛索驿夫不足派及民夫骚动里甲甚而牵
絷妇女系累生儒鞭驿官如罪犯辱州县等奴隶以致
夫逃马倒罢市止耕上误公务下害小民深可痛恨嗣
后有蹈前辙者不拘大小衙门令地方官即指名申报
督抚飞章参奏以凭重处其地方官验明勘合火牌亦
即照数应付毋得稽迟取罪如本无迟误情币该差员
役因需索不遂驾言迟误反卸罪州县者督抚一并查
卷五 第 10b 页 WYG0411-0136d.png

参治罪
丁丑
上谕兵部曰前者青州故明玉田王之子聚众祭旗恣行
不轨又陜西叛将王元马德戕杀抚臣议扶庆王之孙
招摇惑众因而明之各王多被诛戮朕甚悯焉今朕亲
理万几代
天子民务期四海万姓咸得其所岂独明之子姓不在涵
育之中乎嗣后直省有故明亲王郡王流落地方者该
卷五 第 11a 页 WYG0411-0137a.png

督抚察其投诚始末有无功次并其家口起送来京分
别畜养其自镇国将军以下不必起送各照原籍编氓
乐业
三月乙酉
上谕户部都察院曰朕览巡盐御史崔允弘章奏因思各
处奏报盐课常有馀银细思盐课正额自应徵解若课
外馀银非多取诸商人即系侵剋百姓大属弊政尔部
院通行各差御史及各盐运司止许徵解额课不许分
卷五 第 11b 页 WYG0411-0137b.png

外勒索馀银有御史及运司各官贪纵者许商民首告
审确奏闻治罪用布朝廷恤商裕民至意
顺治十二年乙未八月癸酉
上谕工部曰畿辅之地乃天下根本必加意安养使民生
乐业方能自近及远渐致太平前尔部会同户礼兵三
部覆奏修筑运河决口议将直隶八府州县节年所欠
各部寺钱粮速行催解以济修河急用朕念畿内地方
人民艰苦房地屡经圈拨水旱连岁相仍既缺养赡之
卷五 第 12a 页 WYG0411-0137c.png

资俱有身家之累而历年积欠一旦并徵其何以堪殊
非加惠近畿笃厚根本之意朕心深为不忍尔部仍会
同各部将修筑决口应另用何项钱粮悉心筹画确议
速奏其直隶八府州县顺治八年至十一年未完钱粮
实欠在民者悉与蠲免
体群情
顺治十三年丙申六月己丑
上谕八旗各牛录曰朕念满洲官民人等攻战勤劳佐成
卷五 第 12b 页 WYG0411-0137d.png

大业其家中役使之人皆获自艰辛加之收养谊无可
去乃十馀年间或恋亲戚或被诱引背逃甚众隐匿滋
多故特立法严禁然以一人之逋逃而株连数家以无
知之奴仆而累及职官立法如此其严者皆念尔等数
十年之劳苦万不得已而设非朕本怀也尔等亦当思
家人何以轻去必非无因果能平日周其衣食节其劳
苦彼且感恩效力岂有思逃之理若全不体恤虽严法
防禁终难止其逃何益之有朕为万国之主念兹犯法
卷五 第 13a 页 WYG0411-0138a.png

诸人孰非天生蒸民孰非朝廷赤子傥刑罚日繁户口
日减尔等亦何能自安今后务各仰体朕意觉悟省改
卷五 第 13b 页 WYG0411-0138b.png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
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