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宫史-清-高宗弘历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0657-060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国朝宫史卷三十五
  书籍十四
   校刊
   重刻十三经一部
 皇上嘉惠士林式彰
 文治乾隆十一年
 特命开经史馆选择词臣校正十三经注疏刊为善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0657-0602d.png
   本每卷各附考證凡三百二卷
 皇上御制序 班固氏曰六学者王教之典籍先圣
  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汉代以来
  儒者传授或言五经或言七经暨唐分三礼三传
  则称九经已又益孝经论语尔雅刻石国子监宋
  儒复进孟子前明因之而十三经之名始立自宋
  易汉唐石刻之旧五经始有板本及明南北监板
  行而笺疏传义胪列具备学士家有其书传习弥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0657-0603a.png
  广顾训诂繁则蹖驳互见卷帙重则豕亥易讹或
  意晦于一言之舛或理乖于一字之谬校雠疏略
  疑误滋多承学之士无所取正我
列祖相承右文稽古
皇祖圣祖仁皇帝研精至道尊崇圣学五经具有成书
  颁布海内朕披览十三经注疏念其岁月经久梨
  枣日就漫漶爰敕词臣重加校正其于经文误字
  以及传注笺疏之未协者参互以求其是各为考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0657-0603b.png
  證附于卷后不紊旧规刊成善本匪徒备金匮石
  室之藏而已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传曰经籍者
  圣哲之能事其教有适其用无穷朕咨采敕几实
  无审定之暇亦无鉴古之识而惟是缉熙逊志日
  就月将则有志焉而不敢不勉继自今津逮既正
  于以穷道德之阃奥嘉与海内学者笃志研经敦
  崇实学庶几经义明而儒术正儒术正而人才昌
  恢先王之道以赞治化而宏远猷有厚望焉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0657-0603c.png
   重刻二十二史一部
 皇上以经史并重既校刊十三经注疏复
 命校刊二十二史每卷各附考證凡二千七百三十
   一卷
 皇上御制序 七录之目首列经史四库因之史者
  辅经以垂训者也尚书春秋内外传尚矣司马迁
  创为纪表书传之体以成史记班固以下因之累
  朝载笔之人类皆娴掌故贯旧闻旁罗博采以成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0657-0603d.png
  信史后之述事考文者咸取徵焉朕既命校刊十
  三经注疏定本复念史为经翼监本亦日渐残阙
  并敕校雠以广刊布其辨讹别异是正为多卷末
  考證一视诸经之例明史先经告竣合之为二十
  二史焕乎册府之大观矣夫史以示劝惩昭法戒
  上下数千年治乱安危之故忠贤奸佞之实是非
  得失具可考见居今而知古鉴往以察来扬子云
  曰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岂不在善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0657-0604a.png
  读者之能自得师也哉
   性理大全一部
   康熙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加意正学
命重刻性理大全凡七十卷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 朕惟古昔圣王所以继天立极
 而君师万民者不徒在乎治法之明备而在乎心法
 道法之精微也执中之训肇自唐虞帝王之学莫不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0657-0604b.png
 由之言心则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言性则曰若有
 恒性克绥厥猷惟后盖天性同然之理人心固有之
 良万善所从出焉本之以建皇极则为天德王道之
 纯以牖下民则为一道同风之治欲修身而臻上理
 舍斯道何由哉朕荷
太祖
太宗积累之休缵承
世祖章皇帝鸿业夙夜祗惧嘉与海内期登隆平每思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0657-0604c.png
 二帝三王之治本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辨析
 心性之理而羽翼六经发挥圣道者莫详于有宋诸
 儒迨明永乐间命儒臣纂集性理大全一书朕常加
 翻阅见其穷天地阴阳之蕴明性命仁义之旨揭主
 敬存诚之要微而律数之精意显而道统之源流以
 至君德圣学政教纪纲靡不大小兼该而表里咸贯
 洵道学之渊薮致治之准绳也岁月既久版籍残缺
 特命礼臣重加补订以备观览爰制序于卷端朕方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0657-0604d.png
 精思格言探讨绪论以遐稽乎古帝王心法道法之
 微亦欲天下臣民究心兹编思降衷之理安物则之
 恒庶几咸尽其性以复臻乎唐虞三代熙皞之治云
 尔
   重刻通典一部
   重刻通志一部
   重刻文献通考一部
   乾隆十二年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0657-0605a.png
 皇上命经史馆诸臣校刋杜佑通典凡二百卷郑樵
   通志凡二百卷马端临文献通考凡三百四十
   八卷卷首恭载
 皇上谕旨 汲古者并称三通该学博闻之士所必
  资也旧刻讹缺漫漶且流布渐少学者闵焉今载
  籍既大备矣十三经二十二史工具告蒇其内
  府所藏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善本命经史馆翰林
  等详校而付劂氏一仿新刻经史成式以广册府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0657-0605b.png
  之储钦此
 皇上御制通典序 稽古帝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
  以及累朝名物制度因革损益之详纷纶浩博散
  见典籍未有统贯唐宰相杜佑于为淮南节度书
  记时始出己意搜讨类次勒成一书名曰通典为
  类八为书二百卷自唐肃代间上溯唐虞虽亦稍
  据刘秩政典及开元新礼诸书要其网罗百代兼
  综而条贯之斯已勤矣厥后郑樵广之作通志马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0657-0605c.png
  端临续之作通考三书并行于世朕以其历年久
  远颇有残缺特命重为校正刋刻以广其传通典
  实先告竣朕惟三书各有意义郑樵主于考订故
  旁及细微马端临意在精详故间出论断此书则
  佑自言徵于人事将施有政故简而有要核而不
  文观其分门起例由食货以迄边防先养而后教
  先礼而后刑设官以治民安内以驭外本末次第
  具有条理亦恢恢乎经国之良模矣书曰学于古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0657-0605d.png
  训乃有获为国家者立纲陈纪斟酌古今将期与
  治同道而不泥其迹则是书实考镜所必资岂以
  供博览而已哉爰揭之以告读是书者
 皇上禦制通志序 宋郑樵氏以宏通之学思欲极
  古今之变会通于一仿历代史例采正史及百家
  杂录为纪传为谱为略所撰二十略者包罗天人
  错综政典该括名物上下数千年首尾相属用功
  亦良勤矣观其诋诃司马迁班固之失高自称许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0657-0606a.png
  谓足以尽学者之能事岂不卓然雄视著作之林
  而后人复历举其疏漏如马端临通考之所议者
  则亦不能为之讳也夫博物洽闻之士殚毕生之
  精力从容几研囊括贯串勒为成书宜其援据精
  而条理密顾纪事纂言尚不免于纰缪若此岂非
  所谓多而不能无失者欤而况设局分曹成于众
  手动淹岁序举后忘前亥豕鲁鱼触目而是任操
  觚者其可不知所惧也乎甚矣夫著述之难也好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0657-0606b.png
  古者类矜三通既重刻通典通考工竣爰出内府
  通志善本校而付之剞劂以广考索之助而序之
  如此
 皇上御制文献通考序 朕允儒臣之请校刋三通
  通典既竣即以文献通考付之剞劂是书曾蒙
皇祖圣祖仁皇帝命礼臣补订残缺
御制序文梓行宇内顾简帙繁重年久不无漫漶今悉
  仿十三经二十二史成式刋订盖至是家有其书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0657-0606c.png
  矣朕惟会通古今该洽载籍荟萃源流综统同异
  莫善于通考之书其考核精审持论平正上下数
  千年贯穿二十五代于制度张弛之迹是非得失
  之林固已灿然具备矣夫帝王之治天下也有不
  敝之道无不敝之法纲常伦理万世相因者也忠
  敬质文随时损益者也法久则必变所以通之者
  必监于前代以为折衷大哉我
圣祖之序曰有治人无治法师古者师其意不师其迹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0657-0606d.png
  诚体此意而因其可因损益其所当革因时以制
  宜理得而事举则是编也诚考据之资可以羽翼
  经史裨益治道岂浅鲜也哉是为序
  古香斋袖珍四书五经一部
  古香斋袖珍史记一部
  古香斋袖珍纲目三编一部
  古香斋袖珍古文渊鉴一部
  古香斋袖珍朱子全书一部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0657-0607a.png
  古香斋袖珍渊鉴类函一部
  古香斋袖珍初学记一部
  古香斋袖珍施注苏诗一部
  古香斋袖珍春明梦馀录一部
   谨按我
  朝
 文治覃敷昌明正学设书局于
  武英殿凡纂修诸书告成专司刋刻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0657-0607b.png
 颁行海内乾隆十一年
 皇上校镌经史卷帙浩繁梨枣馀材不令遗弃爰仿
   古人巾箱之式
 命刻古香斋袖珍诸书凡四书五经十三册史记一
   百三十卷纲目三编二十卷古文渊鉴正集六
   十四卷朱子全书六十六卷渊鉴类函四百五
   十卷徐坚初学记三十卷施宿注苏轼诗四十
   四卷孙承泽春明梦馀录七十卷谨类识于末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0657-0607c.png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0657-0607d.png
 
 
 
 
 
 
 
国朝宫史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