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唐-杜佑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a 页 WYG0605-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典卷一百四十一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
 乐
夫音生于人心心惨则音哀心舒则音和然人心复因
音之哀和亦感而舒惨则韩娥曼声哀哭一里愁悲曼
声长歌众皆喜忭斯之谓矣是故哀乐喜怒敬爱六者
随物感动播于形气叶律吕谐五声舞也者咏歌不足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b 页 WYG0605-0001b.png
故手舞之足蹈之动其容象其事而谓之为乐乐也者
圣人之所乐可以善人心焉所以古者天子诸侯卿大
夫无故不彻乐士无故不去琴瑟以平其心以畅其志
则和气不散邪气不干此古先哲后立乐之方也周衰
政失郑卫是兴秦汉以还古乐沦缺代之所存韶武而
已下不闻振铎上不达讴谣俱更其名示不相袭知音
复寡罕能制作而况古雅莫尚胡乐荐臻其声怨思其
状促遽方之郑卫又何远乎爰自永嘉戎羯迭乱事有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2a 页 WYG0605-0002a.png
先兆其在于兹圣唐贞观初作破陈乐舞有发扬蹈厉
之容(象其威/武也)歌有粗和啴发之音(粗谓初用干戈平戎/戎既平子爱百姓有)
(和乐之心啴谓乐心发谓喜心言天/下既安功成而喜乐也啴音昌善反)表兴王之盛烈何
让周之文武岂近古相习所能关思哉而人间胡戎之
乐久习未革古者因乐以著教其感人深乃移风俗将
欲闲其邪正其颓唯乐而已矣
  第一历代沿革上
  第二历代沿革下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2b 页 WYG0605-0002b.png
  第三十二律 五声八音名义 五声十二律旋
    相为宫 五声十二律相生法
    历代制造
  第四权量
    金一 石二 土三 革四 丝五 木六
     匏七 竹八 八音之外又有三
    乐悬
  第五歌 杂歌曲 舞 杂舞曲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3a 页 WYG0605-0002c.png
  第六清乐 坐立部伎 四方乐 散乐 前代
    杂乐
  第七郊庙宫悬备舞议 郊庙不奏乐庙诸室别
    舞议 祭日不宜遍舞六代乐议 舞佾议
     宗庙迎送神乐议 散斋不废乐议
    临轩拜三公奏乐议 三朝行礼乐失制议
     三朝上寿有乐议 三朝不宜奏登歌议
     彻食宜有乐议 巴渝舞杂武舞议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3b 页 WYG0605-0002d.png
    皇后乐议 东宫宴会奏金石轩悬及女乐
    等议 皇帝幸东宫鼓吹作议
    国哀废乐议 遏密不设悬议 大丧而弟
    嗣位未三年废乐议 大丧在寇梓宫未返
    废乐议 皇后崩服未终废乐议 太后父
    丧废乐议 皇后母丧废乐议 公主丧废
    乐议 太子所生丧废乐议 大臣丧废乐
    议 忌月不废乐议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4a 页 WYG0605-0003a.png
 乐一
  历代沿革上(伏羲喾神农/ 帝 唐) (黄帝夏少皞/虞 商) (颛顼/周)
   (秦/) (汉/) (后汉/) (魏/) (晋/) (宋/)
伏羲乐曰扶来亦曰立本○神农乐名扶持亦曰下谋
(见帝系谱及孝经纬又按隋乐志曰伏羲有网罟之咏/伊耆有苇籥之音葛天八阕神农五弦事与功偕其来)
(尚/矣)○黄帝作咸池(咸皆也池施也言德之无不施也尧/增修而用之周礼曰大咸按大司乐)
(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郑注云云门大卷黄帝能/成名万物以明民共财言其德如云之所出民得以有)
(族类而乐记曰咸池备矣郑注云咸池黄帝所作乐名/也尧增修而用之两注不同贾公彦曰周公以尧时所)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4b 页 WYG0605-0003b.png
(存黄帝咸池为尧乐名则更为黄帝乐/立名曰云门云门之与大卷为一名也)○少皞作大渊
(见皇甫谧/帝王代记)○颛顼作六茎(茎根也谓泽及下也/又乐纬云乐名五茎)○帝喾
作五英(英谓华茂也又乐/纬云乐名六英)○尧作大章(章明也言尧/德章明也)
舜作大韶(韶继也言舜能继尧/之德周礼曰大㲈)书曰夔命汝典乐教冑
(胄长也谓元子以下至公卿大夫子弟以歌/诗蹈之舞之教长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也)声依永
律和声(声谓五声宫商角徵羽律谓六律六吕/十二月之音气言当依声律以和乐也)八音克
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伦理也八音能谐理不错夺/则神人咸和命夔使勉之)
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石磬也音之清者拊亦击/也举清者和则馀皆从矣)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5a 页 WYG0605-0003c.png
(乐感百兽使相率而舞则/神人和可知也于音乌)○禹作大夏(夏大也言禹能/大尧舜之德禹)
(命登扶氏为承夏之乐有钟鼓磬铎鼗钟所以记有德/椎鼓所以谋有道击磬所以待有忧摇鼗所以察有说)
(理天下以五声/为铭于簨簴)○汤作大濩(汤以宽理人而除邪恶其/德能使天下得其所言尽)
(濩救于/人也)纣弃先祖之乐乃作淫声书曰作奇伎淫巧以
悦妇人(言纣废至尊之敬营卑亵之事/作过制伎巧以资耳目之娱)○周武王作大
(武以武功/定天下也)周公作勺(勺言勺先祖之道/勺读曰酌勺取也)又有房中之
乐歌以后妃之德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公卿大/夫之子)
(弟/)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此周所存六/代之乐黄帝)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5b 页 WYG0605-0003d.png
(曰云门大卷黄帝能成名万物以明民共财言其/德如云之所出人得以有族类也卷音其爰反)以六
律六吕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祗以和邦国
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六律合阳声/者六吕合阴)
(声者此十二者以铜为管转而相生黄钟为首律长九/寸各因而三之上生者三分益一分下生者三分去一)
(分焉国语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者瞽考中声而量/之度律均钟言以中声定律以律立钟之均也大合乐)
(者谓遍作六代之乐也以冬日至作之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作之致地祗物魅动物羽裸之属虞书云夔曰)
(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
(凤凰来仪夔又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此其于宗庙九奏而应之)乃分乐而序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6a 页 WYG0605-0004a.png
之以祭以飨以祀(分谓各用/一代之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
以祀天神(以黄钟之钟大吕之声为之均也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奏之以祀天神尊之也天)
(神五帝及日月星辰玉者又各以夏正月祀其所受命/之帝于南郊尊之孝经说曰王者祭天于南郊就阳位)
(是/也)乃奏太蔟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祇(太蔟阳声第二/者应钟为之合)
(咸池大咸地祇所祭于北/郊谓神州之神及社稷)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韶以
祀四望(姑洗阳声第三者南吕为之合四望五岳四镇/四渎此言祀者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或亦用此)
(乐/)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蕤宾阳声次四/者函钟为之合)
(函钟亦名林/钟函户南反)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夷则/阳声)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6b 页 WYG0605-0004b.png
(次五小吕一名中吕先妣姜嫄履大人迹感神灵而生/后稷是周之先母周立庙自后稷为始祖而姜嫄无所)
(配是以特立庙而/祭之谓之閟宫)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
(无射阳声之下者夹钟为之合夹/钟一名圜钟先祖谓先公先王也)王出入则令奏王夏
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三夏皆/乐章名)凡日
月蚀四镇五岳崩大傀异灾诸侯薨令去乐(四镇山之/重大者谓)
(扬州会稽青州之沂幽州之医无闾冀州之霍山五岳/岱在兖州衡在荆州嵩在荆河州华在雍州恒在并州)
(傀犹怪也傀音鬼大怪之异灾谓天地之奇变若星辰/飞霣及地震裂为害者去乐藏之春秋传曰壬午犹绎)
(万入去籥万言入则/去者不入藏之可知)大札大凶大灾大臣死凡国之大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a 页 WYG0605-0004c.png
忧令弛悬(札疫疠也凶凶年也灾水火也/弛释下之若今休兵鼓之为)凡建国禁其
淫声过声凶声慢声(淫声若郑卫者过声失哀乐之节/凶声亡国之音若桑间濮上慢声)
(谓侮慢/不恭)夫乐本情性浃肌肤而藏骨髓虽经乎千载其
遗风馀烈尚犹不绝春秋时陈公子完奔齐(完陈厉公/子则敬仲)
(也庄二十二/年遇难奔齐)陈舜之后韶乐在焉故孔子适齐闻韶三
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美之甚也周道始
衰怨刺之诗起王泽竭而不作乐官师瞽抱其器而奔
散于诸侯益坏缺矣○秦始皇平天下六代庙乐惟韶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b 页 WYG0605-0004d.png
武存焉二十六年改周大武曰五行房中曰寿人衣服
同五行乐之色○汉兴乐家有制氏(鲁人/善乐)以雅乐声律
世世在太乐官但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铿/锵)
(金石/之声)高祖时叔孙通因秦乐人制宗庙乐太祝迎神于
庙门奏嘉至(嘉善也善/神之至)犹古降神之乐也皇帝入庙门
奏永至以为行步之节犹古采荠肆夏也(荠才/私反)乾豆上
奏登歌(乾豆脯/羞之属)独上歌不以管弦乱人声欲在位者遍
闻之犹古清庙之歌也登歌再终下奏休成之乐美神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8a 页 WYG0605-0005a.png
明既飨也(休成乐叔孙/通所奏作)皇帝就酒东厢坐定奏永安之
乐美礼已成也又有房中祠乐高帝唐山夫人所作也
(高帝姫唐/山姓也)周有房中乐至秦名曰寿人凡乐乐其所生
礼不忘本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孝惠二年使
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曰安世乐高庙奏武德
文始五行之舞孝文庙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孝
武庙奏盛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武德舞者高帝四年
作以象天下乐已行武以除乱也文始舞者曰本舜韶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8b 页 WYG0605-0005b.png
舞也高祖六年更名曰文始以示不相袭也而五行仍
旧四时舞者孝文所作以示天下之安和也盖乐已所
自作明有制也(言自制/作也)乐先王之乐明有法也(遵前代/之法)
孝景采武德舞以为昭德以尊太宗庙(文帝/也)至孝宣采
昭德舞为盛德以尊世宗庙(武/帝)诸帝庙皆常奏文始四
时五行舞云高祖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昭容者犹
古之昭夏也主出武德舞(言昭容乐生/于武德舞)礼容者主出文
始五行舞舞入无乐者将至至尊之前不敢以乐也出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9a 页 WYG0605-0005c.png
用乐者言舞不失节能以乐终也大抵皆因秦旧事焉
(抵归/也)初高祖既定天下过沛与故人父老相乐醉酒欢
哀作风起之诗令沛中僮免百二十人习而歌之至孝
惠时以沛宫为原庙(原重也言已有/正庙更重立之)皆令歌儿习吹以
相和常以百二十人为员文景之间礼官肄业而已(肄/音)
(弋二反/习也)至武帝乃立乐府(始置之也乐府之名盖/起于此哀帝时罢之)采诗
夜诵(采诗依古遒人徇路采取百姓讴谣以知政教得/失也夜诵者言辞或秘不可宣露故于夜中歌诵)
(也/)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恊律都尉多举司马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9b 页 WYG0605-0005d.png
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
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圆丘(用上辛依周/礼郊天日也)
(辛取斋戒/自新之义)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然未有本
于祖宗之事八音调均又不恊于钟律而内有掖庭才
人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于朝廷昔殷周之雅颂
上本有娀(音/嵩)姜嫄卨稷始生玄王公刘古公太伯王季
姜女(亶甫之/妃也)太任太姒之德乃及成汤文武受命武丁
成康宣王中兴下及辅佐阿衡周召太公申伯召虎仲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0605-0006a.png
山甫之属君臣男女有功德者靡不褒扬功德既信美
矣褒扬之声盈乎天地之间是以光名著于当世遗誉
垂于无穷汉之乐有异于此故无得而称焉是时河间
献王有雅才亦以为治道非礼乐不成与毛生等共采
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著乐记因献所集雅乐天子
下太乐官常存𨽻之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至成帝时
谒者常山王禹世受河间乐能说其义其弟子宋晔等
上书言之下大夫博士平当等考试当以为河间王所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0605-0006b.png
献雅乐立太乐春秋乡射于学官希阔不讲故自公卿
大夫观听者但闻铿锵不晓其意而欲风谕众庶其道
无由(风化/也)是以行之百有馀年德化至今未成宜风示
海内事下公卿以为久远难分明当议复寝是时郑声
尤甚黄门名倡丙强景武之属富显于世贵戚五侯定
陵富平外戚之家(五侯王凤以下定陵/淳于长也富平张放)淫侈过度至与
人主争女乐哀帝自为定陶王时疾之又性不好音及
即位下诏曰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声兴夫奢泰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0605-0006c.png
则下不逊而国贫文巧则趋末背本者众郑卫之声兴
则淫僻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
清流岂不难哉孔子不云乎放郑声郑声淫其罢乐府
官郊祭乐及古兵法武乐在经非郑卫之乐者条奏别
属他官丞相孔光大司马何武奏乐人员大凡八百二
十九人其三百八十八人不可罢可领属大乐其四百
四十一人不应经法或郑卫之声皆可罢奏可然百姓
渐渍日久又不制雅乐有以相变豪富吏民沈湎自若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0605-0006d.png
陵夷坏于王莽也○后汉光武平陇蜀增广郊祀高帝
配食乐奏青阳朱明西皓玄冥云翘育命之舞北郊及
祀明堂并奏乐如南郊迎时气五郊春歌青阳夏歌朱
明并舞云翘之舞秋歌西皓冬歌玄冥并舞育命之舞
季夏歌朱明兼舞二舞明帝永平三年东平王苍总定
公卿之议曰宗庙宜各奏乐不应相袭所以明功德也
遂采文始五行武德为大武之舞荐之光武之庙时乐
四品一曰大予乐郊庙上陵之所用焉二曰雅颂乐辟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2a 页 WYG0605-0007a.png
雍乡射之所用焉三曰黄门鼓吹乐天子宴群臣之所
用也四曰短箫铙歌乐军中之所用也又采百官诗颂
以为登歌章帝元和元年籍田玄武司马班固奏籍田
歌辞用商颂载芟祠先农自东京大乱绝无金石之乐
乐章亡缺不可复知○魏武帝平荆州获杜夔善八音
常为汉雅乐郎尤悉乐事于是使创定雅乐时又有散
骑郎邓静尹商善调雅乐歌师尹胡能歌宗庙郊祀之
曲舞师冯肃能晓知先代诸舞夔悉领之远考经籍近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2b 页 WYG0605-0007b.png
采故事考会古乐始设轩悬钟磬复先代古乐自夔始
也而柴玉左延年之徒妙善郑声被宠唯夔好古存正
文帝受禅后改汉巴渝舞曰昭武舞改安世乐曰正世
乐嘉至乐曰迎灵乐武德乐曰武颂乐昭容乐曰昭业
乐云翘舞曰凤翔舞育命舞曰灵应舞武德舞曰舜颂
舞文始舞曰大韶舞五行舞曰大武舞其众歌诗多则
前代之旧使王粲改作登歌安世及巴渝诗而已明帝
太和初诏曰凡音乐以舞为主自黄帝云门以下至于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3a 页 WYG0605-0007c.png
周大武皆太庙舞名也然则其所司之官皆曰太乐所
以总领诸物不可以一物为名乐官自如故为太乐太
乐汉旧名后汉依谶改为大予乐官至是改复旧于是
公卿奏今请太祖武皇帝乐宜曰武始之舞武神武也
武又迹也言神武之始又王迹所起也高祖文皇帝宜
曰咸熙之舞咸皆也熙兴也言应受命之运天下由之
皆兴也夫歌以咏德舞以象事于文文武为斌臣等谨
制乐舞名章斌之舞(所以章/明圣德)今有事于天地宗庙则此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3b 页 WYG0605-0007d.png
三舞宜并以荐享及临朝大享并宜舞之臣等思惟二
舞宜有总名可名大钧之乐均平也言大魏三代同功
以至崇平也又奏祀圆丘以下武始舞者平冕黑介帻
元衣裳白领袖中衣绛合幅裤𥿉黑韦鞮咸熙舞者冠
委白其馀服如前章斌舞者与武始咸熙同服奏于朝
廷则武始舞者冠赤介帻生绛袍单衣绛领袖中衣绛
合幅裤白布𥿉黑韦鞮咸熙舞者进贤冠黑介帻生黄
袍单衣白合幅裤此三舞者皆执羽籥其馀服如前(自/兹)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4a 页 WYG0605-0008a.png
(以降文武二舞冠/服并同不复重出)侍中缪袭又奏安世歌本汉时歌名
今诗非往歌之文则宜变改安世乐犹同房中之乐也
往昔议者以房中歌后妃之德以风天下正夫妇焉宜
改安世之名而为正始之乐袭又省安世歌诗有后妃
之义方今享先祖恐失礼意可改安世歌曰享神歌奏
可文帝已改安世为正始而袭至是又改为享神王肃
议高皇至高祖文昭庙皆宜兼用先代及武始大钧之
舞按汉时有短箫铙歌之乐其曲有朱鹭思悲翁艾如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4b 页 WYG0605-0008b.png
张上之回雍离战城南巫山高上陵将进酒君马黄芳
树有所思雉子斑圣人出上雅临高台远如期石留务
成玄云黄雀钓竿等曲列于鼓吹多序战阵之事及魏
受命改其十二曲使缪袭为词述以功德言代汉之意
(是时吴亦使韦昭制吹铙/部十二曲以述坚权功德)○晋武帝初郊庙明堂礼乐
权用魏仪盖遵周室肇称殷礼之义但改乐章而使傅
玄为之词又令荀勖张华夏侯湛成公绥等各造郊庙
诸乐歌词九年荀勖以杜夔所制律吕校太乐总章鼓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5a 页 WYG0605-0008c.png
吹八音与律吕乖错依古尺作新律吕以调声韵律成
遂颁下太常使太乐总章鼓吹清商施用(隋平陈获宋/齐旧乐诏于)
(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盖采此为名求得/陈太乐令蔡子元干普明等复居其职)荀勖遂典知
乐事启朝士解音者共掌之使郭夏宋识等造正德大
悦二舞其乐章亦张华所作又改魏昭武舞曰宣武舞
羽籥舞(魏武始咸熙章斌/三舞皆执羽籥)曰宣文舞傅玄又作先农先
蚕歌诗咸宁元年诏定祖宗之号而庙乐同用正德大
悦之舞自武帝受禅命傅元改汉鼓吹铙歌还为二十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5b 页 WYG0605-0008d.png
二曲述以功德代魏鼓角横吹曲按周礼以鼖鼓鼓军
事说者云蚩尤氏帅魑魅与黄帝战于涿鹿帝乃命吹
角为龙吟以禦之其后魏武王北征乌丸□沙漠而军
士多思于是减为半鸣而尤更悲矣胡角者本以应胡
笳之声后渐用之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张骞入西域
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
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和帝
时万人将军得之魏晋以来二十八解不复具存用者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6a 页 WYG0605-0009a.png
有黄鹤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覃子赤之
杨望行人十曲怀帝永嘉之末伶官乐器皆没于刘石
至江左初立宗庙尚书下太常祭祀所用乐名太常贺
循答云魏氏增损汉乐以为一代之礼未审大晋乐名
所以为异遭离丧乱旧典不存然此诸乐皆和之以钟
律文之以五声咏之以歌词陈之于舞列宫悬在庭琴
瑟在堂八音迭奏雅乐并作登歌下管各有常咏周人
之旧也自汉以来依于此礼自造新诗而已旧京荒废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6b 页 WYG0605-0009b.png
今既散亡音韵曲折又无识者(张华表曰汉氏所用文/句长短不齐盖以歌咏)
(弦节本有循而识乐知音足以/制声度曲二代三京袭而不变)则于今难以意言于时
以无雅乐器及伶人省大乐并鼓吹令是后颇得登歌
食举之乐犹有未备明帝大宁末又诏阮孚等损益之
成帝咸和中乃复置大乐官以戴绶为令鸠集遗逸而
尚未有金石也初荀勖既以新律造二舞又更修正钟
磬未竟而勖薨惠帝元康三年诏其子黄门郎蕃修定
金石以施郊庙寻遇丧乱遗声旧制莫有记者庾亮为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7a 页 WYG0605-0009c.png
荆州与谢尚共为朝廷修复雅乐亮寻薨庾翼桓温等
事军旅乐器在库遂至朽坏焉及慕容俊平冉闵兵戈
之际而邺下乐人颇有来者谢尚时镇寿阳于是采拾
乐人以备太乐并制石磬雅乐始颇具而王猛平邺慕
容氏所得乐声又入关右孝武太元中破苻坚获其乐
工杨勖等闲习旧乐于是四厢金石始备焉乃使曹毗
王珣等增造宗庙歌诗然郊祀遂不设乐○宋武帝永
初元年有司奏皇庙肇建庙祀应设雅乐乃晋乐也太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7b 页 WYG0605-0009d.png
常郑鲜之等各撰立新歌黄门侍郎王韶之撰歌辞七
首并令施用十二月又奏依旧止朝设乐改太乐诸歌
辞时王韶之又撰二十二章改正德舞曰前舞大悦舞
曰后舞文帝元嘉九年太乐令钟宗之更调金石至十
四年治书令史奚纵又改之二十年南郊始设登歌诏
颜延之造歌诗庙舞犹阙孝武孝建元年有司奏前殿
中曹郎荀万秋议郊庙宜设乐于是使内外博议竟陵
王诞等并同万秋议建平王宏议以凯容为韶舞宣烈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8a 页 WYG0605-0010a.png
为武舞祖宗庙乐总以德为名章皇太后庙奏文乐永
至等乐仍旧皇帝祠南郊及庙迎神送神并奏肆夏皇
帝入庙门奏永至皇帝南郊初登坛及庙门中诣东壁
奏登歌其初献奏凯容宣烈之舞终献奏永安之乐郊
庙同孝武又使谢庄造郊庙舞乐明堂诸乐歌辞二年
有司又奏先郊庙舞乐皇帝亲奉初登坛及入庙诣东
壁并奏登歌不及三公行事左仆射建平王宏重议公
卿行事亦宜奏登歌有司又奏元会及二庙斋祠登歌
通典 卷一百四十一 第 18b 页 WYG0605-0010b.png
依旧并于殿庭设作庙祠依新仪注登歌人上殿弦管
住下今元会登歌人亦上殿歌弦管住下按废帝元徽
五年太乐雅郑共千馀人后堂杂伎不在其数(梁裴子/野宋略)
(曰先王作乐崇德以格神人通天下之至和节群生之/流放天子之于士庶未曾去其乐而无非僻之心也及)
(周道衰微音失其序乱代先之以忿怒亡国从之以哀/思优杂子女荡目淫心充庭广奏则以鱼龙靡慢为瑰)
(玮会同飨觐则以吴趋楚舞为妖妍纤罗雾縠侈其衣将/疏金镂玉砥其器在上班赐宠臣群下从风而靡王侯)
(相歌伎填室鸿商富贾舞女成群竞相夸大互有争夺/如恐不及莫为禁令伤风败俗莫不在此优音又收反)
 通典卷一百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