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a 页 WYG0603-056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典卷四十七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
礼七 吉六
天子宗庙
昔者先王感时代谢思亲立庙曰宗庙
因新物而荐享以申孝敬远祖非一不可遍追故亲尽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b 页 WYG0603-0568b.png
而止唐虞立五庙其祭尚
气先迎牲杀于庭取血告于室以降神然后奏乐尸入
王祼以郁鬯夏氏因之
○殷制七庙
○周制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左宗庙
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
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
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a 页 WYG0603-0568c.png
去墠曰鬼
○郑玄云周制七庙太
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并而七王肃云尊
者尊统于上故天子七庙其有殊功异德非太祖而不
毁不在七庙之数其礼与太祖同则文武之庙是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b 页 WYG0603-0568d.png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3a 页 WYG0603-0569a.png
试评曰礼有以多为贵王制云天子七
庙诸侯五庙祭法云远庙为祧有二祧焉享尝乃止而
郑玄以文武之庙曰祧不亦疏乎若以天子之祖功德
则不立二祧二祧不庙数与诸侯同何以为隆杀哉虞
喜云七庙不始于周伊尹已言七代之庙矣成王六年
制礼七庙亦已有见数文王为祖武王为祢祖非远庙
也周官掌宗庙而职曰守祧周公不称祖祢为远祧也
当须逆数成然后庙得别出不可于成王之代以文武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3b 页 WYG0603-0569b.png
逆云为迁主所藏矣○汉高帝令诸侯都皆立上皇庙
高帝崩孝惠即位令奉常叔孙通定宗庙仪法帝东朝
太后长乐宫及间往数跸烦人作复道武库南通奏
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帝寝衣冠月出游高庙
子孙奈何乘宗庙道上行
哉帝惧曰急坏之通曰人主无过举今已作
百姓皆知之矣愿陛下为原庙渭北
衣冠出游之益广宗庙大孝之本帝乃立原庙又尊帝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4a 页 WYG0603-0569c.png
庙为太祖庙景帝尊孝文庙为太宗庙所常幸郡国各
立太祖太宗庙至宣帝太始二年复尊孝武庙为世宗
庙凡所巡狩亦立焉凡祖宗在郡国者六十八合百六
十七所而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
自居陵旁立庙并为百七十六又园中
各有寝便殿
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
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又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4b 页 WYG0603-0569d.png
月一游衣冠而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孝文太后孝昭
太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各寝与诸帝合三十一所
元帝罢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戾太子戾
后园皆不奉祠裁置吏卒守焉罢郡国庙
以高皇帝为太祖孝文皇帝为太
宗孝景皇帝为昭孝武皇帝为穆孝昭皇帝与孝宣帝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5a 页 WYG0603-0570a.png
俱为昭皇考庙亲未尽太上孝惠庙皆亲尽宜毁太上
庙主宜瘗园孝惠帝为穆主迁于太庙寝园皆罢脩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5b 页 WYG0603-0570b.png
○后汉光武皇帝建武二年立高庙于雒阳高帝为
太祖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如旧三年正月立亲庙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6a 页 WYG0603-0570c.png
雒阳祀父南顿君以上至舂陵节侯
时寇贼未平祀仪未设至十九年
议立平哀成元帝庙代今亲庙兄弟以下使有司祠宜
为南顿君立皇考庙祭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祠
诏
曰以宗庙处所未定且祫祭高庙其成哀平且祠祭长
安故高庙其南阳舂陵岁时各且因故园庙祭祀园庙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6b 页 WYG0603-0570d.png
去太守理所远者在所令长行太守事侍祠
惟孝宣帝有功德
其上尊号曰中宗于是雒阳高庙四时加祭孝宣孝元
凡五帝其西庙成哀平三帝主四时祭于故高庙东庙
京兆尹侍祠冠衣车服如太常祠陵庙之礼皇考南顿
君以上至曾祖祭皆就园庙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7a 页 WYG0603-0571a.png
明帝以光武拨乱中兴更为起
庙上尊号曰世祖庙
以元帝于
光武为穆故虽非宗不毁也后遂为常明帝遗诏遵俭
无起寝庙藏主于世祖庙更衣孝章初不敢违以更衣
有小别上尊号曰显宗庙间祠于更衣四时合祭于世
祖庙章帝遗诏无起寝庙如先帝故事和帝初不敢违
上尊号曰肃宗后帝承遵皆藏主于世祖庙积多无别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7b 页 WYG0603-0571b.png
是后显宗但为陵寝之号灵帝时京都四时所祭高庙
五主世祖庙七主少帝三陵追尊后三陵
凡牲用十八
太牢皆有副倅故高庙三主亲毁之后亦但殷祭之岁
奉祠
献帝初平中
董卓与蔡邕等以和帝以下功德无殊而有过差不应
为宗及馀非宗者追尊三后皆奏毁之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8a 页 WYG0603-0571c.png
四时所祭高庙一祖二宗及近帝四凡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8b 页 WYG0603-0571d.png
七帝○魏文帝受禅追尊大父曰大皇帝
考曰武皇帝以洛京宗庙未成乃祠武帝于建始
殿亲执馈奠如家人礼
明帝太和三年又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夫人吴
氏曰高皇后并在邺庙之所祠则文帝之高祖处士
曾祖高皇祖大皇帝共一庙考太祖武皇帝
特一庙百代不毁然则所祠止于亲庙四室也其年十
一月洛京庙成则以亲尽迁处士主置园邑使宗正曹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9a 页 WYG0603-0572a.png
恪持节迎高祖以下神主共一庙犹为四室而已景初
元年六月群公更奏定七庙之制曰武皇帝肇造洪基
为魏太祖文帝继天革命为魏高祖上集成大命宜为
魏烈祖于太祖庙北为二祧其左为文帝庙号曰高祖
昭祧其右拟明帝号曰烈祖穆祧
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馀四庙亲尽迭迁一如
周后稷文武庙祧之礼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9b 页 WYG0603-0572b.png
○晋武帝即位追尊皇祖宣王为宣皇
帝伯考景王为景皇帝考文王为文皇帝权立一庙
后用魏庙追祭征西将军章
郡府君颍川府君
京兆府君与宣帝景帝文
帝为三昭三穆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0a 页 WYG0603-0572c.png
是时宣皇未升太祖虚位所
以祠六代与景帝为七庙庙制于中门外之左
通为屋四阿殿制堂高三尺随见庙数为室代满备迁
毁
太康元年灵寿公主修丽祔于太庙
六年庙陷当改脩创群臣议奏曰古者七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0b 页 WYG0603-0572d.png
庙异所自宜如礼又曰古虽七庙自近代以来皆庙七
室于礼无废于情为叙亦随时之宜也○东晋元帝上
继武帝于礼为祢时西京神主陷于虏庭
江左建庙皆更新造寻登怀帝之主又迁颍川府君
于时三祖毁主权居别室太
兴三年将祭悯帝之主乃更定制还复章郡颍川于昭
穆之位元帝崩则
章郡复迁之至明帝崩而颍川又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1a 页 WYG0603-0573a.png
迁犹十室也于时续广太庙故三迁主并还西储名之
曰祧以准远庙成帝咸康五年始作武悼皇后神主祔
庙配飨世祖成帝崩而康帝承统以兄弟一代故不迁
京兆始十一室也康帝崩穆帝立京兆迁入西储同谓
之祧如前三祖迁主之礼故正室犹十一也穆帝崩而
哀帝海西并为兄弟无所登除咸安之初简文皇帝上
继元皇帝于是颍川京兆二主复还昭穆之位简文崩
颍川又迁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始改作太庙殿正室十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1b 页 WYG0603-0573b.png
四间东西储各一间合十六间栋高八丈四尺备法驾
迁神主于行庙征西至京兆四主及太孙各用其位之
仪服四主不从帝者仪是与太康异也及孝武崩京兆
又迁如穆帝之世四祧故事○宋武帝即尊位祠七代
为七庙永初追尊皇考为孝皇帝皇
妣赵氏为穆皇后三年孝懿萧皇后崩又祔庙高祖崩
神主升庙犹昭穆之序如魏晋之制虚太祖之位文帝
元嘉初追尊所生胡媫妤为章皇太后立庙于太庙西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2a 页 WYG0603-0573c.png
其后孝武昭太后明帝宣太后并祔章太后庙○齐高
帝追尊父为宣皇帝母为昭皇后七庙
太○梁
武帝受禅迁神主于太庙为三昭三穆凡六庙追尊皇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2b 页 WYG0603-0573d.png
考为文皇帝皇妣为德皇后庙号太祖皇祖以
上皆不追尊拟祖迁于上而太祖之庙不毁与亲庙为
七皆同一堂共庭而别室○陈依梁制七庙如礼初文
帝入嗣而皇考始兴昭烈王庙在始兴国谓之东庙天
嘉中徙神主祔于梁之小庙改曰国庙祭用天子仪○
后魏之先居于漠北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
北明元帝永兴四年立太祖道武帝庙于白登山岁一
祭具太牢帝亲奉无常月又于白登西太祖旧游之处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3a 页 WYG0603-0574a.png
立昭成献明太祖庙常以九月十月之交帝亲祭牲用
马牛羊又亲行貙刘之礼孝文太和三年六月亲谒七
庙十五
年四月改营太庙诏曰祖有功宗有德后者不得擅祖
宗之名居二祧之庙今述遵先志宜制祖宗之号烈祖
有创业之功代祖有开拓之德宜为祖宗百代不迁而
远祖平文功未多于昭成然庙号为太祖道武建业之
勋高于平文庙号为烈祖比校似为未允朕今奉尊道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3b 页 WYG0603-0574b.png
武为太祖显祖为二祧馀皆以次而迁平文既迁庙惟
有六如今七庙一则无主惟当朕躬此事亦臣子所难
言朕以不德忝承洪绪若宗庙之灵获全首领以没于
地为昭穆之次心愿毕矣必不可先设可垂文示后
八月诏郡国有时果可荐者
并送京师以供庙享其白登山鸡鸣山庙惟遣有司行
事十一月释禫祭太和庙帝衮冕与祭者朝服丁卯迁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4a 页 WYG0603-0574c.png
庙之神主于太庙百官陪从奉神主于斋车至新庙有
司升神主于太庙诸侯王牧守蕃附等各以其职来祭
十月诏先王制礼经纶万代白登庙者有为而兴昭穆
不次太祖有三层之宇已降无方丈之室又常用季秋
躬驾虔祀今授衣之月享祭明堂立冬之始奉烝太庙
若复斋白登便为一月再驾缅详二理谓宜省一可废
东山之祀成此二享之敬可敕有司但命内典神者摄
行祭事献明道武各有庙称可具依旧式自太宗诸帝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4b 页 WYG0603-0574d.png
昔无殿宇因停之十九年迁都洛邑二月诏曰太和庙
已就神仪灵主宜时奉宁可尅五月奉迁于庙其出金
墉之仪一准出代都太和之式入新庙之典可依近至
金墉之轨其威仪卤簿如出代庙百官奉迁宜可省之
但令朝官四品以上侍官五品以上宗室奉迎○北齐
文宣帝受禅置六庙献武以下不毁以上则递毁并同
庙而别室既而迁神主于太庙文襄文宣并太祖之子
文宣初疑其昭穆之次欲别立庙众议不同至二年秋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5a 页 WYG0603-0575a.png
始附太庙五祭同梁制○后周闵帝受禅而右宗庙追
尊皇祖为德皇帝父文王为文皇帝庙号太祖
拟祖以上三庙递迁至太祖不毁其下相承置
二穆为五焉明帝崩庙号代宗武帝崩庙号高祖并为
祧庙不毁○隋文帝受命遣兼太保宇文善奉策诣同
州告皇考桓王庙兼用女巫同家人礼追尊号为武元
皇帝皇妣为元明皇后迎神归于京师改立左
宗庙未言始祖又无受命之祧自高祖以下置四亲庙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5b 页 WYG0603-0575b.png
同殿异室一皇高祖太原府君庙二皇曾祖康王庙三
皇祖献王庙四皇考太祖武元皇帝庙拟祖迁于上而
太祖之庙不毁至炀帝立七庙太祖各一殿准周文武
二祧与始祖而三馀并分室而祭始及祧之外从迭毁
之法
既
营洛邑后有司奏请于东京建立宗庙帝谓秘书监柳
辩曰今始祖及二祧已具令后子孙处何所又下诏准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6a 页 WYG0603-0575c.png
议别立高祖之庙属有行役复寝○大唐武德元年追
尊高祖曰宣简公曾祖曰懿王祖曰景皇帝考曰元皇
帝法驾迎神主祔于太庙始享四室贞观九年高祖崩
增修太庙中书侍郎岑文本议曰祖郑玄者则陈四庙
之制述王肃者则引七庙之文贵贱混而莫辨是非纷
而不定春秋榖梁傅及礼记王制祭法礼器孔子家语
并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尚书咸有
一德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至于孙卿孔安国刘歆班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6b 页 WYG0603-0575d.png
彪父子孔晁虞喜干宝之徒商较今古咸以为然故其
文曰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是以晋宋齐梁
皆依斯义立亲庙六岂有国之茂典不刋之休烈乎然
若使违群经之正说从累代之疑议背子雍之笃论遵
康成之旧学则天子之礼下逼于人臣诸侯之制上僭
于王者非所谓尊卑有序名位不同者也臣等参详请
依晋宋故事立亲庙六其祖宗之制式遵旧典制从之
于是增修太庙始崇弘农府君及高祖神主并旧四室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7a 页 WYG0603-0576a.png
为六室太宗崩迁弘农府君神主于夹室太宗神主祔
太庙高宗崩神主祔太庙又迁宣皇帝神主于夹室睿
宗垂拱四年正月又于东都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四
时享祀如京庙之仪别立崇先庙以享武氏祖考武太
后又令议崇先庙室数所司议遂止
既革命称
帝改大唐京太庙为享德庙四时惟享高祖以下三室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7b 页 WYG0603-0576b.png
馀四室闭其门废享祀之礼又于东都改制太庙为七
室祔武氏七代神主及改京崇先庙为崇尊庙其享祀
如太庙之仪仍改太庙署为清庙台加官员崇其班秩
神龙元年改享德庙依旧为京太庙迁武氏七庙神主
于西京崇尊庙东都置太庙以景皇帝为太祖庙崇六
室时太常博士张齐贤建议曰始封之君谓之太祖太
祖之庙百代不迁商之玄王周之后稷是也但商自玄
王以后十有四代至汤而有天下周自后稷以后十有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8a 页 WYG0603-0576c.png
七代至武王而有天下其间代数既远迁庙亲皆出太
祖之后故得合食有序尊卑不差其后汉高受命无始
封祖即以高祖皇帝为太祖魏武创业文帝受命亦以
武帝为太祖晋宣创业武帝受命亦以宣帝为太祖宇
文以文皇帝为太祖隋室以武元皇帝为太祖国家景
皇帝始封唐公实为太祖中间代数既近列在三昭三
穆之内故皇家太庙惟有六室其弘农府君宣光二帝
尊于太祖亲尽则迁不在昭穆合食之数奉敕七室以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8b 页 WYG0603-0576d.png
下依旧号尊崇续又奉敕既立七庙须尊崇始祖速令
详定者伏寻礼经始祖即太祖太祖之外更无始祖后
周太祖之外以周文王为始祖不合礼经或有引白虎
通义云后稷为始祖文王为太祖武王为太宗及郑玄
注诗序云太祖谓文王以为说者其义不然何者彼以
礼王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以谓
文王为太祖耳非祫祭群主合食之太祖今议者或有
欲立凉武昭王为始祖者殊为不可何者昔在商周稷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9a 页 WYG0603-0577a.png
禹始封汤武之兴祚由稷禹故以为太祖即皇家之景
帝是也凉武昭王勋业未广后主失守国土不傅景皇
始封实本明命今乃舍封唐之盛烈崇西凉之远搆求
之前古实乖典礼魏氏不以曹参为太祖晋氏不以殷
王邛为太祖宋氏不以楚元王为太祖齐梁不以萧何
为太祖陈隋不以胡公杨震为太祖则皇家安可以凉
武昭王为太祖乎汉之东京大议郊祀多以周郊后稷
汉当郊尧惟杜林议独以为周室之兴祚由后稷汉业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19b 页 WYG0603-0577b.png
特起功不缘尧祖宗故事所宜因循竟从林议又傅称
欲知天上事问长人以其近之武德贞观之时去凉武
昭王盖亦近于今矣当时不立者不可立故也今既年
代寖远方复立之实恐景皇失职而震怒武昭虚位而
不答非社稷之福也请准敕加太庙为七室享宣皇帝
以备七代其始祖不合别有尊崇太常博士刘承庆议
曰夫太祖以功建昭穆以亲崇有功百代而不迁亲尽
七叶而当毁或以太祖代浅庙数非备更于昭穆之上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0a 页 WYG0603-0577c.png
远立合迁之君曲从七庙之文深乖迭毁之制景皇帝
浚德基唐代数犹近号虽崇于太祖亲上列于昭穆且
临六室之位未申七代之尊是知太祖当六未合有七
故先朝惟有宣光景元神尧文武六代亲庙大帝登遐
神主升祔于庙室以宣皇帝代数当满准礼复迁今止
有光皇帝以下六代亲庙非是天子之庙数不当有七
本由太祖有远近之异故初建有多少之殊宣皇既非
始祖又庙无祖宗之号亲尽既迁其庙不合重立恐违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0b 页 WYG0603-0577d.png
王制之文不合先朝之旨光崇六室不亏古义时有制
令宰臣更加详定礼部尚书祝钦明等奏言张齐贤以
始同太祖不合更祖昭王刘承庆以王制三昭三穆不
合重崇宣帝臣等商量请依张齐贤以景皇帝为太祖
依刘承庆尊崇六室制从之三年改武氏崇尊庙为崇
恩庙依天授时享祭其庙斋郎将用五品子后却止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1a 页 WYG0603-0578a.png
睿宗废崇恩庙开元四年改题则天
神主云则天皇后武氏
十年制移中宗神主就正庙仍创立九室其后制献祖
懿祖太祖代祖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太庙九室也
二十三年正月赦文宗庙
致享务在礼洁礼经沿革必本人情笾豆之荐或未能
备物宜令礼官学士详议具奏太常卿韦绦奏宗庙之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1b 页 WYG0603-0578b.png
奠每座笾豆各加十二又酒爵制度全小仅无一合执
持甚难请稍令广大付尚书省集众官详议太子宾客
崔沔议曰窃闻识礼乐之情者能作知礼乐之文者能
述述作之义圣贤所重礼乐之本古今所崇变而通之
所以久也所谓变者变其文也所谓通者通其情也祭
礼之兴肇于太古人所饮食必先严献未有火化茹毛
饮血则有毛血之荐未有曲蘖污樽抔饮则有玄酒之
奠施及后王礼物渐备作为酒醴严其牺牲以致馨香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2a 页 WYG0603-0578c.png
以极丰洁故有三牲八簋之盛五齐九献之殷然以神
道至玄可存而不能测也祭礼致敬可备而不可废也
是以毛血腥爓玄樽牺象靡不毕登于明荐矣然而荐
贵于新味不尚亵虽则备物犹存节制故礼云天之所
生地之所长苟可荐者莫不咸在备物之情也又曰三
牲之俎八簋之实美物备矣昆虫之异草木之实阴阳
之物备矣节制之文也钘俎笾豆簠簋樽罍实皆周人
之时馔也其用通于宴飨宾客而周公制礼咸与毛血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2b 页 WYG0603-0578d.png
玄酒同荐于先晋中郎卢谌近古知礼者也著家庙祭
礼皆晋时常食不复纯用旧文然则当时饮食不可阙
于祀祭明矣是变礼文而通其情也我国家由礼立训
因时制范考图史于前典稽周汉之旧仪清庙时享礼
馔毕陈用周制也而古式存焉园寝上食时膳具设遵
汉法也而珍味极焉职贡来祭致远物也有新必荐顺
时令也苑囿之内躬穑所收蒐狩之时亲发所中莫不
割鲜择美荐而后食尽诚敬也若此至矣复何加焉但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3a 页 WYG0603-0579a.png
当申敕祭如神在毋或简怠增勖虔诚其进珍羞或时
鲜美考诸祠典有所漏略皆详择名目编诸甲令因宜
而荐以类相从则新鲜肥醲尽在是矣不必加于笾豆
之数也至于祭器随物所宜故太羹古食也盛于豋豋
古器也和羹时馔也盛于钘钘时器也亦有古馔而盛
于时器故毛血盛于盘玄酒盛于樽未有荐时馔而追
用古器者古质而今文便于事也虽加笾豆十二未足
以尽天下美物而措诸清庙有兼倍之名近于侈矣又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3b 页 WYG0603-0579b.png
据汉书艺文志墨家之流出于清庙是以贵俭由此观
之清庙之不尚于奢旧矣太常所请恐未可行又称酒
爵全小须加广大窃据礼文有以小为贵者献以爵贵
其小也小不及制敬而非礼是有司之失其傅也固可
随失釐正无待议而后革未知今制何所依准请兼详
令式据文而行上曰享祀实思丰洁不应法制者亦不
可用于是更令太常量加品昧韦绦又请每室加笾豆
各六每四时异品以当时新果及珍羞同荐制可之又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4a 页 WYG0603-0579c.png
酌献酒爵止令用药汁一升合于古义而多少适中自
是常依行焉天宝三载诏顷四时有事于太庙两京同
日告享虽卜吉辰俱遵上日而义深如在礼或有乖自
今以后两京宜各别择吉日告享五载诏祭神如在傅
诸古训以多为贵著自礼经膟膋之仪盖昔贤之尚质
甘旨之品亦孝子之尽诚既切因心方资庆礼其以后
享太庙宜料外每室加常食一牙盘仍令所司务尽丰
洁九载七月制曰承前有事宗庙皆称告享兹乃临下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4b 页 WYG0603-0579d.png
之辞颇亏尊上之义静言斯称殊未为允自今以后每
亲告献太清太微宫改为朝献有司行事为荐献亲告
享庙改为朝享有司行事为荐享亲巡陵改为朝拜有
司行事为拜陵应缘诸事告宗庙者并改为奏其郊天
后土及诸祝文云敢昭告者并改为敢昭荐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5a 页 WYG0603-0580a.png
后妃庙 魏 梁
周祭先妣之庙
四时荐禘祫与七庙皆祭乐奏
夷则舞犬濩○魏文思后依周姜嫄庙
禘祫文帝甄后赐死故不列庙明帝即位有司奏
请追谥曰文昭皇后使司空王朗持节奉策告祠于陵
太和元年二月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5b 页 WYG0603-0580b.png
立庙于邺四月洛邑初营宗庙掘地得玉玺方一寸九
分其文曰天子羡思慈亲明帝为之改容以太牢告庙
○东晋元
帝初为晋王妃虞氏先亡王𨗳与贺循书论虞庙
云王所崇惜者体也未敢当正位入庙及毁废之所不
知便可得尔不循答曰汉光武于属以元帝为父故于
昭穆之叙便居成帝之位而迁成帝之主于长安高庙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6a 页 WYG0603-0580c.png
今圣上于惠帝为兄弟亦当居惠帝之位而上继武帝
惠帝亦宜别庙则虞妃庙位当以此定𨗳又云戴若思
欲于太庙立后别室循答曰愚以尊王既当天之正统
而未尽宸居之极称既名称未极更于事宜为难或谓
可立别庙使进退无犯意谓以尊意所重施于今宜如
有可尔理若全尊寻备昭穆既正则俯从定位亦无拘
小别然非常礼无所取准于名则未满于礼则变常窃
以戴所斟酌于人情为未安○宋孝武大明二年有司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6b 页 WYG0603-0580d.png
奏皇代殷祭无事于章太后
诏曰章皇太后追尊极
号礼同七庙岂容独阙殷荐隔兹盛祀閟宫遥祫既行
有周魏晋从飨式范无替宜述附前典以宣情敬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7a 页 WYG0603-0581a.png
七年诏立宣贵妃庙
其祀
礼王亲执奠爵有故三卿行事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7b 页 WYG0603-0581b.png
明帝太始二年昭太后崩有司奏太
后于至尊无亲上特制义服祔庙之礼下礼官详议乃
跻新祏于上位其祭使有司行礼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8a 页 WYG0603-0581c.png
六月有司奏七月尝祠二庙依旧车驾亲
奉孝武皇帝室至尊亲进觞爵及昭皇太后室应拜及
祝文称皇帝又皇后今月二十五日虔见于祢拜孝
武皇帝昭皇太后并无明文礼官议曰今上既纂嗣文
皇于孝武进拜而已觞爵使有司行事昭皇太后祝文
称皇帝孝武昭皇太后二室废荐告后废帝元徽二
年十月丙寅有司奏至尊亲祠太庙文皇帝太后庙之
日孝武皇帝及昭皇太后虽亲非正统而常经北面宜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8b 页 WYG0603-0581d.png
执孝武皇帝觞爵昭皇太后依旧三公行事
○齐明帝建武二年有司奏迁景懿后于新庙
○梁武帝立小庙皇帝每
祭太庙讫乃诣小庙亦以一太牢如太庙礼○大唐立
肃明皇后庙时享有司行事如开元礼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9a 页 WYG0603-0582a.png
皇太子及皇子宗庙
东晋孝武帝太元六年诏曰亡大兄以司马珣之为国
后祭祀何仪博士江熙议榖梁傅云公子之重视大夫
则王子一例也请皇子庙祭用大夫礼三庙
牲用少牢若继嗣之身未
准大夫祭用士礼
宜权立行庙告嗣而后迎继嗣之身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29b 页 WYG0603-0582b.png
○大唐开元三
年右拾遗陈贞节以诸太子庙不合守供祀享上疏伏
见章怀太子等四庙远则从祖近则堂昆并非有功于
人立事于代而寝庙相属献祼连时事不师古以克永
代臣实疑之今章怀太子等乃以陵庙分署官寮八处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30a 页 WYG0603-0582c.png
修营四时祭享物须官给人必公粮合乐登歌咸同列
帝谨按周礼始祖以下犹称小庙未知此庙厥官维何
臣谓八署司存员寮且省四时祭祀供给咸停臣又闻
磐石维城既开封建之典别子为祖非无大小之宗其
四陵庙等应须祭祀者并令承后子孙自修其事崇此
正典冀合礼经上令有司集礼官及群臣详议奏闻驾
部员外郎裴子馀议曰谨按前件四庙等并前皇嫡胤
殒身昭代圣上哀骨肉之深锡烝尝之享宪章往昔垂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30b 页 WYG0603-0582d.png
范将来昔嫄庙列周戾园居汉并位非七代置在一时
斯并前代宏规后贤令范又按春秋狐突适下国遇太
子使登仆曰予将以晋畀秦秦将祀予此则太子之言
无后明矣对曰神不歆非类人不祀非族君祀无乃殄
乎此则晋有其祀立庙必矣又定公元年立炀宫经傅
更无异说郑玄注云炀公伯禽之子季氏祷而立其宫
也考之汉储晋嫡则如彼言乎周庙鲁宫则如此岂可
使晋求秦祀戾匪汉恩求枉者深所直者鲜黩神慢礼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31a 页 WYG0603-0583a.png
理必不然且尊以储后位绝诸侯谥号既崇官吏有典
去羊存朔非理所安徇利忘礼何以为国太常博士段
同泰议曰伏据隐太子等皆禀殊恩式创陵寝一著蘋
藻骤移檀柘岂非睦亲继绝悼往推恩者欤况汉置戾
园晋循虞祀书称咸秩礼纪百神纷纶葳蕤可略言矣
隐太子等并特降丝纶别营祠宇义殊太庙恩出当时
借如逝者之锡蘋蘩亦犹生者之开茅土宠章所及谁
谓非宜且自古帝王封建子孙寄以维城之固咸登别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31b 页 WYG0603-0583b.png
郡之荣岂必有功于人立事于代生者曾无异议逝者
辄此奏停虽存没之迹不同而君亲之恩何别此则轻
重非当情理不均神道固是难诬人情孰云其可开元
二十二年七月敕赠太子顷年官为立庙并致享祀虽
欲归厚而情且未安烝尝之时子孙不及若专令官祭
是以疏间亲遂此为常岂云教孝其诸赠太子有后者
但官置庙各令子孙自主祭其署及官悉停若无后者
宜依旧上元二年二月礼仪使太常卿杜鸿渐奏让帝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32a 页 WYG0603-0583c.png
七庙等请停四时享献每至禘祫之月则一祭焉乐用
登歌一部牲献樽俎之礼同太庙一室之仪
通典 卷四十七 第 32b 页 WYG0603-0583d.png
通典卷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