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603-0287a.png
钦定四库全书卷
通典卷二十四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
职官六
御史台
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
战国时亦有御史秦赵渑池
之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前则皆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603-0287b.png
记事之职也至秦汉为纠察之任
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之
御史大夫寺亦
谓之宪台成帝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
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
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后果废御史大夫
为大司空是其徵也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亦谓之兰
台寺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603-0287c.png
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
后魏之制
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仆以下悉送南台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603-0287d.png
后周曰司宪属秋官府隋及
大唐皆曰御史台龙朔二年改为宪台咸亨元年复旧
门北辟主阴杀也
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
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旧制但闻风弹事提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603-0288a.png
纲而已
其鞫
案禁系则委之大理贞观末御史中丞李乾祐以囚自
大理来往滋其奸故又案事入法多为大理所反乃奏
于台中置东西二狱以自系劾开元中大夫崔隐甫复
奏罢之其后罕有闻风弹举之事多受词讼推覆理尽
然后弹之将有弹奏则先牒监门禁止勿许其入
武太后时改御史台为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603-0288b.png
肃政台凡置左右肃政二台别置大夫中丞各一人侍
御史殿中监察各二十人
左以察朝廷右以澄郡县时议以右多名流左多寒刻
其迁登南省者右殆倍焉以其不陵朝贵故也二台迭
相纠正而左加敬惮龙朔以后去肃政之名但为左右
御史台
睿宗即位诏二台并察京师资
位既等竞为弹纠百僚被察殆不堪命太极元年以尚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603-0288c.png
书省悉𨽻左台月馀右台复请分绾尚书西行事左台
大夫窦怀贞乃表请依贞观故事遂废右台而本御史
台官复旧废台之官并𨽻焉
大夫一人中丞二人侍御史四人殿中侍
御史六人监察御史十人主簿一人内供奉里行者各
如正员之半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603-0288d.png
其台宪故事官
资轻重则杜易简韩琬注记详焉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秦官汉因之位上卿银印青绶
掌副丞相故事选郡守相高第为御史大夫任职者为
丞相
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603-0289a.png
金印紫绶秩比丞相哀帝建平二年朱博
奏请罢大司空以御史大夫为百僚师帝从之遂复为
御史大夫皆宰相之任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603-0289b.png
凡为御史大夫而丞相次也其心
冀幸丞相物故或乃阴私相毁害欲
代之后汉初废
御史大夫
至建安十三年罢三公官始复置之以郗虑居焉
不领中丞置长史一人魏黄初二年又改御史
大夫为司空末年复有大夫而吴有左右焉
晋初省之此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603-0289c.png
皆为三公非今御史大夫也
中丞
初汉御史大夫有两丞一曰御史丞一曰中丞亦谓中
丞为御史中执法
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
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十五员受
公卿奏事举劾案章盖居殿中察举非法也及御史大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603-0289d.png
夫转为大司空而中丞出外为御史台率即今之御史
大夫任也周官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
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禁又其任也
初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置长吏而中丞官职如
故武帝时以中丞督司𨽻司𨽻督丞相丞相督司直司
直督刺史刺史督二千石下至黑绶
哀帝元寿二年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长
史后汉光武复改为中丞两梁冠铜印青绶与尚书令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603-0290a.png
司𨽻校尉朝会皆专席而坐京师号为三独坐言其尊
也凡中丞以下并官属少府魏初改中丞为
宫正举鲍勋为之百僚严惮后复为中
丞晋亦因汉以中丞为台主与司𨽻分督百僚自皇太
子以下无所不纠初不得纠尚书后亦纠之
中丞专纠行马内
司𨽻专纠行马外虽制如是然亦更奏众官实无其限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603-0290b.png
宋中丞一人每月二十五日绕行宫垣
白壁铜印墨绶进贤两
梁冠佩水苍玉介帻绛朝服孝武帝孝建二
年制中丞与尚书令分道虽丞郎下朝相值亦得断之
馀内外众官皆受停驻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603-0290c.png
齐中丞职无不察专
道而行驺辐禁呵加以声色武将相逢辄致侵犯若有
卤簿至相殴击梁国初建又置御史
大夫天监元年复曰中丞中丞一人掌督司百僚皇太
子其在宫门行马内违法者皆纠弹之虽在行马外而
监司不纠亦得奏之专道而行逢尚书丞郎亦得停驻
其尚书令仆御史中丞各给威仪十人其八人武冠绛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603-0290d.png
韝执青仪囊题云宜官告以受词讼一人缃衣执鞭
杖依行列行七人唱呼入殿引喤至阶一人执仪囊不
喤自齐梁皆谓中丞为南司
陈因梁制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603-0291a.png
江左中丞虽亦一时髦彦然膏梁名士犹不乐
后魏为御史中尉督
司百僚其出入千步清道与皇太子分路王公百辟咸
使逊避其馀百僚下马弛车止路傍其违缓者以棒棒
之其后洛阳令得与分道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603-0291b.png
自东魏徙邺无复此制北齐武成以其子琅
琊王俨兼为御史中丞欲雄宠之复兴旧制俨出北宫
凡京畿之步骑领军之官属中丞之威仪司徒之卤簿
莫不毕备武成观之遣中使驰马趣仗不得入
自言奉敕赤棒应声碎其鞍马腾人颠观者倾京邑
后周有司宪中大夫二人掌司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603-0291c.png
寇之法辨国之五禁亦其任也隋以国讳改中丞为大
夫大唐因隋亦曰大夫龙朔二年改为大司宪咸亨初
复旧武太后改置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各一人太极
初复旧掌肃清风俗弹纠内外总判台事自周隋以来
无仪卫之重令行出道路以私骑匹马从之而已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603-0291d.png
御史中丞旧持书侍御史也初汉宣帝元凤中感
路温舒尚德缓刑之言季秋后请谳时帝幸宣室斋居
而决事令侍御史二人持书持书御史起于此也后因
别置冠法冠有印绶与符节郎共平廷尉奏事罪当轻
重后汉亦二人铜印青绶选明法律者为之
凡天下诸谳疑事掌以法律当其是非自桓帝
之后无所平理苟充其位而已魏置持书执法掌奏劾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603-0292a.png
而持书侍御史掌律令二官俱置
晋置四人太始四年又置黄沙狱持书侍御史
一人秩与中丞同掌诏狱及廷尉不当者皆理之后并
江南遂省黄沙持书侍御史及太康中又省持书侍御
史二员魏晋以来持书侍御史分掌侍御史所掌诸曹
若尚书二丞宋代掌举劾齐梁并同皆统侍御史自宋
齐以来此官不重自郎官转持书者谓之南奔
梁天监初始重其选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603-0292b.png
车前依尚书二丞给三驺执盛印青囊旧事纠弹官印
绶在前故也后魏掌纠禁内朝会失时服章违错飨宴
会见悉所监之北齐亦有焉后周有司宪上士二人亦
其任也隋又为持书侍御史台中簿领悉以主之大唐
永徽初高宗即位以国讳故改持书侍御史为御史中
丞龙朔二年改为司宪大夫咸亨元年复为中丞二人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603-0292c.png
亦时有内供奉职副
大夫通判台事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603-0292d.png
侍御史
侍御史于周为柱下史老聃尝为之秦时张苍为御史
主柱下方书亦其任也又云苍为柱下御史明习天下
图书计史籍
一名柱后史谓以铁为柱言
其审固不桡也
亦为侍御史汉因之
凡十五员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603-0293a.png
侍御史御史
大夫自调更告入归官比丞相掾史史白录惠
帝初遣御史监三辅郡其后又置监御史
其举郡国孝廉第四科云有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
武帝时侍御史又有绣衣直指者出讨
奸猾理大狱而不常置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603-0293b.png
后汉亦
有侍御史员察举非法受公卿郡吏奏事有违失举劾
之凡郊庙之祀及大朝会大封拜则一人监威仪有违
失则劾奏以公府掾属高第补之或故牧守议郎郎中
为之唯德所在初上称守满岁拜真出剧为刺史二千
石平迁补县令见中丞执板揖顺帝复绝他选专用宰
士有三缺三府各一举劾案章事无大小尚书受成而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603-0293c.png
已威烈赫奕莫之敢犯真御史守中丞持书服其冠绂
上事言守关移称真又按二汉侍御史所掌凡有五曹
一曰令曹二曰印曹三曰供曹四曰尉
马曹五曰乘曹豹尾之内便为禁省
魏置御史八人当大会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603-0293d.png
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陛而坐帝问左右此何官何主辛
毗曰此谓御史旧时簪笔以奏不法何当如今者直备
位但毦笔耳晋侍御史九人颇用郡守为之
品同持书而有十
三曹
宋代多并诸
曹凡十御史焉自汉以来皆朝服法冠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603-0294a.png
齐有十人梁陈皆九人居曹
纠察不法后魏御史甚重必以对策高第者补之侍御
史与殿中侍御史昼则外台受事夜则番直内台御史
旧式不随台主简代延昌中王显有宠于宣武为御史
中尉始请革选此后踵其事每一中尉则更简代御史
北齐有八人亦重其选后周有司宪中士则其任也隋
侍御史八人自开皇之前犹踵后魏革选自开皇之后
始自吏部选用不由台主仍依旧入直禁中大业中始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603-0294b.png
罢御史直宿台内文簿皆持书主之侍御史但侍从纠
察而已由是资位少减大唐自贞观初以法理天下尤
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
其将除拜皆吏部与台长官宰相议定然后依选
例补奏其内诏别拜者不在其限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603-0294c.png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603-0294d.png
麟德以来用人尤重
选授之命不由铨管及李义府掌大选
宠任既重始得补之
自义府之后无出于
吏部者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603-0295a.png
侍
御史凡四员
内供奉二员
掌纠察内外受制出使分判台事又分直朝堂与给事
中中书舍人同受表里冤讼迭知一日谓之三司受事
其事有大者则诏下尚书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同案之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603-0295b.png
亦谓此为三司推事武太
后时刑狱滋章凡二台御史多苛刻无恩以诛暴为事
猜阻倾夺更相陵搆此其为弊也神龙以来稍革之其
后名流慎选侔于贞观永徽矣侍御史之职有四谓推
弹公廨杂事定殿中监察以
下职事及进名改转台内之事悉主之号为台端他人
称之曰端公其知杂事者谓之杂端最为雄剧食坐之
南设横榻谓之南床殿中监察不得坐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603-0295c.png
凡侍御史之例不出累月则迁登南
省故号为南床百日察其行步出入揖让去就殿中以
下皆禀而随之先后亏失者有罚其太极以前二台朝
列之制侍御史与殿中随仗入分居两行
承诏者各五日有旨召御史不呼名则承诏者出
侍御史或阙则假殿中承之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603-0295d.png
殿中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魏兰台遣二御史居殿中察非法即殿中
侍御史之始也晋置四人江左多置二人
梁有四人掌殿内禁卫内事后魏北齐皆有之
隋初改曰殿内侍御史置十二人至炀帝省大唐置六
员内供奉三员初掌驾出于
卤簿内纠察非违馀同侍御史唯不判事咸亨以前迁
转及职事与侍御史相亚自开元初以来权归侍御史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603-0296a.png
而迁转犹同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知左右巡分
京畿诸州诸卫兵禁𨽻焉弹举违失号为副端
閤门之外百僚班序有离立失列言
嚣而不肃者则纠罚之其正冬大会则戴玄豸乘马加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603-0296b.png
饰具服上殿供奉左右或缺则吏部以他
官摄之其郊祀巡幸大备卤簿出入由旌门者监其队
伍初武太后时有殿中里行及员外殿中御史官或有
起家为之而即真者神龙以来无监察则有里行
监察侍御史
监察御史初秦以御史监理诸郡谓之监察史汉罢其
名至晋太元中始置检校御史以吴混之为之掌行马
外事亦兰台之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603-0296c.png
职宋齐以来无闻后魏太和末亦置此官宿直
外台不得入宿内省北齐检校御史十二人后周司宪
旅下士八人盖亦其职隋开皇二年改检校御史为监
察御史凡十二人炀帝增置十六员掌出使检校大唐
监察御史十员里行
五员掌内外纠察并监祭祀及监诸军出使等监察御
史职知朝堂正门无籍非因奏事不得入至殿庭在西
凤阙南侍殿中侍御史以上从观象门出若从天降至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603-0296d.png
开元七年三月敕并令随仗入閤
罪人当笞于朝者亦监之分为左右巡纠察违失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603-0297a.png
以
承天朱雀街为界每月一代将晦即巡刑部大理东西
徒坊金吾及县狱若蒐狩则监围察断绝失禽者量宜
劾奏
开元初革以殿中掌左右巡监察或权掌之非本任
也职务繁杂百司畏惧其选拜多自京畿县尉
又有监察御史里行者太宗置自马周始焉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603-0297b.png
武太后时复员外监察试监察或有
起家为之而即真者又有台使八人俸亦于本官请馀
同监察吏部式其试监察神龙以来无复员外
及试但有里行凡诸内供奉及里行其员数各居正官
之半唯俸禄有差职事与正同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603-0297c.png
主簿
主簿汉有御史主簿魏晋以来无闻
隋大业三年御史台始置主簿二人大唐置
一员掌付事勾稽省署抄目监印给纸笔其俸禄与殿
中御史同武德末杜淹为大夫以吏部主事林怀信为
之贞观中自张弘济为此官之后遂为美职管辖台中
杂务公廨厨库检督令史奴婢配勋散官职事每食则
执黄卷书其谴罚
通典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603-0297d.png
通典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