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603-023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典卷二十一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
职官三
宰相
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
虞舜臣尧
举八凯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603-0239b.png
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叙地平天
成举八元使布五教
于四方内平外成谓之十六相及成汤
居亳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为之武
丁得傅说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
周时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
右亦其任也秦悼武王二年始置丞相官以樗里疾甘
茂为左右丞相庄襄王又以吕不韦为丞相及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603-0240a.png
始皇立尊不韦为相国则相国丞相皆秦官
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初有左右
至二世复有中丞相
汉高帝即位一丞相绿绶
以萧何为之及诛韩信乃
拜何为相国何薨以曹参为之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
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丞相月俸钱六万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603-0240b.png
成帝绥和元年御史大夫何武建言古者民谨事
约国之辅佐必得贤圣然犹则天三光备三公官
各有分职今末俗之弊政事烦多宰相之才不能及
古而今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大化久未洽也宜建
三公官定卿大夫之任分职授政以考功效于是上拜
曲阳侯王根为大司马而何武自御史大夫改为大司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603-0240c.png
空皆金印紫绶比丞相则三公俱为宰相
至哀帝复罢大司
空
元寿二年更名丞相为大司徒初汉制常以列侯
为相唯公孙弘布衣数年登相位武帝乃封为平津侯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603-0240d.png
其后为故事至丞相而封自弘始也
白事教令称曰君侯春秋
之义尊上公谓之宰言海内无不统焉故丞相进天子
御座为起在舆为下
丞相有病皇帝法
驾亲至问疾从西门入
及瘳视事尚书令若光禄大夫赐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603-0241a.png
以养牛上尊酒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603-0241b.png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603-0241c.png
凡丞相府门无闑不设铃鼓言其
大开无节限后汉废丞相及御史大夫而以三公综理
众务则三公复为宰相矣
至于中年以后事归台阁则尚书官为机
衡之任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复置丞相而以曹公居之
又有相国魏黄初元年改为司徒而文帝复置
中书监令并掌机密自是中书多为枢机之任
其后定制置大丞相第一品后又有相国齐王以司马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603-0241d.png
师为之高贵乡公以司马昭为之晋惠帝永
宁元年罢丞相复置司徒永昌元年罢司徒并丞相则
与司徒不并置矣其后或有相国或有丞
相省置无恒而中书监令常管机要多为宰相之任自
魏晋以来相国丞相多非寻常人臣之职
元帝渡江以王敦为丞相转司徒荀组为太
尉以司徒官属并丞相为留府敦不受成帝以王导为
丞相罢司徒府以为丞相府导薨罢丞相复为司徒府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603-0242a.png
宋孝武帝初唯以南郡王义宣为丞
相而司徒府始如故亦有相国丞相金章紫绶进贤三
梁冠绛朝服佩山玄玉相国则绿盭绶也齐丞相不用
人以为赠官梁罢相国置丞相罢丞相置司徒陈又置
相国位列丞相上并丞相并为赠官按自魏晋以来宰
相但以他官参掌机密或委知政事者则是矣无有常
官其相国丞相或为赠官或则不置自为尊崇之位多
非人臣之职其真为宰相者不必居此官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603-0242b.png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603-0242c.png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603-0242d.png
后魏旧
制有大将军不置太尉有丞相不置司徒自正光以后
始俱置之然而尤重门下官多
以侍中辅政则侍中为枢密之任北齐乾明中
置丞相河清中分为左右各置府寮然而为宰相秉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603-0243a.png
持朝政者亦多为侍中后周大
冢宰亦其任也其后亦置左右丞相大象二年以杨坚
为大丞相遂罢左右丞相官隋有内史纳言是
为宰相亦有他官参与焉
大唐侍中中书令是真宰相
其馀以他官参掌者无定员但加同中书门下
三品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603-0243b.png
及平章
事知政事参知机务参与政事及平章军国重事之名
者并为宰相
亦汉行丞相事之例也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603-0243c.png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603-0243d.png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603-0244a.png
自先天之前其员颇多景龙中至十馀人开
元以来常以二人为限或多则三人
天宝十五年之后天下多难勋
贤并建故备位者众然其秉钧持衡亦一二人而已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至永淳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603-0244b.png
三年七月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政事笔其政事堂合
在中书遂移在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张说奏改政事堂
为中书门下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
○丞相司直汉
武元狩五年置掌佐丞相举不法位在司𨽻校尉上翟
方进为司直旬岁间免两司𨽻后汉罢
丞相光武以武帝故事置司徒司直居司徒府助司徒
督录诸州郡所举上奏司直考察能否以徵虚实建武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603-0244c.png
十一年省献帝建安八年复置司直不属司徒掌督中
都官不领诸州九年诏司直皆比司𨽻校尉坐同席在
上假传置也后无
○丞相长史汉文帝二年置一丞相
有两长史
盖众史之长也职无不监
介帻进贤一梁冠朱衣铜印黄绶刘
屈氂为左丞相分丞相长史为两府以待天下远方之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603-0244d.png
选后汉建武中省司直有长史一人魏武
为丞相以来置左右二长史而已○丞相诸曹吏掾属
三十御属一魏武为丞相置徵事二人
旧有东西曹自魏武大军还邺乃省西曹
及咸熙中司马
昭为相国相国府置中卫骁骑二将军左右长史司马
从事中郎主簿舍人参军东西曹及户贼金骑兵车铠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603-0245a.png
水集法奏仓士马媒等曹掾属凡四十二人晋元帝以
镇东大将军为丞相丞相府置从事中郎分掌诸曹有
录事中郎度支中郎三兵中郎其参军则有咨议参军
二人主讽议事江左初置军咨祭酒有录事记室东曹
西曹等十三曹其后又置七曹宋武帝为相合中兵直
兵置一参军曹则犹二也
又有参军督护东曹督护二督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603-0245b.png
护江左置
门下省
门下省后汉谓之侍中寺晋志曰给事黄门
侍郎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或谓之门下省至齐亦呼
侍中为门下领给事黄门侍郎公车太学太医等令丞
及内外殿中监内外骅骝厩散骑常侍给事中奉朝请
驸马都尉等官梁门下省有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四人
掌侍从傧相尽规献纳纠正违阙监合尝御药封玺书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603-0245c.png
后魏尤重北齐门下省掌献纳谏正及司进御之职有
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六人统左右局尚
食尚药尚衣殿中
凡六局焉隋门下省有纳言二人给事黄
门侍郎四人及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等官并掌陪
从朝直兼统六局开皇三年罢门下省员外散骑常侍
员炀帝即位加给事员废常侍谏议等官又改殿内省
𨽻门下省大唐龙朔二年改门下省为东台咸亨初复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603-0245d.png
旧至武太后临朝光宅初改为鸾台神龙初复旧
开元元年改为黄门省五年复旧有侍中二人
黄门侍郎二人给事中四人左散骑常侍二人谏议大
夫四人典仪二人起居郎左补阙左拾遗各二人城门
郎四人符宝郎四人弘文馆校书二人其馀小吏各有
差
侍中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603-0246a.png
侍中者周公戒成王立政之篇所云常伯任以为左右
即其任也
秦为侍中
本丞相史也使五人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谓之侍
中汉侍中为加官凡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
为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
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603-0246b.png
多至数十人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诸
曹受尚书事诸吏得举法汉侍中冠武弁大冠亦曰惠
文冠加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
便
繁左右与帝升降旧用儒者然贵子弟荣其观好至乃
襁抱坐受宠位贝带脂粉绮襦纨裤鵔鸃冠
直侍左
右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603-0246c.png
武帝时孔安国为侍中以其儒者特听掌御唾壶朝廷
荣之本有仆射一人后汉光武改仆
射为祭酒或置或否而文属少府掌赞导众事顾问应
对法驾出则
多识者一人负国玺操斩白蛇剑参乘馀皆骑在乘舆
后献帝即位初置六人赞法驾则正直一人负玺陪乘
殿内门下众事皆掌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603-0246d.png
之
后选侍中皆旧儒高德学识渊懿
仰瞻俯视切问近对喻旨公卿上殿称制秉笏陪见旧
在尚书令仆射下尚书上司𨽻校尉见侍中执板揖侍
中旧与中官俱止禁中因武帝时侍中马何罗挟刃谋
逆由是出禁外有事乃召之毕即出王莽秉政侍中复
入与中官止禁中章帝元和中郭举与后宫通拔佩刀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603-0247a.png
惊上举伏诛侍中由是复出外秦汉无定员
魏
晋以来置四人别加官者则非数
御驾
登楼与散骑常侍扶侍中居左常侍居右备切问近对
拾遗补阙及江左兴宁四年桓温奏省二人后复旧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603-0247b.png
侍中汉
代为亲近之职魏晋选用稍增华重而大意不异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603-0247c.png
武冠绛朝服佩水苍玉旧迁列
曹尚书美迁中领护吏部尚书宋文帝元嘉中王华王
昙首殷景仁等并为侍中情任亲密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603-0247d.png
齐侍中高功者称侍
中祭酒其朝会多以美姿容者兼官
永元三年东昏南郊不欲亲朝士以主玺陪乘前代未
尝有梁侍中高功者在职一年诏加侍中祭
酒与散骑侍郎高功者一人对掌禁令此颇为宰相矣
陈侍中亦如梁制后魏置六人加官在其数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603-0248a.png
宜都王穆寿广平公张黎并以侍中辅政北齐侍中亦
六人后周初有御伯中大夫二人掌出入侍从属天官
府保定四年改御伯为纳言斯侍中之职也宣帝末又
别置侍中为加官隋又改侍中为纳言置二人炀帝大
业十二年又改纳言为侍内大唐初为纳
言武德四年改为侍中亦置二人龙朔二年改为左相
咸亨元年复旧光宅元年又改为纳言神龙元年复为
侍中开元元年又改为黄门监五年复为侍中天宝元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603-0248b.png
年改为左相按
令文掌侍从负宝献替赞相礼仪审署奏抄驳正违失
监封题给驿劵监起居注总判省事○门下侍郎秦官
有黄门侍郎汉因之与侍中
俱管门下众事无员郊庙则一人执盖临轩朝会则一
人执麾凡禁门黄闼故号黄门其官给事于黄闼之内
故曰黄门侍郎初秦汉别有给事黄门之职
后汉并为一官故有给事黄门侍郎掌侍从左右给事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603-0248c.png
中使关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座无员属
少府日暮入对青琐门拜故谓之夕郎
献帝初即位置侍中给事
黄门侍郎员各六人出入禁中近侍帷幄尚书事后更
给事黄门侍郎为侍中侍郎去给事黄门之号旋复故
初诛黄门后侍中侍郎出入禁闼机事颇露由是王允
乃奏比尚书不得出入不通宾客自此始
魏晋以来给事黄门侍郎并为侍卫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603-0248d.png
之官员四人
宋
制武冠绛朝服多以中书侍郎为之齐亦管知诏令呼
为小门下梁增品第与侍中同掌侍从傧相威仪尽规
献纳纠正违阙监合尝御药封玺书陈制亦然后魏亦
有北齐置六人所掌与侍
中同后周天官府置御伯下大夫二人武帝改为纳言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603-0249a.png
下大夫隋六人属门下省至炀帝减二人而去给事之
名
大唐龙朔二年改黄门侍郎为东台侍郎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603-0249b.png
咸亨元年复旧光宅元
年改为鸾台侍郎神龙元年复旧天宝元年改为门下
侍郎员二人掌侍从
署奏抄驳正违失通判省事若侍中阙则监封题给驿
劵○给事中加官也秦置汉因之所加或大夫博士议
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侍中黄门无员
诸给事中日上朝谒平尚书奏事分
为左右曹以有事殿中故曰给事中汉东京省魏代复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603-0249c.png
置或为加官或为正员晋无加官亦无常员在散骑常
侍下给事黄门侍郎上武冠绛朝服宋齐𨽻集书省梁
陈亦掌献纳省诸闻奏后魏无员北齐亦属集书省凡
六十人后周天官之属有给事中士六十人掌理六经
给事左右其后别置给事中在六官之外隋初无至开
皇六年始诏吏部置给事郎炀帝乃移吏
部给事郎为门下之职位次黄门下置员四人以省读
奏案大唐武德三年改给事郎为给事中后定为四员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603-0249d.png
龙朔二年改为东台舍人咸亨元年复旧常侍从读署
奏抄驳正违失分判省事若侍中侍郎并阙则监封题
给驿劵前代虽有给事中之名非今任也今之给事中
盖因古之名用隋之职○散骑常侍自秦置散骑又置
中常侍散骑并乘舆后中常侍得入禁
中皆无员汉因之并加官散骑有常侍侍郎与
侍中黄门侍郎后汉中初省散骑而中常侍改用宦者
魏文帝黄初初置散骑合于中常侍谓之散骑常侍后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603-0250a.png
用士人始以孟达补之久次者为祭酒
散骑常侍掌规谏不典事貂珰插右
骑而散从又有员外者因曰员外散骑常侍晋太始中
令员外散骑常侍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直因曰通直
散骑常侍亦武冠右貂金蝉绛朝服佩水苍玉
虽𨽻门下而别为一省自魏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603-0250b.png
至晋共平尚书奏事东晋乃罢之而以中书职入散骑
省故散骑亦掌表诏焉
宋置四人属集书省齐散骑侍郎通直散骑侍
郎员外散骑侍郎并为集书省职而散骑常侍为东省
官
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603-0250c.png
骑常侍旧为显职与侍中通官其通直员外用衰老人
士故其官渐替宋大明中虽革选比侍中而人情久习
终不见重寻复如初梁谓之散骑省天监六年诏又革
之
自是散
骑视中丞通直视侍中员外视黄门郎然而常侍终非
华胄所悦常侍亦四人功高者一人为祭酒与侍中高
功者一人对掌禁令纠诸逋违陈因梁制后魏北齐皆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0603-0250d.png
为集书省掌讽议左右从容献纳领诸散骑常侍侍郎
及諌议大夫给事中等官兼以出入王命位在中书之
右
其资叙为第三清
北齐常侍定限八员如金紫光禄大夫隋诸
散骑官并属门下省凡历代散骑官有郎骑常侍
散骑常侍散骑侍郎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0603-0251a.png
员外散骑常倚
员外散
骑侍郎通直散骑常侍
通直散骑侍郎
大唐贞观二年制诸散骑常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0603-0251b.png
侍皆为散官从三品后悉省之贞观十七年复置为职
事官始以刘洎为之其后定制置四员属门下掌侍从
规谏显庆二年迁二员隶中书遂分为左右
龙朔二年改左右散骑常
侍为左右侍极咸亨元年复旧○谏议大夫秦置谏议
大夫掌议论无常员多至数十人属郎中令至汉武帝
元狩五年始更置之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0603-0251c.png
后汉增谏大夫
为諌议大夫亦无常员
二汉并属光禄勋
后魏亦曰谏议大夫
北齐有七人属集书省后周地官府有保氏下大夫规
谏于天子盖此其任也隋亦曰谏议大夫置七人属门
下省炀帝废之大唐武德五年复置属门下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0603-0251d.png
龙朔二年改谏议大夫为正谏大夫
后又置谏议大夫属
中书开元以来废正谏大夫复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0603-0252a.png
以諌议大夫属门下凡四人掌侍从规谏
○今起居周官有左右史记其言事盖今起居之本
汉武帝有禁中起居后汉马
皇后撰明帝起居注则汉起居似在宫中为女史之任
又王莽时置柱下五史秩如御史听事侍傍记其言行
此又起居之职自魏至晋起居注则著作掌之其后起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0603-0252b.png
居皆近侍之臣录记也录其言行与其勋伐历代有其
职而无其官后魏始置其起居令史每行幸宴会则在
御左右记录帝言及宴宾客训答后又别置修起居注
二人以他官领之北齐有起居省后周有外史掌书王
言及动作之事以为国志即起居之职又有著作二人
掌缀国录则起居注著作之任自此而分也至隋初以
吏部散官及校书正字有叙述之才者掌起居之职以
纳言统之至炀帝以为古有内史外史今著作如外史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0603-0252c.png
矣宜置起居官以掌其内乃于内史省置起居舍人二
员次内史舍人下大唐贞观二年
省起居舍人移其职于门下置起居郎二人显庆中复
于中书省置起居舍人遂与起居郎分掌左右龙朔三
年改为左右史咸亨元年复旧天授元年
又为左右史神龙初复旧每皇帝御殿则对立于殿
有命则临陛俯听退而书之以为起居注凡册命
启奏封拜薨免悉载之史馆得之以撰述焉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0603-0252d.png
○补阙拾遗武
太后垂拱中置补阙拾遗二官以掌供奉讽諌天授二
年各增置通前为五员三年举人无贤愚咸加擢用高
者试凤阁侍郎给事中次或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
遗校书郎当时颇为滥杂著于谣诵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0603-0253a.png
自开元以来尤为清选左右补阙各二人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0603-0253b.png
内供奉者各一人左右拾遗亦然左属门
下右属中书○典仪二人大唐置周礼秋官有司仪上
士八人中士十六人盖此典仪之任齐职仪云东宫殿
中将军属官有导客局置典仪录事一人掌朝会之事
梁有典仪之职未详何曹之官掌唱警唱奏之事朱服
武冠陈亦有之后魏置典仪监史阙其员及所掌大唐
初隶门下省初用人皆轻至贞观李义府为之是后常
用士人领赞者以知赞唱之节及殿庭版位之次○城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9a 页 WYG0603-0253c.png
门郎周礼地官有司门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并城门
郎之任初汉置城门校尉员一人掌城门屯兵有司马
及丞各一人十二城门候各一人出从缇骑百二十人
盖兼监门将军之职魏因之晋制银章青绶绛朝
服武冠佩水苍玉元帝省之宋齐俱以卫尉掌宫城屯
兵及管钥之事梁陈二代依秦汉以光禄卿等掌宫殿
门户亦无城门之职后魏置城门校尉北齐卫尉寺统
城门寺置城门校尉二人掌宫殿城门并诸仓库管钥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29b 页 WYG0603-0253d.png
之事后周地官府置宫门上士一人下士一人掌皇城
十二门之禁令盖并在其任隋氏门下省统城门局校
尉二人炀帝大业三年又隶殿中省十二年又减一人
后又改校尉为城门郎置四人又隶门下省大唐因之
○符宝郎周官有典瑞掌节二官掌瑞节之事
秦汉有符节令丞领符玺郎
文帝二
年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之制又皆属焉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0a 页 WYG0603-0254a.png
后汉有符节令两梁冠位
次御史中丞别为一台而符节令一人为台率掌符节
之事属少府魏与后汉同晋太始元年省并兰台置符
节御史掌其事宋与晋齐兰台有主玺令史以治书侍
御史领之梁陈御史台亦有符节令史后魏御史台领
符节令符节令领符玺郎中北齐有符节署馀与后魏
同后周有主玺下士掌国玺之藏隋初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0b 页 WYG0603-0254b.png
有符玺局置监二人属门下省炀帝改监为郎大唐因
之显庆三年改为符宝郎神龙初复为符玺郎开元初
复为符宝郎其
符节并纳于宫中有行从则请之郎掌诸进符宝出纳
幡节也○弘文馆大唐武德初置修文馆后改名弘文
馆神龙初改为昭文二年又却为修文寻又为昭文开
元七年又称弘文焉仪凤中以馆中多图籍未详正委
学士校理自垂拱以来多大臣兼领馆中有四部书自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1a 页 WYG0603-0254c.png
贞观初褚亮检校馆务学士号为馆主因为故事每令
给事中一人判馆事校书二人学生三十人
中书省
中书之官旧矣谓之中书省自魏晋始焉梁陈时凡国
之政事并由中书省省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书十人
书吏二百人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尚书诸
曹并为上司总国内机要而尚书唯听受而已被委此
官多擅威势后魏亦谓之西台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1b 页 WYG0603-0254d.png
北齐中书省管司王言并司进御之乐及清商龟兹诸
部伶官隋初改为内史省置令二人侍郎四人
舍人八人通事舍人十六人炀帝加起居舍
人而改通事舍人为谒者台职大唐武德三年复中书
省龙朔二年改为西台咸亨初复旧光宅元年改为凤
阁神龙初复旧开元元年改为紫微省五年
复旧令二
人侍郎二人舍人六人右散骑常侍起居舍人右补阙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2a 页 WYG0603-0255a.png
右拾遗各二人通事舍人十六人其馀小吏各有差
中书令
舜摄位命龙作纳言出入帝命周官内史掌王之八柄
爵禄废置生杀与夺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盖
今中书之任其所置中书之名因汉武帝游宴后庭始
以宦者典事尚书谓之中书谒者置令仆射
元帝时令弘恭仆射石显秉势用事权倾内外萧望之
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更置士人自武帝故用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2b 页 WYG0603-0255b.png
宦者掌出入奏事非旧制也成帝建始四年改中书谒
者令曰中谒者令更以士人为之皆属少府汉东京省
中谒者令官魏武帝为魏王置秘书令
典尚书奏事又其任也文帝黄初初改为中书令又置
监以秘书左丞刘放为中书监右丞孙资为中书令并
掌机密中书监令始于此也及明帝时中书监令号为
专任其权重矣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3a 页 WYG0603-0255c.png
晋因之置监令一
人始皆同车后乃异焉
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诏命
记会时事典作文书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3b 页 WYG0603-0255d.png
以其地
在枢近多承宠任是以人固其位谓之凤凰池焉
晋制铜印墨绶进贤两梁冠绛朝服佩水苍玉乘辂
车
东晋常并其
职入散骑省寻复置之宋冠佩印绶与晋同梁中书监
令清贵华重大臣多领之其令旧迁吏部尚书才地俱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4a 页 WYG0603-0256a.png
美者为之陈因梁制后魏亦有监令
北齐因魏制后周置内史中大夫二人掌王言
亦其任也隋初改中书为内史置监令各一人寻废监
置令二人炀帝大业十二年又改内史为内书后复为
内史令大唐武德初为内史令
三年改为中书令亦置二人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4b 页 WYG0603-0256b.png
龙朔二年改为右相咸亨元年复旧光宅二年又为内
史神龙元年复为中书令开元元年改为紫微令五年
复为中书令天宝元年改为右相
按令文掌侍从献替制敕册命敷奏
文表授册监起居注总判省事○中书侍郎汉置中书
领尚书事有丞郎魏黄初初中书既置监令又置通事
郎次黄门郎黄门郎已署事过通事
乃署名已署奏以入为帝省读书可后改通事郎为中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5a 页 WYG0603-0256c.png
书侍郎
晋置四员及江左初又改为通事郎寻复为中书侍
郎其职副掌王言更入直省五日从驾则正直从次直
守
宋中书侍郎进贤一
梁冠介帻绛朝服用散骑常侍为之齐梁皆四人梁以
功高者一人主省内事陈因之后魏北齐置四员隋初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5b 页 WYG0603-0256d.png
为内史侍郎亦四员炀帝减二员改为内书侍郎大唐
初为内史侍郎武德三年改为中书侍郎龙朔以后随
省改号而侍郎之名不易员二人掌
侍从献替制敕册命敷奏文表通判省事○中书舍人
魏置中书通事舍人或曰舍人通事各为一职
晋江左乃合之谓之通事舍人武冠绛朝服掌呈
奏案章后省之而以中书侍郎一人直西省即侍郎兼
其职而掌其诏命宋初又置中书通事舍人四员入直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6a 页 WYG0603-0257a.png
阁内出宣诏命凡有陈奏皆舍人持入参决于中自是
则中书侍郎之任轻矣齐永平初中书通事舍人四员
各住一省时谓之四户权倾天下
与给事中为一流梁用人殊重简以才能不限资地
多以他官兼领后除通事字直曰中书舍人专掌诏诰
兼呈奏之事自是诏诰
之任舍人专之陈置五人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6b 页 WYG0603-0257b.png
后魏有舍人省而不言其员北齐舍人省掌署敕行下
宣旨劳问领舍人十人后周有小史上士二人此其任
也属春官隋内史舍人八员专掌诏诰炀帝减四人后
改为内书舍人大唐初为内史舍人至武德三年改为
中书舍人置六员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7a 页 WYG0603-0257c.png
龙朔以后随省改号而舍人之名不易专掌诏诰
侍从署敕宣旨劳问授纳诉讼敷奏文表分判省事自
永淳已来天下文章道盛台阁髦彦无不以文章达故
中书舍人为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诸官莫比焉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7b 页 WYG0603-0257d.png
○通事舍人
昔尧试舜宾于四门盖今任也秦置谒者汉因之掌傧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8a 页 WYG0603-0258a.png
赞受事员七十人选孝廉年未五十威容严恪能傧赞
者为之
有仆射冠高山冠
后汉谒者仆射为谒者台士主铜印青绶天
子出掌奉引谒者三十人
谒者初上官称曰灌谒者满岁称给事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8b 页 WYG0603-0258b.png
和帝代陈郡何熙为谒者仆射赞拜殿中音动左右
然则又掌唱赞
二汉隶光禄勋
魏置仆射掌
大拜授及百官班次统谒者十人及晋武省仆射以谒
者并兰台江左复置仆射后又省宋武帝大明中复置
仆射一人职与魏同亦领谒者十人掌小拜授及百官
报章齐因之梁谒者台仆射掌朝觐宾飨之事属官谒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9a 页 WYG0603-0258c.png
者十人掌奉诏出使拜假朝会宾赞功高者一人为假
史掌差次谒者陈亦有之后魏北齐谒者台掌凡诸吉
凶公事导相礼仪仆射二人谒者三十人隋炀帝增置
谒者司隶二台并御史为三台谒者台有大夫一人掌
受诏劳问出使慰抚持节策授及受冤枉而申奏之驾
出对御史引驾领议郎以下官寻诏门下
内史御史司隶谒者五司监受表以为恒式不复专谒
者矣初魏置中书通事舍人官其后历代皆有然非今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39b 页 WYG0603-0258d.png
任隋初罢谒者官置通事舍人十六员承旨宣傅开皇
三年又增为二十四员及炀帝置谒者台乃改通事舍
人为谒者台职谓之通事谒者置二十人又于建国门
外置四方馆以待四方使者隶鸿胪寺
大唐废谒者台
复以其地为四方馆改通事谒者为通事舍人掌通奏
引纳辞见承旨宣劳皆以善辞令者为之𨽻四方馆而
文属中书省○集贤殿书院大唐开元中置汉魏以来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40a 页 WYG0603-0259a.png
秘书省有其职梁武帝于文德殿内列藏众书北齐有
文林馆学士后周有麟趾殿学士皆掌著述隋平陈之
后写书正副二本藏于宫中炀帝于东都观文殿东西
厢贮书自汉延熹至隋唐皆秘书掌图籍而禁中之书
时或有焉初开元五年十一月于乾元殿东廊下写四
部书仍令秘书监马怀素右散骑常侍褚旡量总其事
于丽正殿安置为修书使至十二年学士张说等宴于
集仙殿于是改殿名集贤改修书使为集贤殿书院学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40b 页 WYG0603-0259b.png
士五品已上为学士每以宰相为学士者知院事初燕
国公张说为中书令知院制以右常侍徐坚副之自尔
常以近密官为副兼判院直学士六品以下为之侍讲
学士开元初褚旡量马怀素侍讲禁中为侍读其后康
子元等为侍讲学士修撰官校理官司直学士○史官
肇自黄帝有之自后显著夏太史终古商太史高势周
则曰太史小史内史外史而诸侯之国亦置其官又春
秋国语引周志及郑书似当时记事各有其职秦有太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41a 页 WYG0603-0259c.png
史令胡毋敬至汉武始置太史公以司马谈为之卒其
子迁嗣卒后宣帝以其官为令行太史公文书其修撰
之职以他官领之于是太史之官唯知占候而已自汉
以前职在太史当王莽时改置柱下五史记疏言
行盖效古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自后汉以后
至于有隋中间唯魏明太和中史职隶中书其馀悉多
隶秘书大唐武德初因隋旧制史官属秘书省著作局
至贞观三年闰十二月移史馆于门下省北宰相监修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41b 页 WYG0603-0259d.png
自是著作局始罢史职及大明宫初成置史馆于门下
省之南其修撰史事以他官兼领或卑品而有才者亦
直焉开元二十五年宰臣李林甫监史以中书地切枢
密记事者宜其附近史馆谏议大夫尹愔遂奏移于中
书省北其地本尚药局内药院○主书晋中书有主书
之员本用武官宋改用文史齐于中书置主书令史陈
置主书而去令史之名后魏又为主书令史置八人北
齐置主书十八人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42a 页 WYG0603-0260a.png
隋复加令史大唐又除之
通典 卷二十一 第 42b 页 WYG0603-0260b.png
通典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