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唐-杜佑通典 卷十五

通典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603-016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典卷十五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
 选举三
  历代制下(大唐/)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
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
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并具/学篇)
通典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603-0161b.png
岁仲冬郡县馆监课试其成者长吏会属僚设宾主陈
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行乡饮酒礼歌鹿鸣之诗徵耆
艾叙少长而观焉既饯而与计偕其不在馆学而举者
谓之乡贡旧令诸郡虽一二三人之限而实无常数到
尚书省始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课试可者为第(武/德)
(旧制以考功郎中监试贡举贞/观以后则考功员外郎专掌之)律曰诸贡举非其人(谓/德)
(行乖僻不/如举状者)及应贡举而不贡举者(谓才堪利用/蔽而不言也)一人徒
一年二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初秀才科等最高试方
通典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603-0161c.png
略策五条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贞观中有举
而不第者坐其州长由是废绝(开元二十四年以后复/有此举其时进士渐难)
(而秀才本科无帖经及杂文之限反易于进士主司以/其科废久不欲收奖应者多落之三十年来无及第者)
(至天宝初礼部侍郎韦陟始奏请有堪此/举者令官长特荐其常年举送者并停)自是士族所
趣向唯明经进士二科而已其初止试策贞观八年诏
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至调露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
立始奏二科并加帖经其后又加老子孝经使兼通之
永隆二年诏明经帖十得六进士试文两篇通文律者
通典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603-0161d.png
然后试策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
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长寿三年制始令举人献
岁元会列于方物前以备充庭(因左拾遗刘承庆上疏/奏四方珍贡列为庭实)
(而举人不厕甚非/尊贤之意上从之)长寿二年太后自制臣轨两篇令贡
举习业停老子长安二年教人习武艺其后每岁如明
经进士之法行乡饮酒礼送于兵部(开元十九年诏武/贡人与明经进士)
(同行乡/饮酒礼)其课试之制画帛为五规置之于垛去之百有
五步(内规广六尺橛广六尺馀四规每规内/两边各广三尺悬高以三十尺为限)列坐引射
通典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603-0162a.png
名曰长垛(弓用一石力/箭重陆钱)又穿土为埒其长与垛均缀皮
为两鹿历置其上驰马射之名曰马射(鹿子长五寸高/三寸弓用七斗)
(以上/力)又断木为人戴方版于顶上凡四偶人互列埒上
驰马入埒运枪左右触必版落而人不踣名曰马枪(枪/长)
(一丈八尺径一寸五分重八/斤其木人上版方二寸五分)皆以儇好不失者为上兼
有步射穿劄翘关负重身材言语之选通得五上者为
第其馀复有平射之科不拘色役高第者授以官其次
以类升又制为土木马于里闾间教人习骑(天宝六载/正月制文)
通典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603-0162b.png
(武之道既惟并用宗敬之仪不可独阙其乡贡武举人/上省先令谒太公庙每拜大将及行师尅捷亦宜告庙)
神龙二年二月制贡举人停臣轨依旧习老子开元八
年七月国子司业李元瓘上言三礼三传及毛诗尚书
周易等并圣贤微旨生徒教业必事资经远则斯道不
坠今明经所习务在出身咸以礼记文少人皆竞读周
礼经邦之轨则仪礼庄敬之楷模公羊榖梁历代崇习
今两监及州县以独学无友四经殆绝事资训诱不可
因循其学生请停各量配作业并贡人参试之日凡习
通典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603-0162c.png
周礼仪礼公羊榖梁并请帖十通五许其入第以此开
劝即望四海均习九经该备从之二十一年玄宗新注
老子成诏天下每岁贡士减尚书论语策而加老子焉
二十四年制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掌之(因考功员外/郎李昂诋诃)
(进士李权文章大为权所陵诟朝议/以郎官地轻故移于礼部遂为永制)二十五年二月制
明经每经帖十取通五以上免旧试一帖仍按问大义
十条取通六以上免试经策十条令答时务策三道取粗
有文理者与及第其进士停小经准明经帖大经十帖
通典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603-0162d.png
取通四以上然后准例试杂文及策考通与及第其明
经中有明五经以上试无不通者进士中兼有精通一
史能试策十条得六以上者奏听进止其应试进士等
唱第讫具所试杂文及策送中书门下详覆(礼部侍郎/姚奕奏)
玄宗方弘道化至二十九年始于京师置崇玄馆诸州
置道学生徒有差(京都各百人诸州无常员习老庄/文列谓之四子荫第与国子监同)
之道举举送课试与明经同凡举司课试之法帖经者
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
通典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603-0163a.png
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后举/人积)
(多故其法益难务欲落之至有帖孤章绝句疑似参互/者以惑之甚者或上抵其注下馀一二字使寻之难知)
(谓之倒援既甚难矣而举人则有驱悬孤绝索幽隐为/诗赋而诵习之不过十数篇则难者悉详矣其于平文)
(大义或多/墙面焉)天宝元年明经停老子加习尔雅十一载礼
部侍郎杨浚始开为三行(不得帖断绝/疑似之言也)明经所试一大
经及孝经论语尔雅帖各有差帖既通而口问之一经
问十义得六者为通问通而后试策凡三条三试皆通
者为第进士所试一大经及尔雅(旧制帖一小经并注/开元二十五年改帖)
通典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603-0163b.png
(大经其尔雅/亦并帖注)帖既通而后试文试赋各一篇文通而后
试策凡五条三试皆通者为第(经策全通为甲第通四/以上为乙第通三帖以)
(下及策全通而帖经文不通四或帖/经通四以上而策不通四皆为不第)明法试律令各十
帖试策共十条(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通八以上为乙自七
以下为不第书者试说文字林凡十帖(说文六帖/字林四帖)口试
无常限皆通者为第算者试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
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缀术缉古帖各有差(九章三帖五/经等七部各)
(一帖缀术六/帖缉古四帖)兼试问大义皆通者为第凡众科有能兼
通典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603-0163c.png
学则加超奖不在常限按令文科第秀才与明经同为
四等进士与明法同为二等然秀才之科久废而明经
虽有甲乙丙丁四科进士有甲乙二科自武德以来明
经唯有丁第进士唯乙科而已先试之期命举人谒于
先师有司卜日宿张于国学宰辅以下皆会而观焉博
集群议讲论而退之礼部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
围之搜索衣服讥诃出入以防假滥焉其进士大抵千
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其制诏举
通典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603-0163d.png
人不有常科皆标其目而搜扬之试之日或在殿廷天
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
美官其次与出身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肖耻
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
人所收百才有一(礼部员外郎沈既济曰初国家自显/庆以来高宗圣躬多不康而武太后)
(任事参决大政与天子并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选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临天下二)
(十馀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寖以/成风至于开元天宝之中上承高祖太宗之遗烈下继)
(四圣治平之化贤人在朝良将在边家给户足人无苦/窳四夷来同海内晏然虽有宏猷上略无所措奇谋雄)
通典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603-0164a.png
(武无所奋百馀年间生育长养不知金鼓之声烽燧之/光以至于老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徵文射策以取)
(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
(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
(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而桀奸无良者或有焉/故是非相陵毁称相腾或扇结钩党私为盟歃以取科)
(第而声名动天下或钩摭隐匿嘲为篇/咏以列于道路迭相谈訾无所不至焉)宝应二年六月
礼部侍郎杨绾奏诸州每岁贡人依乡举里选察秀才
孝廉敕旨州县每岁察孝廉取在乡闾有孝悌廉耻之
行荐焉委有司以礼待之试其所通之学五经之内精
通典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603-0164b.png
通一经兼能对策达于理体者并量行业授官其明经
进士道举并停旋复故矣贞元二年六月敕自今以后
其诸色举选人中有能习开元礼者举一人同一经例
选人不限选数许集问大义一百条试策三道全通者
超资与官义通七十条策通两道以上者不在放限其
有散试官能通者亦依正员例处分五年五月敕自今
以后诸色人中有习三礼者前资及出身人依科目选
例吏部考试白身依贡举例礼部考试每经问大义三
通典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603-0164c.png
十条试策三道所试大义仍委主司于朝官学官中拣
择精通经术三五人闻奏主司与同试问义策全通为
上等特加超奖大义每经通二十五条以上策通两道
以上为次第依资与官如先是员外试官者听依正员
例其诸学生愿习三礼及开元礼者并听仍永为常式
九年五月敕其习开元礼人问大义一百条试策三道
全通者为上等大义通八十条以上策两道以上为次
第馀一切并准三礼例处分仍永为常式其选授之法
通典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603-0164d.png
亦同循前代凡诸王及职事正三品以上若文武散官
二品以上及都督都护上州刺史之在京师者册授(诸/王)
(及职事二品以上若文武散官一品并临轩册授其职/事正三品散官二品以上及都督都护上州刺史并朝)
(堂册讫皆拜庙册/用竹简书用漆)五品以上皆制授六品以下守五品
以上及视五品以上皆敕授凡制敕授及册拜皆宰司
进拟自六品以下旨授其视品及流外官皆判补之凡
旨授官悉由于尚书文官属吏部武官属兵部谓之铨
选唯员外郎御史及供奉之官则否(供奉官若起居补/阙拾遗之类虽是)
通典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603-0165a.png
(六品以下官而皆敕授不属/选司开元四年始有此制)凡吏部兵部文武选事各
分为三铨尚书典其一侍郎分其二文选旧制尚书掌
六品七品选侍郎掌八品九品选景云初宋璟为吏部
尚书始通其品员而分典之遂以为常凡选始于孟冬
终于季春(先时五月颁格于郡县示人科限而集之初/皆投状于本郡或故任所述罢免之由而上)
(尚书省限十月至省乃考覈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年齿形状优劣课最谴负刑犯必具焉)
(以同流者五五为联以京官五人为保一人为识皆列/名结款不得有刑家之子工贾殊类及假名承伪隐冒)
(升降之徒应选者有知人之诈冒而纠得三人以上者/优以授之其试之日除场援棘讥察防检如礼部举人)
通典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603-0165b.png
(之/法)其择人有四事一曰身(取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言/词辨正)三曰
(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
以才才均以劳其六品以降计资量劳而拟其官五品
以上不试列名上中书门下听制敕处分凡选始集而
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已铨而注询其便利
而拟其官巳注而唱示之不厌者得反通其辞他日更
其官而告之如初又不厌者亦如之三唱而不厌听各
集厌者以类相从攒之为甲先简仆射乃上门下省给
通典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603-0165c.png
事中读之黄门侍郎省之侍中审之不审者皆得駮下
既审然后上闻主者受旨而奉行焉各给以符而印其
上谓之告身其文曰尚书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
至于公卿皆给之武官则受于兵部兵部武选亦然课
试之法如举人之制取其躯干雄伟应对详明有骁勇
才艺及可为统帅者若文吏求为武选取身长六尺以
上籍年四十以下强勇可以统人者武夫求为文选取
书判精工有理人之才而无殿犯者凡官已受成皆殿
通典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603-0165d.png
廷谢恩其黔中岭南闽中郡县之官不由吏部以京官
五品以上一人充使就补御史一人监之四岁一往谓
之南选凡居官以年为考六品以下四考为满(武德初/因隋旧)
(制以十一月起选至春则停至贞观三年刘林甫为吏/部侍郎以选限既促多不究悉遂奏四时听选随到注)
(拟当时以为便十九年十一月马周为吏部尚书以吏/部四时提衡略无休暇遂请取所由文解十月一日赴)
(省三月三/十日毕)自高宗麟德以后承平既久人康俗阜求进
者众选人渐多总章二年裴行俭为司列少常伯始设
长名姓历榜引铨注之法又定州县官资高下升降以
通典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603-0166a.png
为故事其后莫能革焉至玄宗开元中行俭子光庭为
侍中以选人既无常限或有出身二十馀年而不获禄
者复作循资格定为限域凡官罢满以若干选而集各
有差等卑官多选高官少选贤愚一贯必合乎格者乃
得铨授自下升上限年蹑级不得踰越久淹不收者皆
荷之谓之圣书虽小有常规而抡才之方失矣(此起于/后魏崔)
(亮停年/之制也)其有异才高行听擢不次然有其制而无其事
有司但守文奉式循资例而已初吏部选才将亲其人
通典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603-0166b.png
覆其吏事始取州县案牍疑议试其断割而观其能否
此所以为判也(按显庆初黄门侍郎刘祥道上疏曰今/行署等劳满唯曹司试判不简善恶雷)
(同注官此则是/判之所起也)后日月寖久选人猥多案牍浅近不足
为难乃采经籍古义假设甲乙令其判断既而来者益
众而通经正籍又不足以为问乃徵僻书曲学隐伏之
义问之惟惧人之能知也佳者登于科第谓之入等其
甚拙者谓之蓝缕各有升降选人有格限未至而能试
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亦曰超绝词美
通典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603-0166c.png
者得不拘限而授职初州县混同无等级之差凡所拜
授或自大而迁小或始近而后远无有定制其后选人
既多叙用不给遂累增郡县等级之差(郡自辅至下凡/八等县自赤至)
(下凡/八等)其折冲府亦有差等按格令内外官万八千八十
五员而合入官者自诸馆学生已降凡十二万馀员(弘/文)
(崇文馆学生五十员国子太学四门律书算凡二千六/百一十员州县学生六万七百一十员两京崇玄馆学)
(生二百员诸州学不计太史历生三十六员天文生百/五十员太医童针咒诸生二百一十一员太卜卜筮生)
(三十员千牛备身八十员备身二百五十六员进马六/十员斋郎八百六十二员诸三卫监门直长三万九千)
通典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603-0166d.png
(四百六十二员诸屯生副千九百八十四员诸折冲府/录事府吏千七百八十二员校尉三千五百六十四员)
(执仗执乘每府六十四员亲事帐内一万员集贤院御/书手一百员翰林药童数百员诸台省寺监市卫府坊)
(之胥吏及上州军令录事/省司补授者约六千馀员)其外文武贡士及应制挽郎
辇脚军功使劳徵辟奏荐神童陪位诸以亲荫并艺术
百司杂直或恩赐出身受职不为常员者不可悉数大
率约八九人争官一员初武德中天下兵革方息万姓
安业士不求禄官不充员吏曹乃移牒州府课人应集
至则授官无所退遣四五年间求者渐多方稍有沙汰
通典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603-0167a.png
贞观中京师榖贵始分人于洛州选集参选者七千人
而得官者六千人时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今吏
部取人独举其言辞刀笔而不详才行或授职数年然
后罪彰虽刑戮继及而人已弊矣如之何对曰昔两汉
取人必本于乡闾选之然后入官是以称汉为多士今
每岁选集动踰数千人厚貌饰辞何可知也选曹但校
其阶品而已若抡才辨行未见其术上由是将依汉法
令本州辟召会功臣议行封建事乃寝他日上又曰夫
通典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603-0167b.png
古今致理在于得贤今公不能知朕不遍识日月其逝
而人远矣吾将使人自举如之何魏徵曰知人则智自
知则明知人诚难矣而自知岂易乎且自媒自衒士女
之丑行是长浇竞也不可复寝是时吏部之法行始二
十馀年虽已为弊矣而未甚滂流故公卿辅弼或有未
之觉者(贞观十七年吏部侍郎高季辅知选凡所铨录/时称允惬十八年独知选事太宗赐金背镜一)
(面以表其/清鉴焉)太宗初知其微而未及更因循至于永徽中
官纪已紊迨麟德之后不胜其弊及武太后临朝务悦
通典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603-0167c.png
人心不问贤愚选集者多收之职员不足乃令吏部大
置试官以处之故当时有车载斗量之谣又以邓元挺
(有唐以来掌选之失无如元挺者时患消/渴疾选人因目为邓渴作邓渴诗以谤之)许子儒为侍
郎无所藻鉴委成令史依资平配其后诸门入仕者猥
众不可禁止有伪立符告者有接承他名者有远人无
亲而买保者有试判之日求人代作者如此假滥不可
悉数武太后又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
名暗考以定等第糊名自此始也有司不能详求故实
通典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603-0167d.png
刬革其弊(神功元年敕自今以后本色出身解天文者/进官不得过太史令音乐者不得过大乐鼓)
(吹署令医术者不得过尚药奉御阴阳卜筮者不得过/太卜令解造食者不得过司膳署令有从勋官品子流)
(外国官参佐视品等出身者自今以后不得任京清要/等官若累限应至三品不须进阶每一阶酬勋两转)
而乃繁设等级递立选防苟以抑之及神龙以来复置
员外官二千馀人兼超授阉官为员外官者又千馀人
(时李峤居选部引用权势以取声名故尔其员外官悉/凭恃与正官纷竞至相殴击者及峤复入相乃深悟之)
(上疏请惜班/荣稍减除授)时中宫用事恩泽横出除官有不由宰司
特敕斜封便拜于是内外盈溢居无廨署时人谓之三
通典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603-0168a.png
无坐处言宰相御史及员外官也时以郑愔为吏部侍
郎大纳货贿留人过多无阙注拟逆用三年阙员于是
纲纪大紊及先天以后宋璟为尚书李乂卢从愿为侍
郎方革前弊量阙留人虽资高考深而非才实者并罢
选当时选者十不收一由是吏曹之职复理矣自有唐
以来居吏部者唯马载裴行俭崔玄炜韦嗣立最为称
职开元十三年玄宗又以吏部选试不公乃置十铨试
(礼部尚书苏颋刑部尚书韦抗工部尚书卢从愿右/常侍徐坚御史中丞宇文融朝集使蒲州刺史崔琳)
通典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603-0168b.png
(魏州刺史崔沔荆州长史韦虚心郑州刺史贾曾怀州/刺史王邱各掌其一时左庶子吴兢上表谏曰易称君)
(子思不出其位言各止其所不侵官也此实百王准的/伏见敕旨令韦抗等十人分掌吏部铨选及试判将毕)
(遽召入禁中次定虽有吏部尚书及侍郎皆不得参其/事议者皆以陛下曲受谗言不信于有司也然则居上)
(临人之道经邦纬俗之规必在推诚方能感物抑又闻/用天下之智力者莫若使天下信之故汉光武置赤心)
(于人腹良有旨哉昔魏明帝尝卒至尚书省尚书令陈/矫跪问曰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按行省司文簿矫曰此)
(是臣之职分陛下非所宜临若臣不称职则就黜退陛/下宜即还宫帝惭而返又陈平丙吉者汉家之宰相也)
(尚不对钱榖之数不问路死之人故上自天子至于卿/士守其职分而不可辄有侵越也况我大唐万乘之君)
(卓绝千古之上岂得下行选事顿取怪于朝野乎凡是/选人书判并请委之有司仍停此十铨分选复以三铨)
通典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603-0168c.png
(还有/司)明年复故(二十三年七月吏部尚书李峤奏曰伏/见告身印与曹印文同行用参杂难以)
(辨分请准司勋兵部印/文加告身两字从之)至天宝八载六月敕旨授官宜
立攒符下诸郡府十一载杨国忠为吏部尚书以肺腑
为相惧招物议取悦人心乃以选人非超绝当留及蓝
缕当放之外其馀常选从年深者率留故惷愚废滞者
咸荷焉其明年三铨注官皆自专之于尚书都堂与左
相相偶唱注二旬而毕不复经门下省审侍郎不得参
其议其内常参官八品以上及外官五品以上正员并
通典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603-0168d.png
停使郎官御史丁忧废省者旧制中书门下便除授贞
元四年正月制春秋举荐至五年六月敕在外者委诸
道观察使及州府长史其在京城者委中书门下尚书
省御史台常参清官并诸使三品以上官左右庶子少
詹事少卿监司业少尹谕德国子博士长安万年县令
著作郎郎中中允中舍人秘书太常丞赞善洗马等每
年一度荐闻至八年正月敕比来所举人数颇多自今
以后中书门下两省及御史台五品以上尚书省四品
通典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603-0169a.png
以上诸司三品以上应合举人各令每人荐不得过两
人馀官不得过一人至九年十一月敕每年冬荐官吏
部准式检勘成者宜令尚书左右丞本司侍郎引于都
堂访以理术兼商量时务状考其理识通者及考第事
迹定为三等并举主名录奏试日仍令御史一人监试
  考绩(周/) (汉/) (魏/) (晋/) (后魏/) (大唐/)
周制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其训曰三岁而小考其功也
小考者正职而行事也九岁而大考有功也大考者黜
通典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603-0169b.png
无职而赏有功也○汉元帝建昭中西羌反日蚀又久
青无光召京房问对曰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
应著末代以毁誉取人故功业废而致灾异宜令百官
各试其功灾异可息诏房作其事房奏考功课吏法(晋/灼)
(曰令丞尉理一县崇教化亡犯法者辄迁有盗贼满三/日不觉者尉事也令觉之自除二尉负其罪率相准如)
(此法/也)帝令公卿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伺
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帝召见令房晓
以课事诸刺史复以为不可行唯御史大夫郑弘光禄
通典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603-0169c.png
大夫周堪言善是时中书令石显专权友人五鹿充宗
为尚书令与房同经议论相非时充宗嫉房出为魏郡
太守唯许房至郡自行考课法○魏明帝时以士人毁
称是非混杂难辨遂令散骑常侍刘劭作都官考课之
法七十二条考覈百官其略欲使州郡考士必由四科
皆有效然后察举或辟公府为亲人长吏转以功次补
郡守者或就秩而加赐爵焉至于公卿及内职大臣率
考之事下三府是时大议考课之制散骑黄门侍郎杜
通典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603-0169d.png
君务伯(名/恕)以为用不尽其人虽文具无益上疏曰书称
明试以功三考黜陟帝王之盛制然历三代而考绩之
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要未立臣诚以为其法可粗
依其详难备举故也语曰世有乱人而无乱法若使法
可专任则唐虞可不须稷契之佐殷周无资伊吕之辅
矣今奏考功者陈周汉之云为掇京房之本旨可谓明
考课之要至于崇揖让之风兴济济之理臣以为未尽
善也古之三公坐而论道内职大臣纳言补阙无善不
通典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603-0170a.png
纪无过不举且天下至大万几至众诚非一明所能遍
照故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一体相资而成也后考课
竟不行○晋武帝泰始初务崇理本诏河南尹杜君元
凯为黜陟之课其略曰臣闻上古之政因循自然虚己
委诚而信顺之道应神感心通而天下之理得其后淳
朴渐散彰美显恶设官分职以颁爵禄弘宣六典以详
考察然犹倚明哲之辅建忠贞之司使名不得越功而
独美功不得后名而独隐皆畴咨博访敷纳以言及至
通典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603-0170b.png
末代不能纪远而求于密微疑诸心而信耳目疑耳目
而信简书简书愈繁官方愈伪法令滋彰巧饰弥多昔
汉之刺史亦岁终奏事不制算课而清浊粗举魏氏考
课即京房之遗意其文可谓至密然由于累细故历代
不能通也岂若申唐尧之旧典去密就简则简而易从
也今科举优劣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在官一年以
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因计偕
以名闻如此六载主者总集采案其六载处优举者超
通典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603-0170c.png
用之六载处劣举者奏免之其优多劣少者叙用之劣
多优少者左迁之今考课之品所对不均诚有难易若
以难取优以易而否主者固当准量轻重微加降杀不
足复曲以法书也○后魏孝文帝太和中诏曰三载考
绩自古通经三考黜陟已彰能否今若待三考然后黜
陟可黜者不足为迟可进者大成赊缓是以朕今三载
一考考即黜陟欲令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壅于下
位各令当曹考其优劣为三等六品以下尚书重问五
通典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603-0170d.png
品以上朕将亲与公卿论其善恶上上者迁之下下者
黜之中中者守其本任时否臧必举赏罚大行其薄赏
者犹赐车马器服以申奖劝后帝临朝堂顾谓录尚书
兼廷尉卿广陵王羽曰凡考绩上下二等可为三品中
等但为一品所以然者上下是黜陟之科故旌丝发之
美恶中等守本事理大通帝又谓尚书等曰卿等在任
年垂二周未尝进一贤退一不肖此二事罪之大者谓
羽曰汝居枢端之任在职以来功勤之绩不闻于朝阿
通典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603-0171a.png
党之音频干朕听今黜汝录尚书廷尉但居特进太保
自尚书令仆射以下凡黜退二十馀人皆略举遗阙诸
如此黜官者令一年之后任官如初宣武帝时太尉侍
中高阳王雍上表曰窃惟三载考绩百王通典令任事
上中者三年升一阶散官上第者四载登一级閒冗官
本非虚置或以贤能而进或因累勤而举如其无能不
应忝兹高选以勤以能进之朝伍或征官外戍远使绝
域催督逋悬察检州镇皆是散官以充剧使乃于考陟
通典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603-0171b.png
排同閒伍检散官之人才非皆劣称事之辈未必悉贤
而考閒以多课烦以少上乖天泽之均下生不等之苦
复寻正始之格汎后任事上中者三年升一阶汎前任
事上中者六年进一级三年一考自古通经今以汎前
六年升一阶检无僭犯倍年成级以此推之明以汎代
考也徐州刺史萧宝夤又论曰方今守令厥任非轻及
考课悉以六载为程既而限满代还复经六年而叙是
则岁周十二始得一阶于东西两省文武閒职公府散
通典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603-0171c.png
佐无事冗官或数月方应一直或弦朔止于暂朝及其
考日更得四年为限是则一纪之内便登三级彼以实
劳剧任而迁贵之路至难此以散位虚名而升陟之方
甚易何内外之相悬令厚薄之如是孝明帝延昌二年
又将大考百僚散骑常侍领三公郎中崔鸿以考令于
体例不通乃建议曰窃惟王者为官求才使人以器黜
陟幽明扬清激浊故绩效能官才必称位者朝升夕进
年岁数迁岂拘一阶半级阂以同僚等位者哉二汉以
通典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603-0171d.png
降太和以前苟必官须此人人称其职或超腾转陟数
岁而至公卿或长兼试守称允而迁进者披卷则人人
而是举目则朝贵皆然故能时收多士之称国号丰贤
之美窃见景明以来考格三年成一考转一阶贵贱内
外万有馀人自非犯罪不问贤愚莫不上中才与不肖
比肩同转虽有善政如龚黄儒学如王郑才史如班马
文章如张蔡得一分一寸必为常流所攀选曹亦抑为
一槩不曾甄别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
通典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603-0172a.png
消息时不从○大唐考课之法有德义清慎公平恪勤
各一善自近侍至于镇防并据职事目为之最凡二十
七焉一最以上有四善为上上一最以上有三善或无
最而有四善为上中一最以上有二善或无最而有三
善为上下一最以上有一善或无最而有二善为中上
一最以上或无最而有一善为中中职事粗理善最弗
闻为中下爱憎任情处断乖理为下上背公向私职务
废阙为下中居官谄诈及贪浊有状为下下若于善最
通典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603-0172b.png
之外别有可嘉尚及罪虽成殿而情状可矜或虽不成
殿而情状可责者省校之日皆听考官临事量定诸州
县官人抚育有方户口增益者各准见户为十分论每
加一分刺史县令各进考一等(增户口谓课丁率一丁/同一户法增不课口者)
(每五口同一丁例其/有破除者得相折)其州户口不满五千县户不满五
百者各准五千五百户法为分若抚养乖方户口减损
者各准增户法亦每减一分降一等(课及不课/并准上文)其劝课
农田能使丰殖者亦准见地为十分论每加二分各进
通典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603-0172c.png
考一等(此谓永业口分之外别/能垦起公私荒田者)其有不加劝课以致减
损者(谓永业口分之/外有荒废者)每损一分降考一等若数处有功
并应进考者并听累加贞观六年监察御史马周上疏
曰今流内九品以上有九等考第自比年不过中上未
有得上下以上考者臣所谓设九等正考当今之官必
不施之于异代也纵使朝廷实无好人犹应于见在之
内比校其犹善者以为上第岂容皇朝士人遂无堪上
下之考朝廷独知贬一恶人可以惩恶不知褒一善人
通典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603-0172d.png
足以劝善臣谓宜每年选天下政术尤最者一二人为
上上其次为上中其次为上下则中人以上可以自劝
矣神龙中御史中丞卢怀慎上疏曰臣闻孔子曰为邦
百年可以胜残去杀又曰苟有用我者期月已可三年
有成故书云三载考绩校其功也子产贤者也其为政
尚累年而化成况其常材乎窃见比来州县官佐下车
布政有多者一二年少者三五月遽即迁除不论课考
或历时未改便倾耳而听企踵而睹争求冒进不顾廉
通典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0603-0173a.png
耻亦何暇宣风布化求瘼恤人哉户口流散百姓凋弊
职为此也何则人知吏之不久则不从其吏吏知迁之
不遥又不尽其能偷安苟且脂韦而已又古之为吏者
长子孙仓氏庾氏即其后也臣请都督刺史上佐两畿
县令等在任未经四考不许迁除察其课效尤异或锡
以车裘或就加秩禄或降使临问并玺书慰勉若公卿
有阙则擢以劝能政绩无闻抵犯贪暴者放归田里以
明赏罚致理救弊莫过于此左监门录事参军刘秩论
通典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0603-0173b.png
曰昔周公使伯禽理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曰何迟伯
禽曰变其理易其俗难所以迟太公理于齐三月而后
报政周公曰何疾曰因其俗简其礼易所以速故孔子
论之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由是而言劳不
甚者理不极功不积者泽不深故尧舜三年而考三考
而黜陟所以能尽其智术也近古人情敦庬未淳乎尧
舜礼正乐和未愈于虞夏官贤吏能未称于殷周或一
年而考或四考黜陟或比年而巡狩或岁时便迁或旬
通典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0603-0173c.png
月升擢令长今日既上明日部内有犯名义者即坐之
不其速欤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命诸道采访使考课
官人善绩三年一奏永为常式至二十七年二月赦文
三载考绩黜陟幽明允叶大猷以劝天下比来诸道所
通善状但优仕进之辈与为选调之资责实循名或乖
古义自今以后诸道使更不须通善状每至三年朕自
择使臣观察风俗有清白政理著闻者当别擢用之
 
通典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0603-0173d.png
 
 
 
 
 
 
 
 通典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