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603-01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典卷十三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
选举
自昔羲后以物命官事简人淳唯以道化上无求欲于
下下无干进于上百姓自足海内乂安不是贤而非愚
不沽名而尚行推择之典无所闻焉爰洎唐虞之官人
也俾乂水土缉熙帝载敷五教正五刑播百榖典三礼
通典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603-0142b.png
咨于四岳明扬侧陋询事考言故举无失德然犹三载
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流四凶族不仁者远斯则选贤任
能之大略也三王之代朴散俗浇难以道驭务勤其教
立庠塾于乡闾建黉学于都邑训公卿大夫之子弟设
俊造之目而勖勉成之自幼年入学至四十方仕然后
行备业全事理绩茂秦汉以降乃异于斯其行教也不
深其取材也务速欲人浸渍于五常之道皆登仁寿之
域何可及已夫上材盖寡中材则多有可移之性敦其
通典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603-0143a.png
教方善若不敦其教欲求多贤亦不及已非今人多不
肖古人多材能在施政立本使之然也而况以言取士
既已失之考言唯华失之愈远若变兹道材何远乎
第一历代制上
第二历代制中
第三历代制下 考绩附
第四杂论议上
第五杂论议中
通典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603-0143b.png
第六杂论议下
选举一
历代制上
周官大司徒职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
诗书礼乐谓之四术四术既脩九年大成
凡士之有善乡先论士之秀者升诸司徒曰选士司徒
论选士之秀者而升诸学曰俊士既升而不征者曰造
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论进
通典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603-0143c.png
士之贤者及乡老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
登于天府藏于祖庙内史书其贰而行焉任
其职也则乡大夫乡老举贤能而宾其礼司徒教三物
而兴诸学司马辩官材以定其论太宰诏废置而持其
柄内史赞与夺而贰于中司士掌其版而知其数论定
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择材取士如
此之详也○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
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以至始皇遂平天下○汉高
通典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603-0143d.png
祖初未遑立制至十一年乃下诏曰贤士大夫既与我
定有天下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有肯从我游者吾
能尊荣之以布告天下其有称明法者御史中执法郡
守必身劝勉遣诣丞相府署其行义及年有其人而不
言者免官又制诸侯王得自除内史以下汉独为置丞
相也惠帝四年诏举人孝悌力田者复其身高后元年
初置孝悌官二千石者一人
文帝因晁错言务农贵粟诏许人纳粟得拜爵及赎罪
通典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603-0144a.png
至景帝后元二年诏曰有市籍赀多不得官唯廉士寡
欲易足今赀算十以上乃得官赀少则不得官朕甚悯
之减至四算得官
武帝建元初
始诏天下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其理申商韩非
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皆罢之元
光元年举贤良董仲舒对曰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
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
通典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603-0144b.png
流今吏既无教训于下或不承用主上之法暴虐百姓
与奸为市贫穷孤弱冤苦
失职甚不称陛下之意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
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赀未必贤也且古所谓功者
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故小材虽累日不
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是以有司竭力尽
智务治其业而以赴功今则不然累日以取贵积久以
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混淆也请令诸侯列卿郡
通典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603-0144c.png
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
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不肖者有罚夫如是
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
也无以日月为功实试用贤能为上量材
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
矣帝于是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又制
郡国口二十万以上岁察一人四十万以上二人六十
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
通典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603-0144d.png
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限以四科一曰德
行高洁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
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
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材任三辅县令至五年又诏徵吏
人有明当代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给食令与计偕
元朔
元年又诏曰夫本仁祖义褒德禄贤劝善刑暴
五帝三王所繇昌也故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
通典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603-0145a.png
成风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同行厥有我师今或
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
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也且进贤受
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
议不举者罪是时天下慎法莫敢谬举而贡士盖鲜故
有斯诏有司奏请议曰古者诸侯贡士一适谓之好德
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
通典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603-0145b.png
不贡
士一则黜爵再则削地三则黜爵削地毕矣夫附下罔
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人者斥在
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其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
不察廉为不胜任也当免奏可凡郡国之官
非傅相其他既自署置又调属僚及部人之贤者举为
秀才廉吏而贡于王庭多拜为郎居三署无常员或至
通典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603-0145c.png
千人属光禄勋故卿校牧守居闲待诏或郡国贡选公
车徵起悉在焉光禄勋复于三署中铨第郎吏岁举秀
才廉吏出为他官以补缺员元封五年又诏曰盖
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
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夫泛驾之马
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
已其令州县察吏人有茂材异等可
通典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603-0145d.png
为将相及使绝国者初公孙弘以儒术为丞相天
下之学靡然向风时太常孔臧等请为太常博士官置
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人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
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
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
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
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即有秀
才异等辄以名闻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
通典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603-0146a.png
罢之而请诸不称者罚时外事四夷内阙用度仍募人
入羊榖奴婢得授官增秩复役除罪大至封侯卿大夫
小者郎吏繇是吏道杂而多端官职耗废矣孝昭始元
初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节行郡国
举贤良孝宣帝时谏议大夫王吉上言曰今使吏得任
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至于积功
理人无益于人此伐檀所为作也宜明选
求贤除任子弟之令黄龙初制凡官秩六百石者不得
通典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603-0146b.png
举为廉吏孝元帝永光元年二月诏丞相御史举质朴
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
又诏列
侯举茂材谏议大夫张勃举太官献丞陈汤汤
有罪勃坐削户二百会薨故赐谥曰缪侯
其为劝励也如是故官得其材位必久安为吏
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三代以降斯之为盛建昭
中因西羌反及日蚀京房奏百官各试其功灾异可息
通典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603-0146c.png
遂诏房作考功课之法成帝建始四年初置常侍
曹尚书一人主公卿又有二千石曹尚书一人掌郡国
二千石盖选曹之所起也汉诸帝凡日蚀地震山崩川
竭天地大变皆诏天下郡国举贤良方正极言直谏之
士率以为常又其有要任使皆标其目而令举之
○后汉光
武十二年诏三公举茂材各一人廉吏各二人左右将
军岁察廉吏各二人光禄岁举郎茂材四行各一人察
通典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603-0146d.png
廉吏三人中二千石岁察廉吏各一人廷尉大司农二
人将兵将军岁察廉吏各二人监御史司𨽻州牧岁举
茂材各一人改前汉常侍曹尚书为吏曹尚书其时选
举于郡国属功曹于公府属东西曹于天台属吏曹尚
书亦曰选部而尚书令总之其所进用加以岁月先后
之次凡郡国守相视事未满岁不得察举孝廉吏以其
未久不周知也所徵举率皆特拜不复简试士或矫饰
谤议渐生章帝建初元年诏曰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
通典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603-0147a.png
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材孝廉岁以百数
既非能著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每寻
前代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敷奏以言则文章
可采明试以功则理有异迹文质彬彬朕甚嘉之始复
用前汉丞相故事以四科辟士
凡所举士先试
之以职乃得充选其德行尤异不宜试职者疏于他状
举非人兼不举者罪旧制大郡口五六十万举孝廉二
通典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603-0147b.png
人小郡二十万并有蛮夷者亦举二人和帝以为不均
下公卿会议司徒丁鸿司空刘方上言凡口率之科宜
有阶品蛮夷杂错不得为数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
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
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
万三岁一人帝从之又制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
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一人
安帝永初二年诏王官属墨绶下至
通典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603-0147c.png
郎谒者经任博士居乡里有廉清孝顺之称才任理人
者国相岁移名与计偕上尚书公府通调令得外补顺
帝又增甲乙科员十人除郡国耆儒皆补郎舍人阳嘉
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限年四十以上儒者试
经学文吏试章奏如有颜回子奇之类不拘年齿尚书
仆射胡广尚书郭虔等駮之曰选举因才无拘定制六
奇之策不出经学郑产之政非必章奏甘奇显用年乖
强仕终贾扬声亦在弱冠汉承周秦兼览殷夏祖德师
通典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603-0147d.png
经参杂霸轨圣主贤臣代以致理贡举之制莫或回革
今以一臣之言不可刬戻旧章竟从雄议于是雄上言
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若其面墙则
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而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
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请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
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
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
可不拘年齿帝从之于是班下郡国明年有广陵孝廉
通典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603-0148a.png
徐淑年未及举台郎疑而诘之对曰诏书有如颜回子
奇不拘年齿是故本郡以臣充选郎不能屈雄诘之昔
颜回闻一知十孝廉闻一知几淑无以对乃遣还郡于
是济阴太守胡广等十馀人皆坐缪举免黜唯汝南陈
蕃颍川李膺下邳陈球等三十馀人得拜郎中自是牧
守畏慄莫敢轻举雄在尚书迄于永嘉十馀年间察选
清平多得其人雄又奏徵海内名儒为博士使公卿子
弟为诸生有志操者加其俸禄及汝南谢廉河南赵建
通典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603-0148b.png
年始十二各能通经雄并奏拜童子郎自是负书来学
云集京师侍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
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
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科所谓损本而求末
者也自改试以来累有妖星震裂之灾是天意不安于
此法故也后黄琼为尚书令以雄前所上孝廉之选专
用儒学文吏于取士之义犹有所违乃奏增孝悌及能
从政者为四科
通典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603-0148c.png
桓帝建和初诏诸学生年十六以上比
郡国明经试次第上名高第十五人上第十六人为中
郎中第十七人为太子舍人下第十七人为王家郎永
寿二年甲午诏复课试诸生补郎舍人其后复制学生
通典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603-0148d.png
满二岁试通二经者补文学掌故其不通二经者须后
试复随辈试通二经者亦得为文学掌故其已为文学
掌故者满二岁能通三经者擢其高第为太子舍人其
不得第者后试复随辈试第复高者亦得为太子舍人
已为太子舍人满二岁试能通四经者擢其高第为郎
中其不得第者后试复随辈试第复高者亦得为郎中
已为郎中满二岁试能通五经者擢其高第补吏随才
而用其不得第者后试复随辈试第复高亦得补吏其
通典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603-0149a.png
后纲纪隳紊凡所选用莫非情故时议以州郡相阿人
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及两州之人不得相临遂复有
三互法
禁网益密选用弥艰幽冀二州欠阙而公府
限以三互经时不补议郎蔡邕上言曰伏见幽冀旧壤
铠马所出比年兵饥渐至空耗阙职经时吏人延属而
三府选举逾月不定以避三互十二州有禁当取二州
之士又二州之士或复限以岁月狐疑淹迟以失事会
通典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603-0149b.png
愚以为三互之禁禁之薄者但申以威灵明其宪令在
任之人岂不戒惧而坐设三互自生留阂邪昔韩安国
起自徒中买臣出于幽贱并以才宜还守本邦岂复顾
循三互继以末制者乎臣愿蠲除近禁其诸州刺史器
用可授者无拘日月三互以差厥中灵帝不省是时诸
博士试甲乙科争第高下更相告讼颇行贿赂改兰台
漆书之经以合其私文者帝乃诏诸儒雠定五经而镌
石以刋其文使蔡邕等书为古文篆𨽻三体立于太学
通典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603-0149c.png
门谓之石经自是争者乃息凡学士不得有金痍痼疾
督书其版举主保之
通典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603-0149d.png
通典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