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集传详说-宋-家铉翁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158-045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传详说卷二十七 宋 家铉翁 撰
   定公上(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敬/王十一年立是岁晋定三年)
元年春王
 榖梁曰不书正月定无正也定之无正何也昭公之
 终非正终也定公之始非正始也昭无正终故定无
 正始不言即位丧在外也胡文定曰季氏废太子衍
 及务人而立公子宋者昭公之弟其主社稷非先君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158-0454b.png
 所命而专受之意如者也故不书正月见鲁国无君
 定公无正或曰子恶之弑宣公之立襄仲立之也春
 秋犹书正月今昭卒定立季氏立之而春秋不书正
 月何哉曰正月者天王以颁朔于诸侯诸侯受之而
 颁于国中者也恶死宣篡是虽为篡而鲁犹有君今
 昭公之丧未返公子宋未立鲁无君也鲁无君而季
 氏自以为君颁朔于庙如常礼春秋黜之是故书王
 不书正书王明王法以治季氏也不书正明正朔非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158-0455a.png
 季氏所得而颁也前此公虽在外而岁首必书公在
 存公也存公是故颁朔今公已卒于外嗣子为贼臣
 所废鲁国无君是故不书正月见鲁国无正王朔在
 庙非贼臣所得颁也此春秋特立之变例前所未有
 也公羊谓定哀之间多微辞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
 则未知己之有罪焉耳愚谓春秋明义讨贼终始如
 一岂有习其读而不知其罪者哉
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158-0455b.png
 晋人合诸侯之大夫城成周仲几不受功执之是也
 而春秋有贬辞何哉榖梁曰不正其执人于尊者之
 所也愚谓霸讨当用之于外而不可施之京师魏舒
 韩不信当以仲几之罪告于王王命之执乃执之而
 归于司寇夫然后尽人臣之义今执之京师不请于
 王不归之司寇此用霸讨于天王之侧无王也仲几
 之不受功无王也晋大夫不以王命执仲几亦无王
 也是故不以城为王事而略晋大夫之罪此圣人之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158-0455c.png
 特笔非因乎旧史者也前日书会诸侯书城成周言
 诸侯各率其职而城王城也今执宋仲几而书京师
 尊京师而正晋大夫无王之讨也京师众大之区天
 王在焉陪臣专戮而弗请是故书京师以正之彼谓
 定哀多微辞其不然欤
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
 一年不二君者常也一年二君者变也昭公之丧以
 是月税輤定公即以是月即位是一岁而二君也故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158-0455d.png
 春秋书前公之丧至与后公之入立以示其变著鲁
 国非常之祸亦以见定之立非所当立而立也春秋
 之义继故而书即位者以为预闻乎故桓宣是也若
 昭公之薨于外虽非弑死而其祸视弑无以相远谓
 之正终不可也定公之立不书即位正也今而书即
 位以其篡君之子受位于贼特书即位以正之也意
 如逐君君既死于外又废君之子而立其弟废其所
 恶立其所善废立由已罪大恶盈中国无王莫之讨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158-0456a.png
 之而定公之立则非所当立而立也定公而能执子
 臧季札之让逃而去之夫然后于义为尽今也受位
 于贼臣曾不曰先君有嫡子在我不敢当偃然自以
 为己之所当得是与篡亦何远哉春秋书公即位从
 桓宣之例绝之名教夫岂与之以即位之正哉丧至
 六日而后即位见予夺迟速惟贼臣之意春秋书之
 亦以诛之也沈子以为正棺两楹之间然后即位此
 其常也定所以立非此之故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158-0456b.png
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吕氏曰葬本国之君称葬某君足矣必曰葬我君某
 公者隆君臣之恩尽忠爱之义资乎事父有父之道
 焉故必曰我君以明之也此道也常时无事不见特
 于昭公为大有警动于其臣下者此论得春秋书我
 君之意为人臣子者当有味于斯言也
九月大雩
立炀宫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158-0456c.png
 公薨于外鲁之大戚而意如以为获神灵之祐为炀
 立宫炀者伯禽之子庙之毁久矣贼臣以其私而立
 之推其无忌惮之心其何所不为使定公强于自立
 登进忠贤与之共谋鲁国意如犹可剪也叔孙昭子
 不以竖牛恩已杀之如孤豚定公视叔孙其亦有愧
 矣
冬十月陨霜杀菽
 传者以此十月为夏正之八月以冬为秋必不然也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158-0456d.png
 古今地力无以相远五榖成熟之时大率相似夏正
 八月稻粱稑穜之在田未收者尚多陨霜何以不杀
 他稼而独能杀菽乎如使今兹八月陨霜稻之华而
 未实者皆损必无专杀豆苗不及馀榖之理以是而
 观则此十月当是夏正之十月菽豆也孔颖达疏以
 为耐霜之榖夫所谓耐霜云者为其见冬而犹存今
 楚蜀之地豆有得霜而饱熟者正颖达所谓耐霜之
 榖颖达鲁人其言如此是知中原之地有此耐霜之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158-0457a.png
 菽为十月霜所摧以是为异耳
  丙戌九月十二日瀛野降霜屋主人赵器之兄弟自
  野外而归云霜降蚤豆尽损予问云豆何以至今
  未收曰此豆方欲结实被霜所损今不复可实予
  又问云此豆结实当在何时可收器之兄弟云若
  不损十月半可收予因书其事示诸朋友俾知颖
  达之言信而可徵
二年春王正月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158-0457b.png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此雉门灾延及两观也鲁国僭天子之制虽成王所
 赐而夫子每不谓然是故修春秋明王法数致意于
 此如卜郊用羽及新作雉门及两观之类皆是也子
 家语昭公曰诸侯之僭天子久矣设两观乘大辂朱
 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皆天子制也不言
 成王所赐盖所赐而得用者特郊庙之事及后世子
 孙无所不僭盖有出于成王所赐之外者矣书雉门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158-0457c.png
 及两观灾因灾而著其僭制也
秋楚人伐吴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
 榖梁曰言新有旧也作为也有加其度也书灾于上
 书新作于下言当天灾之后宜加贬损而又增崇之
 是以讥也定公受位于贼臣举国以听贼臣之所为
 君不能君者也天示之异灾及雉门两观诸侯所以
 临涖其臣民者一朝化为煨烬变亦骇矣乃又从而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158-0457d.png
 新之有加于其旧是谓天变为不足畏也书新作贬
 之深矣
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
 三传皆不言其故说者谓意如不请之于晋而立定
 公故晋怒而辞公及河乃复愚以为未得其情也夫
 意如所以死昭公于行拥定公以篡皆晋大夫为之
 羽翼晋君木偶人耳岂能以意如为怒辞鲁君而复
 之乎盖公如晋至河乃复者意如所以操纵其君使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158-0458a.png
 之一切惟已之听昭公惟不能堪所以陷于大祸定
 公俛首下气苟焉以君位自居仅克自全而国非其
 国矣至河乃复者意如之所为也
二月辛卯邾子穿卒
夏四月
秋葬邾庄公
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
 邾子即位未踰年甫葬其先君即与鲁大夫为会迫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158-0458b.png
 于鲁而出非获已也三十二年黑肱以滥来奔邾日
 益蹙是以为此盟鲁君不躬往而使大夫会之是将
 为叛盟计耳春秋书邾人之丧继以仲孙之盟责鲁
 也
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
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
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
于召陵侵楚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158-0458c.png
 春秋有以书侵书伐而见褒贬者齐晋两召陵之师
 也齐桓以八国之师伐楚而书伐大桓公攘乱之功
 也晋定以十八国之师伐楚而书侵鄙晋定之无能
 有为也盖奉辞伐罪仗义而必往夫然后称其为伐
 师虽众义虽直而逗挠因循无以副众人之公望是
 虽伐而不足言伐故书侵以微之是会左传以为蔡
 侯所请是时王命不行已久晋政亦衰列国之君翕
 然来集者十有七国此出于人心同外楚之意而晋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158-0458d.png
 君不能君其臣各为其私计有虚十有六国来会之
 意春秋深致其贬义甚明也是冬蔡侯以吴师入郢
 成攘楚之大功春秋贵之学者知柏举之为褒则知
 召陵之为贬也
  附见闻之师曰蔡昭侯隐太子之子明于复雠之
  义故为春秋所与是会也序之宋公之次诸侯之
  上及柏举之战书蔡侯以吴子贵蔡侯也是义也
  榖梁知之故于东国之入楚而曰王父诱而杀焉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158-0459a.png
  父执而用焉已复奔之春秋是以贬正谓大雠未
  报而朱与东以楚为归是以责之知朱东事楚之
  为非而后知昭侯敌楚之为是此春秋微旨之所
  在论者不过谓灭蔡者楚虔复蔡者弃疾今不当
  报之弃疾之子殊不知楚之复蔡复其名而制其
  实大雠未报朱与东又继死于楚昭侯亦将不免
  此其所以励复雠之志春秋所深与也平王不能
  致憾于犬戎鲁庄不能致憾于齐襄春秋所深责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158-0459b.png
  以是起义而垂训故复九世之雠者灭国也而不
  以灭书蔡先君受毒于楚若是其烈为人子孙者
  所当自力以图报夫岂曰事已易世而非已之责
  乎左传谓昭侯以羁留之憾而有请于晋吴以为
  是役失春秋录蔡之本旨故不得不辨(义又详冬/柏举之战)
  (及五年归/粟于蔡)
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
 此蔡人以晋之命伐沈而灭之也春秋书于会之后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158-0459c.png
 盟之前责蔡也亦责晋也晋大会诸侯辞曰伐楚不
 能损楚之毫毛乃以沈子不会命蔡伐之伐之犹可
 而蔡为不道乘其未及设守袭而灭之惨矣哉故书
 灭书杀以正其灭国之罪或曰沈子惟不屈是以死
 社稷名之何哉为其从夷也沈为夷役旧矣今诸侯
 皆向中国而沈独附楚名之所以夷之也然蔡不自
 知其危灭人之国而杀其君为晋之快不仁甚矣其
 后虽有大功于中国而不获令终良以是夫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158-0459d.png
五月公及诸侯盟于皋鼬(由又/反)
 晋人大合诸侯而不能成尺寸之功书侵楚所以微
 之也但前乎此王人与于会者皆与诸侯同盟此刘
 子与会而不与盟故书公及诸侯盟于皋鼬志刘子
 不下与于诸侯之盟得王人与会之体也
杞伯成卒于会
六月葬陈惠公
许迁于容城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158-0460a.png
秋七月公至自会
 许氏曰不致侵楚讥无功也诸侯无故远涉敌境危
 之故以月致
刘卷卒
 案左传卷即鼢也自王室有难以来刘单皆书子实
 行宰相事今其卒乃以名书春秋必不然疑脱一子
 字陈止斋曰刘子定内难复辟于周而楚纳子朝于
 是合十八国之师伐楚俄而刘子卒春秋盖深悲之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158-0460b.png
 王卿士不卒有关于天下之故则卒之于襄王之难
 有王子虎焉于敬王之难有刘子卷焉春秋特书其
 卒所以褒也愚谓合十八国未必皆出于王命然刘
 子当艰难之秋拥立二君外排群丑卒安宗社是以
 有大功于王室入春秋二百四十年周家大臣未见
 其比故特书其卒葬
葬杞悼公
楚人围蔡(义并见下/柏举之战)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158-0460c.png
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
 昭十二年楚灭陈蔡晋不能救而用师于鲜虞春秋
 既贬之矣自是以来楚势少戢而晋终不能以安中
 国为事今三以师伐鲜虞弃百年之霸业逐一方之
 小利若晋君臣可谓无复羞恶之心矣或曰春秋于
 其始伐而贬之于再伐三伐而不复贬之何欤曰下
 文书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崇蔡侯进吴子所以黜
 晋霸而侪之于列国也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158-0460d.png
葬刘文公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
败绩
 是役也吴子兴师救蔡春秋不以救蔡书为其所关
 者大救蔡之义不足以尽之也亦犹晋文救宋而不
 书救以城濮之战关于中夏之盛衰救之义不足以
 尽之也书蔡侯贵蔡侯也书吴子进吴子也书楚人
 贱之也城濮之战柏举之师春秋褒之而无贬也论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158-0461a.png
 者以一及字而为拘妄引传文汨经旨殊失春秋攘
 夷安夏褒功罚罪之意故不得不辨或曰吴强国也
 蔡弱国也小不以大弱不以强今吴败楚师而春秋
 书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何哉曰此大蔡侯攘楚之
 功而黜晋霸也晋合十七国之君上勤天子之老无
 成绩之可书而蔡昭侯一念之烈志复世雠请于晋
 不遂请于吴遂以吴师伐楚败而入之为中国刷数
 十年之积愤为蔡先君复三世不共戴天之雠其功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158-0461b.png
 大矣其事伟矣春秋特见之书法曰蔡侯以吴子及
 楚人战非录蔡侯而何非进吴子而何春秋书以师
 者三惟蔡昭侯以吴师伐楚为褒桓十四年宋以三
 国伐郑僖二十六年鲁以楚师伐齐皆贬也虽然蔡
 非吴之与国所以一请而遂从则以子胥故耳子胥
 欲复其父兄之雠蔡昭侯亦欲复其父祖之雠其精
 意至义足以动人悟物是以阖庐信之为之空国以
 行吴师虽强非眧侯子胥挟其大勇以为之先岂能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158-0461c.png
 建立成就如此之伟乎或曰昭侯隐太子之子愤楚
 人之杀其祖戕其父毁其国起而图之固义之所不
 容已然祸蔡者楚虔复蔡者楚平事历三世雠其可
 解乎曰父之雠子必报无时而可解也况楚平之复
 蔡虽复其号阴制其国蔡之二君曰朱与东入楚而
 不返昭侯亦见拘三年以赂得释复之之德轻以虚
 灭之之祸重以酷仇人之身虽殒而仇国犹在不报
 之于楚将谁报乎传者谓昭侯以一裘一佩之故为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158-0461d.png
 楚所拘返而沈璧于河誓言必报此非深知昭侯愚
 观春秋书法所以录昭侯者甚大为其能挟大义复
 世雠为中国攘楚刷耻有晋人所不能为者是故贵
 之若曰逞羁留之憾志于必报是特一朝之忿一夫
 之勇春秋何取焉学者试以是观之
楚囊瓦出奔郑
 自楚昭继世举国付之囊瓦黩货无厌杀人不忌以
 至内外离畔莫有斗心楚由是有入郢之祸今国破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158-0462a.png
 君逃囊瓦不能死又不能与君俱行奉头鼠窜以为
 偷生之计罪不可胜诛矣春秋于柏举既败之后继
 书囊瓦出奔诛大臣之败国事而以身免也
庚辰吴入郢
 前书吴子褒之也此书吴入郢举其号以贬之也榖
 则谓其入郢之后君居其君之寝大夫居其大夫之
 寝盖有欲妻楚王之母者不正其乘败人之
 绩而深为利有甚于楚之入陈故恶而贬之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158-0462b.png
 之后不与楚同楚则断无可霸之理矣吴犹可霸也
 使其入郢之后止兵休掠命蔡昭子胥之徒分定楚
 地抚辑其民人请命于周明正楚庄共灵以来凭陵
 诸夏之罪削而夺之以其地封有功诸侯而吴不自
 以为有声动于远近霸业可成虽以继齐桓晋文可
 也而吴之君臣志不在大骄心易生故败不旋踵良
 可惜矣
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158-0462c.png
夏归粟于蔡
 归粟于蔡喜诸侯之能归粟亦喜蔡人有以受诸侯
 之粟也归之为言出于人心之所同不待劝勉而各
 以粟归也蔡出攘楚之大功诸夏敬而服之因其饥
 且以备楚之故国内虚咸致粟焉前此诸侯有灾盟
 主为之会诸侯如澶渊归宋财之比者有矣然必待
 盟主命之非出于人心之所同今归粟于蔡小大一
 心人无异意春秋是以贵之杜氏以为鲁归蔡粟非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158-0462d.png
 也当从榖梁义
于越入吴
 杜氏以于越为𤼵语声非也范氏曰于越俗称也春
 秋即其所以自称者而书之见其不能慕中国故以
 本俗自通愚谓于越者越人之本号书于越贱之也
 前此昭五年三十二年越见于经不书于越自是至
 春秋终皆书于越贱其为楚用也吴以中国之故兴
 师伐楚越乘其虚而入之实为楚故是以为春秋所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158-0463a.png
 贱据传秦人大兴师救楚使子蒲子虎将而前不书
 亦外之也论者谓凡救皆善其义疏矣盖伐楚天下
 之大义攘之者国虽小而必录附之者国虽大而必
 诛此春秋遏寇乱之常法或者以越人自更号如楚
 之前荆后楚是不然楚之名大于荆其僭而更之也
 于越之名陋于越乃俗称之本号讨之是故贱之
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
 或曰翚之死不书讨之也遂之死去族亦所以讨也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158-0463b.png
 意如之罪视翚遂无以相远而卒之以常礼何哉曰
 志定公不能为其君兄讨贼而遇意如加厚翚之弑
 隐遂之弑恶桓与宣预闻乎弑故不以讨贼责之而
 书即位以绝之今定公之立虽非预闻乎逐君者而
 怀贼臣之私遇忘君兄之大雠不惟不能讨而所以
 饰其终者加厚于他人故春秋卒意如以大夫之常
 所以志鲁定党贼忘君之恶不贬之贬乃所以深贬
 之也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158-0463c.png
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
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义见/四年)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
 自许郑为邻国郑人朵颐于许几二百年矣盖自隐
 十一年郑庄率齐鲁伐许入之犹惧王诛之或加入
 之而不敢遂以为有㑭其臣与许叔分国而处将以
 有待也未几郑有内乱许叔因之以复其宗社许之
 毒于郑其来远矣成三年郑人一岁再伐许春秋外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158-0463d.png
 之书郑伐许今中国无盟主诸夏罔所依凭郑人肆
 其不道灭同盟之国剪大岳之后郑之罪大矣春秋
 前既外之此复重有讨焉或曰春秋于灭国皆罪灭
 之者不罪灭者蔡之灭沈郑之灭许皆两坐之何也
 曰灭国者固可罪而从楚者亦可罪也许与沈皆始
 终从楚而不自以为耻者也书名以归义其在是
二月公侵郑公至自侵郑
 案左传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乱于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158-0464a.png
 周郑为出师蹂王畿之六邑晋人命鲁讨之则玉事
 也而春秋书公侵公至其隐略殆有贬也初郑庄得
 许以让隐公公不敢受郑亦不敢以为己有今郑人
 以许为灭公之侵郑实为争许计其不专为王事出
 师欤既不能拯许于己亡亦不能为王敌忾憧憧往
 来何益哉而斯与何忌乃如晋献俘以王命征不庭
 不献俘于王而献于晋又春秋所恶也吁郑人灭同
 盟之国又与乱党侵陵郊畿举中国之大莫有能声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158-0464b.png
 其罪而讨之者世变之降遽至于此然后叹齐桓晋
 文之烈为春秋不可无之人也
  附见是岁天王避儋翩之乱居于姑莸明年刘单
  以晋师纳王王入于王城春秋不书岂无意乎东
  迁而后天王四出始者惠王以子颓之难而出其
  出其入皆不书为王讳也及襄王以子带之难而
  出书出不书入悼敬二王以子朝之难再出再入
  春秋详记而备言之且曰王室乱言其乱形己兆
卷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158-0464c.png
  犹幸其出而能入也至敬王以儋翩之乱再出遂
  不复书始之不书讳之也终之不书非讳也盖闵
  之甚忧之甚知其终不能以自振于是为之废书
  是时中国失霸强暴并兴强臣世大夫怙乱相煽
  晋齐鲁宋皆有危亡之證而王国大乱相仍无以
  表正中夏春秋胥为战国矣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义己/见上)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
卷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0158-0464d.png
 春秋书执行人皆罪其非所当执而执也皋鼬之盟
 无能有为诸侯皆散惟宋事晋不改于旧乃反执其
 使盖晋之诸卿惟贿是从贿所不及祸随之耳然使
 祁犁挺然自立如叔孙婼之在晋彼范鞅虽贿若我
 何哉
冬城中城
 榖梁以为三家张公惧而修内城夫三家所以专鲁
 非由城郭之不治甲兵之不缮正由君失其民季氏
卷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0158-0465a.png
 收而有之乱作于内无以为扶救策虽缮完何益哉
 今家臣内叛萧墙之患少戢鲁君欲收其威柄在于
 任贤植本布德宜民城非所先也春秋书城中城讥
 也
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取郓以居公本齐景之善意郓溃而取以自归则为
 利也齐之取郓固非而仲季之围亦非也为定公者
 当以善辞告之齐曰我先君失守宗祧君取郓以居
卷二十七 第 22b 页 WYG0158-0465b.png
 之鲁国实受君赐今郓溃矣寡人欲复旧疆敢以请
 之执事以景公之贤必将归之不应遽用师明年国
 夏伐西鄙自是交兵连岁季仲实为之也春秋书围
 郓不书伐齐为景公讳耳景公不以郓为己有卒而
 归之鲁春秋所录也季仲氏同恶相济则春秋之所
 恶也比而书之所以诛也(义又见八/年九月)
七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卷二十七 第 23a 页 WYG0158-0465c.png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于咸于沙此齐景图霸之始事也是时晋君不君六
 卿为政霸权尽失楚败几亡吴虽胜而无纪环视一
 世可与言霸者景公一人耳而景也见义不为乃欲
 乘机以袭霸无是理也夫所谓盟主上而尊王次而
 救灾恤患先天下之所难然后有以服人而成其霸
 业鲁昭为强臣所逐景公虽为之取郓围成为鄟陵
 之会辞曰纳公卒不能有所为而遂己今天王避儋
卷二十七 第 23b 页 WYG0158-0465d.png
 翩之难出居姑莸且二年矣景复不能伸勤王之义
 乃今日求之郑盟于咸明日求之卫盟于沙皆强人
 之从我非其心悦诚服岂能小大翕然不期而俱至
 乎盖景公之贤大夫惟一晏子虽从容进规多所补
 益而未尝身任国事岂能如管仲之于桓公狐赵之
 于晋文君臣同心以安中夏尊周室为己任乎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
齐侯卫侯盟于沙
卷二十七 第 24a 页 WYG0158-0466a.png
 以经而言执其行人加之以兵胁而与之盟胁盟也
 以传而言齐求于卫卫侯畏晋私于齐侯俾执其行
 人以侵之而后与之盟盖盗盟也胁盟且犹可鄙而
 况于盗盟者乎齐以诈而求盟于卫卫以诈而同盟
 若是而得诸侯曷如其已也呜呼若景公者德不及
 秦穆而才智出晋襄之下虽天资和雅可与为善而
 朝无一君子共图国事欲踵桓公之遗烈难矣
大雩
卷二十七 第 24b 页 WYG0158-0466b.png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义并见公/两侵齐)
 鲁昭流离颠沛惟齐景是依如是五六年卒不能为
 之出偏师向鲁鄙问意如之罪今昭死定立意如己
 迄天诛乃忽兴无名之师而加于鲁当为而不为与
 不必伐而伐失其所以为方伯之道矣是时齐人已
 得郑卫欲求鲁而不可得是以为此役春秋继咸沙
 二盟而书国夏伐我皆贬也
九月大雩
卷二十七 第 25a 页 WYG0158-0466c.png
冬十月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公至自侵齐
二月公侵齐三月公至自侵齐
 或曰齐人已得郑卫欲求鲁而不可得是以兴西鄙
 之师启衅者齐也公之报之亦是理之当然而春秋
 自正月至三月再书公侵公至若有贬焉何哉曰齐
 之伐我争诸侯于晋也我之侵齐至于再将以是深
 交于晋也伐者固非侵者亦未为是也前日昭公在
卷二十七 第 25b 页 WYG0158-0466d.png
 难齐犹能为之取郓围成会鄟陵稍见其恤灾之意
 晋人漫不加省党季氏而死其君于外者晋也定公
 与其从齐不犹愈于从晋今也自正月至于三月再
 以师侵齐此以遂季氏之私于国何有而况是时意
 如已死斯之羽翼未成定公傥能倚齐以为外援季
 氏可剪而鲁国犹可为也不知出此而汲汲焉事晋
 惟季氏之所欲为而强家之燄暂戢而复张矣惜哉
 (义又见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卷二十七 第 26a 页 WYG0158-0467a.png
曹伯露卒
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公会晋师于瓦公至自瓦
 或曰是役也晋人兴师救鲁春秋不书救何哉曰夫
 所谓救者仗大义以拯人之急者也鲁昭栖迟乾侯
 之境困亦甚矣晋之诸卿惟贿是徇党臣而抑君今
 齐师之来初非存亡危急之会而晋三卿亟以兵赴
 之此以内交于季氏而非为鲁国宗社计也春秋是
卷二十七 第 26b 页 WYG0158-0467b.png
 故不与之以救
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
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
 霸者之师所贵奉辞伐有罪伐其所当伐则受伐者
 伏其辜而诸夏为之耸动当伐而坐视不必伐而轻
 举则适所以召侮焉耳郑有大罪二灭许也儋翩之
 乱乘而侵犯王畿无王也晋人视非已事不复加诘
 今以其从齐动大师以伐之又因而及卫皆以从于
卷二十七 第 27a 页 WYG0158-0467c.png
 齐故当王事则属之鲁当已事则亲帅以前是故春
 秋不与之以霸讨动大师而书侵贬也
葬曹靖公
九月葬陈怀公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始逐君者季孟氏也公在郓而伐郓者亦季孟氏公
 已殁而侵齐围郓者亦季孟氏也今为晋侵卫斯与
 何忌复共总兵以前春秋前后联书以见二氏比而
卷二十七 第 27b 页 WYG0158-0467d.png
 为恶共握兵权以胁制其君不若叔孙氏犹有昭子
 之风不尽同于季氏也其后阳虎执季斯复以孟氏
 之救而免若何忌者其季斯之死党春秋比而书之
 厥有旨也
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
从祀先公
 左传谓阳虎欲去三桓顺祀先公而祈焉公羊亦曰
 文公逆祀去者二人定公顺祀叛者五人皆以为正
卷二十七 第 28a 页 WYG0158-0468a.png
 僖公之逆祀愚窃有疑焉盖自僖至定凡五世矣谓
 阳虎欲以升闵降僖而从众人之望似非时事之所
 先且从之为言以后从先之义谓从祀为顺祀亦未
 必合春秋书法之旨蜀前辈冯公山独为之说谓昭
 公薨于外季氏丧之不以礼既绝其兆域使不得同
 于先君其主久未得从昭穆而袝于庙及是阳虎将
 有讨于季氏始以昭公主从祀太庙盖欲著季氏之
 罪戮之以快鲁人之所同欲是故书从祀此冯公山
卷二十七 第 28b 页 WYG0158-0468b.png
 说也得春秋从祀之旨矣或曰从祀正也阳虎为之
 正乎曰季氏追仇其君于既死之后葬不以礼袝不
 以礼定公不能正举国之人皆不能正虎以家臣而
 正之使其心纯乎为义而非有他志固圣门之所许
 而虎之志则在于为乱是故春秋书从祀于前无讥
 也而继书盗窃宝玉大弓于是乎以虎为戮矣
盗窃宝玉大弓
 或曰子前谓家臣亦鲁国之臣季氏为非家臣得而
卷二十七 第 29a 页 WYG0158-0468c.png
 正之是不可以畔言也今阳虎以盗书何邪曰家臣
 而正大夫固不可以畔言也不能正大夫而踵大夫
 之恶则不得谓之非盗也左传谓阳虎公山不狃叔
 孙辄谋去三桓而更其处已执季斯且将杀之孟氏
 救之而免阳虎战不利入公宫窃宝玉大弓以出遂
 据欢阳以叛公羊则云季氏逐君之后取宝玉大弓
 藏于家阳虎执季孙夺而取之意如窃之于公虎又
 窃之于季氏虎实踵意如之恶春秋所谓盗意如与
卷二十七 第 29b 页 WYG0158-0468d.png
 虎皆是也意如以死故略虎以贱故不名此一事自
 常情而观必以家臣执大夫贱人谋国为事之最重
 而当书而圣人惟书窃宝玉大弓而季斯之执之释
 略而不书盖以季氏实有当讨之罪惜阳虎非讨贼
 之人耳虎得宝玉大弓不以归之公府而欲载之以
 奔是以知其志不在公室亦盗而已矣
 
 春秋集传详说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