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集传详说-宋-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a 页 WYG0158-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
 春秋集传详说目录  春秋类
  卷首
   序
   纲领
  卷一
   隐公上
  卷二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b 页 WYG0158-0001b.png
   隐公下
  卷三
   桓公上
  卷四
   桓公下
  卷五
   庄公上
  卷六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a 页 WYG0158-0002a.png
   庄公中
  卷七
   庄公下
  卷八
   闵公
  卷九
   僖公一
  卷十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b 页 WYG0158-0002b.png
   僖公二
  卷十一
   僖公三
  卷十二
   僖公四
  卷十三
   文公上
  卷十四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a 页 WYG0158-0002c.png
   文公下
  卷十五
   宣公上
  卷十六
   宣公下
  卷十七
   成公上
  卷十八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b 页 WYG0158-0002d.png
   成公下
  卷十九
   襄公一
  卷二十
   襄公二
  卷二十一
   襄公三
  卷二十二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a 页 WYG0158-0003a.png
   襄公四
  卷二十三
   昭公一
  卷二十四
   昭公二
  卷二十五
   昭公三
  卷二十六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b 页 WYG0158-0003b.png
   昭公四
  卷二十七
   定公上
  卷二十八
   定公下
  卷二十九
   哀公上
  卷三十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5a 页 WYG0158-0003c.png
   哀公下
    (臣/)等谨按春秋详说三十卷宋家铉翁撰铉
    翁号则堂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龚璛跋曰至元丙子宋亡以则堂先生归置
    诸瀛者十年成此书自瀛寄宣托于其友肃
    斋潘公从大藏之今考宋史本传元兵次近
    郊铉翁方为祈请使留馆中闻宋亡不食饮
    者数日改馆河间以春秋教授弟子则是书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5b 页 WYG0158-0003d.png
    信为北迁以后所作矣铉翁之说以为春秋
    主乎垂法不主乎说事其或详或略或书或
    不书大率皆予夺抑扬之所系宏纲奥旨绝
    出语言之外说之者要当探得圣人心法之
    所寓然后参稽众说而求其是故其论平正
    通达与废传解经袪旧说辟私论者殆不可
    同年语非孙复诸人所能及也况其立身本
    末亦宋季之铮铮者因其人而重其言则是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6a 页 WYG0158-0004a.png
    书不可不亟录矣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恭校
    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7a 页 WYG0158-0004c.png
春秋集传详说原序
春秋非史也谓春秋为史者后儒浅见不明乎春秋者
也昔夫子因鲁史脩春秋垂王法以示后世鲁史史也
春秋则一王法也而岂史之谓哉陋儒曲学以史而观
春秋谓其间或书或不书或书之详或书之略或小事
得书大事缺书遂以此疑春秋其尤无忌惮者至目春
秋为断烂朝报以此误天下后世有不可胜诛之罪由
其不明圣人作经之意妄以春秋为一时记事之书也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7b 页 WYG0158-0004d.png
或曰春秋与晋乘楚梼杌并传皆史也子何以知其非
史而为是言乎曰史者备记当时事者也春秋主乎垂
法不主乎记事如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始霸是岁所书
者皆晋事庄九年齐桓公入是岁所书者皆齐事隐四
年卫州吁弑君是岁所书者皆卫事昭八年楚灭陈是
岁所书者皆陈事有自春徂秋止书一事者自今年秋
冬迄明年春夏阅三时之久而仅书二三事者或一事
而累数十言或一事而屡书特书或著其首不及其末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8a 页 WYG0158-0005a.png
或有其义而无其辞大率皆予夺抑扬之所系而宏纲
奥旨绝出语言文字之外皆圣人心法之所寓夫岂史
之谓哉盖晋乘楚梼杌鲁春秋史也圣人修之则为经
昧者以史而求经妄加拟议如蚓蜗伏乎块壤乌知宇
宙之大江海之深是盖可悯不足深责也铉翁早读春
秋惟前辈训说是从不能自有所见中年以后阅习既
久粗若有得乃弃去旧说益求其所未至明夏时以著
春秋奉天时之意本之夫子之告颜渊原托始以昭春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8b 页 WYG0158-0005b.png
秋诛乱贼之心本之孟子之告公都子不敢苟同诸说
之己言不敢苟异先儒之成训三传之是者取焉否则
参稽众说而求其是众说或尚有疑夫然后以某鄙陋
所闻具列于下如是再纪犹不敢轻出示人将俟晚暮
辑而成编从四方友旧更加订證会国有大难奉命起
家无补于时坐荒旧学既遂北行平生片文幅书无一
在者忧患困踬之久覃思旧闻十失五六巳而自燕来
瀛又为暴客所剽然以地近中原士大夫知贵经籍始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9a 页 WYG0158-0005c.png
得尽见春秋文字因答问以述己意卒旧业焉书成撮
为纲领揭之篇端一原春秋所以托始二推明夫子行
夏时之意三辨五始四评三传五明霸六以经正例凡
十篇俾观者先有考于此庶知区区积年用意之所在
若夫僭躐之罪则无所逃眉山后学寓古杭家铉翁谨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0a 页 WYG0158-00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传详说纲领   宋 家铉翁 撰
   原春秋托始上
 或曰黍离降于国风诗亡然后春秋作自孟子以来
 有是言矣然平王东迁在鲁孝公之季年历孝踰惠
 至于隐而春秋始作其故何与曰是其为说多矣杜
 元凯以为平王东迁之始主隐公让国之贤君考乎
 其时而相接者此一说也近代儒先有以为天王不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0b 页 WYG0158-0006b.png
 当下赗诸侯之妾春秋因是而始或又以为春秋为
 桓王而始不为平王愚以当时之事而观是数说犹
 未能尽得圣人之意盖让虽美德隐公不当让而让
 以致召乱非圣门之所深取而赗妾特一事之失非
 一经所以始也以为为桓不为平尤非确论盖春秋
 之作所以垂王法于后代明君臣之分正乱贼之诛
 乃王法之大者是故春秋以此始鲁自隐公而降臣
 弑其君弟弑其兄妻贼其夫篡弑之事比世四见圣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1a 页 WYG0158-0006c.png
 人为此隐忧故因鲁史而修春秋首正王法于乱贼
 孟子知之故其言曰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此圣人
 托始于隐之意也虽然春秋天子事也明一王法以
 示后世为鲁而始亦为周而始也幽王死于犬戎之
 祸固有以自取而平王者乃幽王之太子母子被谗
 见逐逃奔于申申侯其舅也为之结援犬戎伐周而
 殒其君于是平王乃得立申侯犬戎皆平王不共戴
 天之雠也平王因父雠而得国不思人君之位天位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1b 页 WYG0158-0006d.png
 也巳以元子缵文武成康之绪殆天所与而与申侯
 何有哉而乃衔得国之恩废复雠之义律以盾止书
 法平王何以自容于覆载之内三纲沦九法斁莫甚
 此时圣人于其始年犹望其有志复雠以伸天下之
 大义义明本正而后有以大服人心振起颓纲号召
 海内而平王因循苟且终不能以此自厉而戍申戌
 甫忘亲奖雠扬水之刺兴焉故夫子于序诗则降黍
 离于国风于春秋则始隐之元年平之末造始于隐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2a 页 WYG0158-0007a.png
 所以诛鲁国之乱贼始于平为其忘亲奖雠绝灭天
 理不子不君邻于乱贼之事圣人为万世王法春秋
 作焉春秋为诛乱贼而始夫复何疑不宁惟是卫州
 吁弑桓鲁翚弑隐宋督弑殇郑突篡昭皆春秋初年
 事方伯连帅不能奉王命以讨乱贼而宋鲁齐郑更
 会诸侯兴兵以定篡贼之位反道败常略无所忌圣
 人于邻国之二讨(陈讨卫贼/蔡讨陈贼)屡书以奖之于与国之
 四逆明法以诛之(四逆谓宋/鲁齐郑)不但诛讨乱贼而又并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2b 页 WYG0158-0007b.png
 其党贼怙乱者加以斧钺之戮将使天下后世之为
 恶者无复党与以成其恶此又春秋拨乱反正遏人
 欲存天理见之始年者也孟子谓禹抑洪水而天下
 平周公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
 惧真知言哉故尝谓非圣人不能修春秋惟孟子能
 知春秋
   原春秋托始下
 或曰子谓春秋托始于隐所以讨乱贼也而隐桓之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3a 页 WYG0158-0007c.png
 弑春秋皆讳而不书其故何与曰史官讳之而春秋
 为之白之也夫弑君之贼非其国之大臣世卿则贵
 介公子之用事而有权任者彼弑其君而自立为君
 或为政于国史官能举其职而正其罪者几人哉赵
 盾之弑董狐书之崔杼之弑太史书之董狐仅自免
 而太史之死者三人乃克书则为史官而正乱贼之
 罪者亦难矣鲁桓之弑隐弑君而自立为君也文姜
 之弑桓敬嬴之弑赤弑君而树其子为君也又有贼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3b 页 WYG0158-0007d.png
 臣为之羽翼强国为之外援史臣欲正其罪必将以
 死争之乃可而鲁无董狐南史之直则亦为之讳之
 而以正毙书矣故隐桓之书薨鲁史为权臣讳耳及
 圣人作经欲直正其罪则为播鲁先君之恶故因其
 已书而示微意焉隐之死不地不葬桓之死曰薨于
 齐又曰夫人姜氏孙于齐赤之弑曰襄仲如齐子卒
 而隐桓赤之弑状乃白此出于圣人之特笔者也杜
 元凯谓实弑而书薨者史策所讳谓鲁史臣讳之而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4a 页 WYG0158-0008a.png
 春秋因之虽因之而实正之也春秋为万世立法以
 诛讨乱贼为首务臣而弑其君岂容尽为之讳乎而
 近代诸儒乃曰鲁史官固直书其事圣人隐避其恶
 而修之曰君薨呜呼君不幸见弑史臣既书之于策
 稍正贼臣之罪而春秋又从而削之圣人亦何心而
 为此哉每见近代诸儒不以明白正大而求春秋务
 以迂回曲折而求春秋显者或索之于隐直者或揆
 之以迂圣人修经之旨反因是郁而不通盖春秋书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4b 页 WYG0158-0008b.png
 法虽有微辞奥旨之所在至于命德讨罪赏善罚恶
 春秋之心犹帝王之心也似不必专以隐奥迂曲求
 之也或又曰子般闵公之弑贼既讨矣旧史犹以不
 弑书何哉曰子般闵公之弑公子庆父哀姜为之也
 前之史官既为鲁桓文姜讳后之史官踵其书法而
 书之亦有所惮而不敢直正其罪耳庆父虽死子孙
 用事列为三家世秉政于鲁史官不以弑君书固其
 所也庆父之奔哀姜之孙则圣人为之白之以著其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5a 页 WYG0158-0008c.png
 预弑之罪也岂惟鲁国为然当时诸侯国有君见弑
 而贼即其罪以讨贼来告如卫州吁齐无知等辈曾
 不数人鲁史官得以直书其事其不以告而史失书
 者多矣如楚商臣齐商人弑君自立为君齐崔杼陈
 乞陈恒弑君立君而握其国政彼必不号于人曰我
 实弑君而邻国之史官得之传闻亦未敢遽书或又
 畏其强大惮其为盟主不敢直书其事故齐晋楚之
 弑其君者旧史类皆不以实书及圣人作经然后以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5b 页 WYG0158-0008d.png
 所闻所见裁而正之书某弑其君某此春秋书法所
 以加于乱贼者也夫岂旧史书之圣人为之讳之乎
 此外又有国君以弑死而春秋书之曰卒如郑伯髡
 顽之类盖有深意存焉而非所谓隐也又有旧史得
 之传闻非弑而以弑书如许世子止之类圣人因之
 以垂人子事亲之法复为之葬之以释后代之疑是
 则春秋微辞奥义之所在学春秋者所当深致其思
 诸儒人自为见有不必惑也或又曰子谓春秋以诛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6a 页 WYG0158-0009a.png
 乱贼而始吾既闻其说矣春秋所以终亦可得而言
 乎曰以诛乱贼而始亦以诛乱贼而终也田恒弑君
 孔子沐浴而朝告哀公请讨之公不能用是岁春秋
 以获麟绝笔矣盖鲁大乱君以弑死者四世春秋所
 以始齐大乱君以弑死亦三世田氏因以篡齐而春
 秋终矣故曰以诛乱贼而始亦以诛乱贼而终
   原夏正上
 寅卯辰为春寅为岁首此百王不易之正也虞夏而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6b 页 WYG0158-0009b.png
 上春首寅岁首寅天时王正两得其正自商人以建
 丑为岁首周人复以建子为岁首而百王之正与二
 代之岁首始判为二夫子行夏之时欲正与时皆以
 寅为首革二代之岁首而从百王不易之正此夫子
 平日之志故笔之于春秋曰元年春又曰王正月春
 之下著正以见天时在是王正在是垂万世不刋之
 法也前乎此未尝无史而纪事者年之下未必皆书
 时时之下未必皆书月乃今以时系年以月系时此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7a 页 WYG0158-0009c.png
 夫子修春秋特立为此法以见岁必当首寅以为春
 春必当首寅以为正春在是正在是夫然后为正此
 夫子所以行夏之时也或曰夫子无其位而革时王
 之正其可乎曰否春秋王法也当因而因当革而革
 所以垂王法于后代然春秋之法亦不外乎文武成
 王周公之法周虽建子为岁首不过发号施令自此
 而始而周家所以揆时授功者夏时夏正也彼谓周
 家以建子首十一月者左氏之误也以为周家变易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7b 页 WYG0158-0009d.png
 四时以子丑寅为春卯辰巳为夏午未申为秋酉戌
 亥为冬者孔安国郑康成之大误也盖自羲皇肇立
 人极仰观天运之常俯察气化之变分阴阳以序四
 时而春秋冬夏之位以定十二月之次以立皆因其
 自然之理非圣人以己之私智而为之区别也以穷
 冬为春而非生物之候也以夏为秋物之方长而未
 成也以秋为冬而岁功未毕欲闭藏而莫可也商周
 圣人之心亦虞夏圣人之心其钦若天道敬授人时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8a 页 WYG0158-0010a.png
 一而已矣夫岂变易四时贸乱寒暑而曰吾以是新
 民听者哉盖岁首者特以发号施令而正月则以纪
 年授时岁首可改正月不可改也见之书伊训元祀
 十有二月乙丑伊尹奉嗣王祗见厥祖太甲中篇三
 祀十有二月朔伊尹奉嗣王归于亳此十二月乃商
 家之岁首而但谓之十二月以见商家虽以建丑为
 岁首未尝改十二月为正月也又如临卦之彖辞曰
 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指观而言也临二阳四阴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8b 页 WYG0158-0010b.png
 之卦直十二月观四阴二阳之卦直八月盖自今年
 十二月指明年八月而言当二阳之浸长豫忧四阴
 之将盛以临观相为反对云尔此卦下之辞文王所
 为是时商人以丑为岁首而文王之彖惟从夏正此
 商家月次不易之明證也周书泰誓一月戊午师渡
 孟津武成一月壬辰旁死魄一月者建寅之正月也
 春大会于孟津者夏时孟春建寅之月也不言正月
 而言一月者先儒谓商人建丑为岁首故避正之名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9a 页 WYG0158-0010c.png
 而谓之一月理或然也孔氏乃以一月为建子之月
 其意以为三代改正朔必改月数改月数必以其正
 为四时之首夫岂知改正朔者不过更其岁首春秋
 冬夏可得而变易乎十二月次可得而紊乎又考之
 诗及二礼其义益明传注不足惑矣诗豳风七月流
 火九月授衣者夏时也小雅六月北伐四月维夏六
 月徂暑等诗与周颂臣工维莫之春者皆夏时也臣
 工之诗乃诸侯助祭及暮春遣之归国告戒之辞也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19b 页 WYG0158-0010d.png
 曰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于皇来牟将受厥
 明言暮春则当治耕作之事牟麦将熟可以受上帝
 之明赐夫牟麦将熟则建辰之月夏正之季春也而
 郑氏笺诗乃指周之暮春为夏之孟夏则四时为之
 易位其舛岂不甚乎周官冬日至祀圜丘夏日至祀
 方泽季春出火季秋纳火仲夏斩阴木仲冬斩阳木
 皆指夏时而言也凌人掌冰正岁十二月令斩冰传
 者云夏正十二月今之季冬也若以为周正十二月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0a 页 WYG0158-0011a.png
 今之孟冬水始冻冰未及坚冰可藏乎内宰仲春诏
 内外命妇始蚕夏仲春也若以为周之仲春今十二
 月而可蚕乎天官正月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者亦
 夏正正月也而传乃以为周正建子月此一时而从
 周从夏之不同其实正月布治者亦夏正也论者谓
 周公将行夏时故其见之周官者如此特其书以遭
 变未及施用于当时耳又如礼记月令一篇纯乎用
 夏时者也王肃蔡邕皆以为周公遗书吕不韦稍加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0b 页 WYG0158-0011b.png
 傅会以行于世实则周公之书彼不韦岂知为此乎
 汲冢书者不知何所从来要之亦古书也其周月解
 时解训等篇四时中节大率与月令相似且其言曰
 夏数得天百王所同我周改正易械以垂三统至于
 敬授人时巡守烝享犹自夏焉又有尝麦解曰成王
 四年孟夏初谒宗庙乃尝麦于太祖若以卯月为孟
 夏安有麦可尝乎必如郑孔之说错乱四时变易冬
 夏则所谓分至启闭十有二候十有二律乃不与天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1a 页 WYG0158-0011c.png
 气物化相应吾知商周圣人必不为此也(杂记载孟/献子之语)
 (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于/祖此一节乃汉儒记礼者传闻之误耳愚于中篇辨)
 (二至二分正谓此盖古有冬日至夏日至者未闻有/春日至秋日至者也今指周正建子为春为正是春)
 (而日至也其可乎又指周正建午为秋为七月是秋/而日至也其可乎二至既舛二分亦随之而舛必将)
 (以夏正十二月半为春分六月半为秋分阴阳可得/中乎寒暑可得平乎此不待智者而后知其不然也)
 又如鲁论曾点舍瑟一章所谓暮春者亦可指为夏
 正之正月乎今之正月寒意犹凛既非春服可成之
 候其浴其风皆不当在此时则此暮春非夏时而何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1b 页 WYG0158-0011d.png
 孟子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云者本言修治
 桥梁必在冬深水涸之时徒杠十一月可成涧水先
 涸也舆梁必十二月乃成河水后涸至是时乃可施
 工云耳传者引夏令为證则非本旨此又月次不易
 见之鲁论孟子者也自左传一失以春王正月为周
 王正月孔郑再失以周正说诗传书杜元凯三失撰
 为长历以从左传于讹自是以来千有馀年诸儒议
 论胶固未能致辨乎此迨河南程先生谓春秋假天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2a 页 WYG0158-0012a.png
 时立义有夏时冠周月之说胡文定传春秋祖述其
 说一以夏时周月为断时夏时则寅卯辰为春月周
 月则子为岁首时自时月自月不相为谋夫子春王
 正月之意果若是乎尝窃观程子之意似谓夫子以
 夏时冠周月以见行夏时之意但春秋有年之下书
 时而纪事者如隐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之类自旧已
 然盖史失其月仅著其时而春秋因之耳圣人之意
 正谓周家以建子为岁首降而至于衰世王正不修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2b 页 WYG0158-0012b.png
 历纪废坏民听惶惑有以冬为春以春为夏者如绛
 县之年虢童之谣百姓于二代之正莫知所从故修
 春秋行夏时以正之今以为夫子冠以夏时犹存周
 月其不然与盖左传目王正为周正本非确然一定
 之论后人以元凯为之长历而历法有未易知者故
 依违而不敢议而不知历务迁就以求其合唐人善
 历者固尝非之谓日子或不在其月则改易闰馀曲
 为迁就故闰月相距近者十馀月远或七十馀月如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3a 页 WYG0158-0012c.png
 是而求合果何益于经乎或曰然则用夏正溯而上
 之至春秋之世可得合乎曰天运有常有变只如日
 月之行虽云度数一定不能不稍有盈缩有交会而
 不食者有频交而频食者故自古无不差之历是可
 以定数求乎元凯务迁就求合周正卒不得合每为
 之遁辞曰此经误也此历误也后人舍五经之明證
 而从事于历固当有一二合者然得诸此而遗诸彼
 合于前则爽于后是亦偶合而已矣是故穷经者不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3b 页 WYG0158-0012d.png
 必论历详著其义于中篇
  右述春秋行夏时之义及五经所言商周时序月
  次不改夏时之明證
   原夏正中
 言春秋用周正者左氏传也羽翼左氏之说为之历
 以传于后者杜元凯也愚未能学历岂敢轻议前人
 之非然欲发明夏正之说不容己于言也僖公五年
 左传书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记者以为周正建子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4a 页 WYG0158-0013a.png
 之明證此乃传之南至而非经之南至岂得置而勿
 论乎夫闰法自虞夏以来未之有改也历家置闰率
 以三十二月为准而长历自僖元年闰十一月至五
 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五十月不与古历术同此杜氏
 曲为迁就以求合传五年之南至是岁南至实不在
 此月何以言之所谓冬日至夏日至者乃日行极南
 极北之验未闻春之首秋之初而可以至言也今左
 传于此年春书春王正月日南至是以建子月为孟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4b 页 WYG0158-0013b.png
 春春而日至古有是乎春可以书日南至秋可以书
 日北至乎二至既舛二分亦可从而舛乎左传于分
 至启闭每谨记而备言之今既以子丑寅为春则必
 以午未申为秋四序分错中节皆随之而紊建子月
 立春则建丑月可得为春分乎建午月立秋则建未
 月可得为秋分乎春秋分本谓昼夜等寒暑中今以
 穷冬盛夏为春秋分昼夜可得而均乎寒暑可得而
 中乎推是以往天气物化悉皆舛紊愚不知孔郑谓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5a 页 WYG0158-0013c.png
 商周变易四时者至此何以为之说乎此以历而言
 也考之傅文左氏自不能固守周正之说每每杂引
 周夏正以揆一时之事而杜氏曲为说以通之有终
 不可得而通者聊举一二以释学者之疑隐三年左
 传云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
 夏之言麦秋之言禾其为夏时固宜而杜氏乃以此
 四月为周之四月以此秋为周之夏谓是芟践成周
 未成之禾麦何其用意区区若此乎晋伐虢围上阳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5b 页 WYG0158-0013d.png
 问之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童谣云云其九月十月
 之交乎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左传以周正纪事
 卜偃以夏正释童谣从左传乎从卜偃乎卜偃生于
 当时世典晋卜若周家以建子为正月卜偃何为以
 十二月为夏正之十月乎绛县老人云臣生之岁正
 月甲子朔四百四十五甲子矣师旷士文伯以岁考
 之定为七十三岁老人盖生于鲁文公十一年夏正
 建寅之正月朔至襄公二十九年夏正十二月为二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6a 页 WYG0158-0014a.png
 万六千六百六十日为岁七十三而左氏乃载此事
 于三十年之三月则老人乃生于文公十一年三月
 甲子而非正月甲子至是七十有四矣藉令老人隐
 者误举夏正师旷士文伯博极精诣不当与之俱误
 周家以建子为正而二子以夏正计老人始生之岁
 必无是也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
 牲于社左传云惟正阳之月慝未作日有食之用币
 伐鼓则以是月非正阳之月不当用正阳之礼故经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6b 页 WYG0158-0014b.png
 以是为讥耳夫既非正阳之月则是月乃夏正之六
 月奚疑杜元凯求以通周正之说乃曰以长历推此
 六月朔乃七月朔置闰失所以致月错此借历法之
 不可知者以为遁辞非经意亦非左传所以立例之
 本意是不可无辨也又如城筑兴作之事或以地利
 所在而书或以轻用民力而书左氏一以周正为断
 曰此时也此不时也宣八年十月城平阳传曰书时
 也夫以水昏正为兴作之候者传例也以周正而言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7a 页 WYG0158-0014c.png
 此十月乃夏正之八月是时北方七星何由昏正而
 左氏乃以城平阳为得时而书则十月乃夏正而非
 周正亦明矣左传自不守其周正之说后先矛盾不
 相为同后人乃依违避就而不敢改遂使春秋夏时
 著义郁而不扬愚窃恨焉学者知左传之讹则孔郑
 杜之说可以坐判夫然后可与言春秋矣请即经之
 正文而槩论之夫冬而烝礼之常也春秋常事不书
 桓八年正月书烝五月又书烝再书之以讥烝之不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7b 页 WYG0158-0014d.png
 以时榖梁子似亦知圣人行夏时之说其言曰烝冬
 事也而春兴之夏又兴之春秋所以讥胡文定又引
 周官大司马仲冬田而烝者以證正月为建子月其
 可哉周礼仲冬固是夏时十一月十一月而田维其
 时矣十一月而烝亦其时矣而春秋之正月乃夏时
 之正月正月而书烝谓其过时而书岂得反以周礼
 仲冬之田而證春秋正月之烝必指春秋正月为周
 正建子月谓春秋以一岁再烝而书不以不时而书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8a 页 WYG0158-0015a.png
 若然则春秋于夏五月一书烝以讥不时可也正月
 之烝既得其时又何以书为哉桓十四年八月辛未
 御廪灾乙亥尝八月而尝时也常事不书此所以书
 为御廪灾甫三日而尝所以讥尔御廪者粢盛之所
 藏今而告灾不知戒惧且不易粢盛而尝春秋是以
 讥公榖二传皆同而孙泰山胡文定乃谓此八月乃
 周正之八月周正之八月乃夏正之六月六月而尝
 不时所以书失春秋继灾书尝示警之意矣嗟夫烝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8b 页 WYG0158-0015b.png
 之不时者以为时尝之时者以为不时不过以證夏
 时冠月周正纪事之说而非夫子平日行夏时志也
 且以春秋所书寒暑灾变而言于夏时大槩可通其
 不可通者小有疑而未定焉耳隐九年三月癸酉大
 雨震电庚辰大雨雪记异也震电非异震电而雪所
 以为异僖十年冬大雨雪书冬不书月且加以大字
 记是冬寒气大盛屡雪之为灾耳若以此冬为八月
 九月是时秋气始肃馀暑未艾安有连三月之雨雪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9a 页 WYG0158-0015c.png
 乎又如僖三十三年十二月陨霜不杀草李梅实严
 冬不杀草气燠也若谓此十二月为建亥月则夏时
 之十月草未尽杀犹或有之春秋何以遽书为灾乎
 窃详经文十二月乙巳公薨之下书陨霜不杀草李
 梅实此于岁终并书一冬之异非专为此月书也杜
 氏以其长历而推谓此十二月乃周之十一月今九
 月也指此为旧史记录之误春秋因之愚谓九月之
 霜不能杀草犹未足为异春秋何以动色而书之曰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29b 页 WYG0158-0015d.png
 陨霜不杀草李梅实乎此夏正之冬何疑乃若书无
 冰而皆在春以冰政不举而书耳诗七月二之日凿
 冰冲冲谓十二月取冰三之日纳于凌阴谓正月藏
 冰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谓二月开冰周礼藏冰开
 冰与之略同春秋于桓十四年春正月成元年春二
 月襄二十八年春三月书无冰皆为冰政不举书以
 讥之耳书螽有在夏秋者为其贼苗而书有在冬者
 则以阳气不敛蛰出为灾耳哀十二年冬书螽十三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0a 页 WYG0158-0016a.png
 年冬又书螽皆记异也穷冬冱寒闭蛰已久而螟蝗
 生焉其为异大矣左传乃托夫子荅季孙之语归过
 于司历之失闰春秋为记异而书岂为历乎宣十五
 年秋螽而冬蝝亦谓之失闰可乎庄七年秋大水无
 麦苗传者谓周七月为夏五月故以无麦苗为灾非
 也中原之地种麦最早故月令仲秋劝种麦令曰无
 或失时是岁以大水之故种麦失时故曰无麦苗非
 谓已熟之麦而言也庄二十八年冬大无麦禾谓岁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0b 页 WYG0158-0016b.png
 终计公私所储蓄而言不然麦熟在夏禾熟在秋何
 以书无麦禾于此际乎此春秋所书寒暑灾变合于
 夏时者也外是亦有一二之疑皆可以义例而通要
 以不害于大体之合皆具述于经本文之下生乎千
 载之后而尚论千载以前事容有未能尽合者质之
 圣人而无悖考之五经而可證斯可谓之合何必尽
 求其合而后谓之合乎必欲变易四时错乱分至以
 从周正之说则非吾之所敢知也或曰如尔所云诗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1a 页 WYG0158-0016c.png
 书易二礼皆用夏时则周人固知夏正之为正矣而
 周家犹建子以为岁首何哉曰周礼一书成于周公
 之手始终皆用夏时而前辈以为中年遭变未及施
 用于天下故其间制度与当时所行多不能同使其
 书获施用于成王之世吾知周公亦并岁首革而从
 夏时矣夫子之道周公之道也夫子之心周公之心
 也学者以是求之(后此而秦建亥为岁首年之下系/之以冬十月而春正乃在一岁中)
 (彼务与古为异而四时十二月次犹从夏时而不敢/变岂有三代圣人而贸乱四时纷革月次曰吾以是)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1b 页 WYG0158-0016d.png
 (新民听/者哉)
  右述春秋所书烝尝灾异合于夏时者及辨左传
  杂引周夏正初无一定之说
   原夏正下
 顷年里居客有持天台商季文正朔变来示者乃谓
 夫子作春秋特出新意以子丑寅为春以建子月为
 正月诸儒有取其说为之序其首愚窃惑焉夫变易
 四时以从二代之正朔此孔郑释经既往之误前辈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2a 页 WYG0158-0017a.png
 辨之审矣季文果何所见更谓夫子作春秋特出新
 意而为此然则颜子为邦之问夫子夏时之训皆虚
 语乎在南方尝为之辨前二篇所言是也今复疏为
 下篇以尽前义季文谓夫子将作编年史以一岁不
 可为两冬故特出圣意以子丑寅为春以建子月为
 正月吁有是哉古之史虞夏商周是也纪年纪月纪
 日者有之而年之下不皆纪时也或有书时者槩一
 时而言如秋大熟未穫之类未详其月故止书时惟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2b 页 WYG0158-0017b.png
 春秋以行夏之时故特于年之下纪春而后纪月以
 见正必在寅而后为正夫岂为两冬之避乎季文又
 谓鲁旧史以元年十一月书公即位孔子作春秋以
 公即位之书不可系之前公之末兼一岁不可两冬
 故不得不改正朔是又不然春秋书元年者国君即
 位之次年因鲁史之旧文也书公即位者春秋所以
 垂王法也礼国君始立称子不称君必先君既葬请
 命于王王命之为君然后始君其国周之既东此义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3a 页 WYG0158-0017c.png
 顿废父死子立即以国君自居甚者以篡弑得国天
 子不能讨方伯不敢问而人伦几于扫地故圣人明
 王法以正之于元年春王正月之下而特书即位或
 不书即位以见其得国之正否故有上不禀命于天
 王内不承国于先君则不书即位以正之亦有弑君
 贼自立与为弑贼所立则书即位以绝之春秋十二
 公书即位而无贬者五公耳春之与正固皆夏时斯
 乃春秋垂世之法夫岂为即位之书不可系之前公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3b 页 WYG0158-0017d.png
 而革冬为春以循之乎季文又指左传书事在冬而
 春秋书于正月者以證其革冬为春之说不思经传
 之相符者千百其不同者二三岂得以二三之不同
 而致疑于千百之同乎今以经后于传者为圣人革
 冬为春之證其有经先于传者又将何说以处之乎
 此乃传疑传信之有异或诸国来告之迟速故书有
 先后岂得据此小疑遂谓圣人革冬为春冬之不可
 为春犹寒之不可为暑传注考之未精先儒辨者已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4a 页 WYG0158-0018a.png
 众而季文更谓夫子特出新意以冬为春其诬经也
 岂不甚哉其说本无深解专取杜历以为据依谓其
 间有与春秋命历序相符者历之为艺解者绝少然
 亦未有久而不差之历命历序者术家以为孔子脩
 春秋用殷历使其数可传于后明历者考其蚀朔不
 与殷历合以为汉哀平间治甲寅元历者托之非古
 也季文亦未尝精通历术学僻而论怪初不必为之
 辨以一二老学为之序引若有取焉恐其浸传易以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4b 页 WYG0158-0018b.png
 惑人故复著之下篇云
  右辨商季文之舛
   明五始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传者所谓五始也然是五者
 或因鲁史之旧文或出圣人之新意书元年鲁史之
 旧文也书春王正月公即位夫子特笔所以垂王法
 于后代读春秋者所当首辨也人君即位之始年曰
 元年初见伊训愚意夏商以前尧舜而上莫不以即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5a 页 WYG0158-0018c.png
 位之始年为元年其来远矣但元者始乎物者也大
 哉乾元万物资始天道所以始万物君道法焉是故
 体元居正天子事也诸侯居人臣之位而得纪元是
 僭天子之元其可哉愚以为三代盛时必无此制王
 道衰而国始自为元矣夫子鲁人因鲁史而脩春秋
 不存鲁之元年无以纪事非谓鲁得纪元而特为之
 书元年也元年之下继之以春行夏时也正月之上
 冠之以王大一统也大一统者正所以革诸侯外夷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5b 页 WYG0158-0018d.png
 之僭制为公羊之学者推致师说乃云惟王者然后
 改元立号春秋托新受王命于鲁故因以录即位其
 意谓春秋与鲁以纪元则鲁当继周而王故得用王
 礼此黜周王鲁之说所从之始也愚以为出于何休
 之推致未必皆公羊之本旨公羊知王正月之为大
 一统必不至以鲁为周谬诞不经至于如此盖公榖
 者虽授学于圣门高弟皆口以传授不为之书至汉
 兴以后裔孙门人始为之书以传于世有失真者矣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6a 页 WYG0158-0019a.png
 (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火公羊曰外灾不书此何以书/新周也何休因是以为夫子上黜把下新周黜把云)
 (者谓降公爵为伯新周云者谓以周为王者之后比/宋为新其意谓鲁得纪元故为此说谬诞不经岂圣)
 (人意/哉)或又变易四时以春之三月为子丑寅之三正
 为其为二代之正故皆加以王字尤非知春秋者也
 夫子志行夏时岂有今日脩春秋而并举三王之正
 者乎当周之既衰天下无王夫子作春秋以垂一王
 法所谓一王法者百王公共之法非时王法也夫子
 抱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而无位以行其道故托经以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6b 页 WYG0158-0019b.png
 垂世若曰后有作者必如是乃可以王天下云耳夫
 岂鲁之云乎亦岂周之云乎或曰如子所言王非谓
 鲁也亦非谓周也亦非谓三代之王也而春秋以王
 继春而加于正何哉曰岂惟加正盖加乎春之三月
 也(谓夏正/寅卯辰)正月有可书之事则以王加正月正月无
 可书之事则以王加二月二月复无可书则以王加
 三月止于春而不及夏者所以正夏时之春也春正
 而三时皆正矣此春秋奉天时垂王法大一统之义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7a 页 WYG0158-0019c.png
 也黎氏谓春秋书王特以系一时之事以为书春书
 正皆鲁史之旧文何其忽与继春加王乃春秋一大
 条贯其义甚博可易言哉若夫书公即位固正始也
 继有以书即位为正始者有以书即位为贬绝者(篡/贼)
 (书即/位)有以不书即位为讥斥者其微辞奥义随事而
 见殆未可以一律观也大率书元年为鲁史之旧文
 书春王正月公即位为夫子之特笔明乎此则识经
 意矣或曰子谓春秋行夏之时为夫子平日之志是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7b 页 WYG0158-0019d.png
 固然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云者即位于夏之正
 月乎周之正月乎周之诸侯而以夏正即位其可乎
 曰周未尝以建子为正月吾固辨于前矣公即位者
 春秋所以明王法非旧文也鲁君固于柩前即位矣
 今踰年而书即位者春秋因其纪元而正其即位之
 礼何周正之有哉礼国君始立称子于其国不称君
 也必先君既葬类见于王王锡之命命之为君夫然
 后正名体以君其国臣子其民迨周之衰诸侯放恣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8a 页 WYG0158-0020a.png
 父死子立不俟踰年即以君位自居春秋为是讥故
 于鲁君即位之明年因其僭纪元而正其即位之礼
 立以正继以礼先君既葬夫然后许之以即位若立
 不正则不书即位继故而立则不书即位明王法以
 正之也其有弑君贼自立与为弑贼所立则书即位
 以绝之绝之于名教所以大诛黜之也此春秋行法
 之始事特出圣笔非因鲁史之旧也鲁十二公得书
 即位者八公而八公之间桓宣二篡以贬绝而书定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8b 页 WYG0158-0020b.png
 为乱臣所立书不以岁首亦贬也隐不书即位正之
 也庄不书即位有深旨存焉是岂鲁史官所能及哉
 彼不明此义而谓鲁君于明年正月始行即位之礼
 者舛矣故鲁君立未踰年而卒者皆书子诸侯立未
 踰年而预于会盟亦书子观夫立未踰年而书子则
 知既踰年而书即位春秋所以垂法之意矣或曰此
 诸侯之事也王者正始之义同乎否乎曰自天子至
 于诸侯立未踰年皆不得以君位自居也是以先王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9a 页 WYG0158-0020c.png
 立制君谅阴百官听于冢宰王命未得通于天下春
 秋于悼王之立书刘单以王猛居于皇其卒也书王
 子猛卒此天子立未踰年不以君位自居之明證若
 乃体元居正以即位之踰年为元年则王者之所独
 异乎诸侯之事盖始立称子不称君天子与诸侯同
 踰年正始大一统天子与诸侯异
   评三传上(公羊/榖梁)
 圣人之作经也其大经大法所以垂示千载者门人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39b 页 WYG0158-0020d.png
 高弟盖得之难疑荅问之际退而各述所闻逮至暮
 年复以授其门弟子公榖氏其最著者也以为派出
 子夏更战国暴秦以及汉兴其门人裔孙始集所闻
 为传前史溯其传授由汉而上达乎洙泗具有本末
 其大条贯炳如日星三代而下有国有家者所恃以
 扶纲常植人极皆春秋之大法而公榖所传也当汉
 家盛时经生学士立乎人之本朝决大谋议往往据
 依公榖其有功于世教甚大其间固有择焉而不精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0a 页 WYG0158-0021a.png
 谓祭仲逐君为行权卫辄拒父为尊祖妾以子贵得
 僭夫人之类则其流传之误也然使后人得知春秋
 大一统之义内京师而外诸夏内中国而外吴楚尊
 王抑霸讨贼扶善以存天理而遏乱源皆自公榖𤼵
 之而何休治公羊传外多生支节失公羊之本旨范
 宁治榖梁而知榖梁之非视休为长此则何范之优
 劣也自是而后众说猬兴每观诸儒议论于二传之
 是者则置而不言或掠之如自其口出于二传之非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0b 页 WYG0158-0021b.png
 者则毁訾无遗力直谓传为可废吁经与传固并行
 者也圣人作经初不期后儒为之作传然经必有传
 所从来远矣春秋传肇自圣门高弟迄于汉兴其事
 则左氏纪之其宏纲奥旨则公榖传焉不观左传无
 以知当时之事不读公榖无以知圣人垂法之意彼
 谓三传为可束高阁者夸言也非笃论也愚于春秋
 取三传之能得圣人意者列之篇端传有不能尽兼
 采诸儒之说诸儒所未及者然后述其鄙见不敢因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1a 页 WYG0158-0021c.png
 人之所长又从而毁之也
   评三传下(左传/)
 昔者夫子因鲁史而脩春秋始者春秋鲁史并传于
 世学者观乎鲁史可以得圣人作经之意其后立春
 秋而战国鲁史散佚不传左氏采摭一时之事以为
 之传将使后人因传而求经也左氏者愚意其世为
 史官与圣人同时者邱明也其后为春秋作传者邱
 明之子孙或其门弟子生后洙泗而其渊源所渐有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1b 页 WYG0158-0021d.png
 自来矣故有经著其略传纪其详经举其初传述其
 终虽未能尽得圣人褒贬意而春秋二百四十二年
 之行事恃之以传何可废也齐太史子馀曰天其以
 夫子为素王乎盖言无其位而托王法以行其诛赏
 也后人因谓仲尼为素王邱明为素臣以其能辅翼
 圣经垂之来世耳但其书杂引诸国史及以所闻附
 而益之往往近诬而失实兼其书不出一人之手前
 后自为矛盾学者以是惑焉汉儒谓公榖之传自子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2a 页 WYG0158-0022a.png
 夏惟邱明亲见圣人在七十二弟子之列然当时皆
 口传授不为之书至其子孙门弟子始述其若祖若
 父若师之意以为之书故杂以秦汉间官名制度此
 说得之矣吁使左氏不为此书后之人何所考据以
 知当时事乎不知当时事何以知圣人意乎近世有
 科场小生专排左氏妄以己意揣摩当时事而为之
 说进取之士利其新奇可以中举文之程度相与宗
 之其蠹春秋误后学甚矣学者观乎左传取其有补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2b 页 WYG0158-0022b.png
 于经者而革其舛诬可也一切尽废而从陋儒揣摩
 之说则春秋罪人尔
   明霸
 邵子曰五霸者功之首罪之魁也又曰春秋之间有
 功者未有大于四国有过者亦未有大于四国愚谓
 邵子立论高矣美矣而五霸之行事实未可以槩言
 也孔门所谓霸齐桓晋文而已矣孟子曰五霸三王
 之罪人说者以齐桓晋文宋襄楚庄秦穆为五一说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3a 页 WYG0158-0022c.png
 谓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为五邵
 子所云功之首罪之魁谓衰周之五霸愚以为是五
 君者功罪不同复有贵贱内外之辨殆未可以槩言
 也盖齐桓晋文则中国之诸侯以尊天子扶王室而
 为号者楚庄则荆蛮僭王而为列国患者也桓文用
 心固未必纯乎为善而楚庄则志乎僭纯乎利与中
 国为水火者其处心行事可得与桓文同日语乎盖
 春秋未尝轻与诸侯以霸尤不轻与荆蛮以霸历观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3b 页 WYG0158-0022d.png
 二百四十二年中其内外之辨至为严谨未有予荆
 蛮而霸中国者也后儒为传义所惑谓春秋与楚庄
 以霸而桓文与庄襄穆并列为五此愚霸辨所以作
 善读春秋者宜知所去取矣当周之既东号令赏罚
 不行于天下楚僭王楚首叛郑庄王之卿士而侵犯
 王略郑又叛王人子突救卫五国敌王而纳朔诸侯
 大率皆叛矣幸而齐桓者出仗义尊王内正诸华外
 却戎狄天下始复知有王晋文踵其行事德虽小不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4a 页 WYG0158-0023a.png
 及功则过之方是时天若不生二霸则苍姬之卜世
 殆未可知也夫子论齐桓晋文之谲正未尝及秦宋
 楚及脩春秋于二霸之行事有褒有贬有激有扬权
 衡衮斧若造化之无私也秦穆固贤君而其功烈不
 及于中夏特以不吝改过为圣门所取不以霸言也
 宋襄者当齐桓之既殁晋文之未兴能抗荆楚而敌
 之故春秋于鹿上之盟盂之会长宋而贱楚与其有
 志于中国望其能霸而卒无所成君子无以议为也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4b 页 WYG0158-0023b.png
 及若楚庄则南蛮杰者观兵中原问鼎之大小推其
 无忌惮之心将何所不为是岂可与齐桓晋文俱以
 霸称乎若曰桓文为功之首楚庄为罪之魁庶乎其
 可也外此则有继其父祖而霸者焉晋襄也晋悼也
 襄能保文公之业干父用誉者也悼得国群卿之手
 假之以权渐至不制复以媚悦其卿者媚悦诸侯之
 大夫郑人弑君于会明知而不敢问卫人逐君立君
 不惟不讨又从而宠奖之甚至诸侯在会而与大夫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5a 页 WYG0158-0023c.png
 为盟既乱己之君臣复乱人之君臣于是诸侯之大
 夫并起而抗其君霸国纪纲自兹始坏后以袭鄢胜
 之馀威复借援强吴以牵制荆楚楚内惧于吴不暇
 与晋为敌侥倖少安何霸之足言左传备载晋国谄
 史率多谀辞后儒穷经不具眼雷同称誉甚者谓悼
 优于文愚每为愤叹用不能已于言自是而后有若
 平昭顷者庸闇不君举霸业而逊之荆楚中国愈不
 竞至于晋定卿权益尊霸政扫地不复能主夏盟矣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5b 页 WYG0158-0023d.png
 齐景公在位日久当晋政衰乱楚焰中扑有可霸之
 机而其才其志皆不足以有为桓文之业至是始俱
 扫地无存臣干君强吞弱大并小春秋降为战国阶
 于此矣外此又有蛮荒之霸于其国者吴阖闾夫差
 也吴本太伯之后而乃干王略同楚之僭阖闾犹有
 攘楚一节之可书夫差用兵不戢自底灭亡然以削
 去僭名自同列国故春秋于黄池之会特示奖进与
 晋俱书然亦正其始封之号而已矣春秋所谓霸齐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6a 页 WYG0158-0024a.png
 桓晋文之二君馀不录也或曰若子所言春秋未尝
 轻与人以霸而孟子乃谓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
 者其旨同乎否与曰春秋主垂法孟子主明道命德
 讨罪春秋教也贵王贱霸孟氏教也当孟子之世王
 道益远士论益卑扶而植之其用力与春秋同功其
 言曰五霸三王之罪人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公平
 正大足以尽王霸之实后之立言者累千百不能及
 此也读春秋者试以是观之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6b 页 WYG0158-0024b.png
   明凡例
 圣人之经有常法而不可以定例求也自三传以来
 诸儒百家不原书法以求圣人之意每以凡例而律
 圣人之法其失甚大读春秋者所当首辨也姑以一
 二端而言春秋褒善贬恶初不在于书名与字之间
 如公子友之归高傒仲孙湫之来春秋书季子高子
 仲孙云者褒之仅见者也天子宰以名书如宰咺赗
 妾宰渠下聘逆人则贬之仅见者也不可以此律春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7a 页 WYG0158-0024c.png
 秋之常法且名之与字千载之下本不可深辨传者
 因名以求其贬因字以求其褒害义实甚如孔父荀
 息仇牧与其君俱死于难春秋之书之录死节也杜
 氏于孔父则曰内不能正其闺门外取怨于百姓故
 以名书于仇牧则曰不警而遇盗于荀息则曰从君
 于昏故皆名之夫荀息固当有责而孔仇大义凛然
 无瑕可指徒以书名之故强求其罪岂圣人录死节
 之意哉又如祭仲为宋所执胁而盟之使归逐君以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7b 页 WYG0158-0024d.png
 书法而观罪实在仲盖强臣外交邻国逐君立君罪
 不容于死公羊乃以为春秋贤仲是以字而不名此
 以书字之故强求其善至颠倒是非而莫之恤岂圣
 人诛乱贼之本旨乎又如泄冶直谏而死春秋之书
 之以著陈之乱亡肇于杀谏而杜氏以为冶直谏于
 淫乱之朝以是取死故不为春秋所贵而书其名是
 直谏死者不为春秋所贵必缄默自全乃为春秋所
 贵乎名之与字本不可深辨乃以此而定春秋之褒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8a 页 WYG0158-0025a.png
 贬此说经之大弊也又如大夫卒或日或不日盟戎
 盟诸侯或日或不日诸侯遇弑与外国君之遇弑或
 日或不日公榖所谓月以谨之日以信之者皆拘也
 春秋褒贬初岂在是然亦有因月日而寓讥贬如公
 伐宋一月之间败人之师取人之邑又取其邑非书
 日无以见其为暴又如御廪灾甫三日而遂尝非书
 日无以见其为失礼若此之类则为因日以见义以
 此尽律其馀则不然也又如会盟征伐或书爵或书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8b 页 WYG0158-0025b.png
 人有书爵而为褒者有书爵目其人而贬之者有列
 国僭王书爵而正其本号者不专以褒也有书人而
 为贬者有书人而非贬者有书人槩国人而言者有
 吴楚预于会盟始进之而人之者不专以贬也若因
 爵而必求其褒因人而必求其贬则贸乱取与而失
 春秋垂训之旨矣凡伐而战书某及某战所以别异
 主客而公榖二传或以书及为春秋所与或以书及
 为春秋所讥本无定论至近代诸儒遂执主兵为定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9a 页 WYG0158-0025c.png
 例凡书及者皆为贬故有勤王尊周削平外患大有
 功于中国亦强求其过以应主兵之例者是岂春秋
 劝功沮罪之意哉春秋固无义战而彼善于此权度
 存焉岂容不为别白若霸主之攘僣窃与强暴之凭
 陵诸夏一皆以为非义而贬之则叛国之兵僣国之
 兵霸国之兵混而无别春秋书法果安在哉又如救
 之一字有列国诸侯为强邻所侵暴而盟主救之此
 善其能救也有列国诸侯去顺效逆盟主伐之同恶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49b 页 WYG0158-0025d.png
 救之是其为救岂春秋所与乎又如次之一字有观
 衅之次有逗挠之次及之一字有以尊及卑之及有
 降尊从卑之及有两微者会之为及有我欲之之为
 及入之一字有入而弗有之为入有入而遂有之为
 入是数者其事不同其例可得同乎又如犹之一字
 僖三十一年书不郊犹三望言鲁人僭郊之非礼既
 不郊而犹三望可已而不已也文六年闰月不告朔
 犹朝于庙言闰不告朔之为失礼犹幸其能朝于庙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50a 页 WYG0158-0026a.png
 此一犹字而于僭郊闰朔所施不同其可以例观乎
 又如同盟二字自于幽而始本以褒其能同然有天
 王崩未几日而诸侯会盟而书同盟者有王人与诸
 侯偕盟而书同盟者则讥也而可以例言乎或曰谓
 之变例可乎曰变例云者先儒求以通其例之不可
 通者耳而愚也窃妄谓以变例而求春秋不若以常
 法而求春秋盖春秋属辞比事之书也或联书以著
 其义或累书以尽其义有一岁而始终惟书一事者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50b 页 WYG0158-0026b.png
 有一事而历数岁屡书以见其义者学者欲求圣人
 之意必反复究观而后能有得苟执例以求经是犹
 有司者执例以废法其可行乎或又曰书法全同其
 不可以为例乎曰春秋美恶不嫌同辞有书法全同
 而不可据以为例者有书法虽异而可以为同者若
 以书法同异而律春秋抑又拘矣此事之不同而不
 可以例求也又有时之不同而不可以例观者焉如
 会盟征伐之事在桓文未兴以前诸侯各自为会擅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51a 页 WYG0158-0026c.png
 兵相侵皆贬之也及桓文既兴则有尊王室内诸夏
 以为盟会者有奉王命而伸霸讨者春秋犹有取焉
 逮至定哀之间晋既失霸齐宋鲁郑卫动兵相侵其
 无道干纪复有甚于春秋之始年者圣人皆所不与
 凡见之书法皆贬也此所谓时之不同而不可以例
 言者也既各述于经本文之下复著其大略于篇首
 俾观者先有考焉
 
春秋集传详说 目录 第 51b 页 WYG0158-0026d.png
 
 
 
 
 
 
 
 春秋集传详说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