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选古文渊鉴-清-圣祖玄烨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a 页 WYG1418-069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古文渊鉴卷六十一目录
  宋
   朱熹
    诗集传序
    吕氏家塾读诗记后序
    大学章句序
    中庸章句序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b 页 WYG1418-0697b.png
    漳州教授厅壁记
    转运司蠲免盐钱记
    名堂室记
    衢州江山县学记
    静江府学记
    江陵府曲江楼记
    建宁府崇安县学田记
    鄂州社稷坛记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a 页 WYG1418-0698a.png
   婺州金华县社仓记
   衡州石鼓书院记
   福州州学经史阁记
   学校贡举私议
   观心说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a 页 WYG1418-069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古文渊鉴卷六十一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臣/)(乾学/)等奉
旨编注
  宋
   朱熹
    诗集传序
 或有问于余曰诗何为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b 页 WYG1418-0698d.png
 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
 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
 而发于咨嗟咏叹之馀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族而不
 能巳焉此诗之所以作也曰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曰
 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馀也心之所感有邪正
 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
 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
 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4a 页 WYG1418-0699a.png
所以为教也昔周盛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
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巳协之声律而
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
巡狩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寖
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
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
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
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刋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4b 页 WYG1418-0699b.png
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
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
之所以为教者然也曰然则国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
是何也曰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
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
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
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
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5a 页 WYG1418-0699c.png
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
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
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
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
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
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犹非后
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
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曰然则其学之也当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5b 页 WYG1418-0699d.png
奈何曰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
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
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
体之察之情性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则修身
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矣问
者唯唯而退余时方辑诗传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
   吕氏家塾读诗记后序(陈氏曰吕氏读诗记三/十二卷博采诸家存其)
    (名氏先列训诂后陈文义意有所发明则别/纪之然自公刘以后条例未竟学者惜之)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6a 页 WYG1418-0700a.png
诗自齐鲁韩氏之说不得传(韩婴孝文时博士作诗内/外传其语颇与齐鲁间殊)
(隋止存/外传)而天下之学者尽宗毛氏毛氏之学传者亦众
(陈氏曰有大毛公小毛公/后汉儒林传以为毛苌)而王述之类(王肃述毛/而非郑)今皆
不存则推衍其说者又独郑氏之笺而巳(郑玄作诗笺/正义云郑于)
(诸经皆言注独诗言笺郑/遵毛学表明毛言故称笺)唐初诸儒为作疏义因讹踵
陋百千万言而不能有以出乎二氏之区域至于本朝
刘侍读欧阳公王丞相苏黄门河南程氏(皇祐中莆田/刘宇有诗折)
(衷二十卷欧阳修有诗本义十六卷熙宁中王/安石有新经诗义三十卷苏辙诗解二十卷)横渠张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6b 页 WYG1418-0700b.png
氏始用己意有所发明虽其浅深得失有不能同然自
是之后三百五篇之微词奥义乃可得而寻绎盖不待
讲于齐鲁韩氏之传而学者巳知诗之不专于毛郑矣
及其既久求者益多同异纷纭争立门户无复推让祖
述之意则学者无所适从而或反以为病今观吕氏家
塾之书兼总众说巨细不遗挈领提纲首尾该贯既足
以息夫同异之争而其述作之体则虽融会通彻浑然
若出于一家之言而一字之训一字之义亦未尝不谨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7a 页 WYG1418-0700c.png
其说之所自及其断以己意虽或超然出于前人意虑
之表而谦让退托未尝敢有轻议前人之心也呜呼如
伯恭父者真可谓有意乎温柔敦厚之教矣学者以是
读之则于可群可怨之旨其庶几乎虽然此书所谓朱
氏者实熹少时浅陋之说而伯恭父误有取焉其后历
时既久自知其说有所未安如雅郑邪正之云者或不
免有所更定则伯恭父反不能不置疑于其间熹窃惑之
方将相与反复其说以求真是之归而伯恭父巳下世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7b 页 WYG1418-0700d.png
矣呜呼伯恭父已矣若熹之衰颓汨没其势又安能复
有所进以独决此论之是非乎伯恭父之弟子约既以
是书授其兄之友丘侯宗卿而宗卿将为板本以传永
久且以书来属熹序之熹不得辞也乃略为之说因并
附其所疑者以与四方同志之士共之而又以识予之
悲恨云尔淳熙壬寅九月己卯新安朱熹序
   大学章句序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8a 页 WYG1418-0701a.png
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
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
有聪明睿知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
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
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繇设
也三代之隆其法浸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
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
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8b 页 WYG1418-0701b.png
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
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
正心修已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
也夫以学校之说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
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
之馀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
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
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9a 页 WYG1418-0701c.png
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及周之衰贤圣之
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
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
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
诸篇固小学之支流馀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
以著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
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
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9b 页 WYG1418-0701d.png
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自是以来俗儒记诵
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
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
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
又纷然杂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
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肓否塞反覆沉
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
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0a 页 WYG1418-0702a.png
乎孟子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
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
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
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间亦
窃附已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僣踰无所逃
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已治人之方则未
必无小补云
   中庸章句序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0b 页 WYG1418-0702b.png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
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
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
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
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
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
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
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1a 页 WYG1418-0702c.png
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
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
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
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精
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
离也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
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
不及之差矣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1b 页 WYG1418-0702d.png
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
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
哉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
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
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
舜者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
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
端起矣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2a 页 WYG1418-0703a.png
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
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
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
谓也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则
执中之谓也世之相后千有馀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
符节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
是其明且尽者也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
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没而遂失其传焉则吾道之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2b 页 WYG1418-0703b.png
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间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以
至老佛之徒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真矣然而尚幸此书
之不泯故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续夫千载不
传之绪得有所据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盖子思之功
于是为大而微程夫子则亦莫能因其语而得其心也
惜乎其所以为说者不传而凡石氏之所辑录(石子重/有集解)
仅出于其门人之所记是以大义虽明而微言未析至
其门人所自为说则虽颇详尽而多所发明然倍其师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3a 页 WYG1418-0703c.png
说而淫于老佛者亦有之矣熹自蚤岁即尝受读而窃
疑之沉潜反复盖亦有年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
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中既为定著章句一篇以
俟后之君子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书删其繁乱名以
辑略且记所尝论辩取舍之意别为或问以附其后然
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
而凡诸说之同异得失亦得以曲畅旁通而各极其趣
虽于道统之传不敢妄议然初学之士或有取焉则亦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3b 页 WYG1418-0703d.png
庶乎行远升高之一助云尔
   漳州教授厅壁记
教授之为职其可谓难矣惟自任重而不苟者知之其
以为易而无难者则苟道也何也曰教授者以天子之
命教其邦人凡邦之士廪食县官而充弟子员者多至
五六百馀少不下百十数皆惟教授者是师其必有以
率厉化服之使躬问学蹈绳矩出入不悖所闻然后为
称此非反之身而何以哉是可不谓难矣乎不特此尔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4a 页 WYG1418-0704a.png
又当严先圣先师之典祀领护庙学而守其图书服器
之藏其体至重下至金谷出纳之纤悉亦皆独任之呜
呼是亦难矣然凡仕于今者无大小莫不有所临制总
摄其任无剧易必皆具文书使可覆视是以虽甚弛者亦
有所难而不敢肆独教授官虽有统若其任之本诸身
者则非簿书期会之所能察至其具于有司而可考者
上之人又以其儒官优容之虽有不合不问以是为便
故今之仕者反利焉而喜为之而孰知所以充其任者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4b 页 WYG1418-0704b.png
如彼其难哉故曰惟自任重而不苟者知之其以为易
而无难者则苟道也予尝以事至漳其教授陈君与予
有故馆予于其寓直之舍因得尽观陈君所施于学者
予谓若陈君则可谓知其难矣时陈君方将刻前人名
氏于壁属予记予辞谢不能者再三既不得命乃退而
书其所闻见如此以为记且以励后之君子云尔绍兴
二十六年七月甲子新安朱熹记
   转运司蠲免盐钱记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5a 页 WYG1418-0704c.png
皇帝陛下临御之五年朝廷清明众职修理乃眷南顾
闵兹远黎某月诏以太常少卿臣某为福建转运副使
而付以盐筴使访其利病以闻臣某既承诏奔走即事
则与判官臣某爰暨属寮博询审订具以条奏越明年
春遂有旨免本道属州县逋负盐课之缗钱九十七万
又诏岁入钞盐缗钱二十二万者其罢之而使漕司岁
以缗钱七万补经费之阙臣某承命欢喜北向顿首言
福建盐法之弊久矣臣等问诸故府窃见祖宗盛时本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5b 页 WYG1418-0704d.png
道盐息岁入缗钱十万而三分之以其一予漕司佐州
县用度且市贡金其二为钞法则商人岁输京师者为
钱六万六千有奇而巳其后钞法中弛浮议交煽因尽
以委漕司而增其额于是纲运猥并盐泄不时而民始
受弊中间盖尝减损然什不能去其三又他用之取具
于盐者亦且数倍旧制顾以岁出有常因不敢议至州
县或不能供又不得以时蠲除新故相仍转相督趣重
为民病历年兹多今乃幸遇陛下仁圣俭慈不遗遐远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6a 页 WYG1418-0705a.png
既幸听愚臣言而又推之以及其所未言者盖德音再
下而钞额复祖宗之旧逋负捐累岁之积使州县之吏
无所旁缘以渔猎其民民得休息恩泽隆厚不可胜量
臣等驽钝不材奉使无状乃幸得奉承圣诏以布乎下
诚欢诚喜敢不悉力究宣谨察所部无或不虔以废明
命犹惧不称无以昭示永久则取尚书所下诏旨刻石
台门以谂来者而窃敬识其下方如此又惟陛下躬德
神圣天运日新其约己厚民之心终日乾乾有进无已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6b 页 WYG1418-0705b.png
窃计经制大定上下与足盖可以日月期矣然则臣等
前日所不敢议者且将复有望焉敢昩万死并记其说
而俯伏以俟乾道四年三月
   名堂室记
紫阳山在徽州里尝有隐君子居焉今其上有老子祠
先君子故家婺源(朱子高祖振曾祖绚祖森父松世居/婺源县万年乡松岩里松号韦斋)
少而学于郡学因往游而乐之既来闽中(韦斋因仕入/闽寓崇安县)
(后徙居建/阳之考亭)思之独不置故尝以紫阳书堂者刻其印章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7a 页 WYG1418-0705c.png
盖其意未尝一日而忘归也既而卒不能归将没始命
其孤熹来居潭溪之上(潭溪在崇安其上有/屏山见刘屏山墓表)今三十年
矣贫病苟活既不能反其故乡又不能大其阖闾以奉
先祀然不敢忘先君子之志敬以印章所刻榜其所居之
厅事庶几所谓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者后世犹
有考焉先君子又每自病其卞急害道尉尤溪时(韦斋/政和)
(八年同上舍出身授建州政和县尉丁外艰服除改南/剑州尤溪县尉监泉州石井镇建炎四年生子熹于尤)
(溪官/舍)尝取古人佩韦之义榜其厅事东偏之室曰韦斋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7b 页 WYG1418-0705d.png
以燕处而读书焉延平罗公先生仲素实记之而沙阳
曹君令德又为之铭官署中更盗火无复遗迹近岁熹
之交石君子重知县事始复榜焉且刻记铭于石以示
后来熹惟先君子之志不可以不传于家而熹之躁迫
滋甚尤不可以忘先人之戒则又取而揭之于寝以自
鞭策且示子孙盖厅事寝堂家之正处今皆以先君子
之命命之呜呼熹其敢不夙兴夜寝陟降在兹无或不
虔以忝先训晦堂者燕居之所也熹生十有四年而先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8a 页 WYG1418-0706a.png
君子弃诸孤遗命来学于籍溪胡公先生草堂屏山二
刘先生之门(籍溪先生胡原仲宪也草堂先生刘致中/勉之也屏山先生刘彦冲子翚也三公皆)
(崇安人朱子奉遗命卜居以此宪以荐举历官秘书省/正字言金必败盟疏上即乞身奉祠勉之居白水亦被)
(荐值秦桧柄国不起子翚忠显公韐之/次子以父任历官通判兴化军乞归)先生饮食教诲
之皆无不至而屏山独尝字而祝之曰(朱子年弱冠屏/山字之曰元晦)
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后事延平李
公先生(先生名侗字愿中剑浦人学/于豫章罗从彦得河洛之传)先生所以教熹者
盖不异乎三先生之说而其所谓晦者则犹屏山之志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8b 页 WYG1418-0706b.png
也熹惟不能践修服行是以颠沛今乃以是名堂(后朱/子又)
(尝作精舍于云谷芦山/之巅曰晦庵见云谷记)以示不敢忘诸先生之教且志
吾晦而自今以始请得复从事于斯焉堂旁两夹室暇
日默坐读书其间名其左曰敬斋右曰义斋盖熹尝读
易而得其两言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以为为学之要
无以易此而未知其所以用力之方也及读中庸见其
所论修道之教而必以戒慎恐惧为始然后得夫所以
持敬之本又读大学见其所论明德之序而必以格物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9a 页 WYG1418-0706c.png
致知为先然后得夫所以明义之端既而观夫二者之
功一动一静交相为用又有合乎周子太极之论然后
又知天下之理幽明钜细远近浅深无不贯乎一者乐
而玩之固足以终吾身而不厌又何暇乎外慕哉因以
敬义云者名吾二斋且历叙所以名夫堂室之意以见
熹之所以受命于父师与其区区讲学之所逮闻者如
此书之屋壁出入观省以自诏云
   衢州江山县学记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19b 页 WYG1418-0706d.png
建安熊君可量为衢之江山尉始至以故事见于先圣
先师之庙视其屋皆坏漏弗支而礼殿为尤甚因问其
学校之政则废坠不修又巳数十年矣于是俯仰叹息
退而以告于其长汤君悦请得任其事而一新焉汤君
以为然予钱五万曰以是经其始熊君则遍以语于邑
人之宦学者久之乃得钱五十万遂以今年正月癸丑
始事首作大成之殿踰月讫工栋宇崇丽貌象显严位
序丹青应图合礼熊君既以复于其长合群吏率诸生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0a 页 WYG1418-0707a.png
而释菜焉则又振其馀财以究厥事列置门棘扁以奎
文生师之舍亦葺其旧于是熊君乃复揖诸生而进之
使程其业以相次第官居廪食弦诵以时邑人有识者
皆嗟叹之以为尉本以逐捕盗贼为官苟食焉而不旷
其事则亦足矣庙学兴废岂其课之所急哉而熊君乃
能及是是其志与材为何如耶熹时适以事过邑闻其
言则以语熊君曰吾子之为是役则善矣而子之所以
为教则吾所不得而闻也抑先圣之言有之古之学者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0b 页 WYG1418-0707b.png
为已今之学者为人二者之分实人材风俗盛衰厚薄
之所系而为教者不可以不审焉者也顾予不足以议
此子之邑故有儒先曰徐公诚叟者受业程氏之门人
学奥行高讲道于家弟子自远而至者常以百数其去
今未远也吾意大山长谷之中隘巷穷阎之下必有独
得其传而深藏不市者为我访而问焉则必有以审乎
此而知所以为教之方矣熊君谢曰走则敬闻命矣然
此意也不可使是邑之人无传焉愿卒请文以识兹役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1a 页 WYG1418-0707c.png
而并列之熹不得而辞也因悉记其事且书其说如此
俾刻焉既以励熊君且以视其徒又以告凡后之为师
弟子而食于此者使知所以自择云尔淳熙三年秋七
月丙辰新安朱熹记
   静江府学记
古者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其民由家及国大小有序使
其民无不入乎其中而受学焉而其所以教之之具则
皆因其天赋之秉彝而为之品节以开导而劝勉之使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1b 页 WYG1418-0707d.png
其明诸心修诸身行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而推
之以达乎君臣上下人民事物之际必无不尽其分焉
者及其学者既成则又兴其贤且能者寘之列位是以
当是之时理义休明风俗醇厚而公卿大夫列士之选
无不得其人焉此先王学校之官所以为政事之本道
德之归而不可以一日废焉者也至于后世学校之设
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
学则皆忘本逐末以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2a 页 WYG1418-0708a.png
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
日衰虽以汉唐之盛隆而无以彷佛乎三代之叔季然
犹莫有察其所以然者顾遂以学校为虚文而无所与
于道德政理之实于是为士者求道于老子释氏之门
为吏者责治乎簿书期会之最盖学校之仅存而不至
于遂废者亦无几耳乃者圣上慨然悯其如此亲屈銮
辂临幸学宫发诏诸生励之以为君子之儒而无慕乎
人爵者德意既甚美矣而静江守臣广汉张侯栻适以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2b 页 WYG1418-0708b.png
斯时一新其府之学亦既毕事则命其属具图与书使
人于武夷山间谒熹文以记之顾非其人欲谢不敢而
惟侯之意不可以虚辱乃按图考书以订其事则皆曰
静江之学自唐观察使陇西李侯昌夔始立于牙城之
西北其后又徙于东南历时既久士以卑痹堙郁为病
有宋乾道三年知府事延平张侯维乃撤而迁之始安
故郡之墟盖其地自郡废而为浮屠之室者三始议易
置而部使者有惑异教持不可者既乃仅得其一遂因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3a 页 WYG1418-0708c.png
故材而亟徙焉以故规模褊陋复易摧圮至于今侯然
后乃得并斥左右佛舍置它所度材鸠匠合其地而一
新焉殿阁崇邃堂序广深师生之舍环列庑外耽耽翼
翼不侈不陋于其为诸侯之学所以布宣天子之命教
者甚实宜称熹于是喟然起而叹曰夫远非鬼崇本教
以侈前人之功侯之为是则既可书已抑熹闻之侯之
所以教于是者莫非明义反本以遵先王敩学之遗意
而欲使其学者皆知所以不慕人爵为君子儒如明诏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3b 页 WYG1418-0708d.png
之所谓者则其可书又岂徒以一时兴作之盛为功哉
故特具论其指意所出者为详而并书其本末如此以
告来者侯字敬夫丞相魏忠献公之嗣子其学近推程
氏以达于孔孟治己教人一以居敬为主明理为先尝
以左司副郎侍讲禁中既而出临此邦以幸远民其论
说政教皆有明法然则士之学于是者亦可谓得师矣
其亦无疑于侯之所以教者而相与尽其心哉淳熙四
年冬十有一月已未日南至新安朱熹记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4a 页 WYG1418-0709a.png
   江陵府曲江楼记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顾
尝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无以宣畅郁湮导迎清旷
乃直其南凿门通道以临白河而取旁近废门旧额以
榜之且为楼观以表其上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
大江重湖萦纡渺㳽一目千里而西陵诸山空濛晻霭
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
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耶(旧有南楼张九/龄以争牛仙客)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4b 页 WYG1418-0709b.png
(事贬荆州刺吏尝/登此楼饮酒赋诗)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
临赋咏盖皆翛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寤叹殷
忧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
之终不行也于戏嗟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
来属予记之时予方守南康疾病侵陵求去不获读敬
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
瞻眺江山览观形制按楚汉以来成败兴亡之效而考
其所以然者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5a 页 WYG1418-0709c.png
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顾乃千里相望邈不
可得则又未尝不矫首西悲而喟然发叹也抑尝思之
张公远矣其一时之事虽唐之治乱所以分者顾亦何
预乎后之人而读其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
则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
是以虽旷百世而相感使人忧悲愉怿勃然于胸中恍
若亲见其人而真闻其语者是岂有古今彼此之间而
亦孰使之然哉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5b 页 WYG1418-0709d.png
是懿德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予
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
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也(范仲淹有/岳阳楼记)独次第敬夫本
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淳
熙已亥十有一月已巳日南至新安朱熹记
   建宁府崇安县学田记
崇安县故有学而无田遭大夫之贤而有意于教事者
乃能缩取他费之赢以供养士之费其或有故而不能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6a 页 WYG1418-0710a.png
继则诸生无所仰食而往往散去以是殿堂倾圯斋馆
芜废率常更十数年乃一闻弦诵之声然又不一二岁
辄罢去淳熙七年今知县事赵侯始至而有志焉既葺
其宫庐之废坏而一新之则又图所以为饮食久远之
计者而未知所出也一日视境内浮屠之籍其绝不继
者凡五曰中山曰白云曰凤林曰圣历曰既历而其田
不耕者以亩计凡若干乃喟然而叹曰吾知所以处之
矣于是悉取而归之于学岁入租米二百二十斛而士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6b 页 WYG1418-0710b.png
之肄业焉者得以优游卒岁而无乏绝之虑既而学之
群士十馀人相与走予所居之山间请文以记其事曰
不则惧夫后之君子莫知其所始而或至于废坏也予
惟三代盛时自家以达于天子诸侯之国莫不有学而
自天子之元子以至于士庶人之子莫不入焉则其士
之廪于学官者宜数十倍于今日而考之礼典未有言
其费出之所自者岂当时为士者其家各以受田而其
入学也有时故得以自食其食而不仰给于县官也欤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7a 页 WYG1418-0710c.png
至汉元成间乃谓孔子布衣养徒三千而增学官弟子
至不复限以员数其后遂以用度不足无以给之而至
于罢夫谓三千人者聚而食于孔子之家则已妄矣然
养士之需至以天下之力奉之而不足则亦岂可不谓
难哉盖自周衰田不井授人无常产而为士者厄于贫
反不得与为农工商者齿上之人乃欲聚而教之则彼
又安能终岁裹饭而学于我是以其费虽多而或取之
经常之外势固有所不得已也况今浮屠氏之说乱君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7b 页 WYG1418-0710d.png
臣之礼绝父子之亲淫诬鄙诈以驱诱一世之人而纳
之于禽兽之域固先王之法之所必诛而不以听者也
顾乃肆然蔓衍于中国丰屋连甍良畴接畛以安且饱
而莫之或禁是虽尽逐其人夺其所据而悉归之学使
吾徒之学为忠孝者得以无营于外而益进其业犹恐
未足以胜其邪说况其荒坠芜绝偶自至此又欲封植
而永久之乎赵侯取之可谓务一而两得矣故特为之
记其本末与其指意所出者如此以示后之君子且以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8a 页 WYG1418-0711a.png
警夫学之诸生使益用力乎予之所谓忠且孝者职其
事者又当谨其出内于簿书之外而无龠合之私焉则
庶其无负乎赵侯之教矣赵侯名某材甚高听讼理财
皆办其课又有馀力以及此诸使者方上其治行于朝

   鄂州社稷坛记
淳熙十年春朝奉郎知鄂州事新安罗侯愿以书来曰
吾州群祀之坛始在中军寨去年秋通守清江刘君清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8b 页 WYG1418-0711b.png
之至而往谒焉视其地褊迫洿下燎瘗无所不称藩国
钦崇命祀之意且念比年郡多水旱札瘥之变意其咎
或在是则言于州请得度地更置如律令已而刘君行
州事遂以属录事参军周明仲行视得城东黄鹤山下
废营地一区东西十丈南北倍差按政和五礼画为四
坛而属其役事于兵马监押赵伯烜作治未半而愿适
承乏又属都监王椿董之以速其成焉某月坛成东社
西稷居前东风伯西雨雷师居后少却坛皆三成有壝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9a 页 WYG1418-0711c.png
壝四门前二坛趾皆方二丈五尺崇尺二寸后二坛趾
皆方一大六尺五寸崇八寸其再成方面皆杀尺崇四
分而去一三成方杀如之而崇不复杀前二壝皆方四
丈二尺门六尺间丈五尺后二壝皆方二丈八尺门五
尺间四丈九尺其崇皆四尺社有主崇二尺五寸方尺
剡其上倍其下半石也南五丈为门三间北二丈有奇
为斋庐五间缭以重垣甃以坚甓而植以三代之所宜
木亦既拣时日属僚吏修祝号以告于神而妥之矣则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29b 页 WYG1418-0711d.png
又与刘君谋以吾子之尝学于礼也是以愿请文以记
之俾后人之勿坏也熹按社实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
隰五土之祗而后土勾龙氏其配也稷则专为原隰之
祗能生五榖者而后稷周弃氏其配也风师箕也雨师
毕也是皆著于周礼领于大宗伯之官唯社稷自天子
之都至于国里通得祭而风雨之神则自唐以来诸郡
始得祀焉至于雷神则又唐制所与雨师同坛共牲而
祀者也国朝礼文大抵多袭唐故故今郡国祀典自先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0a 页 WYG1418-0712a.png
圣先师之外唯是五者盖以为二气之良能天地之功
用流行于覆载之间以育万物而民生赖焉者其德惟
此为尤盛是以于其坛壝时日之制牲币器服之品降
登馈奠之节莫不参订讨论著之礼象颁下郡国藏于
礼官有司岁举行之而郡刺史又当以时循行察其不
如法者盖有国家者所以昭事明神祈以降祥锡福于
下其勤如此顾今之为吏者所知不过簿书期会之间
否则觞豆舞歌相与放焉而不知反其所敬畏崇饰而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0b 页 WYG1418-0712b.png
神事之者非老子释氏之祠则妖妄淫昏之鬼而已其
于先王之制国家之典所以治人事神者曷尝有槩于
其心哉呜呼人心之不正风俗之不厚年谷之不登民
生之不遂其不亦以此欤今罗侯之与刘君乃能相与
汲汲乎此非学古爱民之志卓然有见乎流俗见闻之
表其孰能之顾虽不文不足以记事实垂久远然二君
子过以为尝从俎豆之事不远千里而属笔焉其得辞
之乎因为书之使以刻于丽牲之石后有君子得以览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1a 页 WYG1418-0712c.png
焉罗侯方与刘君相率劝学劭农甚力刘君又尝请于
前守李侯棫禁境内无得奉大洪山淫祠者其于教民
善俗之事力所可为无有不尽其心也十一年春正月
甲辰具位新安朱熹记
   婺州金华县社仓记
淳熙二年东莱吕伯恭父自婺州来访予于屏山之下
(屏山在崇安朱子所居也乾道初朱子以荐为枢密院/编修官待次寻奉内讳遂家居不起淳熙二年吕东莱)
(祖谦来访共编次近思录已又送东莱至广信遂与陆/子静兄弟讲学于鹅湖东莱年谱云渟熙二年四月如)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1b 页 WYG1418-0712d.png
(武夷访朱编修元晦盖朱子是时提/举武夷冲祐观也武夷亦属崇安)观于社仓发敛之
政喟然叹曰此周官委积之法隋唐义廪之制也然子
之谷取之有司而诸公之贤不易遭也吾将归而属诸
乡人士友相与纠合而经营之使闾里有赈恤之储而
公家无龠合之费不又愈乎然伯恭父既归即登朝廷
舆病还家又不三年而卒(淳熙三年祖谦除秘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修徽宗实录)
(十月至临安六年感末疾扶/持就舆归淳熙八年七月卒)遂不果为其卒之年浙东
果大饥予因得备数推择奉行荒政(朱子以宰相王淮/荐提举常平茶盐)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2a 页 WYG1418-0713a.png
按行至婺则婺之人狼狈转死者已籍籍矣予因窃叹
以为向使伯恭父之志得行必无今日之患既而尚书
下予所奏社仓事于诸道(朱子在浙东上言臣所居崇/安县开耀乡有社仓一所系)
(乾道四年民间缺食熹请于府得常平米六百石以贷/夏受粟于仓冬则计米加息二斗以偿自后随年敛散)
(歉蠲其息之半大饥则尽蠲之凡四十年以原米六百/石还府见储米三千一百石以为社仓不复收息每石)
(止收耗米三升以备折阅因此一乡四十五里间遇歉/年民不缺食诏下其法于诸路按此即东莱所观之社)
(仓也乃朱子请于知府徐哲而立之与乡人朝奉郎刘/如愚共主出纳者其法以十家为甲甲推一人为首五)
(十家立一社首凡有税粮人户衣食不缺者及逃军无/行之士皆不入甲即贫而不愿入甲者亦听之甲中人)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2b 页 WYG1418-0713b.png
(户备录其大小口贷米时大口一石小口五斗五岁以/下者不与县官与乡官同主其敛散有富家情愿出米)
(作本者亦/从其便)募民有欲为者听之民盖多慕从者而未几
予亦罢归又不果有所为也是时伯恭父之门人潘君
叔度感其事而深有意焉且念其家自先大夫时已务
赈恤乐施予岁捐金帛不胜计矣而独不及闻于此也
于是慨然白其大人出家谷五百斛者为之金华县婺
女乡安期里之四十有一都敛散以时规画详备一都
之人赖之而其积之厚而施之广盖未已也一日以书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3a 页 WYG1418-0713c.png
来曰此吾父师之志母兄之惠而吾子之所建虽予幸
克成之然世俗不能不以为疑也子其可不为我一言
以解之乎予惟有生之类莫非同体惟君子为无有我
之私以害之故其爱人利物之心为无穷特穷而在下
则禹稷之事有非其分之所得为者然苟其家之有馀
而推之以予邻里乡党则固吾圣人之所许而未有害
于不出其位之戒也况叔度之为此特因其坟庐之所
在而近及乎十保之间以成先志以悦亲心以顺师指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3b 页 WYG1418-0713d.png
且前乎此者又已尝有天子之命于四方矣而何不可
之有哉抑凡世俗之所以病乎此者不过以王氏之青
苗为说耳以予观于前贤之论而以今日之事验之则
青苗者其立法之本意固未为不善也但其给之也以
金而不以谷其处之也以县而不以乡其职之也以官
吏而不以乡人士君子其行之也以聚敛亟疾之意而
不以惨怛惠利之心是以王氏之能以行于一邑而不
能以行于天下子程子尝极论之而卒不免于悔其已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4a 页 WYG1418-0714a.png
甚而有激也予既不得辞于叔度之请是以详著其本
末而又附以此意婺人盖多叔度同门之士必有能观
叔度所为之善而无疑于青苗之说者焉则庶几乎其
有以广夫君师之泽而使环地千里永无捐瘠之民矣
岂不又甚美哉叔度名景宪与伯恭父同年进士年又
长而屈首受学无难色师殁守其说不懈益虔于书无
不读盖深有志于当世然以资峭直自度不能随世俯
仰故自中年不复求仕而独于此为拳拳也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4b 页 WYG1418-0714b.png
   衡州石鼓书院记
衡州石鼓山据蒸湘之会(石鼓山在城东三里有东岩/西溪朱陵后洞水经注曰临)
(蒸县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径鼓鸣则有兵革/之事郡国志蒸阳俯临蒸水其气如蒸故名)江流环
带最为一郡佳处故有书院起唐元和间州人李宽之
所为至国初时尝赐敕额其后乃复稍徙而东以为州
学则书院之迹于此遂废而不复修矣淳熙十二年部
使者东阳潘侯畤德夫始因旧址列屋数间榜以故额
将以俟四方之士有志于学而不屑于课试之业者居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5a 页 WYG1418-0714c.png
之未竟而去今使者成都宋侯若水子渊又因其故而
益广之别建重屋以奉先圣先师之像且摹国子监及
本道诸州印书若干种若干卷而俾郡县择遗修士以
充入之盖连帅林侯栗(字黄中福清人时为直宝文阁/广南西路转运判官改知潭州)
诸使者苏侯诩管侯鉴衡守薛侯伯宣皆奉金赍割公
田以佐其役踰年而后落其成焉于是宋侯以书来曰
愿记其实以诏后人且有以幸教其学者则所望也予
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5b 页 WYG1418-0714d.png
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而为政者乃或就而褒
表之若此山若岳麓若白鹿洞之类是也逮至本朝庆
历熙宁之盛学校之官遂遍天下而前日处士之庐无
所用则其旧迹之芜废亦其势然也不有好古图旧之
贤孰能谨而存之哉抑今郡县之学官置博士弟子员
皆未尝考其德行道艺之素其所授受又皆世俗之书
进取之业使人见利而不见义士之有志于为已者盖
羞言之是以尝欲别求燕閒清旷之地以共讲其所闻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6a 页 WYG1418-0715a.png
而不可得此二公所以慨然发愤于斯役而不敢惮其
烦盖非独不忍其旧迹之芜废而巳也故特为之记其
本末以告来者使知二公之志所以然者而毋以今日
学校科举之意乱焉又以风晓在位使知今日学校科
举之教其害将有不可胜言者不可以是为适然而莫
之救也若诸生之所以学而非若今人之所谓则昔者
吾友张子敬夫所以记夫岳麓者语之详矣顾于下学
之功有所未究是以诵其言者不知所以从事之方而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6b 页 WYG1418-0715b.png
无以蹈其实然今亦何以他求为哉亦曰养其全于未
发之前察其几于将发之际善则扩而充之恶则克而
去之其如此而已矣又何俟予言哉十四年丁未岁夏
四月朔新安朱熹记
   福州州学经史阁记
福州之学在东南为最盛弟子员常数百人比年以来
教养无法师生相视漠然如路人以故风俗日衰士气
不作长老忧之而不能有以救也绍熙四年今教授临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7a 页 WYG1418-0715c.png
邛常君浚孙始至既日进诸生而告之以古昔圣贤敩
学之意又为之饬厨馔葺斋馆以宁其居然后谨其出
入之防严其课试之法朝夕其间训诱不倦于是学者
竞劝始知常君之为吾师而常君之视诸生亦闵闵焉
唯恐其不能自勉以进于学也故尝虑其无书可读而
业将病于不广则又为之益置书史合旧为若干卷度
故御书阁之后更为重屋以藏之而以书来请记其事
且致其诸生之意曰愿有以教之也予惟古之学者无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7b 页 WYG1418-0715d.png
他明德新民求各止于至善而已夫其所明之德所止
之善岂有待于外求哉识其在我而敬以存之其亦可
矣其所以必曰读书云者则以天地阴阳事物之理修
身事亲齐家及国以至于平治天下之道与凡圣贤之
言行古今之得失礼学之名数下而至于食货之源流
兵刑之法制是亦莫非吾之度内有不可得而精粗者
若非考诸载籍之文沈潜参伍以求其故则亦无以明
夫明德体用之全而止其至善精微之极也然自圣学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8a 页 WYG1418-0716a.png
不传世之为士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惟书之读则其所
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禄
利而已是以天下之书愈多而理愈昧学者之事愈勤
而心愈放词章愈丽论议愈高而其德业事功之实愈
无以逮乎古人然非书之罪也读者不知学之有本而
无以为之地也今观常君之为教既开之以古人敩学
之意而后为之储书以博其问辨之趣建阁以致其奉
守之严则亦庶乎本末之有序矣予虽有言又何以加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8b 页 WYG1418-0716b.png
于此哉然无已而有一焉则亦曰姑使二三子者知夫
为学之本有无待于外求者而因以致其操存持守之
力使吾方寸之间清明纯一真有以为读书之地而后
宏其规密其度循其先后本末之序以大玩乎阁中之
藏则夫天下之理其必有以尽其纤悉而一以贯之异
时所以措诸事业者亦将有本而无穷矣因序其事而
并书以遗之二三子其勉之哉凡阁之役始于庆元初
元五月辛丑而成于七月之戊戌材甓佣食之费为钱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9a 页 WYG1418-0716c.png
四百万有奇则常君既率其属输俸入以首事而帅守
詹侯体仁使者赵侯像之许侯知新咸有以资之至于
旁郡之守赵侯伯瑰十二邑之长陈君羾等亦以其力
来助而董其役者学之选士杨诚中张安仁萧孔昭也
   学校贡举私议
古者学校选举之法始于乡党而达于国都教之以德
行道艺而兴其贤者能者盖其所以居之者无异处所
以官之者无异术所以取之者无异路是以士有定志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39b 页 WYG1418-0716d.png
而无外慕蚤夜孜孜惟惧德业之不修而不忧爵禄之
未至夫子所谓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孟子所谓修
其天爵而人爵从之盖谓此也若夫三代之教艺为最
下然皆犹有实用而不可阙其为法度之密又足以为
治心养气之助而进于道德之归此古之为法所以能
成人材而厚风俗济世务而兴太平也今之为法不然
虽有乡举而其取人之额不均(宋取士自州县发解惟/开封解额独优士子多)
(冒畿/县户)又设太学利诱之一途(绍兴间太学升上/舍者皆直赴廷对)监试漕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40a 页 WYG1418-0717a.png
试附试诈冒之捷径(建炎初念士人不能至行在令试/于诸道提刑转运司许直赴廷试)
(绍兴初又诏京畿京东西河北陜西淮南士人转徙东/南者令于寓户州军附试此漕试附试之始也绍兴十)
(二年立同文馆试凡居行在去本贯千里以上许附试/于国子监此监试之始也三者皆有诈冒相沿为捷径)
以启其奔趋流浪之意其所以教者既不本于德行之
实而所谓艺者又皆无用之空言至于甚弊则其所谓
空言者又皆怪妄无稽(宋试以诗赋论策帖经仁宗时/即病其怪妄欧阳修稍正之后)
(用王氏新经又禁程氏/专门之学叛道益甚)而适足以败坏学者之心志是
以人材日衰风俗日薄朝廷州县每有一事之可疑则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40b 页 WYG1418-0717b.png
公卿大夫官人百吏愕眙相顾而不知所出是亦可验
其为教之得失矣而议者不知其病源之所在反以程
试文字之不工为患而唱为混补之说(光宗绍熙间诏/国子监试中上)
(等比类诸州待补中选之额放/补一次崇宁初始令两行混补)以益其弊或者知其不
可又欲斟酌举行崇宁州县三舍之法(宋时凡学皆𨽻/国子监国子生)
(以京朝七品上子孙为之太学生以八品下子孙及庶/民之俊异者为之元丰中始行三舍法自诸州试补外)
(舍考其行艺序升内舍上舍皆号太学生上舍之上等/取旨授官中等以俟殿试下等以俟省试崇宁元年命)
(天下州郡并置学县学生考选升州州学生三年一贡/太学崇宁三年以贡士盛集作辟雍于国门外以处外)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41a 页 WYG1418-0717c.png
(舍生而太学专处上舍内舍生士初贡至皆入辟雍以/次升进遂诏取士悉由学校罢州郡发解及礼部试)
而使岁贡选士于太学其说虽若贤于混补之云然果
行此则士之求入乎州学者必众而今州郡之学钱粮
有限将广其额则食不足将仍其旧则其势之偏选之
艰而涂之狭又将有甚于前日之解额少而无所容也
正使有以处之然使游其间者较计得失于旦暮锱铢
之间不得宁息是又不唯无益而损莫大焉亦非计之
得也盖尝思之必欲乘时改制以渐复先王之旧而善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41b 页 WYG1418-0717d.png
今日之俗则必如明道先生熙宁之议然后可以大正
其本而尽革其末流之弊如曰未暇则莫若且均诸州
之解额以定其志立德行之科以厚其本罢去词赋而
分诸经子史时务之年以齐其业又使治经者必守家
法命题者必依章句答义者必通贯经文条举众说而
断以已意学校则遴选实有道德之人使专教导以求
实学之士裁减解额舍选谬滥之恩以塞利诱之涂(孝/宗)
(时太学生遇有期亲任清要官更为国子生清/要官得牒送子弟作待补国子此谬滥之恩也)至于制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42a 页 WYG1418-0718a.png
科词科武举之属(宋时制举无常科以待天下/之才杰又有博学宏词科)亦皆究
其利病而颇更其制则有定志而无奔竞之风有实行
而无空言之弊有实学而无不可用之材矣此其大略
也其详则继此而遂陈之
   观心说
或问佛者有观心说然乎曰夫心者人之所以主乎身
者也一而不二者也为主而不为客者也命物而不命
于物者也故以心观物则物之理得今复有物以返观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42b 页 WYG1418-0718b.png
乎心则是此心之外复有一心而能管乎此心也然则
所谓心者为一耶为二耶为主耶为客耶为命物者耶
为命于物者耶此亦不待较而审其言之谬矣或者曰
若子之言则圣贤所谓精一所谓操存所谓尽心知性
存心养性所谓见其参于前而倚于衡者皆何谓哉应
之曰此言之相似而不同正苗莠朱紫之间而学者之
所当辨者也夫谓人心之危者人欲之萌也道心之微
者天理之奥也心则一也以正不正而异其名耳惟精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43a 页 WYG1418-0718c.png
惟一则居其正而审其差者也绌其异而反其同者也
能如是则信执其中而无过不及之偏矣非以道为一
心人为一心而又有一心以精一之也夫谓操而存者
非以彼操此而存之也舍而亡者非以彼舍此而亡之
也心而自操则亡者存舍而不操则存者亡耳然而操
之也亦曰不使旦昼之所为得以梏亡其仁义之良心
云尔非块然兀坐以守其炯然不用之知觉而谓之操
存也若尽心云者则格物穷理廓然贯通而有以极夫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43b 页 WYG1418-0718d.png
心之所具之理也存心云者则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若
前所谓精一操存之道也故尽其心而可以知性知天
以其体之不蔽而有以究夫理之自然也存心而可以
养性事天以其体之不失而有以顺夫理之自然也是
岂以心尽心以心存心如两物之相持而不相舍哉若
参前倚衡之云者则为忠信笃敬而发也盖曰忠信笃
敬不忘乎心则无所适而不见其在是云尔亦非有以
见夫心之谓也且身在此而心参于前身在舆而心倚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44a 页 WYG1418-0719a.png
 于衡是果何理也耶大抵圣人之学本心以穷理而顺
 理以应物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其道夷而通其居广而
 安其理实而行自然释氏之学以心求心以心使心如
 口龁口如目视目其机危而迫其途险而塞其理虚而
 其势逆盖其言虽有若相似者而其实之不同盖如此
 也然非夫审思明辨之君子其亦孰能无惑于斯耶(按/熹)
 (之学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居敬以成始而/成终故独绍千馀年道统不传之绪先贤论之详矣而)
 (其为文根极天人性命之原发挥圣贤道德之蕴自格/致诚正而修齐治平本末精粗条理一贯斥异端之虚)
御选古文渊鉴 卷六十一目录 第 44b 页 WYG1418-0719b.png
 (无正俗学之纰缪抉摘幽渺辩析毫芒以归诸大醇盖/曲折而道其所难言深切而开人所未发无意于为文)
 (而天下之文章莫大乎是矣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又曰辞达而已矣其斯之谓也)
 
 
 
 
 
御选古文渊鉴卷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