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春秋经解-宋-孙觉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147-076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经解卷十二
            宋 孙觉 撰
  定公
元年春王
 春秋鲁公即位之始虽无事必书正月所以端本而
 正始也人君即位必于柩前以明继体于先君而君
 位有所授也昭公见逐于季氏竟死于乾侯逾年六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147-0767b.png
 月而丧始还定公逾年即位不得于正月朔日而六
 月即位焉元年不书正月所以见即位之后而不能
 正始也
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
 京师天王之所在而晋人执宋大夫于其所其无王
 也甚矣书曰执宋仲几于京师所以深罪晋人之无
 道也公羊曰于京师伯讨也春秋伯讨者称爵称归
 于京师于京师执其大夫又不称爵何谓伯讨乎榖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147-0767c.png
 梁曰不正其执人于尊者是也
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
 春秋八公即位七皆不日而定独书曰者人君即位
 必于正月朔日不日者朔日可知也定公即位不于
 正月之朔丧至后行即位之礼必特书曰戊辰以别
 之也榖梁说是
二年春王正月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雉门两观皆天子之礼自成王以天子礼乐赐周公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147-0767d.png
 而鲁之群公相承僣之国内制度一同于天子孔子
 非之而欲著其僣于春秋久矣于是雉门两观灾故
 孔子因其灾以著其僣也曰及者灾雉门而及于
 两观先后之次尔公羊以为不以微及大榖梁以为
 尊之皆非也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
 雉门两观鲁不得有而因其灾也又侈大焉书曰新
 作以兼讥之也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147-0768a.png
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
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
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夏四月庚
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五月公及诸
侯盟于皋鼬杞伯成卒于会六月葬陈惠公许迁于容
城秋七月公至自会刘卷卒
 刘卷者刘子也刘子王臣而下交诸侯于其卒也来
 赴鲁春秋欲正其外交之罪故特书其卒此与尹氏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147-0768b.png
 王子虎卒例正同也榖梁之说非
葬刘文公
 刘卷王臣而外交于鲁经因其告卒也书以讥之于
 是鲁又往葬焉书曰葬刘文公所以讥卷之外交而
 鲁交王臣也公羊之说非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
 谨按吴入春秋侵伐会盟未尝称子于是蔡侯以之
 及楚战而称子者非进吴也所以狄蔡也春秋之义有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147-0768c.png
 褒其使而善其君者有贬其敌而罪其人者楚屈完
 来盟于师不曰楚子使之善屈完所以善楚子也楚
 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不称楚子而称楚人人
 楚子所以人诸侯也然则吴为夷狄而蔡侯以之战
 进吴称爵所以狄蔡侯也为中国不能明中国之义
 而附夷狄之楚至于诱杀其君用其世子蔡侯朱奔
 焉东国卒焉而与楚益厚此四年又与诸侯侵之而
 灭其与国之沈夫以楚之彊夷狄无道而蔡必亲之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147-0768d.png
 亲之久又遽绝之而侵犯焉以自取祸故有今年之
 围围斯已矣又连夷狄之吴以与楚战战虽幸胜然
 圣人以蔡近于楚屡与楚亲而屡绝之复舍楚而从
 吴反覆无信轻用干戈盖夷狄之不若于是进吴称
 子以为蔡之所为殆与吴夷狄等尔蔡得称侯则吴
 何以不得称子进吴称子所以外蔡于狄也春秋诸
 侯连诸侯之师不言以其言以者三焉不宜以而以
 也言彼无意于战而我以之战者也吴子无意于楚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147-0769a.png
 而蔡侯以之战焉故曰以吴子也公榖之说皆非
庚辰吴入楚
 二傅皆作入楚而左氏作入郢此当从二传为定公
 榖以为吴不称子复狄之也按柏举之战称吴子以
 狄蔡非进吴也于是称吴自其本号尔何谓复狄之
 乎
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夏归粟于蔡
 仁义之道先自近始故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147-0769b.png
 爱物盖亲有所未亲则民虽仁焉不得谓之仁也民
 有所未仁则物虽爱焉不得谓之爱也夫以定公之
 时三威彊而公室弱家臣擅命而私室又衰连兵而
 侵伐者无虚岁上之则政令出于私门下之则国人罢
 于奔命为定公之民者少有受其冻馁者矣为定公
 之士者必有穷而不给者矣以定公莫之恤而哀也
 乃归粟于蔡夫蔡者何足恤哉绝楚以自取其祸连
 吴而战以求胜不量其国小力弱以斗楚不度其财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147-0769c.png
 窘粮乏以连吴至于大困且饥而无告也始求救于
 诸侯鲁又不虞其国民之乏绝而蔡无足与也归之
 粟焉书曰归粟于蔡非所宜归而归也春秋之义有
 文可尚而实则贬之事无足善而轻褒之者以弟叛
 兄不义之大者而蔡季书字弑父之贼讨而杀之而
 楚子书名公如京师行朝觐之礼而成公则讥归粟
 于蔡得分灾之义而定公有罪此春秋所以为难也
 三傅之说皆非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147-0769d.png
于越入吴
 春秋诸国惟越最为晚见其见于经凡六其三称越
 皆在于昭公之时五年称越人与楚子伐吴八年楚
 放公子昭于越三十二年吴伐越皆曰越也其三称
 于越二在定公之时五年于越入吴十四年于越败
 吴于槜李一在哀公之时十三年于越入吴皆曰于
 越也然则越之见于昭公之时者曰越见于定哀之
 时者曰于越也盖当是时越有数种有东越南越闽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147-0770a.png
 越瓯越于定公之前国名为越故经据其号皆书曰
 越也于定公之后欲自别于群越始改号为于越经
 据其已改之号故书曰于越也此犹楚初见经称荆
 其后称楚始改号也不然何以见经者六而定公之
 前三皆称越定公之后三称于越乎公羊及诸说皆
 非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二
月公侵郑公至自侵郑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秋晋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147-0770b.png
人执宋行人乐祁犁冬城中城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

 仲孙何忌经不言何者旧史阙之孔子不妄加之以
 传信也公羊以为讥二名春秋二名者多矣何独何
 忌乎春秋大法所系二名细碎者亦足讥耶
七年春王正月夏四月秋齐侯郑伯盟于咸齐人执卫
行人北宫结以侵卫
 以者不宜以也齐人将讨卫则声其可伐之罪以伐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147-0770c.png
 之尔何乃执其行人而侵人之国乎经书之与楚执
 宋公以伐宋等也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公至自侵齐二月公侵齐三月
公至自侵齐曹伯露卒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公会
晋师于瓦公至自瓦秋七月戊辰陈侵柳卒晋士鞅帅
师侵郑遂侵卫葬曹靖公九月葬陈怀公季孙斯仲孙
何忌帅师侵卫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从祀先公
 鲁自文公二年跻僖逆祀而昭穆遂乱讫于今不正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147-0770d.png
 于是禘于太庙而正昭穆序闵僖春秋以其变礼故
 特书之曰从祀先公言自是而昭穆有别也夫审别
 昭穆而序次先公禘于太庙之礼也盖春秋书禘书
 大事者而从祀先公不书禘祭得礼常事不书也惟
 从祀为礼之变故记之尔左氏以为禘于僖公若禘
 礼独行于僖公则何由得闵在僖上而云从祀乎盖
 合食而行大禘之礼故言从祀尔在氏之说非
盗窃宝玉大弓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147-0771a.png
 宝玉大弓鲁之分器而世宝之者于是为盗窃之则
 是鲁公不钦而执政非人也三傅皆言阳虎窃之而
 经不书者盖阳虎家臣微贱法不当书又宝玉大弓
 国之重器至为盗所窃则罪重春秋书曰盗窃盖深
 罪鲁公及执政者尔
九年春王正月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得宝玉天弓
 得者对失之辞也宝玉大弓去年为盗窃去则是鲁
 失之也于是复得之故曰得尔不书所以得之以得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147-0771b.png
 为重也左氏曰凡获器用曰得郜之大鼎亦器也何
 以不言得榖梁曰不目羞也宝玉大弓本我分器尝
 失之而复得之何用目之哉谓之羞非也
十年春王三月及齐平
 鲁自八年西鄙之役不与齐平至是齐鲁始平不书
 所以平之者二国皆欲之也
夏公会齐侯于夹谷
 夹谷之会孔子相之齐侯诎而归归鲁郓欢龟阴之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147-0771c.png
 田盖鲁公之会能使大国为之诎畏义而反其侵地
 未有盛于夹谷之会者然孔子书之与异时会盟等
 尔无异文焉盖孔子之意以为治国有道而交邻有
 义苟治道之不至而奔走盟会以徼幸于言语之间
 亦不足尚也故夹谷之会为鲁至荣之举而春秋以
 例书之犹有讥焉孔子之道如何也
宋公之弟辰暨仲佗石彄出奔陈
 春秋会者外为志及者内为志会及之外又有书暨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147-0771d.png
 暨不得已也暨齐平不得已而暨之平也宋公之弟
 辰亦不得已而暨佗彄奔也春秋诸侯之兄弟不书
 言兄则罪其弟言弟则罪其兄盗杀卫侯之兄絷罪
 卫侯为人君而兄见杀也陈侯之弟出奔楚罪陈侯
 为人兄而奔其弟也段不弟则不书弟凡言兄弟皆
 有意也宋为人君有一国之广不能悌其弟使之从
 二叛臣以奔于外辰固有不得已者然宋公之兄道
 如何也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147-0772a.png
十有二年春薛伯定卒夏葬薛襄公叔孙州仇帅师堕

 堕毁也是时三威之邑皆为城以自固故其家臣因
 之以叛十三年叔弓围费去夏郈凡再围于是一堕
 毁之而经书之者所以见三威之盛至于城私邑以
 自封植堕郈堕费围成而三威之彊亦少杀也榖梁
 以堕为取殊不合经意
十有二月公围成公至自围成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147-0772b.png
 天子有天下诸侯有一国天下有逆命不服者则天
 子命诸侯伐之一国之邑有背叛不从则诸侯命其
 臣伐之故天子无伐其诸侯诸侯无讨于其邑春秋
 之时天下无王而诸侯逆命者众故有王而伐郑者
 陪臣擅命而权在私家诸侯不得为政故有公而围
 成者成鲁邑而鲁围之书曰公围成以见诸侯之失
 道也
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夏筑蛇渊囿大蒐于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147-0772c.png
比蒲卫公孟彄帅师伐曹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冬
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晋赵鞅归于晋
 赵鞅尝以晋阳为叛而三傅推其事以为逐君侧之
 恶人虽书其叛而又书归以善之也赵鞅为人臣不
 知进退之义君侧有恶人而已志不申则去之可也
 既入其邑以其兵逐君侧之人则叛尔人君之侧岂
 人臣用兵之所哉心虽不叛而其迹也甚恶将焉自
 明乎故经据其迹而书之曰叛也赵鞅虽已叛者然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147-0772d.png
 其君明其心复其位而使之归春秋以其人主信之
 其归无难故曰归也非原其已叛之恶也赵鞅据邑
 以叛虽其心在于安社稷善人主而其事不可以训
 故孔子不原其心而书之曰叛所以绝万世奸臣假
 借之祸也然而伯夷无救于纣而孔子称之以劝事
 君之义赵鞅有功于晋而春秋罪之以明进退之节
 三傅皆失其义
十有五年秋七月壬申姒氏卒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147-0773a.png
 姒氏定公之妾哀公之母礼妾母不称夫人不书卒
 葬而春秋之时稍稍僣之故妾母称夫人书卒葬同
 于小君孔子皆书之以惩其僣是时哀公即位未逾
 年而其母未敢称夫人之号故卒不称夫人而书氏
 葬不称葬也左氏之说非
冬城漆
 漆非鲁邑邾庶其以之来奔者鲁受之于叛人而又
 劳民以城之所谓不待贬绝而罪恶见者也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147-0773b.png
 
 
 
 
 
 
 
 春秋经解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