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传义附录-宋-董楷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a 页 WYG0020-039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传义附录卷七下   宋 董楷 撰
下经
(震下/巽上)
  传益序卦损而不巳必益故受之以益盛衰损益
  如循环损极必益理之自然益所以继损也为卦
  巽上震下雷风二物相益者也风烈则雷迅雷激
  则风怒两相助益所以为益此以象言也巽震二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b 页 WYG0020-0395b.png
  卦皆由下变而成阳变而为阴者损也阴变而为
  阳者益也上卦损而下卦益损上益下所以为益
  此以义言也下厚则上安故益下为益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传益者益于天下之道也故利有攸往益之道可
  以济险难利涉大川也
  本义益增益也为卦损上卦初画之阳益下卦初
  画之阴自上卦而下于下卦之下故为益卦之九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a 页 WYG0020-0396a.png
  五六二皆得中正下震上巽皆木之象故其占利
  有所往而利涉大川也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下/下)
 (上遐嫁反/下如字)
  传以卦义与卦才言也卦之为益以其损上益下
  也损于上而益下则民说之无疆谓无穷极也自
  上而降已以下下其道之大光显也阳下居初阴
  上居四为自上下下之义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b 页 WYG0020-0396b.png
  本义以卦体释卦名义
 利有攸往中正有庆
  傅五以刚阳中正居尊位二复以中正应之是以
  中正之道益天下天下受其福庆也
 利涉大川木道乃行
  传益之为(一无为字/一作于)道于平常无事之际其益犹
  小当艰危险难则所益至大故利涉大川也于济
  艰险乃益道大行之时也益误作木或以为上巽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a 页 WYG0020-0396c.png
  下震故云木道非也
  本义以卦体卦象释卦辞
   朱氏附录问易卦木道乃行曰不须改木字为
   益只木字亦得某见一朋友说有八卦之金木
   水火土有五行之金木水火土如乾为金易卦
   之金也兑之金五行之金也巽为木是卦中取
   象震为木乃东方属木五行之木也五行取四
   维故也○涣卦说乘木有功中孚说乘木舟虚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b 页 WYG0020-0396d.png
   以此见得只是木字
 益动而巽日进无疆
  傅又以二体言卦才下动而上巽动而巽也为益
  之道其动巽顺于理则其益日进(一本益字/在日进下)广大
  无有疆限也动而不顺于理岂能成大益也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施始/豉反)
  传以天地之功言益道之大圣人体之以益天下
  也天道资始地道生物天施地生化育万物各正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a 页 WYG0020-0397a.png
  性命其益可谓无方矣方所也有方所(一无/所字)则有
  限量无方谓广大无穷极也天地之益万物岂有
  穷际乎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传天地之益无穷者理而巳矣圣人利益天下之
  道应时顺理与天地合与时偕行也
  本义动巽二卦之德乾下施坤上生亦上文卦体
  之义又以此极言赞益之大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b 页 WYG0020-0397b.png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传风烈则雷迅雷激则风怒二物相益者也君子
  观风雷相益之象而求益于己为益之道无若见
  善则迁有过则改也见善能迁则可以尽天下之
  善有过能改则无过矣益于人者无大于是
  本义风雷之势交相助益迁善改过益之大者而
  其相益亦犹是也
   朱氏附录迁善如风之速改过如雷之烈○风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a 页 WYG0020-0397c.png
   是一个急㡳物见人之善已将不及迁之如风
   之急雷是一个勇决㡳物已有过便断然改之
   如雷之勇决不容有些子迟缓○问莫是才迁
   善便是改过否曰不然迁善字轻改过字重迁
   善如惨淡之物要使之白改过如黑之物要使
   之白用力自是不同迁善者但是见人做得一
   事强似我心有所未安即便迁之若改过须是
   大段勇猛始得○伊川将来牵合说熹不晓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b 页 WYG0020-0397d.png
   来人有迁善时节自有改过时节不成必是一
   件事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传初九震动之主刚阳之盛也居益之时其才足
  以益物虽居至(一无/至字)下而上有六四之大臣应于
  已四巽顺之主上能巽于君下能顺(一作/巽)于贤才
  也在下者不能有为也得在上者应从之则宜以
  其道辅于上作大益天下之事利用为大作也居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6a 页 WYG0020-0398a.png
  下而得上之用以行其志必须所为大善而吉则
  无过咎不能元吉则不唯在已有咎乃累乎上为
  上之咎也在至下而当大任小善不足以称也故
  必元吉然后得无咎
  本义初虽居下然当益下之时受上之益者也不
  可徒然无所报效故利用为大作必元吉然后得
  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6b 页 WYG0020-0398b.png
  传在下者本不当处厚事厚事重大之事也以为
  在上所任所以当大事必能济大事而致元吉乃
  为无咎能致元吉则在上者任之为知人已当之
  为胜任不然则上下皆有咎也
  本义下本不当任厚事故不如是不足以塞咎也
   朱氏附录初九上为四所任而作大事必尽善
   而后无咎若所作不尽善未免有咎也故孔子
   释之曰下不厚事也盖在下之人不当任重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7a 页 WYG0020-0398c.png
   若在下之人为在上之人作事未能尽善自应
   有咎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传六二处中正而体柔顺有虚中之象人处中正
  之道虚其中以求益而能顺从天下孰不愿告而
  益之孟子曰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
  而来告之以善夫满则不受虚则来物理自然也
  故或有可益之事则众朋助而益之十者众辞众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7b 页 WYG0020-0398d.png
  人所是理之至当也龟者占吉凶辩是非之物言
  其至是龟不能违也永贞吉就六二之才而言二
  中正虚中能得众人之益者也然而质本阴柔故
  戒在常永贞固则吉也求益之道非永贞则安能
  守也(一作/之)损之六五十朋之则元吉者盖居尊自
  损应下之刚以柔而居刚柔为虚受刚为固守求
  益之至善故元吉也六二虚中求益亦有刚阳之
  应而以柔居柔疑从益之未固也故戒能常永贞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8a 页 WYG0020-0399a.png
  固则吉也王用享于帝吉如二之虚中而能永贞
  用以享上帝犹当获吉况与人接物其意有不通
  乎求益于人有不应乎祭天天子之事故云王用
  也
  本义六二当益下之时虚中处下故其象占与损
  六五同然爻位皆阴故以永贞为戒以其居下而
  受上之益故又为卜郊之吉占
   朱氏附录或益之十朋之龟(句/)弗克违○王用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8b 页 WYG0020-0399b.png
   享于帝吉是祭则受福㡳道理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传既中正虚中能受天下之善而固守则有有益
  之事众人自外来益之矣或曰自外来岂非谓五
  乎曰如二之中正虚中天下孰不愿益之五为正
  应固在其中矣
  本义或者众无定主之辞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9a 页 WYG0020-0399c.png
  传三居下体之上在民上者也乃守令也居阳应
  刚处动之极居民上而刚决果于为益者(一无/者字)
  果于为益用之于凶事则无咎凶事谓患难非常
  之事三居下之上在下当承禀于上安得自任擅
  为益乎唯于患难非常之事则可量宜应卒奋不
  顾身力庇其民故无咎也下专自任上必忌疾虽
  当凶难以(一无/以字)义在可为然必有其孚诚而所为
  合于中道则诚意通于上而上信与之矣专为而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9b 页 WYG0020-0399d.png
  无为上爱民之至诚固不可也虽有诚意而所为
  不合中行亦不可也圭者通信之物礼云大夫执
  圭而使所以申信也凡祭祀朝聘用圭玉所以通
  达诚信也有诚孚而得中道则能使上信之是犹
  告公上用圭玉也其孚能通达于上矣在下而有
  为之道固当有孚中行又三阴爻而不中故发此
  义或曰三乃阴柔何得反以刚果任事为义曰三
  质虽本阴然其居阳乃自处以刚也应刚乃志在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0a 页 WYG0020-0400a.png
  乎刚也居动之极刚果于行也以此行益非刚果
  而何易以所胜为义故不论其本质也
  本义六三阴柔不中不正不当得益者也然当益
  下之时居下之上故有益之以凶事者盖警戒震
  动乃所以益之也占者如此然后可以无咎又戒
  以有孚中行而告公用圭也用圭所以通信
   朱氏附录益之用凶事犹书言用降我凶德嘉
   绩于朕躬○伊川说易亦有不分晓处甚多如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0b 页 WYG0020-0400b.png
   益之用凶事说作凶荒之凶直指刺史郡守而
   言在当时未见有这守令恐难如此说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传六三益之独可用于凶事者以其固有之也谓
  专固自任其事也居下当禀承于上乃专任其事
  唯救民之凶灾拯时之艰急则可也乃处急难变
  故之权宜故得无咎若平时则不可也
  本义益用凶事欲其困心衡虑而固有之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1a 页 WYG0020-0400c.png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传四当益时处近君之位居得其正以柔巽辅上
  而下顺应于初之刚阳如是可以益于上也唯处
  不得其中而所应又不中是不足于中也故云若
  行得中道则可以益于君上告于上而获信从矣
  以柔巽之体非有刚特之操故利用为依迁国为
  依依附于上也迁国顺下而动也上依刚中之君
  而致其益下顺刚阳之才以行其事利用如是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1b 页 WYG0020-0400d.png
  自古国邑民不安其居则迁迁国者顺下而动也
  本义三四皆不得中故皆以中行为戒此言以益
  下为心而合于中行则告公而见从矣传曰周之
  东迁晋郑焉依盖古者迁国以益下必有所依然
  后能立此爻又为迁国之吉占也
   朱氏附录中行与依见不得是指谁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传爻辞但云得中行则告公而𫉬从象复明之曰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2a 页 WYG0020-0401a.png
  告公而获从者告之以益天下之志也志苟在于
  益天下上必信而从之事君者不患上之不从患
  其志之不诚也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传五刚阳中正居尊位又得六二之(一无/之字)中正相
  应以行其益何所不利以阳实在中有孚之象也
  以九五之德之才之位而中心至诚在惠益于物
  其至善大吉不问可知故云勿问元吉人君居得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2b 页 WYG0020-0401b.png
  致之位操可致之权苟至诚益于(一作/于益)天下天下
  受其大福其元吉不假言也有孚惠我德人君至
  诚益于(一作/于益)天下天下之人无不至诚爱戴以君
  之德泽为恩惠也
  本义上有信以惠于下则下亦有信以惠于上矣
  不问而元吉可知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传人君有至诚惠益天下之心其元吉不假言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3a 页 WYG0020-0401c.png
  故云勿问之矣天下至诚怀吾德以为惠是其道
  大行人君之志得矣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传上居无位之地非行益于人者也以刚处益之
  极求益之甚者也所应者阴非取善自益者也利
  者众人所同欲也专欲益已其害大矣欲之甚则
  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极则侵夺而致仇怨故夫子
  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孟子谓先利则不夺不餍圣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3b 页 WYG0020-0401d.png
  贤之深戒也九以刚而求益之极众人所共恶故
  无益之者而或攻击之矣立心勿恒凶圣人戒人
  存心不可专利云勿恒如是凶之道也所(一作/谓)
  速改也
  本义以阳居益之极求益不已故莫益而或击之
  立心勿恒戒之也
   朱氏附录问或击之曰或字众无定主之辞言
   非但一人击之也立心勿恒勿字只是不字非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4a 页 WYG0020-0402a.png
   禁止之辞此处亦可疑且阙之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传理者天下之至公利者众人所同欲苟公其心
  不失其正理则与众同利无侵于人人亦欲与之
  若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损于人则人亦
  与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击夺之者矣云莫益
  之者非有偏己之辞也苟不偏已合于公道则人
  亦益之何为击之乎既求益于人至于甚极则人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4b 页 WYG0020-0402b.png
  皆恶而欲攻之故击之者自外来也人为善则千
  里之外应之六二中正虚己益之者自外而至是
  也苟为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上九求益之极击
  之者自外而至是也系辞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
  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脩此三者故
  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
  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
  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君子言动与求皆以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5a 页 WYG0020-0402c.png
  其道乃完善也不然则取伤而凶矣
  本义莫益之者犹从其求益之偏辞而言也若䆒
  而言之则又有击之者矣
   朱氏附录大抵损益二卦诸爻皆互换损好益
   却不好如损六五却成益六二损上九好益上
   九却不好○易象自是一法如离为龟则损益
   二卦皆说龟此𩔖甚多○益损二卦说龟一在
   二一在五是颠倒说去未济与既济说鬼方亦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5b 页 WYG0020-0402d.png
   然不知如何○向在玉山道间见徐彦章说离
   为龟故卦中言龟处皆有离象如颐之灵龟损
   益十朋之龟以其卦虽无离而通体似离也颐
   六爻损自二至上益自初至五此其求之巧矣
   然颐犹取龟义而无取于离损益则但言其得
   益之多而义亦不复系于龟矣今乃不论其所
   以得益之故以为求益之方而必穷其龟之所
   自来亦可谓枉费心力矣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6a 页 WYG0020-0403a.png
(乾下/兑上)
  传夬序卦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
  益之极必决而后止理无常益益(一无下/益字)而不巳
  巳乃决也夬所以次益也为卦兑上乾下以二体
  言之泽水之聚也乃上于至高之处有溃决之象
  以爻言之五阳在下长而将极一阴在上消而将
  尽众阳上进决去一阴所以为夬也夬者刚决之
  义众阳进而决去一阴君子道长小人消衰将尽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6b 页 WYG0020-0403b.png
  之时也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夬古/快反)
  传小人方盛之时君子之道未胜安能显然以正
  道决去之故含晦俟时渐图消之之道今既小人
  衰微君子道盛当显行之于公朝使人明知善恶
  故云扬于王庭孚信之在中诚意也号者命众之
  辞君子之道虽长盛而不敢忘戒备故至诚以命
  众使知尚有危道虽以此之甚盛决彼之甚衰若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7a 页 WYG0020-0403c.png
  易而无备则有不虞之悔是尚有危理必有戒惧
  之心则无患也圣人设戒之意深矣
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传君子之治小人以其不善也必以己之善道胜
  革之故圣人诛乱必先修己舜之敷文德是也邑
  私邑告自邑先自治也以众阳之盛决于一阴力
  固有馀然不可极其刚至于太过太过乃如蒙上
  九之为寇也戎兵者强武之事不利即戎谓不宜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7b 页 WYG0020-0403d.png
  尚壮武也即从也从戎尚武也利有攸往阳虽盛
  未极乎上阴虽微犹有未去是小人尚有存者君
  子之道有未至也故宜进而往也不尚刚武而其
  道益进乃夬之善也
  本义夬决也阳决阴也三月之卦也以五阳去一
  阴决之而巳然其决之也必正名其罪而尽诚以
  呼号其众相与合力然亦尚有危厉不可安肆又
  当先治其私而不可专尚威武则利有所往也皆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8a 页 WYG0020-0404a.png
  戒之之辞
   朱氏附录扬于王庭孚号有厉若合开口处便虽
   有剑从自家头上落也须著说但使功罪各当
   是非显白于吾何慊○夬以五阳之盛而比一
   阴犹欲决之故其繇曰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
   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盖虽危惧自修不极
   其武而扬庭孚号利有攸往初不顾后患而小
   却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8b 页 WYG0020-0404b.png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
  传夬为决义五阳决上之一阴也健而说决而和
  以二体言卦才也下健而上说是健而能说决而
  能和决之至善也兑说为和
  本义释卦名义而赞其德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
  传柔虽消矣然居五刚之上犹为乘陵之象阴而
  乘阳非理之甚君子势既足以去之当显扬其罪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9a 页 WYG0020-0404c.png
  于王朝大庭使众知善恶也
 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
  传尽诚信以命其众而知有危惧则君子之道乃
  无虞而光大也
 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
  传当先自治不宜专尚刚武即戎则所尚乃至穷
  极矣夬之时所尚谓刚武也
 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长丁/丈反)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19b 页 WYG0020-0404d.png
  传阳刚虽盛长犹未终尚有一阴更当决去则君
  子之道纯一而无害之者矣乃刚长之终也
  本义此释卦辞柔乘五刚以卦体言谓以一小人
  加于众君子之上是其罪也刚长乃终谓一变即
  为纯乾也
   朱氏附录今人以为阳不能无阴中国不能无
   夷狄君子不能无小人故小人不可尽去今观
   刚长乃终之言则圣人岂不欲小人之尽去邪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0a 页 WYG0020-0405a.png
   但所以决之者自有道耳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施治/豉反)
  传泽水之聚也而上于天至高之处故为夬象君
  子观泽决于上而注溉于下之象则以施禄及下
  谓施其禄泽以及于下也观其决溃之象则以居
  德则忌居德谓安处其德则约也忌防也谓约立
  防禁有防禁则无溃散也王弼作明忌亦通不云
  泽在天上而云泽上于天上于天则意不安而有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0b 页 WYG0020-0405b.png
  决溃之势云在天上乃安辞也
  本义泽上于天溃决之势也施禄及下溃决之意
  也居德则忌未详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传九阳爻而乾体刚健在上之物乃在下而居决
  时壮于前进者也前趾谓进行人之决于行也行
  而宜则其决为是往而不宜则决之过也故往而
  不胜则为咎也夬之时而往往决也故以胜负言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1a 页 WYG0020-0405c.png
  九居初而壮于进躁于动者也故有不胜之戒阴
  虽将尽而巳之躁动自宜有不胜之咎不计彼也
  本义前犹进也当决之时居下任壮不胜宜矣故
  其象占如此
   朱氏附录壮于前趾与大壮初爻同此卦大率
   似大壮只争一画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传人之行必度其事可为然后决之则无过矣理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1b 页 WYG0020-0405d.png
  不能胜而且往其咎可知凡行而有咎者皆决之
  过也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号户羔反象及/下同莫音暮)
  传夬者阳决阴君子决小人之时不可忘戒备也
  阳长将极之时而二处中居柔不为过刚能知戒
  备处夬之至善也内怀兢惕而外严诚号虽暮夜
  有兵戎亦可勿恤矣
  本义九二当决之时刚而居柔又得中道故能忧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2a 页 WYG0020-0406a.png
  惕号呼以自戒备而莫夜有戎亦可无患也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传莫夜有兵戎可惧之甚也然可勿恤者以自处
  之善也既得中道又知惕惧且有戒备何事之足
  恤也九居二虽得中然非正其为至善何也曰阳
  决阴君子决小人而得中岂有不正也知时识势
  学易之大方也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2b 页 WYG0020-0406b.png
(頄求龟反濡而/朱反愠纡运反)
  传爻辞差错安定胡公移其文曰壮于頄有凶独
  行遇雨若濡有愠君子夬夬无咎亦未安也当云
  壮于頄有凶独行遇雨君子夬夬若濡有愠无咎
  夬决尚刚健之时三居下体之上又处健体之极
  刚果于决者也頄颧骨也在上而未极于上者也
  三居下体之上虽在上而未为最上上有君而自
  任其刚决壮于頄者也有凶之道也独行遇雨三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3a 页 WYG0020-0406c.png
  与上六为正应方群阳共决一阴之时己若以私
  应之故不与众同而独行则与上六阴阳和合故
  云遇雨易中言雨者皆谓阴阳和也君子道长决
  去小人之时而已独与之和其非可知唯君子处
  斯时则能夬夬谓夬其夬果决其断也虽其私与
  当远绝之若见濡污有愠恶之色如此则无过咎
  也三健体而处正非必有是失也因此义以为教
  耳爻文所以交错者由有遇雨字又有濡字故误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3b 页 WYG0020-0406d.png
  以为连也(一作误而/相连也)
  本义頄颧也九三当决之时以刚而过乎中是欲
  决小人而刚壮见于面目也如是则有凶道矣然
  在众阳之中独与上六为应若能果决其决不系
  私爱则虽合于上六如独行遇雨至于若濡而为
  君子所愠然终必能决去小人而无所咎也温峤
  之于王敦其事𩔖此
   朱氏附录问九三壮于頄曰君子之去小人不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4a 页 WYG0020-0407a.png
   必悻悻然见于面目至于遇雨而为所濡湿虽
   为众阳所愠然志在决阴必能终去小人故亦
   可得无咎也盖九三虽与上六为应而实以刚
   居刚有能决之象故壮于頄则有凶而和柔以
   去之乃无咎如王允之于董卓温峤之于王敦
   是也○有愠也是自不能堪正如颜杲卿使安
   禄山受其衣服至道间与其徒曰吾辈何为服
   此归而借兵伐之正𩔖此也卦中与复卦六四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4b 页 WYG0020-0407b.png
   有独字此卦诸爻皆欲去阴独此一爻与六为
   应也是恶模样○伊川改九三爻辞次第看来
   不必改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传牵梏于私好由无决也君子义之与比决于当
  决故终不至于有咎也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臀徒敦反/下卦同次)
(七私反且七馀反/象及下卦并同)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5a 页 WYG0020-0407c.png
  传臀无肤居不安也行次且进不前也次且进难
  之状九四以阳居阴刚决不足欲止则众阳并进
  于下势不得安犹臀伤而居不能安也欲行则居
  柔失其刚壮不能强进故其行次且也牵羊悔亡
  羊者群行之物牵者挽拽之义言若能自强而牵
  挽以从群行则可以亡其悔然既处柔必不能也
  虽使闻是言亦必不能信用也夫过而能改闻善
  而能用克已以从义唯刚明者能之在它卦九居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5b 页 WYG0020-0407d.png
  四其失未至如此之甚在夬而居柔其害大矣
  本义以阳居阴不中不正居则不安行则不进若
  不与众阳竞进而安出其后则可以亡其悔然当
  决之时志在上进必不能也占者闻其言而信则
  转凶而吉矣牵羊者当其前则不进纵之使前而
  随其后则可以行矣
   朱氏附录这几卦多说那臀不可晓○牵羊悔
   亡其说得于许慎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6a 页 WYG0020-0408a.png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传九处阴位不当也以阳居柔失其刚决故不能
  强进其行次且刚然后能明处柔则迁失其正性
  岂复有明也故闻言而不能信者盖其聪听之不
  明也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苋闲辩反/又胡练反)
  传五虽刚阳中正居尊位然切近于上六上六说
  体而卦独一阴阳之所比也五为决阴之主而反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6b 页 WYG0020-0408b.png
  比之其咎大矣故必决其决如苋陆然则于其中
  行之德为无咎也中行中道也苋陆今所谓马齿
  苋是也曝之难乾感阴气之多者也而脆易折五
  若如苋陆虽感于阴而决断之易则于中行无过
  咎矣不然则失其中正也感阴多之物苋陆为易
  断故取为象
  本义苋陆今马齿苋感阴气之多者九五当决之
  时为决之主而切近上六之阴如苋陆然若决而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7a 页 WYG0020-0408c.png
  决之而又不为过暴合于中行则无咎矣戒占者
  当如是也
   朱氏附录苋陆是两物苋者马齿苋陆者章陆
   一名商陆皆感阴气多之物药中用商陆治水
   肿(其物难乾/其子红)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传卦辞言夬夬则于中行为无咎矣象复尽其义
  云中未光也夫人心正意诚乃能极中正之道而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7b 页 WYG0020-0408d.png
  充实光辉五心有所比以义之不可而决之虽行
  于外不失中正之义可以无咎然于中道未得为
  光大也盖人心一有所欲则离道矣夫子于此示
  人之意深矣
  本义程传备矣
   朱氏附录中行无咎言人能刚决自胜其私合
   乎中行则无咎但能补过而已未是极至处这
   是说那微茫閒有些个意思断未得释氏所谓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8a 页 WYG0020-0409a.png
   流注想荀子谓偷则自行便是这意思照管不
   著便走将那里去爻虽无此意孔子作象所以
   裨爻辞之不足如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之𩔖甚
   多中行无咎易中却不恁地看言人占得此爻
   者能中则无咎不然则有咎○中未光也事虽
   正而意潜有所系吝荀子云云佛氏云云流注
   不断皆意不诚之本也
上六无号终有凶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8b 页 WYG0020-0409b.png
  传阳长将极阴消将尽独一阴处穷极之地是众
  君子得时决去危极之小人也其势必须消尽故
  云无用号咷畏惧终必有凶也
  本义阴柔小人居穷极之时党𩔖已尽无所号呼
  终必有凶也占者有君子之德则其敌当之不然
  反是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传阳刚君子之道进而益盛小人之道既巳穷极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9a 页 WYG0020-0409c.png
  自然消亡岂复能长久乎虽号咷无以为也故云
  终不可长也先儒以卦中有孚号惕号欲以无号
  为无号作去声谓无用更加号令非也一卦中适
  有两去声字一平声字何害而读易者率皆疑之
  或曰圣人之于天下虽大恶未尝必绝之也今直
  使之无号谓必有凶可乎曰夬者小人之道消亡
  之时也决去小人之道岂必尽诛之乎使之变革
  乃小人之道亡也道亡乃其凶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29b 页 WYG0020-0409d.png
   朱氏附录夬卦号字皆是作户羔反惟孚号只
   作去声读看来亦只当平声○问夬卦辞言孚
   号九二言惕号上九言无号取象之义如何曰
   卦有兑体兑为口故多言号也○问以五阳决
   一阴君子盛而小人衰之势而卦辞则曰告自
   邑不利即戎初九壮于前趾则往不胜九二惕
   号则有戎勿恤壮于頄则凶牵羊则悔亡中行
   无咎岂去小人之道须先自治而严厉戒惧不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0a 页 WYG0020-0410a.png
   可安肆邪曰观上六一爻则小人势穷无号有
   凶之时而君子去之之道犹当如此严谨自做
   手脚盖不可以其势衰而安意自肆也其为戒
   深矣
(巽下/乾上)
  传姤序卦夬决也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遇也
  决判也物之决判则有遇合本合则何遇姤所以
  次夬也为卦乾上巽下以二体言之风行天下天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0b 页 WYG0020-0410b.png
  之下者万物也风之行无不经触乃遇之象又一
  阴始生于下阴与阳遇也故为姤
姤女壮勿用取女(姤古豆反取/七喻反彖同)
  传一阴始生自是而长渐以盛矣是女之将长壮
  也阴长则阳消女壮则男弱故戒勿用取如是之
  女取女者欲其柔和顺从以成家道姤乃方进之
  阴渐壮而敌阳者是以不可取也女渐壮则失男
  女之正家道败矣姤虽一阴甚微然有渐壮之道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1a 页 WYG0020-0410c.png
  所以戒也
  本义姤遇也决尽则为纯乾四月之卦至姤然后
  一阴可见而为五月之卦以其本非所望而卒然
  值之如不期而遇者故为遇遇巳非正又一阴而
  遇五阳则女德不贞而壮之甚也取以自配必害
  乎阳故其象占如此
   朱氏附录不是说阴渐长为女壮乃是一阴遇
   五阳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1b 页 WYG0020-0410d.png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
  传姤之义遇也卦之为姤以柔遇刚也一阴方生
  始与阳相遇也
  本义释卦名
 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
  传一阴既生渐长而盛阴盛则阳衰矣取女者欲
  长久而成家也此渐盛之阴将消胜于阳不可与
  之长久也凡女子小人夷狄势苟渐盛何可与久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2a 页 WYG0020-0411a.png
  也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
  本义释卦辞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传阴始生于下与阳相遇天地相遇也阴阳不相
  交遇则万物不生天地相遇则化育庶𩔖品物咸
  章万物章明也
  本义以卦体言
   朱氏附录大率姤是一个女遇五阳是个不正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2b 页 WYG0020-0411b.png
   当㡳如人尽夫也之事圣人去这里又看见得
   那天地相遇㡳道理出来
 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传以卦才言也五与二皆以阳刚居中与正以中
  正相遇也君得刚中之臣臣遇中正之君君臣以
  刚阳遇中正其道可以大行于天下矣
  本义指九五
   朱氏附录问姤卦曰姤是不好㡳卦然天地相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3a 页 WYG0020-0411c.png
   遇品物咸章刚遇中正天下大行却又甚好盖
   天地相遇又是别取一义刚遇中正只取九五
   或谓亦以九二言非也
 姤之时义大矣哉
  传赞姤之时与姤之义至大也天地不相遇则万
  物不生君臣不相遇则政治不兴圣贤不相遇则
  道德不亨事物不相遇则功用不成姤之时与义
  皆甚大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3b 页 WYG0020-0411d.png
  本义几微之际圣人所谨
   朱氏附录问姤之时义大矣哉本义云几微之
   际圣人所谨与伊川说不同何也曰上面说天
   地相遇至天下大行也正是好时节而不好之
   渐已生于微矣故当谨于此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传风行天下无所不周为君后者观其周遍之象
  以施其命令周诰四方也风行地上与天下有风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4a 页 WYG0020-0412a.png
  皆为周遍庶物之象而行于地上遍触万物则为
  观经历观省之象也行于天下周遍四方则为姤
  施𤼵命令之象也诸象或称先王或称后或称君
  子大人称先王者先王所以立法制建国作乐省
  方敕法闭关育物享帝皆是也称后者后王之所
  为也财成天地之道施命诰四方是也君子则上
  下之通称大人者王公之通称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柅乃履/反又女)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4b 页 WYG0020-0412b.png
(纪反羸劣随反蹢/直益反躅直录反)
  传姤阴始生而将长之卦一阴生则长而渐盛阴
  长则阳消小人道长也制之当于其微而未盛之
  时柅止车之物金为之坚强之至也止之以金柅
  而又系之止之固也固止使不得进则阳刚贞正
  之道吉也使之进往则渐盛而害于阳是见凶也
  羸豕孚蹢躅圣人重为之戒言阴虽甚微不可忽
  也豕阴躁之物故以为况羸弱之豕虽未能强猛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5a 页 WYG0020-0412c.png
  然其中心在乎蹢躅蹢躅跳踯也阴微而在下可
  谓羸矣然其中心常在乎(一无/乎字)消阳也君子小人
  异道小人虽微弱之时未尝无害君子之心防于
  微则无能为矣
  本义柅所以止车以金为之其刚可知一阴始生
  静正则吉往进则凶故以二义戒小人使不害于
  君子则有吉而无凶然其势不可止也故以羸豕
  蹢躅晓君子使深为之备云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5b 页 WYG0020-0412d.png
   朱氏附录金柅或以为止车物或以为丝衮不
   可晓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传牵者引而进也阴始生而渐进柔道方牵也系
  之于金柅所以止其进也不使进则不能消正道
  乃贞吉也
  本义牵进也以其进故止之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6a 页 WYG0020-0413a.png
  传姤遇也二与初密比相遇者也在它卦则初正
  应于四在姤则以遇为重相遇之道主于专一二
  之刚中遇固以诚然初之阴柔群阳在上而又有
  所应者其志所求也阴柔之质鲜克贞固二之于
  初难得其诚心矣所遇不得其诚心遇道之乖也
  包者苴裹也鱼阴物之美者阳之于阴其所说美
  故取鱼象二于初若能固畜之如包苴之有鱼则
  于遇为无咎矣宾外来者也不利宾包苴之鱼岂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6b 页 WYG0020-0413b.png
  能及宾谓不可更及外人也遇道当专一二则杂
  矣
  本义鱼阴物二与初遇为包有鱼之象然制之在
  已故犹可以无咎若不制而使遇于众则其为害
  广矣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传二之遇初不可使有二于外当如包苴之有鱼
  包苴之鱼义不及于宾客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7a 页 WYG0020-0413c.png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传二与初既相遇三说初而密比于二非所安也
  又为二所忌恶其居不安若臀之无肤也处既不
  安则当去之而居姤之时志求乎遇一阴在下是
  所欲也故处虽不安而其行则又次且也次且进
  难之状谓不能遽舍也然三刚正而处巽有不终
  迷之义若知其不正而怀危惧不敢妄动则可以
  无大咎也非义求遇固巳有咎矣知危而止则不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7b 页 WYG0020-0413d.png
  至于大(一有/咎也)
  本义九三过刚不中下不遇于初上无应于上居
  则不安行则不进故其象占如此然既无所遇则
  无阴邪之伤故虽危厉而无大咎也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传其始志在求遇于初故其行迟迟未牵不促其
  行也既知危而改之故未至于大咎也
九四包无鱼起凶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8a 页 WYG0020-0414a.png
  传包者所裹蓄也鱼所美也四与初为正应当相
  遇者也而初已遇于二矣失其所遇犹包之无鱼
  亡其所有也四当姤遇之时居上位而失其下下
  之离由已之失德也四之失者不中正也以不中
  正而失其民所以凶也曰初之从二以比近也岂
  四之罪乎曰在四而言义当有咎不能保其下由
  失道也岂有上不失道而下离者乎遇之道君臣
  民主夫妇朋友皆在焉四以下睽故主民而言为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8b 页 WYG0020-0414b.png
  上而下离必有凶变起者将生之谓民心既离难
  将作矣
  本义初六正应巳遇于二而不及于已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远𡊮/万反)
  传下之离由已致之远民者已远之也为上者有
  以使之离也
  本义民之去巳犹已远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9a 页 WYG0020-0414c.png
   朱氏附录包无鱼又去这里见得个君民㡳道
   理阳在上为君阴在下为民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传九五下亦无应非有遇也然得遇之(一有/之字)道故
  终必有遇夫上下之遇由相求也杞高木而叶大
  处高体大而可以包物者杞也美实之在下者瓜
  也美而居下者侧微之贤之象也九五尊居君位
  而下求贤才以至高而求至下犹以杞叶而包瓜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39b 页 WYG0020-0414d.png
  能自降屈如此又其内蕴中正之德充实章美人
  君如是则无有不遇所求者也虽屈已求贤若其
  德不正贤者不屑也故必含畜章美内积至诚则
  有陨自天矣犹云自天而降言必得之也自古人
  君至诚降屈以中正之道求天下之贤未有不遇
  者也高宗感于梦寐文王遇于渔钓皆由是道也
   程氏附录高宗好贤之意与易姤卦同九五以
   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杞生于最高处瓜美物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0a 页 WYG0020-0415a.png
   生低处以杞包瓜则至尊逮下之意也既能如
   此自然有贤者出故有陨自天也后人遂有天
   祐生贤佐之说
  本义瓜阴物之在下者甘美而善溃杞高大坚实
  之木也五以刚阳中正主卦于上而下防始生必
  溃之阴其象如此然阴阳迭胜时运之常若能含
  晦章美静以制之则可以回造化矣有陨自天本
  无而倏有之象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0b 页 WYG0020-0415b.png
   朱氏附录有陨自天言能回造化则阳气复自
   天而陨复生上来都换了这时节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
  传所谓含章谓其含蕴(一无/蕴字)中正之德也德充实
  则成章而有光辉
 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舍音/舍)
  传命天理也舍违也至诚中正屈已求贤存志合
  于天理所以有陨自天必得之矣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1a 页 WYG0020-0415c.png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传至刚而在最上者角也九以刚居上故以角为
  象人之相遇由降屈以相从和顺以相接故能合
  也上九高亢而刚极人谁与之以此求遇固可吝
  也已则如是人之远之非它人之罪也由己致之
  故无所归咎
  本义角刚乎上者也上九以刚居上而无位不得
  其遇故其象占与九三𩔖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1b 页 WYG0020-0415d.png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传既处穷上刚亦极矣是上穷而致吝也以刚极
  居高而求遇不亦难乎
   朱氏附录姤卦上五爻皆阳下面只一阴生五
   阳便立不住了
(坤下/兑上)
  传萃序卦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
  萃者聚也物相会遇则成群聚萃所以次姤也为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2a 页 WYG0020-0416a.png
  卦泽上于地水之聚也故为萃不言泽在地上而
  云泽上于地言上于地则为方聚之义也
萃亨王假有庙(假更白/反彖同)
  传王者萃聚天下之道至于有庙极(一无/极字)也群生
  至众也而可一其归仰人心莫知其乡也而能致
  其诚敬鬼神之不可度也而能致其来格天下萃
  合人心总摄众志之道非一其至大莫过于宗庙
  故王者萃天下之道至于有庙则萃道之至也祭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2b 页 WYG0020-0416b.png
  祀之报本于人心圣人制礼以成其德耳故豺獭
  能祭其性然也萃下有亨字羡文也亨字自在下
  与涣不同涣则先言卦才萃乃先言卦义彖辞甚
  明
   程氏附录古人祭祀用尸极有深意不可不深
   思盖人之意气既散孝子求神而祭无尸则不
   享无主则不依故易于涣萃皆言王假有庙即
   涣散之时事也魂气必求其𩔖而依之人与人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3a 页 WYG0020-0416c.png
   既为𩔖骨肉又为一家之𩔖已与尸各既已洁
   齐至诚相通以此求神宜其享之后世不知此
   (一有/道字)直以尊卑之势遂不肯行耳
利见大人亨利贞
  传天下之聚必得大人以治之人聚则乱物聚则
  争事聚则紊非大人治之则萃所以致争乱也萃
  以不正则人聚为苟合财聚为悖入安得亨乎故
  利贞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3b 页 WYG0020-0416d.png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传萃者丰厚之时也其用宜称故用大牲吉事莫
  重于祭故以祭享而言上交鬼神下接民物百用
  莫不皆(一作/当)然当萃之时而交物以厚则是享丰
  富之吉也天下莫不同其富乐矣若时之(一无/之字)
  而交物以薄乃不享其丰美天下莫之与而悔吝
  生矣盖随时之宜顺理而行故彖云顺天命也夫
  不能有为者力之不足也当萃之时故利有攸往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4a 页 WYG0020-0417a.png
  大凡兴功立事贵得可为之时萃而后用是以动
  而有裕天理然也
  本义萃聚也坤顺兑说九五刚中而二应之又为
  泽上于地万物萃聚之象故为萃亨字衍文王假
  有庙言王者可以至乎宗庙之中王者卜祭之吉
  占也祭义曰公假于太庙是也庙所以聚祖考之
  精神又人必能聚已之精神则可以至于庙而承
  祖考也物既聚则必见大人而后可以得亨然又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4b 页 WYG0020-0417b.png
  必利于正所聚不正则亦不能亨也大牲必聚而
  后有聚则可以有所往皆占吉而有戒之辞
   朱氏附录王假有庙是祖考精神聚于庙又为
   人必能聚已之精神然后可以至于庙而承祖
   考今人择日祀神多取神在日亦取聚意○彖
   辞散漫说说了王假有庙又说利见大人又说
   用大牲吉大率是圣人观象节节地看见许多
   道理看到这里见有这个象便说出这一句来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5a 页 WYG0020-0417c.png
   又看见那个象又说出那一个理来然而观象
   则今不可得见是如何地观矣○萃卦三句是
   占词非发明萃聚之意也此是诸儒说易之大
   病非圣人系辞焉而明吉凶之意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
  传萃之义聚也顺以(一作/而)说以卦才言也上说而
  下顺为上以说道使民而顺于人心下说上之政
  令而顺从于上既上下顺说又阳刚处中正之位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5b 页 WYG0020-0417d.png
  而下有应助如此故能聚也欲天下之萃才非如
  是不能也
  本义以卦德卦体释卦名义
 王假有庙致孝享也
  传王者萃人心之道至于建立宗庙所以致其孝
  享之诚也祭祀人心之所自尽也故萃天下之心
  者无如孝享王者萃天下之道至于有庙则其极
  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6a 页 WYG0020-0418a.png
 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
  传萃之时见大人则能亨盖聚以正道也见大人
  则其聚以正道得其正则亨矣萃不以正其能亨
  乎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传用大牲承上有庙之文以享祀而言凡事莫不
  如是丰聚之时交于物者当厚称其宜也物聚而
  力赡乃可以有为故利有攸往皆天理然也故云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6b 页 WYG0020-0418b.png
  顺天命也
  本义释卦辞
   朱氏附录顺天命说道理时髣髴如伊川说也
   去得只是文势不如此他是说丰萃之时若不
   用大牲则便是与以天下俭其亲相似也有此
   理这时节比不得那利用礿之事
 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传观萃之理可以见天地万物之情也天地之化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7a 页 WYG0020-0418c.png
  育万物之生成凡有者皆聚也有无动静终始之
  理聚散而巳故观其所以聚则天地万物之情可
  见矣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传泽上于地为萃聚之象君子观萃象以除治戎
  器用戒备于不虞凡物之萃则有不虞度之事故
  众聚则有争物聚则有夺大率既聚则多故矣故
  观萃象而戒也除谓简治也去弊恶也除而聚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7b 页 WYG0020-0418d.png
  所以戒不虞也
  本义除者脩而聚之之谓
   朱氏附录问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
   虞曰大凡物聚众盛必有事故当豫为之备如
   人少处必无争才人多少间便自有争所以当
   豫为之防也又泽本当在地中今却上于地上
   是水盛有溃裂奔突之忧故其取象如此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8a 页 WYG0020-0419a.png
(号户羔反/握乌学反)
  传初与四为正应本有孚以相从者也然当萃时
  三阴聚处柔无守正之节若舍正应而从其𩔖乃
  有孚而不终也乃乱惑乱其心也乃萃与其同𩔖
  聚也初若守正不从号呼以求正应则一握笑之
  矣一握俗语一团也谓众(一有/聚字)以为笑也若能勿
  恤而往从刚阳之正应则无过咎不然则入小人
  之群矣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8b 页 WYG0020-0419b.png
  本义初六上应九四而隔于二阴当萃之时不能
  自守是有孚而不终志乱而妄聚也若呼号正应
  则众以为笑但勿恤而往从正应则无咎矣戒占
  者当如是也
   朱氏附录不知如何地说个一握㡳句出来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传其心志为同𩔖所惑乱故乃萃于群阴也不能
  固其守则为小人所惑乱而失其正矣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9a 页 WYG0020-0419c.png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礿(礿羊/略反)
  传初阴柔又非中正恐不能终其孚故因其才而
  为之戒二虽阴柔而得中正故虽戒而微辞(一作/其辞)
  (微/)凡爻之辞关(一作/开)得失二端者为法为戒亦各
  随其才而设也引吉无咎引者相牵也人之交相
  求则合相待(一作/持)则离二与五为正应当萃者也
  而相远又在群阴之间必相牵引则得其萃矣五
  居尊位有中正之德二亦以中正之道往与之萃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49b 页 WYG0020-0419d.png
  乃君臣和合也其所共致岂可量也是以吉而无
  咎也无咎者善补过也二与五不相引则过矣孚
  乃利用礿孚信之在中诚之谓也礿祭之简薄者
  也菲薄而祭不尚备物直以诚意交于神明也孚
  乃者谓有其(一作/具有)孚则可不用文饰专以至诚交
  于上(一有/下字)也以礿言者谓荐其诚而已上下相聚
  而尚饰焉是未诚也盖其中实者不假饰于外用
  礿之义也孚信者萃之本也不独君臣之聚凡天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0a 页 WYG0020-0420a.png
  下之聚在诚而已
  本义二应五而杂于二阴之间必牵引以萃乃吉
  而无咎又二中正柔顺虚中以上应九五刚健中
  正诚实而下交故卜祭者有其孚诚则虽薄物亦
  可以祭矣
   朱氏附录孚乃利用礿说如伊川固好但若如
   此却是圣人说个影子却恐不恁地想只是说
   祭升卦同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0b 页 WYG0020-0420b.png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传萃之时以得聚为吉故九四为得上下之萃二
  与五虽正应然异处有间乃当萃而未合者也故
  能相引而萃则吉而无咎以其有中正之德未遽
  至改变也变则不相引矣或曰二既有中正之德
  而象云未变辞若不足何也曰群阴比处乃其𩔖
  聚方萃之时居其间能自守不变远须正应刚立
  者能之二阴柔之才以其有中正之德可觊其未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1a 页 WYG0020-0420c.png
  至于变耳故象含其意以存戒也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传三阴柔不中正之人也求萃于人而人莫与求
  四则非其正应又非其𩔖是以不正为四所弃也
  与二则二自以中正应五是以不正为二所不与
  也故欲(一无/欲字)萃如则为人弃绝而嗟如不获萃而
  嗟恨也上下皆不与无所利也唯往而从上六则
  得其萃为无咎也三与上虽非阴阳正应然萃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1b 页 WYG0020-0420d.png
  时以𩔖相从皆以柔居一体之上又皆无与居相
  应之地上复处说顺之极故得其萃而无咎也易
  道变动无常在人识之然而小吝何也三始求聚
  于四与二不𫉬而后往从上六人之动为如此虽
  得所求亦可小羞吝也
  本义六三阴柔不中不正上无应与欲求萃于近
  而不得故嗟如而无所利唯往从于上可以无咎
  然不得其萃困然后往复得阴极无位之爻亦小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2a 页 WYG0020-0421a.png
  可羞矣戒占者当近舍不正之强援而远结正应
  之穷交则无咎也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传上居柔说之极三往而无咎者上六巽顺而受
  之也
九四大吉无咎
  传四当萃之时上比九五之君得君臣之聚也下
  比下体群阴得下民之聚也得上下之聚可谓善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2b 页 WYG0020-0421b.png
  矣然四以阳居阴非正也虽得上下之聚必得大
  吉然后为无咎也大为周遍之义无所不周然后
  为大无所不正则为大吉大吉则无咎也(一作/矣)
  上下之聚固有不由正道而得者非理枉道而得
  君者自古多矣非理枉道而得民者盖亦有焉如
  齐之陈常鲁之季氏是也然得为大吉乎得为无
  咎乎故九四必能大吉然后为(一作/能)无咎也
  本义上比九五下比众阴得其萃矣然以阴居阳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3a 页 WYG0020-0421c.png
  不正故戒占者必大吉然后得无咎也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传以其位之不当疑其所为未能尽善故云必得
  大吉然后为(一作/能)无咎也非尽善安得为大吉乎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传九五居天下之尊萃天下之众而君临之当正
  其位脩其德以阳刚居尊位称其位矣为有其位
  矣(一作/也)得中正之道无过咎也如是而有不信而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3b 页 WYG0020-0421d.png
  未归者则当自反以脩其元永贞之德则无思不
  服而悔亡矣元永贞者君之德民所归也故比天
  下之道与萃天下之道皆在此三者王者既有其
  位又有其德中正无过咎而天下尚有未信服归
  附者盖其道未光大也元永贞之道未至也在脩
  德以来之如苗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舜德非不
  至也盖有远近昏明之异故其归有先后既有未
  归则当脩德也所谓德元永贞之道也元首也长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4a 页 WYG0020-0422a.png
  也为君德首出庶物君长群生有尊大之义焉有
  主统之义焉而又恒永贞固则通于神明光于四
  海无思不服矣乃无匪孚而其悔亡也所谓悔志
  之未光心之未慊也
  本义九五刚阳中正当萃之时而居尊固无咎矣
  若有未信则亦脩其元永贞之德而悔亡矣戒占
  者当如是也
   朱氏附录问萃卦九五萃有位以阳刚居中正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4b 页 WYG0020-0422b.png
   当萃之时而居尊位安得又有匪孚曰此言有
   位而无德则虽萃而不能使人信故人有不信
   当脩其元永贞之德而后悔亡也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传象举爻上句王者之志必欲诚信著于天下有
  感必通含生之𩔖莫不怀归若尚有匪孚是其志
  之未光大也
  本义未光谓匪孚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5a 页 WYG0020-0422c.png
   朱氏附录问萃九五一爻似亦甚好而反云有
   位未光也是如何曰见不得读易似这样且恁
   地解去若强说便至凿了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赍将池反又将啼反/涕音体洟音夷象同)
  传六说之主阴柔小人说高位而处之天下孰肯
  与也求萃而人莫之与其穷至于赍咨而涕洟也
  赍咨咨嗟也人之绝之由已自取又将谁咎为人
  恶绝不知所为则陨穫而至嗟涕真小人之情状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5b 页 WYG0020-0422d.png
  也
  本义处萃之终阴柔无位求萃不得故戒占者必
  如此然后可以无咎也
 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传小人所处常失其宜既贪而从欲不能自择安
  地至于困穷则颠沛不知所为六之涕洟盖不安
  于处上也君子慎其所处非义不居不幸而有危
  困则泰然自安不以累其心小人居不择安常履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6a 页 WYG0020-0423a.png
  非据及其穷迫则陨穫躁挠甚至涕泣为可羞也
  未者非遽之辞犹俗云未便也未便能安于上也
  阴而居上孤处无与既非其据岂能安乎
 
 
 
 
 
周易传义附录 卷七下 第 56b 页 WYG0020-0423b.png
 
 
 
 
 
 
 
 周易传义附录卷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