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讲易经解义-清-牛钮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037-029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易经解义卷四
 ䷀(兑下/乾上)
  卦辞之虎尾主九四言爻辞之虎尾主九五言以兑
  说视乾刚则乾为虎自乾之三爻视之惟五以刚居
  刚则谓五为虎亦可凡卦辞以爻为主则爻辞亦与
  卦同如屯之利建侯是也卦辞以上下体言则爻辞
  与卦多不同如卦辞履虎尾不咥人而六三咥人是
卷四 第 1b 页 WYG0037-0291b.png
  也合六爻言之初上履之始终也初言往上言旋一
  进一反而履之象见矣中四爻以刚履柔者吉以柔
  履刚者凶以刚履刚者厉阳爻居阴位谦也此一卦
  皆以阳处阴为善
 履虎尾不咥人亨
  此卦兑下乾上八卦惟兑为至弱惟乾为至健以至
  弱而蹑于至健之后有危道焉故名为履卦辞言人
  之所履虽有危机而贵有善于处危之道也文王系
卷四 第 2a 页 WYG0037-0292a.png
 履彖辞曰凡人处世当是非利害之冲皆危机之所
 伏如猛虎在前而人蹑其后为履虎尾之象夫虎尾
 而履之未有不咥人者亦甚危矣然兑以和说为义
 则温厚和平自有以戢强暴之心而免伤害之及犹
 履虎尾而不咥人也以此求进则从容而得遂其所
 欲为亦何往而不亨通哉按乾体刚健非专为暴者
 而象之以虎所以极言兑之和说处至危而无咎也
 行于强暴则强暴服行于患难则患难弭然君子于
卷四 第 2b 页 WYG0037-0292b.png
 此岂徒务柔媚以取容乎亦尽其道之当然而已矣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此彖传是释履彖辞以明处履之道也不疚谓德称
 其位孔子释履彖辞曰卦之名为履者盖以卦之二
 体言之兑为柔而乾为刚卦体以兑之至柔而履乾
 之至刚履非所履动有危机故名之为履也夫人之
 履危鲜不见伤乃履危而不伤者盖卦德说以应乾
卷四 第 3a 页 WYG0037-0292c.png
 则践履从容恭顺而不失其正所履之善如此将得
 遂其进而行无所阻虽危而不至于危也故卦辞系
 曰履虎尾不咥人亨夫亨固以其德矣而其所以得
 亨者卦体五刚中正而履帝位刚则有神谋雄断之
 资而中正则能善用其刚而不过是德称其位也德
 与位称则无忝帝位而其心宁至于有疚乎夫既有
 其德而复有其位以理势度之其功业著于四方
 有极光辉发越之盛者矣有君若此而臣以和说应
卷四 第 3b 页 WYG0037-0292d.png
 之此其所以得亨也按圣人释彖既毕又指九五之
 德以推广其义诚见履帝位者不刚不足以制天下
 不中不正则刚而过于亢过于察一往不顾其所安
 虽天下臣民欲和说以应之而在我未能免愧悔之
 萌则在人亦难泯危疑之迹矣高而能下贵而益谦
 动容周旋无不中礼斯为可法可则而无恶无斁于
 天下也乎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卷四 第 4a 页 WYG0037-0293a.png
 此象传是言君子法履之事以治天下也孔子释履
 象曰卦象上天下泽天在上而泽居下定分不易履
 之象也君子以民心所欲无涯其志因以不定皆由
 于上下之分不辨耳故观履之象以辨别之因其定
 分制为典礼使尊卑隆杀截然不紊如天居于上而
 不嫌于高泽居于下而不嫌于卑上下之分秩然不
 可踰越则民志由此而定矣夫上下之分明然后民
 志有定然则辨分定志岂非帝王驭世之大权乎若
卷四 第 4b 页 WYG0037-0293b.png
 使等威无辨上下无章如贾谊所言富民墙屋被文
 绣之美倡优下贱为贵者之饰则奢侈不已僭乱易
 生民志不定天下纷然欲以图治难矣故曰礼者所
 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
初九素履往无咎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此一爻是言初仕者当率其素而不可有所变易也
 周公系履初爻曰初九以阳在下而居履初是贤人
 在下位而当方进之始不为物迁而但循其素履如
卷四 第 5a 页 WYG0037-0293c.png
 是而往则不至变其初心何咎之有孔子释初象曰
 初之素履而往是率其素履而不变塞其志确然有
 不可得而移者其守不可易其志实不可变耳是独
 行一已之愿而不愿乎其外也此岂功名爵禄之所
 能动者乎按素履而往是安于贫贱之素而进足以
 有为者若欲贵之心与行道之心交战不决安能无
 失其守耶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卷四 第 5b 页 WYG0037-0293d.png
 此一爻是言士人所履之贞而得洁身之道也坦坦
 幽独守贞之象周公系履二爻曰九二刚中在下有
 自守之操且无应于上则上无汲引之人盖不得志
 而独行其道者也乃居易自得此心坦坦然真所谓
 幽人也则得洁身之贞乐道之吉矣孔子释二象曰
 幽人守贞而吉者以二秉刚中之德则有确然自守
 之操富贵利达不得而乱其心也岂矫情拒物者哉
 大抵坦与险不生于世而生于中之静躁设以声色
卷四 第 6a 页 WYG0037-0294a.png
 货利动其心爵禄名誉纷其志则此中先乱见道必
 不明信道必不笃即有坦者亦变而为险矣古之君
 子虽遇造次颠沛而神明晏然不为摇惑岂非中有
 素定者在乎
六三𦕈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象
曰𦕈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
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此一爻是为所履本无才德恃刚暴而致伤者戒也
卷四 第 6b 页 WYG0037-0294b.png
 武人为于大君谓刚武之人得志而肆暴之象周公
 系履三爻曰六三不中不正柔而志刚是才德俱不
 足者乃好为自用不肯下人本无见事之明如𦕈不
 能视强自以为能视本无任事之才犹跛不能履强
 自以为能履以此作事动与祸随犹虎在前而履其
 尾必至咥人而凶也如刚武之人本无能为而乃为
 大君以不仁而在高位则得志肆暴是播其恶于众
 也岂能久乎孔子释三象曰𦕈自谓能视其视能几
卷四 第 7a 页 WYG0037-0294c.png
 何哉实不足以有明也跛自谓能履其履能几何哉
 实不足以与行也咥人凶者由其居位不当本无和
 说之德则履乾必致于伤害矣武人为于大君者武
 人无刚中正之德故为大君则肆其暴盖柔而志刚
 也六三自用自专与说而应乎乾者相反此其所以
 见伤耳按三为说体卦与爻一也卦合而言之惟见
 其说以应乾爻别而观之则祗见其失于中正以柔
 志刚而说体丧矣爻与卦相反若是所谓六爻发挥
卷四 第 7b 页 WYG0037-0294d.png
 旁通情也能得此意则凡卦爻相反者不惟不相悖
 而且互相发明即此爻可以类推矣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此一爻是言近刚强之君者必克尽敬慎斯有得君
 之庆也愬愬戒惧也周公系履四爻曰九四亦以不
 中不正履九五之刚其初本未有吉者幸其以刚居
 柔则因危知惧敬慎恪恭不敢自懈终得以安其位
 而行其道为能愬愬戒惧而得终吉虽履危机而可
卷四 第 8a 页 WYG0037-0295a.png
 以无害矣孔子释四象曰人臣事君惟敬谨斯能感
 格所谓愬愬终吉者以四心存敬畏则兢业之虑周
 而危疑之意去君得而志可行也按九四近至尊而
 处多惧之地能以阳居阴则刚强而以谨畏行之所
 以处危惧而终获其志文王之小心翼翼周公之赤
 舄几几诚千古人臣事君之极则欤
九五夬履贞厉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此一爻是为人君过恃其才者示戒也夬履者夬决
卷四 第 8b 页 WYG0037-0295b.png
 其履谓凡事必行无所疑碍之意周公系履五爻曰
 九五刚中正则有能为之才履帝位则有可为之势
 夫挟可为之才与可为之势而下又以说应之则更
 得以遂其欲为之志是遇事即行无复持重却顾之
 意为夬决其履之象纵使事皆得正然过于自用亦
 有危道况未必尽出于正乎孔子释五象曰所谓夬
 履贞厉者以九五之德则刚中正以位则履帝位位
 正且当则必恃其夬之才与夬之权凡所措施以为
卷四 第 9a 页 WYG0037-0295c.png
 惟吾所欲为而莫之能阻然才常伤于所恃而危多
 出于所安所以虽正而亦危也按古之帝王明足以
 照刚足以决势足以专然而未常不凛凛于自用则
 小之戒乃其所以为圣也是故外宁则思内忧阳盛
 则思阴剥御臣下则恐以愎谏自用而诎忠谋待小
 民则恐以恣意妄行而启众怨如此则久安长治而
 无危厉之咎矣若夫优柔不断者又当以英果济之
 此洪范高明柔克沈潜刚克之说不可执一而论也
卷四 第 9b 页 WYG0037-0295d.png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此一爻是言君子能尽人事而获天道之佑也考稽
 考也祥福之兆也其旋周旋无亏之意周公系履上
 爻曰人事多方其吉凶之应有久有近上九居履之
 终则所履之事已终其祥兆当有可考果所履者事
 皆尽善周旋无亏则得大吉矣孔子释上象曰人情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有一事吉而馀未必吉者有
 吉之数多或吉之数少者元吉所最难也若元吉而
卷四 第 10a 页 WYG0037-0296a.png
 得之在上则自始至终无少欠缺非常之福自天佑
 之不亦大有庆乎盖人身之善否实与天命相流通
 故一事不脩即致天行之沴一时不谨即干上帝之
 和昔之圣王虽履极盛之时必兢兢自考图难于易
 为大于细慎终如其始以迓天休之滋至而不敢少
 自怠荒焉是以万福来同而庆及于天下后世也哉
(乾下/坤上)
 卦取感通之义词言消长之机易之阴阳以天地自
卷四 第 10b 页 WYG0037-0296b.png
 然之气言之则不可相无以君子小人之象言之则
 圣人之意未常不欲天下之尽为君子而无小人也
 泰否之象归宿皆在君子小人之消长故曰易以天
 道明人事泰乃吉亨之时然九三方过中圣人即以
 为戒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也泰极生否圣人于
 三示其端于上要其极平陂往复者天运之不能无
 艰贞勿恤者人事之所当尽若上居泰极虽欲艰贞
 已无及矣丰卦当盛大之时而彖传曰日中则昃月
卷四 第 11a 页 WYG0037-0296c.png
 盈则食皆圣人思患预防之意也
泰小往大来吉亨
 此卦乾下坤上天地交而二气通故名为泰卦辞是
 言隆盛之世小人屏迹而君子进用也泰通泰也小
 谓阴大谓阳往是退而在外来是进而在内文王系
 泰彖辞曰易之大分阳为大而阴为小卦体坤往居
 外乾来居内卦变自归妹来则六往居四九来居三
 有小往大来之象是小人在外而退听君子在内而
卷四 第 11b 页 WYG0037-0296d.png
 用事有此阳刚之德而当隆盛之时凡尽人事以合
 天道者无不尽善真治道与世道并隆之日也自然
 吉而亨矣按泰之时其在唐虞雍熙之世乎极盛之
 世不无小人尧舜之四凶是也然禹皋益稷钦亮天
 功不害其为唐虞之治故知圣明在上自能使众正
 盈廷此可见转移世运之大权端在人君操之于上
 而已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
卷四 第 12a 页 WYG0037-0297a.png
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
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此彖传是释泰彖辞以发明天道人事之泰也天地
 交谓二气絪缊上下交谓君臣道合阴阳以在主言
 健顺以作用言孔子释泰彖辞曰卦名为泰而辞系
 以小往大来吉亨者则是天与地以气交而化生万
 物之气以通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也君与臣以心交
 而上下之志相接君明臣良一德一心也然泰虽开
卷四 第 12b 页 WYG0037-0297b.png
 于天地成于君臣而实本于君心理欲邪正之辨盖
 乾为阳而坤为阴君心所存者皆阳明之善而不累
 于阴暗是内阳而外阴也君心所发者皆刚健之德
 而不即于委靡是内健而外顺也君之所用者君子
 在内而用事小人在外而退听是君子在内而小人
 在外也内君子则君子济民利物之道日长外小人
 则小人蠹国害民之道日消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也按君子小人迭相消长小人进则君子退矣君子
卷四 第 13a 页 WYG0037-0297c.png
 进则小人亦退矣然欲君子之进全在上下交而志
 同志苟不同则交以貌不交以心人君虽欲进君子
 而谗邪间之逸欲荒之浮论撼之事变阻之君子岂
 可得而进乎孔子推明所由然又在内阳而外阴内
 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盖内阳而外阴则其心
 内明而不外炫内健而外顺则其心内足以胜私而
 外顺于理君志如此方与君子有相孚之美而不授
 小人以迎合之端是以君子常进而小人常退也信
卷四 第 13b 页 WYG0037-0297d.png
 乎泰不在气数而在人君之一心哉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
左右民
 此象传是言人君当尽致泰之道也后谓元后财成
 谓制其过辅相谓补其不及道谓气化自然之运宜
 谓事理当然之宜左右谓扶植之也孔子释泰象曰
 天地之气初交而成气化之盛此泰之象也然在天
 既有其时则在人当有其事元后于是有致泰之道
卷四 第 14a 页 WYG0037-0298a.png
 焉如天之道为日月星辰四时寒暑地之道为山川
 邱陵坟衍原隰然既滞于形气则其道未免于过也
 元后为之治历明时使分至启闭之不差春夏秋冬
 之有序为之经画井野使城郭郊原之有制道里封
 疆之各定过者抑而就于中矣春生秋杀日晅雨润
 为天之宜高黍下稻渊鱼薮兽为地之宜然既任其
 自然则其宜未免于不及也元后为之教民播种灌
 溉使之顺春秋之序以成其功渔猎薪樵使之随土
卷四 第 14b 页 WYG0037-0298b.png
 地之宜以尽其用不及者辅而进于中矣夫为元后
 者何若是之过计哉盖天地生物而不能使之遂其
 生以其责付之于君则元后之财成辅相凡以为斯
 民也使民顺天之时因地之利各有以养其生而安
 其业是圣人之财成辅相乎天地正以左右斯民使
 民得道天地之道而宜天地之所宜耳盖开一代之
 治运必在兴一代之治功虞书之六府三事周礼之
 六官所掌皆裁成辅相之实事也然非当日君臣志
卷四 第 15a 页 WYG0037-0298c.png
 同道合一德一心决不能致此极盛之治此泰交之
 所以不可缓欤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此一爻是言君子偕同类以进用而得行其道也茹
 根也汇类也征进也外指天下国家言周公系泰初
 爻曰初九当泰时而有阳刚之德能与二阳俱进象
 犹拔茅其根以类而起者以此德而征行则初固足
 以有为而二阳皆足以致治所以成辅泰之功者在
卷四 第 15b 页 WYG0037-0298d.png
 是矣不亦吉乎孔子释初象曰所谓拔茅征吉者初
 九与二阳并进欲使君为尧舜之君民为尧舜之民
 进而助财成辅相之功左右斯民之业志在天下国
 家而不在一身也盖三阳皆同此志此其所以征行
 而吉也从来大厦非一木之支太平非一士之业上
 方合志下交则下自连类并进圣王在上天下之士
 孰不愿立于其朝乎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象曰包荒
卷四 第 16a 页 WYG0037-0299a.png
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此一爻是美人臣有刚中之德而皆合乎中道也包
 谓有容冯河谓果断不遐遗谓不忘远朋亡谓无私
 比尚合也周公系泰二爻曰九二有刚中之德而上
 应六五是主乎泰而得中道者也其待人也恕其处
 事也宽为能包容荒秽且贤必进而不肖必退利必
 兴而弊必革能用冯河之勇焉举及侧陋图及隐微
 不以遐远而有遗且不昵于近倖之私不狃于便安
卷四 第 16b 页 WYG0037-0299b.png
 之习而朋比是亡此四者各有中行之道盖不能含
 容非中也当断而不断亦非中也忘远非中也泄迩
 亦非中也九二惟中行故因刚而刚因柔而柔或用
 刚而济之以柔或用柔而济之以刚皆适合乎天理
 之当然人能如是自合乎九二之中行而所以治泰
 者得其道矣孔子释二象曰九二之包荒得尚中行
 者何所本哉盖心之蔽者则不能察乎中心之隘者
 则不能体乎中九二之心极其光大光则明足以有
卷四 第 17a 页 WYG0037-0299c.png
 照大则器足以有容其得中道而主泰也岂偶然乎
 按二虽臣位实主治泰之责者故必有包容之量刚
 断之才深远之虑大公之怀而均合乎天理当然不
 偏不倚之道庶几泰可常保而国家深赖有是人耳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
福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此一爻是言世道盛极将衰君子当尽保泰之道也
 平泰也陂不平也往谓小人去复谓小人来艰谓思
卷四 第 17b 页 WYG0037-0299d.png
 虑艰难贞谓施为正固恤忧也孚谓泰极否来一定
 之期食享也际谓泰复为否之交会周公系泰三爻
 曰九三当泰过中而否欲来之时盖天地交泰固为
 世道之幸然世无安平而不险陂者无常泰也小往
 大来固为君子之庆然小人无常往而不反者阴当
 复也夫治乱之相因阴阳之相胜乃天运一定之孚
 信而当忧恤者也于此之时惟艰难守正以处之有
 戒惧之心而无怠荒之意人事既尽可以无咎由是
卷四 第 18a 页 WYG0037-0300a.png
 不必忧恤平陂往复之孚而太平之福可长享矣孔
 子释三象曰所谓无往不复者以九三所处乃天地
 否泰之会阴阳消长之机正天地泰复为否之交际
 也挽回天运全在人事所以当艰贞守正耳按九三
 正当泰之时吉亨之会也而圣人谆谆告戒者盖一
 治一乱盛衰倚伏自然之理惟能灼见之于先兢兢
 业业世运未陂而早防其陂小人未复而早忧其复
 如此则用力既省而为功实多必俟祸患已成而后
卷四 第 18b 页 WYG0037-0300b.png
 图之则虽竭蹶亦奚济乎诚保泰者不可不知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象曰翩翩不富皆失
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此一爻是忧小人复集而言其势之甚易也翩翩群
 飞而下之象不富谓不用富厚之力邻谓类聚不戒
 谓不待告戒之辞周公系泰四爻曰小人合交以害
 正道乃其本念六四当泰已过中正小往而将复之
 时也群小至是乃翩翩然来复不待力致而其类自
卷四 第 19a 页 WYG0037-0300c.png
 从为不富以邻之象且无事要约告戒而志无不孚
 矣君子可不防哉孔子释四象曰三阴飞翔而下不
 待富厚之力而类自从者何哉盖小人居下乃其实
 位今在上而据高位则失其阴分之实既失其实则
 必忧君子之见攻故不戒以孚合交以害正道乃中
 心之素愿而何待于戒令哉君子于此诚不可少疏
 其防矣盖小人乘间伺衅以图进用其心未尝须臾
 忘特值明盛之朝无所逞其志耳三为方中四已过
卷四 第 19b 页 WYG0037-0300d.png
 中阴道渐长彼安得不翩然动乎一小人倡于上众
 小人附于下牵连比合酿祸无穷有国家者可不慎
 于微哉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此一爻是见君能虚心下贤而成致泰之功也帝乙
 至尊之象归妹下贤之象以祉谓以此而受福祉中
 谓中德周公系泰五爻曰五为泰主虚中而应九二
 之刚不以势位自高而谦卑以下贤如帝乙之妹至
卷四 第 20a 页 WYG0037-0301a.png
 尊贵也今乃降尊贵以下归庶人而不以为屈则得
 贤致治以此保泰真天下之福矣非大善而吉乎孔
 子释五象曰所谓以祉元吉者何哉盖下贤乃人主
 之事而往往不克行者以不能虚已故也今六五有
 柔中之德虚已以应九二则下贤也正以行其所愿
 耳其受祉也宜矣按五以柔中之德任二刚中之贤
 君臣之间不惟以情相合而实以道相孚人自不得
 而间之矣君之任贤愈专则贤之任事愈力一人端
卷四 第 20b 页 WYG0037-0301b.png
 拱无为而群材效职万方乐业天下所蒙之福孰非
 大君之福哉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象曰城复于隍
其命乱也
 此一爻是泰极为否而当反已自脩也隍城下池也
 自邑反已之意告命谓脩正令也周公系泰上爻曰
 治道积累以成泰犹筑隍土积累以成城也上六泰
 极而否如城土颓圮复反于隍之象当此之时不可
卷四 第 21a 页 WYG0037-0301c.png
 用师而力争但当反已自治脩其纪纲政刑之命以
 维持之然时势至此虽所行皆出于正道亦不免于
 羞吝以不能防之于早耳孔子释上象曰泰极而否
 虽天运之自然实人事之所致城复于隍者盖由久
 安长治之后法度政令之命已乱岂徒天运使然哉
 倘能励精奋发以脩其政令庶人心感动天意可回
 泰犹可保而不致于终否也按上以阴柔处泰极不
 能坚志下交必致群材解体成业难支此内忧非外
卷四 第 21b 页 WYG0037-0301d.png
 患也故不在用师以远求而在告命以自治然自强
 别无他道惟有进君子退小人使上下常交情志常
 通而已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及是时明其政刑决壅
 蔽之习而励明作之气其在主心一振刷间乎
(坤下/乾上)
 自乾坤之后始涉人道经历六坎险阻备尝内有所
 畜外有所履然后致泰而泰之后否即继之以知天
 下之治致之难而乱之易泰先小往大来而后言吉
卷四 第 22a 页 WYG0037-0302a.png
 亨是以天运推之人事否先言匪人不利君子贞而
 后言大往小来是以人事参之天运泰则归之天否
 则责之人圣人之深意也九四爻词曰有命即泰九
 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之理泰变为否易故于内卦
 即言之否变为泰难故于外卦始言之否泰之变皆
 天也乃泰三必无咎然后食福否四亦必无咎然后
 离祉故泰之方盛即系艰贞之辞否之既休尚有其
 亡之戒若以否泰相仍为一定之数岂圣人作易之
卷四 第 22b 页 WYG0037-0302b.png
 旨哉上经当观否泰乾下坤上曰泰上下交而其志
 通其斯之谓泰也下经当观损益损上益下曰益自
 上下下其道大光其斯之谓益也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此卦坤下乾上乾上坤下天地不交故名为否卦辞
 言世运当厄正道不行而奸邪进用也否谓闭塞匪
 人谓非人道之常文王系否彖辞曰坤下乾上则天
 地不交二气闭塞而为否盖泰者人道之常否则三
卷四 第 23a 页 WYG0037-0302c.png
 纲沦九法斁非复人道之常矣此时于君子之正道
 有不利焉夫阳为大而阴为小此卦乾往居外坤来
 居内又卦变自渐来九往居四六来居三有大往小
 来之义则是君子敛迹小人得志之时岂利于君子
 之正道乎按否下即系以匪人匪人者致否者也上
 下之情否塞不通皆由匪人所致匪人用事则必多
 方蒙蔽使上下否隔而后得以恣肆妄行其意本欲
 倾害君子不知君子去而国亦随之则其为害宁独
卷四 第 23b 页 WYG0037-0302d.png
 善类蒙祸而已乎圣人之垂戒切矣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
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
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此彖传是释否彖辞以明天道人事之否也孔子释
 否彖辞曰辞谓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者
 以造化言之则地自为地而地之气不上交天自为
 天而天之气不下交天地不交万物由此屯塞而不
卷四 第 24a 页 WYG0037-0303a.png
 通也以人事言之上意不孚于下下情不达于上上
 下不交则情义乖离不相维系虽有邦与无邦同也
 其在君心则所存者阴暗而无阳明之善内阴而外
 阳也所发者委靡而无刚断之才内柔而外刚也所
 任用者小人盈朝而君子在野内小人而外君子也
 惟内小人而蠹国害民之道日长惟外君子而保邦
 致治之道日消也按宋臣苏轼有言无邦者亡国之
 谓上下不交则虽有朝廷君臣而亡国之形巳见矣
卷四 第 24b 页 WYG0037-0303b.png
 原其所以然皆由小人用事于内固结其君而尽去
 君子使不得与人主相通斯可以夺其权固其宠而
 惟所欲为国安得而不亡也可不畏哉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此象传是言君子当无道之时能自晦以全身也俭
 谓收敛辟谓避祸孔子释否象曰天地不交二气闭
 塞正否之象为小人得志之时君子遭此可不思所
 以自全乎于是韬光晦迹收敛其德不形于外以辟
卷四 第 25a 页 WYG0037-0303c.png
 小人之难使名誉不彰而人不得荣之以禄焉不然
 声光外见则人皆得物色之爵禄之来祸患之招也
 其可轻身以就之哉先儒言致否者匪人也益甚其
 否者君子之贞也东汉党锢之狱熙宁正士之窜皆
 缘矜尚名节太过激成清流之害而世道遂至于阽
 危所以君子收敛其德不形于外非止为一身免祸
 而天下实阴受其福此其异于常人而终有亨否之
 用欤
卷四 第 25b 页 WYG0037-0303d.png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此一爻是训小人变邪从正成善行以孚人心也周
 公系否初爻曰初与二阴连类并进有拔茅连茹以
 其汇之象此时在小人之势巳不可遏而小人之心
 尚或可回盖人溺于恶则恶反于善则善祇在此心
 一转移之间耳初之恶未形而犹易变使变妨贤害
 国之意而为荐贤利国之谋则德孚于人行无不得
 自吉亨而为君子之徒矣世道不遂入于否苍生犹
卷四 第 26a 页 WYG0037-0304a.png
 得享其福此处否之贞道也孔子释初象曰所谓拔
 茅贞吉者盖君子之志常在于君若小人但知有身
 而不知有君今变而为君子则能以爱君为念而所
 为皆出于正自不虑及于私而为一身一家之计矣
 盖君子小人本无定名惟正与不正而已正则为君
 子不正则为小人惟初六之过未形而易于从善故
 圣人以正勉之为小人谋即所以为君子谋乎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卷四 第 26b 页 WYG0037-0304b.png
 此一爻是言小人不伤善类则获福君子守正则道
 亨也包谓包容承谓承顺否即俭德避难之意周公
 系否二爻曰六二阴柔本有伤善之志而因其所处
 中正未忘好善之良小人中之君子也为能包容承
 顺不纵其毒于君子此在小人可阴受君子之赐而
 得吉而在大人则彼虽包承乎我而我不可从入于
 彼惟安守其否则身虽困而道自亨矣孔子释二象
 曰辞谓大人否亨者盖君子小人本不可与共事今
卷四 第 27a 页 WYG0037-0304c.png
 小人虽包承乎君子而君子断不枉道以入小人之
 群所以安守其分而道亨耳苟一失其身安得亨哉
 盖处否之时君子固不可泾渭太分激成小人之祸
 亦岂可因卑躬厚貌遽受彼之笼络遂至舍已以徇
 之乎孔子之待阳虎孟子之处王驩可谓合乎大人
 之道矣
六三包羞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此一爻是见小人伤善而未能也包谓包藏羞谓可
卷四 第 27b 页 WYG0037-0304d.png
 耻之事周公系否三爻曰六三以阴居阳小人有势
 位而欲害君子然不中不正而短于才是小人志于
 伤善而未能者然彼虽小人其伤善之心亦必自知
 其羞而有所不安但才不足以成其谋徒包蓄在心
 而不能发为包羞之象亦可见小人之无良矣孔子
 释三象曰六三所以包羞者由三以阴居阳则非其
 地不中正又短于才是以志于伤善而未能君子亦
 幸而免耳否则鲜有不为其所伤者矣盖羞恶之心
卷四 第 28a 页 WYG0037-0305a.png
 人皆有之然君子出之于正则以蔽贤窃位为终身
 之惭小人发之于邪则以不能伤善为生平之耻当
 其不得有为畜愤于中及一旦据得为之地萃群小
 之有才者以佐之必将无所顾忌诛锄善类以快其
 心为人君者可不洞察而预制之乎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此一爻是言否极有转泰之机能尽其当为之道则
 善类皆可得亨也有命谓天有开泰之命畴谓同类
卷四 第 28b 页 WYG0037-0305b.png
 三阳离附丽也祉福祉也周公系否四爻曰九四当
 否已过中在时将济是天有转否为泰之命矣然非
 处之有道则善类亦无由而蒙福九四以阳居阴其
 德不极其刚凡所措施皆尽善而不为已甚而人事
 又无咎焉此岂独九四之福哉凡同类之君子皆得
 丽之获祉矣孔子释四象曰人孰无休否之志所患
 天时未至人事未脩耳今天有其时而人有其事则
 道与时合可以尽展生平之蕴转否为泰之志不已
卷四 第 29a 页 WYG0037-0305c.png
 得行乎畴类之获福从可知矣按否泰虽由气化之
 盛衰而人事之得失所系尤重未有人事失而天命
 降康亦未有人事得而天命降乱者也唐臣李泌告
 君曰凡人皆可言命独君相不言命君相而言命则
 政教为无权矣苟能审察时变用人行政一专力于
 其所当为则人谋既臧天休自至彼遇变不省诿诸
 气数之厄者何不思之甚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包桑象曰大人之吉
卷四 第 29b 页 WYG0037-0305d.png
位正当也
 此一爻是言君有开泰之功而又当时深兢惕也休
 否谓息其否大人谓有德位之君系束缚也苞桑丛
 生之桑周公系否五爻曰否至于五乃否将尽之时
 也九五阳刚中正以居尊位为能拨乱世而反之正
 以休息天下之否此惟德位兼隆之大人乃能当此
 而吉也然祸乱每生于所忽又当常存戒惧时切危
 亡之虑所以制治者无不至防乱者无不周苟能常
卷四 第 30a 页 WYG0037-0306a.png
 惧其亡则不至于亡斯国祚永固有如苞桑之系矣
 孔子释五象曰休时之否非有德而乘权者不能九
 五德位兼隆则既具休否之资而又有休否之势矣
 乃所以吉也自古理乱所由分不出敬怠二者心苟
 懈弛虽已治己安即见危亡之势心苟兢业虽未定
 未靖自具昌炽之基盖危亡者所以安存也常以危
 亡为念则用贤不贰去邪不疑兴利必力除害必勇
 尚何祸乱之不可戡定而福祚之不可永膺哉
卷四 第 30b 页 WYG0037-0306b.png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此一爻是言上九之才能拨乱为治也倾谓倾而尽
 去之也周公系否上爻曰否极有复泰之势阳刚有
 可为之才故能拯济时艰辟乾坤于再造倾其否而
 尽去之夫未倾之时为否既倾之后则拨乱反治不
 且为世道喜乎孔子释上象曰时非否极虽阳刚英
 武之才不能尽倾其否惟当否之终则时有可倾之
 会而阳刚又有能倾之才尽人事以挽天运正在此
卷四 第 31a 页 WYG0037-0306c.png
 时何可使其长否也按上九与九五虽皆转否为泰
 而有难易之不同九五休否当否之时而休之犹似
 有渐其为力也难上九倾否在否之极而倾之更无
 不尽其为力也易然非大人兢兢于其亡之戒岂能
 有否终之喜先否后喜其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者欤
(离下/乾上)
 同人六二一爻居中得正上应九五之乾是卦之得
卷四 第 31b 页 WYG0037-0306d.png
 名本由乎二而爻辞之吝异于卦辞之亨者盖同人
 之道贵以大公至正通天下之志不可稍有偏系统
 一卦而论则有乾行之德而其同人出于公故亨就
 一爻而言则有偏比之情而其同人出于私故吝此
 卦爻之各有取义也六爻初未有私主遂获无咎上
 居外鲜应仅能无悔以出门可进于大同而于郊则
 失所同也至二之于五本为正应一有所系则成于
 宗之吝是所应得正者尚无所容其比昵之私况原
卷四 第 32a 页 WYG0037-0307a.png
 非正应强欲求同其弗克有济也必矣三之以伏戎
 伺敌而不能行四之以乘墉止攻而反得吉此又为
 失正求同者著戒也若夫九五同人其先也中直无
 回如大师之相克其后也同心无间致正应之允谐
 六二虽得位居中使非九五之刚毅不惑克去群邪
 何由遂明良喜起之遇乎故彖曰应乾臣道也又曰
 乾行君德也正以文明柔顺之臣必得刚健独断之
 主始能堂廉合德吁咈相成而臻天下一家之盛治
卷四 第 32b 页 WYG0037-0307b.png
 也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此卦离下乾上以离遇乾天在上而火炎上其性同
 二五相应其德同又卦惟一阴而五阳同与之其情
 同故名为同人卦辞言同于人者当大公无私而贵
 合于君子之正道也涉大川谓可以涉险文王系同
 人彖辞曰凡人不能无所同但恐所同之不广所同
 不广则为私同而非大同也同人于野则旷远而无
卷四 第 33a 页 WYG0037-0307c.png
 私如处一家一乡则大同乎一家一乡之人处一国
 天下则大同乎一国天下之人皆大同也所同无私
 则足以致人之亲辅来人之信从何举不遂何往不
 济凡事皆亨虽事之大而难者如大川之险亦利于
 涉矣然非合于君子之正道亦不得为大同也夫君
 子之道岂必人人而求与之同哉亦惟以正而已正
 也者人心之公理不期同而自无不同者也合于君
 子之贞乃为于野之公而亨且利涉耳宋欧阳脩论
卷四 第 33b 页 WYG0037-0307d.png
 君子小人之朋谓小人所好者禄利所贪者财货当
 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脩身则
 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故为人君者
 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甚
 矣脩之言有合于同人之义也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
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
卷四 第 34a 页 WYG0037-0308a.png
也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此彖传是释同人彖辞以明其所以得同之道也柔
 谓六二乾谓九五得位得中谓六二得中正之道也
 同人曰三字衍文孔子释同人彖辞曰卦名为同人
 者盖以卦体六二得位而正得中而中以柔中正之
 德应五刚中正之君上下以中正相应故曰同人也
 辞谓同人于野亨而利涉大川者何哉卦体以乾行
 而利涉盖乾之力甚大凡义理之所在勇于必为而
卷四 第 34b 页 WYG0037-0308b.png
 无一毫懦怯之意则亨不待言矣又曰利君子贞者
 卦德文明以健文明则能烛乎正理而明大同之义
 刚健则能行乎正理而尽大同之道卦体中正而应
 是在已既正而无私所应亦正而无私也此皆君子
 之正道也夫天下之理正而已矣苟能顺天理合人
 情是君子之所同者乃天下人心之公理也既得乎
 天下人心之公理自有以通天下之志而亨利涉矣
 自古至治之世一道同风夫人各一心而可以使无
卷四 第 35a 页 WYG0037-0308c.png
 弗同者惟此中正之理而已是故君子以中正撤天
 下之畛即以中正峻天下之防撤其畛于人无不可
 同而中正者必期于相遇峻其防于人有所不苟同
 而不中不正者不能以强合然卦之二五既以中正
 相应于上则天下不中不正者自皆返于中正如舜
 举皋陶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则峻天下之防者正
 所以撤天下之畛乎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
卷四 第 35b 页 WYG0037-0308d.png
 此象传是言君子审异致同之事也类族以人言辨
 物以物言孔子释同人象曰此卦天在上而火炎上
 其性相同故为同人然天下有不可皆同之理若不
 审其异则混淆杂乱反不得其同矣君子以为天下
 之不同者莫如族于是因其族而类之如六德者均
 为诸侯三德者均为大夫功之大者同于开国功之
 小者同于承家士农工商各业其业而不相混府史
 胥徒各事其事而无相紊内有昭穆之辨外有尊卑
卷四 第 36a 页 WYG0037-0309a.png
 之等如是则族得其类矣天下之不同者莫如物于
 是因物而辨之如朝廷之上则五瑞三帛二生一死
 之贽仪亲疏之际则三年期年大功小功之服色律
 吕阴阳不同而同于正五音璿玑玉衡不同而同于
 齐七政菽粟之类同归于养生药石之类同归于卫
 生律度量衡之必一章服器用之不差如是则物得
 其辨矣按卦取大同之义而象则言类族辨物者盖
 致同全在于审异故法乾覆之无私离明之有别以
卷四 第 36b 页 WYG0037-0309b.png
 类聚而辨析之俾族类分别而不至于紊此正所谓
 物之不齐物之情者因其不同以为同耳若如异端
 之说必欲比而一之则是非杂糅大小混淆驯必至
 于乱矣乌能使之同哉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此一爻是言同人无私而不失于偏党也于门谓于
 门外也周公系同人初爻曰初九当同人之初以刚
 在下则在已非有私交上无系应则在人又无私与
卷四 第 37a 页 WYG0037-0309c.png
 为同人于门之象如是则无所私而不失于偏党可
 以无咎矣孔子释初象曰初九之同人于门是出门
 而同人也出门则在外在外则公之于天下而无私
 昵之偏谁得而咎之乎按出门同人诸爻皆然特于
 初首发其义盖人并生天地间自其异者观之一身
 之内多其障碍安所谓同者乎自其同者观之则六
 合之广廓然大公安所谓异者乎周公曰于门不欲
 使人自域于门内也夫子曰出门直不欲使人存一
卷四 第 37b 页 WYG0037-0309d.png
 门内之见矣
六二同人于宗吝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此一爻是见同人当大公而不可有所私也宗党也
 周公系同人二爻曰同人贵无私系六二虽中且正
 然既有应于上则有所系矣既有所系则情必偏向
 而于大同之道有违所感者私而所应者狭如同人
 于宗者然其致吝也必矣孔子释二象曰二五相同
 虽曰两相与则专然惟合已者是与而无至公之心
卷四 第 38a 页 WYG0037-0310a.png
 则其道为已狭矣盖不能大同而专于私系乃吝之
 道也盖君子之于天下无适无莫而惟一出于大公
 非独不可少徇于私亦且不可过泥于理二五本为
 正应稍有偏向犹不免吝况其他乎人君得此意以
 为治赏不遗于仇雠罚不贷于贵昵直言虽逆耳而
 必听谀言虽悦志而必黜庶几大道无私之义矣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象曰伏戎于莽敌
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卷四 第 38b 页 WYG0037-0310b.png
 此一爻是为妄于求同者戒见其劳而无功也戎谓
 兵莽草莽也周公系同人三爻曰九三刚而不中上
 无正应欲夺二而与之同然九五在上九三惧九五
 之见攻不敢显发而设戎以备之象为伏兵戎于草
 莽之中而升高陵以窥伺者然义既不正势复不敌
 虽攻之既久而不合徒三岁不兴亦何所施其力哉
 孔子释三象曰所谓伏戎于莽者三非攻二所敌者
 乃五之刚正故畏惮而伏戎以备之也至三岁不兴
卷四 第 39a 页 WYG0037-0310c.png
 则事终不谐而向之设备以求同者安所行乎徒取
 不知量之羞耳盖天下同所当同则逸而有功同所
 不当同则劳而罔益不量其理与势而妄求之虽同
 人为至易至简之事而亦有不可行者故曰易必知
 险简必知阻不学易者殆不可涉世也夫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
困而反则也
 此一爻是为妄同于人者训而美其终能改过也乘
卷四 第 39b 页 WYG0037-0310d.png
 谓升墉谓城墉则法则也周公系同人四爻曰九四
 刚不中正而无应亦欲同于六二而为九三所隔于
 是隔三以攻之为乘墉以攻之象幸居柔能自反于
 理见其不可攻而弗之攻焉为能改过而得吉矣孔
 子释四象曰九四既乘墉以攻二四岂不足于力者
 哉知二为五之正应以义断之不可攻而弗攻耳既
 弗克攻何以为吉盖四若欲恃力以攻二二未必得
 祸且不免今乃能以义断困心衡虑而反于法则是
卷四 第 40a 页 WYG0037-0311a.png
 不但改过而且能自反者此与计穷力屈不得已而
 退者有异矣见义能徙诚人情之所难其得吉也不
 亦宜乎按此卦二五为正应而三四介乎其间皆欲
 争之其不顾义命一也然三之伏戎已见争夺之形
 四之乘墉方萌窥伺之意三之不兴畏势之不能敌
 而止四之弗克则深知义之不可攻自反而退矣昔
 晋纳捷菑于邾娄邾人辞以貜且长赵盾曰非吾力
 不能纳也义弗尔克也遂举兵而去之春秋予焉即
卷四 第 40b 页 WYG0037-0311b.png
 周公取四弗克攻之义也哉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象曰同人之先
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此一爻是言君臣致同之道由人君能刚毅自断故
 始虽阻而终必合也号咷谓悲笑谓喜克谓胜遇谓
 遇二也周公系同人五爻曰九五与二中正相应本
 同者也而为三四所隔则失其同矣其始不得与二
 合失其所同而悲终之得与二遇遂其所同而喜为
卷四 第 41a 页 WYG0037-0311c.png
 先号咷而后笑之象然五之得与二遇者岂偶然哉
 贤之用舍在乎君心使君心稍有不断则二终不可
 得而遇矣惟在君心刚毅独断如大师焉则得克去
 小人而与君子相遇矣孔子释五象曰同人之先号
 后笑者以五之中正应二之中正义理所同物不得
 而间之其理本直也大师相遇以邪正无并立之势
 三四不克则二五终暌言必克去三四然后能与二
 相遇也按六二以柔中正而应五之刚中正本同心
卷四 第 41b 页 WYG0037-0311d.png
 相应者也自为三四所隔而不得其同然二柔正而
 三四刚强柔正者易远刚强者难去必然之势也惟
 人君见之极明行之极断而不牵于庸众人之议夫
 然后得与二遇而明良交会上下同孚否则思之非
 不切念之非不殷一为物所间阻遂终于暌隔而不
 得同矣然则小人不去则君子不进刚断者其用贤
 之本与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卷四 第 42a 页 WYG0037-0312a.png
 此一爻是言孤介之士一无所同也郊谓旷远之地
 周公系同人上爻曰上九居外无应物莫与交是其
 孤介特立荒僻自守而无与相同者为同人于郊之
 象然物莫与同如二之私系三四五之相争皆得免
 焉而可以无悔矣孔子释上象曰卦谓之同必有所
 同而后可为志得今同人于郊是萧然寂寞之士出
 于世外一无所同是同人之志未得也盖至人以万
 物为一体未有自外于斯人之徒者特以所遇之时
卷四 第 42b 页 WYG0037-0312b.png
 所处之地不可一槩而论禹稷之饥溺颜子之闭户
 夫固各行其是也爻言无悔以其不与人同喜之象
 言志未得又以其不能同人病之义殆互相发明耳
(乾下/离上)
 大有取居尊得众之义六五一阴在上五阳从之所
 有者大故曰大有然而成其有之大者实本于元后
 之德君德不刚不足以制事而过刚则失之严不明
 不足以烛理而过明或失之察必离明乾健顺时而
卷四 第 43a 页 WYG0037-0312c.png
 运乃能制作尽善治化大行是德以全乎其势也彖
 故以元亨予之又欲万世君臣膺丰亨豫大之庆励
 持盈保泰之修是以诸爻多戒词焉初则惕以克艰
 二则勖以任重三则劝献纳之忠严小人之辨四则
 明分义之大抑僭偪之嫌所以儆夫臣者至矣五必
 诚孚于下交威饬乎无备上必尊贤而不居其有行
 顺而昭格于天所以儆夫君者至矣君臣各有当尽
 之道而操用人行政之权辨是非邪正之实其道又
卷四 第 43b 页 WYG0037-0312d.png
 专属乎君故当大有之朝含畜甚众小人虽未即为
 君子之害而刚明之主虑切履霜不第天秩天叙昭
 典礼之雍容尤以天命天讨严贤奸之进退此大象
 所为以遏恶扬善著应天时行之实欤
大有元亨
 此卦乾下离上离居乾上火在天上无所不照故名
 为大有卦辞言人君当大有之世德足以致治则治
 化四达而元亨也文王系大有彖辞曰卦象火在天
卷四 第 44a 页 WYG0037-0313a.png
 上万国九州皆在其照临之下所有为至大也人主
 抚有天下诚出其明健之德以运治则天下之事各
 得其理天下之民各得其所海宇有熙皞之风国家
 有苞桑之固大有之业可以保之而无虞矣岂不大
 善而亨乎按大有之世天下一统治化四讫虽致有
 实本于德而惟德为能治有岂非王业之盛必由于
 王道之隆欤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
卷四 第 44b 页 WYG0037-0313b.png
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此彖传是释大有彖辞以明人君德足以治有而致
 治化之盛也柔谓六五上下谓五阳应天指六五而
 言孔子释大有彖辞曰卦之名为大有者盖以卦辞
 六五一阴居尊而有大中之道当大有之时而居尊
 位则中亦非寻常之中而为大中也惟大中而五阳
 应之是上下五阳皆为六五一阴所有也故彖辞系
 之曰大有大有何以元亨以其德实有以致亨耳刚
卷四 第 45a 页 WYG0037-0313c.png
 健则能胜私文明则能烛理故得天位而行天道则
 天叙有典而惇之以时天秩有礼而庸之以时天命
 有德而章之以时天讨有罪而刑之以时洵乎大善
 而亨也按大有之所以亨者不以势而以德盖德之
 体则刚健文明德之用则应天时行尽善尽美如此
 是以能成大一统之治耳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此象传是言君子治有之事也遏谓遏而绝之扬谓
卷四 第 45b 页 WYG0037-0313d.png
 扬而显之也孔子释大有象曰卦体上离下乾有火
 在天上之象盖火虽明若在下则明有所蔽而不能
 以及远今在天上则天下万物皆在所照之中故为
 大有然所有既大而无以治之其间保无衅孽之萌
 乎故君子于恶者小则鞭朴之大则刑窜之而恶者
 遏矣其于善者小则奖劝之大则爵赏之而善者扬
 矣夫君子所以遏人之恶而扬人之善者岂一己之
 私哉盖天命本无恶故五刑五用天所以讨有罪也
卷四 第 46a 页 WYG0037-0314a.png
 则奉天命以遏之天命本善故五服五章天所以命
 有德也则奉天命以扬之遏其所本无而扬其所固
 有正以顺天休美之命耳盖以赏罚二者人君统御
 天下之大权亦转移人心之大用君道既贵能明又
 贵能断然后可以法天为治而享大有之盛也欤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此一爻是言处盛满之时而能尽其道也交涉也周
 公系大有初爻曰初九当大有之时以阳居下则刚
卷四 第 46b 页 WYG0037-0314b.png
 有守而好大之志不萌上无系应刚私未感而有为
 之气方锐是未涉乎骄奢之害本匪有咎者然或以
 为无咎而以易心处之未必终于无咎也盖贵不期
 骄而自骄富不期侈而自侈既骄且侈鲜不及矣故
 必持盈守满而艰难以处之然后可以无咎耳孔子
 释初象曰所有既大似有涉害之理今以大有之初
 而以九居之则刚毅之德足以有守是以得免于害
 耳甚矣处有者之当慎也盖圣人作易教人以戒谨
卷四 第 47a 页 WYG0037-0314c.png
 恐惧之学无有以为易而可忽者故虽天下至易之
 事亦必以至难之心处之庶几时时克念不至以侈
 肆取咎也哉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

 此一爻是言人臣才德之大而能当重任也刚中在
 下故为大车得应乎上故为以载周公系大有二爻
 曰人臣遇君非才德无以致用非柄用无以见能九
卷四 第 47b 页 WYG0037-0314d.png
 二刚中在下而得应乎上是才德独茂而为君所委
 任者为大车以载之象则既有是德而又得是君如
 是往而任天下之事自能成功而免责矣无咎之道
 也孔子释二象曰所谓大车以载者岂徒负载之多
 乎以其有积中之实德足以任重而不致于败事也
 按二刚健居中而应五才德兼隆得君行道乃仅得
 无咎仅得不败而不曰吉亨者以见处大有之难而
 人臣任事之不易也古之当此者伊传周召其人乎
卷四 第 48a 页 WYG0037-0315a.png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
人害也
 此一爻是美公侯之君子以劝忠而戒公侯之小人
 以垂训也亨谓朝献也周公系大有三爻曰九三居
 下之上有刚正之德公侯之贤者也上有六五之君
 虚中以下之是以公而朝献于天子或先事而为治
 有之规或后事而陈保有之道随其所有以为贡献
 而被晋接之荣为用亨于天子之象夫三为人君所
卷四 第 48b 页 WYG0037-0315b.png
 贤而得朝献于君者以有刚正之德也若公侯中之
 小人则无刚正之德不能如九三之用亨矣孔子释
 三象曰公之用亨于天子者以君子则有嘉谟嘉猷
 之告论思献纳之诚故能用亨于天子若小人则贡
 谀容悦惑君志而祸国家必至于害也自古诸侯能
 守臣节而忠顺奉上者则蕃养其众以为王之屏翰
 丰殖其财以待上之徵赋若小人处之则不知为臣
 奉上之道至民众财丰则反擅其富强而益为不顺
卷四 第 49a 页 WYG0037-0315c.png
 故圣人于君子小人之防严为分别如此
九四匪其彭无咎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
 此一爻是为人臣处极盛之时而训之以自全之道
 也彭盛貌晰明也周公系大有四爻曰大臣当极盛
 之时不可无善全之识九四以刚而近柔中之君权
 势既盛似有僭偪之嫌幸其处柔而能深自抑损权
 重而不以权自恣势盛而不以势自矜是盛而不敢
 极其盛为匪其彭焉如是可免于咎矣孔子释四象
卷四 第 49b 页 WYG0037-0315d.png
 曰所谓匪其彭无咎者四之所处巳挟震主之威今
 乃得免于咎者深知君尊臣卑之义亏盈益谦之理
 由明辨之晰而能然耳使明或稍昧矜功挟权以陵
 轹其上能无凶乎为大臣者不可不知此义也盖人
 臣位高权隆苟非于利害之几盈谦之理辨之甚晰
 鲜有不侈然自大以至凶于家害于国者此在为臣
 者固不可不戒而人君亦当深思豫防使上下无相
 偪之嫌如汉光武不令功臣预政宋艺祖之解诸将
卷四 第 50a 页 WYG0037-0316a.png
 兵权则损抑之正所以保全之耳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
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此一爻是明君道当恩威并用始能保其所有也孚
 谓以诚任人交如谓人以诚归我周公系大有五爻
 曰六五当大有之世虚巳以应九二之贤是上以诚
 信孚于下也上孚于下则下孚于上由是上下归之
 为厥孚交如之象然君道贵刚太柔则废故又当济
卷四 第 50b 页 WYG0037-0316b.png
 之以威使恩威兼尽可以保其所有而不坠则吉也
 孔子释五象曰所谓厥孚交如者盖上下皆有孚信
 之志而推原其本惟六五在上之孚信有以发之故
 能使上下之交孚耳所谓威如之吉者以君道太柔
 则人将玩易而无畏备之心以威济之则宽厚之中
 仍有刚制之用庶上下交孚而无慢易之失也大抵
 帝王之治恩威并济汉史臣赞宣帝信赏必罚吏称
 其职民安其业元帝牵制文义优柔不断孝宣之业
卷四 第 51a 页 WYG0037-0316c.png
  衰焉此足以见帝王之所尚矣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此一爻是明尚贤致治而蒙天祐也周公系大有上
  爻曰上九当大有之世以刚居上而能下从六五信
  之极笃而用之极专其谦退如此是以满而不溢合
  乎天而自天祐之也既得天祐则吉无不利而得以
  享其大有之庆矣孔子释上爻曰大有在上而得吉
  者岂倖致与盖贤者天之所生惟尚贤之盛德有以
卷四 第 51b 页 WYG0037-0316d.png
  格天故能合于天而得天之眷祐也天岂私祐上九
  者哉按大有之世万国皆巳来王四海皆已无虞正
  当盈满之时人主处此必至以泰宁自负而来简贤
  慢士之失者今乃能尚贤如此诚人主之盛德帝王
  之极则也此爻所以独尽善其辞欤
 
 
日讲易经解义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