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粹言-宋-方闻一卷四十五

卷四十五 第 1a 页 WYG0015-048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粹言卷四十五   宋 方闻一 编
(坤下/兑上)
 伊川先生曰萃序卦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
 受之以萃萃者聚也物相会遇则成群聚萃所以
 次姤也为卦泽上于地水之聚也故为萃不言泽
 在地上而云泽上于地言上于地则为方聚之义
 也(易/传)
卷四十五 第 1b 页 WYG0015-0480d.png
 横渠先生曰与涣卦义同故繇辞互见(易/说)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明道先生曰萃涣皆享于帝立庙因其精神之聚而
 形于此为其涣散故立此以收之(谢显/道录)○古者祭祀
 用尸极有深意不可不深思盖人之魂气涣散孝子
 求神而祭无尸则不享无主则不依故易于涣萃皆
 言王假有庙即涣散之时事也魂气必求其类而依
 之人与人既为类骨肉又为一家之类已与尸既已
卷四十五 第 2a 页 WYG0015-0481a.png
 洁齐至诚相通以此求神宜其飨之(李吁/师说)
 伊川先生曰王者萃聚天下之道至于有庙极(一无/极字)
 也群生至众也而可一其归仰人心莫知其乡也而
 能致其诚敬鬼神之不可度也而能致其来格天下
 萃合人心揔摄众志之道非一其至大莫过于宗庙
 故王者萃天下之道至于有庙则萃道之至也祭祀
 之报本于人心圣人制礼以成其德耳故豺獭能祭
 其性然也萃下有亨字羡文也亨字自在下与涣不
卷四十五 第 2b 页 WYG0015-0481b.png
 同涣则先言卦才萃乃先言卦义彖辞甚明○天下
 之聚必得大人以治之人聚则乱物聚则争事聚则
 紊非大人治之则萃所以致争乱也萃以不正则人
 聚为苟合财聚为悖入安得亨乎故利贞○萃者丰
 厚之时也其用宜称故用大牲吉事莫重于祭故以
 祭享而言上交鬼神下接民物百用莫不皆(一作/当)
 当萃之时而交物以厚则是享丰富之吉也天下莫
 不同其富乐矣若时之(一无/之字)厚而交物以薄乃不享
卷四十五 第 3a 页 WYG0015-0481c.png
 其丰美天下莫之与而悔吝生矣盖随时之宜顺理
 而行故彖云顺天命也夫不能有为者力之不足也
 当萃之时故利有攸往大凡兴功立事贵得可为之
 时萃而后用是以动而有裕天理然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萃而不见大人之德吝道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萃聚之世既庶既富之时也故萃有亨
 之道孔子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故圣人设教
 必于富庶之后而设教之道莫先于孝享以为天下
卷四十五 第 3b 页 WYG0015-0481d.png
 先故观之神道设教亦必以盥而不荐为首与萃之
 时王假有庙致孝享之意同利见大人亨者天下万
 物萃聚之时主之者不得其道则乱由以生故非见
 大人则萃不能亨也大人为道之大足以容民畜众
 者也所以利见大人者利贞故也正故能亨不正则
 不亨矣始言萃亨王假有庙统言之也自利见大人
 之下详言其事也见大人则正正则得主萃之道故
 天下可以用大牲而致孝享因萃之盛足以有为是
卷四十五 第 4a 页 WYG0015-0482a.png
 以利有攸往矣由是观之萃非大人适所以致乱也
 故卦辞先言萃有亨之道而后言见大人则亨也(易/说)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
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
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伊川先生曰萃之义聚也顺以(一作/而)说以卦才言也
 上说而下顺为上以说道使民而顺于人心下说上
 之政令而顺从于上既上下顺说又阳刚处中正之
卷四十五 第 4b 页 WYG0015-0482b.png
 位而下有应助如此故能聚也欲天下之萃才非如
 是不能也○王者萃人心之道至于建立宗庙所以
 致其孝享之诚也祭祀人心之所自尽也故萃天下
 之心者无如孝享王者萃天下之道至于有庙则其
 极也○萃之时见大人则能亨盖聚以正道也见大
 人则其聚以正道得其正则亨矣萃不以正其能亨
 乎○用大牲承上有庙之文以享祀而言凡事莫不
 如是丰聚之时交于物者当厚称其宜也物聚而力
卷四十五 第 5a 页 WYG0015-0482c.png
 赡乃可以有为故利有攸往皆天理然也故云顺天
 命也○观萃之理可以见天地万物之情也天地之
 化育万物之生成凡有者皆聚也有无动静终始之
 理聚散而已故观其所以聚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矣(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聚而致享必有庙乃尽其实○聚不以
 正私邪胜也○富聚之世顺天之命用大牲有所进
 为宜○散而通之顺天命而不凝于物也(疑一作疑/并易说)
卷四十五 第 5b 页 WYG0015-0482d.png
 白云郭氏曰其道不顺其情不说则无萃聚之理刚
 中而应九五也萃之主也非刚则不能为众聚之主
 非中则不可为主苟无其应又不能为之主也是以
 顺以说为物聚之理刚中而应为能聚之道致孝享
 者嘉会之时礼在所先也萃之致孝享亦以身化天
 下也聚以正者见大人则聚以正道非大人则聚以
 不正之道故大人所以为时利见也用大牲吉利有
 攸往者因时而可有为也时则所谓天命也当可为
卷四十五 第 6a 页 WYG0015-0483a.png
 而为所以顺天命也然天地万物之情所以聚者不
 过顺说而已其道不顺则无由以聚其情不说则不
 能聚矣故天地万物之情既不过顺说是以彖言可
 见也(易/说)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伊川先生曰泽上于地为萃聚之象君子观萃象以
 除治戎器用戒备于不虞凡物之萃则有不虞度之
 事故众聚则有争物聚则有夺大率既聚则必多故
卷四十五 第 6b 页 WYG0015-0483b.png
 矣故观萃象而戒也除谓简治也去弊恶也除而聚
 之所以戒不虞也(易/传)
 白云郭氏曰泽聚于地萃之象也然天下之理顺极
 者必逆说极者必怨聚极者必散乖争陵犯莫不由
 此以生所以萃之时君子豫为之防除戎器而戒不
 虞也除谓除弊恶而新之(易/说)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卷四十五 第 7a 页 WYG0015-0483c.png
 伊川先生曰初与四为正应本有孚以相从者也然
 当萃时三阴聚处柔无守正之节若舍正应而从其
 类乃有孚而不终也乃乱惑乱其心也乃萃与其同
 类聚也初若守正不从号呼以求正应则一握笑之
 矣一握俗语一团也谓众(一有/聚字)以为笑也若能勿恤
 而往从刚阳之正应则无过咎不然则入小人之群
 矣○其心志为同类所惑乱故乃萃于群阴也不能
 固其守则为小人所惑乱而失其正矣(并易/传)
卷四十五 第 7b 页 WYG0015-0483d.png
 横渠先生曰萃聚之世物各以近相求所处远者虽
 有其应不能专一初六履不以中萃而志乱故为众
 轻侮若能啼号赍咨专一其守不恤众侮则往而无
 咎(易/说)
 白云郭氏曰初与四为正应诚信之应也而初六舍
 应从类不终其道乃惑乱相聚非聚以正之道也虽
 有一握为笑之暂何可长也故必勿恤其类往从正
 应以终有孚则无咎矣何以知初六之不终盖阴柔
卷四十五 第 8a 页 WYG0015-0484a.png
 不能有立当萃之时见其类则必聚今二阴在上故
 知其舍应从类也其志乱者其志惑于其类而失应
 故云乱也(易/说)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礿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伊川先生曰初阴柔又非中正恐不能终其孚故因
 其才而为之戒二虽阴柔而得中正故虽戒而微辞
 (一作其/辞微)凡爻之辞关得失二端者为法为戒亦各随
 其才而设也引吉无咎引者相牵也人之交相求则
卷四十五 第 8b 页 WYG0015-0484b.png
 合相待(一作/持)则离二与五为正应当萃者也而相远
 又在群阴之间必相牵引则得其萃矣五居尊位有
 中正之德二亦以中正之道往与之萃乃君臣和合
 也其所共致岂可量也是以吉而无咎也无咎者善
 补过也二与五不相引则过矣孚乃利用礿孚信之
 在中诚之谓也礿祭之简薄者也菲薄而祭不尚备
 物直以诚意交于神明也孚乃者谓有其(一作/其有)孚则
 可不用文饰专以至诚交于上(一有/下字)也以礿言者谓
卷四十五 第 9a 页 WYG0015-0484c.png
 荐其诚而已上下相聚而尚饰焉是未诚也盖其中
 实者不假饰于外用礿之义也孚信者萃之本也不
 独君臣之聚凡天下之聚在诚而已○萃之时以得
 聚为吉故九四为得上下之萃二与五虽正应然异
 处有间乃当萃而未合者也故能相引而萃则吉而
 无咎以其有中正之德未遽至改变也变则不相引
 矣或曰二既有中正之德而象云未变辞若不足何
 也曰群阴比处乃其类聚方萃之时居其间能自守
卷四十五 第 9b 页 WYG0015-0484d.png
 不变远须正应刚立者能之二阴柔之才以其有中
 正之德可觊其未至于变耳故象含其意以存戒也
 (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物思其聚之时能自持不变引而后往
 吉乃无咎凡言利用礿皆诚素著白于幽明之际未
 孚而略礼则神怒而民怨(易/说)
 白云郭氏曰二虽阴柔而有中正之德犹牵于群类
 不能自达必九五引而后应以见柔之不能尽萃聚
卷四十五 第 10a 页 WYG0015-0485a.png
 之道也应而得吉吉乃无咎无咎则得聚之道矣得
 聚之道则既庶既富是以可荐诚而用礿也礿祭简
 薄以诚为主苟诚不至则不可以礿故以孚先之中
 未变者柔道好从而易变如初六改应从类是也二
 之所以引吉盖以得中故未变也二以用礿故知得
 萃之道初之乃乱乃萃知其失矣(易/说)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象曰往无咎上巽

卷四十五 第 10b 页 WYG0015-0485b.png
 伊川先生曰三阴柔不中正之人也求萃于人而人
 莫与求四则非其正应又非其类是以不正为四所
 弃也与二则二自以中正应五是以不正为二所不
 与也故欲(一无/欲字)萃如则为人弃绝而嗟如不获萃而
 嗟恨也上下皆不与无所利也唯往而从上六则得
 其萃为无咎也三与上虽非阴阳正应然萃之时以
 类相从皆以柔居一体之上又皆无与居相应之地
 上复处说顺之极故得其萃而无咎也易道变动无
卷四十五 第 11a 页 WYG0015-0485c.png
 常在人识之然而小吝何也三始求聚于四与二不
 获而后往从上六人之动为如此虽得所求亦可小
 羞吝也○上居柔说之极三往而无咎者上六巽顺
 而受之也(易/传)
 白云郭氏曰三以其类在下常失所聚故有嗟如之
 叹无应无类何所利乎然与其上无应而下失初二
 不若往从上六虽非正应而萃之时或复以同类而
 可聚也是以无咎然求之非其道能无吝乎上巽者
卷四十五 第 11b 页 WYG0015-0485d.png
 以上六有柔巽之德故有可往而从之之理也(易/说)
九四大吉无咎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伊川先生曰四当萃之时上比九五之君得君臣之
 聚也下比下体群阴得下民之聚也得上下之聚可
 谓善矣然四以阳居阴非正也虽得上下之聚必得
 大吉然后为无咎也大为周遍之义无所不周然后
 为大无所不正则为大吉大吉则无咎也(一作/矣)夫上
 下之聚固有不由正道而得者非理枉道而得君者
卷四十五 第 12a 页 WYG0015-0486a.png
 自古多矣非理枉道而得民者盖亦有焉如齐之陈
 常鲁之季氏是也然得为大吉乎得为无咎乎故九
 四必能大吉然后为(一作/能)无咎也○以其位之不当
 疑其所为未能尽善故云必得大吉然后为(一作/能)
 咎也非尽善安得为大吉乎(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位非极显而有物之萃非大吉则悔吝
 必矣(易/说)
 白云郭氏曰九四之言大吉无咎道之至美者也而
卷四十五 第 12b 页 WYG0015-0486b.png
 注释之家皆反其意未以为美故伊川亦以象言位
 不当疑其所为未能尽善故云必得大吉然后无咎
 也且以卦爻观之萃之六爻独有二阳下皆有应四
 又上比于君得其所聚莫吉于斯故言大吉无咎也
 位不当者四得上下之聚有大君之象而位非君位
 故言不当也以萃聚而得吉之大固其所宜而人曰
 无咎者以臣而有君聚之象其位不当疑于有咎故
 也萃之成卦在九四故为萃之王与豫之九四同(易/说)
卷四十五 第 13a 页 WYG0015-0486c.png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象曰萃有位志未
光也
 伊川先生曰九五居天下之尊萃天下之众而君临
 之当正其位脩其德以阳刚居尊位称其位矣为有
 其位矣(一作/也)得中正之道无过咎也如是而有不信
 而未归者则当自反以脩其元永贞之德则无思不
 服而悔亡矣元永贞者君之德民所归也故比天下
 之道与萃天下之道皆在此三者王者既有其位又
卷四十五 第 13b 页 WYG0015-0486d.png
 有其德中正无过咎而天下尚有未信服归附者盖
 其道未光大也永元贞之道未至也在脩德以来之
 如苗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舜德非不至也盖有远
 近昏明之异故其归有先后既有未归则当脩德也
 所为德元永贞之道也元首也长也为君德首出庶
 物君长群生有尊大之义焉有主统之义焉而又恒
 永贞固则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思不服矣乃无匪
 孚而其悔亡也所谓悔志之未光心之未慊也○象
卷四十五 第 14a 页 WYG0015-0487a.png
 举爻上句王者之志必欲诚信著于天下有感必通
 含生之类莫不怀归若尚有匪孚是其志之未光大
 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居得盛位不能充以大人之德系应于
 二故曰有位履非不正故无咎然非君人之大信为
 德非厚不能无悔故元永贞而后悔亡(易/说)
 白云郭氏曰居萃之时得位之当者九五而已然有
 其位斯有其事主天下之萃则其事也能充其道故
卷四十五 第 14b 页 WYG0015-0487b.png
 为大人不能充其道则仅有其位无过亦幸矣汤之
 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岂有位无咎而已哉故九五为
 匪孚也匪孚者未能大信于天下也不能信于天下
 则将有悔矣唯元永贞可以无悔元者尽君长之道
 也永可久也贞正也得位而孚充是三者之道则大
 君之能事毕矣汤文是也得位而匪孚未能信于天
 下故特悔亡而已此象所以言志未光也九五宜能
 充其道而爻象弗与何哉盖九四下比群阴非其位
卷四十五 第 15a 页 WYG0015-0487c.png
 而有其道矣萃聚之权独在九四凡以九五未能孚
 于天下故也此爻辞弗与之义也必曰萃有位又见
 徒有其位而已所以甚言无其道也然九四大吉无
 咎而象曰位不当九五萃有位而象曰志未光者以
 见九四得萃聚之道而无君位可行九五虽有君位
 而其志未光大也(易/说)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伊川先生曰六说之主阴柔小人说高位而处之天
卷四十五 第 15b 页 WYG0015-0487d.png
 下孰肯与也求萃而人莫之与其穷至于赍咨而涕
 洟也赍咨咨嗟也人之绝之由己自取又将谁咎为
 人恶绝不知所为则陨穫而至嗟涕真小人之情状
 也○小人所处常失其宜既贪而从欲不能自择安
 地至于困穷则颠沛不知所为六之涕洟盖不安于
 处上也君子慎其所处非义不居不幸而有危困则
 泰然自安不以累其心小人居不择安常履非据及
 其穷迫则陨穫躁挠甚至涕泣为可羞也未者非遽
卷四十五 第 16a 页 WYG0015-0488a.png
 之辞犹俗云未便也未便能安于上也阴而居上孤
 处无与既非其据岂能安乎(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以阴居上极物之萃非所堪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众阴可与之聚则远而在下二阳可从
 之而聚而已独乘之当萃之时失其所聚者上六也
 故有赍咨涕洟之象然能赍咨涕洟不敢自安于上
 犹为知惧之人故虽失其所聚亦无咎矣(易/说)
 
卷四十五 第 16b 页 WYG0015-0488b.png
 
 
 
 
 
 
 
 大易粹言卷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