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粹言-宋-方闻一卷四十一

卷四十一 第 1a 页 WYG0015-04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粹言卷四十一   宋 方闻一 编
(兑下/艮上)
 伊川先生曰损序卦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
 以损纵缓则必有所失失则损也损所以继解也为
 卦艮上兑下山体高泽体深下深则上益高为损下
 益上之义又泽在山下其气上通润及草木百物是
 损下而益上也又下为兑说三爻皆上应是说以奉
卷四十一 第 1b 页 WYG0015-0445b.png
 上亦损下益上之义天下兑之成兑由六三之变也
 上艮之成艮自上九之变也三本刚而成柔上本柔
 而成刚亦损下益上之义损上而益于下则为益取
 下而益于上则为损在人上者施其泽以及下则益
 也取其下以自厚则损也譬诸垒土损于上以培厚
 其基本则上下安固矣岂非益乎取于下以增上之
 高则危坠至矣岂非损乎故损者损下益上之义益
 则反是(易/传)
卷四十一 第 2a 页 WYG0015-0445c.png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伊川先生曰损减损也凡损抑其过以就义理皆损
 之道也损之道必有孚诚谓至诚顺于理也损而顺
 理则大善而吉所损无过差可贞固常行而利有所
 往也人之所损或过或不及(一有或/常字)或不常(一作/当)皆不
 合正理非有孚也非有孚则无吉而有咎非可贞之
 道不可行也○损者损过而就中损浮末而就本实
 也圣人以宁俭为礼之本故于损发明其义以享祀
卷四十一 第 2b 页 WYG0015-0445d.png
 言之享祀之礼其文最繁然以诚敬为本多仪备物
 所以将饰其诚敬之心饰过其诚则为伪矣损饰所
 以存诚也故云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之约可用
 享祭言在乎诚而已诚为本也天下之害无不由末
 之胜也峻宇彫墙本于宫室酒池肉林本于饮食淫
 酷残忍本于刑罚穷兵黩武本于征讨凡人欲之过
 者皆本于奉养其流之远则为害矣先王制其本者
 天理也后人流于末者人欲也损之义损人欲以复
卷四十一 第 3a 页 WYG0015-0446a.png
 天理而已(并易/传)
 白云郭氏曰名卦之义以一损无复谓之损损而复
 益谓之益故二卦皆有损义而其名则难同也世以
 损有损下厚已之意故以损为非美然损善损恶损
 下损上损其过与不及或损而为君子或损而为小
 人一治一乱莫不谓之损也文王取损恶益善为言
 孔子因之至益则彖言民说无疆然后知损亦有损
 下厚已之意也圣人之旨深矣损恶之至至于有孚
卷四十一 第 3b 页 WYG0015-0446b.png
 是以元吉无咎有可贞之道亦利于有行也曷之用
 二簋可用享犹言何必用多仪所以损其过也且礼
 者中也过则为伪不可谓之礼是以可损也(易/说)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
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
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伊川先生曰损之所以为损者以损于下而益于上
 也取下以益上故云其道上行夫损上而益下则为
卷四十一 第 4a 页 WYG0015-0446c.png
 益损下而益上则为损损基本以为高者岂可谓之
 益乎○元吉者谓损而以至诚则有此元吉以下四
 者损道之尽善也○夫子特释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卦辞简直谓当损去浮饰曰何所用哉二簋可以享
 也厚本损末之谓也夫子恐后人不达遂以为文饰
 当尽去故详言之有本必有末有实必有文天下万
 事无不然者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父子主恩必有严
 顺之体君臣主敬必有承接之仪礼让存乎内待威
卷四十一 第 4b 页 WYG0015-0446d.png
 仪而后行尊卑有其序非物采则(一作/而)无别文之与
 实相须而不可阙也及夫文之胜末之流远本丧实
 乃当损之时也故云曷所用哉二簋足以荐其诚矣
 谓当务实而损饰也夫子恐人之泥言也故复明之
 曰二簋之质用之当有时非其所用而用之不可也
 谓文饰未过而损之与损之至于过甚则非也损刚
 益柔有时刚为过柔为不足损益皆损刚益柔也必
 顺时而行不当时而损益之则非也○或损或益或
卷四十一 第 5a 页 WYG0015-0447a.png
 盈或虚唯随时而已过者损之不足(一作/及)者益之亏
 者盈之实者虚之与时偕行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损下益上损刚益柔非可常行必有孚
 元吉无咎可贞然后利有所进故下云有时(易/说)
 广平游氏曰损之三阳皆损己者也三阴皆受益者
 也损己者或资诸物或取诸身资诸物者损上益下
 如初九是也取诸身者损刚益柔若九二上九是也
 (易/说)
卷四十一 第 5b 页 WYG0015-0447b.png
 龟山杨氏曰损而刚柔皆应故有孚损之不以其道
 则民不应不应则不孚不孚则凶咎随之矣尚可以
 为正乎不可正则无往而可也损之以其道而民弗
 厉虽不盈礼鬼神其享之矣故二簋可用享(易/说)
 白云郭氏曰损自泰来乾之九三损而成兑坤之上
 六益而为艮在卦之象以刚变柔谓之损以柔变刚
 谓之益故曰损下益上以义言之则下流恶也上善
 善也损恶益善则道日进故卦言利有攸往而彖言
卷四十一 第 6a 页 WYG0015-0447c.png
 其道上行也或不知居尊之义损天下以奉一人则
 善日消而恶日进矣迂儒方究多仪备物之享不知
 损过复礼之义则天下不胜其伪矣伊川曰享祀之
 礼以诚敬为本仪物所以饰其诚敬之心饰过其诚
 则为伪矣斯言尽之也祀事在所损则其它可知二
 簋应有时者当末俗繁文之世二簋可享也时方得
 礼之中则二簋为不及矣所谓可用享者盖欲著诚
 去伪损其末节宁俭之意也可仅辞也非中礼之享
卷四十一 第 6b 页 WYG0015-0447d.png
 也损刚者损乾之三也益柔者益坤之上也损刚益
 柔有时者亦犹二簋之享刚亦有时而不可损也故
 损益盈虚之道又有时焉遇其时则道与偕行矣以
 此见圣人非固为损益皆因其时而已(易/说)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伊川先生曰山下有泽气通上润与深下以增高皆
 损下之象君子观损之象以损于己在修已之道所
 当损者唯忿与欲故以惩戒其忿怒窒塞其意欲也
卷四十一 第 7a 页 WYG0015-0448a.png
 (易/传)
 龟山杨氏曰君子之脩德可损者莫过乎忿欲忿之
 不惩必至于迁怒欲之不窒必至于贰过(易/说)○五事
 以思为主故思曰睿睿作圣则德以思而后成也易
 曰损德之脩也而损之象曰君子以惩忿窒欲则德
 之脩也所当损者惟忿欲而已故德以思而成以忿
 欲而败而九思始于视听貌言而终于忿思难见得
 思义者以此(语/解)
卷四十一 第 7b 页 WYG0015-0448b.png
 白云郭氏曰山泽言二卦之体损之所以为损彖言
 损下益上而已忿欲小人之道也恶之所积伪之所
 生也必先惩忿窒欲以去小人之道然后君子此损
 所以为一损不复而系辞曰损德之脩也然欲者平
 居无时不生故直欲窒之忿有时而作也遇作之时
 则惩之而已(易/说)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伊川先生曰损之义损刚益柔损下益上也初以阳
卷四十一 第 8a 页 WYG0015-0448c.png
 刚应于四四以阴柔居上位赖初之益者也下之益
 上当损己而不自以为功所益于上者事既已则速
 去之不居其功乃无咎也若享其成功之美非损己
 益上也于为下之道为有咎矣四之阴柔赖初者也
 故听于初初当酌度其宜而损己以益之过与不及
 皆不可也○尚上也时之所崇用为尚初之所尚者
 与上合志也四赖于初初益于四与上合志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损刚益柔有时损不可过抑而居下有
卷四十一 第 8b 页 WYG0015-0448d.png
 为而然故事已则当速反于上与四合志损不以中
 未免于咎也(易/说)
 广平游氏曰损之初九曰已事遄往所谓事者损之
 事也言损初之实以益四之虚也未事而往则恭敬
 无实而人未孚后事而缓往则于疾无损而事不济
 四之志欲损其疾而初遄往使遄有喜焉故曰尚合
 志也然损下以益上者或失其节则后难继故必酌
 损之(易/说)
卷四十一 第 9a 页 WYG0015-0449a.png
 白云郭氏曰系辞曰损先难而后易已事谓毕先难
 之事也遄往后易也以其道先难故言之于初也已
 事遄往则无咎以明难事未已往则咎矣以彖观之
 损下为先难之事也以象观之惩忿窒欲为先难之
 事也酌损之者酌其宜而损之过与不及皆非酌损
 也象言已事遄往尚合志者盖损下益上则其道上
 行是以上合六四之志颜渊问克己复礼孔子告以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请事
卷四十一 第 9b 页 WYG0015-0449b.png
 斯语所谓已事酌损也所谓惩忿窒欲也所谓先难
 也脩德也损之道如是而已(易/说)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伊川先生曰二以刚中当损刚之时居柔而说体上
 应六五阴柔之君以柔说应上则失其刚中之德故
 戒所利在贞正也征行也离乎中则失其贞正而凶
 矣守其中乃贞也弗损益之不自损其刚贞则能益
 其上乃益之也若失其刚贞而用柔说适足以损之
卷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0015-0449c.png
 而已(一无而/已字)非损己而(一有/以字)益上也世之愚者有虽
 无邪心而唯知竭力顺上为忠者盖不知弗损益之
 之义也○九居二非正也处说非刚也而得中为善
 若守其中德何有不善岂有中而不正者岂有中而
 有过者二所谓利贞以中为志也志存乎中则自正
 矣大率中重于正中则正矣正不必中也能守中则
 有益于上矣(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以阳居阴刚德已损故以征则凶能志
卷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0015-0449d.png
 于正则虽损非损其实受益(易/说)
 广平游氏曰兑之情说而阳之性好动故损之九二
 有利贞征凶之戒盖二既得中矣恐其锐于有为而
 失中或至于畔道也○由中出者既已与人已愈多
 故曰弗损益之而其益无方也(并易/说)
 龟山杨氏曰损不可过也故初则酌损之二得中故
 利正征则凶矣满招损谦受益中以为志则有受益
 之道也故弗损益之(自初九至/此易说)
卷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0015-0450a.png
 白云郭氏曰初能已事遄往故二有可贞之道可贞
 而言征凶者三损于上足以致益二复损之则过矣
 故以征为凶而弗损也弗损所以益德也九二得中
 故曰中以为志(易/说)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象曰一人行
三则疑也
 明道先生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自然理如此道无
 无对有阴则有阳有善则有恶有是则有非无一亦
卷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0015-0450b.png
 无三故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只是
 二也(入关/语录)
 伊川先生曰损者损所馀也益者益不足也三人谓
 下三阳上三阴三阳同行则损九三以益上三阴同
 行则损上六以为二三人行则损一人也上以柔易
 刚而谓之损但言其减一耳上与三虽本相应由二
 爻升降而一卦皆成两相与也初二二阳四五二阴
 同德相比三与上应皆两相与则其志专皆为得其
卷四十一 第 12a 页 WYG0015-0450c.png
 友也三虽与四相比然异体而应上非同行者也三
 人则损一人一人则得其友盖天下无不二者一与
 二相对待生生之本也三则馀而当损矣此损益之
 大义也夫子又于系辞尽其义曰天地絪缊万物化
 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
 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絪缊交密之状天地之气相
 交而密则生万物之化醇醇谓醲厚醲厚犹精一也
 男女精气交构则化生万物唯精醇专一所以能生
卷四十一 第 12b 页 WYG0015-0450d.png
 也一阴一阳岂可二也故三则当损言专致乎一也
 天地之间当损益之明且大者莫过此也○一人行
 而得一人乃得友也若三人行则疑所与矣理当损
 去其一人损其馀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六三本为上六与坤同体若连茹汇征
 三人并行则反非益上之道也(易/说)
 广平游氏曰上之所任者在道故三得于上为得友
 友者以道言也下之所任者在事故上得于三为得
卷四十一 第 13a 页 WYG0015-0451a.png
 臣臣者以事上言也三人行三阴之象也三阴虽同
 类而志不一于上则于三反为累也故曰损一人盖
 德二三故也一人行则三与上为正应故曰得其友
 盖德惟一故也己之德二三能无疑乎庄子所谓汝
 何与人偕来之众者亦言用志之不一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阴虚而阳实故阳施而阴受受则益施
 则损盖天地之义也艮三索而得男兑三索而得女
 乾坤交索而男女成焉故三之与上所以有构精絪
卷四十一 第 13b 页 WYG0015-0451b.png
 缊之义也夫天地之絪缊男女之构精其致一至矣
 是理也可以意致而言之所不能喻也以乾之三而
 索于坤则是三人行而损一人也索之而男女成焉
 是得其友也乾坤合而损益之义著非致一其孰能
 与此哉(易/说)
 白云郭氏曰三人三阳也三阳汇征而损一人谓六
 三之损也一人行者上九之行也上九行而下得六
 三为应故云得其友也以泰之乾坤论之则三乾也
卷四十一 第 14a 页 WYG0015-0451c.png
 上坤也乾坤交变故系辞言天地絪缊也以三人一
 人言之则六三兑女也上九艮男也故系辞言男女
 构精也三则疑者损之成卦由六三上九之庆得其
 友也三爻虽皆应而非艮兑成卦之主不可言得其
 友故一人行则可三则疑也三阳盛极必损之道故
 于六三言此(易/说)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伊川先生曰四以阴柔居上与初之刚阳相应在损
卷四十一 第 14b 页 WYG0015-0451d.png
 时而应刚能白损以从刚阳也损不善以从善也初
 之益四损其柔而益之以刚损其不善也故曰损其
 疾疾谓疾病不善也损于不善唯使之遄速则有喜
 而无咎人之损过唯患不速速则不至于深过为可
 喜也○损其所疾固可喜也云亦发语辞(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六三志应于上近不相得不固其路使
 速应于上则初九之应无所间阻故曰损其疾使彼
 有喜故已亦可喜而无咎也(易/说)
卷四十一 第 15a 页 WYG0015-0452a.png
 广平游氏曰物之出有限故必酌损之而所益不过
 亦可喜而已已则有疾初无可喜也因人以去之故
 曰亦可喜也○六五自上祐六四得其友而为上九
 忘家之臣岂徒损其疾而已哉(并易/说)
 龟山杨氏曰损之为卦用下益上则上皆获益者也
 六四承乘皆阴偏于阴者也阴阳失其平则为疾初
 与己应得阳而损其疾也为损而至于损其疾亦可
 喜也(易/说)
卷四十一 第 15b 页 WYG0015-0452b.png
 白云郭氏曰疾害己者也先损其害己者然后遄有
 喜犹已事遄往皆先难后易之义也先损其疾至于
 遄有喜是以无咎初九六四之辞略相类者上下皆
 为损之初也亦可喜者能损其疾虽未至于道之大
 成已可喜矣意必固我人之疾也孔子绝之迁怒贰
 过人之疾也颜子去之谓之损其疾者如此故曰损
 以远害(易/说)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象曰六五元吉自
卷四十一 第 16a 页 WYG0015-0452c.png
上祐也
 伊川先生曰六五于损时以中顺居尊位虚其中以
 应乎二之刚阳是人君能虚中自损以顺从在下之
 贤也能如是天下孰不损己自尽以益之故或有益
 之之事则十朋助之矣十众辞龟者决是非吉凶之
 物众人之公论必合正理虽龟筴不能违也如此可
 谓大善之吉矣古人曰谋从众则合天心○所以得
 元吉者以其能尽众人之见合天地之理故自上天
卷四十一 第 16b 页 WYG0015-0452d.png
 降之福祐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龟弗能违言受益之可必信然不疑也
 或益之上九自外来而比之况其下者乎(易/说)
 龟山杨氏曰居损之时柔得尊位虚己而下人则谦
 受益时乃天道天且不违况于人乎况其鬼神乎宜
 其益之者至矣故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易/说)
 白云郭氏曰当损之时下损上益故居尊之位无不
 益也十朋之龟元龟也益之至岂独人事而已虽元
卷四十一 第 17a 页 WYG0015-0453a.png
 龟之灵弗能违此其所以元吉也洪范曰汝则从龟
 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六五之元吉犹
 洪范之大同也自上祐者所谓天且弗违而况于人
 乎况于鬼神乎龟之弗违鬼神从之也先言或益之
 者由人益之而言也先儒皆以十朋为十龟神龟灵
 龟之属非也大贝十朋之龟谓元龟也六五之辞与
 益之六二同者损至六五疑于益矣又其反对之道
 同也或益之谓来益之不一以见人从之多也(易/说)
卷四十一 第 17b 页 WYG0015-0453b.png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象曰弗
损益之大得志也
 伊川先生曰凡损之义有三损己从人也自损以益
 于人也行损道以损于人也损己从人徙于义也自
 损益人及于物也行损道以损于人行其义也各因
 其时取大者言之四五二爻取损己从人下体三爻
 取自损以益人损时之用行损道以损天下之当损
 者也上九则取不行其损为义九居损之终损极而
卷四十一 第 18a 页 WYG0015-0453c.png
 当变者也(一无/者字)以刚阳居上若用(一有/其字)刚以损削于
 下非为上之道其咎大矣若不行其损变而以刚阳
 之道益于下则无咎而得其正且吉也如是则宜有
 所往往则有益矣在上能不损其下而益之天下孰
 不服从从服之众无有内外也故曰得臣无家得臣
 谓得人心归服无家谓无有远近内外之限也○大
 得志也者居上不损下而反益之是君子大得行其
 志也君子之志唯在益于人而已(并易/传)
卷四十一 第 18b 页 WYG0015-0453d.png
 横渠先生曰上九本为九三虽为损下其实上行故
 云弗损益之损终反益反如益卦损上而益下则可
 大得志至于得臣无家言所有之多也以刚在上受
 下之益多矣故无所施损当反益于下故曰弗损益
 之(易/说)
 广平游氏曰得臣无家谓三之致一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居损之上损之极矣损下益上至于极
 而不知止则终必亡而已矣能止而有节岂惟足以
卷四十一 第 19a 页 WYG0015-0454a.png
 补过犹可正而有为得臣而无家也故曰弗损益之
 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上九阳止乎上能止
 而有节者也德宗之播迁卒有忠智之臣为之谋遂
 至复国非得臣无家之效欤(易/说)
 白云郭氏曰一人行而得其友者上九也故无咎贞
 吉利有攸往是由损下益上其道上行之所致也得
 臣无家者天地男女君臣皆一象也得臣即得友之
 义无家者致一之臣象言大得志者脩德而至于无
卷四十一 第 19b 页 WYG0015-0454b.png
 咎贞吉居上而得臣无家在损之时大得志者无踰
 于此矣上九为损道之成益且至矣无家之臣谓六
 三也(易/说)
 
 
 
 
 大易粹言卷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