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粹言-宋-方闻一卷三十

卷三十 第 1a 页 WYG0015-035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粹言卷三十    宋 方闻一 编
(离下/离上)
 伊川先生曰离序卦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
 以离离者丽也陷于险难之中则必有所附丽理自
 然也离所以次坎也离丽也明也取其阴丽于上下
 之阳则为附丽之义取其中虚则为明义离为火火
 体虚丽于物而明者也又为日亦以虚明之象(易/传)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0015-0352b.png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伊川先生曰离丽也万物莫不皆有所丽有形则有
 丽矣在人则为(一无/为字)所亲附之人所由之道所主之
 事皆其所丽也人之所丽利于贞正得其正则可以
 亨通故曰离利贞亨畜牝牛吉牛之性顺而又牝焉
 顺之至也既附丽于正必能顺于正道如牝牛则吉
 也畜牝牛谓养其顺德(一无/德字)人之顺德由养以成既
 丽于正当养习以成其顺德也(易/传)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0015-0352c.png
 横渠先生曰以柔丽乎中正故利贞(易/说)
 白云郭氏曰坎为险为水离为明为火险与明足以
 见坎离之情水与火不足以尽坎离之象而论坎者
 必先水言离者复先明何哉盖坎险难明而水易见
 由水以知险由险以知坎斯得坎之义矣离明易见
 不必因火而后知故直言其明也离之道柔中柔中
 失之无守故必利贞而后亨牝牛性顺而从人柔中
 之道也然其强力足与有守复有贞固之象是以吉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0015-0352d.png
 也离之与坤道虽不同而性略相类故坤之牝马自
 顺而健离之牝牛自柔而强马乾象也故坤之黄裳
 元吉见于六五牛坤象也故离之黄离元吉见于六
 二君臣之辨观二五之象斯得之矣(易/说)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榖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
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伊川先生曰离丽也谓附丽也如日月则丽于天百
 榖草木则丽于土万物莫不各有所丽天地之中无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0015-0353a.png
 无丽之物在人当审其所丽丽得其正则能亨也○
 柔丽乎中正以卦才言也上下皆离重明也五二皆
 处中正丽乎正也君臣上下皆有明德而处中正可
 以化天下成文明之俗也○二五以柔顺丽于中正
 所以能亨人能养其至顺以丽中正则吉故曰畜牝
 牛吉也或曰二则中正矣五以阴居阳得为正乎曰
 离主于所丽五中正之位六丽于正位乃为正也学
 者知时义而不失重轻则可以言易矣(并易/传)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0015-0353b.png
 横渠先生曰日月草木丽天地丽附著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离为火火无常形丽物而有形故离丽
 也夫盈天地之间皆物也未有无所丽而能有成者
 故曰日月丽乎天而明生焉百榖草木丽乎土而利
 成焉皆丽得其正而亨者也重明合二体言也上下
 一德丽乎正也明则诚矣故能化成天下惟天下至
 诚为能化也柔丽乎中正以六二言也柔不中则茹
 不正则邪不足以有行矣故丽乎中正乃亨夫阴以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0015-0353c.png
 顺成为德柔丽中正顺之至也故畜牝牛吉牛顺物
 也牝牛顺之至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坎陷也离丽也刚则有体陷乎阴中所
 以为坎柔则无质丽于阳中所以为离重卦也故日
 月丽乎天在上者也言日月则星辰从可知也百榖
 草木丽乎土在下者也言百榖草木则山林川泽从
 可知也重明以丽乎正人道之离也人者天地之合
 也天一生水于北方水为精地二生火于南方火为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0015-0353d.png
 神其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各有所丽焉故
 合则浑离则散方其合也气聚而成形于有方其离
 也气散而神合于无是以离附物则生去物则灭圣
 人以是而知鬼神之情状原始返终知死生之说是
 故或以言文明或以言物化皆其象也至于言化成
 天下者又推其人道之相资而成功于久也畜牝牛
 吉何也曰乾为马坤为牝马坤为牛离为牝牛亦事
 象之宜也柔之丽乎中者六五也柔之丽乎正者六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0015-0354a.png
 二也兼乎中正之道惟六二则然故利贞亨成卦之
 本在二也二有牛之象而爻之辞曰黄离元吉又从
 可知也牛者强力而顺象六二之方来故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离附丽也万物莫不有所丽在天之日
 月在地之百榖草木皆是也举日月百榖则万物在
 天地之中有形有象者其丽皆一也推而上之虽天
 地圣人不能不丽乎道而道亦不能不丽乎天地圣
 人矣离之为义亦大矣而彖不言者盖坎险难明而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0015-0354b.png
 离明易见不待言而知也是以坎以险而陷离以丽
 而明重明丽乎正者在卦为二五在人为君臣以明
 相继是以化成天下也书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
 事康哉康哉则化成天下矣柔谓二五也丽乎中正
 者贞也贞故亨此畜牝牛吉之义也(易/说)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伊川先生曰若云两明则是二明不见继明之义故
 云明两明而重两谓相继也作离明两而为离继明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0015-0354c.png
 之义也震巽之类亦取荐随之义然离之义尤重也
 大人以德言则圣人以位言则王者大人观离明相
 继之象以世继其明德照临于四方大凡以明相继
 皆继明也举其大者故以世袭继照言之(易/传)
 横渠先生曰明目达聪继明之道也人患堕于博览
 惟大人能勉而继之(易/说)
 龟山杨氏曰一则无所丽两而后有丽焉故曰明两
 作离离丽也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如大明文王有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0015-0354d.png
 声之诗是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象说者谓上下为重明则五君也二臣
 也不得言重明丽乎正也谓先后为重明则前明已
 熄后明方来不得言继明照四方也在书有之尧曰
 放勋舜曰重华不害其为重明也惟文王武王宣重
 光奠丽不害其为继明也是以天下明德皆自虞帝
 始陈教则肄周之所以化成天下也尧舜君臣也而
 并文武父子也而继所遇之时异也(易/说)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0015-0355a.png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尧曰放勋舜曰重华君臣也而
 并文王武王宣重光奠丽父子也而继此所谓继明
 雍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意尽而止耳不必同也坎之
 险难明故象言水荐至因水而知险也离之明易见
 故直言明两作离盖不必因火而后知其明也大人
 者与日月合其明故论继明必以大人为言大人非
 必君父也总君臣父子有是明者皆兼言之如乾之
 二五皆为大人是也(易/说)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0015-0355b.png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象曰履错之敬以避咎也
 伊川先生曰阳固好动又居下而离体阳居下则欲
 进离性炎上志在上丽几于躁动其履错然谓交错
 也虽未进而迹已动矣动则(一无/则字)失居下之分而有
 咎也然其刚明之才若知其义而敬慎之则不至于
 咎矣初在下无位者也明其身之进退乃所丽之道
 也其志既动不能敬慎则妄动是不明所丽乃有咎
 也○履错然欲动而知敬慎不敢进所以求避免过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0015-0355c.png
 咎也居明而刚故知而能辟不刚明则妄动矣(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履错然与之者多也无应于上无所朋
 附以刚处下物所愿交非矜慎之甚何以免咎(易/说)
 龟山杨氏曰履践也藉也履物为践履于物为藉初
 在下以阳藉阴也二以阴丽阳故履错然也错然谓
 交错也二以柔丽刚为文明之主错然而不敬则上
 下紊矣能无咎乎故敬之然后无咎(易/说)
 兼山郭氏曰初九文明之初错然者也不敬何以行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0015-0355d.png
 之子入庙每事问亦其意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文明之初错然者也不敬何以
 行之子入太庙每事问亦履错之敬欤雍曰履下道
 也故为离之初错然之文过则有弊敬所以救其弊
 也使文之弊无自而生焉非辟咎之道欤(易/说)
六二黄离元吉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伊川先生曰二居中得正丽于中正也黄中之色文
 之美也文明中正美之盛也故云黄离以文明中正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0015-0356a.png
 之德上同于文明中顺之君其明如是所丽如是大
 善之吉也○所以元吉者以其得中道也不云正者
 离以中为重所以成文明由中也正在其中矣(并易/传)
 龟山杨氏曰黄中色也美在其中而畅于外者也二
 以柔顺中正丽乎阳而为文明之主故曰黄离元吉
 黄与黄中通理同义(易/说)
 兼山郭氏曰六二离之所以亨柔丽乎中正故亨也
 黄离之所以元吉文明而用中故元吉也故尽一卦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0015-0356b.png
 之美其唯六二乎(易/说)
 白云郭氏曰离之六爻二五为美五得中而非正柔
 丽乎中正者惟六二尽之经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
 居体美在其中则黄为中之色而德之至美者也美
 德在中故能畅于四支发于事业极美之至是以元
 吉也六二之美虽未及乎天下而黄中之理有必至
 焉故言元吉其义之美与坤六五相类而其道则中
 庸之教也(易/说)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0015-0356c.png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象曰日昃
之离何可久也
 伊川先生曰八纯卦皆有二体之义乾内外皆健坤
 上下皆顺震威震相继巽上下顺随坎重险相习离
 二明继照艮内外皆止兑彼己相说而离之义在人
 事最大九三居下体之终是前明将尽后明当继之
 时人之始终时之革易也故为日昃之离日下昃之
 明也昃则将没矣以理言之盛必有衰始必有终常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0015-0356d.png
 道也达者顺理为乐缶常用之器也鼓缶而歌乐其
 常也不能如是则以大耋为嗟忧乃为凶也大耋倾
 没也人之终尽达者则知其常理乐天而已遇常皆
 乐如鼓缶而歌不达者则恐怛有将尽之悲乃大耋
 之嗟为其凶也此处死生之道也耋与昳同○日既
 倾昃明能久乎明者知其然也故求人以继其事退
 处以休其身安常处顺何足以为凶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人向衰暮则尤乐听声音盖留连光景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0015-0357a.png
 视桑榆之暮景不足则贪于为乐惟郑卫之音能令
 人生此意易谓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悲衰暮
 故为乐不为则复嗟年景之不足也○明正将老离
 过于中故哀乐之不常其德凡人不能久也故君子
 为德夭寿不贰(并易/说)
 龟山杨氏曰居下体之终前明将尽矣离为日故有
 日昃之象焉在人则死生终始之变也故不鼓缶而
 歌则大耋之嗟凶夫缶常用之器也明者安常而处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0015-0357b.png
 顺故无常变昧此则大耋之嗟凶矣(易/说)
 兼山郭氏曰九三位已过中故云日昃若不能与时
 进退不忧而乐其能忘大耋之嗟乎故叶公问孔子
 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
 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若孔子者又安有
 大耋之嗟乎(易/说)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0015-0357c.png
 老之将至云尔若孔子者又安有大耋之嗟乎雍曰
 离日也三已过中是为日昃之时以人言之则衰矣
 于斯时也不能忘忧而从乐则大耋之嗟至而凶矣
 众人以歌为乐故此爻从众言之血气既衰之时使
 绝灭众念惟鼓缶而歌以待终焉则良心可复诚日
 著而伪日去矣是所以逸其老也圣人感人之意深
 矣然圣贤之乐亦岂鼓缶而歌哉孔子不复梦见周
 公而述作六经是圣人之乐也颜子不以箪瓢陋巷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0015-0357d.png
 为忧而不改其乐是贤人之乐也圣贤之乐其心与
 众人同其所以为乐则异故接舆歌而过门林类歌
 而拾穗庄周之鼓盆二子之临尸虽狂荡不法以极
 其矫枉之心终不异于众人日昃之歌矣盖未能安
 之者也是以孔氏之门皆无有焉(易/说)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象曰突如其来如无
所容也
 伊川先生曰九四离下体而升上体继明之初故言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0015-0358a.png
 继承之义在上而近君继承之地也以阳居离体而
 处四刚躁而不中正且重刚以不正而刚盛之势突
 如而来非善继者也夫善继者必有巽让之诚顺承
 之道若舜启然今四突如其来失善继之道也又承
 六五阴柔之君其刚盛陵烁之势气焰如焚然故云
 焚如四之所行不善如此必被祸害故曰死如失继
 绍之义承上之道皆逆德也众所弃绝故云弃如至
 于死弃祸之极矣故不假言凶也○上陵其君不顺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0015-0358b.png
 所承人恶众弃天下所不容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处多惧之地而以乘刚故其来也遽其
 处也危无所容安如见弃逐皆斫丽之失中也三刚
 而不可乘五正而不见容(易/说)
 龟山杨氏曰九四以炎上之性当继明之时而丽非
 其正则循沿不休流金焦山势之必至也故突如其
 来如焚如无善继之道也古之善继者如舜避尧之
 子禹避舜之子是也无善继之道则天下所同疾宜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0015-0358c.png
 无所容矣故死如弃如然不言凶者凶不足道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九四离互体有大过之象(易/说)
 白云郭氏曰火性炎上而九四近君当慄慄危惧如
 临深渊可也反肆其刚暴突如其来若火之焚不能
 自制速死之道无踰于斯矣自蹈祸机虽三尺之童
 亦知其非而弃之矣故虽至于死地而人无伤怛之
 心焉方其突然而来烈如猛火人人将望而畏之其
 有见容者乎故象曰无所容也古之君子于进也必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0015-0358d.png
 有渐是以有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之义况居近君多
 惧之地者乎(易/说)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伊川先生曰六五居尊位而守中有文明之德可谓
 善矣然以柔居上在下无助独附丽于刚强之间危
 惧之势也唯其明也故能畏惧之深至于出涕忧虑
 (一作/虞)之深至于戚嗟所以能保其吉也出涕戚嗟极
 言其忧惧之深耳时当然也居尊位而文明知忧畏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0015-0359a.png
 如此故得吉若自恃其文明之德与所丽中正泰然
 不惧(一作/虑)则安能保其吉也○六五之吉者所丽得
 王公之位也据在上之势而明察事理畏惧忧虞以
 持之所以能吉也不然岂能安乎(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言王公之贵人之所附下以刚进已虽
 忧危终以得众而吉者柔履中正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四近君王公之位也位逼炎上而五乘
 之危难之势也故出涕沱若戚嗟若忧惧之至也然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0015-0359b.png
 以柔顺之资离之弗违故吉唐之太宗杀建成元吉
 而以尉迟敬德持兵入侍可谓突如其来如也高祖
 咈而拒之则祸不可测矣能无忧惧乎惟顺而不违
 故卒成授受之美焉然太宗无死如弃如之祸者以
 其退就臣子之位而不遽进故不及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五虽得中而非正焉又丽乎二刚之间
 未足以致六二之臣以大明德于天下故自伤而出
 涕以至忧戚嗟若也夫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0015-0359c.png
 得禹皋陶为己忧方其不得而为己忧也岂六五出
 涕戚嗟之时欤天下之急务莫急于斯也人君之明
 德莫明于斯也其为吉也亦孰大于是焉是惟离明
 之君乃有戚嗟之吉庸君闇主何足以知之圣人虑
 学者不知戚嗟之明故又曰离王公也言六五之戚
 嗟盖王公思欲相离之意也孟子又言尧舜急亲贤
 所谓亲贤其离王公之义欤(易/说)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象曰王用出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0015-0359d.png
征以正邦也
 伊川先生曰九以阳居上在离之终刚明之极者也
 明则能照刚则能断能照足以察邪恶能断足以行
 威刑故王者宜用如是刚明以辨天下之邪恶而行
 其征伐则有嘉美之功也征伐用刑之大者○夫明
 极则无微不照断极则无所宽宥不约之以中则伤
 于严察矣去天下之恶若尽究其渐染诖误则何可
 胜诛所伤残亦甚矣故但当折取其魁首所执获者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0015-0360a.png
 非其丑类则无残暴之咎也书曰歼厥渠魁胁从罔
 治○王者用此上九之德明照而刚断以察除天下
 之恶所以正治其邦国刚明居上之道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有嘉折首服而善之也获匪其丑执讯
 弗宾示威以正邦而已离道已成然后不附可征(易/说)
 龟山杨氏曰上九处离之终刚明之极也然以刚居
 柔无逸德矣王于出征用此道也故有嘉折首获匪
 其丑胁从罔治也(易/说)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0015-0360b.png
 兼山郭氏曰上九文明之极乃可有征若舜征有苗
 是也又曰离为甲胄为戈兵互体有兑兑为毁折王
 者之师有征无战故有嘉折首获匪其丑犹歼厥渠
 魁胁从罔治如胤征羲和是也夫当嘉会之时而下
 有不丽于正者是宜有征尚且折首获匪其丑者明
 黩武之戒也若是则何必用师乎盖不得已而用之
 正邦故也故左氏曰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于离
 明用师之时是宜发也洪范八政终之以师亦圣人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0015-0360c.png
 之深意(易/说)
 白云郭氏曰圣人以离明之德继照四方天下无不
 仰其化成又岂争地争城威强天下也哉盖有不得
 已之师出焉且征者正也各欲正已也谓之出征正
 已而已必不得已而至于战不过折获非其善类者
 耳如歼厥渠魁胁从罔治盖非玉石俱焚之师也谓
 之有嘉在此而已非嘉其胜敌之功也故知舜征有
 苗启攻有扈成王伐淮夷皆非得已之师用以正邦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0015-0360d.png
 而已惟出于不得已故无咎若得已而不已则过矣
 正邦者非利人民土地之师也(易/说)
 
 
 
 
 
 大易粹言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