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015-019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粹言卷十六 宋 方闻一 编
䷏
明道先生曰豫者备豫也逸豫也事豫故逸乐其义
一也
伊川先生曰豫序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承二卦之义而为次也有既大而能谦则有豫乐也
豫者安和说乐之义为卦震上坤下顺动之象动而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015-0198d.png
和顺是以豫也九四为动之主上下群阴所共应也
坤又承之以顺是以动而上下顺应故为和豫之义
以二象言之雷出于地上阳始潜闭于地中及
其动而出地奋发其声通畅和豫故为豫也
豫利建侯行师
伊川先生曰豫顺而动也豫之义所利在于建侯行
师夫建侯树屏所以共安天下诸侯和顺则万
民说服兵师之兴众心和说则顺从而有功故说豫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015-0199a.png
之道利于建侯行师也又上动而下顺诸侯从王师
众顺令之象君万邦聚大众非利说不能使之服从
也
白云郭氏曰马氏王氏以豫为乐从释诂也关氏曰
豫备也备豫则安逸也孔氏为逸豫或亦为说豫亦
释诂之义程氏言动而上下顺应为和豫盖取彖义
诸儒之说不同如此大率易之名卦兼备众义固非
一字可训故豫得兼和说逸乐备豫为名而和说逸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015-0199b.png
乐不可以一字尽豫之道也故伊川既曰和豫又曰
逸豫为得之矣考之于卦独无备豫之义而关子明
言之者盖因系辞言重门击析以待暴客之意也且
豫之为卦上动而下顺惟动丕应徯志者也以此建
侯则内无不服之人以此行师则外无逆命之敌周
封同姓五十而不以为私顺故也所谓利建侯也汤
东西南北之征而天下不以为怨顺故也所谓利行
师也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015-0199c.png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
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
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伊川先生曰刚应谓四为群阴所应刚得众应也志
行谓阳志上行动而上下顺从其志得行也顺以动
豫震动而坤顺为动而顺理顺理而动又为动而众
顺所以豫也○以豫顺而动则天地如之而弗违况
建侯行师岂有不顺乎天地之道万物之理唯至顺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015-0199d.png
而已大人所以先天后天而不违者亦顺乎理而已
○天地以顺动复详言顺动之道天地之运以其顺
动所以日月之度不过差四时之行不愆忒圣人以
顺动故经正而民兴于善刑罚清简而万民服也○
既言豫顺之道矣然其旨味渊永言尽而意有馀也
故复赞之云豫之时义大矣哉欲人研味其理优柔
涵泳而识之也时义谓豫之时义诸卦之时与义用
大者皆赞其大矣哉豫以下十一卦是也豫遁姤旅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015-0200a.png
言时义坎睽蹇言时用颐大过解革言时各以其大
者也
横渠先生曰上动而下不顺非建侯行师之利也
龟山杨氏曰屯者建侯之时豫有建侯行师之道一
阳为顺动之主而上下应之故其志行顺以动合二
体言之也此卦之所以为豫也动而不以顺则上下
不应而能志行致天下之豫未之有也既豫矣则顺
以动乃处豫之道也夫圣人应天下之用非外袭而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015-0200b.png
取之也即诸体而已矣
白云郭氏曰三才一理也顺之则易逆之则难行于
一身尚不能违况有天下国家如建侯行师者乎故
得其理而顺动则豫虽天地于日月四时尚不能外
此则人道固不能违也是以圣人刑罚清而民服所
以为顺也欤夫顺坤道也贯通三才非止人事故论
其时则建侯行师论其义则天地如之不亦大乎卦
以九四为主言刚应而志行者群阴应刚得行其志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015-0200c.png
顺动而已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
祖考
伊川先生曰雷者阳气奋发阴阳相薄而成声也阳
始潜闭地中及其动则出地奋震也始闭郁及奋发
则通畅和豫故为豫也坤顺震发和顺积中而发于
声乐之象也先王观雷出地而奋和畅发于声之象
作声乐以褒崇功德其殷盛至于荐之上帝推配之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015-0200d.png
以祖考殷盛也礼有殷奠谓盛也荐上帝配祖考盛
之至也
横渠先生曰王者之乐莫大于是
龟山杨氏曰雷在地中则复而已雷出地故气达而
奋豫此声乐之象也乐记曰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
雨而乐者天地之和也然先王之作乐非徒自豫而
已所以崇德也如咸池大章之类皆是也得四海之
欢心然后可以事上帝配祖考惟豫之时为然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015-0201a.png
兼山郭氏曰象雷出地盖帝出乎震之时于夏则仲
春之二月于周则孟夏之四月也故先儒咸谓天子
三年一郊盖言夏祠上帝于郊诗云昊天有成命是
也周官大司乐以圜钟为宫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
和之琴瑟云门之舞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圜钟夹钟
也于夏时二月律也则雷出地奋豫而作乐崇德其
在于斯时乎帝者生物之宗祖考者人之始也故推
以配焉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015-0201b.png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雷出地盖帝出乎震之时于夏
则仲春之二月于周则孟夏之四月也又曰大司乐
以圜钟为宫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
之舞于地上之圆丘奏之圜钟夹钟也夏时二月律
也则雷出地奋豫而作乐崇德其在于斯时乎帝者
生物之宗祖考者人之始也故推以配焉雍曰雷出
地奋夏之二月天地万物说豫之时也作乐崇德治
定功成君臣万民说豫之时也乐之出虚盖本阴阳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015-0201c.png
之气自无而生有故因器而成声器可见者也声可
闻者也气不作焉声不闻矣雷之收发何以异此故
阴阳者雷之气也而雷者阴阳之声也春秋者又雷
之器也非钟鼓则乐无作止非春秋则雷无收发以
是知雷之与乐非特取象而成其实一气同类特大
而作于天地者曰雷小而作于人者曰乐此见先王
法象乎天地之道也故祭义曰君子合诸天道春禘
秋尝此言夏商之时也又曰禘有乐而尝无乐以见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015-0201d.png
先王作乐之道因雷之收发其微如此盖春秋者天
地之阖辟也一辟而雷奋于是乎作乐故能通阴阳
之气一阖而雷收于是乎不作乐以顺阴阳之理此
所以禘有乐而尝无乐合于豫之作乐崇德也
初六鸣豫凶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伊川先生曰初六以阴柔居下四豫之主也而应之
是不中正之小人处豫而为上所宠其志意满极不
胜其豫至发于声音轻浅如是必至于凶也鸣发于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015-0202a.png
声也○象云初六谓其以阴柔处下而志意穷
极不胜其豫至于鸣也必骄肆而致凶矣
横渠先生曰知几者上交不謟今得应于上豫独著
闻终凶之道也故凡豫之理莫若安其分动以义也
龟山杨氏曰和顺积中而形于外所乐者仁义之实
而已夫豫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四以一阳为豫之
主而初以阴柔不中正应之则其鸣也是乃胁肩謟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015-0202b.png
笑而已其凶不亦宜乎
白云郭氏曰初六之鸣如谦上六之鸣感其应而有
求也上六之鸣盖鸣而求谦初六之鸣盖鸣而求豫
豫而知戒尚或有失况知其说逸而鸣以求之乎且
鸣而求谦者志犹未可得况鸣豫乎其志穷凶也宜
矣夫履霜之始未坚冰也驯致其道则坚冰也鸣而
求豫未至于凶驯致其道则凶矣圣人知几故欲早
辩也志穷者穷其求豫之志也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015-0202c.png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明道先生曰介于石理素定也理素定故见几而作
何俟终日哉
伊川先生曰逸豫之道放则失正故豫之诸爻多不
得正才与时合也唯六二一爻处中正又无应为自
守之象当豫之时独能以中正自守可谓特立之操
是以节介如石之坚也介于石其介如石也人之于
豫乐心说之故迟迟遂至于耽恋不能已也二以中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015-0202d.png
正自守其介如石其去之速不俟终日故贞正而吉
也处豫不可安且久也久则溺矣如二可谓见几而
作者也夫子因二之见几而极言知几之道曰知几
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謟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
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
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夫见事之几微
者其神妙矣乎君子上交不至于謟下交不至于渎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015-0203a.png
者盖知几也不知几则至于过而不已交于上以恭
巽故过则为謟交于下以和易故过则为渎君子见
于几微故不至于过也所谓几者始动之微也吉凶
之端可先见而未著者也独言吉者见之于先岂复
至有凶也君子明哲见事之几微故能其介如石其
守既坚则不惑而明见几而动岂俟终日也断别也
其判别可见矣微与彰柔与刚相对者也君子见微
则知彰矣见柔则知刚矣知几如是众所仰也故赞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015-0203b.png
之曰万夫之望○能不终日而贞且吉者以有中正
之德也中正故其守坚而能辩之早去之速爻言六
二处豫之道为教之意深矣
横渠先生曰不终日贞吉言疾正则吉也六二以阴
居阴独无累于四故其介如石虽体柔顺以其在中
而静何俟终日必知几而正矣体顺用中以阴居阴
坚介如石故在理则悟为豫之吉莫甚焉不以说豫
而流也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015-0203c.png
龟山杨氏曰六二柔顺中正无应于上下故介于石
言静而正也夫一物不该非中也有所倚非正也豫
者顺动之时也极天下之大顺其惟六二乎以中正
故也唯中正为能会物于一己虽动之微其知之矣
斯所以为知几其神乎
兼山郭氏曰六二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
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此言豫之有素也况六二柔顺中正无上下之交介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015-0203d.png
于石焉其为豫也至矣中正介于石可也若夫上交
不謟下交不渎非知几讵能之乎
白云郭氏曰系辞曰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又
曰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是以圣人贵夫知几者
以此豫之六二知几之君子也知逸豫之道必凶而
后已故不为逸豫中正自居介如石焉守以贞固是
以吉也观其上交不謟是不与上为豫也下交不渎
是不与下为豫也上下无与应不得变其志故中正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015-0204a.png
之道常存而贞固之守益坚非介如石之象乎终日
则失于不能早辩不终日所以为知几也古之人行
此道者其惟文王乎始于忧勤终于逸乐文王之治
也至于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故能享国
久长而得介于石之吉也明此道者其惟周公乎观
其作无逸以戒成王曰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
万民惟正之供故成王能持盈守成为太平之君子
亦得介于石之吉也不然则盘游无度太康尸位之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015-0204b.png
逸豫也酗于酒德商王受之迷乱也故孔子曰知几
其神矣乎惟文王周公其尽之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伊川先生曰六三阴而居阳不中不正之人也以不
中正而处豫动皆有悔盱上视也上瞻望于四则以
不中正不为四所取故有悔也四豫之主与之切近
苟迟迟而不前则见弃绝亦有悔也盖处身不正进
退皆有悔吝当如之何在正身而已君子处己有道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015-0204c.png
以礼制心虽处豫时不失中正故无悔也○自处不
当失中正也是以进退有悔
龟山杨氏曰盱上视也盱豫求豫于上也处非中正
故盱则失义迟则失时皆不免于悔也与六二介于
石不终日异矣
白云郭氏曰处豫之道戒在于不能自立而优柔无
断是以驯致必至于凶故六二以介如石为得而六
三以盱迟有失也夫睢盱视上而说之非介如石者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015-0204d.png
也迟迟疑而有待非不终日者也视而悦之者失于
不立迟疑有待者失于无断与夫鸣而求之者过犹
不及耳宜其皆为有悔之道欲无悔者无它道焉介
然不动以守之断然不疑以行之惟此见六二之贞
可谓能行者也孔子之不惑颜子之弗失孟子之不
动心亦皆六二介于石之道欤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
行也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015-0205a.png
伊川先生曰豫之所以为豫者由九四也为动
之主动而众阴说顺为豫之义四大臣之位六五之
君顺从之以阳刚而任上之事豫之所由也故云由
豫大有得言得大行其志以致天下之豫也勿疑朋
盍簪四居大臣之位承柔弱之君而当天下之任危
疑之地也独当上之倚任而下无同德之助所以疑
也惟当尽其至诚勿有疑虑则朋类自当合聚
夫欲上下之信惟至诚而已苟尽其至诚则何患乎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015-0205b.png
其无助也簪聚也簪之名簪取聚发也或
曰卦惟一阳安得同德之助曰居上位而至诚求助
理必得之姤之九五曰有陨自天是也四以阳刚迫
近君位而专主乎豫圣人宜为之戒而不然者
豫和顺之道也由和顺之道不失为臣之正也如此
而专主于豫乃是任天下之事而致时于豫者也故
唯戒以至诚勿疑○由已而致天下于乐豫故为大
有得谓其志得大行也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015-0205c.png
龟山杨氏曰四以一阳为顺动之主刚应而志行天
下由之而豫也故大有得也处多惧之地承柔弱之
君而任天下之责危疑之时也惟至诚为能通天下
之志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故曰勿疑朋盍簪言
诚而不疑则其类自合矣簪发之簪则其合也固矣
方成王幼冲周公为冢宰百官总己而听焉上则成
王未悟下则群叔流言危疑之甚也惟周公以身任之
而不疑故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此朋盍簪之谓也使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015-0205d.png
周公怀自疑之心畏艰大之言以考翼不可征则乱
无日矣其能成宁考之图功哉
兼山郭氏曰九四顺以动豫而一阳以总之上无刚
健之君下无分民之臣是以为由豫也然而功震主
者身必危能无疑乎惟在豫之时有阳胜之德故可
以总众志以安上也盖道足乎己时有所当然则其
志得行不然桓文之举未免为三王之罪人也
白云郭氏曰九四以一阳而总众阴为豫之主以顺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015-0206a.png
动自任者方是时上无刚健之君则众阴不得不由
之以豫也由之以豫则天下少安所以大有得也然
处由豫之道在于信立而勿疑勿疑故朋盍朋盍则
总众智力以安上其序如此也昔齐晋之霸也归鲁
三败之地示原三日之围可谓信立矣会于葵丘会
于践土可谓朋盍矣总诸侯以尊王室非安上乎此
虽霸者之事然孔子尝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盖孔子之意以为虽非三王之举岂不愈于委而弃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015-0206b.png
之夷狄也哉是所以由豫之为大有得也伊川曰簪
聚也簪之名取聚发也
六五贞疾恒不死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
亡也
伊川先生曰六五以阴柔居君位当豫之时沈
溺于豫不能自立者也权之所主众之所归皆在于
四四之阳刚得众非耽惑柔弱之君所能制也乃柔
弱不能自立之君受制于专权之臣也居得君位贞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015-0206c.png
也受制于下有疾苦也六居尊位权虽失而位未亡
也故云贞疾恒不死言贞而有疾常疾而不死如汉
魏末世之君也人君致危亡之道非一而以豫为多
在四不言失正而于五乃见其强逼者四本无失故
于四言大臣任天下之事之义于五则言柔弱居尊
不能自立威权去己之义各据爻以取义故不同也
若五不失君道而四主于豫乃是任得人安享其功
如太甲成王也蒙亦以阴居尊位二以阳为蒙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015-0206d.png
之主然彼吉而此疾者时不同也童蒙而资之于人
宜也耽豫而失之于人危亡之道也故蒙相应则倚
任者豫相逼则失权者也又上下之心专归于四也
○贞而疾由乘刚为刚所逼也恒不死中之尊位未
亡也
龟山杨氏曰居豫之时无刚健之才逸于豫者也孟
子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六五之乘刚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之谓也左右正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015-0207a.png
救之故以正为疾虽未能执其中而中未亡也则不
死于安乐矣故常不死
兼山郭氏曰六五谦轻而豫怠也怠则失其柄也久
矣然而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常
亡六五非能固存其不亡也仅矣乘刚疾也九四亦
震体顺动之臣也
白云郭氏曰伊川曰居得君位贞也受制于四有疾
也五居尊位权虽失而位未亡故云贞疾恒不死雍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015-0207b.png
曰九四以一刚为豫之主六五不能正为君之道求
其所以然盖失于好逸不知文王周公之戒驯致于
君弱臣强而不能振也其犹平王东迁下堂而见诸
侯之时乎君德微矣虽仅能守其位譬夫人之老也
血气既衰疾亦甚矣仅得常不死而已中未亡者终
亡之象己见特其中未尽亡而已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伊川先生曰上六阴柔非有中正之德以阴居上不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015-0207c.png
正也而当豫极之时以君子居斯时亦当戒惧况阴
柔乎乃耽肆于豫昏迷不知反者也在豫之终故为
昏冥已成也若能有渝变则可以无咎矣在豫之终
有变之义人之失苟能自变皆可以无咎故冥虽已
成能变则善也圣人发此义所以劝迁善也故更不
言冥之凶专言渝之无咎○昏冥于豫至于终极灾
咎行及矣其可长然乎当速渝也
龟山杨氏曰豫之终沈冥于豫者也故冥豫成然居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015-0207d.png
动之极有变之象焉故曰有渝无咎然君子与人为
善故不言冥豫之凶而专言有渝之无咎也
兼山郭氏曰上六豫之极也然豫有二义犹所谓一
极备凶一极无凶者也如利建侯行师顺以动豫豫
顺以动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无凶可也若冥豫在上
而不知变惟康好逸豫乃盘游无度备凶者也是以
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则有穷后羿因民弗
忍距于河者有以致之焉尔而孔子之辞戒之在逸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015-0208a.png
而不及其备者岂圣人之情见辞者乎
白云郭氏曰上六豫极之时冥昧耽乐迷不知反豫
之凶将成矣或有变焉亦且无咎盖豫虽必至于凶
而上六知变之位圣人贵其能变故不言冥之凶而
言渝之无咎也且于初六之鸣未凶而言凶上六之
冥当凶而曰无咎何哉盖鸣于终者则未必凶鸣于
初者驯致于终则其凶必矣冥于终者变则无咎冥
于初者虽变亦有咎其凶又有甚于鸣矣故上六之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015-0208b.png
冥始勤而终怠者也非若鸣之怠于初也是以其为
凶咎系乎初终而不与于鸣冥之轻重也
大易粹言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