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四 第 1a 页 WYG0123-063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曰讲礼记解义卷五十四
仲尼燕居
此与孔子閒居俱取篇首四字为名家语合燕居閒
居为一篇篇名谓之论礼其词小有异同陆氏佃曰
退朝曰燕退燕曰閒言礼燕居之事也言诗閒居之
事也
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于礼子曰居女三
卷五十四 第 1b 页 WYG0123-0633b.png
人者吾语女礼使女以礼周流无不遍也子贡越席而
对曰敢问何如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
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曰给夺慈仁
此孔子启群贤以学礼而因示以当学之意也纵言
谓泛言诸事仲尼当燕居之时有子张子贡言游侍
于侧纵言而至于礼子曰居女三人者吾试语女以
礼使女以礼随遇而施周旋流转而无所不遍也子
贡越席而对曰敢问何如子曰敬存于心而不中礼
卷五十四 第 2a 页 WYG0123-0634a.png
则简略而谓之野恭见于貌而不中礼则致饰而谓
之给勇𤼵于气而不中礼则好胜而谓之逆野与逆
犹为直情径行惟便给则徇外忘内实有害于慈仁
而不可不重以为戒也郑氏注曰感子贡也子贡辨
近于给
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
不能教也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
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卷五十四 第 2b 页 WYG0123-0634b.png
此言道贵于中而示以制中之要也卜子夏名商子
曰师尔失之过而商也则又不及子产犹之众人之
母也能食之而不能教也子贡越席而先对曰过不
及皆非中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其惟礼乎
殆莫有如礼者夫礼称情而立文乃所以制中也盖
中者性之德也礼以节性故曰所以制中
子贡退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与子曰
然然则何如子曰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尝禘之礼
卷五十四 第 3a 页 WYG0123-0634c.png
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死丧也射乡之礼所
以仁乡党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
此言尽礼即以尽仁也领犹治也馈奠丧奠也子贡
既退言游进而问曰夫子言礼以制中敢问礼也者
殆所以管领其恶而成全其好者与子曰然然则所
谓礼者何如子曰郊天社地之义所以反始而仁鬼
神也秋尝夏禘之礼所以追远而仁昭穆也馈奠之
礼所以致哀而仁死丧也乡射乡饮之礼所以致让
卷五十四 第 3b 页 WYG0123-0634d.png
而仁乡党也食飨之礼所以合欢而仁宾客也仁之
发而礼行焉固非徒外之文而已也
子曰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
乎
此申言郊社之礼之重也子曰人诚明乎郊社之义
与尝禘之礼则推以治国有不犹指诸掌之易见者
乎盖惟仁人为能飨帝孝子为能飨亲以天地祖宗
之心为心则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而天下不难治矣
卷五十四 第 4a 页 WYG0123-0635a.png
是故以之居处有礼故长幼辨也以之闺门之内有礼
故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礼故官爵序也以之田猎有
礼故戎事闲也以之军旅有礼故武功成也
此言礼之周流无不遍也父子孙为三族礼无乎不
在是故以之居处有礼则长幼以序而无不辨也以
之闺门之内有礼则三族以睦而无不和也以之朝
廷有礼则官爵以列而无不序也以之田猎有礼则
蒐狩以时而戎事闲也以之军旅有礼则果毅以昭
卷五十四 第 4b 页 WYG0123-0635b.png
而武功成也
是故宫室得其度量鼎得其象味得其时乐得其节车
得其式鬼神得其飨丧纪得其哀辨说得其党官得其
体政事得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得其宜
此承上意而广言之也惟礼寓于事是故宫室所以
居身而有以得其度有所居不可无所养故量与鼎
有以得其象味亦有以得其时有所养不可无所安
故乐以安乎心而有以得其节车以安乎行而有以
卷五十四 第 5a 页 WYG0123-0635c.png
得其式由是幽而事鬼神则有以受福而得其飨明
而治丧纪则有以自致而得其哀出而从辨说则有
以察伦而得其党居官则称职而有以得其体政事
则从善而有以得其施以至加于身而措于前凡众
之动盖未有不得其宜者方氏悫曰宫室得其度如
奥为尊者所居阼为主人所立寝则无侵房则有方
之类量得其象如左为升以象阳升右为合以象阴
合仰为斛以象显而承覆为斗以象隐而庇鼎得其
卷五十四 第 5b 页 WYG0123-0635d.png
象如口象有所安乎上足象有所立乎下足奇其数
而参天耳偶其数而两地味得其时如春多酸夏多
苦秋多辛冬多咸之类乐得其节若阳而不散阴而
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之类鬼神得其飨如天神
皆降地祗皆出人鬼皆格之类丧纪得其哀如𤼵于
容体发于声音言语𤼵于饮食居处衣服之类辨说
得其党如在官言官在府言府之类官得其体如天
官掌邦治地官掌邦教之类政事得其施如施典于
卷五十四 第 6a 页 WYG0123-0636a.png
邦国施则于都鄙施法于官府之类刘氏曰礼以制
中无过不及故凡众之动无不得其时中之宜经礼
三百曲礼三千无一事之非仁也
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
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
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
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
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
卷五十四 第 6b 页 WYG0123-0636b.png
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
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飨丧纪失其哀辨说
失其党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
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于众也
此反言以结上文见治国不可无礼也伥伥无定向
之貌祖之言始倡率之意也洽合也子曰礼者何也
即事之所由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礼以为治治国
而无礼譬犹瞽者无人为之相步伥伥乎其何之譬
卷五十四 第 7a 页 WYG0123-0636c.png
如终夜有所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果无礼则
手足将无所措耳目将无所加进退揖让将无所制
是故以之居处则长幼失其别闺门则三族失其和
朝廷则官爵失其序田猎则戎事失其策军旅则武
功失其制以至于宫室则失其度量鼎则失其象味
则失其时乐则失其节车则失其式鬼神则失其飨
丧纪则失其哀辨说则失其党官则失其体政事则
失其施与夫加于身而措于前凡众之动未有不失
卷五十四 第 7b 页 WYG0123-0636d.png
其宜者如此而为君则必无以倡率而和其众也
子曰慎听之女三人者吾语女礼犹有九焉大飨有四
焉苟知此矣虽在畎亩之中事之圣人已两君相见揖
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下管
象武夏籥序兴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此而
后君子知仁焉行中规还中矩和鸾中采齐客出以雍
彻以振羽是故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入门而金作示
情也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象管示事也是故古之君
卷五十四 第 8a 页 WYG0123-0637a.png
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
此合语三子以礼而即飨礼之大者推之也事之习
其仪也县乐器之县于笋簴者兴作阕止也下管象
武之上缺升歌清庙一句采齐乐章名振羽振鹭之
诗也孔子有见于礼之当学呼三子而教之曰敬听
之女三人者吾语女礼礼之通行犹有九焉大飨有
四焉人苟知此矣虽在畎亩之中躬行实践可进于
圣人之礼乐矣当两君相见始揖让而入门入门而
卷五十四 第 8b 页 WYG0123-0637b.png
乐之县者以作复揖让而升堂升堂则主献宾宾卒
爵而乐止宾酢主主卒爵而乐又止乐工于是升堂
而歌文王清庙之诗堂下以管吹文王之象武王之
大武而又以籥吹禹之大夏依次而兴于是陈其荐
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此则蔼然亲爱之意见于
节文而后君子于礼之行即知其仁焉行而周旋中
乎规折旋中乎矩登车则和鸾之声与采齐相应送
宾之出而歌雍诗礼毕彻器而歌振鹭是可以见君
卷五十四 第 9a 页 WYG0123-0637c.png
子相与无一物而不在乎礼矣入门而金作欲其以
情相接也升歌清庙欲其以德相让也下而管象欲
其以事相成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但
以礼乐相示而意其可知也已吴氏澄曰九者大飨
有四并前仁鬼神以下之五者而为九也大飨之礼
大节有四初迎宾一也次献宾二也次乐宾三也终
送宾四也案诸儒释此经其说不一惟吴氏为得经
意
卷五十四 第 9b 页 WYG0123-0637d.png
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
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
此申言礼乐之义也子曰礼也者事得其理也乐也
者情得其节也君子惟无理不动而无节不作此礼
乐所以皆得也而行礼又有资焉不能诗则于礼无
辨而失之缪不能乐则于礼无文而失之素薄于德
则于礼无实而失之虚案礼以治人之情而其用以
和为贵故通于诗与乐也德者行礼之质如云道不
卷五十四 第 10a 页 WYG0123-0638a.png
虚行矣
子曰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子贡越席而
对曰敢问夔其穷与子曰古之人与古之人也达于礼
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夫夔
达于乐而不达于礼是以传于此名也古之人也
此言礼在人行又因答问以申上文之意也制度俎
豆几筵之属文为登降献酢之属穷犹塞也子曰凡
制度之可遵者在礼文为之可见者在礼推而行之
卷五十四 第 10b 页 WYG0123-0638b.png
其在于人乎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夔之但以乐称
意者其穷于礼与子曰是乃古之人与盖古之人而
未可轻议也夫礼乐之道相为表里若达于礼而不
达于乐则质而无文是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
则和而无节是谓之偏惟夔为典乐之官职在达于
乐而不必其达于礼是以流传于此名也盖洵乎其
为古之人而未可轻议也徐氏师曾曰伯夷典礼尝
让于夔此岂不达于礼者夫子之答可谓婉而章矣
卷五十四 第 11a 页 WYG0123-0638c.png
子张问政子曰师乎前吾语女乎君子明于礼乐举而
错之而已
此言政不外于礼乐也前犹昔也子张因论礼而问
政盖疑其有二道也子曰师乎前吾不尝语女以礼
乐乎君子既明于礼乐则由是举而措之而政不外
焉矣案政者正也礼以正人之身乐以正人之心欧
阳氏所谓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也
子张复问子曰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
卷五十四 第 11b 页 WYG0123-0638d.png
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兴羽籥作钟鼓然后谓
之乐乎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
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太平也诸侯朝万物服体而
百官莫敢不承事矣
此言礼乐不外于吾身也筵席也缀兆舞列也物事
也体犹理也子张复问意以政事多端若必明礼乐
以错之则礼乐当有不止如前所云者子曰师尔以
为必铺几筵备升降酌献酬酢之文然后谓之礼乎
卷五十四 第 12a 页 WYG0123-0639a.png
尔以为必行缀兆兴作夫羽籥钟鼓之器然后谓之
乐乎夫礼乐不在繁文而在实德言而履之则顺乎
当然之序是即礼也行而乐之则得乎自然之和是
即乐也君子致力于此二者南面而立以施于有政
夫是以天下太平也外则诸侯来朝内则万事皆从
其理而百官莫敢有不承事而尽职者矣
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目巧之
室则有奥阼席则有上下车则有左右行则有随立则
卷五十四 第 12b 页 WYG0123-0639b.png
有序古之义也
此言礼必有义以见兴与治之相因也目巧谓不由
法度但据目力之巧也惟礼可错诸政故礼之所兴
乃众之所由治也礼之所废即众之所由乱也先王
制礼虽甚苟简而为目巧之室则必隅有奥而阶有
阼席之设则或以南方为上或以西方为上乘车之
法则君在左而勇士在右行之次则父之齿随行五
年以长则肩随之立之位则天子南面公侯而下各
卷五十四 第 13a 页 WYG0123-0639c.png
有其序此皆古人制礼之义也
室而无奥阼则乱于堂室也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上
也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也行而无随则乱于涂也立
而无序则乱于位也昔圣帝明王诸侯辨贵贱长幼远
近男女外内莫敢相踰越皆由此涂出也三子者既得
闻此言也于夫子昭然若𤼵矇矣
此言废与乱之相因也此涂谓礼也礼以义起如此
是故室若无奥阼则乱于堂室也席若无上下则乱
卷五十四 第 13b 页 WYG0123-0639d.png
于席上也车若无左右则乱于车中也行若无随则
乱于涂间也立若无序则乱于位次也昔圣帝明王
诸侯所为辨爵之贵贱齿之长幼地之远近人之男
女位之外内而莫敢相踰越者皆由此涂以出信乎
礼之不可以弗兴也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于夫子
而昧者以明有昭然若发其矇者矣吴氏澄曰矇谓
以巾幂其目𤼵者彻而去之石梁王氏谓此篇虽有
首尾然词多散漫未必孔子之言也
卷五十四 第 14a 页 WYG0123-0640a.png
孔子閒居
此篇言诗先以为民父母而后继以三王之德洪范
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故其序如此
孔子閒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
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
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
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
此言为民父母之实不外于礼乐也诗大雅泂酌之
卷五十四 第 14b 页 WYG0123-0640b.png
篇凯弟乐易也孔子当閒居之时有子夏侍于侧子
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果何如斯可谓
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欲为民之父母乎是必通达
乎礼乐之本原有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其道广被
于天下而忧其民者无不至凡四方有祸败之衅必
先知而豫防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
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孔子
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
卷五十四 第 15a 页 WYG0123-0640c.png
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
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
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此详言五至之目而及其妙也目正视则明全耳倾
听则聪审子夏曰所谓民之父母者既得而闻之矣
敢问何以谓之五至子曰君子既达礼乐之原则真
切为民而志以至夫在心为志𤼵言为诗故志之所
至而诗亦至焉兴于诗而履之即为礼故诗之所至
卷五十四 第 15b 页 WYG0123-0640d.png
而礼亦至焉立于礼而乐之即为乐故礼之所至而
乐亦至焉乐民之生则必哀民之死故乐之所至而
哀亦至焉哀乐相生应感无迹是故正明目而视之
且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且不可得而闻也志
气塞乎天地而上下同流夫是之谓五至郑氏注曰
凡言至者至于民也志谓恩意也诗谓好恶之情也
云耳不能闻目不能见行之在心也案五至虽列言
之而实不外于礼乐二者志与诗所以原其始哀则
卷五十四 第 16a 页 WYG0123-0641a.png
所以推其终也
子夏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无
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子夏曰三无
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孔子曰夙夜其命宥
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
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此言三无之实而證以诗也其当依诗作基始也宥
宽也密静也逮逮诗作棣棣盛也选择也手行为匍
卷五十四 第 16b 页 WYG0123-0641b.png
伏地为匐子夏曰所谓五至者既得而闻之矣敢问
何以谓之三无孔子曰凡乐皆有声而和之至则为
无声之乐凡礼皆有体而敬之至则为无体之礼凡
丧皆有服而哀之至则为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子
夏曰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若求其类于诗敢问何
诗近之孔子曰周颂昊天有成命篇言文王夙夜积
德以基天命者宏深静谧此无时而不和无声之乐
也邶风柏舟之篇言威仪各极其盛斯简择可以不
卷五十四 第 17a 页 WYG0123-0641c.png
施此无动而不节无体之礼也邶风谷风之篇言凡
民有死丧之祸即急遽以助之此哀不必见于服无
服之丧也案无声者乐之至无体者礼之至无服者
哀之至不言志至而诗至者以志未形于诗乃所谓
礼乐之原也
子夏曰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孔子曰
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子夏曰何如
孔子曰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无服
卷五十四 第 17b 页 WYG0123-0641d.png
之丧内恕孔悲无声之乐气志既得无体之礼威仪翼
翼无服之丧施于四国无声之乐气志既从无体之礼
上下和同无服之丧以畜万邦无声之乐日闻四方无
体之礼日就月将无服之丧纯德孔明无声之乐气志
既起无体之礼施及四海无服之丧施于孙子
此言五起而及其效也起犹棱也恕视人犹己也施
延畜养就成将大也子夏曰三无之道而诗与相近
如此言则大矣美矣盛矣岂言尽于此而已更无可
卷五十四 第 18a 页 WYG0123-0642a.png
以形容之者乎孔子曰何为如是而遂尽也君子之
服行此三无也抑犹有五者以起发其义焉子夏曰
所谓五起者何如孔子曰无声之乐乃天下之至和
故觉气志之不违无体之礼乃天下之至序故觉威
仪之迟迟无服之丧乃天下之至哀故觉内恕之孔
悲而不违又非强合之谓故无声之乐而气志于是
乎既得迟迟又非怠缓之谓故无体之礼而威仪于
是乎翼翼孔悲又非偏爱之谓故无服之丧而直施
卷五十四 第 18b 页 WYG0123-0642b.png
及于四国有所得于己必能无所失于人故无声之
乐而又见其气志之既从有所凛于中必能无所乖
于外故无体之礼而又见其上下之和同有所施于
近必能无所遗于远故无服之丧而又见其畜及乎
万邦信从者多则声名益著故无声之乐而又见其
日闻于四方和同者众则德业益臻故无体之礼而
又见其日就而月将畜养者广则功化益彰故无服
之丧而又见其纯德之孔明至于日闻四方而吾之
卷五十四 第 19a 页 WYG0123-0642c.png
心尤有方兴未艾者故无声之乐而终见其气志之
既起至于日就月将而吾之德尤有久而愈大者故
无体之礼而终见其施及于四海至于纯德孔明而
吾之泽尤有被于无穷者故无服之丧而终见其施
于孙子焉吴氏澄曰五起不大相远只是一节稍进
一节而已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
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
卷五十四 第 19b 页 WYG0123-0642d.png
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
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
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
于九围是汤之德也
此言三王合德于天地而引诗以为汤證也劳者勤
恤之意诗商颂长𤼵之篇齐会也合也言至汤而王
业成与天命会也日齐诗作日跻九围九州之界也
子夏曰古有云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德何如斯
卷五十四 第 20a 页 WYG0123-0643a.png
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三王之王也未尝以位为
乐唯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
孔子曰唯天至高而无私覆地至厚而无私载日月
至明而无私照三王能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
三无私其在诗曰商自契以来己为天命所向而未
尝有违至汤而后与天齐成此王业盖汤应期而降
适当其时其圣敬又日以齐升昭假于天久而不息
唯上帝是敬帝故命之以为法于九州此汤无私之
卷五十四 第 20b 页 WYG0123-0643b.png
德也案此由为民父母而进言之即易所谓与天地
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者也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
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此言天地之无私也形犹迹也露犹发也天运无穷
有四时而天道著矣凡夫春秋冬夏之递嬗风雨以
为舒霜露以为敛无非至教之所在也地气皆天气
也天之神气地实载之神气莫著于风霆风霆流造
卷五十四 第 21a 页 WYG0123-0643c.png
化之形而庶物于以露生焉无非至教之所在也案
天地之所以生物者神气也地载神气与大传乃顺
承天同义圣人父天母地而必曰小心翼翼昭事上
帝者犹斯指也夫
清明在躬气志如神耆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
川出云其在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
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
之德也
卷五十四 第 21b 页 WYG0123-0643d.png
此言文武无私之德参于天地也耆欲家语作有物
有开作其兆或以为字之讹也诗大雅嵩高之篇嵩
诗作崧岳谓五岳峻诗作骏甫甫侯此谓宣王时人
盖作吕刑者之子孙也申申伯也翰干也圣人唯无
私故清明之天德在躬则其气志自有如神之应凡
所愿欲之事将至天必有开发朕兆而豫示其几者
若时雨将降而山川先出云也其在诗曰嵩然而高
之岳其峻上至于天由是降其神灵生甫侯及申伯
卷五十四 第 22a 页 WYG0123-0644a.png
而皆为周之桢干于四国之患难则蕃蔽之于四方
之德泽则宣布之此由文武有无私之德故天为之
生贤佐以兴周也案此诗本美宣王得人之盛而归
德于文武者推所自而言之也
三代之王也必先其令闻诗云明明天子令闻不已三
代之德也弛其文德恊此四国大王之德也子夏蹶然
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
此言三代固以无私之德王天下而又本于先德也
卷五十四 第 22b 页 WYG0123-0644b.png
诗大雅江汉之篇弛犹施也诗作矢陈也协诗作洽
负墙见文王世子三代之王也于未王之先其祖宗
必先有实德以著令善之声闻诗云明明天子令闻
不已此三代之德也施其文德洽此四国此大王之
德也子夏闻夫子之言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父母
斯民德参天地之道如此弟子虽不敏敢不奉顺而
勿失乎案此亦宣王之诗而取类明之文德亦凯弟
之意洽此四国即为民父母可知矣
卷五十四 第 23a 页 WYG0123-0644c.png
卷五十四 第 23b 页 WYG0123-0644d.png
日讲礼记解义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