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a 页 WYG0337-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五十
唐
唐祖神尧皇帝
帝姓李氏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西凉武昭王皓
七世孙祖虎仕西魏赐姓大野氏
父炳周世封唐公帝
生于长安隋初袭父爵大业末为太原留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b 页 WYG0337-0001b.png

守会隋乱起兵入关代隋称帝遂平群雄
而一天下
武德七年
春正月置大中正
依周齐旧制州置中正一人掌知州内人物品量望
第以门望高者领之无品秩
二月封高丽王建武为辽东王
帝以隋末战士多没于高丽赐建武书令悉遣还乃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a 页 WYG0337-0002a.png

索高丽人在中国者归之建武奉诏遣还前后万数
又请颁历乃遣使册封之
置州县乡学
诏州县乡皆置学有明一经以上者咸以名闻
帝诣国子学释奠于先圣先师
诏王公子弟皆就学
三月初定官制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次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b 页 WYG0337-0002b.png

中内侍为六省次御史台次太常至太府为九寺
次将作监次国子学次天
策上将府次左右卫至左右领卫为十四卫
宫置三师三少詹
事及两坊三寺十率府
王公置府佐国官公主置邑司并为
京职事官州县镇戍为外职事官自开府仪同三司
至将仕郎二十八阶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a 页 WYG0337-0002c.png

为文散官骠骑大将军至陪戎副尉三
十一阶
为武散官上柱国至武骑尉十二等
为勋官
夏四月颁新律令
比开皇旧制增新格五十三条
初定均田租庸调法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b 页 WYG0337-0002d.png

丁中之民给田一顷笃疾减什之六寡妻妾
减七皆以什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每丁岁入租粟
二石调随土地所宜绫绢絁
布
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佣日三尺
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
三旬租调俱免水旱虫霜为灾什损四以上免租损
六以上免调损七以上课役俱免凡民赀业分九等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a 页 WYG0337-0003a.png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四邻为保在城邑者
为坊田野者为村食禄之家无得与民争利工商杂
类无与士伍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
十为丁六十为老岁造计帐三年造户籍
六月庆州都督杨文干反遣秦王世民
讨平之
初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当为兄手
刃之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甲欲刺之建成止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b 页 WYG0337-0003b.png

之元吉愠曰为兄计耳于我何有建成擅募骁勇二
千馀人为东宫卫士发幽州突骁三百置宫东诸坊
庆州都督杨文干尝宿卫东宫建成与之亲厚私使
募壮士送长安至是上幸仁智宫
建成居守世民元吉皆从建成使元吉就图世
民又使郎将以甲遗文干使之举兵表里相应郎将
至中途告变上怒召建成建成惧不敢赴詹事主簿
赵弘智劝其贬损车服屏从者诣上谢罪建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a 页 WYG0337-0003c.png

成乃诣仁智宫见上叩头谢罪奋身自掷上怒不解
置之幕下以兵守之驰召文干文干遂发兵反上召
秦王世民告之曰文干事连建成恐应之者众汝宜
自行还立汝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诛其子当
封建成为蜀王蜀兵脆弱他日苟能事汝汝宜全之
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世民既行元吉与妃嫔更迭
为建成请封德彝复为营解于外上意遂变遣建成
还守京师惟责以兄弟不睦归罪于王圭韦挺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b 页 WYG0337-0003d.png

杜淹并流巂州文干陷宁州
世民军至其党杀之传首京师
秋闰七月突厥入寇遣秦王世民将兵禦之
或说上曰突厥所以屡寇关中者以子女玉帛皆在
长安故也若焚长安而不都则强寇自息矣上欲从
之秦王世民谏曰外侮为患自古有之奈何为此以
贻四海羞愿假数年之期臣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
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上曰善建成与妃嫔因共谮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6a 页 WYG0337-0004a.png

世民曰突厥犯边得赂则退秦王外托禦寇之名内
欲总兵权成其篡夺耳上大怒召世民责之会有司
奏突厥内寇上乃改容劳勉诏世民元吉将兵出豳
州以禦之八月突厥受盟而
还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6b 页 WYG0337-0004b.png
上每有寇盗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后猜嫌益
甚
命韦仁寿检校南宁州都督
仁寿性宽厚有识度初为蜀郡司法书佐所论囚至
市犹西向为仁寿礼佛然后死时西南夷内附朝廷
遣使抚之类皆贪纵远民患之上闻仁寿名命检校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7a 页 WYG0337-0004c.png

南宁州都督仁寿既受命将兵五百人至西洱河
周历数千里远人望风归附仁寿承制置七州十
五县各以其豪帅为刺史县令法令清肃远人悦服
各遣子弟入贡
八年春正月以张镇周为舒州都督
镇周舒州人也到州就故宅召亲故酣宴十日赠以
金帛泣与之别曰今日张镇周犹得与故人欢饮明
日之后则舒州都督治百姓耳自是犯法者一无所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7b 页 WYG0337-0004d.png

纵境内肃然
诏许突厥吐谷浑互市
突厥吐谷浑各请互市诏皆许之先是中国丧乱民
乏耕牛至是资于两地杂畜被野
秋七月突厥寇边诏右卫大将军张瑾禦之败绩
先是上与突厥书用敌国礼至是上谓侍臣曰突厥
贪婪无厌朕将征之自今勿复为书皆用诏敇突厥
遂寇灵相潞沁韩朔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8a 页 WYG0337-0005a.png

等州张瑾与战太谷
全军皆没瑾仅以身免长史温彦博为敌所执
敌以彦博职在机近问以国家兵粮虚实彦博不对
敌迁之阴山灵州都督任城王道宗击破敌兵
颉利遣使请和而退
九月令太府检校诸州权量
九年春二月初令州县里闬各祀社稷
初令州县祀社稷士民里闬亦相从立社各申祈报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8b 页 WYG0337-0005b.png

用洽乡党之欢
夏沙汰僧道
太史令傅奕上疏请除佛法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9a 页 WYG0337-0005c.png

诏百官议之惟太仆卿张道源是
奕言萧瑀曰佛圣人也而奕非之非圣人者无法当
治其罪奕曰人之大伦莫如君父佛以世嫡而叛其
父以匹夫而抗天子萧瑀不
生于空桑乃遵无
父之教非孝者无亲瑀之谓矣瑀不能对但合手曰
地狱之设正为是人上亦恶沙门道士苟避征徭不
守戒律诏命有司沙汰天下僧尼道士女冠其精勤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9b 页 WYG0337-0005d.png

练行者迁大寺观庸猥粗秽者勒还乡里京师留三
寺二观诸州各留一所
六月太白经天秦王世民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立世
民为皇太子决军国事
世民既与建成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
有变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尚书温大雅镇洛阳建成
夜召世民饮酒而酖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上谓
世民曰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吾欲立汝为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0a 页 WYG0337-0006a.png

嗣而汝固辞且建成为嗣日久吾不忍夺也观汝兄
弟似不相容不可同处当遣汝居洛阳自陜以东皆
主之仍建天子旌旗如汉梁孝王故事世民泣辞不
许将行建成元吉相与谋曰秦王若至洛阳不可复
制不如留之长安则一匹夫取之易矣乃密令数人
上封事言秦王左右闻往洛阳无不喜跃观其志趣
恐不复来上乃止元吉密请杀世民秦府僚佐皆惶
惧不知所出行台郎中房元龄谓长孙无忌曰今嫌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0b 页 WYG0337-0006b.png

隙已成一旦祸机窃发岂惟府朝涂地乃实社稷之
忧莫若勤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存亡之机正在
今日无忌以告世民召杜如晦谋之亦劝世民如元
龄言
长孙无忌与其舅
高士廉将军侯君集及尉迟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1a 页 WYG0337-0006c.png

敬德等日夜劝世民决计世民犹豫
会突厥入塞建成荐元吉将兵击之元吉请
尉迟敬德等与之俱又悉简秦府精卒以益其军率
更丞王晊密告世民曰太子语齐王吾与秦王饯汝
于昆明池使壮士拉杀之因遣人说上授我以国而
立汝为太弟世民以告长孙无忌无忌等请先事图
之世民叹曰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吾诚知祸在朝夕
欲俟其发然后以义讨之不亦可乎敬德曰大王不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1b 页 WYG0337-0006d.png

用敬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居大王左右
交手受戮也无忌曰不从敬德之言无忌亦当相随
而去世民访之府僚众曰大王以舜为何如人曰圣
人也众曰使舜浚井而不出涂廪而不下则井中之
泥廪上之灰耳安能泽被天下法施后世乎世民命
卜之幕僚张公谨自外来见之取龟投地
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世民意乃决于是太白再经
天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上以其状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2a 页 WYG0337-0007a.png

授世民于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且曰兄
弟专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雠臣今永违君亲亦
实耻见诸贼于地下上惊报曰明当鞠问汝宜早参
明日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伏兵于元武门建成与元
吉俱入
至临湖殿觉有变欲还世
民追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射杀元吉于是东宫齐
府将帅薛万彻等帅众大至攻元武门敬德以二人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2b 页 WYG0337-0007b.png

首示之乃颇散去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敬
德入侍敬德贯甲持矛直至上所奏曰太子齐王作
乱秦王兵已诛之矣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上谓裴
寂等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陈叔达
曰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
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陛下若处以
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上曰此吾之夙心也时秦
府兵与二宫左右战犹未巳敬德请降手敕令内外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3a 页 WYG0337-0007c.png

诸军一受秦王节度众然后定上召世民抚之世民
跪吮上乳号恸久之建成元吉诸子皆坐诛遂立世
民为皇太子军国庶事悉委太子处决然后奏闻太
子命纵禁苑鹰犬罢四方贡献听百官各陈治道政
令简肃中外大悦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3b 页 WYG0337-0007d.png
以魏徵王圭为谏议大夫
初洗马魏徵常劝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败太子召
徵谓曰汝何离间我兄弟徵举止自若对曰先太子
早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子改容礼之引为詹事
主簿亦召王圭韦挺于巂州皆以为谏议大夫
帝自称太上皇
庐江王瑗反幽州将军王君廓杀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4a 页 WYG0337-0008a.png

初上以瑗为幽州都督又以其懦怯非将帅才使王
君廓佐之君廓故群盗勇悍险诈瑗推心倚仗之太
子建成谋害秦王密与瑗相结建成死诏遣使驰驿
召瑗瑗心不自安谋于君廓君廓欲取瑗以为功乃
曰大王若入必无全理瑗曰我今以命托公举事决
矣乃发驿徵兵又召燕州刺史王诜计事欲除君廓
以诜代之君廓知之往见诜斩之持其首告众曰李
瑗与王诜同反汝何故从之取族灭乎遂帅麾下踰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4b 页 WYG0337-0008b.png

城而入执瑗缢之诏以君廓为幽州都督以瑗家口
赐之
秋八月太子即位
诏传位于太子太子固辞不许乃即位
放宫女三千馀人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5a 页 WYG0337-0008c.png

立妃长孙氏为皇后
后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法上为秦王后奉事高祖
承顺妃嫔甚有内助及为后务崇节俭服御取给而
已上深重之尝与之议赏罚后辞曰牝鸡之晨惟家
之索妾妇人安敢预闻政事固问之终不对
突厥入寇至便桥
帝出禦之突厥请盟而退
梁师都所部离叛国寖衰弱乃朝于突厥劝令入寇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5b 页 WYG0337-0008d.png

于是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馀万骑寇泾州
颉利进至渭水便桥之北遣其心腹执失思力入见
以观虚实执失思力盛称二可汗将兵百万今至矣
上让之曰吾与汝可汗面结和亲赠遗无算今汝可
汗背盟入寇全忘大恩自誇彊盛我今先斩汝矣执
失思力惧乃囚之上与高士廉房元龄等六骑径诣
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
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6a 页 WYG0337-0009a.png

不返而上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上麾诸军使郤而
布陈独留与颉利语萧瑀叩马固谏上曰突厥所以
敢倾国而来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
抗禦也我若示之以弱敌必放心大掠不可复制故
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震曜军容使知必战敌既深
入必有惧心与战则克与和则固制服突厥在此举
矣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斩白马与盟于便桥之
上突厥引兵退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6b 页 WYG0337-0009b.png
九月引诸卫将卒习射于显德殿
上日引诸卫将卒数百人习射殿庭谕之曰朕不使
汝曹穿池筑苑专习弓矢居閒无事则为汝师突厥
入寇则为汝将庶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群臣多谏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7a 页 WYG0337-0009c.png

曰于律以兵刃至御在所者绞今使将卒习射殿庭
万一狂夫窃发出于不意非所以重社稷也上曰王
者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
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由是人思自
励数年之间悉为精锐
定勋臣爵邑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7b 页 WYG0337-0009d.png

上面定勋臣爵邑命陈叔达唱名示之且曰所叙未
当宜各自言于是诸将争功不已淮安王神通曰臣
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元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
功居臣上臣窃不服上曰叔父虽首倡举兵盖亦自
营脱祸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
再合馀烬叔父望风奔北元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
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诸将乃相谓曰陛下
至公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遂皆悦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8a 页 WYG0337-0010a.png

服
置弘文馆
上于弘文殿聚四部书二十馀
万卷置弘文馆于殿侧选天下文学之士虞世南褚
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
等以本官兼学士令更日宿直听朝之隙引入内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8b 页 WYG0337-0010b.png

殿讲论前言往行商确政事或至夜分乃罢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9a 页 WYG0337-0010c.png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19b 页 WYG0337-0010d.png
冬十月丙辰朔日食
诏追封故太子为息隐王齐王为海陵刺王改葬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0a 页 WYG0337-0011a.png

后诏复息隐王为隐太子海陵刺王号巢刺王
立子承乾为皇太子
承乾生八年矣
十一月降宗室郡王为县公
初上皇欲彊宗室自三从昆弟以上皆为王至是上
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前世唯
皇子及兄弟乃为王今封爵太广恐非所以示天下
至公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有劳百姓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0b 页 WYG0337-0011b.png

以养已之宗族乎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
数人不降
十二月遣使点兵
上励精求治数引魏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知无不
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
十八其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敇出徵固执以为
不可上怒召而让之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耳何
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1a 页 WYG0337-0011c.png

天下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上愕然曰何也对曰
陛下初诏悉免负逋官物有司以
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徵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
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关中免二年租
调关外给复一年既而继有敕云已役已输者以来
年为始散还之后方复更徵百姓固已不能无怪今
复点为兵何谓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
者在于守宰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1b 页 WYG0337-0011d.png

治乎上悦从之
以张元素为侍御史
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元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
隋主自专庶务不任群臣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
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
诚能择群臣而分任以事考其成败何忧不治上善
其言擢为侍御史
以张蕴古为大理丞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2a 页 WYG0337-0012a.png

前幽州记室张蕴古上大宝箴
上嘉之赐以束帛除大理丞
太宗文武皇帝
帝名世民高祖次子
年十八首劝高祖起兵初
封赵公进爵秦王高祖平定天下皆帝之功也建成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2b 页 WYG0337-0012b.png

元吉既毙高祖立为太子遂传位焉
贞观元年春正月宴群臣
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
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所由不敢忘也
封德彝曰陛下以神武平海内文德岂足比乎上曰
勘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卿谓文不
及武斯言过矣
制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3a 页 WYG0337-0012c.png

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
失辄谏
更定律令
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与法官更议定律令宽绞刑
五十条为断右趾上曰肉刑废已久宜有以易之于
是有司请改为加役流流三千里居作三年从之
以戴胄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3b 页 WYG0337-0012d.png

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
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敇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
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故欲杀之既而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
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
执法言如泉涌上皆从之天下由是无冤狱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4a 页 WYG0337-0013a.png

二月分天下为十道
隋末豪杰据地自相雄长唐兴相帅来归上皇割置
州县以宠禄之上以民少吏多大加并省因山川形
便分为十道曰关内
河南河
东河北
山南
陇右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4b 页 WYG0337-0013b.png

淮南江南
剑南
岭南
三月皇后帅内外命妇亲蚕
闰月癸丑朔日食
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5a 页 WYG0337-0013c.png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
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木心不正则脉理皆
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
能尽况天下之务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
内省数延见问民疾苦政事得失
夏五月苑君璋降
初君璋数引突厥入寇至是见颉利政乱知其不足
恃遂帅众来降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5b 页 WYG0337-0013d.png

六月仆射封德彝死
初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
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
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
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及是病死
以萧瑀为左仆射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6a 页 WYG0337-0014a.png

初瑀与德彝有隙
时房元龄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瑀而
亲德彝瑀不能平遽上封事论之由是忤旨会瑀及
陈叔达忿争于上前皆坐不敬免官至是复以瑀为
左仆射
山东旱诏所在赈恤蠲其租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6b 页 WYG0337-0014b.png

秋七月以长孙无忌为右仆射
无忌与上为布衣交加以外戚有佐命功上委以心
腹欲相者数矣皇后固请曰妾备位椒房贵宠极矣
诚不愿兄弟执国政吕霍上官可为切骨之戒上不
听卒用之
九月庚戌朔日食
冬十月岭南酋长冯盎遣子入朝
初盎与诸酋长迭相攻击诸州皆奏盎反上欲发兵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7a 页 WYG0337-0014c.png

讨之魏徵谏曰岭南瘴疠险远不可以宿大兵且告
者已数年而盎兵未尝出境此不反明矣若遣信臣
示以至诚可不烦兵而服上乃遣使谕之盎遣其子
智戴随使者入朝上曰魏徵一言胜十万之师不可
不赏乃赐绢五百匹
十二月诏殿中侍御史崔仁师按狱青州
青州有谋反者逮捕满狱诏崔仁师等覆按之仁师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7b 页 WYG0337-0014d.png

至止坐魁首十馀人孙伏伽谓仁师曰足下平反者
多恐人情贪生见其徒侣得免未肯甘心耳仁师曰
凡治狱当以仁恕为本岂可自规免罪知其冤而不
为伸耶万一误有所纵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愿
也及敇使至更讯诸囚皆曰崔公平恕无枉请速就
死无一人异辞者
以孙伏伽为谏议大夫
上好骑射孙伏伽谏曰天子居则九门行则惊跸非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8a 页 WYG0337-0015a.png

欲苟自尊严乃为社稷生民计也夫走马射的乃少
年诸王所为非今日天子事业也既非所以安养圣
躬又非所以仪刑后世臣窃为陛下不取上悦以伏
伽为谏议大夫
命吏部四时选集并省吏员
隋世选人十一月集至春而罢人患其期促至是吏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8b 页 WYG0337-0015b.png

部侍郎刘林甫奏四时听选随阙注拟人以
为便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
州府多以赤牒补官至是皆勒赴省选集者七千馀
人林甫随材铨叙各得其所时人称之
上谓房元龄曰官在得人不在员多遂并省之留
文武总六百四十三员
徵隋秘书监刘子翼不至
子翼有学行性刚直朋友有过常面责之李百药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9a 页 WYG0337-0015c.png

常称刘四虽复骂人人终不恨是岁有诏徵之
辞以母老不至
以李乾祐为侍御史
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欲斩之殿中侍御
史李乾祐谏曰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今仁轨坐
轻罪而抵极刑臣恐人无所措手足矣上悦从之以
乾祐为侍御史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29b 页 WYG0337-0015d.png

鸿胪卿郑元璹还自突厥
初突厥既彊敕勒诸部分散有薛延陀
回纥都播
骨利干多滥葛同罗
仆固拔野古思结
浑斛薛奚结阿跌契
苾白霫等十五部皆居碛北颉利政
乱薛延陀回纥等叛之颉利不能制会大雪羊马多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0a 页 WYG0337-0016a.png

死民大饥鸿卿郑元璹使还言于上曰突厥之兴衰
专以羊马为候今突厥民饥畜瘦将亡之兆也群臣
多劝上乘间击之上曰背盟不信利灾不仁乘危不
武纵其种落尽叛六畜无馀朕终不击必待有罪然
后讨之
二年春正月长孙无忌罢
时有密表称无忌权宠过盛者上以表示之曰朕于
卿洞然无疑故以示卿若各怀所闻而不言则君臣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0b 页 WYG0337-0016b.png

之意有不通无忌自惧满盈固求逊位皇后又内为
之请上乃许之
置六司侍郎左右司郎中
三月戊寅朔日食
诏自今大辟并令两省四品及尚书议之
大理进每月囚帐上命自今大辟皆令中书门下四
品以上及尚书议之庶无冤滥既而引囚至岐州刺
史郑善果上曰善果官品不卑岂可使与诸囚为伍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1a 页 WYG0337-0016c.png

自今三品以上犯罪听于朝堂俟进止
关内旱饥赦天下
上尝谓侍臣曰古语有之赦者小人之幸君子之不
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夫养稂莠者害嘉榖赦有罪
者贼良民故朕即位以来不欲数赦恐小人恃之轻
犯宪章故也至是以连年水旱赦天下且曰使年丰
谷稔天下乂安移灾朕身是所愿也会所在有雨民
大悦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1b 页 WYG0337-0016d.png

夏四月突厥突利可汗请入朝
初突厥颉利可汗以薛延陀回纥等叛遣突利讨之
败还拘而挞之突利由是怨表请入朝上谓侍臣曰
向者突厥方彊凭陵中夏由是骄恣以失其民今困
穷如是朕闻之且喜且惧何则突厥衰则边境安故
喜然朕或失道亦将如此卿曹不惜苦谏以辅不逮
遣右卫大将军柴绍等讨梁师都其下杀之以降以其
地为夏州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2a 页 WYG0337-0017a.png

六月祖孝孙奏唐雅乐
初上皇命孝孙定雅乐孝孙以为梁陈之音多吴楚
周齐之音多边徼于是考古声作唐雅乐凡八十四
调三十一曲
十二和至
是奏之上曰礼乐者圣人缘物以设教治之隆替岂
由于此杜淹曰齐之将亡作伴侣曲陈之将亡作玉
树后庭花其声哀思闻者悲泣岂可谓治不在乐乎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2b 页 WYG0337-0017b.png

上曰悲喜在心非由乐也将亡之政民必愁苦故闻
乐而悲矣今二曲俱存为公奏之公岂悲乎魏徵曰
乐在人和不在声音也
畿内蝗
上入苑中见蝗掇数枚祝之曰民以谷为命而汝食
之宁食吾之肺肠欲吞之左右谏曰恶物或成疾上
曰朕为民受灾何疾之避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
秋九月诏非大瑞不得表闻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3a 页 WYG0337-0017c.png

上曰比见群臣屡上祥瑞夫家给人足而无瑞不害
为尧舜百姓愁怨而多瑞不免为桀纣后魏之世吏
焚连理木煮白雉而食之岂足为至治乎乃诏自今
大瑞听表闻馀申所司而已
出宫女三千馀人
天少雨中书舍人李百药言往年虽出宫人无用者
尚多阴气郁积亦足致旱上命简出之前后三千馀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3b 页 WYG0337-0017d.png

人
冬十月杀瀛州刺史卢祖尚
上以卢祖尚廉平公直欲遣镇抚交趾祖尚既谢而
复悔之以疾辞上遣杜如晦等谕旨祖尚固辞上大
怒曰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命斩于朝堂寻悔之他
日与侍臣论齐文宣帝之人魏徵对曰齐文宣狂暴
然人与之争事理屈则从之有青州长史魏恺使梁
还除光州长史不肯行文宣怒而责之恺曰臣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4a 页 WYG0337-0018a.png

先任大州使还有劳无过更得小州所以不行文宣
赦之此所以长也上曰然曩者卢祖尚虽失人臣之
义朕杀之亦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命复其
官荫
十一月以王圭为侍中
故事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4b 页 WYG0337-0018b.png

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
侍郎驳正之至是上谓圭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
相检察正以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
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短遂成怨隙
或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虑
此乃亡国之政炀帝之世是也当时群臣如此必皆
自为有智祸不及身及天下之乱家国两亡其幸免
者亦为时论所贬终古不磨卿曹各当徇公忘死勿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5a 页 WYG0337-0018c.png

雷同也后又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敇有
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惟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
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房元龄等皆顿首谢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5b 页 WYG0337-0018d.png
诏举堪县令者
上曰为朕养民者惟在都督刺史朕尝疏其名于屏
风坐卧观之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6a 页 WYG0337-0019a.png

黜陟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乃命五品以上各举
堪为县令者以名闻
诏自今奴告主者斩之
上曰比有奴告主反者夫谋反不能独为何患不发
何必使奴告之邪自今奴告之勿受仍斩之
遣使立薛延陀夷男为真珠可汗
突厥北边多叛颉利归薛延陀共推其俟斤夷男为
可汗夷男不敢当上方图颉利乃遣使閒道册拜夷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6b 页 WYG0337-0019b.png

男为真珠毗伽可汗赐以鼓纛夷男建牙于大漠之
郁督军山下
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白霫诸部皆属焉
三年春正月耕耤东郊
裴寂卒
司空裴寂坐与妖人交通免官上数之曰计公勋庸
安得至此武德之际货赂公行纪纲紊乱皆公之由
也寻复有罪流静州将诏还会卒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7a 页 WYG0337-0019c.png

二月以房元龄杜如晦为仆射魏徵守秘书监参预朝
政
上谓元龄如晦曰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
比闻听讼日不暇给安能助朕求贤乎因敕尚书细
务属左右丞惟大事当奏者乃关仆射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7b 页 WYG0337-0019d.png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8a 页 WYG0337-0020a.png
夏六月以马周为监察御史
周客游长安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会以旱求言何
武人不学周代之陈便宜二十馀条上怪问之何对
曰此臣家客马周为臣具草耳上即召见与语甚悦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8b 页 WYG0337-0020b.png

除监察御史以何为知人赐绢三百匹
秋八月己巳朔日食
冬十一月以荀悦汉纪赐都督李大亮
上遣使至梁州都督李大亮有佳鹰使者讽使献之
大亮密奏曰陛下久绝畋游而使者求鹰若陛下之
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乃是使非其人上悦手诏褒
美赐以荀悦汉纪
以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统诸军讨突厥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9a 页 WYG0337-0020c.png

初薛延陀真珠可汗遣其弟入贡突厥颉利可汗大
惧始遣使称臣请尚公主
上以
颉利既请和亲复援梁师都命李靖为行军司马将军总
管讨之以张公谨为副复以李世绩柴绍薛万彻为诸道
总管众合十馀万皆受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
十二月突厥突利可汗入朝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39b 页 WYG0337-0020d.png

上曰往者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尝痛
心马今单于稽颡可雪前耻
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
闰月蛮酋谢元深等来朝
时远方诸国来朝贡者甚众服装诡异中书侍郎颜
师古请作王会图以示后从之
四年春二月李靖袭破突厥于阴山颉利可汗遁走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0a 页 WYG0337-0021a.png

李靖帅骁骑三千自马邑进夜袭定襄破之颉利不
意靖仓卒至大惊徙牙于碛石靖复遣谍离其心腹
颉利所亲康苏密以隋萧后及杨政道来降李世绩
出云中战于白
道亦大破之颉利既败
窜于铁山众尚十馀万遣执失思力入见谢
罪求朝上遣鸿胪卿唐俭等慰抚之又诏李靖将兵
迎之颉利外为卑辞内实犹豫谋走碛北靖引兵与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0b 页 WYG0337-0021b.png

世绩会白道谋袭颉利
遂勒兵夜发世绩断之颉利见俭来大
喜靖前锋去牙帐七里颉利始知之乘千里马先走
其众遂溃唐俭脱身得归靖杀义成公主斩首万馀
级系男女十馀万世绩军碛口酋长皆帅众降世绩
虏五万馀口而还
三月四夷君长诣阙请帝为天可汗许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1a 页 WYG0337-0021c.png

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
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是后以玺
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
蔡公杜如晦卒
如晦疾笃上遣太子问疾又自临视之及卒上语及
必流涕谓房元龄曰公与如晦同佐朕今独见公不
见如晦矣
夏四月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擒突厥利可汗以献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1b 页 WYG0337-0021d.png

颉利败走往依沙钵罗设苏尼失部落任
城王道宗引兵逼之使苏尼失执颉利军行副总管
张宝相取之以献苏尼失举众来降漠南遂空上御
楼受俘馆之太仆上皇闻之叹曰汉高祖困白登不
能报今吾子能灭突厥吾付托得人复何忧哉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2a 页 WYG0337-0022a.png
诏讼不决者听于东宫上启
诏讼者经尚书省判不服听于东宫上启委太子裁
决然后闻奏
六月修洛阳宫
给事中张元素上书曰陛下初平洛阳凡隋氏宫室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2b 页 WYG0337-0022b.png

之宏侈者皆令毁之曾未十年复加营缮何前日恶
之而今日效之也且以今日财力何如隋氏陛下役
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恐又甚于炀帝矣上即为之
罢役魏徵闻之叹曰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可谓仁
人之言矣
秋七月甲子朔日食
敕百司诏敕未便者皆执奏
上问房元龄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文帝勤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3a 页 WYG0337-0022c.png

于为治临朝或至日昃五品以上引坐论事卫士传
餐而食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
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
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一日万几岂能一
一中理群臣既知其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
谏诤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
之百官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
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乎因敕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3b 页 WYG0337-0022d.png

百司自今诏敕行下有未便者皆应执奏母阿从
以李大亮为西北安抚大使
西突厥种落散在伊吾诏以李大亮为安抚大
使贮粮碛口以赈之大亮言欲怀远者必先安近中
国如本根四夷为枝叶疲中国以奉四夷犹拔本根
以益枝叶也今招致西突厥但有劳费未见有益不
如罢之其或自立君长求内属者羁縻受之使居塞
外为中国藩蔽上从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4a 页 WYG0337-0023a.png
诏定常服差等
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
服青妇人从其夫色
九月以张俭检校代州都督
思结部落饥贫张俭招集之其不来者仍居碛北亲
属私相往还俭亦不禁及俭代去思结将叛诏俭往
察之俭单骑说谕徙之代州即以俭捡校代州都督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4b 页 WYG0337-0023b.png

俭因劝使营田岁大稔俭又恐其蓄积多有异志奏
请和籴以充边储部落喜营田转力而边备实焉
冬十一月除鞭背刑
上读明堂针灸书云人五脏之系咸附于背故有是
命
高昌王曲文泰入朝
文泰入朝西域诸国皆因文泰请朝上令文泰使人
迎之魏徵谏曰昔光武不听西域送侍子置都护以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5a 页 WYG0337-0023c.png

为不以蛮夷劳中国前者文泰之来缘道供亿甚苦
若诸国皆来将不胜其弊姑听其商贾往来与边民
交市则可矣倘以宾客遇之非中国之利也时所使
人已行上遽止之
大有年
先是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
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是岁天
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5b 页 WYG0337-0023d.png

死刑才三十九人东至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
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6a 页 WYG0337-0024a.png
五年春正月诏僧道致拜父母
皇太子冠
有司言皇太子冠用二月吉请造兵备仪仗上曰东
作方兴宜改用十月少傅萧瑀奏据阴阳书不若二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6b 页 WYG0337-0024b.png

月上曰吉凶在人若动依阴阳不顾礼义吉可得乎
循正而行自与吉会农时急务不可失也
诏诸州刬削京观加土为坟
以金帛赐突厥赎男女八万口
秋八月杀大理丞张蕴古
河内人李好德有心疾妄为妖言大理丞张蕴古按
之奏好德实被疾不当坐治书侍御史权万纪
劾奏蕴古相州人而好德兄厚德为其刺史故蕴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7a 页 WYG0337-0024c.png

古阿意纵之上怒斩之既而悔之因诏自今有死罪
虽令即决仍三覆奏乃行刑
九月帝猎于后苑
上逐兔于后苑将军执失思力谏之曰天命
陛下为华夷父母奈何自轻上又将逐鹿执失思力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7b 页 WYG0337-0024d.png

脱巾解𢃄跪而固谏上为之止
冬十月诏议封建
初上问公卿以享国久长之策萧瑀对曰三代封建
而长久秦孤立而速亡上以为然至是令群臣议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8a 页 WYG0337-0025a.png
十一月林邑新罗入贡
先是林邑献大珠有司以其表辞不
顺请讨之上不许至是林邑复献五色鹦鹉新罗献
美女各付
使者归之
十二月开党项之地为十六州
党项内属者前后三十万口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8b 页 WYG0337-0025b.png

制自今决死刑者皆覆奏决日彻乐减膳
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盖欲思之详
熟也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又断狱者惟据律
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古
者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
之不啖酒肉但未有著令耳于是制决死囚者二十
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
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9a 页 WYG0337-0025c.png

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
康国
求内附
康国求内附上曰前代帝王好招来绝域以求远服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49b 页 WYG0337-0025d.png

之名无益于用而糜弊百姓今康国内附傥有急难
于义不得不救师行万里岂不疲劳劳百姓以取虚
名朕不为也遂不受
六年春正月乙卯朔日食
群臣请封禅不许
初群臣数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0a 页 WYG0337-0026a.png

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
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
不若始皇邪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封
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已而群臣固请不
已上亦欲从之魏徵独以为不可上曰公不欲朕封
禅者以功未高邪德未厚邪中国未安四夷未服邪
年谷未丰符瑞未至邪对曰今虽有此六者然户口
未复仓廪尚虚车驾东巡供顿劳费又伊洛以东灌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0b 页 WYG0337-0026b.png

莽极目而远夷君长皆当扈从此乃引戎狄入腹中
而示之以虚弱也况赏赉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
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
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
三月如九成宫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1a 页 WYG0337-0026c.png

上幸九成宫避暑监察御史马周上疏曰大安宫
在城西制度卑小而车驾独为避暑之行是太
上皇留暑中而陛下居凉处也温凊之礼臣窃有所
未安且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视膳今九成
宫去京师三百馀里太上皇或时思念陛下陛下何
以赴之然今行计已成不可复止愿速示返期以解
众惑上深纳之
以长乐公主嫁长孙冲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1b 页 WYG0337-0026d.png

长乐公主将出降敕有司资送倍于永嘉长公主
魏徵谏曰昔汉明帝欲封
皇子曰我子岂得与先帝子比皆令半楚淮阳今奈
何资送公主反倍于长主乎上入告皇后后叹曰妾
数闻陛下称重魏徵不知其故今观其引礼义以抑
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因请遣中使厚赐
徵且语之曰闻公正直乃今见之愿公常秉此心勿
转移也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2a 页 WYG0337-0027a.png
秋闰七月宴近臣于丹霄殿
上宴近臣于丹霄殿长孙无忌曰王圭魏徵昔日仇
雠不谓今日得同此宴上曰徵圭尽心所事故我用
之然徵每谏我不从我与之言辄不应何也魏徵对
曰臣以事为不可故谏若陛下不从而臣应之则事
遂施行故不敢应上曰应而复谏何伤对曰昔舜戒
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臣心知其非而口应陛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2b 页 WYG0337-0027b.png

乃面从也岂稷契事舜之意邪上大笑曰人言魏徵
举止疏慢我视之更觉妩媚正为此耳徵起拜谢曰
陛下开臣使言故臣得尽其愚若陛下拒而不受臣
何敢数犯颜色乎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3a 页 WYG0337-0027c.png
九月如庆善宫
庆善宫上生时故宅也因宴赋诗被之管弦命曰功
成庆善乐使童子八佾为九功之舞大宴会与破陈
舞偕奏于庭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3b 页 WYG0337-0027d.png
七年春正月宴元武门奏七德九功舞
更名破陈乐曰七德舞太常卿萧瑀以为形容未尽
请并写武周仁杲建德世充擒获之状上曰彼皆一
时英雄朝臣或尝北面事之睹其故主屈辱之状能
不伤乎瑀谢不及
王圭罢以魏徵为侍中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4a 页 WYG0337-0028a.png

上与侍臣论安危之本温彦博曰愿陛下常如贞观
初则善矣上曰朕比来怠于为政乎魏徵曰贞观之
初陛下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
旨此所以异耳帝欣然纳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4b 页 WYG0337-0028b.png
造浑天仪
直太史李淳风以灵台候仪制度疏略
但有赤道更请造浑天黄道仪至是奏之
秋九月山东四十馀州水遣使赈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5a 页 WYG0337-0028c.png

赦死囚三百九十人
先是上亲录系囚见应死者悯之纵使归家期以来
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至是皆如期自诣朝堂上皆赦之
冬十一月以长孙无忌为司空
无忌固辞曰臣忝预外戚恐天下谓陛下为私上曰
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不才虽亲不用如有才虽
雠不弃今日之举非私亲也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5b 页 WYG0337-0028d.png

十二月帝奉太上皇置酒未央宫
上从上皇宴故汉未央宫上皇命颉利可汗起舞冯
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古未有也帝捧
觞上寿曰此皆陛下教诲非臣智力所及昔汉高祖
亦从太上皇宴此宫妄自矜大臣不取也上皇大悦
赐太子庶子于志宁孔颖达等金帛
帝谓志宁曰朕年十八犹在民间民之疾苦情伪无
不知之及区处世务犹有差失况太子生长深宫百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6a 页 WYG0337-0029a.png

姓艰难耳目所未涉能无骄逸乎卿等不可不极谏
太子好嬉戏颇亏礼法志宁与颖达数直谏上闻而
嘉之各赐金一斤帛五百匹
削工部尚书段纶阶
纶奏徵巧匠上令试之纶使造傀儡
上曰求巧工以供国事今先造戏具岂百
工相戒毋作淫巧之意邪乃削纶阶
八年春正月以李靖等为黜陟大使分行天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6b 页 WYG0337-0029b.png

上欲分遣大臣循行黜陟未得其人李靖荐魏徵上
曰徵箴规朕失不可一日离左右乃命靖等十三人
分行天下察长吏贤不肖问民间疾苦礼高年赈穷
乏褒善良起淹滞俾使者所至如朕亲睹
夏五月辛未朔日食
秋七月山东河南大水
冬十月以李靖为特进
先是靖拜右仆射既而以疾辞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7a 页 WYG0337-0029c.png

位上曰朕嘉公意欲以公为一代楷模故不相违乃
拜特进俟疾小瘳间三二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政
事
吐蕃遣使入贡
吐蕃自隋以来未尝通中国其王称赞普俗不言姓
王族皆曰论官族皆曰尚近世浸彊胜兵数十万赞
普弃宗弄赞有勇略四邻畏之遣使入贡仍请昏诏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7b 页 WYG0337-0029d.png

遣使者往慰谕之
吐谷浑寇凉州以李靖为大总管帅诸军讨之
吐谷浑可汗伏允老耄其臣天柱王用事数入塞侵
盗诏大举讨之上欲以李靖为将为其老重劳之靖
闻之请行上大悦以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
诸军讨之
聘郑氏为充华既而罢之
帝聘郑仁基女为充华册使将发魏徵闻其尝许嫁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8a 页 WYG0337-0030a.png

士人陆爽遽上表諌帝大惊自责命停册使房元龄
等奏许嫁无显状爽亦表言初无此议帝谓徵曰群
臣或容希合爽亦自陈何也对曰彼以陛下为外虽
舍之或阴加罪谴故尔帝笑曰朕之言不能使人必
信如此邪
以皇甫德参为监察御史
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
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上怒谓房元龄等曰德参欲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8b 页 WYG0337-0030b.png

国家不役一人不收斗租宫人皆无发乃可其意邪
欲罪之魏徵曰言不激切不能动人主之心陛下择
焉可也上曰朕罪此人则谁复敢言者乃赐绢二十
匹他日徵奏言陛下近日不好直言虽勉强含容非
曩时之豁如上乃更加优赐拜监察御史
九年夏五月太上皇崩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9a 页 WYG0337-0030c.png

先是上皇徙居大安宫及是崩于垂拱殿
李靖伐吐谷浑破之
任城王道宗击破吐谷浑其可汗伏允悉烧野草轻
兵走入碛诸将以为马无草未可深入侯君集曰虏
一败之后鼠逃鸟散取之易于拾芥此而不乘后必
悔之李靖从之中分其军为两道靖与薛万均李大
亮由北道君集与道宗由南道靖等败吐谷浑于牛
心堆又败诸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59b 页 WYG0337-0030d.png

赤水源君集道宗引兵行无人之境
二千馀里盛夏降霜人龁冰马啖雪追及伏允于乌
海与战大破之靖督诸军经积石河源
穷其西境袭破伏允牙帐斩首数千级获
杂畜二十馀万伏允子顺斩天柱王来降伏允脱身
走众散稍尽为左右所杀国人立顺为可汗诏以为
西平郡王顺未能服其众命李大亮将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60a 页 WYG0337-0031a.png

精兵数千为其声援既而顺竟为国人所杀上复使
侯君集将兵立其子诺曷钵为可汗
秋七月诏礼官议庙制
谏议大夫朱子奢请立三昭三穆而虚太祖之位于
是增修太庙附弘农府君及高祖并旧
神主四为六室房元龄等议以凉武昭王为始祖于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60b 页 WYG0337-0031b.png

志宁以为武昭王非王业所因不可为始祖上从之
冬十月葬献陵
初诏山陵依汉长陵故事秘书监虞世南上疏
以为陛下圣德度越唐虞葬亲乃以秦汉为法臣窃
为陛下不取愿依白虎通为三仞之坟节损制度刻
石陵旁藏书宗庙用为子孙之法疏奏不报世南复
奏上乃诏有司议之房元龄等以为汉长陵九丈原
陵高六丈今九丈则太崇三仞则太卑请依原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61a 页 WYG0337-0031c.png

陵之制从之
十一月以萧瑀为特进参预政事
上曰武德季年高祖有废立之心而未定我不为兄
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斯人也不可以利诱不
可以死胁真社稷臣也因赐瑀诗曰疾风知劲草板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61b 页 WYG0337-0031d.png

荡识诚臣
十年春二月以荆王元景等为诸州都督
诸王之藩上与之别曰兄弟之情岂不欲常共处邪
但以天下之重不得不尔诸子尚可复有兄弟不可
复得因流涕呜咽不能止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62a 页 WYG0337-0032a.png
夏六月皇后长孙氏崩
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啇略古事因而
献替裨益弘多及
疾笃与上诀时房元龄以谴归第后曰元龄事陛下
久小心慎密苟无大故不可弃也妾之本宗因缘葭
莩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欲保全之慎勿处
之权要更愿陛下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慝省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62b 页 WYG0337-0032b.png

作役止游畋则妾死不恨矣后尝采自古妇人得失
事为女则三十卷及崩宫司奏之上览之悲恸以示
近臣曰皇后此书足以垂范百世朕非不知天命而
为无益之悲但入宫不复闻规谏之言失一良佐故
不能忘怀耳乃召元龄使复其位
秋禁上书告讦者
上谓群臣曰朕开直言之路以利国也而比来上封
事者多讦人细事自今复有为是者朕当以谗人罪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63a 页 WYG0337-0032c.png

之
冬十一月葬文德皇后
帝念后不已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尝引魏徵同
登使视之徵熟视之曰臣昏眊不能见上指示之徵
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固见之矣上泣
为毁观
十二月朱俱波甘棠遣使入贡
朱俱波在葱岭之北去瓜州三千八百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63b 页 WYG0337-0032d.png

里甘棠在大海南上曰中国既安四夷
自服然朕不能无惧昔秦始皇威振胡越二世而亡
惟诸公匡其不逮耳
黜治书侍御史权万纪
万纪上言宣饶银大发采之岁
可得数百万缗上曰朕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但
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与其得数百万缗何如得一
贤才卿未尝进一贤才而专言银利昔尧舜抵璧于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64a 页 WYG0337-0033a.png

山投珠于谷汉之桓灵乃聚钱为私藏卿欲以桓灵
俟我邪是日黜万纪使还家
更命统军别将为折冲果毅都尉
凡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关内二百六十一皆𨽻
诸卫及东宫六率凡上府兵千二百人中府千
人下府八百人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
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每人兵甲粮装各有数输
之库征行给之二十为兵六十而免能骑射者为越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五十 第 64b 页 WYG0337-0033b.png

骑其馀为步兵每岁季冬折冲都尉帅以教战当给
马者官与直当宿卫者番上兵部以远近给番
远疏近数皆一月而更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