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335-032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十四
汉
太宗孝文皇帝
名恒高祖中子母曰薄姫
初封代王大
臣既诛诸吕遂迎立之
元年十月帝谒高庙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335-0324d.png

尊太后为皇太后
立赵幽王子遂为赵王徙琅邪王泽为燕王
初齐王襄起兵绐琅邪王泽留之泽不得反国
乃之长安与诸大臣共立帝以功徙为燕王琅邪复
归齐
以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右丞相灌婴为大尉
陈平谢病上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及诛诸
吕臣功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上从之于是论诛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335-0325a.png

诸吕功右丞相勃以下益户赐金各有差
十二月除收孥相坐律令
诏曰法者治之正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无罪之父母
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孥朕甚不取其议之有司皆
曰收孥相坐所以累其心使重犯法如故便上曰朕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335-0325b.png

闻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导之善者吏
也其既不能导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反害于民为
暴者也朕未见其便于是有司奉诏除收孥诸相坐
律令
春正月立子启为皇太子
有司请早建太子上曰朕既不德纵不能博求天下
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
不德也其安之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335-0325c.png

不忘天下也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且千岁用此道
也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今子启最长纯厚慈仁请
建为太子上乃许之
三月立太子母窦氏
为皇后
后兄长君弟广国
厚赐田宅家于长安周勃灌婴等曰吾属不死命
且悬此两人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又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335-0325d.png

复效吕氏也乃选士有节行者与居两人由此为退
让君子不敢以尊贵骄人
诏定振穷养老之令
诏曰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
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
民父母将何如其议所以振贷之又曰老者非帛不
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
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哉具为令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335-0326a.png

八十以上月赐米肉酒九十以上加赐帛絮长吏阅
视丞若尉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
夏四月齐楚地震山崩
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
六月令四方毋来献
时有献千里马者上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
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于是还
其马与道里费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复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335-0326b.png

来献
封宋昌为壮武侯
帝既施惠天下乃修代来功封昌为壮武侯
秋八月右丞相勃免
帝益明习国家事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
何勃谢不知又问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
惶愧汗出浃背帝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帝曰谓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335-0326c.png

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榖责治粟内史
帝曰然则君所主者何事平谢曰陛下不
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
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
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帝曰善勃大惭自知能不
如平乃谢病免平专为丞相
遣大中大夫陆贾使南粤南粤王佗称臣奉贡
初高后时遣隆虑侯周灶击南粤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335-0326d.png

会暑湿大疫兵不能隃岭佗因此以兵威财物赂遗
闽越西瓯骆
役属焉东西万馀里乘黄屋
左纛称制与中国侔至是帝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
四夷以陆贾前使粤召为大中大夫谒者一人为副
使赐佗书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335-0327a.png
陆贾至佗恐顿首谢罪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
下令国中曰两贤不并世汉皇帝贤天子自今以来
去帝制黄屋左纛因奉书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335-0327b.png
并献方物
召河南守吴公为廷尉贾谊为大中大夫
帝谓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召为廷尉吴公
荐洛阳人贾谊帝召以为博
士谊时年二十馀帝爱其辞博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335-0327c.png

一岁中超迁至大中大夫谊
请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以立汉制更秦法
帝谦让未遑也
二年冬十月丞相曲逆侯陈平卒
平常言吾多阴谋道家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
能复起也
诏列侯之国
诏曰古者诸侯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驩欣靡有违德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335-0327d.png

今列侯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训其民其各之国
十一月以周勃为丞相
癸卯晦日食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诏曰人主不德天示之灾以戒不治朕下不能治育
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
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丐以启告朕及举贤良方正
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职任务省
繇费以便民罢卫将军军太仆见马遗财足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335-0328a.png

馀皆以给传置颍阴
侯骑贾山上书言治乱之道名曰至
言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335-0328b.png
帝嘉纳焉帝每朝郎从
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可用
采之未尝不称善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335-0328c.png
春正月亲耕籍田
贾谊说上曰筦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
荣辱民不足而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335-0328d.png

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故
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者甚众淫侈之俗日月
以长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
蹶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
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
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
多而财有馀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
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335-0329a.png

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
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上感谊言于是诏开籍田
上亲率耕以劝百姓
三月立赵幽王子辟疆为河间王朱虚
侯章为城阳王东牟侯兴居为济北王
子武为代王参为太原王揖
为梁王
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诏先立河间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335-0329b.png

城阳济北三王然后立皇子
夏五月除诽谤妖言法
诏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
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也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
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
方之贤良其除之民或祝诅上以相约而后相谩
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又以为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335-0329c.png

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罪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
犯此者勿听治
秋九月赐天下今年田租之半
诏曰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
而事末故生不遂朕今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
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三年冬十月丁酉晦日食
十一月丁卯晦日食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335-0329d.png

丞相绛侯勃免就国
诏曰前遣列侯就国或辞未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
率列侯之国
以灌婴为丞相罢太尉官
淮南王长来朝杀辟阳侯审食其
初高祖过赵赵王敖进美人得幸有身及贯高事发
美人亦坐系美人母弟赵兼因审食其言吕后吕后
妒弗肯白食其亦不彊争美人已生子恚即自杀吏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335-0330a.png

奉其子诣高祖高祖悔名之曰长令吕后母之会黥
布反即封长为淮南王王蚤失母附吕后故吕后
时得无恙而常心怨食其弗敢发至是入朝
往见食其袖铁椎
椎杀之驰至阙下肉袒谢罪帝伤其志为亲赦弗治
以此归国益骄恣出入称警跸称制拟于天子袁盎
谏曰诸侯太骄必生患上不听
夏五月匈奴入寇帝如甘泉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335-0330b.png

遣丞相婴将兵击走之遂如太原济北王兴居
反遣大将军柴武击之秋七月还宫八月兴居兵
败自杀
匈奴入居北地河南为寇上幸甘泉遣丞相灌
婴发车骑八万五千击之匈奴走出塞上因幸太原
见故群臣皆赐之复晋阳中都民三岁租留游十馀
日初诛诸吕时朱虚侯章功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
王章以梁地王兴居帝既立闻其初欲立齐王故绌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335-0330c.png

其功及王诸子乃割齐二郡王之章兴居自以失职
夺功常怏怏至是上幸太原兴居以为天子
且自击匈奴遂发兵反欲袭荥阳帝闻之诏罢丞相
兵以棘蒲侯柴武为大将军击之遂还长安
八月武击虏兴居兴居自杀
以张释之为廷尉
释之初为骑郎十年不得调袁盎荐之为谒者朝毕
因前言事帝曰卑之无甚高论令今可行也释之乃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335-0330d.png

言秦汉间得失帝悦拜谒者仆射尝从行登虎圈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
尉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
甚悉上曰吏不当若是耶诏释之拜啬夫上林令释
之曰陛下以周勃张相如何如人上曰长者释
之曰此两人言曾不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
给哉且秦以任刀笔吏争亟疾苛察相高其敝徒
文具而无实不闻其过陵迟至于土崩今陛下以啬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335-0331a.png

夫口辨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而靡矣上曰善乃
不拜啬夫以释之为宫车令
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释之追止
之劾不敬太后闻之帝免冠谢教儿子不谨太后使
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帝由是奇释之拜中
大夫
至是拜廷尉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335-0331b.png

上行出中渭桥
有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捕属廷尉释之奏
犯跸当罚金上怒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
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
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
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上良久曰
廷尉当是也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得下廷尉治
释之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盗先帝器吾欲置之族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335-0331c.png

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
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
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帝乃白太
后许之
四年冬十二月丞相颍阴侯灌婴卒以张苍
为丞相
苍自秦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尤善律历
高祖用为计相至是以御史大夫代灌婴为丞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335-0331d.png

相
召河东守季布至罢归郡
上召季布欲以为御史大夫或言其使酒难近至留
邸一月见罢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
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
事罢去此人必有毁臣者夫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以
一人之毁而去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335-0332a.png

浅深也上默然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下绛侯周勃廷尉狱既而赦之
勃既就国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勃自畏常被甲令
家人持兵以见之人有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治勃恐
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吏吏乃
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證公主者帝女也勃子胜
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證太后谓帝曰绛侯始诛诸
吕绾皇帝玺居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335-0332b.png

反耶帝亦见勃狱辞乃使使持节赦之复爵邑勃既
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作顾成庙
五年春二月地震
夏四月更造四铢钱除盗铸令
初秦用半两钱高祖嫌其重更铸荚钱
于是物价腾踊米石万钱至是更造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335-0332c.png

四铢钱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贾谊諌曰
法使天下公得铸钱敢杂以铅铁者罪黥然铸钱非殽
杂为巧则不可得嬴而殽之甚微为利甚厚夫事有
召祸而法有起奸今令细民人操造币之势各隐屏
而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奸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
曩禁铸钱死罪积下今公铸钱黥罪积下奸数不胜
法禁数溃铜使之然也铜布于天下其为祸博矣故
不如收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335-0332d.png

上不听当是时吴王濞以诸侯即豫章
铜山
铸钱富埒天子大中大夫邓通以宠幸
赐蜀严道铜山使铸钱财过
王者以故吴邓钱满天下
六年冬十月淮南王长谋反废徙蜀道卒
淮南王长自作法令逐汉所置吏请自置相帝曲意
从之又擅刑杀不辜及爵人至关内侯数上书不逊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335-0333a.png

帝重自切责之复令薄昭与书引管蔡以为警戒长
不悦至是谋反事觉
召至长安丞相御史大夫等奏长罪当弃市上不忍
置法赦长死徙处蜀载以辎车县次传之袁盎谏曰
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今暴摧折
之臣恐卒雾露病死陛下有杀弟之名奈何上曰吾
特苦之耳令复之王果恚愤不食死传者不敢发车
封至雍雍令发之以死闻上哭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335-0333b.png

甚悲逮考诸县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葬长以列侯
礼民或歌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
二人不相容上闻而病之后二年封长子安等四人
皆为列侯贾谊知上必将
复王之也谏曰淮南王悖逆无道天下孰不知其罪
今奉尊罪人之子适足以负谤于天下尔此人少壮
岂能忘其父哉弗听
匈奴复请和亲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335-0333c.png

初冒顿遗汉书请复故约帝报书并遗之绣袷绮衣
诸物至是冒顿死子稽粥立号曰老上单于帝遣宗
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使宦者中行说傅翁
主说不欲行彊使之说曰必我也为汉患者既至降
单于甚亲幸于是说教单于左右疏记以计
课其人众畜物遗汉书牍及印封皆令长大倨傲其
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
以贾谊为梁王太傅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335-0333d.png

初上议以谊任公卿之位大臣多短之曰年少初学
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上于是疏之以为长沙王太傅
久
之上思谊徵之至入见上方受釐
坐宣室因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
故至夜半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
之今不及也乃拜谊梁王太傅谊上疏曰臣窃惟今
之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335-0334a.png

者六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
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以为非愚则谀皆非知治乱
之体者也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数之于前因陈治
安之策试详择焉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335-0334b.png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335-0334c.png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335-0334d.png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335-0335a.png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335-0335b.png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335-0335c.png
上深纳其言后梁王揖坠马死
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335-0335d.png

泣岁馀亦卒时年三十三
八年夏长星出东方
九年春大旱
十年冬车骑将军薄昭有罪自杀
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
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十一年匈奴寇狄道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335-0336a.png

时匈奴数为边患太子家令晁错
上书言兵事曰臣闻用兵临阵合刃
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步
兵之地车骑二不当一车骑之地步兵十
不当一弓弩之地短兵百不当一长
戟之地剑楯三不当一矛鋋之地
长戟二不当一剑楯之地弓弩三不当
一士不选练卒不服习前击后懈与金鼓之音相失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335-0336b.png

此不习勒卒之过也百不当十兵不完利甲不坚密
弩不及远射不能中中不能入此将不省兵之祸也
五不当一故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
以其将与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与敌也君不择将
以其国与敌也四者兵之至要也今匈奴地形技艺
与中国异上下山坂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
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
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335-0336c.png

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弩长
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
相杂游弩往来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
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
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
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
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陛下又与数十万之
众以诛数万之匈奴众寡之计以一击十之术也虽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335-0336d.png

然兵凶器战危事帝王之道出于万全今降胡义渠
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
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
习俗和辑其心者将之即有险阻以此当之平地通
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
此万全之术也帝嘉之赐书宠答焉
募民徙塞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335-0337a.png

晁错复上言臣闻兵起而不知其势战则为人禽屯
则卒积死今匈奴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
卒卒少则入不救则边民绝望而降敌救之才到则
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
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发卒
治塞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如选常居者
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要害之处
调立城邑毋下千家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民免罪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335-0337b.png

拜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
塞下之民利禄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难之地胡人
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以其半与之县官为赎如是
则邑里相救助赴敌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
而利其财也此与东方之戍卒不习地势而畏胡者
功相万也上从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335-0337c.png
十二年冬十二月河决酸枣
东溃金堤于是
东郡大兴卒塞之
诏民入粟边拜爵免罪赐民今年半租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335-0337d.png

晁错上言请重农贵粟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335-0338a.png
帝从之令
民入粟于边拜爵以多少级数为差错复言边食足支
五岁可入粟郡县郡县足支一岁可时赦勿收农民租
帝复从之乃下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
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335-0338b.png

焉尚寡而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
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田租之半
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诏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
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
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
吏举贤之道未备也其遣谒者劳赐
及问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335-0338c.png

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十三年春二月诏具亲耕桑礼仪
诏曰朕亲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祀其具礼
仪
夏除秘祝
初秦时祝官有秘祝即有灾祥辄移过于下至是诏
曰祸自怨起福由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335-0338d.png

之官移祸于下朕甚不取其除之
五月除肉刑
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
当刑诏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
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
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
虽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繇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
罪帝怜悲其意诏曰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335-0339a.png

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过为善而道无繇
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
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
于是丞相张苍等定律以上
制曰可是时上既躬修元默
而将相皆旧功臣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化
行天下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风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335-0339b.png

流笃厚禁网疏阔是以刑罚大省断狱四百有刑措
之风焉
六月除田之租税
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廑身从事而有
租税之赋是谓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
农之道未备除之
十四年冬匈奴入寇遣兵击之出塞而还
匈奴老上单于以十四万骑入朝那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335-0339c.png

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虏
人畜甚多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
诏发车千乘骑卒十万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
欲自征匈奴群臣谏不听皇太后固要上乃止以张
相如栾布为将军击逐出塞即还
赦作徒魏尚复为云中守
上辇过郎署见郎署长冯唐问曰父老
何自为郎家安在对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335-0339d.png

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
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
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老知之乎对曰尚不如廉颇
李牧之为将也上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
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之不能用也上
怒复入禁中良久召唐卒复问曰公何以知吾不能
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
毂曰阃以内寡人制之阃以外将军制之军功爵赏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335-0340a.png

皆决于外归而奏之要非虚言也李牧为赵将军市
租皆自用飨士赏赐不从中覆委任而责成功故牧
得尽其智能而赵几霸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
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自飨宾客军吏舍
人是以匈奴远避不敢近塞虏曾一入尚击之所杀甚
众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陛下下之吏削其爵徒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赏
太轻罚太重虽得颇牧弗能用也上悦是日令冯唐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335-0340b.png

持节赦魏尚复为云中守拜唐为车骑都尉
春增诸祀坛场圭币
诏曰朕获执牺牲圭币以事上帝宗庙十四年于今
历日弥长朕甚自愧其广增诸祀坛场圭币昔先王
远施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右贤左戚先民后己
至明之极也今吾闻祠官祝釐皆归福于朕躬不为
百姓夫以朕之不德而专飨独美其福百姓不与焉
是重吾不德也其令祠官致敬无有所祈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335-0340c.png

十五年春黄龙见成纪夏四月帝如雍始郊见
五帝
初鲁人公孙臣上言始秦得水德汉受之当为土德
应黄龙见宜改正朔色尚黄丞相张苍以汉乃水德
公孙臣言非是罢之至是黄龙见成纪帝召公孙臣
为博士与诸生申明土德草改历服色事下
诏礼官议郊祀夏四月帝行幸雍郊见五帝
秋九月亲策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以晁错为中大夫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335-0340d.png

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諌者上亲策
之时对策者百馀人太子家令晁错最为高第
擢为中大夫错又上言宜削诸侯及法令可更
定者书凡三十篇上虽不尽听然奇其材
十六年夏四月郊祀五帝于渭阳以新垣平为上大夫
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上曰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
采东北神明之舍天瑞下宜立祠以合符应于是作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0335-0341a.png

渭阳五帝庙夏
四月帝亲祠之贵平至上大夫赐累千金而使博士
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议巡守封禅
事
分齐地立悼惠王子六人为王
齐王则薨无子国除上乃分齐地立悼惠王肥
子将闾为齐王志为济北王贤为菑川
王雄渠为胶东王卬为胶西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0335-0341b.png

王辟光为济南王
分淮南地立厉王子三人为王
安为淮南王勃为衡山王赐为庐江
王
诏更以明年为元年立汾阴庙
新垣平使人持玉杯诣阙下而入言于上曰阙下有
宝玉气已视之果有献玉杯者刻曰人主延寿平又
言臣候日再中居顷之日郤复中于是始更以十七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0335-0341c.png

年为元年令天下大酺平复言周鼎在泗水中
今河决通于泗而汾阴有金宝气意鼎出乎于是治
庙汾阴欲祠鼎出
后元年冬十月新垣平伏诛
人有上书告新垣平所言皆诈也下吏治诛夷平是
后上亦怠于改正服鬼神之事渭阳五
帝使祠官领以时致礼不往焉
诏议可以佐百姓者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0335-0341d.png

诏曰间者数年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
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将百官之奉养或
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
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馀而食
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
农者蕃为酒醪以靡榖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
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
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0335-0342a.png

二年夏复与匈奴和亲
诏曰间者累年匈奴并暴边境多杀吏民朕夙兴夜
寐为之恻怛不安未尝一日忘于心故遣使者冠盖
相望结辙于道以谕朕志于单于今单于
计社稷之安便万民之利新与朕俱弃细过偕之大
道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命和亲以定始于
今年
秋八月丞相苍免以申屠嘉为丞相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0335-0342b.png

时张苍病免帝以后弟广国贤
有行欲相之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久念不可而高
帝时大臣馀见无可者御史大夫申屠嘉故以材官
蹶张从高帝封关内侯遂
以为丞相嘉为人彊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大中大夫
邓通方爱幸
嘉尝入朝
通居上旁怠慢嘉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群臣即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7a 页 WYG0335-0342c.png

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
之罢朝嘉坐府中为檄召通不来且斩
通恐入言上上曰汝第往吾使人召若通诣丞相免
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责曰朝廷者高帝之朝廷
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史今行斩之通
顿首首尽出血不解上度丞相已困通使使持节召
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通至为上泣曰丞
相几杀臣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7b 页 WYG0335-0342d.png

四年夏四月丙寅晦日食
六年冬匈奴寇上郡云中诏将军周亚夫等
屯兵备之
匈奴老上单于死子军臣单于立绝汉和亲大入上
郡云中所杀略甚众烽火通于甘
泉长安遣将军令免屯飞狐苏意屯句注
张武屯北地周亚
夫次细柳刘礼次霸上徐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8a 页 WYG0335-0343a.png

厉次棘门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
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至细柳军军
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先驱至不得入曰天
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
天子之诏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劳军亚
夫乃傅言开壁门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
驰驱于是上乃按辔徐行至营亚夫持兵揖曰介胄
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上为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8b 页 WYG0335-0343b.png

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群臣皆惊上曰嗟乎此真将
军也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
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哉称善者久之后月馀匈奴
远塞兵罢拜亚夫为中尉
夏大旱蝗诏弛利省费振民
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损郎吏员发仓庾
以振贫民民得卖爵
七年夏六月帝崩遗诏短丧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9a 页 WYG0335-0343c.png

遗诏曰万物之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
然奚可甚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
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
崩又使重服久临哀人父子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
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𦕈𦕈之身
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馀年赖天之灵社稷之
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
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39b 页 WYG0335-0343d.png

复供养于高庙其奚哀念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
出临三日皆释服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
音礼毕罢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
释服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
改归夫人以下至少使
葬霸陵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0a 页 WYG0335-0344a.png

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
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
召匠计之直百金帝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
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
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
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吴
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谏说虽切尝假
借纳用之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赐御府钱以愧其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0b 页 WYG0335-0344b.png

心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
能及之
太子启即位
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秋九月有星孛于西方
孝景皇帝
元年冬十月尊高皇帝为太祖孝文皇帝为太宗令
郡国立太宗庙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1a 页 WYG0335-0344c.png

丞相嘉等奏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
高皇帝宜为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宜为太宗之庙天
子世世献郡国宜各立太宗庙制曰可
复收民田半租
初文帝除民田租至是令民出租之半三十而
税一也
减笞法
文帝虽除肉刑而笞五百及三百者率多死至是帝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1b 页 WYG0335-0344d.png

下诏曰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人
其定律笞五百曰三百笞三百曰二百然尚有不全
者后更减笞三百曰二百笞二百曰一百又
定箠令当笞者笞臀毋
得更人自是笞者得全
以张欧为廷尉
欧事帝于太子宫虽治刑名家为人长者未尝言案
人专以诚长者处官官属亦不敢大欺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2a 页 WYG0335-0345a.png

二年冬十二月有星孛于西南
春三月立子六人为王
德为河间王阏为临江王
馀为淮阳王非为汝南王
彭祖为广川王发为长沙
王
夏四月太皇太后崩葬南陵
六月丞相故安侯申屠嘉卒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2b 页 WYG0335-0345b.png

时晁错为内使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
倾九卿法令多
所更定丞相嘉疾之错以内史门东出不便乃更穿
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也嘉闻为
奏请诛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自归上至
朝嘉请上曰错所穿乃外堧垣故冗官居其中且我
使为之错无罪嘉罢朝曰吾悔不先斩错乃为所卖
欧血而死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3a 页 WYG0335-0345c.png

以陶青为丞相晁错为御史大夫
彗星出东北
秋衡山雨雹
大者五寸深者二尺
荧惑逆行守北辰月出北辰间
岁星逆行天廷中
三年冬十月梁王武来朝
梁王以窦太后少子故有宠居天下膏腴地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3b 页 WYG0335-0345d.png

赏赐不可胜道至
是来朝时上未置太子与王宴饮从容言曰千秋万
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
然詹事窦婴引卮进酒曰
天下者高祖之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
传梁王太后由是憎婴婴遂病免太后除婴门籍
梁王以此益骄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4a 页 WYG0335-0346a.png

长星出东方
春正月吴王濞胶西王卬胶东王雄渠菑川王贤济南
王辟光楚王戊赵王遂反以条
侯周亚夫为太尉将兵讨之
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争道不恭
皇太子引博局提杀之吴王由是怨望称疾不
朝始有反谋后使人为秋请
文帝责问之使者曰察见渊中鱼不祥唯上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4b 页 WYG0335-0346b.png

弃前过与之更始于是文帝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其
谋乃解然以此日益横晁错数言吴过可削文帝宽
不忍罚及帝即位错曰吴王不朝于法当诛文帝弗
忍德至厚也当改过自新乃益骄恣公即山铸钱煮
海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逆今削之亦反不削亦
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其反迟祸大上命列侯公
卿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错又言楚赵皆有罪
请各削一郡胶西以卖爵事削六县方议削吴吴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5a 页 WYG0335-0346c.png

恐削地无已因发谋举事闻胶西王勇好兵使人说
之又身至胶西面约
遂发使约齐菑川胶东济南皆许诺楚
王戊坐削地亦与吴通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5b 页 WYG0335-0346d.png
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吴王遂
先起兵杀汉吏胶西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皆反齐
王后悔背约城守济北王城坏未完其郎中令
劫守王不得发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共攻齐围临
淄赵王遂发兵住其西界北使匈奴与连兵吴王悉
其士卒二十馀万闽东越亦发兵从起广陵西涉淮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6a 页 WYG0335-0347a.png

并楚兵遗诸侯书罪状晁错欲合兵诛之攻破梁棘
壁乘胜而前锐甚梁王遣将军击之皆败
还梁王城守睢阳初文帝且崩戒太子曰即有缓急
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及是七国反书闻上乃拜亚夫
为太尉将三十六将军击吴楚曲周侯郦寄击赵将
军栾布击齐复召窦婴拜大将军屯荥阳监齐赵兵
杀御史大夫晁错
帝与错议出兵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又言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6b 页 WYG0335-0347b.png

徐僮之间吴未下者可以予吴错素与吴相袁盎不
善及吴反错以盎宜知吴计谋欲治之人有告盎盎
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愿至上前口对状婴入
言上乃召盎盎入见上方与错调兵食问盎曰今吴
楚反于公意何如盎曰愿屏左右上屏人独错在盎曰
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乃屏错卒问盎对曰
吴楚相遗书言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
以故反欲共诛错复故地而罢今独有斩错发使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7a 页 WYG0335-0347c.png

赦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无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
久曰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乃拜盎为太
常密装治行使吴令丞相廷尉劾奏错曰错议陛下
自出临兵使错居守又欲以城邑予吴无人臣礼大
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皆弃市制曰可错
殊不知上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错已死谒者仆射邓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7b 页 WYG0335-0347d.png

公为校尉上书言军事见上上曰道军所
来闻晁错死吴楚罢否邓公曰吴为反计数十岁矣
以诛错为名意不在错也夫晁错患诸侯彊大不可
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
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
取也帝喟然曰吾亦恨之盎至吴吴楚兵已攻梁壁
因留盎军中欲劫使将盎不肯使人围守且杀之盎
得间怀节旄夜亡走梁遂归报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8a 页 WYG0335-0348a.png

二月太尉周亚夫大破吴楚军濞亡走越越人诛之戊
自杀
亚夫之将也请于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
委之绝其食道乃可制也上许之亚夫乘六乘传
将会兵荥阳发至霸上赵涉遮说曰吴
王素富怀辑死士久矣知将军且行必置间人于殽
渑阸狭之间且兵事尚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
蓝田出武关扺洛阳间不过差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8b 页 WYG0335-0348b.png

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
而下也亚夫如其计至洛阳喜曰吾乘傅至此不意
自全今吾据荥阳荥阳以东无足忧者使吏搜殽渑
间果得吴伏兵乃请涉为护军引兵东北走昌邑深
垒而守吴攻梁急梁数使使求救亚夫不许梁愬于
上上使告亚夫救梁亚夫不奉诏而使轻骑出淮泗
口绝吴楚兵后塞其饟道梁使韩安国
张羽为将军羽力战安国持重乃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9a 页 WYG0335-0348c.png

得颇败吴兵吴兵欲西梁城守不敢西即走亚夫军
亚夫坚壁不与战亚夫军中夜惊扰乱至帐下亚夫
坚卧不起顷之复定吴奔壁东南陬亚夫令备西北
已而吴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楚士卒多饥死叛
散乃引而去亚夫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王濞弃其
军亡渡淮走丹徒保东越越人鏦
杀之盛其头驰傅以闻楚王戊军败即自
杀吴楚反凡三月皆破灭于是诸将皆以亚夫谋为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49b 页 WYG0335-0348d.png

是而梁王由此与亚夫有隙
壬子晦日食
齐王将闾及卬遂皆自杀雄渠贤辟光皆伏诛徙济北
王志为菑川王
先是三国围齐齐王使路中大夫
告于天子天子复令还报告齐王
坚守汉兵今破吴楚矣路中大夫至三国兵围临淄
数重不得入三国将与路中大夫盟曰若反言汉已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0a 页 WYG0335-0349a.png

破矣齐趣下三国不且见屠路中大夫既许至城下
望见齐王曰汉已发兵百万击破吴楚方引兵救齐
齐必坚守无下三国将遂杀路中大夫齐初围急阴
与三国通谋会路中大夫从汉来其大臣乃复劝王
无下而栾布等兵至击破三国兵解围已闻齐初有
谋欲移兵伐之齐王惧饮药自杀胶西王肉袒诣汉军
叩头请罪弓高侯韩颓当执金
鼓出诏书读之卬自杀胶东菑川济南皆伏诛郦寄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0b 页 WYG0335-0349b.png

攻赵不下栾布破齐还并兵引水灌赵城城坏王遂
自杀济北王亦欲自杀齐人公孙玃为说梁王曰济
北虽坠言于吴而终底节不下使吴失与而无助破
败而无救者未必非济北之力也梁王以闻济北王
得不坐徙封菑川
立故齐王将闾太子寿为齐王楚元王子礼为楚王子
端为胶西王胜为中山王
帝以将闾迫劫有谋非其罪也乃召立其太子寿欲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1a 页 WYG0335-0349c.png

续吴楚太后曰吴王首为纷乱奈何续其后不许乃
立礼奉元王后
四年夏四月立子荣为皇太子彻为胶东王
荣栗姬子彻王夫人子
冬十月戊戌晦日食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1b 页 WYG0335-0349d.png

徙衡山王勃为济北王庐江王赐为衡山王
初七国反吴使者至衡山衡山王坚守无二志上以
为贞信徙王于济北以褒之庐江王以边越数通使
徙王衡山
五年春正月作阳陵邑
募民徙居之赐钱二十万
遣公主嫁匈奴单于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2a 页 WYG0335-0350a.png

六年冬十二月雷大霖雨
秋九月废皇后薄氏
上为太子时薄太后以薄氏女为妃及即位为皇后
无宠至是遂废
七年冬十一月废太子荣为临江王
长公主嫖有女欲与太
子为妃栗姬妒以帝后宫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得
贵幸故怨怒不许长公主欲与王夫人男彻王夫人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2b 页 WYG0335-0350b.png

许之由是长公主日谗栗姫而誉王夫人男之美帝
亦自贤之王夫人知帝嗛栗姬阴使人趣大行
请立栗姬为皇后帝怒曰是乃所宜言邪
遂按诛大行而废太子太傅窦婴力争不能得乃谢
病免栗姬恚恨而死
庚寅晦日食
春二月丞相青免以周亚夫为丞相罢太尉官
夏四月立夫人王氏为皇后胶东王彻为皇太子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3a 页 WYG0335-0350c.png

以郅都为中尉
都为人勇悍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谒无所
听及为中尉独先严酷列侯宗室侧目而视号曰苍
鹰临江王荣坐侵太宗庙堧垣为宫徵诣中尉府对
簿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
都禁吏不予窦婴使人间予之王既为书因自杀太
后闻之怒后以危法中都杀之
中元年夏地震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3b 页 WYG0335-0350d.png

衡山原都雨雹
大者尺八寸
二年夏四月有星孛于西北
立子越为广川王寄为胶东王
秋九月甲戌晦日食
梁王武使人杀袁盎
梁王以至亲有功得赐天子旌旗出跸入警宠信羊
胜公孙诡二人多奇邪计说王求为汉嗣王遂入朝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4a 页 WYG0335-0351a.png

帝使使持乘舆驷迎于关外既朝上疏因留
会栗
太子废太后因置酒谓帝曰安车大驾用梁王为寄
帝跪席举身曰诺罢酒召诸大臣问曰太后言如是
何谓也皆曰太后意欲立梁王为帝太子袁盎曰昔
宋宣公不立其子而立弟以生祸乱五世不绝
小不忍害大义故春秋大居正请入见太后白之太
后议格遂不复言而使梁王归国梁王由此怨盎与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4b 页 WYG0335-0351b.png

胜诡谋阴使人刺杀盎
及他议臣十馀人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
梁使之遣田叔往案捕诡胜诡胜匿王后宫内使韩
安国见王泣曰大王訹邪臣浮说犯上禁挠明
法天子以太后故不忍置法太后日夜啼哭幸大王
自改大王终不觉悟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
攀乎语未毕王泣数行下令诡胜自杀出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5a 页 WYG0335-0351c.png
时太后忧
梁事不食日夜泣不止帝患之田叔等还至霸昌厩
悉烧梁狱辞空手来见帝曰梁
有之乎田叔曰上母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
是汉法不行也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
忧在陛下也上大然之使叔等谒太后曰梁王不知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5b 页 WYG0335-0351d.png

也为之者幸臣羊胜公孙诡之属耳谨以伏诛梁王
无恙也太后闻之立起坐餐气平复梁王因上书请
朝用茅兰说乘布车从两骑伏斧质于阙下谢
罪太后帝大喜相泣复如故然帝益疏王不与同车
辇矣以田叔为贤擢为鲁相
三年夏四月地震
立子乘为清河王
秋九月蝗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6a 页 WYG0335-0352a.png

戊戌晦日食
丞相亚夫免
初上废栗太子亚夫固争之不得而梁王每与太后
言亚夫短太后欲侯王信帝与亚夫议之亚夫曰高
帝约非有功不侯信虽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帝默然
而止后匈奴王徐卢等六人降帝欲侯之以劝后亚
夫曰彼背其主而降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
乎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侯徐卢等亚夫因谢病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6b 页 WYG0335-0352b.png

免
以刘舍为丞相
四年冬十月戊午日食
五年夏立子舜为常山王
大水
九月诏狱疑者谳之
诏曰狱人之大命死者不可复生朕甚悯之诸狱疑
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7a 页 WYG0335-0352c.png

之
地震
六年冬十一月改诸官名
更命廷尉为大理奉常为太常典客为大行
治粟内史为大农将作少府为将
作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长信詹事
为长信少府将行为大长秋大行为
行人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7b 页 WYG0335-0352d.png

春二月行幸雍郊五畤
夏四月梁王武卒分梁地王其子五人
先是梁王入朝上疏欲留帝不许王归国意忽忽不
乐未几卒太后哭极哀不食曰帝果杀吾子帝哀惧
不知所为与长公主计之乃分梁为五国尽立孝王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8a 页 WYG0335-0353a.png

男五人为王女五
人皆食汤沐邑太后乃说为帝加 餐
六月匈奴寇雁门上郡
匈奴入雁门上郡李广为上郡太守
从百骑
出卒遇匈奴数千骑广骑欲驰还广曰吾去大军数
十里今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为大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8b 页 WYG0335-0353b.png

军之诱不敢击乃令诸骑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皆
下马解鞍以示不走匈奴有白马将出护其兵广上
马与十馀骑奔射杀之还解鞍令士皆纵马卧会暮
匈奴终怪之不敢击夜引而去
秋七月辛亥晦日食
以宁成为中尉
自郅都死长安宗室多暴犯法上乃召济南都尉宁
成为中尉其治效郅都其廉弗如然宗室豪杰人人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9a 页 WYG0335-0353c.png

惴恐
后元年春正月诏治狱者务先宽
诏曰狱重事也人有智愚官有上下狱疑者谳有司
有司所不能决移廷尉谳而后不当谳者不为失
欲令治狱者务先宽
夏地震
震凡二十二日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59b 页 WYG0335-0353d.png

丞相舍免
秋七月乙巳晦日食
八月以卫绾为丞相直不疑为
御史大夫
初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迁中郎将醇
谨无它上为太子时召文帝左右饮绾称病
不行文帝且崩属上曰绾长者善遇之故上亦宠任
焉不疑为郎有同舍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同舍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60a 页 WYG0335-0354a.png

郎疑不疑不疑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
大惭以此称为长者人或毁不疑以为盗嫂不疑曰
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也
下条侯周亚夫狱亚夫不食死
上召亚夫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
平顾尚席取箸上视而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
亚夫免冠谢上上曰起亚夫因
趋出上目送之曰此鞅鞅非少主臣也居无何亚夫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60b 页 WYG0335-0354b.png

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可
葬者为人所告事连污亚夫召诣廷尉廷尉责问曰
君侯欲反乎亚夫曰臣所买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吏
曰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侵之益急亚夫
不食五日欧血而死
二年春正月地一日三动
夏四月诏戒二千石修职事
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61a 页 WYG0335-0354c.png

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饥寒并至
而能亡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
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欲天
下务农蚕素有蓄积以备灾害彊无攘弱众无暴寡
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
咎安在或诈伪为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
民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
其令二千石各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61b 页 WYG0335-0354d.png

丞相以闻请其罪
秋大旱
三年冬十月日月皆赤凡五日
十二月晦雷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
月贯天庭中
春正月诏劝农桑禁采黄金珠玉
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间岁或不登意为末者众农民寡也其令郡国务劝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62a 页 WYG0335-0355a.png

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吏发民若取庸
采黄金珠玉者坐赃为盗二千石听者
与同罪
帝崩太子彻即位
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
二月葬阳陵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四 第 62b 页 WYG0335-0355b.png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