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四
列傳第八十二 喬宇 孫交 林俊 金獻民 秦金 趙璜 鄒文盛 梁材 劉麟 蔣瑤 王廷相
體裁:史書
類别:歷史
○喬宇孫交〈〉林俊〈〉(張黻)金獻民秦金〈〉趙璜鄒文盛梁材劉麟蔣瑤王廷相
公元1484年
喬宇,字希大,山西樂平人。祖毅,工部左侍郎。父鳳,職方郎中。皆以清節顯。宇登成化二十年進士,授禮部主事。弘治初,王恕為吏部,調之文選,三遷至郎中。門無私謁。擢太常少卿。武宗嗣位,遣祀中鎮、西海。還朝,條上道中所見軍民困苦六事。已,遷光祿卿,歷戶部左、右侍郎。劉瑾敗,大臣多以黨附見劾,宇獨無所染。拜南京禮部尚書。乾清宮災,率同列言視朝不勤,經筵久輟,國本未建,義子猥多,番僧處禁寺,優伶侍起居,立皇店,留邊兵,習戰鬥,土木繁興,織造不息,凡十事。帝不省。久之,改兵部,參贊機務。以帝遠遊塞上,而監國無人,請早建儲貳。帝將自擊寇,宇復率同列諫。皆不報。
未幾,寧王宸濠反,揚言旦夕下南京。宇嚴為警備,而談笑自如。時攜客燕城外,密察地險易,置戍守。綜理周密,內外宴然。指揮楊銳有才略,署為安慶守備。鎮守中官劉郎與濠通,為預伏死士。宇刺得其情,詰郎用事者,郎懼不敢動。宇乃大索城中,斬所伏壯士三百人,懸首江上。宸濠失內應,且知有備,不敢東。攻安慶,銳固守不得下。未幾敗。
帝至南京,詔百官戎服朝明年正旦。宇不可,率諸臣朝服賀。江彬索城門諸鑰,都督府問宇。宇曰:「守備者,所以謹非常。禁門鎖鑰,孰敢索?亦孰敢予?雖天子詔不可得。」都督府以宇言復,乃已。彬矯旨有所求,日數十至,宇必廷白之,彬亦稍稍止。彬欲譖去宇。守備太監王偉者,初為帝伴讀,帝信之,每從中調護,故彬謀不行。帝駐南京九月,宇倡諸臣三請回鑾,又自伏闕請。駕旋,扈至揚州。明年加太子太保。論保障功,復加少保。
公元1521年
世宗即位,召為吏部尚書。宇自為選郎,有人倫鑒,及是銓政一清。帝求治銳甚。宇與林俊、鼓澤、孫交,皆海內重望,帝亦委任之。凡為權幸所黜者,皆起列庶位,天下欣欣望治。帝性剛,好自用,宇所執漸不見聽。興府需次官六十三人,乞遷敘。宇言此輩虛隸名籍,與見供事者不同。黜罰之有差,皆怨宇。帝欲封駙馬都尉崔元為侯,外戚蔣輪、邵喜為伯,宇不可。無何,詔進壽寧侯張鶴齡為公,封後父陳萬言為伯,授萬言子紹祖尚寶丞。宇言:「累朝太后戚屬無生封公者,張巒亦歿後贈,今奈何以父贈為子封。萬言封伯視巒更驟,而子授尚寶非制。願陛下守典章,以垂萬世。」帝並不從。史道訐楊廷和,宇言道挾私,遂下之詔獄。曹嘉助道劾宇,宇求罷,帝命鴻臚趨視事。
宇遇事不可,無不力爭,而爭「大禮」尤切。帝欲加興獻帝皇號,宇言加皇於本生之親,則幹正統,非所以重宗廟,正名分。及禮官請稱獻帝為本生考,帝改稱本生皇考,又詔建獻帝廟於大內,宇等復連章諫。特旨用席書為禮部尚書,宇又偕九卿言:「陛下罷汪俊,用席書;謫馬明衡、季本、陳逅,召張璁、桂萼、霍韜。舉措乖違,人心駭愕。夫以一二人邪說,廢天下萬世公議,內離骨肉,外間君臣,名為效忠,實累聖德。且書不繇廷推,特出內降,此祖宗來所未有。乞令俊與書各仍舊職,宥明衡等,止璁、萼毋召。」尋復請罷璁、萼、書,而出爭「大禮」者呂柟、鄒守益於獄。會璁、萼至京,詔皆用為學士。宇等又言:「內降恩澤,先朝率施於佞幸小人。若士大夫一預其間,即不為清議所齒。況學士最清華,而俾萼等居之,誰復肯與同列哉?」帝怒,切責。宇遂乞休,許之。馳傳給夫廩,猶如故事。御史許中、劉隅等請留宇,帝曰:「朕非不用宇,宇自以疾求去耳。」後《明倫大典》成,追論前議,奪官。楊一清卒,宇渡江吊之。南都父老皆出迎,舉手加額曰:「活我者,公也。」
公元88年
宇幼從父京師,學於楊一清。成進士後,復從李東陽遊。詩文雄雋,兼通篆籀。性好山水,嘗陟太華絕頂。遇虎,仆夫皆驚仆,宇端坐不動,虎徐帖尾去。家居淡泊,服禦若寒士。身歿,二妾劉、許皆從死。穆宗即位,復官,贈少傅,謚莊簡。
公元1481年
孫交,字誌同,陸安人。成化十七年進士。授南京兵部主事,為尚書王恕所知。弘治初,怒入吏部,薦授稽勛員外郎,歷文選郎中。居吏部十四年,於善類多所推引。遷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館。大同有警,命經略黃花鎮諸邊。增垣塹,廣樹藝,制敵騎馳突。永樂時,歲遣隆慶諸衛軍采薪炭。其後罷之,令歲輸銀二萬兩,軍重困。交奏免之。正德初,擢光祿卿。三年進戶部右侍郎,提督倉場,改吏部。尚書張彩附劉瑾,交數規切。彩怒,調之南京。瑾敗,召拜戶部尚書。時征討流寇,調度煩急,仍歲兇,正賦不足,交區畫適宜。四方告饑,輒請蠲租遣振,以故民不至甚敝,而小人用事者皆不便之。帝欲以太平倉賜幸臣裴德,雲南鎮守中官張倫請采銀礦,南京織造中官吳經奏費乏,交皆力爭。八年六月,中旨與禮部尚書傅珪並致仕。言官多請留,不報。
世宗在潛邸知交名,甫即位,召復故官。首請帝日讀《祖訓》,言動悉取準則,經筵日講寒暑勿輟。帝褒納焉。或議遷顯陵天壽山,交言:「山陵事重,太祖欲遷仁祖於鐘山,慮泄靈氣而止,具載《皇陵碑》。」事乃止。武宗侈汰之後,庫藏殫虛。交裁冗食,定經制,宿弊為清。然事涉中官者,帝亦不能盡從也。嘗會廷臣議發內帑給軍廩官俸,已報可,為中官梁諫等所沮。交言:「宮府異同,令出復反,非新政所宜。」不聽。中官監督倉場者,初止數人,正德中增至五十五人。以交言罷撤過半,其後復漸增。帝已罷三十七人,交欲盡去之,並臨清、徐、淮諸倉,一切勿遣。帝令自今毋更加而已。守珠池中官,詔毋得預守土事,而安川夤緣復故。交劾川,命如前詔。正德中,上林苑內臣至九十九人,侵奪公私地無算。帝即位,命留十八人,如弘治時。已復傳奉至六十二人,交乞汰如初,且盡歸侵奪地。報許。又論禦馬監內臣宜如祖制,毋監收芻豆,並令戶部通知馬數,杜其侵耗。不從。錦衣百戶張瑾率校尉支俸通倉,橫取狼藉,主事羅洪載欲按之。瑾紿請受杖,奏洪載擅笞禁衛官。帝怒,逮下詔獄謫外。交與林俊、喬宇先後論救,不納。禦馬監閻洪乞外豹房地,交言:「先帝以豹房故,貽禍無窮。洪等欲修復以開遊獵之端,非臣等所敢聞。」詔以地十頃給豹房,余令百戶趙愷等佃如故。奉詔上各宮莊田數,視舊籍不同,帝詰其故。交言:「舊籍多以奏請投獻,數多妄報也。新籍少,以奉命清核,田多除豁也。」帝意稍解,令考成、弘間籍以聞。
交年已七十,連章乞罷。帝輒慰留,遣醫視療。請益力,乃許之。手詔加太子太保,馳驛。令子編修元侍行,有司時存問,給食米輿隸,復賜道里費。卒年八十,謚榮僖。
交言論恂恂,不以勢位驕人。清慎恬愨,終始一致。初在南京,僚友以事簡多暇,相率談諧飲弈為樂,交默處一室,讀書不輟。或以為言,交曰:「對聖賢語,不愈於賓客、妻妾乎!」興獻王素愛重交,嘗割陽春臺東偏地益其宅。後中官言孫尚書侵地,世宗曰:「此先皇所賜,吾敢奪耶?」
元,進士,終四川副使。謹厚有父風。
公元1478年
林俊,字待用,莆田人。成化十四年進士。除刑部主事,進員外郎。性侃直,不隨俗浮湛。事涉權貴,尚書林聰輒屬俊治之。上疏請斬妖僧繼曉並罪中貴梁芳,帝大怒,下詔獄考訊。後府經歷張黻救之,並下獄。太監懷恩力救,俊得謫姚州判官,黻師宗知州。時言路久塞,兩人直聲震都下,為之語曰:「御史在刑曹,黃門出後府。」尋以正月朔星變,帝感悟,復俊官,改南京。弘治元年用薦擢雲南副使。鶴慶玄化寺稱有活佛,歲時集士女萬人,爭以金塗其面。俊命焚之,得金悉以償民逋。又毀淫祠三百六十區,皆撤其材修學宮。幹崖土舍刀怕愈欲奪從子宣撫官,劫其印數年。俊檄諭之,遂歸印。進按察使。五年調湖廣。以雨雪災異上疏陳時政得失。又言德安、安陸建王府及增修吉府,工役浩繁,財費巨萬,民不堪命。乞循寧、襄、德府故事,一切省儉,勿用琉璃及白石雕闌,請著為例。不從。九年引疾,不待報徑歸。
公元1519年
久之,薦起廣東右布政使,不拜。起南京右僉都御史,督操江。十四年正月朔,陜西、山西地震水湧。疏述古宮闈、外戚、內侍、柄臣之禍;乞罷齋醮,減織造,清役占,汰冗員,止工作,省供應,應賞賜,戒逸欲,遠佞幸,親賢人。又請豫教皇儲,恩薦侍郎謝鐸,少卿儲瓘、楊廉,致仕副使曹時中,處士劉閔堪輔導。報聞。已,屢疏乞休,薦時中自代。不許。江西新昌民王武為盜,巡撫韓邦問不能靖,命俊巡視。身入武巢,武請自效,悉擒賊黨。詔即以俊代邦問,俊引朱熹代唐仲友、包拯代宋祁事,力辭。不允。乃更定要約,庶務一新。王府征歲祿,率倍取於民,以俊言大減省。寧王宸濠貪暴,俊屢裁抑之。王請易琉璃瓦,費二萬。俊言宜如舊,毋涉叔段京鄙之求,吳王幾杖之賜。王怒,伺其過,無所得。會俊以聖節按部,遂劾奏之,停俸三月。尋以母憂歸。
公元1505年
武宗即位,言官交薦,江西人在朝者合疏乞還俊。乃進右副都御史,再撫江西,遭父憂不果。正德四年起撫四川。眉州人劉烈倡亂,敗而逃,諸不逞假其名剽掠。俊繪形捕,莫能得。會保寧賊藍廷瑞、鄢本恕、廖惠等繼起,勢益張,轉寇巴州。猝遇之華壟,單輿抵其營,譬曉利害,賊羅拜約降。淫雨失期,復叛去,攻陷通江。俊擊敗之龍灘河,遣知府張敏等追敗之門鎮子,遂擒廖惠。而廷瑞奔陜西西鄉,越漢中三十六盤,至大巴山。官軍追及,復大破之。遂移師擊瀘州賊曹甫,且遣人招諭。甫佯聽令,使弟琯劫如故。指揮李蔭斬琯首,賊遂移江津。分七營,將攻重慶。俊發酉陽、播州土兵助蔭,以元日掩破其四營。賊遁入民家,焚之盡斃。乘勝搗老營,指揮汪洋等中伏死。蔭復進,去賊十五里。甫以數十騎出,遇蔭兵,敗走。官軍乘勝進圍之,俘及焚死者二千有奇。已,本恕、廷瑞為永順土舍彭世麟所擒。俊論功進右都御史。甫黨方四亡命思南,復攻南川、綦江,以窺瀘州。俊益發士兵,令副使何珊、李鉞等敗之去。捷聞,璽書獎勵。俊在軍,與總督洪鐘議多左。中貴子弟欲冒從軍功,輒禁止。御史俞緇走避賊,而僉事吳景戰歿。緇慚,欲委罪俊,遂劾俊累報首功,賊終不滅;加鑿井毀寺,逐僧徒,迫為賊。於是俊前後被切責。比方四敗,賊且盡,俊辭加秩及賞,乞以舊職歸田。詔不許辭秩,聽其致仕。言官交請留,不報。俊歸,士民號哭追送。時正德六年十一月也。
公元1521年
世宗即位,起工部尚書,改刑部。在道數引疾,不許。因請帝親近儒臣,正其心以出號令,用渾樸為天下先。初詔所革,無遷就以廢公議。既抵京師,會暑月經筵輟講,舉祖宗勤學故事以諫。俊時年已七十,寓止朝房,示無久居意。數為帝言親大臣,勤聖學,辨異端,節財用。朝有大政,必侃侃陳論,中外想望其風采。中官葛景等奸利事覺,為言官所糾,詔下司禮監察訊。俊言內臣犯法,法司不得訊,是宮府異體也。乞下法司公訊,以詔平明之治。都督劉暉下獄,俊當以交結朋黨律,言與許泰同罪,請斬以謝天下。廖鵬、廖鎧、齊佐、王瓛論死,屢詔緩刑,俊乞亟行誅。又劾谷大用占民田萬余頃。皆不聽。中官崔文家人李陽鳳索匠師宋鈺賄不獲,嗾文杖之幾死,下刑部治未決,而中旨移鎮撫司。俊留不遣,力爭不納。明日又奏,帝怒責陳狀。俊言:「祖宗以刑獄付法司,以緝獲奸盜付鎮撫。訊鞫既得,猶必付法司擬罪。未有奪取未定之囚,反付推問者。文先朝漏奸,罪不容誅,茲復幹內降。臣不忍朝廷百五十年紀綱,為此輩壞亂。」帝憚其言直,乃不問。
俊以耆德起田間,持正不避嫌,既屢見格,遂乞致仕。詔加太子太保,給驛賜隸廩如制。
公元1509年
俊數爭「大禮」,與楊廷和合。嘗上言推尊所生有不容已之情,有不可易之禮,因輯堯、舜至宋理宗事凡十條,以上。及「大禮」議定,得罪者或杖死。四年秋,俊從病中上書言:「古者鞭撲之刑,辱之而已,非欲糜爛其體膚而致之死也,又非所以加於士大夫也。成化時,臣及見廷杖二三臣,率容厚棉底衣,重氈疊裹,然且沈臥,久乃得痊。正德朝,逆瑾竊權,始令去衣,致末年多杖死。臣又見成化、弘治時,惟叛逆、妖言、劫盜下詔獄,始命打問。他犯但言送問而已。今一概打問,亦非故事。自去歲舊臣斥逐殆盡,朝署為空。乞聖明留念,既去者禮致,未去者慰留。碩德重望如羅欽順、王守仁、呂柟、魯鐸輩,宜列置左右。臣衰病待盡,無復他望,敢效古人遺表之意,敬布犬馬之心。」帝但下所司而已。又明年,疾革,復上書請懋學隆孝,任賢納諫,保躬導和,且預辭身後恤典,遂卒。年七十六。
公元1510年
後一年,《明倫大典》成,追論俊附和廷和,削其官,其子達以士禮葬之。
公元1514年
俊歷事四朝,抗辭敢諫,以禮進退,始終一節。隆慶初,復官,贈少保,謚貞肅。達,正德九年進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工篆籀,能古文。
公元1472年
張黻,吉水人。成化八年進士。歷知涪州、宿州,介特不避權貴。弘治中,俊蒙顯擢,而黻老不用。王恕為之請,特予誥命。
公元1484年
金獻民,字舜舉,綿州人。成化二十年進士。除行人。弘治初,選授御史,按雲南、順天,並著風裁。出為天津副使,歷湖廣按察使。正德初,劉瑾亂政,追坐獻民勘天津地不實,與巡撫柳應辰等械系詔獄,斥為民。未幾,又坐湖廣事,再下獄,罰贖歸。逾年,又以瀏陽民劉道隆獄讞不實,罰米輸塞下。瑾誅,起貴州按察使。擢僉都御史,巡撫延綏,歷南京刑部尚書。
世宗即位,召為左都御史。李鳳陽下刑部,程貴下都察院,皆改詔獄,獻民力爭。已,遷刑部尚書。執奏奸黨王欽、王銓不宜貸死。皆不納。尋代彭澤為兵部尚書。五星聚營室,其占主兵。獻民因請敕天下鎮巡官預守戰之備,且請用賢納諫,罷土木,屏玩好。帝頗采納。獻民性伉直,有執持,帝或不能從,卒無所徇。帝初即位,盡斥先朝傳奉官。已,太監邱福、潘傑等死,詔官其弟侄錦衣。及司禮太監張欽死,以家人李賢承蔭,賢死復欲官其子儒。獻民先後執奏,帝皆不從。土魯番速檀滿速兒寇肅州,命獻民兼右都御史總制陜西四鎮軍務。比至蘭州,巡撫陳九疇已破敵,獻民再以捷聞。還京,仍理部事。論功,蔭錦衣世百戶。
錦衣百戶俞賢,中官泰養子也,以中旨管事,諫官爭之。獻民言:「祖宗有舊制,孝廟有禁例,陛下登極有明詔。賢無公家庸,又非泰子姓,猥以廝養竊名器,紊棨典章,不可之大者。宜納諫官言。」弗聽。錦衣副千戶李全、王邦奇等以冒濫汰去,至是奏辨不已,下部覆議。獻民言:「全等足不履行陣而坐論首功,身不隸公家而躐躋顯秩。陛下登極,汰去者三百余人,人心稱快。萬一幸端再啟,則前詔皆虛,將來奏擾,有何紀極。」帝竟授全等試百戶。獻民復奏曰:「令出惟行勿惟反。今以小人奏辨,一旦復官九十余人,徇左右私,壞祖宗法,竊為陛下惜之。明旨不許夤緣管事,而奔競已成風矣;不許比例陳乞,而奏擾已踵至矣。誰生厲階,至今為梗。望仍斥全等,以息人言,消天變。」言官任洛等亦以為言,不聽。
公元1506年
會寧夏總兵官種勛行賂京師,偵事者獲其籍,獻民名在焉。給事蔡經、御史高世魁等交章劾之,獻民因引疾歸。居二年,邦奇訐前尚書彭澤,詞連獻民,逮下刑部獄。法司劾獻民奉命專征,未至其地,掠功妄報。失大臣體,宜奪職閑住,削其世蔭。詔可。
初,「大禮」議起,獻民數偕廷臣疏爭。及左順門哭諫,又與徐文華倡之。帝由此不悅,卒得罪。隆慶初,贈恤如制。
公元1493年
秦金,字國聲,無錫人。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郎中。正德初,遷河南提學副使,改右參政。守開封,破趙鐩於陳橋。歷山東左、右布政使。承寇躪後,與巡撫趙璜共拊循,瘡痍始起。九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諸王府所據山場湖蕩,皆奏還之官。降盜賀璋、羅大洪復叛,討平之。郴州桂陽瑤龔福全稱王,金先後破寨八十余,斬首二千級,擒福全及其黨劉福興等。錄功,增俸一級,蔭錦衣世百戶,力辭得請。入為戶部右侍郎。
公元1521年
世宗即位,改吏部。言官論金無人倫鑒,復改戶部,轉左,署部事。外戚邵喜乞莊田,金述祖制,請按治。帝宥喜,命都察院禁如制。中旨各宮仍置皇莊,遣官校分督。金言:「西漢盛時以苑囿賦貧民,今奈何剝民以益上。乞勘正德間額外侵占者,悉歸其主,而盡撤管莊之人。」帝稱善,即從其議。
公元1523年
嘉靖二年擢南京禮部尚書,率諸臣上疏曰:「陛下繼統以來,昭德塞違,勵精圖治,動無過舉,宜召天和,而災眚頻告者,何也?《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陛下登極一詔,百度鹹貞,天下拭目望至治。比來多與詔違,百司罔遵,萬民失仰,此詔令不能如初也。即位之初,逐庸回,任耆舊。比內閣擬旨輒中改,至疏請,徒答溫語,此任賢不能如初也。即位之初,聽言如流,朝請暮報。比來事涉戚畹、宦寺,雖九卿執奏,科道交章,皆曰『業經有旨』。此聽納不能如初也。即位之初,凡先朝傳升、乞升等官,一切厘革。比來恩澤過濫,封拜頻煩。此慎名器不能如初也。即位之初,凡奸黨巨惡俱付三法司。比來輒下鎮撫。此謹國法不能如初也。即位之初,首命戶部減馬房糧芻之半,且令科道官備核馬數。乃因太監閻洪等言,遂寢前詔。此恤民瘼不能如初也。即位之初,遣斥法王、佛子、國師、禪師。比來於禁地設齋醮。此崇正道不能如初也。即位之初,精明充盛。比來聖躬弗豫,天顏未復。此嗇精神不能如初也。夫初政所以清明者,政出公朝,而左右不預也;今政所以混混者,政在左右,而外廷不知也。惟政不可一日不在朝廷,惟權不可一日移於左右。所謂政在朝廷者,非必皆獨運也。股肱有托,耳目有寄,即主威重於九鼎,國勢安於泰山。自古帝王制禦天下,操此術而已。不則宮府之勢隔而信任有所偏,婦寺之情親而聽受有所蔽。名曰總攬,而太阿之鐏實移於下矣。」章下禮部,尚書汪俊力勸帝采納,報聞。
尋就改兵部。孫交去,召為戶部尚書。帝欲考興獻帝,金偕廷臣伏闕爭,又與何孟春等條張璁建議之非。及上聖母冊,金及趙璜等復不至,帝頻詰讓。
金為人樂易。及居官,一以廉正自持。在戶部,尤孜孜為國。永福長公主乞寶坻、武清地,以金言頗減。撫寧、山海莊地賜魏國公徐達者,達卒仍歸之官,定國公光祚請之,金執不可。給事中黃重、御史張珩等先後爭,金等復以為言,始報許。內府諸監局軍匠至數千人,中官梁諫請下部采金玉珠石,金皆執奏。不聽。奸人逯俊等乞兩淮鹽引三十萬,帝許之。金力爭不可,積失帝旨。
公元1527年
六年春以考察自陳致仕,馳驛給夫廩如制。歸五年,薦者不已,乃起南京戶部,疏陳利民六事。尋召為工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帝與張孚敬、李時評諸大臣,以金為賢,頗嫌其老。居數月,加太子太保,改南京兵部。逾歲致仕歸。二十三年卒,年七十八。贈少保,謚端敏。
孫柱,以諸生授中書舍人。大學士高拱得罪,倉黃去京師,門生皆避匿,柱獨追送百里外。吳中行疏論張居正奪情,被杖下詔獄。柱挾醫視湯藥,遂忤居正,遷魯府審理。尋假考察罷之。
公元1490年
趙璜,字廷實,安福人。少從父之官,墜江中不死。稍長,行道上,得遺金,悉還其主。登弘治三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改兵部,歷員外郎。出為濟南知府。猾吏舞文,積歲為蠹。璜擇願民教之律令,得通習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漢庶人牧場久籍於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還之民。閱七年,政績大著。正德初,擢順天府丞,未上,劉瑾惡璜,坐巡撫朱欽事,逮下詔獄,除名。瑾誅,復職。遷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尋調山東。河灘地數百里,賦流民墾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齋糧,帝許之,璜力爭得免。曲阜為賊破,闕里林廟在曠野,璜請移縣就闕里,從之。擢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以邊警改理畿輔戎備。事定,命振順天諸府譏,還佐部事。
公元1521年
世宗即位,進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賜葬費及禦用監料價,革內府酒醋面局歲征鐵磚價銀歲巨萬。嘉靖元年進尚書。劉瑾創玄明宮,糜財數十萬,瑾死,奸人獻為皇莊。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仍舊。璜言,詔下數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報許。會方修仁壽、清寧宮,費不繼。璜因請與石景山諸房舍並斥賣以資用,可無累民,帝可之。給事中徐景嵩等謂,詔書許還民,官不當自鬻,劾璜。璜疏辨,並發景嵩他事。御史張鵬翰言璜摭言官,無大臣誼。帝責鵬翰黨庇景嵩,竟斥。其同官陳江亦以劾璜被責,求去。給事中章僑言璜一舉逐兩諫官,甚損國體。尚書彭澤復奏僑非是,僑再辨,帝兩解之。詔營後父陳萬言第,估工值六十萬,璜持之。萬言訴於帝,下郎中、員外二人詔獄。璜言:「二臣無與,乞罪臣。」帝不聽。其後論救踵至,萬言不自安,再請貸。二人獲釋,工價亦大減。
公元1524年
三年,顯陵司香內官言陵制陜小,請改營,視天壽山諸陵。璜言陵制與山水相稱,難概同,帝納其言。已,帝欲遷顯陵,璜不可,乃寢。詔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宮,璜請俟仁壽宮成,徐議其事,帝不許。頃之,以災異申前請,帝始從之,並罷仁壽役。江西建真人府,陜西督織造,皆遣中使,璜皆疏爭。營建世廟,中官所派物料,戶部多裁省。帝以問璜,璜言曩造乾清、坤寧兩宮所積余貲,足移用,帝遂報可。
公元1527年
璜為尚書六年,值帝初政,銳意厘剔,中官不敢撓,故得舉其職。後論執不已,諸權幸嫉者眾,帝意亦浸疏。璜素與秦金齊名。考察自陳,與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許,馳驛給夫廩如故事。
公元1532年
璜有幹局,多智慮。事棼錯,他人相顧愕眙,璜立辦。既去,人爭薦之。十一年召復故官,未上卒。贈太子太保,謚莊靖。
公元1493年
鄒文盛,字時鳴,公安人。弘治六年進士。除吏科給事中。遼東巡撫韓重劾鎮守中官廖玘,文盛偕郎中楊茂仁勘實其罪,謫長陵司香。雜顏三衛屢擾邊,文盛還奏制馭六策。尚書劉大夏深善之,下之邊吏。尋出核兩廣糧儲。思恩土官岑濬與田州岑猛構兵,文盛言:「田州廣西之藩蔽,李蠻田州之幹城,參政武清受濬重賂,以計殺蠻釀成禍亂。制敕房供事參議岑業,濬懿親,為彌縫於中,漏我機事。請先誅二人,而後行討。」業有內援,帝不聽。清尋以考察罷。
公元1516年
正德初,歷戶科都給事中,出為保定知府,累遷福建左布政使。十一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貴州。清平苗阿旁、阿階、阿革稱王,巡撫曹祥調永順、保靖土兵討之,尋被劾罷。阿旁等據香爐山,興隆、偏橋、平越、新添、龍裏諸衛鹹被其患。文盛至,檄川、湖兵協剿,以貴州兵搗炮木寨,擒阿革。川、湖兵至,抵山下。山壁立,惟小徑五,賊皆樹柵。仰攻不能克,乃制戰樓與崖齊,乘夜雨附崖登,拔柵焚廬舍。賊奔後山,據絕頂。官軍乘間梯藤木以上,遂擒阿旁,余賊盡平。移師討平龍頭、都黎、都蘭、都蓬、密西、大支、馬羅諸寨黑苗,先後斬降無算。錄功,增俸一等,蔭子錦衣世百戶。力辭免。芒部陳聰等為亂,討破之。四川土舍重安馮綸與凱裏楊弘有怨。弘卒,綸糾諸苗相仇殺,侵軼貴州境。文盛遣參議蔡潮詣播州,督宣慰楊斌撫定之。請復設安寧宣撫司,以弘子襲,而錄潮功。尚書王瓊以專擅為潮罪,不敘。頃之,改蒞南京都察院。
公元1521年
世宗即位,召為戶部左、右侍郎,遷南京右都御史,就改戶部尚書。嘉靖六年,戶部尚書秦金罷,召文盛代之。首疏鹽政、錢法十一事。文盛為人廉謹,踆々若無能。與孫交、秦金、趙璜鹹稱長者。歲餘,以年至,再疏乞歸。卒贈太子少保,謚莊簡。
公元1499年
梁材,字大用,南京金吾右衛人。弘治十二年進士。授德清知縣,勤敏有異政。正德初,遷刑部主事,改御史。出為嘉興知府,調杭州。田租例參差,材為酌輕重,立畫一之法。遷浙江右參政,進按察使。鎮守中官畢真與宸濠通,將舉城應之。材與巡按張縉劫持真,奪其兵衛。尋以憂去。嘉靖初,起補雲南。土官相仇殺累年,材召其酋曰:「汝罪當死。今貰汝,以牛羊贖。」御史訝其輕,材曰:「如是足矣,急之變生。」諸酋衷甲待變,聞無他乃止。歷貴州、廣東左、右布政使。吏民輸課,令自操權衡,吏不得預。時天下布政使廉名最著者二人,材與姚鏌也。六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西。甫兩月,召為刑部左侍郎。
公元1526年
尋改戶部,遂代鄒文盛為尚書。自外僚登六卿,不滿二載。自以受恩深,益盡職。上言:「臣考去年所入止百三十萬兩,而所出至二百四十萬。加催征不前,邊費無節,兇荒又多奏免,國計安所辦?詳求弊端:一宗藩,二武職,三冗食,四冗費,五逋負。乞集廷臣計畫條請。」於是宗藩、武職各議上三事,其他皆嚴為節。帝悉報可。惟武職閑住者議停半俸,帝不納。經費大省,國用亦充。中官麥福請盡征牧馬草場租,材不可。侍郎王軏清勛戚莊田,言宜量等級為限。材奏:「成周班祿有土田,祿由田出,非常祿外復有土田。今勛戚祿已逾分,而陳乞動千萬,請申禁之。自特賜外,量存三之一,以供祀事。」帝命並清已賜者,額外侵據悉還之民,勢豪家乃不敢妄請乞。畿輔屯田,御史督理,正統間易以僉事,權輕,屯政日弛。材請仍用御史。御史郭弘化言天下土田視國初減半,宜通行清丈。材恐紛擾,請但敕所司清厘,籍難稽者始履畝而丈。帝悉可之。母喪去。服除,起故官。大同巡撫樊繼祖請益軍餉,材言:「大同歲餉七十七萬有奇,例外解發又累萬,較昔已數倍。日益月增,太倉銀不足供一鎮,無論九邊也。」繼祖數請不得,議開事例,下戶、兵二部行之。時修建兩宮、七陵,役京軍七萬,郭勛請給月糧冬衣。材言非故事,如所請,當歲費銀四十五萬;且冬衣例取內庫,非部事。勛怒,劾材誤公。帝詰責材,竟如勛奏。勛復建言三事:請開礦助工,余鹽盡輸邊,漕卒得攜貨物。材議,不盡行,勛益怒。
公元1527年
材初為戶部,值帝勤政,力祛宿弊,多見從。及是屢忤權幸,不得誌,乃乞改南。為給事中周充所劾,下吏部,尚書許贊等請留之。帝不悅,令與材俱對狀。材引罪得宥,而贊等坐奪俸。材由此失帝意。考尚書六年滿,遂令致仕。初,徽王守莊者與佃人訟,材請革守莊者,令有司納租於王,報可。王奏不便,帝又從之。材已去,侍郎唐胄等執初詔。帝大怒,並責材。令以右侍郎閑住,而奪胄俸,下郎官詔獄。
公元1528年
明年,戶部尚書李廷相罷。帝念材廉勤,大臣亦多薦者,乃召復故官,加太子少保。三掌國計,砥節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其秋,考察京官,特命監之。有大獄不能決,又命兼掌刑部事。帝嘆曰:「尚書得如材者十二人,吾無憂天下矣。」大工頻興,役外衛班軍四萬六千人。郭勛籍其不至得,責輸銀雇役,廩食視班軍。廷相嘗量給之,材堅持不予。勛劾材,帝命補給。勛又以軍不足,籍逃亡軍布棉折餉銀募工。材言:「今京班軍四萬余,已足用,不宜借口耗國儲。」帝從其奏。勛益怒,劾材變亂舊章。無是,醮壇須龍涎香,材不以時進,帝銜之。遂責材沽名誤事,落職閑住。歸,旋卒,年七十一。隆慶初,贈太子太保,謚端肅。
當嘉靖中歲,大臣或阿上取寵,材獨不撓,以是終不容。自材去,邊儲、國用大窘。世宗乃嘆曰:「材在,當不至此。」
公元1496年
劉麟,字元瑞,本安仁人。世為南京廣洋衛副千戶,因家焉。績學能文,與顧璘、徐禎卿稱「江東三才子」。弘治九年成進士。言官龐泮等下獄,麟偕同年生陸昆抗疏救。除刑部主事,進員外郎。錄囚畿內,平反三百九十余人。正德初,進郎中,出為紹興府知府。劉瑾銜麟不謁謝,甫五月,摭前錄囚細故,罷為民。士民醵金贐不受,為建小劉祠以配漢劉寵,因寓湖州。與吳琬、施侃、孫一元、龍霓為「湖南五隱」。瑾誅,起補西安。遭父憂,樂吳興山水,奉父柩葬焉,遂居湖州。起陜西左參政,督糧儲。都御史鄧璋督師,議加賦充餉,麟力爭。會陜民詣闕訴,得寢。尋遷雲南按察使,謝病歸。
公元1533年
嘉靖初,召拜太仆卿。進右副都御史,巡撫保定六府。中官耿忠守備紫荊多縱,麟劾奏之。請捐天津三衛屯田課,及出庫儲給河間三衛軍月餉,征逋課以償,皆報可。帝因諭戶部,中外軍餉未給者,悉補給之。再引疾歸。起大理卿,拜工部尚書。侍衛軍不給衣履,錦衣帥駱安援紅盔軍例以請,麟執不可。詔量給銀自制,後五載一給為常。四司財物悉貯後堂大庫,司官出納多侵漁,麟請特除一郎官主之。帝稱善,因賜名「節慎庫」。已,上節財十四事,汰內府諸監局冒破錢,中貴大恨。及顯陵工竣,執役者鹹覬官。麟止擬賚,群小愈怨。會帝納諫官言,停中外雜派工役,麟牒停浙江、蘇、松織造,而上供袍服在停中。中官吳勛以為言,遂勒麟致仕。久之,顯陵殿閣雨漏,追論麟,落職。
麟清修直節,當官不撓。居工部,為朝廷惜財謹費,僅逾年而罷。居郊外南坦,賦詩自娛。守為築一臺,令為構堂,始有息遊之所。家居三十余年,廷臣頻論薦。晚好樓居,力不能構,懸籃輿於梁,曲臥其中,名曰神樓。文徵明繪圖遺之。年八十七卒。贈太子少保,謚清惠。
公元1499年
蔣瑤,字粹卿,歸安人。弘治十二年進士。授行人。正德時,歷兩京御史。陳時弊七事,中言:「內府軍器局軍匠六千,中官監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軍匠三十。他局稱是,行伍安得不耗。」並言:「傳奉官及濫收校尉勇士並宜厘革。劉瑾雖誅,權猶在宦豎。」有旨詰問,且言「自今如瑤議者,毋復奏。」尋出為荊州知府。築黃潭堤。
調揚州。武宗南巡至揚,瑤供禦取具而已,無所贈遺。諸嬖幸皆怒。江彬欲奪富民居為威武副將軍府,瑤執不可。彬閉瑤空舍挫辱之,脅以帝所賜銅瓜,不為懾。會帝漁獲一巨魚,戲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瑤責其直。瑤懷其妻簪珥、袿服以進,曰:「庫無錢,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瓊花觀,詔取瓊花。瑤言自宋徽、欽北狩,此花已絕,今無以獻。又傳旨征異物,瑤具對非揚產。帝曰:「苧白布,亦非揚產耶?」瑤不得已,為獻五百疋。當是時,權幸以揚繁華,要求無所不至。微瑤,民且重困。駕旋,瑤扈至寶應。中官邱得用鐵縆系瑤,數日始釋,竟扈至臨清而返。揚人見瑤,無不感泣。迨遷陜西參政,爭出資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歷湖廣、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撫官去留,令瑤歸候調。已,累遷工部尚書。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宮殿成,帝置宴。見瑤與王時中席在外,命移殿內,而移皇親於殿右以讓瑤,曰:「親親不如尊賢。」其重瑤如此。時土木繁興,歲費數百萬計。瑤規畫鹹稱帝意,數有賚予。以憂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書,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瑤扈從。京師營建,率役京軍,多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頻仍,歲募民充役,費二百余萬。瑤以為言,因請停不急者。豪家所匿軍畢出,募直大減。以老致仕去。
瑤端亮清介。既歸,僻處陋巷。與尚書劉麟、顧應祥輩結文酒社,徜徉峴山間。卒年八十九。贈太子太保,謚恭靖。
公元1502年
王廷相,字子衡,儀封人。幼有文名。登弘治十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以憂去。正德初,服闋至京。劉瑾中以罪謫亳州判官,量移高淳知縣。召為御史,疏言:「大盜四起,將帥未能平。由將權輕,不能禦敵;兵機疏,不能扼險也。盜賊所至,鄉民奉牛酒,甚者為效力。盜有生殺權,而將帥反無之,故兵不用命。宜假便宜,退卻者必斬。河南地平曠,賊易奔,山西地險阻,亦縱深入,將帥罪也。若陳兵黃河之津,使不得西,分扼井陘、天井,使不得東,而主將以大軍蹙之,則賊進退皆窮,可不戰擒矣。」帝切責總督諸臣,悉從其議。已,出按陜西,裁抑鎮守中官廖堂,被誣。時已改督京畿學校,逮系詔獄,謫贛榆丞。屢遷四川僉事,山東副使,皆提督學校。嘉靖二年舉治行卓異,再遷山東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討平芒部賊沙保。
公元1523年
尋召理院事。歷兵部左、右侍郎,遷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初有詔,省進貢快船。守備太監賴義復求增,廷相請酌物輕重以定船數,而大減宣德以後傳旨非祖制者。龍江、大勝、新江、浦子、江淮五關守臣借稽察榷利,安慶、九江借春秋閱視索賂,廷相皆請革之。草場、蘆課銀率為中官楊奇、卜春及魏國公徐鵬舉所侵蝕。以廷相請,逮問奇、春,奪鵬舉祿。三月入為左都御史,疏言南京守備權太重,不宜令魏國世官。給事中曾忭亦言之,遂解鵬舉兵柄。
居二年,加兵部尚書兼前官,提督團營,仍理院事。兩考滿,加太子少保。畿民盜天壽山陵樹,巡按楊紹芳引盜大祀神禦物,律斬。廷相言:「大祀神禦物者,指神禦在內祭器帷帳之物而言。律文,盜陵木者,止杖一百,徒三年。今舍本律,非刑之平。」忤旨,罰俸一月。帝將幸承天,廷相與諸大臣諫,不納。扈從還,以九年滿,加太子太保。雷震奉先殿,廷相言:「人事修而後天道順,大臣法而後小臣廉。今廉隅不立,賄賂盛行,先朝猶暮夜之私,而今則白日之攫。大臣汙則小臣悉效,京官貪則外臣無畏。臣職憲紀,不能絕其弊,乞先罷斥。」用以刺尚書嚴嵩、張瓚輩。帝但諭留而已。
初,廷相請以六條考察差還御史。帝令疏其所未盡,編之憲綱。乃取張孚敬、汪鋐所奏列,及新所定凡十五事以進,悉允行之。及九廟災,下詔修省,因敕廷相曰:「御史巡方職甚重。卿總憲有年,自定六條後,不考黜一人,今宜痛修省。」廷相惶恐謝。
公元1524年
廷相掌內臺最久,有威重。督團營,與郭勛共事,逡巡其間,不能有所振飭。給事中李鳳來等論權貴奪民利,章下都察院,廷相檄五城御史核實,遲四十余日。給事中章允賢遂劾廷相徇私慢上。帝方詰責,而廷相以御史所核聞,惟郭勛侵最多。帝令勛自奏,於是劾勛者群起。勛復以領敕稽留觸帝怒,下獄。責廷相朋比阿黨,斥為民。越三年卒。廷相博學好議論,以經術稱。於星歷、輿圖、樂律、河圖、洛書及周、邵、程、張之書,皆有所論駁,然其說頗乖僻。隆慶初,復官,贈少保,謚肅敏。
公元1523年
贊曰:喬宇守南京,從容鎮靜,內嚴警備,可謂能當大事者矣。觀宇與孫交等砥節奉公,懇懇廷諍,意在杜塞幸門,裨益國是。雖得君行政,未能媲美蹇、夏,要其清嚴不茍,行無瑕尤,於前人亦不多讓。蔣瑤為尚書,功名損於治郡,王廷相掌內臺,風力未著,是殆其時為之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