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七十四 第 1a 页 WYG0680-052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七十四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拟经
王氏续诗
十卷
佚
杜淹曰文中子续诗三百六十篇列为十卷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b 页 WYG0680-0521b.png

黄氏拟诗外传
二卷
存
夏侯氏周诗
佚
晋书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少为太尉掾泰始中
举贤良对策中第拜郎中后选补太子舍人转尚书
郎出为野王令居邑累年除中书侍郎出补南阳相
卷二百七十四 第 2a 页 WYG0680-0522a.png

迁太子仆惠帝即位以为散骑常侍初湛作周诗成
以示潘岳岳曰此文非徒温雅乃别见孝弟之性
湛自序曰周诗者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
篇有其义而亡其辞湛续其亡故云周诗也
世说夏侯湛作周诗成示潘安仁安仁曰此非徒温
雅乃别见孝弟之性
潘氏补亡诗
佚
卷二百七十四 第 2b 页 WYG0680-0522b.png

葛洪曰近者夏侯湛潘安仁并作补亡诗
晋书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早辟司空太尉府举
秀才出为河阳令转怀令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
评杨骏引为太傅主簿骏诛除名未几选为长安令
徵为博士寻为著作郎转散骑侍郎迁给事黄门侍
郎
按潘黄门集祗有家风诗即葛稚川所云补
亡诗也
卷二百七十四 第 3a 页 WYG0680-0522c.png

束氏补亡诗
六首
存
晰自序曰晰与同业畴人肄修乡饮之礼然所咏之
诗或有义无辞音乐取节阙而不备于是遥想既往
存思在昔补著其文以缀旧制
王隐晋书束晰字广微阳平人贾谧请为著作郎尝
览周成王诗有其义亡其辞惜其不备故作辞而补
卷二百七十四 第 3b 页 WYG0680-0522d.png

之
董说曰广微补亡不过规摩二雅傅会小序于古笙
诗之理未有当也
荀氏拟诗
六篇
存
宋书乐志晋荀勖造正旦大会行礼歌四篇其一曰
于皇其二曰明明食举乐东西厢歌十二篇其二曰
卷二百七十四 第 4a 页 WYG0680-0523a.png

宾之初筵其五曰烈文六曰猗与八曰振鹭
沈氏新添毛诗
四篇
阙
邱光庭序曰大中年中毛诗博士沈朗进新添毛诗
四篇云关雎后妃之德不可为三百篇之首盖先儒
编次不当尔今别撰二篇为尧舜诗取虞人之箴为
禹诗取大雅文王之篇为文王诗请以此四诗置关
卷二百七十四 第 4b 页 WYG0680-0523b.png

雎之前所以先帝王而后后妃尊卑之义也朝廷嘉
之夫沈朗论诗一何狂谬新添四诗为风乎为雅乎
为风也则不宜歌帝王之道为雅也则不可置关雎
之前非惟首尾乖张实亦自相矛盾其为妄作毋乃
甚乎
丘氏补新宫诗
三章
存
卷二百七十四 第 5a 页 WYG0680-0523c.png

光庭序曰新宫成室也宫室毕乃祭而落之又与群
臣宾客燕饮谓之成也 又曰昭二十五年左传叔
孙昭子聘于宋公享之赋新宫又燕礼升歌鹿鸣下
管新宫今诗序无此篇盖孔子反鲁之后其诗散逸
采之不得故也三百之篇孔子既已删定子夏从而
序之其序不冠诸篇别为编简纵其辞寻逸则厥义
犹存若南陔白华之类故束晰得以补之惟此新宫
则辞义俱失苟非精考难究根原按新者有旧之辞
卷二百七十四 第 5b 页 WYG0680-0523d.png

也新作南门新作延厩是也宫者居处燕游宗庙之
总称也士蔿城绛以新其宫梁伯沟其公宫居处之
宫也楚之章华晋之虒祁燕游之宫也成三年新宫
灾祢庙之宫也然则正言新宫居处之宫也盖文王
作丰之时新建宫室宫室初成而祭之因之以燕宾
客谓之为考考成也若宣王斯干考成室之类是也
亦谓之落落者以酒浇落之也若楚子成章华之台
愿与诸侯落之类是也因此之时诗人歌咏其美以
卷二百七十四 第 6a 页 WYG0680-0524a.png

成篇章故周公采之以燕享歌焉必知此新宫为文
王诗者以燕礼云下管新宫下管者堂下以笙奏诗
也乡饮酒礼云工升而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歌讫
笙入立于堂下奏南陔白华华黍笙之所奏例皆小
雅皆是文王之诗新宫既为下管所奏正与南陔事
同故知为文王诗也知非天子诗者以天子之诗非
宋公所赋下管所奏故也知非诸侯诗者以诸侯之
诗不得入雅当在国风故也知非祢庙诗者以祢庙
卷二百七十四 第 6b 页 WYG0680-0524b.png

之诗不可享宾故也知非燕游之宫诗者以燕游之
宫多不如礼其诗必当规刺规刺之作是为变雅享
宾不用变雅故也由此而论则新宫为文王之诗亦
已明矣或问曰文王既非天子又非诸侯为何事也
答曰周室本为诸侯文王身有圣德当殷纣之代三
分天下之众二分归周而文王犹服事纣武王克殷
之后谥之曰文追尊为王其诗有风焉周召南是也
有小雅焉鹿鸣南陔之类是也有大雅焉大明棫朴
卷二百七十四 第 7a 页 WYG0680-0524c.png

之类是也有颂焉清庙我将之类是也四始之中皆
有诗者以其国为诸侯身行王道薨后追尊故也新
宫既为小雅今依其体以补之云尔
补茅鸱诗
四章
存
光庭序曰茅鸱刺食禄而无礼也在位之人有重禄
而无礼度君子以为茅鸱之不若作诗以刺之 又
卷二百七十四 第 7b 页 WYG0680-0524d.png

曰襄二十八年左传齐庆封奔鲁叔孙穆子食庆封
庆封氾祭穆子不说使工为之诵茅鸱杜元凯曰茅
鸱逸诗刺不敬也凡诗先儒所不见者皆谓之逸不
分其旧亡与删去也臣以茅鸱非旧亡盖孔子删去
耳何以明之按襄二十八年孔子时年八岁记曰男
子十年出就外傅学书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论
语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则庆封奔鲁之日与孔子
就学之年其间相去不远其诗未至流散况诗礼尽
卷二百七十四 第 8a 页 WYG0680-0525a.png

在鲁国孔子贤于叔孙岂叔孙尚得见之而孔子反
不得见也由此而论茅鸱之诗不合礼又为依孔子
删去亦已明矣或曰安知新宫不为删去耶答曰新
宫为周公所收燕礼所用不与茅鸱同也曰茅鸱为
风乎为雅乎曰非雅也风也何以言之以叔孙大夫
所赋多是国风故也今之所补亦体风焉
胡震亨曰邱光庭吴兴人国子太学博士
淳化乡饮酒诗
卷二百七十四 第 8b 页 WYG0680-0525b.png

三十三章
存
按淳化中乡饮酒礼歌诗三十三章鹿鸣六
章南陔二章嘉鱼八章崇丘二章关雎十章
鹊巢六章其辞皆别撰见宋史乐志
郑氏补南陔诗
五章
存
卷二百七十四 第 9a 页 WYG0680-0525c.png

郑氏补白华诗
三章
存
潘耒曰元饶州路总管王都中父闽国忠悯公以至
元甲申使日本殁于难讣闻于京都中时七龄母张
普贵以守节自誓祝发于京之净垢寺及卒像设之
筵瓶簪丹茶两旬浃矣其花半萎中有一萼天然融
结状类桃实非花非果玉质縠章宛分三脉日渐以
卷二百七十四 第 9b 页 WYG0680-0525d.png

腴内外映彻如净琉璃乃命工写为图国史编修章
哲为之作传一时题识赞咏者二十人而东嘉郑僖
补白华三章以美都中之孝感焉
朱氏补笙诗
六篇
存
载堉自序曰笙诗六篇虽亡推之于理亦可补焉譬
如冬官之篇亡而以考工记补之格致之传亡而以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0a 页 WYG0680-0526a.png

程子之意补之夫考工记之与程子之意皆与本文
不类而补之亦未为害何独于诗靳之不敢补哉南
陔等篇前贤多补之者如夏侯湛之作今存一章可
考而不见其全文惟束广微之作备载于文选者是
也裴耀卿守宜州歌此诗观者感泣岂即束氏所补
者欤抑夏侯氏所补者欤夏作见刘孝标世说注其
辞曰既殷斯虔仰说洪恩夕定晨省奉朝侍昏宵中
告退鸡鸣在门孳孳恭诲夙夜是敦潘岳见是诗曰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0b 页 WYG0680-0526b.png

此非徒温雅乃别见孝悌之性以今观之其意固善
矣其语颇重复晨昏夙夜只是一义束诗亦无甚动
人处岂能令感泣乎閒尝效颦为之
陆氏诗鉴
十卷
未见
卢氏六官述
阙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1a 页 WYG0680-0526c.png

后周书初太祖欲行周官命苏绰专掌其事未几而
绰卒乃令辩成之于是依周礼建六官置公卿大夫
士并撰次朝仪车服器用多依古礼革汉魏之法事
并施行今录辩所述六官著之于篇天官府地官府
春官府夏官府秋官府冬官府史虽具载文多不录
皮氏补周礼九夏歌
九篇
存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1b 页 WYG0680-0526d.png

日休自序曰周礼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
夏按郑康成注云夏者大也乐之大者歌有九也九
夏者皆诗篇名颂之类也此歌之大者载在乐章乐
崩亦从而亡是以颂不能具也呜呼吾观之鲁颂其
古也亦已久矣九夏亡者吾能颂乎夫大乐既去至
音不嗣颂于古不足以补亡颂于今不足以入用庸
何颂乎颂之亡者俾千古之下郑卫之内窈窈冥冥
不独有大卷之一章乎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2a 页 WYG0680-0527a.png

王氏拟肆夏诗
存
宋书乐志王韶之造四厢乐歌五篇一曰肆夏
南齐书乐志元会大飨四厢乐齐微改革多仍宋旧
辞其临轩乐亦奏肆夏
隋书乐志北齐元会大飨宾入门四厢奏肆夏
古今乐录曰周礼王出入奏王夏宾出入奏肆夏肆
夏本施之于宾王出入不应奏肆夏也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2b 页 WYG0680-0527b.png

王氏续曲台礼
唐志三十卷
佚
按绍兴续到阙书目亦有之
程氏翼礼
佚
徽州府志程荣秀字孟敷休宁人延祐中嘉兴路儒
学教授以家礼出文公殁后复取文公言行有涉于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3a 页 WYG0680-0527c.png

礼者为翼礼以传后仕至江浙提举副提举
张氏居家仪礼
未见
高圮曰张一栋字起东平和人万历丙戌进士官至
姚安知府
杨氏拟乡饮酒礼
一卷
未见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3b 页 WYG0680-0527d.png

廉自序曰廉读仪礼乡饮酒篇因记伊川程夫子之
言曰不席地而倚卓不手饭而七箸皆圣人随时之
义以是知古不必深泥也乃潜求其不大戾者而拟
议焉第不知好礼之士以为何如耳
陶氏鞠小正伪本
一卷
存
冯京第序曰予每从市肆阅书岁乙亥得鞠小正一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4a 页 WYG0680-0528a.png

篇于淮西市题曰晋陶渊明著其言简而覈似为晋
宋人作世之推求鞠故实者必称渊明然则种鞠东
篱下故能究其理而尽其法者也其书以秋九月为
正傥亦不奉宋正之微旨耶鞠记黄华本诸夏正抑
黄魏统之色也晋所从受代子灭则思母而宋运故
当用魏德胜之尔又鞠穷也华事至此而穷其叹身
与国之穷乎陶明之俯仰感兴于一鞠有以夫古人
之意不必如是然是乃古人之意也其大小注论种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4b 页 WYG0680-0528b.png

植法甚详不定为谁注然后之爱鞠者求之此一卷
书足矣古人为学祀先圣先师若以陶为鞠圣得不
以此书为鞠师也哉他时三径业成当仿茶灶祀桑
苧翁于篱次画葛巾遗像庶几与鞠并蒙其福焉
按鞠小正一卷四明冯京第跻仲得之淮阴
市托名陶渊明所作其书以秋九月为正月
序曰秋九月者鞠之乘时行令也故建以为
正谓之履端其终以秋八月始乎荣卒乎将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5a 页 WYG0680-0528c.png

发终则有始华之久与天地四时为无穷也
又有注论种植之法颇详殆即跻仲游戏之
作尔
皮氏补大戴礼祭法
一篇
存
日休序曰祭法曰法施于人则祀之咎繇作帝谟为
士师其道参乎舜禹不曰法施于人乎何祀典之阙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5b 页 WYG0680-0528d.png

哉祭法曰能禦大灾则祀之尧舜之世山林蕃鸟兽
暴益作虞也山林疏鸟兽鲜人民安不曰能禦大灾
乎何祀典之阙哉祭法曰以劳定国则祀之昔者周
公辅武以宁殷乱佐成而定周业制礼乐立明堂不
曰以劳定国乎何祀典之阙哉如以咎繇伯益之功
小于舜禹不在祀典则契为司徒而民成咎繇也冥
勤其官而水死伯益也如以圣人制礼自有七庙不
合列在祀典则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周公也如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6a 页 WYG0680-0529a.png

皆以功烈列于民者则吾之先师仲尼迈德于百王
垂化于万代孰不若契为司徒冥勤其官也哉日休
惧圣人之文将乱而坠敢参补而附之
崔氏四民月令
隋志一卷
佚
隋书后汉大尚书崔寔撰
按四民月令其书虽佚而贾思协齐民要术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6b 页 WYG0680-0529b.png

引之特多合以太平御览所载好事者尚可
捃拾成卷也
孙氏千金月令
唐志三卷
佚
齐民月令
宋志三卷
佚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7a 页 WYG0680-0529c.png

按齐民月令太平御览引之
刘氏遁甲月令
十卷
佚
裴氏乘舆月令
唐志十二卷
佚
唐会要贞元十一年八月国子司业裴澄撰乘舆月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7b 页 WYG0680-0529d.png

令十二卷上之
刘氏兵家月令
宋志一卷
佚
符氏行军月令
宋志四卷
佚
王氏行军月令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8a 页 WYG0680-0530a.png

宋志四卷
佚
姚氏摄生月令图
宋志一卷
佚
鲍氏大月令
一卷
佚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8b 页 WYG0680-0530b.png

袁氏太𢆯月令
一卷
未见
徐氏山家月令
未见
献忠自序曰经曰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谨身节用以
养父母至哉言乎小人俯仰所资其斯冇道矣夫山
原异土习尚各宜济以闻识协诸节候庶乎不失太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9a 页 WYG0680-0530c.png

平之政以符击壤之化至于柴门洞启牧竖前驱夕
照光回篝灯自命佳蔬在柈浊酒可漉布被拥寒农
书作枕足以怡神不知老至斯又蒙之至乐也舍是
而远有所慕余所不能夫亦习而成性者耶
王氏水月令
一卷
存
士正自序曰曹县古北亳地濒大河其人习知水候
卷二百七十四 第 19b 页 WYG0680-0530d.png

偶得无名子水候占一卷其辞颇近古因稍删次之
为水月令备河渠参考焉
阳成氏乐经
佚
王充曰阳成子长作乐经思极窅冥之深非庶几之
才不能成也所谓皂尔蹈孔子之迹鸿茂参二圣之
才者 又曰阳成子长乐经卓绝惊耳不述而作材
疑圣人而汉朝不讥
卷二百七十四 第 20a 页 WYG0680-0531a.png

李氏乐经
唐志三十卷
佚
房氏补亡乐书
宋志三卷
佚
曹学佺曰益州进士房庶晓音律宋祁田况荐之上
其乐书召诣阙试秘书省挍郎
卷二百七十四 第 20b 页 WYG0680-0531b.png

余氏中和乐经
二卷
未见
张萱曰元余载采集经典论乐语汇而为书
湛氏补乐经
未见
若水自序曰补乐经何为者也以乐经之缺而拟补
之也乐记其传也经亡而传存犹幸告朔之饩羊也
卷二百七十四 第 21a 页 WYG0680-0531c.png

然而论其义理而遗其度数则乐之本废矣夫礼乐
一道也二礼之缺吾已正之经传矣乐经之缺自吾
四十而致意焉夫礼由心生者也乐由礼生者也礼
主序乐主和序以致中和以致和序生于心和畅于
外则乐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手
之舞之足之蹈之手舞足蹈乐所以尽神也以格神
人以感上下以位天地以育万物夫位育感格治之
至也古之极也故古之明王之治天下必兴礼乐三
卷二百七十四 第 21b 页 WYG0680-0531d.png

代而上以至黄帝尧舜之治皆由此道也汉唐而下
治不如古非其人物之异也以礼乐之道废焉耳夫
礼之起在节文矣节文者礼之经也乐之起在度数
矣度数者乐之经也节文者升降揖让之谓也度数
者律吕声音之谓也予年耄耋矣幸天数之未尽抚
素志而未酬乃在西樵隐居无事閒取诸家律吕之
说而窃损益更张以文之拟为古乐经一篇而以乐
记诸见于载籍者列于后以为之传焉经以定其度
卷二百七十四 第 22a 页 WYG0680-0532a.png

数传以发其义理而乐其可知矣有圣君贤相欲兴
礼乐者必于是乎有取焉或曰王通续经至今为诮
而吾子又有是作焉不亦取讥于天下后世矣乎曰
述之也非作之也拟之也非续之也夫何诮后有圣
者斯知之矣
卷二百七十四 第 22b 页 WYG0680-0532b.png
经义考卷二百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