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溪易传-宋-王宗传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017-03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童溪易传卷二十九   宋 王宗传 撰
  系辞下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
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
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吉
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
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017-0353b.png
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
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上系首章述圣人作易之意而终之以乾坤之易简
 下系首章亦然故圣人欲人知变以成功业即圣人
 因易简以成德业也夫伏羲始画八卦八卦成列则
 天地山泽雷风水火八物之象在于八卦之中因此
 八卦以一至八六位成章则九六二爻又在重卦之
 中矣刚即九也柔即六也九六相推所以为变则九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017-0354a.png
 六之变又在刚柔之中矣圣人从而系之以辞而命
 之于人使知吉凶之所以然而明其趋舍焉则趋舍
 之动又在乎爻辞之中矣是故大者为吉凶小疵为
 悔吝皆生乎动濂溪周先生曰吉凶悔吝生乎动噫
 吉一而已动可不谨乎易之本也本于乾坤之刚柔
 是刚柔立易之本也易之本一立则乾坤阖辟之变
 往来不穷之通自此而为八卦自此而为六爻惟变
 所适而六十四卦之序各以时成故曰趋时所谓趋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017-0354b.png
 时者亦欲人辨其吉凶而为之趋舍尔故又继之以
 吉凶者贞胜也夫至不一者天下之动也吉与凶是
 也欲一天下之动非是贞不能胜之天地日月所谓
 动物之尤大者也皆不离乎是贞则是贞也万物本
 之以成体所谓动中之不动者也故夫变通趋时者
 乃其动也刚柔立本者乃其不动也天地之道变化
 无穷可谓动矣然上下之位不变动也故曰贞观日
 月之道往来不息可谓动矣然昼夜之常不变动也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017-0354c.png
 故曰贞明孰谓天下之动非是贞以为之体孰能一
 之乾曰贞固足以干事是也夫易之作也本于乾坤
 之刚柔迨夫刚柔相推有爻有象既动夫内有吉有
 凶功业以成则变通趋时之谓也是故乾德至刚确
 然而健示人为君为父为夫之道可谓易矣坤德至
 柔隤然而顺示人为臣为子为妇之道可谓简矣爻
 之立也效此易简而已象之立也像此易简而已谓
 自刚柔健顺之外初无他事故也爻与象动夫一卦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017-0354d.png
 之内则吉与凶见乎其外惟能入吉凶之域而不昧
 于吉凶者则知趋舍之变而功业由此而成矣人其
 可以不知变乎未能知变此圣人不能已之情又见
 乎其辞之所命而曰如此则吉如此则凶然则圣人
 示人以辞亦不外乎乾坤易简之理而已矣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
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古者包牺氏之
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017-0355a.png
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
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
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
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
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
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
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017-0355b.png
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
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
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
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
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017-0355c.png
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
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
悔吝著也
 前章言圣人作易以垂万世之教此章乃言圣人用
 易以致天下之利夫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则天之于
 物独阴不能生独阳亦不能生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则地之于物独刚不能生独柔亦不能生此天地之
 德合二气以成大也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故圣人所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017-0355d.png
 以配天地而王天下者亦有仁义而已矣夫王天下
 者必有是位而后是德行焉故圣人大宝曰位孟子
 曰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播其恶于众则
 众必离而是位也不可以守故曰何以守位曰仁仁
 德也财仁德之用也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故又
 曰何以聚人曰财程河南曰富者众之所归惟财为
 能聚人夫天地之生万物乃所以养人也天地生财
 以养人而圣人为天地主财以为君能使夫人仰事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017-0356a.png
 俯育养生丧死各得其宜而无乖争之失者非是义
 不可也盖义也者乃所以辅仁也理财如所谓作网
 罟以佃渔作耒耜以耕耨致民聚货以交易之类是
 也正辞如所谓易结绳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是也禁民为非如所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弦弧剡
 矢以威天下是也朱子发亦曰义所以为仁非二本
 也古之圣人如包牺氏神农氏黄帝尧舜氏皆得其
 道也故下文继之以十三卦之制作焉然八卦始于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017-0356b.png
 包牺重卦成于文王当牺农黄帝尧舜之时重卦未
 立而有十三卦之制作何也盖三才既设此理已具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故通变以宜民是理也邵尧
 夫所谓画前有易是也吾夫子发明之尔夫法象莫
 大乎天地圣人作易必本于天地故曰仰则观象于
 天俯则观法于地然天地之法象散于万物而聚见
 于吾身无所不观无所不取而后易之理无遗矣故
 又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耿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017-0356c.png
 希道曰仰观象于天则所以画乾者得矣俯观法于
 地则所以画坤者得矣然乾纯刚也坤纯柔也刚柔
 未杂也观鸟兽之文而知刚柔之相杂于是乾坤相
 索而六子生焉又观地之宜而知刚柔之异齐于是
 乾坤六子犹父子之殊体兄弟之异才焉圣人观象
 于天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而八卦之理
 得矣又近取诸身而首足耳目之属无不契远取诸
 物而水火山泽之属无不𩔖俯仰纵横远近合矣于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017-0356d.png
 是始作八卦也八卦作则不可测知之妙与无所终
 穷之变可见于此故曰以通神明之德近取诸身则
 以一身可以知八物远取诸物则以八物可以知万
 物故曰以𩔖万物之情包牺之世其俗饮血而茹毛
 也然与禽兽争一旦之命圣人闵焉故网罟之设而
 以结绳为之使之渔鱼于川佃兽于山而免山川之
 害此之为制则取之离也盖离为目目目相附网罟之
 象而其义则丽也言以网罟佃渔而禽兽丽之也神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017-0357a.png
 农氏时民厌鲜食圣人于是教之耕殖斲木为耜揉
 木为耒而兴耒耜之利其所以取诸益者盖益之为
 卦合震巽以为体震木也巽亦木也故或斲之或揉
 之斲云者欲其适宜也揉云者欲其能直也而耒耜
 之利兴而后其益无穷矣夫有菽粟者或不足于禽
 鱼有禽鱼者或不足于菽粟此又懋迁有无之不可
 以已也日中者万物相见之时也市者致民聚货以
 相交易之地也噬嗑之为卦也合离震以为体离明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017-0357b.png
 在上则日中也震动于下则为市也杂卦曰噬嗑食
 也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则食货流通无有馀不足之
 异矣朱子发曰唐虞氏时洪水之患庶民鲜食然后
 教民稼穑懋迁有无化居其道万世一揆夫食货既
 备则斯民饱食逸居苟无尊卑上下之分以示之则
 强弱相陵斗争攘夺与禽兽无异矣此黄帝尧舜氏
 所以用通变之道使天下之民无有倦怠之心而服
 勤以事其上至于通变之道民皆由之而不知则又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017-0357c.png
 各得其宜矣夫通变之道本于易易也者生生不穷
 之谓也故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圣人通变之
 道而至于久此斯民之所以不倦所以宜之也故举
 大有上九之爻辞曰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以言
 君民上下至此皆吉且利也夫当此之时所以通变
 之道何也亦曰使斯民自别于禽兽而已故取乾坤
 一定之尊卑而垂衣裳以示之乾在上为衣坤在下
 为裳斯民也得于观感则上下之分定而强弱相陵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017-0357d.png
 斗争攘夺之祸息矣天下胡为而不治乎又况神农
 氏时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至是尊卑位定君子
 小人各有所职则上下无不辨之分韩氏曰垂衣裳
 以辨贵贱是也自此而下皆黄帝尧舜之所为也涣
 随二卦舟车之用也盖自上古山无蹊泽无梁至是
 则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通诸川刳云者欲其中虚
 也剡云者欲其末锐也涣之卦上巽下坎巽木也坎
 水也木行水上有舟揖之象而涣之彖亦曰利涉大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017-0358a.png
 川乘木有功也故涣有济险之义而圣人取之上古
 牛未穿马未络至是则服牛乘马以通诸涂服云者
 以其能引重也乘云者以其能致远也随之卦上兑
 下震兑说也震动也动而说随有车马之象而随之
 上六亦曰拘系之乃从维之故随有随人之义而圣
 人取之川涂既通则暴客之来不免有意外之虑于
 是重其门以防之击其柝以警之此圣人待暴客之
 道也豫之为卦有逸豫之义又有备豫之义逸豫则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017-0358b.png
 不知戒备豫则知戒尔坤为阖户则为重门震木处
 上则为击柝盖震为木又为雷以木而遇雷则有震
 击之声也此圣人取以为备豫之道亦以示逸豫之
 戒也朱子发曰知耒耜而不知杵臼之利则利天下
 者有未尽故教之以杵臼之利盖取小过知门柝而
 不知弧矢之利则威天下者有未尽故教之以弧矢
 之利盖取诸睽小过之卦上震动也下艮止也上动
 有杵之象下止有臼之象郑氏少梅曰震以卯木而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017-0358c.png
 在上艮以寅木而在下二卦中分之断木也艮为土
 而木克之掘地也睽之卦上离下兑其彖曰火动而
 上泽动而下又曰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而其象则
 曰君子以同而异夫圣人之制弧矢也何所取乎亦
 取其所以同而异之义云尔夫弧与矢其机未之发
 也两者相丽未尝不同及其既发也则所谓弧者不
 离乎吾之掌握而所谓矢者已在百步之外矣此以
 同而异也易之所谓睽者如此又况睽也者乖争之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017-0358d.png
 谓也弧矢也者圣人所以定乖争也曰弧矢云者欲
 其劲且直也剡之义亦与剡木为楫之义同栋宇之
 制所以逸人之生棺椁之制所以逸人之死此皆器
 用之大者上古朴略之风至是而无存矣郑氏少梅
 曰栋宇必固其基故大壮下累四阳以为基此圣人
 所以有取于大壮也棺椁必坚其中故大过中存四
 阳以坚其中此圣人所以有取于大过也大壮外震
 震动也风雨漂摇之义大过内巽巽入也殡葬入土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017-0359a.png
 之义此皆养生送死自然之理郑氏又曰八卦之位
 分于八方而震巽二木乾兑二金坤艮二土坎离一
 水一火分于四维两不相合两相合者惟震巽之木
 乾兑之金也而书契之作取两相契合之义以代结
 绳不取震巽而取乾兑者终始之道也八卦始乾而
 终兑兑与乾俱为金两相符合而又适相会于西北
 西北为天庭夬决之象夬曰扬于王庭是也百官以
 治万民以察之理于是乎在此书契所以取诸夬也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017-0359b.png
 又曰由历代圣人制器而观之则易之道无非象矣
 何则天之所垂者象也天有弧矢之象有杵臼之象
 有天网天市之象有天庭天田之象无一而非象圣
 人所制之器岂非像其象邪惟像其象故六十四卦
 未画之前其道已备矣圣人画卦之后又有一圣人
 出焉为彖辞以系之而曰所以为彖者制器像象之
 材也爻也者效制器像象之动也使悟易者莫不因
 其材而效其动则吉凶悔吝岂不明白乎哉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017-0359c.png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
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
之道也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
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
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
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
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017-0359d.png
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易曰困于石据于
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
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
得见邪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𫉬之无不利子曰
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
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𫉬语成器
而动者也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
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校灭趾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017-0360a.png
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
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
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
凶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
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
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子曰知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017-0360b.png
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謟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
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
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
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
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
无祗悔元吉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搆精万物化生
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子
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017-0360c.png
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
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
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十三卦论圣人之制作而继之以十一爻论君子小
 人之道吾是以知易之为易无非为经纶世变而作
 也噫此非吾夫子其孰能发而明之以至于此乎阳
 卦一奇而二耦也故曰多阴阴卦一耦而二奇也故
 曰多阳圣人曰此其故何也盖曰其故在于奇耦也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017-0360d.png
 阳卦奇震坎艮是也阴卦耦巽离兑是也圣人又曰
 此其德行何也盖曰其为德行在于一与不一也一
 者何也曰阳之为卦二民共事一君一也故为君子
 之道不一者何也曰阴之为卦二君共争一民不一
 也故为小人之道盖易以阳为君以阴为民阳为君
 子阴为小人是故十一爻之所论无非君子小人之
 道也咸之九四君子之道也咸之卦德曰咸亨利贞
 而九四则曰贞吉悔亡盖咸道贵亨而所以亨者贞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017-0361a.png
 也憧憧往来此心有不一之思也此心所以有不一
 之思者何也咸道欲其亨也咸道欲其亨而未亨故
 其象曰未光大也若尔之所思一出于正则所感者
 大其孰不惟尔思之从也哉此则亨矣故曰朋从尔
 思而彖亦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
 下和平然则天地圣人之所以感一于正而已矣天
 下何思何虑云者以言天下万物何所思何所虑也
 朋从夫尔之思而已矣使九四之思一出于正则天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017-0361b.png
 下之万物虽趋舍殊涂好恶百虑皆惟尔正之是适
 故曰同归一致而又申之曰天下何思何虑盖确言
 天下万物朋从夫尔之思也而或者必曰九四憧憧
 然或往或来以有思之私心而感物则感道狭矣故
 思之所及者有以致朋𩔖之从思所不及者其能使
 之从欤殊不知帝尧之所以光宅天下者特以聪明
 文思而文王之所以圣者亦本于思齐孰谓思可无
 乎又况圣人以此心感人心无思则木石尔奚感之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017-0361c.png
 云日月寒暑之相为往来此则以言万物之理或往
 或来之不一也宁不由憧憧往来此心有不一之思
 乎然虽或往或来之不一也而有所谓同归一致者
 存故日月往来之不同而同于生明寒暑往来之不
 同而同于成岁明生而岁成此感道之所以亨也感
 道欲其亨虽欲不往不来可乎往者其势屈来者其
 势信此势也乃其理也天下万物孰能逃此乎夫苟
 不往不来则感道息矣奚利之云故往来屈信相为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017-0361d.png
 感召而利由此生焉而九四之象亦曰贞吉悔亡未
 感害也以言未感则𩔖于木石而利何从而生乎故
 为感道之害尺蠖龙蛇之屈蛰所谓屈也然其屈也
 乃所以求信其蛰也乃所以存身盖不屈且蛰则信
 不可求而身不能存感道之在物也如此而况于人
 乎况于圣人乎神之外无人人之外无神神之与人
 特有隐显之异尔凡吾平日所谓宜然之事者致其
 精一之诚以至于自然而然此入神也于以致用则用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017-0362a.png
 无非神矣身必资于用用必资于身身与用特动静
 之异尔凡吾平日所谓当然之用者泛应曲当无适
 不利而吾之身若无与焉此安身也于以崇德则德
 积诸身矣此全内外之道而感道之所以亨也吾之
 所知者知此理而已舍此理而往又何知乎此尔之
 思一出于正也夫精义以入神则能穷神也于神无
 隙而可入安能穷神哉利用以安身则能知化也吾
 身或有所累而不得安安能知化哉存神过化全尽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017-0362b.png
 于我则上下与天地同流以此感人则殆如天地之
 感而化生之德无以形容其盛矣困之六三此则小
 人之道也易传曰石坚重之物也而非阴柔之才所
 能胜也往而犯之祗自困尔故曰非所困而困焉名
 必辱谓九四九五二刚之坚重不可犯也而三犯之
 以取困也蒺藜蔓草之有角刺者不正之人滥乘非
 据而处正人之上岂所安也故曰非所据而据焉身
 必危谓九二之刚中岂可乘也而三乘之非其所安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0017-0362c.png
 犹藉刺负芒然也夫六三所以轻犯二刚以取困者
 徒以上六吾配故也六三阴也而居阳自以为阳也
 而求配乎上六而上六阴虚宫则是也而非其妻故
 曰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小人轻进妄动无与亲合
 危极困辱如此岂吉祥之徵也哉故不免于凶祸也
 系辞于此又言其所以凶也而曰既辱且危死期将
 至妻其可得见邪盖甚之也解之上六与噬嗑之初
 六皆君子所以待小人也易传曰解之上六解之功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0017-0362d.png
 已成故极言解悖之道夫隼鸷悍之禽也所谓上慢
 而下暴六三之象也解之六爻惟三与上各处一卦
 之上而非其应故上以震动之极而尤在诸爻之上
 于位则正于势则便于器则成于时则宜以正而去
 不正𫉬之盖无难者仁义人性之所固有也劝惩人
 君之大权也亡其所固有者而至于必待劝且惩者
 此失其良心之民也是故耻畏之心不存则劝惩之
 术不得已而施焉施之于早则噬嗑初九是也小人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0017-0363a.png
 蒙福多矣若夫失是则此虽小人之罪而上之人亦
 不能无失焉然而圣人教人不以此义为言而曰善
 恶之积云者圣人之意可知也夫圣人之意何在乎
 曰上之人以至于用刑用戮者此非我之本心也皆
 自汝致之吾不得已而应之云尔此圣人之心即天
 地之心也何疑焉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
 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
 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此初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0017-0363b.png
 九屦校灭趾所以无咎而上六何校灭耳所以凶也
 否之九五与鼎之九四其所以为安危之虑者甚相
 反也此又可以见君子小人之情状夫安其位则危
 保其存则亡有其治则乱此必至之验也君子知其
 然故此心常存不亡之念宜其身𫉬其安而国家由
 之而可保也鼎之四则异于是不自知其德之薄智
 之小力之少而任至重之寄宜其不免于倾覆之凶
 也若夫豫之六二则不然何者以其能知几也惟夫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0017-0363c.png
 知几则当豫之时不屈已以徇人而无上交之謟不
 屈人以徇已而无下交之渎存诸我者无毫发之失
 故圣人叹之曰知几其神乎又曰其知几乎而美之
 曰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夫几之为言
 事之初也于事之初而能豫知之此中庸之所谓前
 定也吾之所知者不在于临事之后此所谓动之微
 吉之先见也非神而何惟与乎神则见几而作不俟
 终日断然而识此几矣夫所谓知几者天下之理日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0017-0363d.png
 彰者常寓于至微至刚者常始于至柔知几之君子
 则无不知也其所以无不知者何也豫之六二居坤
 之中静中之静也震在乎外动作万变而吾之此心
 安然而无事此万物之理皆于静中得之故在爻有
 介于石之象虽有多智之万夫其孰不仰望乎我而
 取之以为法乎殆庶几乎者此颜氏子其人也故继
 之以复之初九夫君子之道在于善小人之道在于
 不善惟颜子知其善也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知其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0017-0364a.png
 不善也则非惟未尝不之知也而又知之而未尝复
 行焉此所谓不贰过也圣人安得不以复之初爻而
 予之上系曰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此非颜
 氏之子其孰能当之君子小人之道即天地之阴阳
 也故在易则为阴阳之卦然其本一也所谓一者何
 也天地絪缊男女搆精是也夫惟天地阴阳二气相
 合而絪缊则万物由此而化醇致一之谓也男女阴
 阳二气相合而搆精则万物由此而化生亦致一之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0017-0364b.png
 谓也所谓致一之说则损之六三详而明之易传曰
 夫兑之三爻皆志于益上然初九九二则以刚应柔
 而六三则以柔应刚故三人同行而语其自损之至
 者则六三是也故曰损一人是一人也独往以应上
 故艮兑相合男女搆精而尽天地交感之义成万物
 化育之功矣此谓得其友也盖六三者兑之主而上
 九者艮之主少男少女阴阳相配夫妇之道贵于专
 一若三人行则疑所主矣故曰一人行三则疑也夫
卷二十九 第 23a 页 WYG0017-0364c.png
 君子小人之道不难知也君子之动也安其身而后
 动小人之动也则危以动焉君子之语也则易其心
 而后语小人之语也则惧以语焉君子之交也则定
 其交而后求小人之交也则无交而求焉君子修此
 三者故全其在已与其在人者而小人无一焉宜其
 莫之与也吁莫之与固无害也而伤之者至则又岂
 特莫之与也故益之上九有莫益之或击之之辞是
 何也立心勿恒之故也噫人之心其可以勿恒矣乎
卷二十九 第 23b 页 WYG0017-0364d.png
 以是言之则此章所谓君子小人之道于是乎判矣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
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
杂而不越于稽其𩔖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
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
也小其取𩔖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
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此章复言易之作也本诸乾坤学易者当自乾坤而
卷二十九 第 24a 页 WYG0017-0365a.png
 入故曰乾坤其易之门邪夫万物以气则不离乎阴
 阳以形则不离乎刚柔大而为天地妙而为神明其
 见于易之书也名称万端杂然不一其能越于乾坤
 也哉此乾坤所以为易之门邪夫阴阳之气相与合
 德则通隐显而为一也故曰以通神明之德刚柔之
 形各有定体则体万物而不遗也故曰以体天地之
 撰撰所以造物也易自伏羲画之文王重之夫子赞
 之皆本于乾坤而稽考其𩔖故大而天地微而事物
卷二十九 第 24b 页 WYG0017-0365b.png
 莫不悉备观象系辞视上古为尤详此其故何也盖
 世既下衰人不知道不顾理之顺逆时之否泰倒行
 逆施而昧夫吉凶之所以然故圣人不得已诏之以
 是书而不厌其详此圣人作易之本意也故曰其衰
 世之意邪且夫人之所以昧夫吉凶者以其心之有
 二而所见之不一也此圣人作易所以因其贰以济
 民行而明得失之报以示之使之勿贰尔心也然易
 之所以明得失之报以示人者盖天下之理往者吾
卷二十九 第 25a 页 WYG0017-0365c.png
 能彰之使人稽其所以然来者吾能察之使人逆其
 所未然显者吾能微之使人有所不敢玩幽者吾能
 阐之使人无或有所蔽开明此理而寓之于其书故
 当夫称谓之名辨夫阴阳之物正夫告戒之言断夫
 吉凶之辞以此书载此理则圣人所以示人者无不
 备矣故夫所称之名虽小而取𩔖则大如曰牛曰马
 而上比天地岂非取𩔖也大乎所寓之旨虽远而其
 辞则文如元亨利贞吾求其旨则天地之四时人心
卷二十九 第 25b 页 WYG0017-0365d.png
 之四端实在于是以训释求之则曰善之长嘉之会
 义之和事之干其辞岂不文乎见豕负涂载鬼一车
 等语诡怪不经可谓曲矣而象则曰群疑亡也此乃
 中理之言也包羲之网罟神农之耒耜万古而下其
 事显然而肆其谁不之知也然取之离取之益非吾
 夫子不能发而明之岂非隐乎呜呼易之为易也如
 此此其所以能明得失之报以示人也
 童溪易传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