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后魏-郦道元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 1a 页 WYG0573-05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卷三十九
            魏 郦道元 撰
  洭水  深水  钟水  耒水
  洣水  漉水  浏水  㵋水
  赣水  庐江水
洭水出桂阳县卢聚(案洭近刻讹/作汇下同)
 水出桂阳县西北上驿山卢溪为卢溪水东南流径
卷三十九 第 1b 页 WYG0573-0573b.png
 桂阳县故城谓之洭水地理志曰洭水出桂阳南至
 四会是也(案洭今汉书桂阳下讹作汇/惟含洭不误师古曰洭音匡)洭水又东南
 流(案此下近刻有出桂阳南至四/会是八字即上文讹衍重出)峤水注之水出都
 峤之溪(案近刻脱峤水注/之水出都七字)溪水下流历峡南出是峡
 谓之贞女峡峡西岸高岩名贞女山山下际有石如
 人形高七尺状如女子故名贞女峡古来相传有数
 女取螺于此遇风雨昼晦忽化为石斯诚巨异难以
 闻信但启生石中摰呱空桑抑斯类矣物之变化宁
卷三十九 第 2a 页 WYG0573-0573c.png
 以理求乎溪水又合洭水洭水又东南入阳山县右
 合涟口水源出县西北百一十里石塘村东南流(案/东)
 (南近刻讹/作村之)水侧有豫章木本径可二丈(案径近刻/讹作径) 株根犹存伐之积载而斧迹若新羽族飞翔不息其
 旁众枝飞散远集乡亦不测所如惟见一枝独在含
 洭水矣(案众枝飞散已/下舛误未详)涟水东南流注于洭洭水又
 东南流而右与斟水合(案右近刻/讹作又)水导源近出东岩
 下穴口若井一日之中十溢十竭信若潮流而注洭
卷三十九 第 2b 页 WYG0573-0573d.png
 水洭水又南径阳山县故城西(案近刻脱/阳山二字)耆旧传曰
 往昔县长临县辄迁擢超级大史径观言势使然(案/势)
 (近刻讹/作摰)掘断连冈流血成川城因倾陀遂即倾败阁
 下大鼓飞上临武乃之桂阳追号圣鼓自阳山达乎 桂阳之武步驿所至循圣鼓道也其道如堑迄于鼓
 城矣洭水又径阳山县南县故含洭县之桃乡孙皓
 分立为县也洭水又东南流也
东南过含洭县
卷三十九 第 3a 页 WYG0573-0574a.png
 应劭曰洭水东北入沅瓒注汉书沅在武陵去洭远
 又隔湘水不得入沅洭水东南左合翁水水出东北
 利山湖湖水广圆五里洁踰凡水西南流注于洭谓
 之翁水口口已下东岸有圣鼓杖(案近刻讹/作枝下同)即阳山
 之鼓杖也横在川侧虽冲波所激未尝移动百鸟翔 鸣莫有萃者船人上下以篙撞者(案篙撞近刻/讹作蒿种)辄有
 疟疾洭水又东南左合陶水水东出尧山(案近刻/脱水字)
 盘纡数百里有赭岩迭起冠以青林与云霞乱采山
卷三十九 第 3b 页 WYG0573-0574b.png
 上有白石英山下有平陵有大堂基耆旧云尧行宫
 所陶水西径县北右注洭水洭水又径含洭县西王
 歆始兴记曰县有白鹿城城南有白鹿冈咸康中郡
 民张鲂为县有善政白鹿来游故城及冈并即名焉
南出洭浦关为桂水(案此与钟水注内之桂/水同名而南北异流)
 关在中宿县洭水出关右合溱水谓之洭口山海经 谓之湟水徐广曰湟水一名洭水出桂阳通四会亦
 曰漼水也汉武帝元鼎元年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征
卷三十九 第 4a 页 WYG0573-0574c.png
 南越出桂阳下湟水即此水矣桂水其别名也
深水出桂阳卢聚
 吕忱曰深水一名邃水导源卢溪西入营水乱流营
 波同注湘津许慎云深水出桂阳南平县也经书桂
 阳者县本𨽻桂阳郡(案县下近/刻有也字)后割属始兴县有卢
 溪卢聚山在南平县之南九疑山东也
西北过零陵营道县南又西北过营浦县南又西北过泉陵县西北七里至燕室邪入于湘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WYG0573-0574d.png
 水上有燕室丘亦因为聚名也其下水深不测号曰
 龙渊(案渊近/刻作泉)
钟水出桂阳南平县都山(案都近刻讹/作部下同)北过其县东又
东北过宋渚亭又北过钟亭与漼水合
 都山即都庞之峤(案都庞近刻讹作部/龙又峤下有也字)五岭之第三
 岭也钟水即峤水也庾仲初曰峤水南入始兴溱水
 注于海北入桂阳湘水注于江是也(案南入溱注海/者洭水北入湘)
 (注江者钟水此统称/峤水近刻溱讹作漼)漼水即桂水也(案漼近刻讹/作鸡下同)
卷三十九 第 5a 页 WYG0573-0575a.png
 桂声相近故字随读变经仍其非矣桂水出桂阳县
 北界山山壁高耸三面特峻石泉悬注瀑布而下北
 径南平县而东北流届钟亭右会钟水通为桂水也
 故应劭曰桂水出桂阳东北入湘
又北过魏宁县之东
 魏宁故阳安也晋太康元年改曰晋宁县在桂阳郡
 东百二十里县南西二面阻带清溪桂水无出县东
 理盖县邑流移今古不同故也
卷三十九 第 5b 页 WYG0573-0575b.png
又北入于湘(案此五字近刻与上经/文连接又下有东字)耒水出桂阳郴县南山
 耒水发源出汝城县东乌龙白骑山西北流径其县
 北西流三十里中有十四濑各数百步浚流奔急竹
 节相次亦为行旅溯涉之艰难也又西北径晋宁县
 北又西左合清溪水口水出县东黄皮山西南流历
 县南又西北注于耒水汝城县在郡东三百馀里(案/近)
 (刻脱城字馀/里讹作里馀)山又在县东耒水无出南山理也
卷三十九 第 6a 页 WYG0573-0575c.png
又北过其县之西
 县有渌水出县东侠公山(案侠近刻/讹作侯)西北流而南屈 注于耒谓之程乡溪郡置酒官酝于山下名曰程酒
 献同酃也耒水又西黄水注之水出县西黄岑山山
 则骑田之峤五岭之第二岭也黄水东北流按盛弘
 之云众山水出注于大溪号曰横流溪溪水甚小冬
 夏不乾俗亦谓之为贪泉饮者辄冒于财贿同于广
 州石门贪流矣廉介为二千石则不饮之昔吴𨼆之
卷三十九 第 6b 页 WYG0573-0575d.png
 挹而不乱(案近刻/讹作辞)贪岂谓能渝其贞乎(案近刻渝讹/作污贞讹作)
 (真/)盖亦恶其名也刘澄之谓为一涯溪通四会殊为
 孟浪而不悉也庾仲初云峤水南入始兴溱水注海 即黄岑水入武溪者也北水入桂阳湘水注于大江
 即是水也右则千秋水注之(案右则近刻/讹作又侧)水出西南
 万岁山山有石室室中有钟乳山上悉生灵寿木溪
 下即千秋水也水侧民居号万岁村其水下合黄水
 黄水又东北径其县东右合除泉水水出县南湘陂
卷三十九 第 7a 页 WYG0573-0576a.png
 村村有圆水广圆可二百步一边暖一边冷冷处极
 清绿浅则见石深则见底暖处水白且浊玄素既殊
 凉暖亦异厥名除泉其犹江乘之半汤泉也水盛则
 泻黄溪水耗则津径辍流郴旧县也桂阳郡治也汉 高帝二年分长沙置地理志曰桂水所出因以名也
 王莽更名南平县曰宣风项羽迁义帝所筑也县南
 有义帝冢内有石虎(案石近刻/讹作白)因呼为白虎郡东观
 汉记曰茨充字子河为桂阳太守民惰懒少粗履(案/粗)
卷三十九 第 7b 页 WYG0573-0576b.png
 (近刻讹/作鹿)足多剖裂茨教作履今江南知织履皆充之
 教也黄溪东有马岭山高六百馀丈广圆四十许里
 汉末有郡民苏眈栖游此山桂阳列仙传云眈郴县
 人少孤养母至孝言语虚无时人谓之痴常与众儿
 共牧牛更直为帅录牛无散每至眈为帅牛辄徘徊 左右不逐自还众儿曰汝直牛何道不走耶眈曰非
 汝曹所知即面辞母云受性应仙当违供养涕泗又
 说(案近刻/作曰)年将大疫死者略半穿一井饮水(案一近/刻讹作)
卷三十九 第 8a 页 WYG0573-0576c.png
 (二/)可得无恙如是有哭声甚哀后见眈乘白马还此
 山中百姓为立坛祠民安岁登民因名为马岭山黄
 水又北流注于耒水谓之郴口耒水又西径华山之
 阴亦曰华石山孤峰特耸枕带双流东则黄溪耒水
 之交会也耒水东流沿注不得北过其县西也两岸
 连山石泉悬溜行者辄徘徊留念情不极已也又北过便县之西
 县故惠帝封长沙王子吴浅为侯国王莽之便屏也
卷三十九 第 8b 页 WYG0573-0576d.png
 县界有温泉水在郴县之西北左右有田数千亩(案/千)
 (近刻/作十)资之以溉常以十二月下种明年三月榖熟度
 此水冷不能生苗温水所溉年可三登其馀波散流
 入于耒水也
又西北过耒阳县之东
 耒阳旧县也盖因水以制名王莽更名南平亭东傍
 耒水水东肥南有郡故城县有溪水(案溪近刻/讹作汉)东出 侯计山其水清澈冬温夏冷西流谓之肥川川之北
卷三十九 第 9a 页 WYG0573-0577a.png
 有卢塘(案有近刻/讹作石)塘池八顷其深不测有大鱼常至
 五月辄一奋跃水涌数丈波襄四陆细鱼奔迸随水
 登岸不可胜计又云大鱼将欲鼓作诸鱼皆浮聚水
 侧注(案此三字/有脱讹)西北径蔡洲洲西即蔡伦故宅傍有
 蔡子池伦汉黄门(案此下近/刻衍郎字)顺帝之世捣故鱼网为
 纸用代简素自其始也
又北过酃县东
 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资以给酿酒甚
卷三十九 第 9b 页 WYG0573-0577b.png
 醇美谓之酃酒岁常贡之湖边尚有酃县故治西北
 去临承县十五里(案西北上近/刻有此字)从省隶(案宋太元二/十年省酃县)
 (入临承此三字/上当冇脱文)十三州志曰大别水南出耒阳县太
 山北至酃县入湖也
北入于湘
 耒水西北至临承县而右注湘水谓之耒口也
洣水出荼陵县上乡西北过其县西
 水出江州安成郡广兴县太平山(案成近刻/讹作城)西北流
卷三十九 第 10a 页 WYG0573-0577c.png
 径荼陵县之南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长沙定王子节 侯䜣之邑也王莽更名声乡矣洣水又屈而过其县
 西北流注也地理志谓之泥水者也
又西北过攸县南
 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径其县
 北县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也汉武帝元朔四年
 封长沙定王子则为攸舆侯即地理志所谓攸县者
 也攸水又西南流入荼陵县入于洣水也
卷三十九 第 10b 页 WYG0573-0577d.png
又西北过阴山县南
 县本阳山县也县东北犹有阳山故城即长沙孝王 子宗之邑也言其势王故堑山堙谷改曰阴山县县
 上有容水自侯昙山下注洣水谓之容口水有大穴
 容一百石水出于此因以名焉洣水又西北径其县
 东又西径历口县有历水(案此十八字近/刻讹在容口下)下注洣谓
 之历口洣水又西北与洋湖水会水出县西北乐薮
 冈下洋湖湖去冈七里湖水下注洣谓之洋湖口洣
卷三十九 第 11a 页 WYG0573-0578a.png
 水东北有峨山县东北又有武阳龙尾山并仙者羽
 化之处上有仙人及龙马迹于其处得遗咏虽神栖
 白云属想芳流藉念泉乡遗咏在兹(案咏近刻/讹作味)览其 馀诵依然息远匪直邈想霞踪爱其文咏可念故端
 牍抽札以诠其咏其略曰登武阳观乐薮峨岭千蕤
 洋湖口命蜚螭驾白驹临天水心踟蹰千载后不知
 如盖胜赏神乡秀情超拔矣
又西北入于湘
卷三十九 第 11b 页 WYG0573-0578b.png
漉水出醴陵县东漉山西过其县南
 醴陵县高后四年封长沙相侯越为国县南临渌水
 水东出安城乡翁陵山余谓漉渌声相近(案近刻/脱声字)
 人藉便以渌为称虽翁陵名异而即麓是同屈从县西西北流至漉浦注入于湘
浏水出临湘县东南浏阳县西北过其县东北与涝水
(案涝水近刻/作涝溪水)
 浏水出县东江州豫章县首裨山导源西北流径其
卷三十九 第 12a 页 WYG0573-0578c.png
 县南县凭溪即以名也又西北注于临湘县也
西入于湘
㵋水出豫章艾县
 春秋左氏传曰吴公子庆忌谏夫差不纳居于艾是
 也王莽更名治翰西过长沙罗县西
 罗子自枝江徙此世犹谓之为罗侯城也(案近刻脱/此二字)
 㵋水又西流积而为陂谓之町湖也
卷三十九 第 12b 页 WYG0573-0578d.png
又西至累石山入于湘水(案近刻/脱至字)
 累石山在北亦谓之五木山山方尖如五木状故俗
 人藉以名之山在罗口北㵋水又在罗水南流注于
 湘谓之东町口者也
赣水出豫章南野县西北过赣县东
 山海经曰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流注于江入彭泽西 也班固称南野县彭水所发东入湖汉水庾仲初谓
 大庾峤水北入豫章注于江者也地理志曰豫章水
卷三十九 第 13a 页 WYG0573-0579a.png
 出赣县西南而北入江盖控引众流总成一川虽称
 谓有殊言归一水矣故后汉郡国志曰赣有豫章水
 雷次宗云似因此水为其地名虽十川均流而此源
 最远故独受名焉刘澄之曰县东南有章水西有贡
 水县治二水之间二水合赣字因以名县焉是为谬
 也(案此四字近刻讹在西有贡/水句之下是字上又衍西字)刘氏专以字说水而
 不知远失其实矣(案其下近/刻衍水字)豫章水导源东北流径 南野县北赣川石阻水急行难倾波委注六十馀里
卷三十九 第 13b 页 WYG0573-0579b.png
 又北(案近刻脱/此二字)径赣县东县即南康郡治晋太康五
 年分庐江立豫章水右会湖汉水水出雩都县导源
 西北流径金鸡石其石孤竦临川(案近刻/作临水)耆老云时
 见金鸡出于石上故石取名焉湖汉水又西北径赣
 县东西入豫章水也
又西北过庐陵县西
 庐陵县即王莽之桓亭也十三州志称庐水西出长
 沙安成县(案成近刻/讹作复)武帝元光六年封长沙定王子
卷三十九 第 14a 页 WYG0573-0579c.png
 刘苍为侯国即王莽之用成也(案用汉/书作思)吴宝鼎中立
 以为安成郡(案成近刻/讹作城)东至庐陵入湖汉水也
又东北过石阳县西
 汉和帝永平九年分庐陵立汉献帝初平二年吴长
 沙桓王立庐陵郡治此豫章水又径其郡南城中有
 井其水色半清半黄黄者如灰汁取作饮粥悉皆金
 色而甚芬香
又东北过汉平县南又东北过新淦县西
卷三十九 第 14b 页 WYG0573-0579d.png
 牵水西出宜春县汉武帝元光六年封长沙定王子 刘成为侯国王莽之脩晓也(案脩近刻/讹作循)牵水又东径
 吴平县旧汉平也晋太康元年改为吴平矣牵水又
 东径新淦县即王莽之偶亭而注于豫章水湖汉及
 赣并通称也又淦水出其县下注于赣水
又北过南昌县西
 旴水出南城县(案城近刻/讹作宫)西北流径南昌县南西注
 赣水又有浊水注之水出康乐县故阳乐也浊水又
卷三十九 第 15a 页 WYG0573-0580a.png
 东径望蔡县县因汝南上蔡民萍居此土晋太康元
 年改为望蔡县浊水又东径建成县汉武帝元光四 年封长沙定王子刘拾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多聚
 也县出燃石异物志曰石色黄白而理疏以水灌之
 便热以鼎著其上炊足以熟置之则冷灌之则热如
 此无穷元康中雷孔章入洛赍石以示张公张公曰
 此谓燃石于是乃知其名浊水又东至南昌县东流
 入于赣水赣水又历白社西有徐孺子墓吴嘉禾中
卷三十九 第 15b 页 WYG0573-0580b.png
 太守长沙徐熙于墓隧种松太守南阳谢景于墓侧
 立碑永安中太守梁郡夏侯嵩于碑傍立思贤亭松
 大合抱亭世脩治至今谓之聘君亭也赣水又北历 南塘塘之东有孺子宅际湖南小洲上孺子名稚南
 昌人高尚不仕太尉黄琼辟不就桓帝问尚书令陈
 蕃徐稚袁闳谁为先后蕃答称袁生公族不镂自雕
 至于徐稚杰出薄域故宜为先桓帝傋礼徵之不至
 太原郭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于庐前而去
卷三十九 第 16a 页 WYG0573-0580c.png
 众不知其故林宗曰必孺子也诗云生刍一束其人
 如玉吾无德以堪之年七十二卒赣水又径谷鹿洲
 (案近刻/讹作州)即蓼子洲也(案近刻脱/此五字)旧作大艑处赣水又
 北径南昌县故城西(案近刻/脱故字)于春秋属楚即令尹子 荡师于豫章者也秦以为庐江南部汉高祖六年始
 命陈婴以为豫章郡治此即陈婴所筑也(案陈婴原/本及近刻)
 (并讹作灌婴今改正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称堂邑侯陈婴定豫章汉书同)王莽更名县
 曰宜善郡曰九江焉刘歆云湖汉等九水入彭蠡故
卷三十九 第 16b 页 WYG0573-0580d.png
 言九江矣陈蕃为太守署徐稚为功曹蕃在郡不接
 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此即悬榻处也建
 安中更名西安晋又名为豫章城之南门曰松阳门
 门内有樟树高七丈五尺大二十五围枝叶扶疏垂
 荫数亩应劭汉官仪曰豫章樟树生庭中(案樟近刻/讹作郡) 故以名郡矣此树尝中枯逮晋永嘉中一旦更茂丰
 蔚如初咸以为中宗之祥也礼斗威仪曰君政讼平
 豫樟常为生太兴中元皇果兴大业于南故郭景纯
卷三十九 第 17a 页 WYG0573-0581a.png
 南郊赋云弊樟擢秀于祖邑是也以宣王祖为豫章
 故也赣水北出际西北历度支步是晋度支校尉立
 府处步即水渚也赣水又径郡北为津步步有故守
 贾萌庙萌与安侯张普争地为普所害即日灵见津
 渚故民为立庙焉水之西岸有盘石谓之石头津步
 之处也西行二十里曰散原山叠嶂四周杳邃有趣 晋隆安末沙门竺昙显建精舍于山南僧徒自远而
 至者相继焉西北五六里有洪井飞流悬注其深无
卷三十九 第 17b 页 WYG0573-0581b.png
 底旧说洪崖先生之井也北五六里有风雨池言山
 高濑激激著树木霏散远洒若雨西有鸾冈洪崖先
 生乘鸾所憩泊也冈西有鹄岭云王子乔控鹄所径
 过也(案鹄近刻/讹作鹤)有二崖号曰大萧小萧言萧史所游
 萃处也雷次宗云此乃系风捕影之论㨿实本所未
 辩聊记奇闻以广井鱼之听矣又按谢庄诗庄常游
 豫章观井赋诗言鸾冈四周有水谓之鸾陂似非虚 论矣东大湖十里二百二十六步北与城齐南缘回
卷三十九 第 18a 页 WYG0573-0581c.png
 折至南塘本通章江(案近刻讹作/水通大江)增减与江水同汉
 永元中太守张躬筑塘以通南路兼遏此水冬夏不
 增减水至清深鱼甚肥美每于夏月江水溢塘而过
 民居多被水害至宋景平元年太守蔡君西起堤开
 塘为水门水盛旱则闭之(案近刻/脱旱字)内多则泄之自是
 居民少患矣赣水又东北径王步步侧有城云是孙
 奋为齐王镇此城之(案此下近/刻衍渚字)今谓之王步盖齐王
 之渚步也郡东南二十馀里又有一城号曰齐王城
卷三十九 第 18b 页 WYG0573-0581d.png
 筑道相通盖其离宫也赣水又北径南昌左尉廨西
 汉成帝时九江梅福为南昌尉居此后福一旦舍妻
 子去九江传云得仙赣水又北径龙沙西沙甚洁白
 高峻而陀有龙形连亘五里中旧俗九月九日升高
 处也昔有人于此沙得故冢刻塼题云西去江七里
 半筮言其吉卜言其凶而今此冢垂没于水所谓筮
 短龟长也赣水又径椒丘城下建安四年孙策所筑
 也赣水又历钓圻邸阁下度支校尉治太尉陶侃移
卷三十九 第 19a 页 WYG0573-0582a.png
 置此也旧夏月邸阁前洲没去浦远景平元年校尉 豫章因运出之力于渚次聚石为洲长六十馀丈洲
 里可容数十舫赣水又北径鄡阳县王莽之豫章县
 也馀水注之水东出馀汗县王莽名之曰治干也馀
 水北至鄡阳县注赣水赣水又与鄱水合水出鄱阳
 县东西径其县南武阳乡也地有黄金采(案金下近/刻衍可字)
 王莽改曰乡亭孙权以建安十五年分为鄱阳郡鄱
 水又西流注于赣(案近刻/脱鄱字)又有缭水入焉(案缭近刻/讹作僚下)
卷三十九 第 19b 页 WYG0573-0582b.png
 (同/)其水导源建昌县汉元帝永光二年分海昏立缭
 水东径新吴县汉中平中立缭水又径海昏县王莽 更名宜生谓之上缭水又谓之海昏江分为二水县
 东津上有亭为济渡之要其水东北径昌邑城(案近/刻脱)
 (城/字)而东出豫章大江谓之慨口昔汉昌邑王之封海
 昏也每乘流东望辄愤慨而还世因名焉其一水枝
 分别注入于循水也
又北过彭泽县西
卷三十九 第 20a 页 WYG0573-0582c.png
 循水出艾县西(案循水汉志作脩/水近刻西讹作而)东北径豫宁县(案/豫)
 (下近刻/衍章字)故西安也晋太康元年更从今名循水又东
 北径永循县汉灵帝中平二年立循水又东北注赣 水其水总纳十川同臻一渎(案臻近刻/讹作凑)俱注于彭蠡
 也
北入于江
 大江南赣水总纳洪流东西四十里清潭远涨(案清/潭上)
 (近刻有/而字)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
卷三十九 第 20b 页 WYG0573-0582d.png
庐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彭泽县西北入于江
 山海经三天子都一曰天子鄣王彪之庐山赋叙曰
 庐山彭泽之山也虽非五岳之数穹隆嵯峨寔峻极
 之名山也孙放庐山赋曰寻阳郡南有庐山九江之 镇也临彭蠡之泽接平敞之原(案接近刻/讹作按)开山图曰
 (案近刻/脱开字)山四方周四百馀里叠鄣之岩万仞怀灵抱
 异苞诸仙迹豫章旧志曰庐俗字君孝本姓匡父东
 野王共鄱阳令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俗于鄡
卷三十九 第 21a 页 WYG0573-0583a.png
 阳曰越庐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术遂寓精于宫亭
 之山(案近刻讹作/洞庭之山)故世谓之庐山汉武帝南巡睹山
 以为神灵封俗大明公远法师庐山记曰殷周之际
 匡俗先生受道仙人(案受近刻/讹作奚)共游此山时人谓其
 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矣又按周景式曰庐山 匡俗字子孝本东里子出周武王时生而神灵屡逃
 徵聘庐于此山时人敬事之俗后仙化空庐犹存弟
 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乌号(案近刻/脱事字)世称庐君
卷三十九 第 21b 页 WYG0573-0583b.png
 故山取号焉斯耳传之谈非实證也故豫章记以庐
 为姓因庐以氏周氏远师或托庐慕为辞(案慕近刻/讹作墓)
 假凭庐以托称(案庐近刻/讹作虚)二證既违二情互爽(案二/情近)
 (刻作/三情)按山海经创之大禹(案之近刻/讹作志)记录远矣故海
 内东经曰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是曰庐江
 之名山水相依互举殊称明不因匡俗始正是好事 君子强引此类用成章句耳又按张华博物志曹著
 传其神自云姓徐受封庐山后吴猛经过山神迎猛
卷三十九 第 22a 页 WYG0573-0583c.png
 猛语曰君王此山近六百年符命已尽不宜久居非
 据猛又赠诗云仰瞩列仙馆俯察王神宅旷载畅幽
 怀倾盖付三益此乃神道之事亦有换转理难详矣
 吴猛隐山得道者也寻阳记曰庐山上有三石梁长
 数十丈广不盈尺杳然无底吴猛将弟子登山过此
 梁见一翁坐桂树下以玉杯承甘露浆与猛又至一
 处见数人为猛设玉膏猛弟子窃一宝欲以来示世 人梁即化如指猛使送宝还手牵弟子令闭眼相引
卷三十九 第 22b 页 WYG0573-0583d.png
 而过其山川明净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民逸嘉
 遁之士继响窟岩龙潜凤采之贤往者忘归矣秦始
 皇汉武帝及太史公司马迁咸升其岩望九江而眺
 钟彭焉庐山之北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高竦
 其状若门因有石门之目焉水导双石之中悬流飞
 瀑近三百许步下散漫十许步上望之连天(案十许/近刻讹)
 (作千/数)若曳飞练于霄中矣下有盘石可坐数十人冠
 军将军刘敬宣每登陟焉其水历涧径龙泉精舍南
卷三十九 第 23a 页 WYG0573-0584a.png
太元中沙门释慧远所建也其水下入江南岭即彭
 蠡泽西天子鄣也峰隥险峻人迹罕及岭南有大道
 顺山而下有若画焉传云匡先生所通至江道(案通/近刻)
 (讹作/游)岩上有宫殿故基者三以次而上最上者极于
 山峰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故彭湖亦有宫亭
 之称焉余按尔雅云大山曰宫宫之为名盖起于此
 不必一由三宫也山庙甚神能分风擘流住舟遣使
 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故曹毗咏云分风为
卷三十九 第 23b 页 WYG0573-0584b.png
 贰擘流为两昔吴郡太守张公直自守徵还道由庐 山子女观祠婢指女戏妃像人其妻夜梦致聘怖而
 遽发明引中流而船不行合船惊惧曰爱一女而合
 门受祸也公直不忍遂令妻下女于江其妻布席水
 上以其亡兄女代之而船得进公直方知兄女怒妻
 曰吾何面目于当世也(案近刻/脱目字)复下己女于水中将
 渡遥见二女于岸侧(案遥近刻/讹作径)傍有一吏立曰吾庐
 君主簿敬君之义悉还二女故于宝书之于感应焉
卷三十九 第 24a 页 WYG0573-0584c.png
 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见
 人形晨光初散(案近刻/讹作曜)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 石镜焉又有二泉常悬注若白云带山庐山记曰白
 水在黄龙南即瀑布也水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飞
 湍林表望若悬素注处悉成巨井(案近刻/脱成字)其深不测
 其水下入江渊庐山之南有上霄石高壁然与霄
 汉连接秦始皇三十六年叹斯岳远遂记为上霄焉
 上霄之南大禹刻石志其丈尺里数今犹得刻石之
卷三十九 第 24b 页 WYG0573-0584d.png
 号焉湖中有落星石周回百馀步高五丈上生竹木
 传曰有星坠此因以名焉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周
 回一里竦立百丈矗然高峻特为瑰异上生林木而 飞禽罕集言其上有玉膏可采所未详也耆旧云昔
 禹治洪水至此刻石纪功或言秦始皇所勒然岁月
 已久莫能合辨之也(案近刻/脱合字)
 
 水经注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