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 1a 页 WYG0681-002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集古录卷二
宋 欧阳修 撰
后汉尧母碑
右汉尧母碑汉建宁五年造其文略曰尧母庆都感赤
龙而生尧遂以侯伯恢践帝庆都仙没盖葬于兹
欲人莫知名曰灵台上立黄屋尧所奉祠三代改易荒
废不修汉受濡期兴灭继绝如尧为之遂遭亡新礼祠
卷二 第 1b 页 WYG0681-0023d.png

绝矣故廷尉深惟大汉尧之苗胄当修尧祠
追远复旧前后奏上帝纳其谋岁以春秋奉大牢祠时
济阴太守魏郡审晃成阳令博陵管遵各遣大掾辅助
君经之营之不日成之此其大槩也按皇览云尧
家在济阴成阳吕氏春秋云尧葬榖林皇甫谧云榖林
即成阳然自史记地志及水经诸书无尧母葬处惟见
于此碑盖亦葬成阳也而诸书俗本多为城阳独此碑
为成阳当以碑为正碑后列当时人名氏又云审晃字
卷二 第 2a 页 WYG0681-0024a.png

元让管遵字君台又云汉受濡期莫晓其义也
后汉尧祠碑
右汉尧祠碑在济阴碑云帝尧者盖昔世之圣王也又
曰圣汉龙兴纂尧之绪祠以上牺至于王莽绝汉之业
而坛场夷替屏摄无位大抵文字磨灭字虽可见
而不复成文其后有云李树连理生于尧祠太守河南
张宠到官始初出钱二千敬致礼祠其馀不能读
也碑后有年月盖熹平四年建也治平元年五月晦日
卷二 第 2b 页 WYG0681-0024b.png

书
后汉尧祠祈雨碑
右汉尧祠祈雨碑首尾残灭其仅可识者有云股肱贤
良广祈多福虔虔夙夜又云常以甲子日诏太常陈上
古之礼舞先王之乐又云延熹十年仲春二月阳气侵
阴又云享祀群神仰瞻云汉又曰嘉澍优沾利茂万物
又云孟府君知尧精灵与天通神修治大殿以此知为
祈雨于尧祠也尧祠在汉济阴郡孟府君者当是济阴
卷二 第 3a 页 WYG0681-0024c.png

郡太守也其馀隶字完者颇多亦往往成句但断续不
可次序尔
后汉老子铭
右汉老子铭按桓帝本纪云延熹八年正月遣中常侍
左悹之苦县祠老子至十一月又遣中常侍管霸祠之
而此碑云八月梦见老子而祠之世言碑铭蔡邕作今
检邕集无此文皆不可知也
后汉鲁相置孔子庙卒史碑
卷二 第 3b 页 WYG0681-0024d.png

右汉鲁相置孔子庙卒史碑云司徒臣雄司空臣戒稽
首言鲁前相瑛书言诏书崇圣道孔子作春秋制孝经
演易系辞经纬天地故特立庙褒成侯四时来祠事已
即去庙有礼器无常人掌领请置百石卒史一人典主
守庙谨问太常祠曹掾冯牟史郭玄辞对故事辟雍祠
先圣太宰太祝各一人备爵太常丞监祠河南尹给牛
羊豕大司农给米臣愚以为如瑛言可许臣雄臣戒愚
戆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稽首以闻制曰可
卷二 第 4a 页 WYG0681-0025a.png

按汉书元嘉元年吴雄为司徒二年赵戒为司空即此
云臣雄臣戒是也鲁相瑛者据碑言姓乙字仲卿汉碑
在者多磨灭此幸完可读录之以见汉制三公奏事如
此与群臣上尚书者小异也又见汉祠孔子其礼如此
治平元年六月二十日书
后汉修孔子庙器碑
右汉韩明府修孔子庙器碑云永寿二年青龙
在涒滩霜月之灵皇极之日永寿桓帝年号也按
卷二 第 4b 页 WYG0681-0025b.png

尔雅云岁在申曰涒滩桓帝永兴三年正月戊申大赦
改元永寿明年丙申曰岁在涒滩是矣云霜月
之灵皇极之日莫晓其义疑是九月五日前汉文章之
盛庶几三代之纯深自建武以后顿尔衰薄崔蔡之徒
擅名当世然其笔力辞气非出自然与夫杨马之言醇
醨异味矣及其末也不胜其弊霜月皇极是何等语韩
明府者名敕字叔节前世见于史传未有名敕者岂自
余学之不博乎春秋左氏传载古人命名之说不以为
卷二 第 5a 页 WYG0681-0025c.png

名者颇多故以敕为名者少也治平元年二月晦日书
后汉鲁相晨孔子庙碑
右汉鲁相上尚书章其略云建宁二年三月癸卯朔七
日己酉鲁相臣晨长史臣谦顿首死罪上尚书臣晨顿
首顿首死罪死罪臣以元年到官行秋飨饮酒泮宫复
礼孔子宅而无公出酒脯之祠臣辄依社稷出王家谷
春秋行礼建宁灵帝年号也于此见汉制天子之尊其
卷二 第 5b 页 WYG0681-0025d.png

辞称顿首死罪而不敢斥至尊因尚书以致达而已余
家集录汉碑颇多亦有奏章患其磨灭独斯碑首尾完
备可见当时之制也又云孔子乾坤所挺西狩获麟为
汉制作故孝经援神契曰玄丘制命帝卯行又尚书考
灵耀曰丘生仓际触期稽度为赤制谶纬不经不待论
而可知甚矣汉儒之狭陋也孔子作春秋岂区区为汉
而已哉治平元年三月二十五日书
后汉碑阴题名
卷二 第 6a 页 WYG0681-0026a.png

右汉碑阴题名不知为何人碑余家集录古文既多或
失其所得之自然汉碑存于今者惟华岳与孔子庙最
多其阴往往列修庙人姓名并记其所出钱数不过三
百至五百今斯碑所题文字缺灭而中间有钱各五百
四字则似是修庙人所记其人可见者有济阴定陶蔡
颢子盛山阳金乡张谚季德河南宛陵赵堂世苌南阳
南乡邓升升远济阴成武周凤季节而其馀人姓名邑
里多不完又时时有故吏字不知为何人祠庙第以汉
卷二 第 6b 页 WYG0681-0026b.png

隶难得录之尔治平元年闰五月八日书
同前
右汉碑阴题名不知为何碑之阴盖余家集录既多而
或失其所得之处又其文字磨灭莫可考究惟有钱各
五百四字似是汉时修庙人尔汉碑今在者惟华岳与
孔子庙中最多其碑阴题名者往往各书所出钱数不
过三百五百也而此碑所列邑里姓名字完可见者尚
十馀人然皆是济阴山阳彭城汝南陈留人则疑为修
卷二 第 7a 页 WYG0681-0026c.png

孔子庙人也今列于后览者可以察焉济阴定陶蔡颢
子盛济阴张翔季审陈留酸枣李直显节山阳金乡张
谚季德河南宛陵赵堂世苌南阳南乡邓升升远济阴
成武周凤季节山阳昌邑田胤元尊济阴成武史楞世
明彭城朱翔元举
同前
右汉碑阴题名二皆不知为何碑阴其人各记所出钱
数似是汉时修庙人题名余家集录华岳及孔子庙碑
卷二 第 7b 页 WYG0681-0026d.png

多如此此亦疑是二庙中碑前碑残灭尤甚第时有门
生济南东郡等字而姓名无复完者后碑则有议曹功
曹骑吏有莲勺左乡有秩池阳左乡有秩池阳集丞有
秩皆不知是何名号又有阳候长祋祤候长则是
县吏之名其隶字不甚精又无事实可考姑录其名号
以俟知者尔
后汉张公庙碑
右汉张公庙碑在黎阳而碑无题首又其文字残灭不
卷二 第 8a 页 WYG0681-0027a.png

可考究莫知为何碑第时时得其字之可识而仅成文
者曰惟和平元年正月丙寅和平桓帝年号以此知为
汉碑也又曰丰碑庙堂之前又曰于穆张公则又知为
张公庙碑矣又云国无灾祲屡获丰年作歌九章颂公
德芳其辞有云公与守相驾蜚鱼往来倏忽远熹娱祐
此兆民宁厥居其馀字画尚完者甚多但不成文尔治
平元年闰五月九日书是日奏事垂拱退召赴延和阅
谢契丹礼物遂归休
卷二 第 8b 页 WYG0681-0027b.png

后汉公昉碑
右汉公昉碑者乃汉中太守南阳郭芝为公昉修庙记
也汉碑今在者类多磨灭而此记文字廑存可读所谓
公昉者初不载其姓名但云君子公昉尔又云耆老相
传以为王莽居摄二年君为郡吏啖瓜旁有真人
左右莫察君独进美瓜又从而敬礼之真人者遂与期
谷口山上乃与君神药曰服药以后当移意万里知鸟
兽言语是时府君去家七百馀里休谒往来转景即至
卷二 第 9a 页 WYG0681-0027c.png

阖郡惊焉白之府君徙为御史鼠齧被具君乃画
地为狱召鼠诛之视其腹中果有被具府君欲从学道
顷无所进府君怒敕尉部吏收公昉妻子公昉呼其师
告以厄其师以药饮公昉妻子曰可去矣妻子恋家不
忍去于是乃以药涂屋柱饮牛马六畜须臾有大风云
来迎公昉妻子屋宅六畜翛然与之俱去其说如此可
以为怪妄矣呜呼自圣人殁而异端起战国秦汉以来
奇辞怪说纷然争出不可胜数久而佛之徒来自
卷二 第 9b 页 WYG0681-0027d.png

西夷老之徒起于中国而二患交攻为吾儒者往往牵
而从之其卓然不惑者仅能自守而已欲排其说而黜
之常患乎力不足也如公昉之事以语愚人竖子皆知
其妄矣不待有力而后能破其惑也然彼汉人乃刻之
金石以传后世其意惟恐后世之不信然后世之人未
必不从而惑也治平元年四月二十三日以旱开宫寺
祈雨五月中一日休务假书
后汉析里桥郙阁颂
卷二 第 10a 页 WYG0681-0028a.png

右汉析里桥郙阁颂建宁五年立云惟斯析里处汉之
右溪源漂疾横注于道涉秋霖漉稽滞商旅休谒往还
常失日晷行理咨嗟郡县所苦斯溪既然郙阁尤甚临
深长渊三百馀丈接木相连号为万柱遭遇隤纳人物
俱隋沉没洪渊酷列为祸于是太守阿阳李君讳
会字伯都以建宁三年二月辛巳到官思惟惠利有以
绥济闻此为难其日久矣乃俾府掾仇审改解危殆即
便求隐析里大桥于尔乃造又醳散关之

漯徙朝阳
卷二 第 10b 页 WYG0681-0028b.png

之平惨减西高阁就安宁之石道禹导江河以靖四海
经纪厥绩艾康万里乃作颂曰颂后又有诗皆磨灭不
完其云遭遇隤纳又云醳散关之

漯徙朝阳之平惨
刻画适完非其讹缪而莫详其义疑当时人语与今异
又疑后人用字简略假借不同尔故录之以俟博识君
子治平元年六月十日书
后汉人阙铭
右汉人阙铭二其一曰永乐少府贾君阙其一曰雒阳
卷二 第 11a 页 WYG0681-0028c.png

令王君阙二者皆不知为何人按汉书桓帝母孝崇匽
皇后居永乐宫和平元年诏置太仆少府如长乐故事
又按颜师古注地里志曰鱼豢云汉火行忌水
故去洛水加佳师古谓光武以后始改为雒然则二人
者皆后汉时人也又按汉书仪长乐少府以宦者为之
则贾君者盖亦宦者也治平元年九月十五日书
后汉文翁石柱记
右汉文翁石柱记云汉初平五年仓龙甲戌旻天季月
卷二 第 11b 页 WYG0681-0028d.png

修旧筑周公礼殿始自文翁开建泮宫据颜有意益州
学馆庙堂记云按华阳国志文翁为蜀郡守造讲
堂作石室一名玉堂安帝永初间烈火为灾堂及
寺舍并皆焚燎惟石室独存至献帝兴平元年太守高
朕于玉堂东复造一石室为周公礼殿有意又谓献帝
无初平五年当是兴平元年盖时天下
丧乱西蜀僻远年号不通故仍称旧号也今检范晔汉
书本纪初平五年正月改为兴平颜说是也治平元年
卷二 第 12a 页 WYG0681-0029a.png

六月十三日书
后汉文翁学生题名
右汉文翁学生题名凡一百有八人文学祭酒典学从
事各一人司仪主事各二人左生七十三人右生三十
人文翁在蜀教学之盛为汉称首其弟子著籍者何止
于此盖其磨灭之馀所存者此尔治平元年六月二十
日书
后汉泰山都尉孔君碑
卷二 第 12b 页 WYG0681-0029b.png

右汉泰山都尉孔君碑云君讳宙字季将孔子
十九世之孙也年六十一延熹四年正月乙未以疾卒
其序官阀甚简又或残灭不完但见其举孝廉
为郎迁元城令遂为泰山都尉尔其辞有云躬忠恕以
及人兼禹汤之罪已宙人臣而引禹汤以为比在今人
于文为不类盖汉世近古简质犹如此也治平元年闰
五月二十一日书
后汉孔宙碑阴题名
卷二 第 13a 页 WYG0681-0029c.png

右汉孔宙碑阴题名汉世公卿多自教授聚徒常数百
人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今宙碑残
缺其姓名邑里仅可见者才六十二人其称弟子者十
人门生者四十三人故吏者八人故民者一人宙孔子
十九世孙为泰山都尉自有录治平元年闰五月二十
一日书
后汉孔君碑
右汉孔君碑其名字磨灭不可见而世次官阀粗可考
卷二 第 13b 页 WYG0681-0029d.png

云孔子十九代孙颍川君之元子也举孝廉除郎中博
昌长遭太守君忧服竟拜尚书侍郎治书御史博陵太
守迁下邳相河东太守建宁四年十月卒其馀文字历
历可读以其断绝处多文理难续故不复尽录然其终
始略可见矣惟其名字皆亡为可惜也治平元年五月
十日书
后汉孔德让碑
右汉孔德让碑盖其名已磨灭但云字德让者宣尼公
卷二 第 14a 页 WYG0681-0030a.png

二十世孙都尉君之子也仕历郡诸曹史年二十永兴
一年七月遭疾不禄碑在今兖州孔子墓林中永兴孝
桓帝年号也其人早卒无事迹可
考余集录所藏孔林中汉碑最后得此遂
无遗者盖以其文字简少无事实故世人遗而不取独
余家有之也治平元年闰五月二十日书
后汉刘宽碑
右汉太尉车骑将军特进逯乡昭烈侯刘公碑
卷二 第 14b 页 WYG0681-0030b.png

公讳宽有两碑皆在洛阳余家集录皆得之其一故吏
李谦所立而此碑门生殷包等所立其所书
与李谦等所载不异惟汉隶难得当录
汉公卿故吏门生各自立碑以伸感慕惟见于此
今人家碑碣非其子孙则他人不为立也治平元年六
月十四日书
后汉太尉刘宽碑
右汉太尉刘宽碑汉书有传其官阀始卒与碑多同而
卷二 第 15a 页 WYG0681-0030c.png

传载迁官次序颇略盖史之所记善恶大事官次虽小
略不足为失惟其缪误与阙其大节不可不正碑云大
将军以礼胁命拜侍御史迁梁令三府并用博士徵皆
不就司隶校尉举其有道公车徵拜议郎司徒长史而
传但云大将军辟五迁司徒长史今据碑止四迁尔博
士未尝拜也碑于长史下遂云入登侍中延熹八年地
震有诏询异而拜尚书迁南阳太守拜太中大夫复拜
侍中屯骑尉宗正光禄勋遂授太尉传至太中大夫始
卷二 第 15b 页 WYG0681-0030d.png

云迁侍中其前自长史入登侍中史阙书也碑又云固
疾逊位拜光禄大夫迁卫尉复作太尉而传云以日食
免拜卫尉以日食免当从传为正而不书光禄大夫史
阙也其馀皆同故不复录
后汉太尉刘宽碑阴题名
右汉太尉刘宽碑阴题名宽碑有二其故吏门生各立
其一也此题名在故吏所立之碑阴其别列于后者在
宽子松之碑阴也宽以汉中平二年卒至唐咸亨元年
卷二 第 16a 页 WYG0681-0031a.png

其裔孙湖城公爽以碑岁久皆仆于野为再立之
并记其世序呜呼前世士大夫世家著之谱牒故自中
平至咸亨四百馀年而爽能知其世次如此之详也盖
自黄帝以来子孙分国受姓历尧舜三代数千岁间诗
书所纪皆有次序岂非谱系源流传之百世而
不绝欤此古人所以为重也不然则士生于世皆莫
自知其所出而昧其世德远近其所以异于禽兽者仅
能识其父祖尔其可忽哉唐世谱牒尤备士大夫务以
卷二 第 16b 页 WYG0681-0031b.png

世家相高至其弊也或陷轻薄婚姻附托邀求货赂君
子患之然而士子修饬喜自树立兢兢惟恐坠其世业
亦以有谱牒而能知其世也今之谱学亡矣虽名臣巨
族未尝有家谱者然而俗习苟简废失者非一岂止家
谱而已哉嘉祐八年七月二十九日书
后汉杨震碑
右汉杨震碑首题云汉故太尉杨公神道碑铭文字残
缺首尾不完其可见而仅成文者云圣汉龙兴神祗降
卷二 第 17a 页 WYG0681-0031c.png

祉乃生于公又云穷神知变与圣同符鸿渐衡门
群英云集又云贻我三鱼以章懿德又云大将军辟举
茂材除襄城令迁荆州刺史东莱涿郡太守又云司徒
太尉立朝正色恪勤竭忠其馀字存者多而不复成文
矣治平元年六月十日书
后汉杨震碑阴题名
右汉杨震碑阴题名者一百九十人其馀磨灭不完者
又十馀人余家所录汉碑阴题名颇多或称故吏门生
卷二 第 17b 页 WYG0681-0031d.png

弟子或称从事曹掾之类其人皆著州县邑里名字甚
详独此碑所书简略直云河间贾伯锜博陵刘显祖之
类凡百九十人者皆然疑其所书皆是字尔盖后汉时
人见于史传者未尝有名两字者也汉隶世所难得幸
而在者多残灭不完独此碑刻画完具而隶法尤精妙
甚可喜也治平元年中伏日书
后汉沛相杨君碑
右汉沛相杨君碑在阌乡杨震墓侧碑首尾不完失其
卷二 第 18a 页 WYG0681-0032a.png

名字按后汉书震及中子秉秉子赐赐子彪皆有传又
云震长子牧富波相牧孙奇侍中奇子亮阳城亭侯又
云少子奉奉子敷敷子众蓩亭侯又有彪子修杨氏子
孙载于史传者止此尔不知沛相为何人也碑云孝顺
皇帝西巡以掾史召见拜郎中迁常山长史换犍为府
丞宰司累辟应于司徒州察茂才迁鲖阳侯相后拜议
郎五官中郎将沛相年五十六建宁元年六月癸丑遘
疾而卒其终始尚可见而惜其名字亡矣治平元年六
卷二 第 18b 页 WYG0681-0032b.png

月十日书
后汉繁阳令杨君碑
右汉繁阳令杨君碑首尾不完文字磨灭可识者四百
三十字不可识者六十一字碑云君遭叔父太尉薨委
荣轻举吏民攀辕守关上书运谷万斛助官赈贫以乞
君还又云富波君之子按汉书杨震子牧为富波
相君乃牧子也叔父太尉者秉也出米乞令前史所无
惜其名字磨灭不可见矣嘉祐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书
卷二 第 19a 页 WYG0681-0032c.png

后汉高阳令杨君碑
右汉高阳令杨著碑首尾不完而文字尚可识云司隶
从事定颍侯相最后为善侯相善上一字磨灭不可见
盖其中间尝为高阳令而碑首不书最后官者不详其
义也按杨震碑高阳令著震孙也今碑在震墓侧
后汉杨君碑阴题名
卷二 第 19b 页 WYG0681-0032d.png

右汉杨君碑阴题名首尾不完今可见者四十馀人杨
震子孙葬阌乡者数世碑多残缺此不知为何人碑阴
其后有云右后公门生又云右沛君门生沛
君疑是沛相者自有碑而亡其名字矣后公亦不知为
何人也治平元年六月十日书
同前
右汉杨君碑阴题名凡一百三十一人有称故吏者故
民者处士者故功曹史者故门下佐者类例不一似当
卷二 第 20a 页 WYG0681-0033a.png

时人各随意书之而文字磨灭仅可读其姓名字俱完
可识者八十三人其馀或在或亡盖后汉杨震墓域中
碑也杨氏墓在阌乡有碑数庁皆汉世所立余家集录
得其四震及沛相繁阳高阳令碑并得碑阴题名然
得时参错不知为何碑之阴也其名氏可见者当时
皆无所称述顾其人亦不足究考第以汉隶真迹金石
所传者至今类多磨灭可惜故录之尔治平元年三月
晦日书
卷二 第 20b 页 WYG0681-0033b.png

后汉碑阴题名
右汉碑阴题名在阌乡杨震墓侧文字磨灭不复可考
其仅可见者曰候长汾阴赵遗子宣候上灭一字又曰
故督邮曹史县功曹乡部吏柏昱等人名乡上又灭一
字又曰西乡亭长柏昱子政又曰乡亭长翟国相如乡
上又灭一字又曰麟都亭长阴定安定谷口亭长方文
雅方上又灭一字东门亭长梁忠子孝四望亭长吴鸿
子名麟武亭长常皓君宣其馀缺裂不完盖杨氏子孙
卷二 第 21a 页 WYG0681-0033c.png

当时皆葬阌乡碑碣往往磨灭此不知为谁碑也治平
五年五月二十日谢雨致斋于太社书
后汉杨公碑阴题名
右汉杨公碑阴题名杨氏世葬阌乡墓侧皆有碑今其
存者四余家集录皆得之乃太尉沛相高阳繁阳令也
此碑阴者不知为何人碑文字残缺其仅存者十五人
又灭其一其在者十四人曰怀陵圉令相蒋禧字武仲
宜禄长萧刘瑞字仲祐孝廉杼秋刘旭字子明太官日
卷二 第 21b 页 WYG0681-0033d.png

丞谯曹臻字建国辞曹史郸公孙银字山根门下书佐
史韩纯字子敬丰毕佩字广世郸孟纵字河洛决曹书
佐郸公孙旸字元旸皆称故吏又有故吏赞陈俊
字仲显蕲夏阳字仪公蕲儿银字伯玉杼秋刘顺字子
选沛周仪字帛民凡五人皆不著职而孟纵
字河雒周仪字帛民文字皆完非讹缪而莫晓其义也
治平元年六月十四日书
后汉残碑阴
卷二 第 22a 页 WYG0681-0034a.png

右汉残碑阴前后磨灭不知为何人碑其知为
汉碑者盖其隶字非汉人莫能为也其字仅可见者尚
数十而姓名完者九人曰王伯乡赵仲方贾元周王景
阳贾元辅宗石处王仲宣马安国王通国皆无官号邑
里莫知为何人惟汉隶在者少为难得故录之治平元
年五月十八日书
后汉朔方太守碑阴
右汉朔方太守碑阴题名云永寿二年朔方太守
卷二 第 22b 页 WYG0681-0034b.png

上郡仇君察察下灭一字除郎中大曲长大下又灭一
字延熹四年九月乙酉诏书迁衙令五年正月到官奉
见明府见下又灭一字立祠刋石表章大圣之遗灵永
示来世之未未下乂灭一字谨出钱千千下又灭
两字者下行因纪姓名据此乃当时修庙出钱人
尔今其姓名往往可见云衙乡三老时勤伯秋上官凤
季方录事史杨禹孟布衙主记椽杨绶子长门下功曹
裴笃伯安仓曹掾任就子优又有集曹掾军假司
卷二 第 23a 页 WYG0681-0034c.png

马之类名字多不完其所出钱不过三百至五百盖汉
世物轻币重今华岳孔子庙碑阴所列亦皆如此其所
立祠盖不知为何庙也治平元年夏至日书
后汉刘曜碑
右汉刘曜碑在今郓州界中文字磨灭仅有存者云讳
曜字季尼年七十三其馀爵里官阀卒葬岁月皆不可
见字为汉隶亦不甚工惟其铭云天临大汉锡以明悊
碑首题云汉故光禄勋东平无盐刘府君之碑以此知
卷二 第 23b 页 WYG0681-0034d.png

为汉碑也治平元年四月一日书
后汉北海相景君铭
右汉北海相景君铭其碑首题云汉故益州太守北海
相景君铭其馀文字虽往往可读而漫灭多不成文故
君之名世邑里官阀皆不可考其可见者云惟汉
安二年北海相任城府君卒城下一字不可识当为景
也汉功臣景丹封栎阳侯传子尚尚传子苞苞传子临
以无嗣绝安帝永初中邓太后绍封苞弟遽为监亭侯
卷二 第 24a 页 WYG0681-0035a.png

以续丹后自是而后史不复书而他景氏亦无显者汉
安顺帝年号也君卒于顺帝时盖与遽同时人也碑铭
有云不永麋寿余家集录三代古器铭有云眉寿者皆
为麋盖古字简少通用至汉犹然也治平元年四月二
十九日书
后汉谒者景君碑
右汉景君碑尤磨灭惟谒者任城景君数字尚完其馀
班班可见者皆不能成文故其年世寿考功行卒葬莫
卷二 第 24b 页 WYG0681-0035b.png

可考也盖汉𨽻今尤难得其磨灭之馀可惜尔
后汉景君石郭铭
右景君石郭铭者余既得前景君碑又得此铭皆在任
城不知一景君乎将任城景氏之族多耶文字磨灭不
可考故附于此熙宁三年正月朔旦山斋记
后汉袁良碑
右汉袁良碑云君讳良字卿卿上一字磨灭陈国扶乐
人也厥先舜苗世为封君周兴虞阏父自此而灭又云
卷二 第 25a 页 WYG0681-0035c.png

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自此又灭又云
当秦之乱隐居河洛高祖破项实从其册天下既定还
宅扶乐盖不知为何人也又云孝武征和三年曾孙斩
贼先勇拜黄门郎曾孙灭其名贼下亦灭一字又
曰封关内侯食遗乡六百户薨子经嗣经薨子山嗣传
国三世至王莽而绝君即山之曾孙也举孝廉郎中谒
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讨江贼张路等威震徐
方谢病归家孝顺初初下数字灭又云府举君
卷二 第 25b 页 WYG0681-0035d.png

拜议郎符节令其后又云永建六年二月卒其碑首题
云汉故国三老袁君碑而碑文有使者持节安车又有
几杖之尊袒割之养君实飨之之语以此知良尝为三
老矣其馀磨灭虽时时可读而不能次第也又云帝御
九龙殿引对饮宴九龙殿名惟见于此治平元年五月
二十九日夏至假书
后汉张平子墓铭
右汉张平子墓铭世传崔子玉撰并书按范晔汉书张
卷二 第 26a 页 WYG0681-0036a.png

衡传赞云崔子玉谓衡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此铭
有之则真子玉作也其刻石为二本一在
南阳一在向城天圣中有右班殿直赵球者知南阳县
事因治县署毁马台得一石有文验之乃斯铭也遂龛
于听事之壁其文至凡百君子而止其后亡矣其
在向城者今尚书屯田员外郎谢景初得其半于向城
之野自凡百君子以上则亡矣今以二本
相补续其文遂复完而阙其最后四字然则昔人为二
卷二 第 26b 页 WYG0681-0036b.png

本者不为无意矣据徐方回所计二十一字乃赵球所
得南阳石之亡者
今不复见则又亡矣惜哉嘉祐八年岁
在癸卯十月十八日书
尧母碑尧母恢践帝奉祠读
矣诸书嘉祐元年三月二十九日书
尧祠碑屏慑
卷二 第 27a 页 WYG0681-0036c.png

祈雨碑又云断续治平元年六月
六日书
老子铭
置孔子庙卒史碑辟雍
修孔子庙器碑莫晓
孔子庙碑
碑阴题名斯碑世苌
同前又有治平元年闰五月九日书
卷二 第 27b 页 WYG0681-0036d.png

张公庙碑灾祲
公昉碑府君君徙
郙阁颂府掾徙朝经纪
后汉人阙铭人也
石柱记
文翁学生题名
都尉孔君碑宙人臣此也
卷二 第 28a 页 WYG0681-0037a.png

孔宙碑阴题名
孔君碑
孔德让碑汉碑最
刘宽碑殷包
太尉刘宽碑汉书善恶大事
与阙其大节举其有道而拜
屯骑治平元年六月十四日书
刘宽碑阴题名
卷二 第 28b 页 WYG0681-0037b.png

杨震碑降祉
杨震碑阴题名
沛相杨君碑长子
右汉杨君碑者其名字皆已磨灭惟其铭云明明杨
君其姓尚可见尔其官阀始卒则粗可考云孝顺皇
帝西巡以掾史召见帝嘉其忠臣之苗器其玙璠之
质诏拜郎中迁常山长史换犍为府丞非其好也乃
翻然轻举宰司累辟应于司徒州察茂才迁鲖阳侯
卷二 第 29a 页 WYG0681-0037c.png

相金城太守南蛮蠢迪王师出征拜车骑将军从事
军还策勋复以疾辞后拜议郎五官中郎将沛相年
五十六建宁元年五月癸丑遘疾而卒其终始颇可
详见而独其名字泯灭为可惜也是故余尝以谓君
子之垂乎不朽者顾其道如何尔不托于事物而传
也颜子穷卧陋巷亦何施于事物耶而名光后世物
莫坚于金石盖有时而敝也治平元年闰五月二十
八日书
卷二 第 29b 页 WYG0681-0037d.png

繁阳令杨君碑
高阳令杨君碑
杨君碑阴题名亦不知为
同前杨君史者
同前五年
同前
后汉残碑阴惟汉隶在者少为难得故录之
卷二 第 30a 页 WYG0681-0038a.png

朔方太守碑阴
刘曜碑悊
景君碑
景君碑熙宁二年十月朔日山斋书
景君石郭铭
袁良碑时时
张平子墓铭谓衡
卷二 第 30b 页 WYG0681-0038b.png
集古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