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周-晏婴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446-012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晏子春秋卷四
  内篇
   

问下第四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
至于琅琊寡人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再拜曰善哉
君之问也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诸侯之天子为述职
故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
卷四 第 1b 页 WYG0446-0125d.png
之豫夏谚曰吾君不游我曷以休吾君不豫我曷以助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粮食贫苦
不补劳者不息夫从上历时而不反谓之流从下而不
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从乐而不归谓之亡古
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公曰善命吏计公掌之
粟籍长幼贫氓之数吏所委发廪出粟以予贫民者三
千钟公所身见癃老者七十人振赡然后归也
景公问于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善饮酒穷乐食味方
卷四 第 2a 页 WYG0446-0126a.png
丈好色无别辟若此何以能率诸侯以朝天子乎晏子
对曰昔吾先君桓公变俗以政下贤以身管仲君之贼
者也知其能足以安国济功故迎之于鲁郊自御礼之
于庙异日君过于康庄闻宁戚歌止车而听之则贤人
之风也举以为大田先君见贤不留使能不怠是以内
政则民怀之征伐则诸侯畏之今君闻先君之过而不
能明其大节桓公之霸也君奚疑焉
景公问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从车三百乘九合诸侯
卷四 第 2b 页 WYG0446-0126b.png
一匡天下今吾从车千乘可以逮先君桓公之后乎晏
子对曰桓公从车三百乘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左有
鲍叔右有仲父今君左为倡右为优谗人在前䛕人在
后又焉可逮桓公之后者乎
景公问晏子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
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不无雩途其清不无洒除是以
长久也公曰廉政而遫亡其行何也对曰其行石也坚
哉石乎落落视之则坚循之则坚内外皆坚无以为久
卷四 第 3a 页 WYG0446-0126c.png
是以遫亡也
景公问晏子曰请问为臣之道晏子对曰见善必通不
私其利庆善而不有其名称身居位不为苟进称事授
禄不为苟得体贵侧贱不逆其伦居贤不肖不乱其序
肥美之地不为私邑贤质之士不为私臣君明其所言
民得其所利而不伐其功此臣之道也
景公问晏子曰人性有贤不肖可学乎晏子对曰诗云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行之者其人也故诸侯并立善而不
卷四 第 3b 页 WYG0446-0126d.png
怠者为长列士并学终善者为师
景公问晏子曰富民安众难乎晏子对曰易节欲则民
富中听则民安行此两者而已矣
景公问晏子曰国如何则可谓安矣晏子对曰下无讳
言官无怨治通人不华穷民不怨喜乐无羡赏忿怒
无羡刑上有礼于士下有恩于民地博不兼小兵强不
劫弱百姓内安其政外归其义可谓安矣
景公问晏子曰当今之时诸侯孰危晏子对曰莒其先
卷四 第 4a 页 WYG0446-0127a.png
亡乎公曰何故对曰地侵于齐货谒于晋是以亡也
晏子聘于吴吴王曰子大夫以君命辱在敝邑之地施
贶寡人寡人受贶矣愿有私问焉晏子逡巡而对曰婴
北方之贱臣也得奉君命以趋于末朝恐辞令不审讥
于下吏惧不知所以对者吴王曰寡人闻夫子久矣今
乃得见愿终其问晏子避席对曰敬受命矣吴王曰国
如何则可处如何则可去也晏子对曰婴闻之亲疏得
处其伦大臣得尽其忠民无怨治国无虐刑则可处矣
卷四 第 4b 页 WYG0446-0127b.png
是以君子怀不逆之君居治国之位亲疏不得居其伦
大臣不得尽其忠民多怨治国有虐刑则可去矣是以
君子不怀暴君之禄不处乱国之位
晏子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晏
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强不暴弱贵不凌贱
富不傲贫百姓并进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
人之君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
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患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
卷四 第 5a 页 WYG0446-0127c.png
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吴王忿然作色不说晏子曰
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遂不复见
晏子使鲁见昭公昭公说曰天下以子大夫语寡人者
众矣今得见而羡乎所闻请私而无为罪寡人闻大国
之君盖回曲之君也曷为以子大夫之行事回曲之君
乎晏子逡巡对曰婴不肖婴之族又不若婴待婴而祀
先者五百家故婴不敢择君晏子出昭公语人曰晏子
仁人也反亡君安危国而不私利焉僇崔杼之尸灭贼
卷四 第 5b 页 WYG0446-0127d.png
乱之徒不获名焉使齐外无诸侯之忧内无国家之患不
伐功焉鍖然不满退托于族晏子可谓仁人矣
晏子聘于鲁鲁昭公问焉吾闻之莫三人而迷今吾以
鲁一国迷虑之不免于乱何也晏子对曰君之所尊举
而富贵入所以与图身出所以与图国及左右偪迩皆
同于君之心者也犒鲁国化而为一心鲁无与二其何
暇有三夫偪迩于君之侧者距本朝之势国之所以治
也左右谗谀相与塞善行之所以衰也士者持禄游者
卷四 第 6a 页 WYG0446-0128a.png
养交身之所以危也诗曰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
王左右趋之此言古者圣王明君之使以善也故外知
事之情而内得心之诚是以不迷也
晏子聘于鲁鲁昭公问曰夫俨然辱临敝邑窃甚嘉之
寡人受贶请问安国众民如何晏子对曰婴闻傲大贱
小则国危慢听厚敛则民散事大养小安国之器也谨
听节俭众民之术也
晏子使晋晋平公飨之文室既静矣晏矣平公问焉曰
卷四 第 6b 页 WYG0446-0128b.png
昔吾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曰君飨寡君施及使臣御
在君侧恐惧不知所以对平公曰闻子大夫数矣今乃
得见愿终闻之晏子对曰臣闻君子如美渊泽容之众
人归之如鱼有依极其游泳之乐若渊泽决竭其鱼动
流夫往者维雨乎不可复已公又问曰请问庄公与今
孰贤晏子曰两君之行不同臣不敢不知也公曰王室
之正也诸侯之专制也是以欲闻子大夫之言也对曰
先君庄公不安静处乐节饮食不好钟鼓好兵作武士
卷四 第 7a 页 WYG0446-0128c.png
与同饥渴寒暑君之强过人之量有一过不能已焉是
以不免于难今君大宫室美台榭以辟饥渴寒暑畏祸
敬鬼神君之善足以没身不足以及子孙矣
晏子使于晋晋平公问曰吾子之君德行高下如何晏
子对以小善公曰否吾非问小善问子之君德行高下
也晏子蹴然曰诸侯之交绍而相见辞之有所隐也君
之命质臣无所隐婴之君无称焉平公蹴然而辞送再
拜而反曰殆哉吾过谁曰齐君不肖直称之士正在本
卷四 第 7b 页 WYG0446-0128d.png
朝也晏子聘于晋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晏
子对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田氏乎叔向曰何谓
也晏子曰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
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田氏三量皆
登一焉钟乃巨矣以家量贷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
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积朽蠹而老小冻馁国都之市屦贱踊贵民
卷四 第 8a 页 WYG0446-0129a.png
人痛疾或燠休之昔者殷人诛杀不当僇民无时文王
慈惠殷众收恤无主是故天下归之无私与维德之授
今公室骄暴而田氏慈惠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
水欲无获民将焉避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
大姬已在齐矣叔向曰维吾公室亦季世也戎马不驾
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宫室滋侈道
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雠栾却胥原狐
续庆伯降在皂𨽻政在家门民无所依而君日不悛以
卷四 第 8b 页 WYG0446-0129b.png
乐惂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谗鼎之铭曰昧旦丕显
后世犹怠况日不悛其能久乎晏子曰然则子将若何
叔向曰人事毕矣待天而已矣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
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之宗十一族
维羊舌氏在而已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
获祀焉
叔向问晏子曰齐国之德衰矣今子何若晏子对曰婴
闻事明君者竭心力以没其身行不逮则退不以诬持
卷四 第 9a 页 WYG0446-0129c.png
禄事惰君者优游其身以没其世力不能则去不以䛕
持危且婴闻君子之事君也进不失忠退不失行不苟
合以隐忠可谓不失忠不持利以伤廉可谓不失行叔
向曰善哉诗有之曰进退维谷其此之谓欤
叔向问晏子曰正士之义邪人之行何如晏子对曰正
士处势临众不阿私行于国足养而不忘故通则事上
使恤其下穷则教下使顺其上事君尽礼行忠不矜爵
禄不用则去而不议其交友也论身义行不为苟戚不
卷四 第 9b 页 WYG0446-0129d.png
同则疏而不悱不毁进于君不以刻民尊于国故用于
上则民安行于下则君尊故得众上不疑其身用于君
不悖于行是以进不丧亡退不危身此正士之行也邪
人则不然用于上则虐民行于下则逆上事君苟进不
道忠交友苟合不道行持䛕巧以正禄比奸邪以厚养
矜爵禄以临人夸体貌以华世不任于上则轻议不笃
于友则好诽故用于上则民忧行于下则君危是以其
事君近于罪其交友近于患其得上辟于辱其为生愤
卷四 第 10a 页 WYG0446-0130a.png
于刑故用于上则诛行于下则弑是故交通则辱生患
则危此邪人之行也
叔向问晏子曰事君之伦徒处之义奚如晏子对曰事
君之伦知虑足以安国誉厚足以导民和柔足以怀众
不廉上以为名不倍民以为行上也洁于治已不饰过
以求先不谗䛕以求进不阿久私不诬所能次也尽力
守职不怠奉官从上不敢惰畏上故不苟忌罪故不辟
下也三者事君之伦也及夫大贤则徒处与有事无择
卷四 第 10b 页 WYG0446-0130b.png
也随时宜者也有所谓君子者能不足以补上退处不
顺上治唐园考菲履共恤上令弟长乡里不夸言不愧
行君子也不以上为本不以民为忧内不恤其家外不
顾其身游夸言愧行自勤于饥寒不及丑侪命之曰狂
僻之民明上之所禁也进也不能及上退也不能徒处
作穷于富利之门毕志于畎亩之业穷通行无常处之
虑佚于心利通不能穷业不成命之曰处封之民明上
之所诛也有智不足补君有能不足以劳民俞身徒处
卷四 第 11a 页 WYG0446-0130c.png
谓之傲上苟进不择所道苟得不知所恶谓之乱贼身
无以与君能无以劳民饰徒处之义扬轻上之名谓之
乱国明君在上三者不免罪叔向曰贤不肖性夫吾每
有问而未尝自得也
叔向问晏子曰世乱不遵道上辟不用义正行则民遗
曲行则道废正行而遗民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此二者
之于行何如晏子对曰婴闻之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
正者以民为本也苟持民矣安有遗道苟遗民矣安有
卷四 第 11b 页 WYG0446-0130d.png
正行焉
叔向问晏子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对曰意莫高于爱
民行莫厚于乐民又问曰意孰为下行孰为贱对曰意
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
叔向问晏子曰啬吝爱之于行何如晏子对曰啬者君
子之道吝爱者小人之行也叔向曰何谓也晏子曰称
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贷谓之啬积多不
能分人而厚自养谓之吝不能分人又不能自养谓之
卷四 第 12a 页 WYG0446-0131a.png
爱故夫啬者君子之道吝爱者小人之行也
叔向问晏子曰君子之大义何若婴子对曰君子之大
义和调而不缘溪盎而不苛庄敬而不狡和柔而不铨
刻廉而不刿行精而不以明污齐尚而不以遗罢富贵
不傲物贫穷不易行尊贤而退不肖此君子之大义也
叔向问晏子曰进不能事上退不能为家傲世乐业枯
槁为名不疑其所守者可谓能行其道乎晏子对曰婴
闻古之能行道者世可以正则正不可以正则曲其正
卷四 第 12b 页 WYG0446-0131b.png
也不失上下之伦其曲也不失仁义之理道用与世乐
业不用有所依归不以傲上华世不以枯槁为名故道
者世之所以治而身之所以安也今以不事上为道以
不顾家为行以枯槁为名世行之则乱身行之则危且
天之与地而上下有衰矣明王始立而居国为制矣政
教错而民行有伦矣今以不事上为道反天地之衰矣
以不顾家为行倍先圣之道矣以枯槁为名则世塞政
教之途矣有明上不以为下遭乱世不可以治乱说若
卷四 第 13a 页 WYG0446-0131c.png
道谓之惑行若道谓之狂惑者狂者木石之朴也而道
义未戴焉
叔向问晏子曰何若则可谓荣矣晏子对曰事亲孝无
悔往行事君忠无悔往辞和于兄弟信于朋友不谄过
不责得言不相坐行不相反在上治民足以尊君在下
莅修足以变人身无所咎行无所创可谓荣矣
叔向问晏子曰人何以则可谓保其身晏子对曰诗曰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不庶几不要
卷四 第 13b 页 WYG0446-0131d.png
幸先其难乎而后幸得之时其所也失之非其罪也可
谓保其身矣曾子问晏子曰古者尝有上不諌上下不顾民退处山
谷以成行义者也晏子对曰察其身无能也而托乎不
欲谏上谓之诞意也上惛乱德义不行而邪辟朋党贤
人不用士亦不易其行而从邪以求进故有隐有不隐
其行法士也乃夫议上则不取也夫上不谏上下不顾
民退处山谷婴不识其何以为成行义者也
卷四 第 14a 页 WYG0446-0132a.png
梁丘据问晏子曰子事三君君不同心而子俱顺焉仁
人固多心乎晏子对曰婴闻之顺爱不懈可以使百姓
暴强不忠不可以使一人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
以事一君仲尼闻之曰小子识之晏子以一心事百君
者也
柏常骞去周之齐见晏子曰骞周室之贱史也不量其
不肖愿事君子敢闻正道直行则不容于世隐道危行
则不忍道亦无灭身亦无废者何若晏子曰善哉问事
卷四 第 14b 页 WYG0446-0132b.png
君乎婴闻之执二法则不取也轻进苟合则不信也
直易无讳则速伤也新始好利则无敝也且婴闻养世
之君子从重不为进从轻不为退省行而不伐让利而
不夸陈物而勿专见象而勿强道不灭身不废矣 
 
 
 晏子春秋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