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 1a 页 WYG1209-01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渊颖集卷
七
元 吴莱 撰
与黄明远第
三书论乐府杂说
昨出古诗考录自汉魏以下迄于陈隋上下千有馀年
正声微茫雅韵废绝未有慨然致力于古学者但所言
乐家所采者为乐府不为乐家所采者为古诗遂合乐
府古诗为一通以定作诗之法不无疑焉窃意古者乐
卷七 第 1b 页 WYG1209-0117b.png
府之说乐家未必专取其辞特以其声为主声之徐者
为本疾者为解解者何乐之将彻声必疾犹今所谓阕
也汉书云乐家有制氏以雅乐世世在大乐官第能识
其钟鼓铿锵而已不能言其义此则岂无其辞乎辞者
特声之寓耳故虽不究其义独存其声也汉初因秦乐
人以制乐韶为文始武为五行房中有寿人寿人后易
名安世其辞十有七章乃出于唐山夫人之手文始五
行有声无辞后世又皆变名易服以示不相沿袭其声
卷七 第 2a 页 WYG1209-0118a.png
实
不全殊也及武帝定郊祀立乐府举司马相如等数
十人作为诗赋又采秦楚燕代之讴使李延年稍协律
吕以合八音之调如以辞而已矣何待协哉必其声与
乐家牴牾者多然孝惠二年夏侯宽已为乐府令则乐
府之立又未必始于武帝也岂武帝之世特为新声不
用旧乐耶自汉世古辞号为乐府沈约乐志王僧虔技
录则具载其辞后世已不能悉得其声矣汉魏以降大
乐官一皆贱𨽻为之魏三祖所作及夫歌章古调率在
卷七 第 2b 页 WYG1209-0118b.png
江左虽若淫哇绮靡犹或从容閒雅有士君子之风隋
文听之以为华夏正声当时所有者六十四曲及鞞铎
巾拂等四舞皆存唐长安中工技渐缺其能合于管弦
去吴音寖远议者谓宜取之吴人使之传习开元以后
北方歌工仅能歌其一曲耳时俗所知多西凉龟兹乐
倘其辞之沦缺未必止存一曲岂其声之散漫已久不
可复知耶奈何
后世拟古之作曾不能倚其声以造辞
而徒欲以其辞胜齐梁之际一切见之新辞无复古意
卷七 第 3a 页 WYG1209-0118c.png
至于唐世又以古体为今体宫中乐河满子特五言而
四句耳岂果论其声耶他若朱鹭雉子斑等曲古者以
为标题下则皆述别事今返形容二禽之美以为辞果
论其声则已不及乎汉世儿童巷陌之相和者矣尚何
以乐府为哉传有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盖诗之与
乐固为二事诗以其辞言者也乐府以其声言者也今
则欲毁乐府而尽为古诗以为既不能歌徒与古诗均
耳殆不可令乐府从此而遂废也又闻学琴者言琴操
卷七 第 3b 页 WYG1209-0118d.png
多出乎楚汉或有声无辞其意趣高远可喜而有辞者
反不逮是则乐家未必专取其辞而特以其声为主者
又明矣嘻今之言乐府者得无类越人之歌而楚人之
说乎昔者鄂君子晰之泛舟新波之中也榜枻越人歌
之曰滥兮抃草滥予昌□泽
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
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惨惿随河湖鄂君子晰曰吾不知
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乃召越译而楚说之曰今夕何
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
卷七 第 4a 页 WYG1209-0119a.png
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
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其声则越其辞则楚楚越之相
去也不远犹不能辨又况自今距古千有馀年而欲究
其孰非孰是不亦难乎昔唐史臣吴兢有乐府解题近
世莆田郑樵又为乐府正声遗声然性爱奇卒无所去
取兢则列叙古乐而复引吴均辈新曲均岂可与汉魏
比伦哉若樵又以天时人事鸟兽草木各附其类无时
世先后而欲以当圣人所删之逸诗是亦无异乎文中
卷七 第 4b 页 WYG1209-0119b.png
子之续诗也今欲一定作诗之法且以考古自名古乐
府之名不可以不存存之则其辞是也拟之则其声非
也不然吾愿以李杜为法太白有乐府又
必摹拟古人
已成之辞要之或其声之有似者少陵则不闻有乐府
矣幸悉以教我毋多让焉
三坟辨
三坟书近出伪书也世或传大抵言伏羲本山坟而作
连山神农本气坟而作归藏黄帝本形坟而作坤乾无
卷七 第 5a 页 WYG1209-0119c.png
卦爻有卦象文鄙而义陋与周官太卜所掌三易异焉
三易者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周易古矣天地
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此先天之易伏
羲之所画者也文王修之伏羲岂以连山为易又首艮
乎夫连山盖列山也列山本神农之旧国首艮又有重
山之象连山非属之神农而谁乎归藏本黄帝之别号
初坤初乾初离初坎初兑初艮初震初巽乃归藏之初
经归藏非他易也坤乾是已又何析而为二乎唐艺文
卷七 第 5b 页 WYG1209-0119d.png
志连山十卷唐始出今亡归藏三卷晋薛贞注今或
杂
见他书颇类焦赣易林非古易也世之说曰易占以变
故其数但用九六而尚老连山归藏占以不变故其数
但用七或用八而尚少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
艮七坤八是先天之易也连山七而首艮归藏八而初
坤亦不过踵吾伏羲之旧及推其所用之策连山三十
有六归藏四十有五易则四十有九又若不相为用者
而今三坟书独不闻焉方孔子未删书之先周官外史
卷七 第 6a 页 WYG1209-0120a.png
掌三皇五帝之书楚左史倚相又能读三坟五典矣太
史公所谓搢绅先生难言之者也孔安国尚书序始以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坟者大也言大道也苟
言大道孔子不删孔子删之此其文诚不雅驯矣东汉
以来说者所指三皇之号又不一刘恕乃谓古无三皇
五帝而周官特出于汉儒之手耳此其书果何赖乎呜
呼三坟自三坟三易自三易亦无缘合而为一也外有
纪姓者叙
上古帝王之世襄阳罗泌颇加采用以著路
卷七 第 6b 页 WYG1209-0120b.png
史泌乃据丹壸名山记吕梁碑及輶轩使者方言却疑
三坟书肤浅不可徵亦但差错其世次改易其名号而
已纪者何非括提合雒连通叙命之类乎姓者何非三
姓六姓四姓二十二姓之类乎大率与路史合也泌又
杂引春秋河洛图纬及山海经等书亦已博矣然亦何
异三坟之肤浅乎莆田郑樵且谓东汉诸儒尚喜谶三
坟书虽近出庸不犹愈于谶乎乃引柴霖之传而上寘
诸古易经之列以为非后世所可及终亦不能掩其伪
卷七 第 7a 页 WYG1209-0120c.png
也呜呼孔子殁天下言人人殊荀卿子激焉至言性出
于圣人之伪卒并诗书六艺之正者一畀秦火而杂烧
之又岂不以其伪之胜乎古人尝有言曰食肉不食马
肝未为不知味是则稽古而不究鸿荒标鹿之世亦未
为不知学也哉
伯夷辨
予读吕氏春秋伯夷自北海而归周至岐阳文王已卒
武王即位使召公奭盟微子使周公旦盟胶鬲由是伯
卷七 第 7b 页 WYG1209-0120d.png
夷去之以自洁隐焉而饿死岂其然乎当纣之世天下
纷乱伯夷之欲为圣人氓者久矣闻善养老而往就养
岐梁之间固不在文王将卒之秋也且武王初政又岂
果有胜殷杀纣之心哉胶鬲纣贤臣也尝与之约战矣
虽天甚雨犹不欲失期往救其死况先使周公要之以
加富就官之盟乎将已有篡弑一定之谋必陷贤臣于
死地乎不然胶鬲非贤者乎又微子遭时之变犹念念
不忘宗国虽不得已而去未肯自通于周以为己他日
卷七 第 8a 页 WYG1209-0121a.png
利世为长侯守殷祭祀召公亦何以有是盟乎武王克
殷复立武庚不幸三监之流言共为王室之不靖成王
周公然后起而杀之也不然则请后七庙世守天子之
礼乐岂有待于东夏之别封乎夫如是微子胶鬲二盟
皆非也二盟
既非则伯夷尝至周而就养矣孟子曰天
下之大老归之文王盖未卒也藉令武王继之纣而改
行将先天下率诸侯修朝事未尝欲推乱而易暴也杀
牲埋书而烦亵鬼神行货要利而离间天子左右伯夷
卷七 第 8b 页 WYG1209-0121b.png
当闻其风不入其境岂暇到岐阳而后去哉去之以自
洁隐焉而饿死扣马諌伐之后也然则虽受文王之养
亦且必受武王之养矣太史公迷于文王受命改元作
伯夷列传有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此又以为不见文
王而遽去胥失之矣
乐正子徵鼎辨
齐伐鲁鲁平齐索岑鼎鲁以其赝往齐人曰赝也盍使
乐正子徵之使乐正子乐正子曰必以岑鼎往鲁君曰
卷七 第 9a 页 WYG1209-0121c.png
吾爱吾鼎乐正子曰臣亦爱臣之信予谓乐正子未知
信者也夫信者本一夫之私行而欲以应天下之变天
下之变万不同且使
其拘一曲执小谅者以应之鲜不
自贼者矣盖此有所谓权焉权者何义是也行苟合义
虽言不徵不害为信义一不合徒务径情以直行是则
尾生之抱柱也今夫齐鲁相攻击危急旦暮耳一鼎岂
敌一国家哉然而宗庙之重器不敢轻以与人也彼方
以不义徼吾信吾则以赝夺真亦两相当者何必若是
卷七 第 9b 页 WYG1209-0121d.png
慭慭然哉设或求鼎不已又求割地与求斩大将首与
求太子为质而后退师于是使乐正子徵之且一一徇
之乎抑违之也夫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而欲徒以
执一行之是则用吾拘滞胶固之见而徵夫无所稽考
之器且不可又况欲以圣人体道之大权而维持天下
之变故失之跬步则忧在千里之外矣故曰大人者言
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此孟子之言也彼乐正子
非孟子之徒欤其相鲁也孟子喜而不寐人问之则曰
卷七 第 10a 页 WYG1209-0122a.png
善人也信人也呜呼是亦信之小
者耳今也不信一国
之信而惟信乐正子之信则乐正子见重于齐鲁也久
夫既自信其信而君又爱鼎不若以实告齐曰鼎固赝
也然是鼎吾先君之分器将以是奉牺牲供祭祀而周
公太公实与享之不然则二公之盟不云乎世世子孙
毋相害也吾先大夫展禽尝以是言却君师矣夫吾国
不能下人以礼而至用其世守之器君亦不能以礼服
人而欲夺人之所有皆君之所恶者也为此计者内不
卷七 第 10b 页 WYG1209-0122b.png
失鼎而我之信义加于邻国彼必悦服而去之信之大
者也夫又何取乎一夫之私行为哉然乐正子儒者其
为人也好善且善改过惟他书载徵鼎一事不类故深
辨之否则战国倾危险诈之士踵相接也孰谓乐正子
者非贤哉
甬东山水古迹记
昌国古会稽海东洲也东控三韩日本北抵登莱海泗
南到
今庆元城三百五里泰定元年夏六月自庆元桃
卷七 第 11a 页 WYG1209-0122c.png
叶渡觅舟而东海际山童无草木或小仅如箸辄刈以
鬻盐东偪海有招宝山或云他处见山有异气疑下有
宝或云东夷以海货来互市必泊此山山故有炮台曾
就台蹠弩射夷人矢洞船犹入地尺又别作大筒曳铁
锁江水夷舟猝不得入前至峡口惟石嵌险离立南曰
金鸡北曰虎蹲又前则为蛟门峡束浪激或大如五石
斗瓮跃入空中却堕下碎为雰雨或远如雪山冰岸挟
风力作声势崩拥舟荡漾与上下一僧云此特其小小
卷七 第 11b 页 WYG1209-0122d.png
者耳秋风一作海水又壮排空触岸杳不辨舟楫所在
独帆樯上指潮东上风西来水相斗舟不能尺咫一撞
嶕石且糜解不可支持又前则为三山大洋山多磁石
舟板钉铁或近山则胶制不动昌国境也昌国中多大
山四面皆海人家颇居篁竹芦苇间或散在沙墺非舟
不相往来田种少
类入海中捕鱼蝤蛑䖳母弹涂杰步
腥涎亵味逆人鼻口岁或仰榖他郡东从舟山过赤屿
转入外洋望岝峉山山出白艾地多蛇东到梅岑山梅
卷七 第 12a 页 WYG1209-0123a.png
子真炼药处山梵书所谓补怛洛迦山也唐言小白花
山自山东行西折为观音洞洞瞰海外巉中裂大石壁
紫黑旁罅而两岐乱石如断圭积伏蟠结怒潮摐击昼
夜作鱼龙啸吼声又西则为善财洞峭石齧足泉流渗
滴悬缨不断前入海数百步有洞土人云曾有老僧秉
烛行洞穴且半里山石合一窍有光大如盘盂侧首睨
之宽弘洁白非水非土远不辨涯际又自山北转得盘
陀石山粗怪益高垒石如垤东望窅窅想像高丽日本
卷七 第 12b 页 WYG1209-0123b.png
界如在云雾苍莽中日初出大如米筛海尽赤跳踊出
天末六合奣然鲜明及日光照海薄云掩蔽空水弄影
恍类铺僧伽黎衣或现或灭南望桃花马秦诸山嵌空
刻露屹立巨浸如世叠太湖灵
壁不著寸土尺树天然
可爱东南望东霍山山多大树徐市盖驻舟此土人云
自东霍转而北行尽昌国北界有蓬莱山众山四围峙
立旋绕小屿屹如千尺楼台而中处又有紫霞洞与山
为邻中畔通明方如大车之舆潮水一退人可入或云
卷七 第 13a 页 WYG1209-0123c.png
人不可到隐隐有神仙题墨漫不能辨又有沙山细沙
所积海日照之有芒手攫则霏屑下渐成洼穴潮过又
补终不少损旁有石龙苍白角爪鳞鬣具蜿蜒跨空长
三十里舟径其下西转别为洋山中多大鱼又北则为
朐山岱山石兰山鱼盐者所聚又自北而南则为徐偃
王战洋世言偃王既败不之彭城而之越弃玉几砚会
稽之水又南则为黄公墓黄公赤刀厌虎厌不行为虎
所食者也夫昌国本禹贡岛夷后乃属越曰甬句东越
卷七 第 13b 页 WYG1209-0123d.png
王句践欲使故吴王夫差居之然不至也海中三山安
期羡门之属或避秦乱至此方士特未始深
入或云三
山在水底或云山近则风引舟去盖妄说也东晋人士
每爱会稽山水故称入会稽者为入东抱朴子亦云古
仙者之药登名山为上海中大岛屿如会稽之东翁洲
者次之今昌国也是年秋八月自昌国回姑疏山海奇
绝处明晋人之不妄时一展玩宗少文卧游不是过矣
周正如传考序
卷七 第 14a 页 WYG1209-0124a.png
予每观左氏春秋王周正月释者曰言周以别夏殷也
及寻公羊谷梁二传又杂引诸经谶纬孔子初无明说
后之儒者颇用黄帝以来七历求春秋时历卒不尽合
杜征南长历反谓经必有误经未尝有误也是岂夏正
周正之果异哉盖曰王者受命受之于天不受之于人
故徙居处易服色殊徽号变牺牲异器械而改正朔其
一也此固然也董仲舒曰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
亦不变尧舜禹本一揆也何独至于
汤武而遽革之哉
卷七 第 14b 页 WYG1209-0124b.png
世之说者尝谓当周之世春秋必用周正春秋尊王之
书也隐公元年之正月是即平王四十九年之正月也
然而前徵乎商则元祀为十二月而月不改后据乎秦
则元年为冬十月而时不易春王正月似乎冬十有一
月也而圣人易之以證其行夏之言程子所谓正月非
春假天时以立义也自程子之意则曰夏正寅春也周
正子非春也是改正者必改月也故曰假天时而已自
今学者之说则改正者又不改月不独假天时也虽王
卷七 第 15a 页 WYG1209-0124c.png
月亦假矣当又自异于程子也至其所自为说且谓夏
数得天百王所同商周革命特示不相沿袭巡守烝享
兵农田猎犹自夏焉果是则圣人又何必以是为颜渊
告哉或者又谓古之改正者必改月商周之正月非春
也伊训元祀太甲三祀下不纪时泰誓一月召诰二月
上亦不系时将以时自天时月自王月故也然而
秦汉
之际每年之首必以冬书十月之上颜师古汉书注且
以为孝武时改太初历后乃追正前代正月为冬十月
卷七 第 15b 页 WYG1209-0124d.png
者抑难信矣至若孔安国之于书郑康成之于诗礼且
言古之改正改月者年首必系之以正正月必系之于
春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三代盖迭建之皆可
以为正则皆可以为春矣岂不以子丑二月阳气萌动
虽谓之为春也亦可矣魏景初时杨伟造新历请复用
商正且以是年十二月为孟春次年三月为孟夏本郑
说也然则奉若天道敬授民时又不尝有一月二月之
参差哉今之说书者蔡氏父子亦谓如孔郑之说则四
卷七 第 16a 页 WYG1209-0125a.png
时改易尤为无艺三代之改正者必不改月商周之革
命者特不过用其子丑之月以为岁首耳周官正岁周
正建子岁首也正月夏正建寅月数也春秋之正虽用
周正而月数不改每年之首截前两月以属之上年之
尾诚若
是则隐公之元年鲁史必书之曰冬十有一月
而圣人自削之也蔡氏父子以之言书则或可从以之
言春秋则犹未可从也或者又谓三代之世三正之通
于民俗尚矣鲁用周正吾于春秋鲁史见之曲沃用夏
卷七 第 16b 页 WYG1209-0125b.png
正吾于汲冢竹书见之是故左氏杂采诸国之史以为
传或用夏正或用周正互有不同昭公之三十三年十
月晋人会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定公之元年正月又曰
会于狄泉是重出也鲁太史辨火出之候亦曰于夏为
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又一證也虽然王者之
大政必叶时月而正日是岂容以一代之间而三正之
并用者哉世之说者或曰易有之帝出乎震自伏羲神
农之世盖异建矣次而数之尧建子舜建丑夏建寅而
卷七 第 17a 页 WYG1209-0125c.png
甘誓且载其怠弃三正之文者本此也然自颛顼以来
始以民事命官而岁月自当以人为纪先王为是推筴
迎日治历明时民之
析因夷隩鸟兽之孳革毨氄无一
不得其居之宜与其气之顺者尧舜禹三圣辄因之而
不敢变也意者秦汉之际邹衍张苍五德相生相胜之
绪论欤或又曰天地人三统子丑寅三正古无有圣人
所不道三代之改正特改人君即位之初年为元而已
虽然此谓改元非改正也而改元者又非春秋之重事
卷七 第 17b 页 WYG1209-0125d.png
也将是数说吾亦孰信而孰从之哉番阳董生始出夏
时考正二卷云此巴川阳恪先生作也恪之先君从涪
陵㬊渊而渊又受业于朱子盖尝举朱子之言曰三王
之正不同周用天正豳风之诗又皆以人为纪是则改
正者改岁首也未尝改月数也上卷专论春秋下卷杂
论他经及传一切附著已说最为明了考正之作实朱
子意也然而朱子四书集注诗集传自用周正周月临
江张洽朱门高弟春秋集注且谓周正建子即以为春
卷七 第 18a 页 WYG1209-0126a.png
圣人虽欲行夏之时而春秋因史
作经方尊周而一天
下不可遽改之也朱子之意岂果考正之意哉予盖归
而质之黄君景昌君则曰左氏鲁人也使其不与孔子
同时亦当近在孔子后左氏信矣若夫豳风之诗周公
所作是固追述公刘居豳之事当夏世用夏正者也未
可以说春秋乃作周正如传考二卷以辨考正之不然
今两书具在予故并识异说者以复于董生为何如
古职方录序
卷七 第 18b 页 WYG1209-0126b.png
乡予尝治春秋左氏传及太史公书稍观黄帝以来王
者都邑及春秋诸国交争时分地山川城邑较之禹贡
已多乖盭不可徵自孔子作春秋鲁君子左丘明为之
传丘明鲁人也尤识周鲁典故庄僖以前特言齐郑襄
昭之后特举晋楚馀大国颇及宋卫陈蔡若燕秦又以
绝远无赴告甚略太史公采世本战国策作三代本纪
十二诸侯世家其云舜稷契皋
陶伯夷柏翳之裔详矣
垂益夔龙则曰其后不知所封又曰膝薛驺小不足齿
卷七 第 19a 页 WYG1209-0126c.png
周武王时侯邑尚千馀江黄胡沈之属不可胜计故弗
采著然则周制害己诸侯悉去其籍虽曰颁爵与禄孟
子犹不能详况他人乎方尧遭洪水使禹平治州分为
九及舜摄位冀分为三青分为二至禹而后合尧之旧
班固云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然
以禹贡九州计之五服相距方五千里仅得黄帝之半
说者且疑九州之外黄帝亦尝画野分州舜之十有二
州亦犹此也然周礼自王畿而次之别有九服服别五
卷七 第 19b 页 WYG1209-0126d.png
百里方而计者则为万里汉地理志亦云汉之境土东
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其所
纪山川大抵与禹贡不异何其里数若是之县绝哉或
曰尚书据虚空窎路方直而取之汉志乃因著地人迹
屈曲而量之或曰禹之声教所及地尽四海
其疆理所
治制止五服若夫荒服之外则又有区画者存非若周
汉且尽其地之所及者而疆理之也何以言之王制四
海之内截长补短方三千里是天子壤地之实也故周
卷七 第 20a 页 WYG1209-0127a.png
礼虽称九服周官止曰六服群辟又曰六年五服一朝
是则侯卫以降圣人虽制之服而不必其来若职方氏
掌天下之图辨其邦国都鄙必兼夷卫之初封人民氏
族土田分器至详至悉未有一言及附庸者宋仲几尝
言滕薛郳为宋役而薛宰竟不从焉况附庸者朝从于
卫夕入于郑西通于秦南屈于楚盖有之矣当世曷尝
以此为疆界之𠇗离者哉然又有一说焉夫冀禹之所
都冀之北境自云中九原二千五百里且至于沙漠不
卷七 第 20b 页 WYG1209-0127b.png
毛之地周之东迁洛阳为土中曹去王城八百里犹在
甸服郑在河南密县百七十里已为男服盖曹顺流极
便而郑则成皋虎牢之险夫岂五服之制非若画棋局
然
以定远迩也是故幽州迩于竭石而共工流苍梧远
于衡山而虞舜狩若谓周之斥大土疆又皆不出于苍
梧碣石之外不然夏后涂山之会执玉帛者万国至周
仅千八百国毋乃夏后之盛犹愈于成周之盛乎将此
万国者特举成数而言非实至万也然乡所言黄帝方
卷七 第 21a 页 WYG1209-0127c.png
制万里而得百里之国万区者夫苟一国而方百里矣
至于万区则不止方制万里以为方制万里则万区之
国每国以开方之法计是亦不过每国四里而已何有
百里哉且国犹邑也郑取十邑河南即虢桧等小国楚
败四邑郊郢即随绞等小国方里而井井四为邑故小
曰邑大曰都万区犹万邑也举不及百里之数者凡以
一邑四里也齐鲁之初封也孟子亦称俭于百里俭者
不足也不足于百里也战国时乃方百里者五必曰当
卷七 第 21b 页 WYG1209-0127d.png
在所损以复于先王之旧若明堂位言鲁七百里出于
成王之特赐是
徒汉儒习见战国之鲁非成周之鲁也
汉儒所以言此者由周礼公地方五百里之说误之也
然周之西都仅四百里东得洛阳六百里乃合千里三
公公爵也采地将不方五百里乎苟方五百里则天子
亦无地以自容鲁一侯爵耳藉令成王未赐亦当得四
百里以一州千里计仅封侯国二而有馀三而不足将
以何地而给千八百国之君乎是岂鲁之侯爵百里而
卷七 第 22a 页 WYG1209-0128a.png
止非七百里也周礼又讨论于汉儒之手故以其封国
之误者搀入之遂变而为斥大土疆广为封建之说殊
不知禹服犹周服也黄帝之万国舜之十有二州亦犹
周服也若谓尽其地之所及而疆画之者恐不可以论
周止可以论汉汉之盛时东置玄菟乐浪北度阴山西
尽西域南穷交广儋耳且有非古九州之域者故予每
谓封国当从王制百里之国不加多也州域当从禹贡
五服之地不加广也如
是而已耳昔者晋陈寿尝撰古
卷七 第 22b 页 WYG1209-0128b.png
国志五十篇世远书无可徵于是本禹贡采周职方用
叙前古帝王公侯名氏都邑之不同者馀及四夷种类
亦繁夥矣合之以秦汉以来郡县且志其成败兴灭之
端知者详之否则或阙使后之博古君子览观焉
后序
自古者帝王公侯都邑名氏兴灭之故纷乎夥矣子少
时尝疏其一二曰古职方录且序之然犹有可疑者盖
孔子之序书也自唐虞始荀卿曰五帝以前无传人其
卷七 第 23a 页 WYG1209-0128c.png
文野及孔安国书序又言古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徵
楚左史倚相吾谁信哉信圣人而已矣夏后氏承唐虞
之盛涂山之会执玉帛者万国殷汤革命存者三千武
王克殷大封同姓馀盖一千八百是果何以验其然耶
又曰汤资三千诸侯以绌夏武王资
八百诸侯以伐殷
何不思之甚也汤始征自葛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及
有事于桀虽亳众尚惮于征役且谕之以吊伐之不得
已又况其他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率殷之叛国以
卷七 第 23b 页 WYG1209-0128d.png
事纣武王岂得因六州之众以往胁于君哉及大会盟
津陈牧野率用西人不曰西土有众必曰我西土君子
下及庸蜀八小国耳他无见也要之是说又因王制周
礼之异妄言之耳王制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
五十里礼大司徒公侯之田则以一男当之推而极于
五百里之广及总天子寰内与八州所建之国无地可
容郑康成云自周公摄政致太平斥大九州增加诸国
之地故礼与王制不合王制又殷制也春秋变周之文
卷七 第 24a 页 WYG1209-0129a.png
从南之质合伯子男为一公侯伯三等而已至周乃更
立五等然禹贡所设男爵小邦已在侯服之内实有出
于殷人之先者春秋亦未尝不书五等之爵也孔
颖达
云马融依周礼包咸依王制各有所据难以质其是非
虽然王制岂殷制哉坊记曰制国不过千乘左氏传曰
列国一同或摊算或纽算自实其所载九州千八百国
之数比之王制地又加倍者说礼家纸上文耳近世说
者知礼与王制不可合言自夏商以来分土无过三等
卷七 第 24b 页 WYG1209-0129b.png
班爵则必立五等至周而封疆少异而实不异公五百
里其所食者二百五十里侯四百里其所食者百三十
里有奇伯三百里其所食者一百里子二百里其所食
者五十里男一百里其所食者二十五里自其所食者
求合王制独侯爵之百里子爵之五十里公则赢而男
则不足者半又谓终周之世此爵往往设而不封公爵
一宋是已男爵二许宿是已虞虢则三公之公也骊戎
男则夷狄之长也虽然陈舜之后杞禹之后周之初封
卷七 第 25a 页 WYG1209-0129c.png
当与宋并爵为公胡公东楼公犹班班然见于史陈之
为侯杞
之为伯后世之自降也任宿须句颛臾风姓济
水上小国微乎微者也与盟于宋来讣于鲁亦得托于
春秋馀岂无类宿者爵之以男乎天子三公之田视公
侯虽虞虢以外诸侯入仕王朝既曰公矣未有不受公
爵者骊戎固夷狄也推其地必在西周畿内岂自夏而
变夷者耶且姬姓也曲礼曰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
虽大曰子无称男者然又曰职方之制邦国千里封公
卷七 第 25b 页 WYG1209-0129d.png
则四封男则百特建国之率也予于是始有悟焉王制
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亦总数也意若曰州方千里建
国若干九州之内则以之建若干国也不然天子之寰
内公卿大夫与王之子弟咸食采其中所馀之地亦几
何哉春秋之初王政废坏侯度放纷非西周比也公侯
列国犹可见者一百一十七国求其大者才十一二附
庸小邑夷狄杂种悉充其数齐负东海楚据方城之南
晋雄其北而秦又崛
起于西独未至流沙之极大抵自
卷七 第 26a 页 WYG1209-0130a.png
号曰霸朝聘盟会侵伐之所及者比之千八百国之数
十八分之一也何大相辽绝如此耶然则九州所建未
必实有千八百国或封或未封封则实有是国未封则
虚是国以待可封之人如宣王之封申伯封则曰申国
未封则犹曰谢邑或即以其虚国为诸国之加地如宋
郑之间有六邑不属诸侯则自掌于天子之吏是故公
爵自百里而加至五百里男爵自五十里而加至百里
非尽然也特以是而为建国之率不得过也郑康成不
卷七 第 26b 页 WYG1209-0130b.png
察于此乃谓周实有千八百国每国实有五百里至一
百里之地非斥大九州之界则亦不能容是若干国也
此其失也盖惟子朱子尝谓孟子班爵禄之言已与周
礼王制不合而王制又自与周礼不合近世说者乃曰
马融之本周礼者自其军赋而言之也包咸之依王制
者自其田赋而言之也制田制军
纵横准算必使周礼
王制之不合者而必合于一也然以孟子当赧王之际
周礼已不复存王制之作本出于汉之博士而周官又
卷七 第 27a 页 WYG1209-0130c.png
出于刘歆虽朱子亦固不能无疑矣阙之可也予故特
附其臆说于是录之后并以俟夫知者而就正焉
关子明易传后序
予始读文中子中说颇载关朗子明事后得天水赵蕤
所注关子易传十有一篇大槩易上下系之义疏耳首
述其出处本末次分卜百年数别为一篇似皆出之王
氏或曰王氏中说本于阮逸关氏易传肇于戴师愈师
愈江东老儒也观其传统言消息盈虚爻象策数之类
卷七 第 27b 页 WYG1209-0130d.png
独与张彝相问答彝尝荐之魏孝文而王氏之赞易世
传关氏学也是又岂尽假托而后成书欤夫易之道大
矣世之言易者往往不求其道之一卒使其学凿焉而
各不同是故谈理致者多溺于空虚守象
数者或流于
谶纬此岂圣人之意哉盖天地之初未始有物也圣人
特因其自然之理故推而为七八九六之数非苟画焉
将以著其未画之妙而已后之儒者苟造其理而过为
其画之求太玄准易者也洞极则又拟玄者也玄之数
卷七 第 28a 页 WYG1209-0131a.png
起于三而洞极之数亦起于三生以配天育以配地资
以配人犹易所谓三极之道也故凡三体九变三九二
十有七始于萌而实讫于几正且通焉今其书世见之
者亦少中说所载殆未尝及此然而王氏每尊其学之
所自且欲自当达者以为圣人复出王道复行而洙泗
礼乐之教复明于斯世毋乃徒托于此而侈言之欤至
于考之以典礼稽之以龟策即人事以申天命悬历数
以示将来关氏之学盖深于易者也虽然昔者子张尝
卷七 第 28b 页 WYG1209-0131b.png
欲知来圣人但言其既往者以告之是故三代常因其
礼之大体而或损益其制非谓王者有是礼也必过其
所卜之数夏以金王得数之生商以水王周以木王得
数之成圣人不敢知也为其说者尊周汉废介酅且以
明真主正统之所归后世谶纬之流耳楚灵欲并天下
既不得卜则投龟而诟天孙皓亦命尚广卜焉且曰庚
子之岁青盖入洛彼二君者曾不悟其已之不脩而徒
欲惟天之决也故天命吉凶命历年必以其类应亦可
卷七 第 29a 页 WYG1209-0131c.png
见其槩耳元魏以下争夺扰攘乃若灼然亲睹其事无
有少差忒者张彝之杀乱端见矣曾不告之以辟祸者
何也其数也耶铨削选格排沮武人不可谓之数也果
其理有以召之故耶虽然法自此立命由此出圣人人
而合天者也关氏每拳拳于天人相与之际今之言天
者类曰是莫之为而为者终至于废人事而不之讲呜
呼关氏之学殆孤矣吾故欲削其不合者而著其合者
且书此以质夫人焉
卷七 第 29b 页 WYG1209-0131d.png
妄箴
我相我心圜中窍外一身之主百骸之会孰心弗真乃
以妄害孰心弗正不与妄对倏而气盈忽以质䪥冲为
机张涌作鼓鞴贫将急富粱肉觕粝贱欲速贵姬姜菅
蒯穷思何益巧算何赖本根不守萌蘖徒汰擪目出光
萤爝犹沬塞耳有声暴若雷磕一真尚迷众妄弗退卒
与妄居毋俾正败我曰不然职用自劾勖言敬兹永佩
妄戒
卷七 第 30a 页 WYG1209-0132a.png
躁箴
昔我先哲有理无欲后民多欲理返不足当其躁起炽
彼炎熇不躁则藏积为酖毒岂心尔恬念在奔逐岂貌
尔夷陷若溪谷狐狸叫呼䲡鳝跳曲匪飙薄天匪浪豗
陆何能尔动动则相触岂不或静拯尔迷复内省邪几
童牛之牿外惇正行羸豕弗躅繄沈与冥不自表襮虽
躁勿躁敢不敛束昭然阳
明窒尔阴浊惟是躁心我告
匪渎
卷七 第 30b 页 WYG1209-0132b.png
敖箴
人可敖乎敖不可长孰使子敖敖其焉往惟昔孔孟岂
不或然敖其所可乃人之愆既辞以疾又鼓予瑟留亦
不止予隐予几哀今之人欲一以敖诋欺穷陋矜说华
好狂欤黠欤自谓过人过犹不及迄丧其身毋谓人言
无足去取吉人之辞不在颊辅毋谓人行无足是非守
之以正动与俗违人宁敖予予必自省彼何人斯敖焉
是逞
卷七 第 31a 页 WYG1209-0132c.png
惰箴
惟我之惰我何以生我生之微曷敢荒宁莫健匪天昼
夜不息系之星辰厥有赢缩人之一身从幼及老疢疾
忧患惕焉以保人宁几何开口笑言曾不儆戒日趋宴
安周公作书是曰无逸求其艰难务在稼穑粪墙朽木
尝责宰我圣人尚云
夫岂我可念虑之萌惰或弭之事
为之著惰或弛之我告子惰惰乃不改习与性成后慎
毋悔
卷七 第 31b 页 WYG1209-0132d.png
盐官箴
廓惟东南瀛海之府乾灵输波坤奥孕卤燉之炎上泻
以润下五味之长百殽之主岂伊广斥禹服有贡物因
天产利许民共岂伊虎形周官有职礼存国容咸佐王
食时惟管生乃始𣙜之图霸何急夺民所资秦益其侈
汉承其醨将众是济岂我之私舟车交载水陆间道牢
盆斯给漕挽斯考口稽饔人家具灶媪苛碎已甚惕焉
不保卓哉汉昭亦或罢𣙜云何可徵议在文学法如张
卷七 第 32a 页 WYG1209-0133a.png
弓利若舐刃刃铦则伤弓满则窘贫以近宝宝不可即
富以敛怨怨何能克吁今之人汔可小息敢告所司敬
之毋慝
庸田箴
惟林其生亦夥斯植凡厥庶民我艺黍稷祗命农父饬
是稻人井田之画沟洫以均均以其流画以其络仁施
暵乾利化硗埆在山者激过颡斯搏宁顺其行勿私汝
凿胡水之洚微禹其鱼胡水之污陆海以腴曰漳曰泾
卷七 第 32b 页 WYG1209-0133b.png
克酾汝渠曰史曰白史不绝书胡可灭裂胡可卤莽田
畯之功水庸与享厥有墙屋汝谓撤之厥有田畎汝谓
割之慎毋轻民民乃邦本生养必遂务在藨蓘慎毋去
食食乃民天储蓄必赢否则瘠捐自利利民岂止川渎
非汝之苛我民之足我民不足其何能榖世无召父谁
踵其躅
韶石铭
逖矣上古帝在有虞时巡于南曰至苍梧有巉者石岌
卷七 第 33a 页 WYG1209-0133c.png
彼海隅我奏我韶耆定尔区或搏或拊或戛或击从之
则纯成也以绎明哉惟人幽哉惟神我祖我考我臣我
邻来汝之舞我
功之叙劝汝之歌我政之和前瞻无前
后顾无后出三代上居百王首孰强非嬴式讹人心孰
淫非郑卒聩古音泠泠斯深潏潏斯广鱼龙不波凤鸟
焉往有巉者石双阙之峨谁使洞庭不张咸池丘曰尽
善札云蔑加非帝之思我铭谓何
秦坑铭
卷七 第 33b 页 WYG1209-0133d.png
惟嬴之虐自任不儒彼哉坑者曰焚我书书日以坏嬴
日以跌竹帛烟起干戈流血邈矣上古无书可徵所徵
者何刻木结绳神羲继天肇造书契智如仓颉文字转
炽启我混沌闿阳阖阴天愁鬼哭丧厥人心孰坟而三
孰典而五素王不作万世一瞽微言如线横议溢𨞬钩
鈲析乱不扑益烻出王入霸儒墨相駮徒两业之何有
礼学岂曰不焚动相诋讥收合遗烬颠倒是非汝涂汝
塞拘汝奔走还我古初匪愚黔首有书无人与无书同
卷七 第 34a 页 WYG1209-0134a.png
激铭嬴氏我将适从
春秋台铭
惟汶之东古称中都其西汇如钜野所潴于昭鲁侯言
出于狩曾不登厥圣圣应在薮彼车者子乃获斯丑繄
圣是恻愚者以走嗟嗟宗周岌岌嶪嶪礼坠乐坏兵戈
日接齐强而据晋悍而詟顽夷相陵弱邑就压惟理与
欲夫既析之惟乱与贼不其戚而其褒伊何畀以絺缋
其贬伊何齐斧弗贷彼瞽左生史编是徵惟高及赤口
卷七 第 34b 页 WYG1209-0134b.png
说相承一之弗恊式用沸腾夸矛誉盾孰鼓以兴屹与
者台繄圣是处岂圆蹄肉角复出榛莽徘徊顾瞻逖矣
中土呜呼吾铭永镇邹鲁
磻溪铭
有浏斯溪惟石之磻谁欤渔者伯夷之孙自彼东海曰
徂周原我志非鱼我人之完天锡有周君臣相欢爰底
于牧爰取厥残我咨我谋皇旅啴啴既定周鼎却开齐
藩方韬汝光
卷七 第 35a 页 WYG1209-0134c.png
延州来季子观周乐颂
我之怀矣惟我季札来从勾吴历聘上国王纲隳坏侯
度倾侧日寻干戈不德以力大音惰窳二气苛慝礼乐
不兴繄谁之则我奉我币我车北东懿彼诸姬曰至鲁
邦鲁侯宾之自郊徂宫鲁侯享之式命瞽宗首以二南
继以国风载雅载颂商鲁攸同申以象箾文德之容亦
有大武允奏武功渊乎荡乎泱泱沨沨或秉以籥或缀
卷七 第 35b 页 WYG1209-0134d.png
以崇上际汤禹虞舜之隆曰濩曰夏韶箾以终呜呼四
代一日备举参声知政闳览博古或登或降踧踖伛偻
夫何自郐乃不及鲁公卑私彊寖弃厥绪或僣以佾或
雍或旅襄磬武鼗方叔之鼓踰河蹈海散乱无所先王
之盛究彼始基器之尚存去道远而仲尼有云周公
其
衰岂独郯子学在四夷邈矣千载诗亡乐缺设而不御
矇瞍失列日趋淫哇恒用鴂呐宣榭既焚本实先拨我
之怀矣心焉孔怛作此颂章昭示来哲
卷七 第 36a 页 WYG1209-0135a.png
汉武帝南巡射蛟颂
惟汉六世大展巡狩于南服自寻阳浮江而出亲射蛟
江中获之猗欤壮哉盖夫荆扬之域水土垫隘淫𧕏蛇
行风雨怒作掀舻荡繂睒瞪𢥠愕莫之敢撄上乃御黄
间挟刚挂朱韘闿体而腾𢶏白羽应弦以砰䃗霜批鳞
颊雾□鬐鬣肉渊髓硖披角劙耳于是海童辟路川后
清宫神灵恪虔耋老欢抃信帝王之英略天下之奇观
已人莫不曰齐臣骖击吕梁雷轰楚士剑挥江水血变
卷七 第 36b 页 WYG1209-0135b.png
彼一材官直制其死命乌足以动万乘也哉夫岂区宇
宁谧四夷奔窜掩沙漠之贪鸷刜篁竹之炎郁强无有
不弱坚无有不瑕拒之者如挠沸劘之者如拉
朽将信
威乎鞮译又何独快意于鳞介呜呼材之尚气之劲迩
之悦远之慑云鸟之散没鱼鳖之颛颛殆有不必劳弓
而挫镝者臣乘臣朔臣助臣寿王躬睹盛美独阙歌颂
千载之下默默不文予故特迹史氏之旧作是颂颂曰
大汉之兴兮世继其烈言巡东南兮略彼扬越一江横
卷七 第 37a 页 WYG1209-0135c.png
汇兮陂障险隘有蛟崛起兮中路汹绝惊拿齰攫兮渤
潏作𧕏上之頩怒兮发我犷厉起施猛彀兮鬐角尽被
九嶷晓出兮矫立巀嵲舳舻暮拔兮波涛叠雪上神且
武兮瞻仰桓拨功负不世兮威振有截舟车所通兮职
贡用戾龙沙不扬兮瘴海枯竭上飞无所逃兮下走无
所脱呜呼汉之广大兮古未之埒
百里奚赞
我思古人惟百里子自其知学亦聿既仕出于宋游弗
卷七 第 37b 页 WYG1209-0135d.png
克离祉移事周颓复柅我轨我告我蹇我从于虞蹇谓
不可我遄
其驱鄍门不启虢道是输孰云我智我諌我
愚岂伊一身终显西土我肥我牛庸俟五羖相业弘辟
霸图超距国中行游童叟笑舞勿曰我耄耄无壮时勿
曰我贱贱者贵基勾萌甲坼稚好之姿干霄合抱贵有
宜施嗟哉时命万世一阨矧兹白徒曾罔黄馘太公屠
钓何晚弗获繄我人斯老死谁惕
接舆赞
卷七 第 38a 页 WYG1209-0136a.png
古有狂者曰惟接舆辟世不仕裸身以趋放言嵬行神
则内居鸟惊兽骇虽圣弗徒圣人于行荆楚是届救时
斯亟从政者殆矧麟未躨何凤之翙曷违我真迄受世
害繄圣所可彼犹不然曰父曰母曰人曰天执心既一
抱道弗权视兹犬彘独不天渊夫何山谷卒遁名姓芜
菁是食驷镒枉聘聿和其光克性尔性高飙不群隐德
之镜我友者扈曾弗服裳岂无污浊讥我踽凉既驰且
骛满国若狂古狂不作俾也可忘
卷七 第 38b 页 WYG1209-0136b.png
古碣石辞
古碣石者本禹贡冀州之域盖今东南海运自海而北
达漳河实出乎此予喜其上符唐虞之旧制也勒之以
辞
惟圣建国寔曰冀都北极之运万邦作孚宫廷彤赫峙
彼中居士女和会溢郭塞郛江樯白粲淮楫黄淤聿官
有漕竟海其舻伟哉碣石枕我海隅表此水道长为委
输上蟠乾奥下结坤区割流貕养披秀医闾日月播荡
卷七 第 39a 页 WYG1209-0136c.png
星辰盘纡怪神罔象鼍鳄龙鱼帆扶缆守翼奋鳞驱悉
辇国用来通帝家自国有贡或河而渠或砥斯凿或绝
或踰茧丝纨帛金宝象珠搜毫竭缕满捆压车矧兹米
粟诚系藏储得一圭撮悬万命躯汉苦转挽唐厄征需
于穆我后仰承唐虞按之图籍实以德符普天率土瞻
戴罔渝伟哉碣石厥状屹如若柱斯植若甬斯溟涨
如席浊漳以趋削巉勒辞永代是模
白云先生许君哀颂辞
卷七 第 39b 页 WYG1209-0136d.png
古之学者必有师世之说者尝曰经师易遇人师难得
呜呼经师岂易得哉自嬴秦焚灭经籍之馀汉以来老
师宿儒失其本经不惟口以传授则或新出于风雨坏
屋之所藏是以惟传经久而不差者为最难至于人之
所以为人示之以德义道之以言语则之以动作威仪
是将使人观感兴起而易至于不自觉者无非教也虽
然舍经则又何以为人师哉然以古今经训学术之变
迭兴而师道之所自来者寖远盖惟伊洛诸老先生实
卷七 第 40a 页 WYG1209-0137a.png
始倡为道统而后知有所谓义理之学已而考亭继之
古今经训学术之变至此而遂定必也诚明两尽知行
并进可以深造夫三代圣贤之□域不然则经有传之
益久而愈差者矣是故古之学者常得其师传每因经
以明道后之学者既失其师传苟非明道则固不能以
知经经
既明矣吾则又知人之所以为人之道不外乎
此也呜呼经师岂易得哉惟我许君昔从兰溪金君履
祥学金君本于王文宪公柏何文定公基而王何二公
卷七 第 40b 页 WYG1209-0137b.png
则又本于黄文肃公干盖此实朱学也然君天资深厚
学力纯至手抄口诵志行弥笃而且乐与人为善家故
贫常僦屋以居达人大官踵门候谒交剡论荐而曾不
为之少动山东两河江淮闽海之间宾客弟子儋簦负
笈执经请业又必为之搜擿明白斟酌饱满而后去初
未尝见其有惰容是以终日危坐学徒环列无怃无敖
无嬉笑无訾謷昏瞀者革心浮躁者易貌而日就于渐
摩变化之归呜呼考其师友渊源之所自来君信可谓
卷七 第 41a 页 WYG1209-0137c.png
得夫师道之重矣此盖世之所共见而无间言者也君
讳谦字益之世为婺之金华人家居教授凡若干年年
六十八以没予适以事不及哭而君平日遇予极厚于
是特疏哀颂一篇以泄
予情此予所以深痛夫人师之
难遇而经师之尤不易得也呜呼悲夫颂曰
夫天下之生也众矣其生如醉而未醒其死若梦而弗
蜕何经籍之可闻岂圣贤之能对倏焉蠛蠓之起灭曶
尔蝇蚋之攒嘬将一归于澌尽卒无怪其庞昧惟古之
卷七 第 41b 页 WYG1209-0137d.png
大儒君子涵养省察战兢惕厉道不远人则天理民彝
之所存经以载道则王纲圣髓之攸赖宜身名之并立
独不与年寿而俱坏呜呼许君博学无方笃志不懈上
追洙泗之本原前溯伊洛之宗派昭日星之训则理全
而无疵辟荆棘之途则辞达而罔碍矧肃容而正襟恒
睟面而盎背学徒麇来宾客满座咸曰吾见其人矣吾
闻其语矣是其车辙之同门户之正者发之于难疑答
问之顷形之于动作威仪之际实足使人心悟而神会
卷七 第 42a 页 WYG1209-0138a.png
吾固知其人物之标表经学之沾溉诚亦可以闳其中
而肆
其外矣已而天不憖遗曾不使之多有寿考而奄
然长逝庭巷兮虚阒书策兮尘壒会稽先贤失予砥柱
襄阳耆旧夺我蔡宋屈毂之瓠剖而无窍则渡者日
溺郑昭文之琴弹而无声则听者斯聩此盖我许君之
所以警新学镇末俗者辽乎邈矣自不可求之于一时
而欲罄之于千载者也呜呼青山如屏流水如带惜哉
遗烈閟此幽隧死而不朽炯然若在死而可作则已莽
卷七 第 42b 页 WYG1209-0138b.png
兮黄土白云之芜秽矣奈之何哉其亦有可悲也夫其
亦有可慨也夫
张定传
张定者诸暨人初以武学优等赐第从军建康历清流
潜江令端平间史嵩之制置荆湖孟珙帅军夹攻蔡州
奉香朝谒八陵定以受给钱粮从守邓州时河南始通
豪杰义士岁食官廪者仅万人及两淮进兵改湖北制
置司计议官出江陵
措置边防团结水寨权守峡州将
卷七 第 43a 页 WYG1209-0138c.png
羸卒万馀对垒生擒回纥头目夷梓公夺马五十四骑
俘数千人遂以功换閤门宣赞舍人知泰州累疏论清
野利害不报去职复江东总管建康驻劄兼沿江制置
司计议官召守融州广西经略司言左右江有警融据
其冲欲调外军定曰本土自有峒丁款丁耳目便捷器
械锐利若能团纠调用皆精兵也可以应敌外军悬入
不谙水土恶弱不熟溪洞险阻无适于用坐受罢弊乃
大置酒教场亭上鸣鼓一呼万甲蚁集经略司闻而大
卷七 第 43b 页 WYG1209-0138d.png
惊遂劾罢定吴潜当国起知通州改守德安府开庆间
贾似道开都督府定往谒曰德安地小不足展布四体
势须假吾一命图得要领归报幕下会北兵十万越闽
岭而东别屯黄陂阳台定亟言德安城壁单陀合尽徙
居民保汉阳都统制刘炎遽引所部禦之阳台矢下如
雨兵猝不得进似道命移德安治
吴王矶头定曰兵法
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今幕府无先发之兵而德
安移治彼进我退异日将无地投足遂单骑诣转运使
卷七 第 44a 页 WYG1209-0139a.png
赵葵禀议曰夫南人贵舟北人贵骑今闻北兵更用舟
师鄂汉兵单弱不敌宜亟团捕鱼湖船虚张旗帜部令
不测使出没炫耀江北洲渚间则大江径渡之谋可少
戢也不然一旦渡江复以铁骑蹂我鄂汉必危葵怒曰
长江天堑北兵岂易渡哉君郡守知不离德安一步言
及鄂汉何胁也定曰德安小郡鄂汉荆阃要害今则北
兵破沙洋泊阳罗洑掠取渔船斲改鞦帮旦暮斧斤不
绝整兵练众意在渡江万一举鞭径渡东南閧动吾岂
卷七 第 44b 页 WYG1209-0139b.png
能独受误国罪哉葵怒愈厉曰渔舟如叶江涛渺然我
转运使也毋欺我定力争不已曰事势至此谋议不信
嘻吾死矣已而北兵渡浒潢洲葵遂杀定定死鄂汉大
抵陷没如定言
为说者曰予尝到诸暨过定所居处得墓隧间故碑删
为传方史孟之夹攻蔡州蔡下故所失地归我子女玉
帛悉辇而趋北朝廷持其议曰今幸得一空城是徒有
受地之名而又无兵无粮以实其地终亦不守史与孟
卷七 第 45a 页 WYG1209-0139c.png
皆报罢北兵复起于是赵葵许戡等出军河南大兵迎
敌我军随溃遂割唐邓海泗以请和当是时定守邓州
竟无与成功者已而襄樊破鄂汉有警磨些善阐之兵
又捣贵象夺辰沅抵长沙取浒潢北渡与鄂汉兵合丞
相贾惧开督进战遣使乞解而定复为之用且欲彷佛
乎荆轲秦武阳之遗风非其道矣自是北兵南下由郢
之沙洋攻阳罗洑直渡江至鄂南门丞相贾统兵扼芜
湖孙虎臣前锋对阵夏贵挟战船二千五百横亘江中
卷七 第 45b 页 WYG1209-0139d.png
丞相贾将后军殿乱射北船执缚逻骑且挑战北兵集
将树炮击其中坚雷鼓大振呼曰宋人败矣丞相贾即
仓惶失措舳舻
簸荡乍分乍合北兵麾小旗率轻锐横
击深入杀溺蔽江图籍印符悉已遗失军资器仗狼藉
不可胜计丞相贾东走扬州孙夏并降当是时定言悉
验然定死已久矣或曰葵与贾不恊故置定死地或曰
定使间到北欲翻汉阳城诱覆其众失期一日故弃城
出奔葵杀之也或曰贾至鄂许纳岁币而北兵退复有
卷七 第 46a 页 WYG1209-0140a.png
阴谋惧泄故欲杀定托之葵也呜呼当沧海横流之际
人材国势一至于此岂不重可哀怜也哉
卷七 第 46b 页 WYG1209-0140b.png
渊颖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