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复集-明-何景明卷三十四

卷三十四 第 1a 页 WYG1267-03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复集卷三十四    明 何景明 撰
  序十三篇
   汉魏诗集序
夫周末文盛王迹息而诗亡孔子孟轲氏盖尝慨叹之
汉兴不尚文而诗有古风岂非风气规模犹有朴略宏
远者哉继汉作者于魏为盛然其风斯衰矣晋逮六朝
作者益盛而风益衰其志流其政倾其俗放靡靡乎不
卷三十四 第 1b 页 WYG1267-0301b.png
可止也唐诗工词宋诗谈理虽代有作者而汉魏之风
蔑如也国初诗人尚承元习累朝之所开渐格而上至
弘治正德之间盛矣学者一二或谈汉魏然非心知其
意不能无疑异其间故信而好者少有及之侍御刘君
博学于诗而好古不厌乃辑汉魏之作访罗遗失汇为
此编夫文之兴于盛世也上倡之其兴于衰世也下倡
之倡于上则尚一而道行倡于下合者宗疑者沮而卒
莫之齐也故志之所向势之所至时之所趋变化响应
卷三十四 第 2a 页 WYG1267-0301c.png
其机神哉于戏侍御此编不独诵说者德其功而其意
远矣
   王右丞诗集序
予奉疾还值长夏索处人劝以精力未充且省读书日
又无所事野居又无人与语偶取王右丞集读之读且
倦则卧卧起则又读凡数日竟其编顾集中长短混列
欲考体制以求作者之意实烦简阅乃略加编定稍用
已意去取之釐五七言古诗各为一卷五言律最盛为
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1267-0301d.png
一卷七言律为一卷五七言并六言绝句共为一卷皆
首标体制俾篇诗各有统叙总五卷录为一本自备考
览不敢以示诸人窃谓右丞他诗甚长独古作不逮盖
自汉魏后而风雅浑厚之气罕有存者右丞以清婉峭
拔之才一起而绰然名世宜乎就速而未之深造也今
于古作取其稍去冗泛者不敢加多焉旧本有赋一首
今亦删去其裴迪诸人之作附见者亦惟论其诗而取
之不尽去
卷三十四 第 3a 页 WYG1267-0302a.png
   海叟集序
景明仕宦时尝与学士大夫论诗谓三代前不可一日
无诗故其治美而不可尚三代以后言治者弗及诗无
异其靡有治也然诗不传其原有二称学为理者比之
曲艺小道而不屑为遂亡其辞其为之者率牵于时好
而莫知上达遂亡其意辞意并亡而斯道废矣故学之
者苟非好古而笃信弗有成也譬之琴者古操人所不
乐闻又难学新声繁艳易学人又喜之非果有自信孰
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1267-0302b.png
不就所易学以媚人所喜者也若是将使古道复至于
无闻焉而已矣景明学诗自为举子历宦于今十年日
觉前所学者非是盖诗虽盛称于唐其好古者自陈子
昂后莫若李杜二家然二家歌行近体诚有可法而古
作尚有离去者犹未尽可法之也故景明学歌行近体
有取于二家旁及唐初盛唐诸人而古作必从汉魏求
之虽迄今一未有得而执以自信弗敢有夺今年罢宦
归自以有馀力得肆观古人之言又欲取我朝诸名家
卷三十四 第 4a 页 WYG1267-0302c.png
集读之然弗多得其得而读之者又皆不称鄙意独海
叟诗为长叟歌行近体法杜甫古作不尽是要其取法
亦必自汉魏以来者其所造就盖具体而未大耳噫其
所识亦希矣吾郡守孙公懋仁笃于好古其子继芳者
从予论学大有向往尝索古书无刻本者以传予谓古
书自六经下先秦两汉之文其刻而传者亦足读之矣
海叟为国初诗人之冠人悉无有知之可见好古者之
难而不可以弗傅也乃以授之而并系以鄙言观者亦
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1267-0302d.png
将以是求叟之意矣叟姓袁氏名凯其集陆吉士深所
编定者李户部梦阳有序其履历可考而知也兹不复

   四图诗序
燕泉先生由太仆卿陟副都御史巡抚云南朝士宠其
行即以其履历大者为四图以赠表之颂歌四图一职
方奉使二藩省旬宣三太仆考牧四都宪巡抚先生之
陟也景明来关西矣不得与于颂歌之列先生乃走使
卷三十四 第 5a 页 WYG1267-0303a.png
万里俾景明文之乃叹曰览斯图也知先生之学以政
乎夫物弗聚则不发货弗积则不殖故土培也而树蕃
百宝之室众贾须焉是故君子博学而可以有事于四
方矣尝慕诸近世名臣而求其人也率以其质从政焉
事功岂少哉然器有局而才有限故施未光而所就者
罕无憾也先生蚤岁神颖超悟天资卓绝然于道无所
不学于文无所不考手自注书凡数十家则其从政也
固聚而发积而殖不局于器不限于才者岂徒以质而
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1267-0303b.png
已者哉夫圣人之学一而已矣一故无不备无不备故
感无不通而应无不当贤人之学详说而反约殊途而
同归要其至则一也是故语经事而知道遇变事而知
权安可以宰衡而危可以制驭无往而不得焉然则先
生之四政也其施诸天下者之肇乎
   林泉图序
商城王君与予父友相别于汴水上别且二十年矣今
岁夏自其乡来访道故旧间携所绘林泉图语予父曰
卷三十四 第 6a 页 WYG1267-0303c.png
人谓大隐弗居城市真隐弗识姓名若皆自逸于林泉
而世弗得见且弗闻也吾迹弗能谢城市而亦弗能逃
姓名于里闬奚望于若顾于若窃慕爱之而所谓林泉
者常往来予怀也故吾凡值林泉虽莫吾有吾得而爱
之又从而适之已有扩吾所未见者而爱之而适之由
是虽天下之大凡有林泉者吾无不可爱而适之者奚
必吾有也又以游览有时弗可常者弗可常固有弗可
得而爱且适者也遂为是图凡林泉之变不穷吾图咸
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1267-0303d.png
有之一披玩而向之所谓可爱而适者咸在吾目则凡
林泉之在天下者固吾图中物也吾方请诸大夫之诗
各缀于图上敢欲得公之子中书君之文焉父诺乃召
景明语曰王君与予游予尝重其人盖尚贤乐士者也
能赴人之急者也好义而忘利者也夫人之品超远庸
下固焉而不可强者也气拘于所处志执于所见其孰
能移之而君者迹在城市而有林泉之想名在里闬而
有隐逸之慕其言又若非世累所得系绊者则人品不
卷三十四 第 7a 页 WYG1267-0304a.png
同有不可量也吾闻之好贤乐士者昌急人之难者获
报好义忘利者寡患君其有后矣是图之序尔必毋辞
所请俾观者亦足以考志意而得其人焉景明既受命
退曰斯皆至论又何所序乃并记其言君名贤字崇德
   汉纪序
昔左氏依经作传而编年纪事之例以立及马迁著史
记叙帝王之事则有本纪录贤臣之行则有列传明制
度则有书系年世则有表自是以来历代史家悉宗其
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1267-0304b.png
体然不能微约其辞或寡要实而义无指归其极至于
流缀溢简蹖杂而不可以观余于是盖慨然有思于命
世作者之意焉往在京师尝观荀氏汉纪其书则准诸
左氏之例而取于史记之一体者也至其君臣附载事
物咸彰天人并包灾祥毕举治忽参稽成败并陈得失
相明美恶互见即一时一人一事之迹虽前后散著而
本末必备属类比方名义罔紊阐幽摄显论赞悉精可
谓括伦鉴之要深坟素之情者矣岂不足以上班良史
卷三十四 第 8a 页 WYG1267-0304c.png
之才乎夫学者谓经以载道史以载事故凡讨论艺文
横分事理而莫知反说讫无条贯安能弗畔也哉易列
象器书陈政治诗采风谣礼述仪物春秋纪列国时事
皆未有舍事而议于无形者也夫形理者事也宰事者
理也故事顺则理得事逆则理失天下皆事也而理徵
焉是以经史者皆纪事之书也但圣哲之言为经尔故
纪事者苟非察于性命之奥以尽事物之情者亦难与
论于作者之门矣是书余得之侍读徐子容氏徐子谓
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1267-0304d.png
吴下世家录此书珍藏之而吝于传以故世无刻本云
余至关中泾野子吕仲木氏移书求之乃遂请吕子校
正而付高陵令翟清氏刻布焉
   学约古文序
何景明曰余初入关中作学约示诸生已成材者经书
子史自宜周贯不为程限其未成材者令学官量资作
成以相授习兹越二岁矣子日企望夫诸生之有得也
然而进退罕知其序造诣或违其方若尔优游终归汗
卷三十四 第 9a 页 WYG1267-0305a.png
漫非予之咎哉今复列为程始自十六年春按季考省
经书每岁一周性理史鉴而下则接年续去期三岁而
卒其业正诵之馀复读名家文字数篇要其取虽非全
编而实览大义于是究心则古人作述之意源流可窥
而斯文经纬之情变化俱见矣理无形而藏密言有文
而行远由圣贤之训以至诸家之撰皆言也殊途异门
积案充栋有不可穷揽者然言宣乎理理存诸心体用
显微同源无间故反求而为已则一而有获外驰而为
卷三十四 第 9b 页 WYG1267-0305b.png
人则多而益蔽此公私之辨义利之分君子小人之向
也夫予既程其书矣诸生其自兹口诵其言心会其理
身体其事择善而用中知至以求止庶弗畔于孔门博
文约礼之教而亦徵于孟氏详说反约之传矣苟以资
乎口耳而弃乎身心繁其枝叶而剥其根本夫岂莫达
终亦必亡已尔此岂诸生之咎哉正德辛巳正月既望

   武功县志序
卷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1267-0305c.png
武功康子作志七篇以记载武功之故绪理要会盖灿
然明备矣至其覈事显义用昭劝鉴有可述焉夫先王
之政纪其山川辨其疆域程其土宜稽其俗尚肆其采
物以谨封守而察时变故书叙九邱诗陈列国采风者
具其美恶董事者正其得失务在因道财化追俗为制
以施于久远已尔夫天下之势其所由来亡不有渐苟
非蚤见而力救之则其势莫可回而患成循约而治厚
生而安其始未尝弗一致迨于风尚浇浅而德实靡贞
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1267-0305d.png
其治不可长也户口繁增而生利蹙薄其安不可久也
可以弗慎其渐哉余览康子之书其地亩则由狭而广
户口则由寡而众赋役则由省而兴财费则由约而靡
其业产则由富而贫地利则由饶而减民性则由强而
弱风俗则由厚而漓吏治则由良而奸人才则由实而
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嗟
乎岂独一邑然哉由此可以例诸四方矣
   正蒙会稿序
卷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1267-0306a.png
易大传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
途夫天下事物之变至于不可穷诘固有圣人之所不
及知者而其本则未有不一而同焉者也苟惟极其辩
智以究其所不及知而条贯统宗莫之宰属则于道也
将日支离而学焉者将日以决裂此后世异端之所由
以兴也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予读张
子正蒙知其详说之功至于西铭乃识其反约之旨正
蒙书多难解学者读之或不卒业而废比见近山刘先
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1267-0306b.png
生会稿明正通达不为回说隐语而理无不得者稽之
先生履历治行则平日穷理之学不有徵哉此书予欲
关中诸生人置一本肄之而西安府历城祝同知寿馆
陶武同知雷临清张推官鹗共图刻本行焉斯文由此
著矣先生之书虽无俟赞说而三府寮所务尚如此盖
不可以弗列故为叙诸篇首
   函谷子太极图论引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俯仰近远参验而稽合其言广大
卷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1267-0306c.png
弗贰故曰易与天地准函谷子发明太极之义撰图著
论其思精其辨晰其指一盖玩易有得而作者也罔有
缪悠背经之说其所究深矣或曰太极图说儒先之论
定矣学者尊尚之函谷子乃置异同其间何也余曰圣
人之道贵相发不贵袭贵相明不贵同苟徒袭其说同
其旨而靡有所发明其道终莫达也苟发明矣虽异同
其间无害其为尊尚也
   思亲诗引
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1267-0306d.png
甥朝良为卷曰思亲进曰甥也不幸而二尊人亡也亡
而无以见甥之有立也是以衔哀而抱思有终天之恨
焉舅何子曰子何以思也亲终而子弗逮养者人之常
也子盍图所以思乎夫修身以成行建事以成名行成
则不忝名成则不隐不忝谓之体亲不隐谓之扬亲则
其思遂矣子盍图之此乎朝良曰命之矣敢不承于是
士大夫皆歌诗以道之
   古乐府叙例
卷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1267-0307a.png
何景明曰予读左氏古乐府自唐虞三代以来逸诗至
六朝之言备矣然其录不能无杂要之不可尽举予乃
择其辞古训雅者凡九十三首尔夫三百篇之外可以
诵说者尽在是已不其难乎不其难乎
左氏以音调类词夫声音之道予莫之有考也已恐悖
缪失实书曰歌永言声依永今姑伦其辞其辞伦而音
声亦各自见矣诗釐上中下三卷三卷各釐上下取其
伦类以相参附言辞高下时代变易作述源流咸自著
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1267-0307b.png

诗有不以时代序者明作者在人不系时代
诗三百皆弦歌后世乐府或立篇题词多托讽义兼比
兴其随事直陈悉曰古诗格变异矣予故取其有篇题
者入古乐府若古诗十九首及他选诗别为编列
或曰明良五子之歌何以不入乐府曰夫既已著之经
世之训矣
   乡射礼直节序例
卷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1267-0307c.png
古者饮毕而射射之司马燕之司正也此礼久不行而
其文具仪礼然仪礼古文难读虽昌黎韩子且苦之今
即与诸生言或弗解故复刻此使就此习之而后求之
仪礼则其文辞绪理可寻也
夫器一弗备则无以即事惟乐放失久矣其器莫之有
能备也今但以笙比人声而以鼓磬节之(序器/)
夫事以明贤故遴而后莅故宾主必孚司马以下必能
其事虽役必当其才德焉(序事/)
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1267-0307d.png
夫射之节于乐也天子以驺虞诸侯以狸首大夫以采
蘋士以采蘩采蘋采蘩示敬也敬则可以修诸其身而
施于天下矣(乐谱/)
右射仪予视学汉中至金州集汉阴平利紫阳四学师
生将行射焉问其礼不知也乃使学官草具其仪予稍
稍为说其文辞义意略去恢复辑其节理实近可行者
为之先属范推官绅肄于东城之圃而予与吕宪使克
中往观焉宪使曰予在汉中盖修其器矣未究其礼也
卷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1267-0308a.png
谓绅曰其悉布兹何景明曰语曰礼失而求之野古礼
亡不可见者何可胜道哉然乡射之礼学校尚或习之
予由鄠郿抵凤汉考之于学既已无闻而有司并其器
亡之往往督使旋修举行之斑白之老有相与环堵骇
视者矣嗟夫古人揖坐旋辟之容与夫修于其乡而一
日不可缺者至使人以为旷世闻见之事风俗于古岂
不邈哉(射仪/)
夫爵齿德三者通乎天下者也乡饮尚齿也饮毕而射
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1267-0308b.png
察其德也夫然后可以爵之于朝是故古者以射择士
三射之节其于命辞见乎始射而命曰毋射获毋猎获
知始射而获也再射而命曰不贯不释知再射而释也
三射而命曰不鼓不释知三射而鼓也
始射获而不释试也惧弗审也再射而释则审矣三射
而鼓而礼乐备矣
始射不及宾者不敢役宾也不饮者不释则不饮也耦
射先宾不敢齿宾于耦也众宾不先宾在宾位则不敢
卷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1267-0308c.png
踰大宾也故非主则不敢与宾耦
胜者张弓不胜者弛弓胜者立不胜者饮夫何言哉贤
不肖喻矣
夫物惟时事惟宜先后不踰详略有渐其惟射乎是故
高而无用美而无当欲速而求成圣人弗为也
弓矢敌器也圣人以揖让用之天下复有可争者乎夫
射也者禁肆制躁履序蹈和一众心贯万事者也以此
于天下也故治理而生遂
卷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1267-0308d.png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
君子是故君子之于射也弗争则其求诸已也弗力
夫君子仁人之用心也亦观诸射之道焉已矣子曰射
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孟子曰仁者如射
射者正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已者反求诸已而
已矣(射义/)
 
 大复集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