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易说-宋-张载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1a 页 WYG0008-0760a.png
横渠先生行状
            吕 大 临
先生讳载字子厚世大梁人曾祖某生唐末历五代不
仕以子贵赠礼部侍郎祖复仕真宗朝为给事中集贤
院学士赠司空父迪仕仁宗朝终于殿中丞知涪州事
赠尚书都官郎中涪州卒于西官诸孤皆幼不克归侨
寓于凤翔郿县横渠镇之南大振谷口因徙而家焉先
生嘉祐二年登进士第始仕祁州司法恭军迁丹州云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1b 页 WYG0008-0760b.png
岩县令又迁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公事熙宁
二年冬被召入对除崇文院校书明年移疾十年春复
召还馆同知太常礼院是年冬谒告西归十有二月乙
亥行次临潼卒于馆舍享年五十有八是月以其丧归
殡于家卜以元丰元年八月癸酉葬于涪州墓南之兆
先生娶南阳郭氏有子曰因尚幼先生始就外傅志气
不群知虔奉父命守不可夺涪州器之少孤自立无所
不学与邠人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说其言当康定用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2a 页 WYG0008-0760c.png
兵时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一
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
于兵因劝读中庸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以为未足也
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
求之六经嘉祐初见洛阳程伯淳正叔昆弟于京师共
语道学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
尽弃异学淳如也间起从仕日益久学益明方未第时
文潞公以故相判长安闻先生名行之美聘以束帛延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2b 页 WYG0008-0760d.png
之学宫异其礼际士子矜式焉其在云岩政事大抵以
敦本善俗为先每以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于县
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及告
所以训戒子弟之意有所告教常患文檄之出不能尽
达于民每召乡长于庭谆谆口谕使往告其闾里间有
民因事至庭或行遇于道必问某时命某告某事闻否
闻即已否则罪其受命者故一言之出虽愚夫孺子无
不预闻知京兆王公乐道尝延致郡学先生多教人以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3a 页 WYG0008-0761a.png
德从容语学者曰孰能少置意科举相从于尧舜之域
否学者闻法语亦多有从之者在渭渭帅蔡公子正特
所尊礼军府之政小大咨之先生夙夜从事所以赞助
之力为多并塞之民常苦乏食而贷于官帑不能足又
属霜旱先生力言于府取军储数十万以救之又言戍
兵徒往来不可为用不若损数以募土人为便上嗣位
之二年登用大臣思有变更御史中丞吕晦叔荐先生
于朝曰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可以召对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3b 页 WYG0008-0761b.png
访问上即命召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
上说之曰卿宜日见二府议事朕且将大用卿先生谢
曰臣自外官赴召未测朝廷新政所安愿徐观旬月继
有所献上然之他日见执政执政尝语曰新政之更惧
不能任事求助于子何如先生对曰朝廷将大有为天
下之士愿与下风若与人为善则孰敢不尽如教玉人
追琢则人亦故有不能执政默然所语多不合寖不悦
既命校书崇文先生辞未得谢复命案狱浙东或有为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4a 页 WYG0008-0761c.png
之言曰张载以道德进不宜使之治狱执政曰淑问如
皋陶犹且献囚此庸何伤狱成还朝会弟天祺以言得
罪先生益不安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遂移疾不
起横渠至僻陋有田数百亩以供岁计约而不足人不
堪其忧而先生处之益安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
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
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学者有问多告
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闻者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4b 页 WYG0008-0761d.png
莫不动心有进又以为教之必能养之然后信故虽贫
不能自给苟信反躬自治不以语人虽有未论安行而
无悔故识与不识闻风而畏非其义也不敢以一毫及
之其家童子必使洒扫应对给侍长者女子之未嫁者
必使亲祭祀纳酒浆皆所以养孙弟就成德尝曰事亲
奉祭岂可使人为之闻人之善喜见颜色答问学者虽
多不倦有不能者未尝不开其端其所至必访人才有
可语者必丁宁以诲之惟恐其成就之晚岁适大歉至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5a 页 WYG0008-0762a.png
人相食家人恶米不凿将舂之先生亟止之曰饥殍盈
野虽疏食且自愧又安忍有择乎甚或咨嗟门人之无
赀者虽粝疏亦共之其自得之者穷神化一天人立大
本斥异学自孟子以来未之有也尝谓门人曰吾学既
得于心则修其辞命辞无差然后断事断事无失吾乃
沛然精义入神者豫而已矣近世丧祭无法丧惟致隆
三年自期以下未始有衰麻之变祭先之礼一用流俗
节序燕亵不严先生继遭期功之丧始治丧服轻重如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5b 页 WYG0008-0762b.png
礼家祭始行四时之荐曲尽诚洁闻者始或疑笑终乃
信而从之一变从古者甚众皆先生倡之先生气质刚
毅德盛貌严然与人居久而日亲其治家接物大要正
己以感人人未之对案不食者数四熙宁九年秋先生
感异梦忽以书属门人乃集所立言谓之正蒙出示门
人曰此书予历年致思之所得其言殆于前圣合与大
要发端示人而已其触类广之则吾将有待于学者正
如老木之株枝别固多所少者润泽华叶尔又尝谓春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6a 页 WYG0008-0762c.png
秋之为书在古无有乃圣人所自作唯孟子为能知之
非理明义精殆未可学先儒未及此而治之故其说多
穿凿及诗书礼乐之言多不能平易其心以意逆志方
且条举大例考察文理与学者绪正其说先生慨然有
意三代之治望道而欲见论治人先务未始不以经界
为急讲求法制粲然备具要之可以行于今如有用我
者举而措之尔尝曰仁政必自经界始贫富不均教养
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世之病难行者未始不以亟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6b 页 WYG0008-0762d.png
夺富人之田为辞然兹法之行悦之者众苟处之有术
期以数年不刑一人而可复所病者特上未之行尔乃
言曰纵不得行之天下犹可验之一乡方与学者议古
之法共买田一方画为数井上不失公家之赋役退以
其私正经界分宅里立敛法广储蓄兴学校成礼俗救
灾恤患敦本抑末足以推先王之遗法明当今之可行
此皆有志未就会秦凤帅吕公荐之曰张载之学善发
圣人之遗意其术略可措之以复古乞召还旧职访以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7a 页 WYG0008-0763a.png
治体诏从之先生曰吾是行也不敢以疾辞庶几有遇
焉及至都公卿闻风慕之然未有深知先生者以所欲
言尝试于人多不之信会有言者欲讲行冠婚丧祭之
礼诏下礼官礼官安习故常以古今异俗为说先生独
以为可行且谓称不可非儒生博士所宜众莫能夺然
议卒不决郊庙之礼礼官预焉先生见礼不致严亟欲
正之而众莫之助先生益不悦会有疾谒告以归知道
之难行欲与门人成其初志不幸告终不卒其愿没之
横渠易说 横渠先生行状 第 7b 页 WYG0008-0763b.png
日唯一甥在侧囊中索然明日门人之在长安者继来
奔哭之赙襚始克敛遂奉柩归殡以葬又卜以三月而
葬其治丧礼一用古以终先生之志某惟先生之学之
至备存于书略述于谥议矣然欲求文以表其墓必得
行事之迹敢次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