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集-宋-陈亮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1171-06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龙川集卷十二
              宋 陈亮 撰
 三国纪年
  序
自书契之兴代有注记后圣有作而言动之记分矣自
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
志外史掌之天子之言动天下之几也诸侯之言动一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1171-0605b.png
国之几也合诸侯之言动亦足以观天下之变焉有源
有流不可遗也昔者孔子适周观礼晚而有述焉上古
之初不可详已著其变之大者易所载十三卦圣人是
也至于书断自唐虞定其深切著明者为百篇盖尝
欲备三代损益之礼以待后圣是故之杞之宋而典礼
无复存者故孔子屡叹之周封二王之后使各修先王
之礼物庶几后世有考焉夫岂知其至此极哉于是始
定周礼又删取周家之诗以具其兴亡而列国之风化系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1171-0606a.png
焉然后古诗之存者无所复用矣初周室东迁而霸
道兴当孔子时天下邦君犹知有王而弗克事也故孔
子有东周之志焉鲁周之宗国也孔子尝三得其几矣
鲁用天子之礼乐非周公之心也盖孔子欲举而还周
而不克三都之不便于鲁久矣大夫僭则家臣窃故
乐与三家共隳之孟氏之不隳非孔子之忧也孔子之
不用奈何其终哉陈恒弑其君告诸天子以及方伯而
讨之可以震动天下矣鲁君不之听孔子伤其变之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1171-0606b.png
为也举其意而寓之春秋春秋事几之衡石世变之砥
柱也故春秋易之著者也百王于是取则焉汉兴九十
馀载司马迁世为史官定论述之体为司马氏史记
其所存高矣出意任情不可法也史氏之失其源流
自迁始矣故自麟经以来上下千五六百年其变何可
胜道散诸天地之间学者自为纷纷矣夫善可为法
恶可为戒文足以发其君子小人疑似之情治乱兴衰
之迹使来者有稽焉愈于无史矣岂可谓史法具于此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1171-0606c.png
哉先主君臣惓惓汉事之心庸可没乎魏氏之代汉
也得其几而不以其道变之大者也孙氏倔强江左自
为一时之雄于是乎魏不足以正天下矣陈寿之志何
取焉汉实有纪其体如传条章不为书也诏疏不为
志也志曰汉略悲其君臣之志也魏实代汉吾以法书
其诏若疏也有志其臣若子也吴与汉同彼是不嫌同
体也志曰吴略著其自立也合汉魏吴而附之天下不
可无正也魏终不足以正天下于是为三国纪年终焉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1171-0606d.png
呜呼汉之有魏魏之有晋晋之有刘石读吾书者可
以知之矣
 宗室 外戚 名儒 文士 近臣 刺史 守令
 名将 猛将 高士 列女
  汉昭烈皇帝
陈子曰诸葛亮言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
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
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1171-0607a.png
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其君臣反复于天
意人事之际亦可悲哉方汉帝以山阳公宾于魏或
曰崩昭烈抚膺大痛始议举大号尚书令刘巴主簿
雅茂皆以为示天下不广前部司马费诗争之尤切
其略曰殿下以曹操父子偪主篡位故羁旅万里纠
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易疑
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已入关犹逡巡不敢当
况今殿下未出门庭耶昭烈以为非是左迁诗部永昌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1171-0607b.png
从事
  汉后主
陈子曰以后主之庸而处阴疑于阳之际泰然安之
而不疑虽诸葛亮之足任要岂后世之所谓庸主哉
亮死汉事不可为矣蒋琬费祎亦相继殂谢汉氏之区
区遗文犹不使之自托地上耶天命果可畏哉
  诸葛亮
陈子曰初汉置御史大夫下丞相一等其后有侍中中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1171-0607c.png
书令尚书令往往以宦者为之成帝时始更用士人中兴
虽置三公而台阁实专国命矣昭烈在蜀以国政归丞
相其侍中中书令尚书令有所谓仆射黄门侍郎者更
为辅导天子之官诸葛亮以大公之道一整纲纪明白洞
达民用其情方连岁出征而平世之文未遑具举是以
条章多阙非独注记之失也论者称其兵出之日天下
震动而人心不忧死生成败要何足论王者之不作天
犹以为未疏哉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1171-0607d.png
  庞统法正
陈子曰天下方乱刘表以同姓坐觊非望如惓惓汉事
者取以驻足何名非义而况于刘璋乎当此时曹氏代
汉之形成矣不取是厚其资也武王代商曰上帝临女
无贰尔心统正策士也发扬蹈厉之志非太公孰当之哉
  关羽
陈子曰余论次羽事至于禁等七军之没未尝不痛恨
于吕蒙也当是时羽威震华夏许下之民负檐而立使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1171-0608a.png
羽舍樊襄阳乘锐兵径进虽以曹公之雄岂能禁方张
之势哉兵挫坚城之下而徐晃得行其志矣诸葛亮不
可出蜀庞统法正之死天真无意于汉哉
  魏武帝
陈子曰东汉之衰贤人君子相继就戮桓灵于是乎不君
矣魏武犹藉汉以令天下岂高光遗泽犹有存者耶法
令不必尽酌之古要以必行盖当时苦于无政久矣汉
虽终禅而剪除异已不亦劳乎其子文帝有言舜禹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1171-0608b.png
之事吾知之矣参之是时非过论也
  魏文帝
陈子曰世以文帝论汉孝文为过贾谊非其失君人之
度余读其论至于欲使当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
危惧之心未尝不为之三复也于是时吴蜀争帝中国
庶几乎息肩矣是以在位七年而谥曰文也
  魏明帝
陈子曰帝生数岁武帝甚异之曰我基于尔三世矣好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1171-0608c.png
学多识特留意法理口吃少言未尝接识朝士即位之数
日独与侍中刘晔终日款语晔出语人曰秦始皇汉孝
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其东西征伐大营宫室之意
壮矣要亦何尝拒高堂生诸人之谏哉
  齐王 高贵乡公 常道乡公 陈留王
陈子曰余论次魏之本纪睹其维持王室之计矣曹爽
顾足以当斯时乎王凌以齐王受制于司马懿欲更立
长君其子广独曰凡举大事应本人情曹爽以骄奢失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1171-0608d.png
民何晏虚华不治丁毕桓邓虽并有宿望皆专竞于
世加变易朝典政令数改所存虽高事不下接民习于
旧而莫之从故虽势震天下同日斩戮名士减半而百
姓安之失民故也今懿情虽难量事未有逆而擢用
贤能广植胜已脩先朝之政令以恤民为先父子兄
弟并握兵柄未易亡也魏于是不可为矣
  荀彧
陈子曰曹公有言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使充此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1171-0609a.png
言不亦文若之心而天命将安所归乎不待其定而开
数百千年盗贼之谋死固有轻于鸿毛者何至不容文
若一言乎齐威之心暴白于葵丘之会赖限于周制之
不易裂耳其初管仲岂不知之而不忍天下之无伯也
余论次文若事具有本末盖明于天下之大势而通
古今之变者也世徒以智计归之岂其然哉岂其然哉
  荀攸
陈子曰攸隐于智者也可以为智矣攸不能安董卓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1171-0609b.png
之祸汉魏之际岂其心哉以文若之力因事以导之而
卒不能正也攸于是以智隐矣
  贾诩程昱郭嘉董昭
陈子曰汉室再乱于贾诩终于董昭至于左右前后
以成魏之霸业者昱嘉之谋为多而曹公尤痛惜嘉
之死也
 (始诩察孝廉为郎以病免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已就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我死汝别埋我我家)
 (必厚赎我氐尽杀馀人而释诩时太尉段颎威/震西土而诩非其外孙也诩之智大抵如此)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1171-0609c.png
  钟繇华歆王朗
陈子曰当曹公之末年天下无复为异者矣及文帝山
阳之际虽朗等皆以为魏真受命也是以甘心相之而
无愧色不然身为一时儒宗岂其无耻至此乎然则
吴之自立其亦差强人意也哉
  陈登田畴
陈子曰登非自屈于曹公者其心直以为为汉耳畴卒
以志义自免使登及畴时又将安所出乎以如是之资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1171-0609d.png
而使志士思避就之计岂不甚可惜哉
  崔琰毛玠
陈子曰天下之厌乱久矣故曹公之兴士无巨细咸起
而附之使其听天命之所归二子之所以重魏者顾不
多哉
  袁涣
陈子曰此皆汉末守志行义之儒也而尽为曹公用彼
其心岂有所利哉始涣尝慨然叹曰汉室凌迟乱无日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1171-0610a.png
矣苟天下扰扰逃将安之若天未丧道民以义存惟彊
而有礼可以庇身乎凡诸儒之所以自处者审矣而曹公
亦可谓盛哉
  刘暄蒋济刘放孙资
陈子曰以陈平之智高祖犹忧其详于避就而缓急不
知所仗也放资遂以社稷输人尚何疑乎济徒知专任
之非而不知后日之至此及当其祸卒亦不能有所为
也晔于其间最号为智而竟以智穷智其足恃乎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1171-0610b.png
  夏侯玄季丰张缉
陈子曰夏侯太初处死生祸福之际而不动名不虚得
也而遇非其时矣二子之死义乃与太初同命尚何憾

  王凌令狐愚毌丘俭诸葛诞
陈子曰司马氏之祸举天下皆安之四子者独以义死
岂惟魏之纯臣哉至其发不待事奋不及机逡巡就
围以冀天下之有变此所以有忠愤而无远略明于义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1171-0610c.png
而不知其变者也而王广亦与此祸何其悲哉
  嵇康阮籍
陈子曰司马氏非有大功于魏也乘斯人望安之久而
窃其机耳籍康以英特之资心事荦荦宜其所甚耻
也而羽翼已成虽孔孟能动之乎死生避就之际固二
子之所不屑也
  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
陈子曰以余论次司马氏之事魏之天下非司马氏不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1171-0610d.png
能安也民心要何常哉饱食以嬉不知堂厦之为适
负戴而疲劳望婆娑之木而憩焉往往忘去木固不
可以久也又将安所底止乎余为之掩涕而魏书终焉
  吴武烈皇帝 长沙桓王
陈子曰武烈自奋于小吏竟摧董卓以彼忠愤何乃进
退俯仰于袁术之手汉末愚儒守文之弊盖成风矣亦
所以启桓王之翻然翱翔者哉诸葛亮称刘繇王朗各
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1171-0611a.png
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然自古英豪非
履险知难往往不能济要之成败祸福亦相生于无穷

  吴大皇帝
陈子曰初大皇不直魏武破之赤壁末年始上书称说
天命魏武笑曰是儿欲顿吾炉火上耶然自是与之通
矣文帝乐其称臣而遂安之故坐取荆州而植功于魏有
事秭归而无后忧及吴蜀之势俨然矣于是通好而绝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1171-0611b.png
魏大皇之称号也汉卫尉陈震实来大皇与震歃血
坛上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蜀吴兖冀并梁属之汉
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
  会稽王景皇帝归命侯
陈子曰大皇之立国岂有中国之志哉君臣上下画江
之虑精矣其流风遗泽固足以后亡也虽微归命侯
之虐宁能更张乎是以君子从其自立以著其兴废焉
  张昭周瑜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1171-0611c.png
陈子曰昔吴起与田文论功至主少国疑大臣未亲百姓
未附之际吴起屈焉桓王属大皇于张昭更以周瑜遗
之后瑜驰驱于颠危之际昭遂废不用何哉江东虽
定而国轻矣余论次其行事使善观国者有考焉
 建安七子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瑀
      应玚 刘桢
汉兴文章浑厚典雅最为近古武昭以后衰矣独刘向
扬雄为能自拔也中兴班张崔蔡相望于百七八十年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1171-0611d.png
之间宁独其气格之非是然其词意终不近也至若建
安七子之风概似矣又争效其长于曹公父子天固将
以文其业耶及汉魏之际非复数子之所能文也曹
公亦何便于此哉
  邓禹耿弇(附录/)
初刘伯升死光武于汉事惓惓也持节北渡河邓禹
首建大策遂参密议连兵西征关河响动当此之时
其威略至无前也赤眉延岑独足婴其锋哉帝敕使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1171-0612a.png
进兵连辄败禹念专任之不称以疲卒徼战不已帝赐
诏曰赤眉无榖自当来东吾折箠笞之非诸将忧也
冯异趣往代之禹自来归绝口不道兵事王郎之乱及
更始有诏罢兵微耿弇不决帝独儿蓄之耳及平齐无
一不如其言意始壮之而从诸将驱驰常出其后天下既
定帝方偃武修文胶东高密并敦儒学弇故一将也于
是自高帝以来光武最为善保功臣者
  诸葛亮(附录/)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1171-0612b.png
曹操以汉天子之令征伐四出为汉功臣孙权秉义称
藩当是时心虽不可量曹逆节未暴于天下也如孔明言
荆蜀之势成操之逆心或折不可折则可图及吴诈取关
羽秭归又以败孔明甚恨恨也丕既已易姓玄德中道
而殒属大事于孔明而及其子焉孔明惧奉先帝遗
诏不谨义不敢即安是以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
不忧末年渭滨之师其规为志意远矣惓惓汉事之
心对越天地鼎足之计非孔明本指也年踰五十而死岂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1171-0612c.png
非天哉初孔明之游学也颍川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等
往往务精熟孔明独观其大略及耕隆中而庞德公在
焉司马德操兄事庞公孔明每至庞公家独拜庞公
床下庞公不为止孔明为丞相时许靖为太傅靖在中
州有英伟称兄事颍川陈纪与陈郡袁焕平原华歆
东海王朗等善于是靖老矣爱乐人物风流蔼然孔
明亲为之拜玄德尝为孔明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
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甚悉其君臣之间始终可考者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1171-0612d.png
如此
  曹植(附录/)
曹操取天下于群盗之手可以为能矣要何尝不藉汉
以为名也得间遂取之是犹谓之天乎固植之所不能安
也况使之嗣事哉力不足以周旋于其间苟安而成之若
表而去之皆非其心也自放法度之外于事何所堪立
嫡以长所从来旧矣乃足烦经营耶大业既已济困顿
废辱盖亦安之而不悔然犹惓惓累疏求一出其力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1171-0613a.png
自效抑所谓其兄关弓射之则涕泣而道之者邪三代
衰孔子之学又泯没而无传其于君臣父子兄弟之间
失其本心者多矣若植者盖孔子之谓仁者也
  吕东莱答书
 某还舍近半月适此酷暑疲顿犹未甚苏此月二十
 五日刘国华葬须往泉溪会之因留明招数日闻月
 交乃为入城之行若路过内白幸遣一介至明招问
 某所止庶不参差也三国纪年序引及诸赞累日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1171-0613b.png
 已详看用意高深处亦或得其一二但大纲体制
 犹有未晓处序云汉曰略魏曰书吴曰略又云魏
 终不足以正天下于是为三国纪年终焉不知汉
 略与纪年是一书为复是两书观三国诸君赞
 却似迁固史法每君为纪而系赞于后者而三
 国纪年冠以甲子而并列汉魏吴则又似合三国
 为一者所谓汉昭烈魏武以下诸赞必不可系于
 此既并列三国之年必是通书三国事今每君为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1171-0613c.png
 赞必知不系于此后不知系于何处岂三国纪年之
 外复叙每君之本末而系以赞耶此皆未晓之大者
 也汉昭烈赞论其君臣反复于天意人事之际所谓
 妙体本心但费诗之议却似不达时变汉统既绝昭
 烈安得不承之非高祖时比也后主盖亦甚庸所
 以安之不疑者乃诸葛公工夫耳武侯赞论以国政归
 丞相甚善但谓汉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皆宦者为之
 考之汉书亦不皆如此篇末王者之作天犹以为未疏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1171-0613d.png
 哉感慨之意甚长但不若后主赞所谓天命果可畏
 辞严而义正也魏武赞述来历甚当但其末舜禹
 之事两语未晓魏文帝两赞深味词意予夺甚有
 味但文帝赞意颇晦又文帝三驾伐吴谓中国庶几息肩亦未
 协吴武烈赞论汉末守文之弊及启桓王之翱翔甚妙下三赞
 亦然鄙意窃谓吴四赞尤能尽其规摹之所止殆无遗憾也庞
 统赞论兼弱之意甚正关羽赞亦稳但来教谓司马子
 长虽高不欲学而诸赞命意及笔势而往往似之何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1171-0614a.png
 耶因便并望见教朱元晦工夫亦谓大概如此耳吴益
 恭昨日得桂阳书云见今摄郡却不云摄何郡也某
 近日思得著书大是难事方将一意玩索完养深
 求其所未至虽高明之资与驽钝者不同然考之前
 作者亦须待经历之久岁月之晚然后下笔今及此
 暇时序次裒集固亦无害然亦不可不思有馀不
 敢尽之语也人回略此上布馀悉俟续禀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1171-0614b.png
 
 
 
 
 
 
 
 龙川集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