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文集-宋-王安石卷六十八



卷六十八 第 1a 页 WYG1105-055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临川文集卷

六十八   宋 王安石 撰
  论议
   夔说
   鲧说
   季子
   荀卿
   扬墨
卷六十八 第 1b 页 WYG1105-0558d.png
   老子
   庄周二
   原性
   性说
   对难    夔说
舜命其臣而敕戒之未有不让者焉至于夔则独无所
让而又称其乐之和美者何也夫禹垂益伯夷龙皆新
卷六十八 第 2a 页 WYG1105-0559a.png
命者也故畴于众臣而后命之而皆有让矣弃契皋陶
夔当是时盖已为是官因命是五人者而敕戒之焉耳
故独无所让也孔氏曰禹垂益伯夷夔龙皆新命者盖
失之矣圣人之聪明虽大过于人然未尝自用聪明也
故舜之命此九人者未尝不咨而后命焉则何独于夔
而不然乎使夔为新命者则何称其乐之和美也使夔
之受命之日已称其乐之和美则贤人之举措亦少轻
矣孔氏之说盖惑于命汝典乐之语尔夫汝作司徒汝
卷六十八 第 2b 页 WYG1105-0559b.png
作士之文岂异于命汝典乐之语乎且所以知其非新
命者盖舜不畴而命之而无所让也舜之命夔也亦无
所畴夔之受命也亦无所让则何以知其为新命乎夫
击石拊石而百兽率舞非夔之所能为也为之者众臣
也非众臣之所能为也为之者舜也将有治于天下则
可以无相乎故命禹以宅百揆也民窘于衣食而欲其
化而入于善岂可得哉故次命弃以为稷也民既富而
可以教矣则岂可以无教哉故次命契以为司徒也既
卷六十八 第 3a 页 WYG1105-0559c.png
教之则民不能无不帅教者民有不帅教则岂可以无
刑乎故次命皋陶以为士也此皆治人之所先急者备
矣则可以治末之时也工者治人之末者也故次命垂
以为共工也于是治人之事具则宜及于鸟兽草木也
故次命益以为虞也夫其所以治至于鸟兽草木则天
下之功至矣治天下之功至则可以制礼之时也故次
命伯夷以为典礼也夫治至于鸟兽草木而人有礼以
节文之则政道成矣可以作乐以乐其成也故次命夔
卷六十八 第 3b 页 WYG1105-0559d.png
以为典乐也借使禹不能揔百揆稷不能富万民契不
能教皋陶不能士垂不能共工伯夷不能典礼然则天
下乱矣天下乱而夔欲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其可得乎
故曰为之者众臣也使舜不能用是众臣则是众臣亦
不能成其功矣故曰非众臣之所能为也为之者舜也
夫夔之所以称其乐之和美者岂以为伐耶盖以美舜
也孔子之所谓将顺其美者其夔哉    鲧说
卷六十八 第 4a 页 WYG1105-0560a.png
尧咨孰能治水四岳皆对曰鲧然则在廷之臣可治水
者惟鲧耳水之患不可留而俟人鲧虽方命圮族而其
才则群臣皆莫及然则舍鲧而孰使哉当此之时禹盖
尚少而舜犹伏于下而未见乎上也夫舜禹之圣也而
尧之圣也群臣之仁贤也其求治水之急也而相遇之
难如此后之不遇者亦可以无憾矣
    季子
先王酌乎人情之中以制丧礼使哀有馀者俯而就之
卷六十八 第 4b 页 WYG1105-0560b.png
哀不足者企而及之哀不足者非圣人之所甚善也善
之者善其能勉于礼而已延陵季子其长子死既封而
号者三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其合矣乎夫长
子之丧圣人为之三年之服盖以谓父子之亲而长子
者为亲之后人情之所至重也今季子三号遂行则于
先王之礼为不及矣今论者曰当是之时季子聘于齐
将君之命若夫季子之心则以谓不可以私义而缓君
命有势不得以两全者则当忍哀以徇于尊者之事矣
卷六十八 第 5a 页 WYG1105-0560c.png
今将命而聘既聘而返遂少缓而尽哭之哀则于事君
之义岂为不足而害于使事哉君臣父子之义势足以
两全而不为之尽礼也则亦薄于骨肉之亲而不用先
王之礼尔其言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所
不之矣夫骨肉之复于土魂气之无不之是人情之所
哀者矣君子无所不言命至于丧则有性焉独不可以
谓命也昔庄周丧其妻鼓盆而歌东门吴丧其子比于
未有此弃人齐物之道吾儒之罪人也观季子之说盖
卷六十八 第 5b 页 WYG1105-0560d.png
亦周吴之徒矣父子之亲仁义之所由始而长子者继
祖考之重故丧之三年所以重祖考也今季子不为之
尽礼则近于弃仁义薄祖考矣孔子曰丧事不敢不勉
也又曰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临人之丧而不哀孔
子犹以为不足观也况礼之丧三年者乎然则此言宜
非取之矣盖记其葬深不至于泉敛以时服既葬而封
广轮掩坎其高可隐孔子之称之盖称其葬之合于礼
尔独称葬之合于礼则哀之不足可知也卫有送葬者
卷六十八 第 6a 页 WYG1105-0561a.png
夫子观之曰善哉此可以为法矣若此则夫子之所美
也圣人之言辞隐而义显岂徒然哉学者之所不可不
思也
    荀卿
荀卿载孔子之言曰由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曰智
者使人知已仁者使人爱已子曰可谓士矣子曰赐智
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
谓士君子矣子曰回智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曰智者
卷六十八 第 6b 页 WYG1105-0561b.png
知已仁者爱巳子曰可谓明君子矣是诚孔子之言欤
吾知其非也夫能近见而后能远察能利狭而后能泽
广明天下之理也故古之欲知人者必先求知已欲爱
人者必先求爱已此亦理之所必然而君子之所不能
易者也请以事之近而天下之所共知者谕之今有人
于此不能见太山于咫尺之内者则虽天下之至愚知
其不能察秋毫于百步之外也盖不能见于近则不能
察于远明矣而荀卿以谓知已者贤于知人者是犹能
卷六十八 第 7a 页 WYG1105-0561c.png
察秋毫于百步之外者为不若见太山于咫尺之内者
之明也今有人于此食不足以厌其腹衣不足以周其
体者则虽天下之至愚知其不能以赡足乡党也盖不
能利于狭则不能泽于广明矣而荀卿以谓爱已者贤
于爱人者是犹以赡足乡党为不若食足以厌腹衣足
以周体者之富也由是言之荀卿之言其不察理已甚
矣故知已者智之端也可推以知人也爱已者仁之端
也可推以爱人也夫能尽智仁之道然后能使人知巳
卷六十八 第 7b 页 WYG1105-0561d.png
爱已是故能使人知已爱已者未有不能知人爱人
也能知人爱人者未有不能知已爱已者也今荀卿之
言一切反之吾是以知其非孔子之言而为荀卿之妄
矣扬子曰自爱仁之至也盖言能自爱之道则足以爱
人耳非谓不能爱人而能爱已者也噫古之人爱人不
能爱已者有之矣然非吾所谓爱人而墨翟之道也若
夫能知人而不能知巳者亦非吾所谓知人矣
    杨墨
卷六十八 第 8a 页 WYG1105-0562a.png
杨墨之道得圣人之一而废其百者是也圣人之道兼
杨墨而无可无不可者是也墨子之道摩顶放踵以利
天下而杨子之道利天下拔一毛而不为也夫禹之于
天下九年之间三过其门闻呱呱之泣而不一省其子
此亦可谓为人矣颜回之于身箪食瓢饮以独乐于陋
巷之间视天下之乱若无见者此亦可谓为已矣杨墨
之道独以为人为已得罪于圣人者何哉此盖所谓得
圣人之一而废其百者也是故由杨子之道则不义由
卷六十八 第 8b 页 WYG1105-0562b.png
墨子之道则不仁于仁义之道无所遗而用之不失其
所者其唯圣人之徒欤二子之失于仁义而不见天地
之全则同矣及其所以得罪则又有可论者也杨子之
所执者为巳为已学者之本也墨子之所学者为人为
人学者之末也是以学者之事必先为已其为已有馀
而天下之势可以为人矣则不可以不为人故学者之
学也始不在于为人而卒所以能为人也今夫始学之
时其道未足以为已而其志已在于为人也则亦可谓
卷六十八 第 9a 页 WYG1105-0562c.png
谬用其心矣谬用其心者虽有志于为人其能乎哉由
是言之杨子之道虽不足以为人固知为已矣墨子之
志虽在于为人吾知其不能也呜呼杨子知为已之为
务而不能达于大禹之道也则亦可谓惑矣墨子者废
人物亲疏之别而方以天下为巳任是以所欲以利人
者适所以为天下害患也岂不过甚哉故杨子近于儒
而墨子远于道其异于圣人则同而其得罪则宜有间

卷六十八 第 9b 页 WYG1105-0562d.png
    老子
道有本有末本者万物之所以生也末者万物之所以
成也本者出之自然故不假乎人之力而万物以生也
末者涉乎形器故待人力而后万物以成也夫其不假
人之力而万物以生则是圣人可以无言也无为也至
乎有待于人力而万物以成则是圣人之所以不能无
言也无为也故昔圣人之在上而以万物为已任者必
制四术焉四术者礼乐刑政是也所以成万物者也故
卷六十八 第 10a 页 WYG1105-0563a.png
圣人唯务脩其成万物者不言其生万物者盖生者尸
之于自然非人力之所得与矣老子者独不然以为涉
乎形器者皆不足言也不足为也故抵去礼乐刑政而
唯道之称焉是不察于理而务高之过矣夫道之自然
者又何预乎唯其涉乎形器是以必待于人之言也人
之为也其书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夫毂
辐之用固在于车之无用然工之琢削未尝及于无者
盖无出于自然之力可以无与也今之治车者知治其
卷六十八 第 10b 页 WYG1105-0563b.png
毂辐而未尝及于无也然而车以成者盖毂辐具则无
必为用矣如其知无为用而不治毂辐则为车之术固
巳疏矣今知无之为车用无之为天下用然不知所以
为用也故无之所以为用者以有毂辐也无之所以为
天下用者以有礼乐刑政也如其废毂辐于车废礼乐
刑政于天下而坐求其无之为用也则亦近于愚矣
    庄周上
世之论庄子者不一而学儒者曰庄子之书务诋孔子
卷六十八 第 11a 页 WYG1105-0563c.png
以信其邪说要焚其书废其徒而后可其曲直固不足
论也学儒者之言如此而好庄子之道者曰庄子之德
不以万物干其虑而能信其道者也彼非不知仁义也
以为仁义小而不足行已彼非不知礼乐也以为礼乐
薄而不足化天下故老子曰道失后德德失后仁仁失
后义义失后礼是知庄子非不达于仁义礼乐之意也
彼以为仁义礼乐者道之末也故薄之云耳夫儒者之
言善也然未尝求庄子之意也好庄子之言者固知读
卷六十八 第 11b 页 WYG1105-0563d.png
庄子之书也然亦未尝求庄子之意也昔先王之泽至
庄子之时竭矣天下之俗谲诈大作质朴并散虽世之
学士大夫未有知贵巳贱物之道者也于是弃绝乎礼
义之绪夺攘乎利害之际趍利而不以为辱殒身而不
以为怨渐渍陷溺以至乎不可救巳庄子病之思其说
以矫天下之弊而归之于正也其心过虑以为仁义礼
乐皆不足以正之故同是非齐彼我一利害则以足乎
心为得此其所以矫天下之弊者也既以其说矫弊矣
卷六十八 第 12a 页 WYG1105-0564a.png
又惧来世之遂实吾说而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
也于是又伤其心于卒篇以自解故其篇曰诗以道志
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
名分由此而观之庄子岂不知圣人者哉又曰譬如耳
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皆有所长时
有所用用是以明圣人之道其全在彼而不在此而亦
自列其书于宋钘慎到墨翟老聃之徒俱为不该不遍
一曲之士盖欲明吾之言有为而作非大道之全云耳
卷六十八 第 12b 页 WYG1105-0564b.png
然则庄子岂非有意于天下之弊而存圣人之道乎伯
夷之清柳下惠之和皆有矫于天下者也庄子用其心
亦二圣人之徒矣然而庄子之言不得不为邪说比者
盖其矫之过矣夫矫枉者欲其直也矫之过则归于枉
矣庄子亦曰墨子之心则是也墨子之行则非也推庄
子之心以求其行则独何异于墨子哉后之读庄子者
善其为书之心非其为书之说则可谓善读矣此亦庄
子之所愿于后世之读其书者也今之读者挟庄以谩
卷六十八 第 13a 页 WYG1105-0564c.png
吾儒曰庄子之道大哉非儒之所能及知也不知求其
意而以异于儒者为贵悲夫
    庄周下
学者诋周非尧舜孔子余观其书特有所寓而言耳
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为
得之读其文而不以意原之此为周者之所以诋也周
曰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而为天下用又自以
为处昏上乱相之间故穷而无所见其材孰谓周之言
卷六十八 第 13b 页 WYG1105-0564d.png
皆不可措乎君臣父子之间而遭世遇主终不可使有
为也及其引太庙牺以辞楚之聘使彼盖危言以惧衰
世之常人耳夫以周之才岂迷出处之方而专畏牺者
哉盖孔子所谓隐居放言者周殆其人也然周之说其
于道既反之宜其得罪于圣人之徒也夫中人之所及
者圣人详说而谨行之说之不详行之不谨则天下弊
中人之所不及者圣人藏乎其心而言之略不略而详
则天下惑且夫谆谆而后喻譊譊而后服者岂所谓可
卷六十八 第 14a 页 WYG1105-0565a.png
以语上者哉惜乎周之能言而不通乎此也
    原性
或曰孟荀扬韩四子者皆古之有道仁人而性者有生
之大本也以古之有道仁人而言有生之大本其为言
也宜无惑何其说之相戾也吾愿闻子之所安曰吾所
安者孔子之言而已夫太极者五行之所由生而五行
非太极也性者五常之太极也而五常不可以谓之性
此吾所以异于韩子且韩子以仁义礼智信五者谓之
卷六十八 第 14b 页 WYG1105-0565b.png
性而曰天下之性恶焉而已矣五者之谓性而恶焉者
岂五者之谓哉孟子言人之性善荀子言人之性恶夫
太极生五行然后利害生焉而太极不可以利害言也
性生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
此吾所以异于二子孟子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因以
谓人之性无不仁就所谓性者如其说必也怨毒忿戾
之心人皆无之然后可以言人之性无不善而人果皆
无之乎孟子以恻隐之心为性者以其在内也夫恻隐
卷六十八 第 15a 页 WYG1105-0565c.png
之心与怨毒忿戾之心其有感于外而后出乎中者有
不同乎荀子曰其为善者伪也就所谓性者如其说必
也恻隐之心人皆无之然后可以言善者伪也为人果
皆无之乎荀子曰陶人化土而为埴埴岂土之性也哉
夫陶人不以木为埴者惟土有埴之性焉乌在其为伪
也且诸子之所言皆吾所谓情也习也非性也扬子之言为似矣犹未出乎以习而言性也古者有不谓喜怒
爱恶欲情者乎喜怒爱恶欲而善然后从而命之曰仁
卷六十八 第 15b 页 WYG1105-0565d.png
也义也喜怒爱恶欲而不善然后从而命之曰不仁也
不义也故曰有情然后善恶形焉然则善恶者情之成
名而已矣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吾之言如此然
则上智与下愚不移有说乎曰此之谓智愚吾所云者
性与善恶也恶者之于善也为之则是愚者之于智也
或不可强而有也伏羲作易而后世圣人之言也非天
下之至精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孔子作春秋则游夏不
能措一辞盖伏羲之智非至精至神不能与惟孔子之
卷六十八 第 16a 页 WYG1105-0566a.png
智虽游夏不可强而能也况所谓下愚者哉其不移明
矣或曰四子之云尔其皆有意于教乎曰是说也吾不
知也圣人之教正名而已
    性说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吾是以与孔子也韩子之
言性也吾不有取焉然则孔子所谓中人以上可以语
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何说也
曰习于善而巳矣所谓上智者习于恶而已矣所谓下
卷六十八 第 16b 页 WYG1105-0566b.png
愚者一习于善一习于恶所谓中人者上智也下愚也
中人也其卒也命之而巳矣有人于此未始为不善也
谓之上智可也其卒也去而为不善然后谓之中人可
也有人于此未始为善也谓之下愚可也其卒也去而
为善然后谓之中人可也惟其不移然后谓之上智惟
其不移然后谓之下愚皆于其卒也命之夫非生而不
可移也且韩子之言弗顾矣曰性之品三而其所以为
性五夫仁义礼智信孰而可谓不善也又曰上焉者之
卷六十八 第 17a 页 WYG1105-0566c.png
于五主于一而行于四下焉者之于五反于一而悖于
四是其于性也不一失焉而后谓之上焉者不一得焉
而后谓之下焉者是果性善而不善者习也然则尧之
朱舜之均瞽瞍之舜鲧之禹后稷越椒叔鱼之事后所
引者皆不可信邪曰尧之朱舜之均固吾所谓习于恶
而巳者瞽瞍之舜鲧之禹固吾所谓习于善而巳者后
稷之诗以异云而吾之所论者常也诗之言至以为人
子而无父人子而无父犹可以推其质常乎夫言性亦
卷六十八 第 17b 页 WYG1105-0566d.png
常而巳矣无以常乎则狂者蹈火而入河亦可以为性
也越椒叔鱼之事徒闻之左丘明丘明固不可信也以
言取人孔子失之宰我以猊失之子羽此两人者其成
人也孔子朝夕与之居以言貌取之而失彼其始生也
妇人者以声与猊定而卒得之妇人者独有过孔子者

    对难
予为扬孟论以辨言性命者之失而有难予者曰子之
卷六十八 第 18a 页 WYG1105-0567a.png
言性则诚然矣至于言命则予以为未也今有人于此
其才当处于天下之至贱而反处于天下之至贵其行
当得天下之大祸而反得天下之大福其才当处于天
下之至贵而反处于天下之至贱其行当得天下之至
福而反得天下之至祸此则悖于人之所取而非人力
之所及者矣于是君子曰为之者天也所谓命者盖以
谓命之于天云耳昔舜之王天下也进九官诛四凶成
王之王天下也尊二伯诛二叔若九官之进也以其皆
卷六十八 第 18b 页 WYG1105-0567b.png
圣贤也四凶之诛者以其皆不肖也二伯之尊者亦以
其皆圣贤也二叔之诛者亦以其皆不肖也是则人之
所为矣使舜为不明进四凶而诛九官成王为不明尊
二叔而诛二伯则所谓非人力之所及而天之所命者
也彼人之所为可强以为之命哉曰圣贤之所以尊进
命也不肖之所以诛命也昔孔子怀九官二伯之德困
于乱世脱身于干戈者屡矣遑遑于天下之诸侯求有
所用而卒死于旅人也然则九官二伯虽曰圣贤其尊
卷六十八 第 19a 页 WYG1105-0567c.png
进者亦命也盗蹠之罪浮于四凶二叔竟以寿死然则
四凶二叔虽曰不肖其诛者亦命也是以圣人不言命
教人以尽乎人事而已呜呼又岂唯贵贱祸福哉凡人
之圣贤不肖莫非命矣曰贵贱祸福皆自外至者子以
谓圣贤之贵而福不肖之贱而祸皆有命则吾既闻之
矣若夫圣贤不肖之所以为圣贤不肖则在我者也何
以谓之命哉曰是诚君子志也古之好学者之言未有
不若此者也然孟子曰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
卷六十八 第 19b 页 WYG1105-0567d.png
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
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由此而言之则圣贤之所以为
圣贤君子虽不谓之命而孟子固曰命也巳不肖之所
以为不肖何以异于此哉
 
 
 
 临川文集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