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五 第 1a 页
皇朝文鉴卷第一百四十五
墓表
石曼卿墓表 欧阳 脩
太常博士周君墓表 欧阳 脩
胡翼之墓表 欧阳 脩
泷冈阡表 欧阳 脩
处士征君墓表 王 安石
外祖母黄夫人墓表 王 安石
程伯淳墓表 程 颐
吕和叔墓表 范 育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b 页
神道碑
范文正公神道碑 欧阳 脩
王文正公神道碑 欧阳 脩
石曼卿墓表 欧阳 脩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
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间走南归天子嘉其来
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
太常博士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以气自豪读书
不治章句独参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
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a 页
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
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
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
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曼卿少举进士不中
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
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曼然矍然起
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
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
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
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b 页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 天子其
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
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自契丹通中国
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然内
外弛武三十馀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
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
河东陜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
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 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
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捍贼者笑曰此得
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a 页
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敢于
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
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
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
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忻欢及间
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
章劲健称其意气有子济滋天子闻其丧官其一
子使禄其家既卒之三十七日葬于太清之先茔
其友欧阳脩表于其墓曰
呜呼曼卿宁自混以为高不少屈以合世可谓自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b 页
重之士矣士之所负者愈大则其自顾也愈重则
其合愈难然欲与共大事立奇功非得难合自重
之士不可为也古之魁雄之人未始不负高世之
志故宁或毁身污迹卒困于无闻或老且死而幸
一遇犹克少施于世若曼卿者非徒与世难合而
不克所施亦其不幸不得至乎中寿其命也夫其
可哀也夫
太常慱士周君墓表 欧阳 脩
有笃行君子曰周君者孝于其亲友于其兄弟居
父与其兄某弟某居于倚庐不饮酒食肉者三
卷一百四十五 第 4a 页
年其言必戚其哭必哀除丧而癯然不能胜人事
者盖久而后复自孔子在鲁而鲁人不能行三年
之丧其弟子疑以问则非鲁而他国可知也孔子
殁而其后世又可知也今世之人知事其亲者多
矣或居丧而不哀者有矣生能事而死能哀或不
知丧礼者有矣或知礼而以谓丧主于哀而已不
必合于礼者有矣如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
而以礼者也礼之失久矣丧礼尤废也今之居丧
者惟仕宦婚嫁听乐不为此特法令之所禁尔其
衰麻之数哭泣之节居处之别饮食之变皆莫知
卷一百四十五 第 4b 页
夫有礼也在上位者不以身率其下在下者无以
望于其上其遂废矣乎故吾于周君有所取也君
讳某字某州某县人也天圣二年举进士累官至
太常博士历连衡二州司理参军桂州司录知高
安宁化二县通判饶州未行以庆历五年六月朔
日卒于朝集之舍享年五十有一皇祐五年某月
日葬于道州永明县紫微冈曾祖讳某祖讳某父
讳某赠官某母唐氏封某县太君娶某氏封某县
君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家贫不事生产喜
聚居官禄虽薄常分俸以赒宗族朋友人有慢已
卷一百四十五 第 5a 页
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其为吏所居皆有能政有文
集二十卷君有子七人曰谕鼎州司理参军曰诜
胡州归安主簿曰谧曰讽曰諲曰说曰谊皆未仕
呜呼孝非一家之行也所以移于事君而忠仁于
宗族而睦交于朋友而信始于一乡推之四海表
于金石示之后世而观周君之所施者无不可以
书也岂独俾其子孙之不陨也哉
胡翼之墓表 欧阳 脩
先生讳瑗字翼之姓胡氏其上世为陵州人后为
泰州如皋人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
卷一百四十五 第 5b 页
者达昏愚者励顽傲者革故其为法严而信为道
久而尊师道废久矣自景祐明道以来学
暨泰山孙明复石守道三人而先生之徒最盛其
在湖州之学弟子去来常数百人各以其经转相
传授其教学之法最备行之数年东南之士莫不
以仁义礼乐为学庆历四年 天子开天章阁与
大臣讲天下事始慨然诏州县皆立学于是建太
学于京师而有司请下湖州取先生之法以为太
学法至今为著令后十馀年先生始来居太学学
者自远而至太学不能容取旁官署以为学舍礼
卷一百四十五 第 6a 页
部贡举岁所得士先生弟子十常居四五其高弟
者知名当时或取甲科居显仕其馀散在四方随
其人贤愚皆循循雅饬其言谈举止遇之不问可
知为先生弟子其学者相语称先生不问可知为
胡公也先生初以白衣见天子论乐拜秘书省校
书郎辟丹州军事推官改密州观察推官丁父忧
去职服除为保宁军节度推官遂居湖学召为诸
王宫教授以疾免已而以太子中舍致仕迁殿中
丞于家皇祐中驿召至京师议乐复以为大理评
事兼太常寺主簿又以疾辞岁馀为光禄寺丞国
卷一百四十五 第 6b 页
子监直讲乃居太学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嘉
祐元年迁太子中允充天章阁侍讲仍居太学已
而疾不能朝 天子数遣使者存问又以太常慱
士致仕东归之日太学之诸生与朝廷贤士大夫
送之东门执弟子礼路人嗟叹以为荣以四年六
月六日卒于杭州享年六十有七以明年十月五
日葬于乌程何山之原其世次官邑与其行事莆
阳蔡君谟具志于幽堂
呜呼先生之德在乎人不待表而见于后世然非
此无以慰学者之思乃揭于其墓之原六年八月
卷一百四十五 第 7a 页
三日庐陵欧阳脩述
垄冈阡表 欧阳 脩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之六十年其子脩
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脩不幸生四
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贫自力于衣食以长
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脩曰汝父为吏廉而
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馀曰无以
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
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
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
卷一百四十五 第 7b 页
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
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
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
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吾不足而今
有馀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
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
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
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
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
死者与我皆无恨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是
卷一百四十五 第 8a 页
不求而死者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况常
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
术者谓我岁行在戍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
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
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
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
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
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慱
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
也脩泣而志之不敢忘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
卷一百四十五 第 8b 页
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
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太夫人姓郑
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
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
太君自其家少贱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
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其后脩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
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自先公之
亡三十年脩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
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脩为龙图阁直学士吏部
卷一百四十五 第 9a 页
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卒于官舍享年七十
有二又八年脩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
年而罢自登二府 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
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皇曾祖府君累赠金
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
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
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赠金
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
国太夫人 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
人进号韩国于是小子脩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
卷一百四十五 第 9b 页
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
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
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
赖其子孙矣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
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待于脩者并
揭于阡俾知小子脩芝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
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熙宁二年岁次庚
戌四月辛酉十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位翊戴
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
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0a 页
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实食封壹千二百
户脩表
处士征君墓表 王 安石
淮之南有善士三人皆居于真州之扬子杜君者
寓于医无贫富贵贱请之辄往与之财非义辄谢
而不受时时穷空几不能以自存而未尝有不足
之色盖善言性命之理而其心旷然无累于物而
予尝与之语久之而不厌也徐君忠信笃实遇人
至谨虽疾病召筮不正衣巾不见寓于筮日得百
数十钱则止不更筮也能为诗亦好属文有集若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0b 页
干卷两人者以医筮故多为贤士大夫所知而征
君独不闻于世征君者讳某字某事其母夫人至
孝居乡里恂恂恭谨乐振人之穷急而未尝与人
校曲直好蓄书能为诗有子五人而教其三人为
进士某今为某官某今为某官某亦再贡于乡征
君与两人者相为友至驩而莫逆也两人者皆先
征君以死而征君以某年某月甲子终于家年七
十七噫古者一乡之善士必有以贵于一乡一国
之善士必有以贵于一国此道亡也久矣余独私
爱夫三人者而乐为好事者道之而征君之子又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1a 页
以请于是书以遗之使之镵诸墓上杜君讳婴字
大和徐君讳仲坚字某
外祖母黄夫人墓表 王 安石
外祖夫人黄氏生二十二年归吴氏归五十年而
卒三月而葬康定二年十二月也夫人渊静𥙿和
不强而安事舅姑夫抚字皆顺适吴氏内外族甚
大朝夕相与居岁时以辞弊酒夕相缀接卒夫人
之世戚疏愚良一无间言又喜书史晓大义往往
引以辅道处士信厚闻其乡子为士无亏行繄夫
人之助夫人资寡言笑声若不能出虽族人亦不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1b 页
知其晓书史也安石外孙也故得之详明道中过
舅家夫人春秋高矣视其礼犹若女妇然视其色
不知其有喜愠也病且草以薄葬命子亿其可谓
以正始终也已舅藩既志其葬四年安石还自杨
州复其墓复墓曰圣人之教必繇闺门始后世志
于教者亦未之勤而已天下相重以戾相荡以侈
疣然斁矣自公卿大夫无完德岂或女妇然或者
女妇居不识厅屏笑言不闻邻里是职然也置则
悖矣然其死也闻人传焉以美之是亦教之熄也
人人之不能然也传焉以美之宜也矧如夫人者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2a 页
有不可表耶于戏
程伯淳墓表 程 颐
先生名颢字伯淳葬于伊川潞国太师题其墓曰
明道先生弟颐序其所以而刻之石曰周公没圣
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
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
乎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
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先生生千四
百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
天不慭遗哲人早世乡人士大夫相与议曰道之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2b 页
不明也久矣先生出倡圣学以示人辨异端辟邪
说开历古之沉迷圣人之道得先生而后明为功
大矣于是帝师采众议而为之称以表其墓学者
之于道知所向然后见斯人之为功知所至然后
见斯名之称情山可夷谷可堙明道之名亘万世
而长存勒石墓旁以诏后人
吕和叔墓表 范 育
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六月癸酉吕君和叔卒九月
乙已从葬骊山之趾先大夫之墓其孤义山请识
以文惟君明善至学性之所得者尽之于心心之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3a 页
所知者践之于身妻子刑之朋友信之乡党宗之
可谓至诚敏德者矣乃表其墓曰诚德君子而系
其身行云君讳大钧字和叔其先汲郡人皇考鹄
赠司封员外郎王考通太常慱士赠兵部侍郎考
蕡比部郎中赠左谏议大夫由兵部葬京兆之蓝
田故子孙为其县人焉初諌议学游未仕教子六
人后五人相继登科知名当世其季贤而早死缙
绅士大夫传其家声以为美谈君其第三子也中
进士乙科调秦州右司理参军监延州折慱务攺
光禄寺丞知耀州三原县请代亲入蜀移绵州巴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3b 页
西县谏议致仕居里君亦移疾不行丞相韩公子
华宣抚陜西河东辟书写机密文字府罢移福州
候官县故相曾宣靖公镇京兆荐泾阳县皆不赴
丁谏议忧服除独家居讲道数年仲兄龙图阁待
制大防请监凤翔府造舡务君起就之官制改为
宣义郎会诏伐西夏鄜延路转运司檄君从事法
为可辞使者请于朝君亦以礼际善而得行乃往
从君亦尽力不苟以避使者愈贤之荐管勾文字
数月感疾卒延州官舍享年五十有二君性纯厚
易直强明正亮所行不二于心所知不二于行其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4a 页
学以孔子下学上达之心立其志以孟子集义之
功养其德以颜子克已复礼之用厉其行其要归
之诚明不息不为众人沮之而疑小辨夺之而屈
势利劫之而回知力穷之而止其自任以圣贤之
重如此盖大学之教不明于世者千五百年先是
扶风张先生子厚闻而知之而学者未知信也君
于先生为同年友一言而契往执弟子礼问焉若
谓始学必先行其所知而已若夫道性命之际正
惟躬行礼义久则至焉先生以谓学不造约虽劳
而艰于进德且谓君勉之当自悟君乃信巳不疑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4b 页
设其义陈其数倡而行之将以抗横流继绝学毅
然不恤人之非间已也先生亦叹其勇为不可及
始居諌议丧衰麻敛丧祭之事悉捐俗习事尚一
仿诸礼后乃寖行于冠昏饮酒相见庆吊之间其
文节粲然可观人人皆识其义相与起好矜行一
朝知礼义之可贵久之君之志既克少施而于趣
时求中未能沛然不疑然后信先生之学本末不
可踰以造约为先务矣先生既殁君益脩明其学
援是道推之以善俗且必于吾身亲见之既而曰
有命不得于今必得于后世其始讲脩先生之法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5a 页
曰如有用我者举而措之而已既又知夫君子之
德不存焉虽不信而不悔始也急于行既乃至而
不迫优游乎道之可乐始也严于率人既乃和而
不解使学趍而不厌呜呼非持久不已孰能与于
此君疾命扫室正席默坐问者至语未终而殁其
徒闻疾或自家于官所及讣至相率迎其丧远至
数十百里贫者位于别馆哭之卒时夫人种氏治
其丧如君所以治諌议之丧其孤既葬而祭于家
必以礼呜呼死生之际安而不感可以见养之至
道行乎妻子善信乎朋友乡党可以见诚之感君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5b 页
与人语必因其所可及而喻诸义治经说德于身
践而心解其文章不作于无用尝撰次井田兵制
为图籍按之易易大臣有荐官邸教授者法当献
文君上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赋推是道也忾
乎天下矣君始娶马氏再娶则种夫人也子义山
能传其父学孙男麟愈舟女一呜呼仲尼七十而
变化不息颜子短命未见其止曾子老而德优先
生有言乐正子与舜同术顾其行有未至至若君
之术与圣人同其至足以观之惜乎不得见其老
放乎致极以立乎圣人之门一朝之遇措乎天下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6a 页
国家乃中身而止矣呜呼君之自信其所行以致
其所及可为众人道者也若信诸已而知乎天者
则又非众人之所可知必有君子而知君者矣安
得孔子之门人与论君之德者乎
资政殿学士礼部侍郎范文正公神道
碑铭 欧阳 脩
皇祐四年五月甲子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
汝南文正公薨于徐州以其年十有二月壬申葬
于河南尹樊里之万安山下公讳仲淹字希文五
代之际世家苏州事吴越 太宗皇帝时吴越献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6b 页
其地公之皇考从钱俶朝京师后为武宁军掌书
记以卒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
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南郡入学舍扫一
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
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
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遂中乙科为广
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及公既贵天子
赠公曾祖苏州粮料判官讳某为太保祖秘书监
讳某为太傅考讳某为太师妣谢氏为吴国夫人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7a 页
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
不择利害为趋舍其所有为必尽其方曰为之自
我者当如是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
必吾岂苟哉天圣中晏丞相荐公文学以大理寺
丞为秘阁校理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
府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当太后临朝听政
时以至日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
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以彊母
后之渐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7b 页
后崩言事者希旨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
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
失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初太后有遗命立杨太
妃代为太后公谏曰太后母号也自古无代立者
由是罢其册命是岁大旱蝗奉使安抚东南使还
会郭皇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閤争不能得贬知睦
州又徙苏州岁馀即拜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
召还益论时政阙失而大臣权倖多忌恶之居数
月以公知开封府开封素号难治公治有声事日
益简暇则益取古今治乱安危为上开说又为百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8a 页
官图以献曰任人各以其材而百职脩尧舜之治
不过此也因指其迁进迟速次序曰如此而可以
为公可以为私亦不可以不察由是吕丞相怒至
交论上前公求对辨语切坐落职知饶州明年吕
公亦罢公徙润州又徙越州而赵元昊反河西上
复召相吕公乃以公为陜西经略安抚副使迁龙
图阁直学士是时新失大将延州危公请自守鄜
延捍贼乃知延州元昊遣人遗书以求和公以谓
无事请和难信且书有僣号不可以闻乃自为书
告以逆顺败之说甚辨坐擅复书夺一官知耀州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8b 页
未逾月徙知庆州既而四路置帅以公为环庆路
经略安抚招讨使兵马都部署累迁谏议大夫枢
密直学士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
筑清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废塞熟羌归业者
数万户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细腰胡卢
于是明珠灭成等大贼皆去贼为中国用自边垒
久隳至兵与将常不相识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
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公之所在贼不敢犯
人或疑公见敌应变为如何至其城大顺也一旦
引兵出诸将不知所向军至柔远始号令告其地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9a 页
处使往筑城至于版筑之用大小毕具而军中初
不知贼以骑三万来争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
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失
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为不可及公待将吏
必使畏法而爱巳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
使自为谢诸羌质子纵其出入无一人逃者蕃酋
来见召之卧内屏人彻卫与语不疑公居三岁士
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
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初西人籍为
乡兵者十数万既而黥以军惟公所部但剌其手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9b 页
公去兵罢独得复为民其于两路既得熟羌为用
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挽之
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与守其法不敢变者至
今尤多自公坐吕公贬群士大夫各持二公曲直
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及吕公
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驩然相约戮力平
贼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
不能止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庆
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乃就道既至
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0a 页
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
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又
开天章阁召见赐坐授以纸笔使疏于前公惶恐
避席始退而条列时所宜先者十数事上之其诏
天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革磨勘例迁以
别能否减任子之数而除滥官用农桑考课守宰
等方施行而磨勘任子之法侥倖之人皆不便因
相与腾口而嫉公者亦幸外有言喜为之佐佑会
边奏有警公即请行乃以公为河东陜西宣抚使
至则上书愿复守边即拜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0b 页
陜西路安抚使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
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时夏人已称臣公因以疾
请邓州守邓州三岁求知杭州又徙青州公益病
又求知颖州肩舁至徐遂不起享年六十有四方
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辄朝一日以其遗表无
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
之甚厚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汎爱丧其母时尚
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
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其为政所至民多立
祠画像其行已临事自山林处士里闾田野之人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1a 页
外至夷狄莫不知其名字而乐道其事者甚众及
其世次官爵志于墓谱于家藏于有司者皆不论
著著其系天下国家之大者亦公之志也欤铭曰
范于吴越世实陪臣俶纳山川及其士民范始来
北中间几息公奋自躬与时偕逢事有罪功言有
违从岂公必能天子用公其艰其劳一其始终夏
童跳边乘吏殆安帝命公往问彼骄顽有不听顺
锄其穴根公居三年怯勇隳完儿怜兽扰卒俾来
臣夏人在廷其事方议帝趣公来以就予治公拜
稽首兹为难哉初匪其难在其终之群言营营卒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1b 页
坏于成匪恶其成惟公是倾不倾不危天子之明
存有显荣殁有赠谥藏其 宠及后世惟百有
位可劝无怠
太尉王攴正公神道碑铭
欧阳 脩
至和二年七月乙未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王
素奏事殿中巳而泣且言曰臣之先臣旦相
真宗皇帝十有八年今臣素又得待罪侍从之臣
惟 先臣之训其遗业馀烈臣实无似不能显大
而墓碑至今无辞以刻惟 陛下哀怜不忘先帝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2a 页
之臣以假宠于王氏而勖其子孙天子曰呜呼惟
汝父旦事我 文考真宗一德一心克终厥位有
始有卒其可谓全德元老矣汝素以是刻于碑素
拜稽首泣而出明日有诏史馆脩撰欧阳脩曰王
旦墓碑未立汝可以铭臣脩谨按故推诚保顺同
德守正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尉充玉清
昭应宫使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赠太师尚书令
兼中书令追封魏国公谥曰文正王公讳旦字子
明大名莘人也皇曾祖讳言滑州黎阳令追封许
国公皇祖讳彻左拾遗追封鲁国公皇考讳祜尚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2b 页
书兵部侍郎追封晋国公皆累赠太师尚书令兼
中书令曾祖妣姚氏鲁国夫人祖妣田氏秦国夫
人妣任氏徐国夫人边氏秦国夫人公之皇考以
文章自显汉周之际逮事 太祖 太宗为名臣
尝谕杜重威使无反汉拒卢多逊害赵普之谋以
百口明符彦卿无罪故世多称王氏有阴德公之
皇考亦自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
者此其所以志也公少好学有攴太平兴国五年
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临江县监潭州银场再
迁著作佐郎与编文苑英华迁殿中丞通判郑濠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3a 页
二州王禹偁荐其材任转运使驿召至京师辞不
受献其所为文章得试直史馆迁右正言知制诰
知淳化三年礼部贡举迁虞部员外郎同判吏部
流内铨知考课院右谏议大夫赵昌言参知政事
公以婿避嫌求解职 太宗嘉之改礼部郎中集
贤殿脩撰昌言罢复知制诰仍兼脩撰判院事召
赐金紫久之迁兵部郎中居职 真宗即位拜中
书舍人数日召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通进银台
封駮事公为人严重能任大事避远权势不可干
以私由是 真宗益知其贤 若水名能知人常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3b 页
称公曰真宰相器也若水为枢密副使罢召对苑
中问谁可大用者若水言公可用 真宗曰吾固
巳知之矣咸平三年又知礼部贡举居数日拜给
事中同知枢密院事明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
再迁刑部侍郎景德元年契丹犯边 真宗幸澶
州雍王元份留守东京得暴疾命公驰自行在代
元份留守二年迁尚书左丞三年拜工部尚书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监脩国史是时
契丹初请盟赵德明亦纳誓约愿守河西故地二
边兵罢不用 真宗遂欲以无事治天下公以谓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4a 页
宋兴三世 祖宗之法具在故其为相务行故事
慎所改进退能否赏罚必当 真宗久而益信之
所言无不听虽他宰相大臣有所请必曰王某以
谓如何事无大小非公所言不决公在相位十馀
年外无夷狄之虞兵革不用海内富贵群工百司
各得其职故天下至今称为贤宰相公于用人不
以名誉必求其实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宫而众以
为宜某职然后迁其所荐引人未尝知寇准为枢
密使当罢使人私公求为使相公大惊曰将相之
任岂可求耶且吾不受私请准深恨之已而制出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4b 页
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入见
泣涕曰非 陛下知臣安能至此 真宗具道公
所以荐准者准始愧叹以为不可及故参知政事
李穆子行简有贤行以将作监丞居于家 真宗
召见慰劳之迁太子中允初遣使者召之不知其
所止 真宗命至中书问王某然后人知行简公
所荐也公自知制诰至为相荐士尤多其后公薨
史官脩 真宗实录得内出奏章乃知朝廷之士
多公所荐者公与人寡言笑其语虽简而能以理
屈人默然终日莫能窥其际及奏事上前群臣异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5a 页
同公徐一言以定 今上为皇太子太子谕德见
公称太子学书有法公曰谕德之职止于是耶赵
德明言民饥求粮百万斛大臣皆曰德明新纳誓
而敢违请以诏书责之 真宗以问公请敕有司
具粟百万于京师诏德明来取 真宗大喜德明
得诏书惭且拜曰朝廷有人大中祥符中天下大
蝗 真宗使人于野得死蝗以示大臣明日他宰
相有袖死蝗以进者曰蝗实死矣请示于朝率百
官贺公独以为不可后数日方奏事飞蝗蔽天
真宗顾公曰使百官方贺而蝗如此岂不为天下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5b 页
笑耶宦者刘承规以忠谨得幸病且死求为节度
使 真宗以语公曰承规待此以瞑目公执以为
不可曰他日将有求为枢密使者奈何至今内臣
官不过留后公任事久人有谤公于上者公辄引
咎未尝自辨至人有过失虽人主盛怒可辨者辨
之必得而后已荣王宫火延前殿有言非天灾请
置狱劾火事当坐死者百馀人公独请见曰始失
火时 陛下以罪已诏天下而臣等皆上章待罪
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
谴耶由是当坐者皆免日者上书言宫禁事坐诛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6a 页
籍其家得朝士所与往还占问吉凶之说 真宗
怒欲付御史问状公曰此人之常情且语不及朝
廷不足罪 真宗怒不解公因自取尝所占问之
书进曰臣少贱时不免为此必以为罪愿并臣付
狱 真宗曰此事已发何可免公曰臣为宰相执
国法岂可自为之幸于不发而以罪人 真宗意
解公至中书悉焚所得书既而 真宗悔复驰取
之公曰臣已焚之矣由是获免者众公累官至太
保以病求罢入见滋福殿 真宗曰朕方以大事
托卿而卿疾如此因命皇太子拜公公言皇太子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6b 页
盛德必任 陛下事因荐可为大臣者十馀人其
后不至宰相者李及凌策二人而已然亦皆为名
臣公屡以疾请 真宗不得已拜公太尉兼侍中
五日一朝视事遇军国大事不以时入参决公益
惶恐因卧不起以疾恳辞册拜太尉玉清昭应宫
使自公病使者存问日常三四 真宗手自和药
赐之疾亟遽幸其第赐以白金五千两辞不受以
天禧元年九月癸酉薨于家享年六十有一 真
宗临哭辍视朝三日发哀于苑中其子弟门人故
吏皆被恩泽即以其年十一月庚申葬公于开封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7a 页
府开封县新里乡大边村公娶赵氏宋国夫人后
公若干年卒子男三人长曰司封郎中雍次曰赞
善大夫冲次曰素女四人长适太子太傅韩亿次
适兵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苏耆次适右正言范令
孙次适龙图阁直学士兵部郎中吕公弼公事寡
嫂谨与其弟旭相友悌尤笃任以家事一无所问
而务以俭约率励子弟使在富贵不知为骄侈兄
子睦欲举进士公曰吾尝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
士争进至其薨也子素犹未官遗表不求恩泽有
文集二十卷乾兴元年诏配享 真宗庙廷臣脩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7b 页
曰景德祥苻之际盛也观公之所以相而 先帝
之所以用公者可谓至哉是以君明臣贤德显名
尊生而俱享其荣殁而长配于庙可谓有始有卒
如明诏所褒昔者烝民江汉推大臣下之事所以
见任贤使能之功虽曰山甫穆公之诗实歌宣王
之德也臣谨考国史实录至于缙绅故老之传得
公终始之节而录可纪者辄声为铭诗昭示后世
以彰 先帝之明以称圣恩褒显王氏流泽子孙
与 宋无极之意铭曰烈烈魏公相我 真宗
真庙翼翼魏公配食公相 真宗不言以躬时有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8a 页
大事事有大疑匪卜匪筮公为蓍龟公在相位终
日如默问其夷狄包裹兵革问其卿士百工以职
问其庶民耕织衣食相有赏罚功当罪明相所黜
升惟否惟能执其权衡万物之平孰不事君胡能
必信孰不为相其谁有终公薨于位太尉之崇
天子有思永荐清庙侑我
圣考惟时元老
天子念功报公之隆春秋从享万祀无穷作为诗
歌以谂庙工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8b 页
皇朝文鉴卷第一百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