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订义-宋-王与之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093-045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订义卷二十七   宋 王与之 撰
土均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
四人徒四十人
 郑康成曰均犹平也主平土地之政令(○吕氏曰此/所以周道如)
 (砥其直/如矢)○贾氏曰土均草人稻人皆土地之事
 薛平仲曰自稍人之令丘乘则民知国事之当力
 委人之敛薪刍则民知野赋之当备然使均齐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093-0451b.png
 之政不行则民将以厉巳为怨孰知听命之为义
 是则土均所由设也○王氏详说曰均人所掌非
 止于土政之政有力政存焉土均所掌则止于
 土而已故均人云地职土均则曰他事均人云力
 政土均则曰地贡(○薛平仲曰乡有均人以均力/政于乡遂有土均以均地政于)
 (遂乡岂无任于地事遂岂无职于力役盖乡之环于/王城者役为重固力政之所当审遂之列于田野者)
 (耕为重尤地政所当审此其职之所由分○李嘉会/曰均人所急在力政故用中士而事简土均所掌者)
 (广故用上/士而官众)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093-0451c.png
掌平土地之政
 王氏曰均人无所不均故曰均地政土均虽有及乎
 地征然以土为主未及乎均人故言平土地之政(○/郑)
 (康成曰政读为征所平之税○贾氏曰下文云以和/邦国都鄙故知北平者亦据邦国都鄙若乡遂公邑)
 (征税则均/人平之)
以均地守以均地事以均地贡
 易氏曰此即闾师任民之职而均之也自农圃至薮
 牧皆谓之地守(○曹氏曰乡遂井田地域沟封之守/山林川泽掌固司险之守皆是也)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093-0451d.png
 自耕植至畜养皆谓之地事(○曹氏曰凡有事于地/如治沟洫设涂木之类)
 (皆是/也)自九谷草木鸟兽至山泽之材皆谓之地贡均
 之则高下美恶重轻适其平
 黄氏曰均地贡自甸始推而行之于天下然其本必
 起于均地政地政均则地事地守皆可均盖与均人
 一法均人所以不均地贡者国中九贡闾中之法无
 不均矣(○王氏曰有职必有事有事必有职均人均/地职而不均地事土均均地事不均地职均)
 (人均力政不均地贡土均均/地贡不均力征者互见也)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093-0452a.png
以和邦国都鄙之政令刑禁与其施舍礼俗丧纪祭祀
皆以地美恶为轻重之法而行之掌其禁令
 曹氏曰先王虽有均平天下之政不至于和未免一
 于任法则前日均平之政将以齐民反以戾民政令
 刑禁施舍皆朝廷已定之法也法可守也而其间法
 之所不能尽者得无犹有未便于人情乎犹有未尽
 于地力乎犹有未宜于风俗乎是必察夫土地纤悉
 之异宜者而平之凡礼文之异同见于古先之已行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093-0452b.png
 者不必遽易沿袭之积久见于习俗之便安者不必
 辄变凡施之于丧纪祭祀者皆不敢尽决于朝廷之
 法更以地之美恶为其厚薄轻重之节而后可以使
 人各适其适斯其所谓和也○项氏曰和之如何以
 地美恶为轻重之法而行之政令之缓急刑禁之宽
 猛施舍之宜否礼俗之因革丧祭之丰约宜者令之
 不宜者禁之使之适于和而已和则中节之谓也礼
 器曰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093-0452c.png
 心理于万物(○黄氏曰为之轻重之法使无偏废难/行之节所谓和也必本于地之美恶盖)
 (其丰俭厚薄皆于此乎可见刑禁亦必有以和之则/一切之法以律天下宜其所难行矣掌其政令盖已)
 (和而著为/禁令也)
     总论
 吕氏曰古之设官有总大法操体统者又有斟酌损
 益弥缝其间者两者交相济然后大纲举而万目不
 遗所谓土地之政载在大司徒小司徒如以土会之
 法辨五地之物施十二教井牧其田野此是总大法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093-0452d.png
 操体统者乃是大为之防然一乡之间其土又有肥
 瘠厚薄无缘事为之制曲为之防须设官斟酌弥缝
 于其间此土均之法所以设也土均所均之土地非
 在大司徒小司徒之外即是大司徒所掌之上而斟
 酌损益之若论大纲土地司徒已自平之正缘其间
 有曲折厚薄肥瘠不同土均之职其位正可以入出
 阡陌周旋井里随乡土均之盖虽说山林然山林之
 中又有高下虽说川泽州泽之中又有高下惟是土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093-0453a.png
 均周旋阡陌然后能均所谓均地守者是分民授土
 各守其地均地事者是各任其事均地贡者随土而
 出贡以和邦国都鄙之政令刑禁和者是斟酌调和
 言不改大法而就中斟酌也所谓礼俗丧纪大法巳
 有大司徒掌之此又就中观其美恶其中又有重中
 之轻轻中之重虽有王者所颁之礼然随乡各自有
 俗君子行礼不求变俗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若
 冠昏丧祭大者固不出先王所颁其他细微又从其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093-0453b.png
 俗丧纪厚薄之等祭祀多寡之数皆相其美恶为轻
 重厚薄地美俗厚法从重地恶俗薄法从轻此所谓
 轻重之法且如大司徒施十二教以祀礼教敬又须
 土均就祀礼中斟酌得宜凡事莫不如此
草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郑康成曰草除草也○易氏曰掌土化之法而名官
 以草人者草乃所以为化也
 薛平仲曰均一之政既行则斯民之从事于耕稼者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093-0453c.png
 是虽有地利之难致且将为之致力所谓土化之法
 下地之稼孰不各兴其事而使地之无遗利哉此固
 草人稻人列于土均之后也
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
 王昭禹曰移瘠而肥移恶而美夫是之谓土化土化
 者因形移易之也○刘执中曰既相其地高下之宜
 种之九谷又取九兽之粪以化其土然后种之非特
 用其粪以令其民薙草而灰之以和其粪则地有可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093-0453d.png
 化之理故月令季夏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
 若欲化也则以水火变之今之农民莫不如是
凡粪种骍刚用牛赤缇(音/低)用羊坟(符粉/反)壤用麋(音/眉)(其/列)
(反/)泽用鹿咸潟(音/昔)用貆(呼丸/反)勃壤用狐埴(时力/反)(音/卢)
豕彊㯺(音/槛)用蕡(扶云/反)轻爂(孚照/反)用犬
 项氏曰夫土不能皆美以形质则有肥硗以地利则
 有厚薄于此必致人功焉化薄而厚化硗而肥非粪
 种不可然地各有宜故草人物色其地宜相而为之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093-0454a.png
 粪种粪种者积壅秽以培毓之今南方田皆然郑司
 农以为以兽骨汁渍其种失矣○郑锷曰地之色有
 骍赤而性刚者有既赤而又为縓缇之色者(○项氏/曰一染)
 (谓之/縓)有坟起而又壤解之者(○郑氏曰坟壤润解也/○胡氏曰无块曰壤其)
 (性和缓特起曰/坟其性高燥)有旧为泽而今则渴竭者有本咸苦
 而又潟卤者有勃壤则粉解而粘者有埴垆则粘疏
 而不坟者(○胡氏曰土粘曰埴其性/胶固卑下曰垆其性次塥)有彊㯺则坚强
 而不和柔者有轻爂则轻脆而不厚重者凡此九等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093-0454b.png
 物其色知其性将以化之则随其所宜或用牛或用
 羊或用麋鹿或用貆狐或用豕犬或用麻蕡者(○易/氏曰)
 (八物皆以粪化草此则独以草化之耳○王氏曰粪/种以粪粪之唯用蕡非以粪而亦谓之粪者其用之)
 (也亦如以/粪粪之)皆可以变恶而美易瘠而肥
稻人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
十人徒百人
 薛平仲曰以三农生九谷言之则九谷之种皆民职
 之当事何独于稻人而命官哉盖下地之卑水之所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093-0454c.png
 钟水之势不达则稻之利不兴徐导其壅溢之势以
 致其稼穑之利夫盖有难为功者矣是又稻人之所
 特设必以上士居之
掌稼下地
 易氏曰职方氏辨九州之国皆有所宜之谷惟稻一
 种独宜于荆扬盖荆扬二州厥土惟涂泥乃沮洳下
 湿之地故言其谷宜稻此稻人所以掌稼下地(○李/嘉会)
 (曰稼下地必先治水而后治草者盖草生则地不见/草死则地益肥积之数次其上益高其根益密而积)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093-0454d.png
 (壅淤于水面乃可/种焉此稼泽之法)
以潴畜(敕六/反)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
水以浍写水
 易氏曰稻稼下地宜于水而巳然水所以养稼亦所
 以害稼使水之往来不穷而下地无旱潦之忧亦恃
 吾之所以治水者有其道耳○郑锷曰地之下者水
 之所聚当先为潴以畜水左传云规偃潴禹贡云彭
 蠡既潴谓畜水使不流(○王氏曰/待旱也)水内有所潴而外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093-0455a.png
 焉无防以止水之来无益地故又当为防以止之(○/王)
 (氏曰待/水也)将以动荡馀水使之行则为广深四尺之沟
 (○项氏曰稻宜下地民之食为多黍稷宜高小旱不/足患故专设下地之官潴畜之以防旱止之必有以)
 (行之故荡/之于沟)将均受其平地之水则为广深二尺之遂
 (○项氏曰行之必有所归故均之以遂之田首小沟/○王昭禹曰遂傅受诸潴而□之者也○郑康成曰)
 (遂田首受/水小沟也)将以弃水而去之则为小列而舍(○项氏/曰由遂)
 (而入田之畦畎则谓之列○贾氏曰先郑以舍为舍/去之舍后郑为止舍之舍下文浍是写去水则此舍)
 (为止水/于其中)将使水去之速则为广二寻深二仞之浍以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093-0455b.png
 写之使归于川(○项氏曰水于是会焉既处之必有/以去之故写之以浍浍田尾大沟去)
 (水者也○王昭禹曰浍/者通诸沟而□之川也)○黄氏曰水政蓄泄掌在稻
 人则以稻之所急也
以涉扬其芟作田
 王昭禹曰毁草为芟○郑康成曰作犹治也开遂舍
 水于列中因涉之扬去前年所芟之草而治田种稻
 (○黄氏曰草芟着土则复生故/以涉扬之草死田肥故曰作田)
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荑之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093-0455c.png
 郑康成曰殄绝也(○郑司农曰春秋/传曰芟爽蕴崇之)○郑锷曰稼于
 下地以去水为先若夫稼泽则法又不同泽者草之
 所生所以去草为先盛夏水热芟之夷之以水殄之
 草不生则地可稼○王氏曰夏以水殄草则以夏水
 如汤利以杀草也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贾氏曰水钟曰泽有水及咸卤皆不生草即不得芒
 种故云草所生(○李嘉会曰泽地草易生而害其种/种以芒练草或生焉则不至以害其)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093-0455d.png
 (种之/茂)○易氏曰芒种稻之有芒者
旱暵共其雩敛
 项氏曰旱暵则其雩祭之所敛以稻所急水者也
  愚案雩祭所敛必是下地所产卑湿之物须稻人
  以共
丧纪共其苇事
 郑康成曰苇以闉圹禦湿之物(○贾氏曰言禦水之/物则在棺下用之)
 ○王氏曰丧纪共其苇事苇生下地故也○曹氏曰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093-0456a.png
 泽宜于芒则有芒种之种旱急于雨则有雩祭之敛
 泽宜于苇则有丧纪之供古人于下地无一而有弃
 物矣
土训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
 薛平仲曰遂自草人稻人之官设而治地之事毕矣
 土训之地图诵训之方志凡其载九州之所有土物
 之所生风气之所宜于是乎为王训之以广其见闻
 然后制其赋而各因其有施其教而不易其俗其所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093-0456b.png
 关盖甚大也虽然二官皆以训为名明辨而启迪之
 开陈而敷宣之之谓也山川土田之宜风俗美恶之
 尚古今封域之所更历代圣贤之所迹彼其岸谷高
 深之异变封壤离合之异势先后之相禅盛衰之相
 代其必有故矣训之以图而事有可鉴训之以志而
 事有可稽则一人之所以奄方舆揽图籍于民上者
 其将兢业于此乎○曹氏曰土训诵训皆以训名官
 则其开广王心启沃君德其所关至不少也况当天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093-0456c.png
 子省方之时二官夹王车以从行于以备顾问进讽
 谏览今而思古即旧见而订新闻涉历愈深观省愈
 的天下之利害愈审斯其为训也岂寻常诵说之谓乎
 易氏曰此二官为王巡守设也且地图掌于司徒方
 志掌于外史更何与于此二官之职今土训总言天
 下之地图以诏地事之利害诵训分言天下之方志
 以诏观事之美恶非巡守而何然王者巡守四方虽
 万乘之尊仪卫严备无不顺适其所欲至于五方异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093-0456d.png
 气寒燠燥湿异候刚柔轻重异齐苟不为之精察其
 利害美恶则非臣子爱君之道故土训于诏地事之
 后为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诏地求者此
 以膳羞奉养为主也诵训于诏观事之后为之道方
 慝以诏辟忌以知地俗者此以次舍居处为主也二
 者既诏其慝则能精察其利害美恶然后膳夫庖人
 得以别其品掌次掌舍得以辨其宜二官实左右之
掌道地图以诏地事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093-0457a.png
 郑康成曰道说也说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宜告王
 以施其事也
 王昭禹曰其地异宜其民异数其谷异种王将制其
 职贡巡其封域而物之有无事之利害莫不知之则
 土训道地图诏地事与有力焉
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诏地求
 刘执中曰慝恶也恶风恶气恶水恶兽恶山恶路恶
 川皆为地慝而辨其所产之物有害于人者以豫诏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093-0457b.png
 于王○郑康成曰辨其物者别其所有所无原其生
 生有时也以此二者告王之求地所无及物未生则
 不求也(○林氏曰上有所求各以其所有则下之所/共易致宜于青者不宜于扬宜于豫者不宜)
 (于兖则土训之/诏地求可知)
 郑锷曰道地图以诏地事则以地形告使知地事之
 所宜道地慝以辨地物则以地气告使知地物之有
 毒原其生以诏地求则以地利告使知地物之所产
 ○曹氏曰凡地慝地物地求三者皆于训说之间而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093-0457c.png
 敷陈之则利害知所避就取予知所防闲
王巡守则夹王车
 郑康成曰巡守行视所守也天子以四海为守
  愚案必使土训夹王于巡守之时以其知四方土
  地之利害欤
诵训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
 郑康成曰能训说四方所诵习及人所作为久时事
 ○林氏曰土训之所训者土地之图诵训之所训者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093-0457d.png
 方志之书
掌道方志以诏观事
 郑锷曰方志如宋有宋志郑有郑志一方之志载其
 一方之事则凡一方之可观者具载于书道其方志
 则王有游如少昊之墟如大庭之库如殽之二陵相
 之帝丘之类王可问而知
 刘执中曰四方地里山川人物皆有其书以志之掌
 诵其书训其义从王有所观瞻而未知本末者则以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093-0458a.png
 其志诵训以诏之
掌道方慝以诏辟忌以知地俗
 项氏曰方慝其方言语动作所恶者以诏人君辟忌
 而勿言之勿为之恐惑人瞻听且不苟于言行也诏
 之者如是则地俗皆可知矣或曰方慝五方之气能
 使邪以病人者诏其起居饮食毋犯其所忌也然此
 说近于土事非方志也
 陆氏曰李巡曰兖信也徐舒也扬轸也荆强也豫舒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093-0458b.png
 也雍壅也冀近也(谓西河之间/情性相近)其论方俗之情性大
 槩如此盖民生天地之閒刚柔缓急系水土谓之风
 好恶趋舍随君之情欲谓之俗故太平之人仁丹穴
 之人智大蒙之人信崆峒之人武秦人尚气力先猎
 射燕人少思虑多轻薄此皆风使之然也吴楚之信
 巫重祀郑卫之亟会流淫魏之少恩生分周之高富
 下仕韩之椎剽燕之轻急齐之伪诈不情吴越之好
 剑轻死豳贵正信而尚礼器鲁重廉耻而尚礼义宋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093-0458c.png
 多君子而多稼凡此皆俗使之然也地高者宜黍稷
 下者宜稻麦山气多男泽气多女东南多丝纩西北
 多织皮先王于民因其地以施教顺其俗以施政山
 者不使居川泽者不使居中原居山者不以鱼鳖为
 礼居泽者不以鹿豕为礼骍刚之地粪种不以羊赤
 缇之地粪不以牛然后五方之民各安其性乐其业
 无偏蔽之患此大司徒土均载师土方土训诵训所
 以有功于天下也○曹氏曰凡方慝辟忌地俗三者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093-0458d.png
 皆于训说之间而敷陈之则醇厚之风可回而奇邪之
 俗可易
王巡守则夹王车
 王昭禹曰土训道地图诵训道方志王尝闻之矣巡
 守夹王车备王或质所闻王且见而知之矣
山虞每大山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
人徒八十人中山下士六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小山下士二人史一人徒二十人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093-0459a.png
 贾氏曰山林皆土地之事故在此
  愚案大者曰虞故山虞泽虞皆中士小者曰衡故
  林衡川衡皆下士然大山大泽大薮徒八十人小
  者皆徒二十人此等皆山泽之民有斩伐之事则
  共其役事已则还受职于山泽何尝有厚禄以养
  之王氏以山川林麓泽薮所出之富足以禄此徒
  非也
 薛平仲曰山泽天地之藏财用之渊国家之所资者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093-0459b.png
 厚民生之所赖者众如使括而归之于上适以开斯
 民竞利之心纵而委之于下重以启斯民忘本之念
 是以先王为之虞焉以虞度之以严其法也为之衡
 焉以权衡之以平其政也民知利之为可资而不知
 利之为可饵则土物爱而厥心臧教化之端孰切于此
 陈及之曰周礼有颁田法而山泽未尝颁之民太宰
 以九职任万民乃有虞衡以作山泽之材则知畿内
 山泽皆官物也特置虞衡之官以掌之分山林川泽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093-0459c.png
 为上中下三等而设官有多少之异却令山泽之农
 以时入山林川泽入山林者供薪蒸木材入川泽者
 共川泽之奠以当邦赋然则周制何以不颁之民而
 乃设官以掌之民自有之则有田不耕趋末者众矣
 今也设官以掌使旁近之民以时而入又俾各供所
 有以当邦赋则上之政令有制而下之取有节
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
 贾氏曰案下文林自有衡官掌之彼是竹木生平地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093-0459d.png
 者此是山内之林也○易氏曰山有虞林有衡此兼
 言掌山林之政令者以林衡受法于山虞也所受之
 法即所守之厉禁○林氏曰为之厉则别其地以为
 之限为之守则命其人以为之守为之禁则设其法
 以为之禁养之有道取之有时用之有礼则贪残之
 民不得以暴天物矣
 李景齐曰利之出于山林川泽者先王与民共之而
 周礼皆有禁焉何也盖利之所在人所竞趋官不为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093-0460a.png
 之守禁则纷争力夺何时而巳虽山林川泽各置虞
 衡之官而有以示其禁焉则兼并者不得逞而其利
 可以均及于民矣(○王昭禹曰文王治岐泽梁无禁/盖商之末世犹凶年也以荒政拯)
 (之而巳成王周公之时/苟不禁之谓之无政矣)
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
 郑康成曰阳木在山南者阴木在山北者冬斩阳夏
 斩阴坚濡调(○曹氏曰日之所在木必坚刃可用故/仲冬仲夏之斩木为材者必相其山之)
 (南/北)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093-0460b.png
 王氏曰考工记曰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
 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是故以火养其阴而齐
 诸其阳则毂虽敝不藃所谓阳木则稹理而坚者也
 所谓阴木则疏理而柔者也疏理而柔宜以火养则
 斩以仲夏使盛阳暴之与火养同意阴木如此则阳
 木斩以仲冬宜矣(○王昭禹曰斩阳木必以仲冬以/水之盛气养其坚则齐诸其阴也)
 (斩阴木必以仲夏以火之盛气养其柔以齐诸其/阳也如此则坚者不失倔强柔者不失于弱矣)
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093-0460c.png
 贾氏曰服谓牝服即车平较皆有凿孔以轸子贯之
 所以谓之牝服耜谓耒耜随曲长六尺六寸车人所
 造二者皆须坚韧故斩季材少木为之(○王氏曰季/标枝也盖因)
 (其材而/揉焉)时即上文仲冬仲夏之时(○王昭禹曰夫财/美工巧然而不良)
 (则不时不得地气也故以仲冬斩阳木以仲夏斩阴/木凡服耜斩季材因天时以养材因天材以养气然)
 (后工之/巧行焉)
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
 郑康成曰时斩材斩材之时也有期日入出有日数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093-0460d.png
 为久尽物(○王昭禹曰草木零落斩木之时使终是/时而斩之则将贪取而尽物故令之以时)
 (又期之以日有/期日则节其时)
凡邦工入山林而抡材不禁
 曹氏曰邦工朝廷之梓匠○郑康成曰抡犹择也○
 贾氏曰上文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坚韧之极时
 但国家须材不在冬夏故此邦工入山林不禁又不
 言时节须即取之足故也
春秋之斩木不入禁
卷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093-0461a.png
 贾氏曰上文据国家使工择木故非冬夏亦得入山
 林此据万民取木故十月入山林春秋斩木不入禁
 斩四野之木可也虽斩四野未至于三月亦不得伐
 桑柘故月令季春云无伐桑柘(○曹氏曰抡材虽不/禁而春秋之不可斩)
 (材则自/有禁也)
凡窃木者有刑罚
 郑康成曰窃盗也○刘执中曰谓厉禁之内○王昭
 禹曰窃木者有刑罚然后厉守禁令莫敢犯焉(○曹/氏曰)
卷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0093-0461b.png
 (天之生物有限人之用物无穷若荡然无制暴殄天/物则童山竭泽何所不至刑罚之施至是不得不行)
若祭山林则为主而修除且跸
 郑康成曰为主主辨护之(○贾氏曰辨护者谓供时/用相礼仪○项氏曰山虞)
 (山神之所依也/故使之主祭焉)修除治道路场坛(○王氏曰修修祭/事除除地为墠)
 ○王氏曰跸止人犯其祭虞主山林掌其政令且为
 之厉禁也
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及弊田植虞旗于中致禽而
(如志/反)
卷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0093-0461c.png
 郑康成曰莱除其草莱(○贾氏曰谓于防南拟教战/之处芟去草莱南北二百五)
 (十步东西步数虽未闻广狭可容六军三三而居一/偏○或曰舜使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鸟兽之)
 (害人者消则虞人因田猎而莱/山泽者亦以除民之害故也)弊田田止也山虞有
 旗以其主山得画熊虎其仞数则短也(○贾氏曰礼/纬旌旗之杠)
 (天子九仞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若军吏是卿/大夫则杠长五仞今山虞虽有熊虎为旗仞数则短)
 (宜三/仞)田止树旗令𫉬者皆致其禽而校其耳知𫉬数
 也(○贾氏曰以听乡任/左故皆取左耳也)
 易氏曰大田猎者天子亲行之礼莱山田之野则联
卷二十七 第 22b 页 WYG0093-0461d.png
 于大司马之职弊田植旗则兽人所谓令禽注于虞
 中是已致禽而珥珥如小子珥于社稷之类田毕而
 祭也郑氏谓珥当为衈取其左耳以效功故曰衈盖
 取字之偏旁以为左耳其说未为不善如肆师小子
 羊人言祈珥郑氏亦曰珥当为衈羽牲曰衈且引杂
 记之言成庙则衅之与此效功之言不同人取左耳
 为毛牲谓羽牲曰衈之文自相背驰况大司马言致
 禽以祀祊致禽馌兽于郊皆行祭礼于致禽之后不
卷二十七 第 23a 页 WYG0093-0462a.png
 应致禽之后方取左耳以效功刘执中释肆师之职
 曰珥当为弭字之误也弭谓小祝之弭兵灾盖田猎
 所以训兵弭兵灾正田猎之事肆师于狩之日涖卜
 来岁之戒亦弭兵灾之意义见肆师祈珥说
 曹氏曰祭祀田猎凡有关于山林者皆使山虞掌之
 既身为之主以示神之所依又修除且跸以肃其坛
 墠之所既莱其田以开其可阵之地又植旗弭禽以
 示其田猎之当止一则以敬鬼神之森列凡一木斩
卷二十七 第 23b 页 WYG0093-0462b.png
 伐不敢分幽明为异观一则以蒐猎为不得已故于
 驱驰逐利之祭不敢使众欲无所限节先王于林木
 一物其谨重如此非仁矣乎
林衡每大林麓下士十有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
百有二十人中林麓如中山之虞小林麓如小山之虞
 郑康成曰衡平也(○曹氏曰官以衡名惟欲其权/衡之平耳有所偏重则非平矣)
 林麓之大小及所生者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
 贾氏曰山虞尊使中士为官首下士为之佐林衡卑
卷二十七 第 24a 页 WYG0093-0462c.png
 故下士为官首胥徒多于山虞者以林麓在平地盗
 窃材木者多故须巡行者众(○刘执中曰胥徒增多/于山虞者麓在山下养)
 (材为多共国者众则用之者/倍去民为近则其守为劳)
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
 项氏曰山虞掌其政令衡巡察之而巳(○王氏曰林/之政山虞掌)
 (之林衡掌其巡之禁令而已泽之政泽虞掌之川衡/掌其巡之政令而已然则林衡正于山虞者也川衡)
 (正于泽/虞者也)巡之则知其守而均平之使各得其宜
 郑康成曰平其守平其地之民守林麓之部分
卷二十七 第 24b 页 WYG0093-0462d.png
 王氏曰泽虞言使其地之人守其财物而林衡不言
 林衡言平其守而泽虞不言互见也
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
 项氏曰以时会计林麓之繁耗而赏罚守者
若斩木材则受法于山虞而掌其政令
 郑康成曰法万民入出时日之期○贾氏曰山虞官
 尊故设之林衡若斩木材期于虞边受焉○王昭禹
 曰山林之政令林衡不得掌之其斩木材之政令而
卷二十七 第 25a 页 WYG0093-0463a.png
 已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斩木之法也服耜斩季
 材万民时斩材斩材之法也(○曹氏曰山虞以时斩材/而林衡则受法于山虞)
 (以严其戒一有不平则计其/守者之功过而赏罚之矣)
川衡每大川下士十有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
有二十人中川下士六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小
川下士二人史一人徒二十人
 郑康成曰川流水也禹贡曰九川涤源○贾氏曰官
 及胥徒多者以其川路长远巡行劳役故也
卷二十七 第 25b 页 WYG0093-0463b.png
掌巡川泽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舍其守犯禁者执而
诛罚之
 郑康成曰舍其守者时案视守者于其舍申戒之(○/刘)
 (执中曰时谓獭祭鱼之后则舍其守禁以纵万民渔/焉不平其守则渊潜不可得以遂性不舍其守则鲜)
 (食不可得/以养民)
 刘执中曰犯禁谓以数罟入于污池非时取鱼鳖者也
 王氏曰泽亦必如此而不言亦互见也
祭祀宾客共川奠
卷二十七 第 26a 页 WYG0093-0463c.png
 郑康成曰川奠笾豆之实鱼鱐蜃蛤之属○王氏曰
 共川奠共川物之奠也不言物以泽虞见之
泽虞每大泽大薮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
胥八人徒八十人中泽中薮如中川之衡小泽小薮如
小川之衡
 郑康成曰泽水所钟水希曰薮禹贡曰九泽既陂尔
 雅有八薮
 贾氏曰案郑诗云叔在薮火烈具举举薮明知无水
卷二十七 第 26b 页 WYG0093-0463d.png
 又尔雅薮在释地篇故知水希曰薮若职方泽薮曰
 具区之类及毛传云薮泽皆为一者以其有水则为
 泽无水则为薮元是一物
 又曰用中士尊于川衡者以泽中之所出物多也
掌国泽之政令为之厉禁使其地之人守其财物
 贾氏曰案上山虞林衡川衡皆不言国独泽虞云国
 泽者文有不同皆互见(○李嘉会曰泽属乎国惧民/因地以致争今海之沙岸湖)
 (之陂渚凡利入之厚无不租/税于官而后渔焉此之谓也)
卷二十七 第 27a 页 WYG0093-0464a.png
 王氏曰使其地之人守其财物则人自为守所以泽
 虽大莫或害其养蕃
以时入之于玉府颁其馀于万民
 黄氏曰国泽为有皮角珠贝非民所得有者故以时
 入于玉府而颁其馀
 郑康成曰入之以当邦赋○刘执中曰时取之有时
 泽薮之利非民田之正税故入于玉府以供王之好
 赐然玉府有常数也
卷二十七 第 27b 页 WYG0093-0464b.png
 王氏曰山林川泽皆有财物帷泽入于玉府者泽物
 最小也所以自养取薄所以养人从厚夫是之谓王
 德又颁其馀于万民则虽泽物亦不尽利○黄氏曰
 菱芡苇蒲与民共之(○刘执中曰谓令其守发其厉/俾万民雉兔者往焉刍荛者往)
 (焉渔猎者往焉期日既满则复其厉禁所以长育蕃/阜俾之生生而不穷故曰薮牧养蕃鸟兽则山薮无)
 (物不遂/其性)
凡祭祀宾客共泽物之奠
 郑康成曰泽物之奠亦笾豆之实芹茆菱芡之属
卷二十七 第 28a 页 WYG0093-0464c.png
丧纪共其苇蒲之事
 郑康成曰苇以闉圹蒲以为席
若大田猎则莱泽野及弊田植虞旌以属禽
 王氏曰泽野所谓薮也
 郑康成曰泽虞有旌以其主泽泽鸟所集故得注析
 羽(○王昭禹曰山虞以旗致禽则熊虎山/物也泽虞以旗属禽则鸟羽泽物也)
 贾氏曰云属禽者谓百姓致禽讫虞人属聚之别其
 等类每禽取三十焉若然则致禽与属禽不同而郑
卷二十七 第 28b 页 WYG0093-0464d.png
 云属禽犹致禽者郑互见为义(○王氏曰或言致禽/或言属禽则皆致而)
 (属之不言珥/以山虞见之)
     总论
 易氏曰有政令有禁令禁令即政令之所禁者也山
 林之政令山虞专掌之国泽之政令泽虞专掌之林
 衡川衡特巡山林川泽之禁令而已是林衡正于山
 虞川衡正于虞衡然林衡列于山虞之后川衡列于
 泽虞之前者以山林川泽为序也山虞物为之厉而
卷二十七 第 29a 页 WYG0093-0465a.png
 为守禁泽虞为之厉禁使其地之人守其财物林衡
 川衡之所谓平其守者平此者也山虞以时入木材
 而令万民时斩材而林衡之斩木材则受山虞之法
 泽虞以时入财物于玉府颁其馀于万民而川衡则
 以时舍其守山泽之利与民共之者也林衡正于山
 虞故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川衡正于泽虞故犯禁
 者执而诛罚之平其守者之守其禁也若夫大田猎
 之日虞人莱所田之野为表百步此山虞泽虞之职
卷二十七 第 29b 页 WYG0093-0465b.png
 林衡川衡无与焉山虞以旌致禽而泽虞以旌属禽
 者以熊虎之象宜于山而鸟羽之饰宜于泽也兹其
 辨尔
 陈君举曰古者金玉之所出皆掌之王官侯国不得
 擅而有也关讥所禁皆归之公上侯国不得擅而私
 也是以名山大泽畿外不以封列土之诸侯畿内不
 以颁禄仕之王臣皆天子使吏治之而纳其贡赋诸
 侯自食税田之外馀不敢过而问焉盖先王不以予
卷二十七 第 30a 页 WYG0093-0465c.png
 诸侯之意所以抑制其强而防闲其侈心也考之周
 礼凡山泽之数司书掌之以计吏治山泽之赋大府
 掌之以待邦用九州之川浸山薮职方掌收天下之
 图而诸侯无所𨽻焉至于伯禽侯于东鲁而锡之山
 川乃天子之加赐是固异恩而非可以例观也人谓
 周制山林川泽有虞衡之官为之厉禁疑若专利于
 上而无遗利在民矣考之山虞令万民时斩材有期
 日未尝不与民共之而有司特禁其过不使戕贼而已
卷二十七 第 30b 页 WYG0093-0465d.png
 泽虞则使人守其财物以时入于玉府则实为民守
 之王官特以其赋入于玉府而推本先王领于王官
 之意盖使侯国不得以障管云尔非不知与民共财
 也周德既衰凡王国所恃者诸侯皆得专利之齐干
 山海之藏晏子告之以山泽各有所守不可为也是
 犹知守先王之法至于桃林之塞古函谷也晋守之
 郇瑕之地古解池也晋实有之凡天子之塞邑皆不
 领于王官而惟私意是取春秋之作于郑不系虎牢
卷二十七 第 31a 页 WYG0093-0466a.png
 于卫不系楚丘其类非一盖所以别天下之重虑侯
 国擅而兼之也自秦殚天下之财赋归之公上凡山
 泽陂池之赋皆为天子私藏而汉制属之少府以供
 养天子然初制疏阔山海之在吴者得以铸钱煮盐
 而因以成七国之祸至武帝之时凡五岳尽在天子
 之郡而不𨽻诸侯而郡国亦置盐铁官以𨽻司农湖
 官云梦官凡郡有山泽之处皆使置吏掌之诸侯惟
 食租税而巳虽曰抑制诸侯之强而先王不尽利以
卷二十七 第 31b 页 WYG0093-0466b.png
 遗民之意荡然无复存矣
迹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贾氏曰掌邦田之政亦是地事故在此○王氏曰名
 曰迹人以迹知禽兽之处而后可得田而取矣
 薛平仲曰自虞衡有以司山泽之藏则山泽所出非
 民生日用之常者先王盖不以轻动斯民之心非国
 家经用之宜者先王亦不以强抑斯民之心故从禽
 可欲也而田猎之禁则有迹人以掌之宝货可欲也
卷二十七 第 32a 页 WYG0093-0466c.png
 而金玉锡石之禁则有卝人以掌之夫然后自角人
 至于掌蜃其取诸山泽之农者皆以当邦赋之政令
 夫自太宰之九职言之其所以任山泽之农者盖如
 彼而所以取山泽之赋者则如此既已使民之不贪
 而又使民之易从此先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
 使居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其教化则流行乎中矣
掌邦田之地政为之厉禁而守之
 郑康成曰田之地若今苑也○贾氏曰迹人主迹禽
卷二十七 第 32b 页 WYG0093-0466d.png
 兽之处有禽兽处则为苑囿以林木为藩篱使其地
 之人遮厉守之
 王氏曰邦田无地则鸟兽无所生有地而无政则其
 生不能蕃息虽有政不为厉禁以守之则侵地盗物
 所以干有司者众矣虽为厉禁以守之然雉兔者往
 焉亦弗禁也
 易氏曰邦田常田也田之义有三大田之时虞人莱
 所田之野教民以战陈之事天子为之乘革路建太
卷二十七 第 33a 页 WYG0093-0467a.png
 常见于司马者是也其次牧畜于囿设囿游之禁以
 时取其兽而不废乎祭祀宾客之用天子为之载斿
 车之旌见于囿人者是也若夫邦田之地政非囿人
 所禁之囿亦非大司马所莱之野平田之地迹其鸟
 兽之所萃者谓之迹人迹人掌其地政则为之厉禁
 以守之当邦田之时天子为之载木路巾车言木路
 以田是也(○杨氏曰邦田之地自天子至诸侯大夫/时田之所故天子杀则下大緌诸侯杀则)
 (下小緌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先王/山林川泽皆有厉禁况邦田之地乎惟以时入则不)
卷二十七 第 33b 页 WYG0093-0467b.png
 (禁如獭祭鱼然后/渔人入泽梁之类)
 曹氏曰太宰九职任民四曰薮牧养蕃鸟兽养蕃之
 任有二祭祀宾客之供囿人掌之其曰囿游之兽禁
 又曰牧百兽则牧是也蒐苗狝狩之所取迹人掌之
 其曰掌邦田之地政为之厉禁而守之则薮是也兽
 而可牧不过羊豕六畜之类取于囿足以供矣若田
 猎之兽非可以常兽牧之其地之广将以备教兵之
 用不可以比于囿其兽之多非林薮之深茂不能养
卷二十七 第 34a 页 WYG0093-0467c.png
 蕃于其中不为之厉禁则兽之奔轶四出不能遂其
 蕃息之性他日无以供田猎之取则于教战之典为
 有阙矣故凡邦田之地尽使迹人大为之防而为之
 厉禁焉而后踪迹以取之非若囿而牧之可以随取
 而得也
凡田猎者受令焉
 郑康成曰令谓时与处也○项氏曰令之以所取之
 法○贾氏曰其受令者谓夏官主田猎者(○易氏曰/受迹人之)
卷二十七 第 34b 页 WYG0093-0467d.png
 (令则不至/于罢民力)
禁麛卵者与其毒矢射者
 刘迎曰麛卵庶禽之胎也皆不中杀之物毒矢毒弓
 矢以攻兽也所谓喂兽之药先王仁及禽兽岂专以
 生之为事哉取之而中于用则何恶于取杀之而得
 其死则何害于杀(○王昭禹曰禁麛卵者生之以/其时禁毒矢者杀之以其礼)
 王氏详说曰迹人所谓禁麛卵与毒矢者一年之中
 未始不禁月令禁麛卵于孟春非孟春则不禁矣禁
卷二十七 第 35a 页 WYG0093-0468a.png
 喂兽于季春非季春则不禁矣是三百六旬之中禽
 兽之得幸免者三十日耳则知周之与秦法意远矣
卝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贾氏曰金玉出于地故在此○郑康成曰卝之言矿
 也金玉未成器曰矿○易氏曰金玉之函于石者谓
 之卝取玉则破卝而得取金则煅卝而成怪石黄金
 非卝所出总名以卝人者举其类言之(○刘执中曰/石而函金银)
卷二十七 第 35b 页 WYG0093-0468b.png
 (者谓之卝卝或又函于石中必穿石而后见煅之以/火则金石分焉而金多产于土中或杂于沙中今邕)
 (州之西南䏍山生竹皆方其下有黑石方如骰子中/必函铜谓之块金石其土中有金或块登数两者耕)
 (种其田者多𫉬焉白金之卝多函于中夜/有光如疋者其气也民多宿于山以候之)
 郑锷曰宝货所在不设官以守则豪族巨室擅发地
 藏而利权不归于公上后世坑冶之官原起于此
掌金玉锡石之地而为之厉禁以守之
 郑康成曰锡鈏也○贾氏曰为之厉禁亦谓使其地
 之民遮护守之(○刘执中曰全地/之道以养五行)○易氏曰天地之
卷二十七 第 36a 页 WYG0093-0468c.png
 宝生于山泽金玉锡石之贵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先
 王不尽以予民设之官为厉禁以守之非私之也上
 以资邦用下以使斯民之弃末厚本而已
若以时取之则物其地图而授之
 王昭禹曰天之财地之利盛衰消息不能常齐取之
 者适其盛衰消息之时也○郑康成曰物地占其形
 色知咸淡也(○郑锷曰物其地则视/其土色以别其所产)授之教取者之
 处(○易氏曰使其/案图而取之)○曹氏曰物其地者乃示所当取
卷二十七 第 36b 页 WYG0093-0468d.png
 之处不使之广肆其锄凿也图而授之者乃示以所
 宜取之品色不使之纵意旁搜也
巡其禁令
 郑康成曰行其禁明其令○易氏曰利孔所在奸弊
 百出既禁之又令之又从而巡之(○郑锷曰巡其/禁令以防窃取)
 后卝人取之而入于职金职金受之而入其金锡于
 为兵器之府入其玉石丹青于受藏之府所以待邦
 之大用玉府所以共王之玩好者也
卷二十七 第 37a 页 WYG0093-0469a.png
 
 
 
 
 
 
 
 
卷二十七 第 37b 页 WYG0093-0469b.png
 
 
 
 
 
 
 
 周礼订义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