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礼记义疏-清-高宗弘历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124-017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六
 曲礼下第二之一
  正义孔氏颖达曰案义与前篇同简策重多分为
  上下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奉本亦作捧同芳/勇反提徒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高下之节 孔氏颖达曰自此至
 则袭一节论臣所奉持及俯仰裼袭之节物有宜奉
卷六 第 1b 页 WYG0124-0179b.png
 持者有宜提挈者奉者仰手当心提者屈臂当带带
 有二朝服之带高于心深衣之带下于胁此谓深衣
 之带以古人恒著深衣故也 吕氏大临曰奉者承
 之以两手提者挈之以一手
 通论马氏睎孟曰古人以一威仪之肃慢为利害之
 所召一执玉之俯仰为祸福之所系则凡见于奉提
 操执行立屈伸之末者其可忽哉邾子执玉高其容
 仰子贡以为骄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君子以为礼者
卷六 第 2a 页 WYG0124-0180a.png
 执主器以高为贵执己器以下为敬也诗曰奉璋峨
 峨是奉者必高故言当心礼曰长者与之提携是提
 者必下故言当带
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
(绥依注/音妥)
 正义郑氏康成曰衡谓与心平上衡谓高于心弥敬
 也绥读曰妥妥之谓下于心 孔氏颖达曰此又明
 臣为君上提奉之礼执持也上高也衡平也凡衡有
卷六 第 2b 页 WYG0124-0180b.png
 二大夫衡视则面为衡此衡谓心也人之拱手当心
 天子至尊器不宜下故臣为擎奉皆高于心国君降
 于天子故臣为奉持器与心齐大夫又降于诸侯故
 其臣奉器下于心士卑故提之又在绥之下即上提
 者当带 方氏悫曰器因人而为贵贱自天子至于
 士贵贱各有等差故人愈贵而执器者愈恭焉
 存疑孔氏颖达曰凡常提物尚得当带今为士提物
 更在带下者士卑故厌降在下也
卷六 第 3a 页 WYG0124-0180c.png
 存异陆氏佃曰衡高七尺七寸中人八尺则所谓平
 衡与眉齐矣上衡又少高焉若今奉御食器上眉是
 也
 案衡平也心与手齐之谓朱子以上如揖下如授为
 平衡则衡之以心为准明矣陆以眉言未确郑谓绥
 下于心则提下于绥当带也孔谓更下于当带亦未
 确
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
卷六 第 3b 页 WYG0124-0180d.png
不举足车轮曳踵
 正义郑氏康成曰主君也克胜也如不克重慎之也
 操币圭璧尤重慎之尚左手尊左也车轮谓行不绝
 地 孔氏颖达曰此明奉持及手足之仪礼大夫称
 主此言主上通天子诸侯下含大夫为君者士则不
 然尊者之器其臣执之宜谨器虽轻小恒如重而不
 胜故孔子执圭如不胜上介执玉如重是也圭璧瑞
 玉也尚上也谓执持君器及币玉则右手在下左手
卷六 第 4a 页 WYG0124-0181a.png
 在上曳拽也踵脚后也执器行时不得举足但起前
 拽后使踵如车轮曳地行也
 通论方氏悫曰玉藻曰执龟玉举前曳踵士相见礼
 曰执玉者则唯舒武举前曳踵与此同意
 存异方氏悫曰左手不如右强尚左手则下右手可
 知尚左手所以为容下右手所以致力 吕氏大临
 曰人手利于用右以利用者在下防失坠也车轮曳
 地行步之慎也
卷六 第 4b 页 WYG0124-0181b.png
 案吉事尚左手凶事尚右手操币圭璧皆吉事故尚
 左如方吕说则当言必用右手非正义也
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
 正义郑氏康成曰君臣俯仰之节倚谓附于身小俛
 则垂大俛则委于地 孔氏颖达曰此明授受时礼
 立倚也佩玉佩也带佩于两边臣身宜偻折如磬之
 背故云磬折也身既偻折则所带之佩从两边出悬
 垂于前也君若直立而佩倚于身则臣宜曲折故佩
卷六 第 5a 页 WYG0124-0181c.png
 垂于前君若折身而佩垂则臣身当弥曲故佩委于
 地然必待君偻而后臣曲者亦授立不跪之义也
 吕氏大临曰凡授受者尊卑皆磬折故垂佩也然臣
 当加恭于君故有佩倚佩垂佩委之差
 通论马氏睎孟曰玉藻曰足容重手容恭立容德又
 曰立容辨卑毋谄曲礼曰立如齐则自奉者当心以
 至尚左手者手容恭也行不举足车轮曳踵者足容
 重也磬折垂佩者立容德而辨卑如齐也(案手容恭/足容重者)
卷六 第 5b 页 WYG0124-0181d.png
 (君子之常此则尤重慎之立容德亦君子之常/此又视君以为节所谓立容辨也马说微混)
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藉在夜反/裼星历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裼袭文质相变耳圭璋特而袭璧
 琮加束帛而裼(孔疏熊云圭璋特以下明宾主各自/为裼袭谓朝时用圭璋特宾主俱袭)
 (行享时用璧琮加/束帛宾主俱裼) 孔氏颖达曰凡衣近体有袍襗
 之属其外有裘夏则衣葛其上有裼衣裼衣上有袭
 衣袭衣之上有常著之服则皮弁服之属也掩而不
 开谓之袭若开此皮弁服及中衣左袒出其裼衣谓
卷六 第 6a 页
 之裼 贾氏公彦曰凡服四时不同冬衬身襌衫又
 有襦裤襦之上有裘裘有裼衣裼衣之上又有上服
 皮弁祭服之等见裼衣者谓袒衿前上服见裼衣也
  刘氏彝曰此直谓朝聘时耳圭璋璧琮琥璜皆玉
 也执璧琮琥璜则与帛锦绣黼同升所谓有藉则裼
 礼差轻尚文也执圭璋则特达所谓无藉则袭礼方
 敬尚质也 陆氏佃曰藉若璧藉以帛琮藉以锦云
 尔非缫藉也大行人曰公缫藉九寸侯伯缫藉七寸
卷六 第 6b 页
 若此者缫藉也小行人曰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
 以黼若此者藉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藉藻也有藻为文裼见美亦文无
 藻为质袭充美亦质 孔氏颖达曰凡执玉时必有
 其藻以承于玉若见美之时必垂藻两端执玉之人
 去体上外服以见在内裼衣充美之时承玉之藻不
 使下垂屈而在手执玉之人掩其上服袭盖裼衣又
 曰上公享王圭以马享后璋以皮皮马不上堂惟特
卷六 第 7a 页
 有圭璋圭璋是宝物不可露见必以物覆袭之故云
 圭璋特而袭侯伯子男享天子璧以帛享后琮以锦
 既有帛锦承玉上唯用轻细之物蒙覆以裼之故云
 璧琮加束帛而裼云亦是者非但人有裼袭玉亦有
 裼袭之义此皇氏说藉玉之藻郑注觐礼以韦衣木
 广袤如其玉之大小天子以五采画之诸侯三采子
 男二采其卿大夫亦二采既画韦衣于板上又有五
 采组绳以为系其组上玄为天下黄为地长尺无事
卷六 第 7b 页
 但系玉有事则垂之以为饰若板之藻藉则常有今
 言无者据垂之也其垂藻之时则须裼屈藻之时则
 须袭又曰凡享时其玉皆无藉藻故崔灵恩曰初享
 圭璋特故有藻馀则束帛加璧既有束帛不须藻
 辨正朱子曰郑说两义词太简略指不分明疏家
 所引皇氏熊氏说始以屈垂言之但所云今言无者
 据垂之也乃与经文及所说上下文俱相反疑据字
 下脱一不字至于圭璋璧琮之义则皇氏为失又所
卷六 第 8a 页
 引崔灵恩云璧琮既有束帛则不须藻似亦牴牾疑
 璧琮虽有藻而屈之当为无藉特以加于束帛故从
 有藉之列而执者裼耳其陆氏但取注后说亦似有
 理
 案有藉无藉之说有三圭璋特束帛加璧一也屈缫
 垂缫二也以物覆袭三也圭璋特之说又有二朝聘
 天子以圭后以璋一也享时六币圭以马璋以皮二
 也以物覆袭之非朱子已详之矣据朱子以璧琮屈
卷六 第 8b 页
 缫为无藉因加帛而从有藉之列是仍不计缫之垂
 屈而计帛之有无也况据聘礼贾人取圭授宰宰取
 圭授上介使者执圭反命俱曰垂缫而不闻其裼宰
 执圭授使者上介受圭出授贾人执圭授宾执璋反
 命俱曰屈缫而不闻其袭若以上介不袭注盛礼不
 在已之说解之则使者反命垂缫不裼岂亦得委之
 盛礼不在已耶故陆氏取郑后说朱子是之至朝聘
 及享用圭璋者则当袭享用璧琮者则当裼以聘礼
卷六 第 9a 页
 准之自明也 又裼袭之说孔谓裼衣上有袭衣袭
 衣上有皮弁服之类贾谓裼衣上有皮弁服之类疑
 贾得之盖弁服祭服皆直领领之内有左右二衽各
 屈其衽于内则露裼衣为见美衽左右交则不见裼
 衣为充美耳若另有一袭衣则由裼而袭必先释礼
 衣加一袭衣复加礼衣由袭而裼亦必先释礼衣去
 此袭衣仍反礼衣设一更衣之次乃可而礼无文也
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大夫不名世臣侄娣士不名家相
卷六 第 9b 页
长妾(侄丈节反字林丈一反娣大/计反相息亮反长丁丈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虽贵于其国家犹有所尊也卿老
 上卿也世臣父时老臣 孔氏颖达曰此一节总明
 称谓之事世妇谓两媵次于夫人而贵于诸妾诸侯
 虽贵犹宜有所敬不得呼卿老世妇之名侄妻之兄
 女娣妻之妹从妻来为妾也大夫不得呼世臣及贵
 妾名也家相谓助知家事者长妾妾之有子者士不
 得呼此二等人名也 熊氏安生曰士有一妻二妾
卷六 第 10a 页 WYG0124-0184a.png
 言长妾者当谓娣也 应氏镛曰古者立国必有世
 家大族且有世臣大老人君常宠异而尊礼之所以
 存忠厚养恭敬也国之卿老家之世臣士之家相尊
 卑不同而辅赞则一敬之而不名所以示外之有所
 统也若夫内助之贤而旧者如世妇侄娣长妾虽其
 分不敌于女君其贵实隆于诸御敬之而不名所以
 示内之有所统也内外有所敬而不名则受其所敬
 者莫不竭其忠而尽心睹其可敬者莫不知所畏而
卷六 第 10b 页 WYG0124-0184b.png
 禀命然后国政家事有所统一而缓急有所倚重矣
 通论吕氏大临曰古者幼名男子冠而字女子笄而
 字所以别长幼也君之于臣妾虽冠笄亦名惟臣妾
 之长者不名所以别贵贱也卿老世臣家相皆其贵
 臣也世妇侄娣长妾皆其贵妾也均臣妾也特异其
 贵者以礼敬之不敢慢也卿老者即上大夫卿也自
 天子至于士其臣之贵者皆称老记曰五官之长曰
 伯其摈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自称于诸侯曰天子
卷六 第 11a 页 WYG0124-0184c.png
 之老列国之大夫使于诸侯自称曰寡君之老又诸
 侯使卿吊于他国辞曰一介老某相执綍此天子诸
 侯之臣称老者也
 馀论孔氏颖达曰大夫不世爵此有世臣者子贤袭
 父爵者也
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大夫士之子不敢自
称曰嗣子某不敢与世子同名
 正义郑氏康成曰君大夫天子大夫有土地者不敢
卷六 第 11b 页 WYG0124-0184d.png
 称曰余小子辟天子之子未除丧之名大夫士之子
 亦辟其君之子未除丧之名(吕氏大临曰君大夫为/天子大夫有土地者其)
 (说虽不经见然此章立文之意义当然也盖辟嗣天/子者必天子大夫之子辟嗣诸侯者必诸侯大夫之)
 (子/也)不与世子同名辟僭效也其先之生则亦不改(孔/疏)
 (案榖梁昭七年传云何为君臣同名君子不夺人亲/之所名重其所由来也是臣先名君后名同之臣不)
 (改也又案杂记云与君之讳同则/称字若先生与世子同名亦当然) 孔氏颖达曰此
 已下明孝子在丧摈者接对宾客之辞大夫士之子
 诸侯之大夫士之子也世子谓诸侯之适子也
卷六 第 12a 页
 通论马氏睎孟曰诗曰嗟予小子书曰眇眇予末小
 子皆天子未除丧之称也盖天子域中之大故必谦
 以小子诸侯有继世之礼故必命以嗣此在下者所
 以必辟之也礼诸侯在凶服曰适子孤春秋传曰在
 丧公侯曰子仪礼士丧服曰哀子某是国君与士之
 所自称者如比而已然则春秋之例踰年称公何耶
 盖以臣民之心不可一日无君故踰年称公以孝子
 之心三年不忍当故三年称子卫宣公未葬而嗣子
卷六 第 12b 页
 称侯非礼也晋有小子侯僭礼也
 存疑孔氏颖达曰焦氏问案春秋君在称世子君薨
 称子某既葬称子无言嗣子某者又大夫之子当何
 称张逸答曰此避子某耳大夫之子称未闻案称嗣
 子某或殷礼也(案殷礼称嗣/子某未确) 王氏安石曰君大夫
 之子国君及大夫之子也
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正义郑氏康成曰射者所以观德惟有疾可以辞也
卷六 第 13a 页
 (孔疏士既升朝必宜有德若不能则是/素餐之辱兼辱君不知人误用已也)使士射谓以
 备耦也(孔疏大射君与宾耦卿大夫自相耦又有士/御于大夫又司射誓耦卑者与尊者为耦不)
 (异侯是士得/备预为耦)忧或为疾 孔氏颖达曰某有负薪之
 忧此称疾之辞也某士名也负担也大樵曰薪诗云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庶人子负薪今士云者谦辞
  黄氏震曰忧言有疾而忧无力担薪
 通论吕氏大临曰男子生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
 言射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不能射者男子耻之可
卷六 第 13b 页
 以疾为辞而不可以不能辞也 马氏睎孟曰先王
 之时相尚以射如此庸讵有士不能乎所谓不能者
 非不能也不善于此而已
 案大射比耦告之命之皆由司射士耦于大夫亦司
 射命之其得与于比即君使之也
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礼尚谦也不顾望若子路率尔而
 对 孔氏颖达曰谓多人侍而君子有问若指问一
卷六 第 14a 页 WYG0124-0186a.png
 人则一人直对若问多人则侍者当先顾望坐中或
 有胜已者宜前而已不得率尔先对也 吕氏大临
 曰不顾望而对则如恐人之先已若有所争然 方
 氏悫曰顾于后有所省望于前有所瞻 应氏镛曰
 顾望者从容详审有察言观色之意言不轻发必当
 其可非但谦逊而已
 案不顾望而对则未见颜色而言矣疑所重在君子
 而同侍者次之
卷六 第 14b 页 WYG0124-0186b.png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
如其国之故谨脩其法而审行之
 正义郑氏康成曰求犹务也不务变其故俗重本也
 谓去先祖之国居他国者其法谓其先祖之制度
 孔氏颖达曰此一节论臣去本国行礼之事俗者本
 国礼法所行不务变之从新也 张子曰行礼不求
 变俗于新国旧俗之法虽未尽善不遽矫变之也盖
 怀旧君之恩义不变父母邦之旧法也
卷六 第 15a 页 WYG0124-0186c.png
 通论熊氏曰王制云脩其教不易其俗又左传定四
 年封鲁因商奄之民封康叔于殷墟启以商政封唐
 叔于夏墟启以夏政皆因其旧俗也盖人君务在化
 民因其旧俗往之新国不须改也 孔氏颖达曰祭
 祀之礼不变即夏立尸殷坐尸周旅酬六尸及先求
 阴阳牺牲骍黑之属也居丧之服如殷虽尊贵犹服
 旁亲周则以尊降服哭泣之位如殷不重适以班高
 处上周世贵正嗣孙居其首皆如其国之故谓故俗
卷六 第 15b 页 WYG0124-0186d.png
 也举此三条馀冠昏之属从可知 马氏睎孟曰从
 俗礼也变俗亦礼也求变俗非礼也君子之于俗可
 则从否则变宜从而变则为乱常宜变而从则为泥
 俗周礼本俗六以安万民易在革则去故在鼎则取
 新岂故拂民以求变俗哉凡因彼而已君子之不求
 变俗多矣特言祭祀居丧哭泣之位者以人情于此
 尤不忍变故也
 案不求变俗矣又曰谨脩而审行则其不忘本国中
卷六 第 16a 页 WYG0124-0187a.png
 仍自有道处之与生今反古者不同夫是之谓君子
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兄弟宗族
犹存则反告于宗后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
诏于国唯兴之日从新国之法
 正义郑氏康成曰三世自祖至孙踰久可以忘故俗
 而犹不变者爵禄有列于朝君不绝其祖祀复立其
 族若臧纥奔邾立臧为矣诏告也谓与卿大夫吉凶
 往来相赴告也若兄弟宗族犹存谓无列无诏者反
卷六 第 16b 页 WYG0124-0187b.png
 告亦谓吉凶也宗后宗子也兴谓起为卿大夫从新
 国之法谓故国与己无恩 孔氏颖达曰此以下明
 在他国而得变俗者去国谓被黜兄弟宗族谓本国
 之亲宗后大宗之后也已于本国无列无诏然未仕
 新国宗族犹存兄弟尚在已有吉凶当反还告宗适
 不忘本也若本国无列无诏而今始仕新国者所行
 礼悉改从新也 方氏悫曰以传统而为后故谓之
 宗后夫于朝犹有列于国犹有诏于家犹有宗与族
卷六 第 17a 页 WYG0124-0187c.png
 则彼所以待我者恩好犹未绝也如之何其遽绝之
 反告之宜矣
 存疑孔氏颖达曰故国犹有列诏者虽仕新国犹行
 故俗若无列无诏而不仕新国者犹不得从新矣
 方氏悫曰无列无诏则宗族待我亦可知矣如之何
 其反告之哉 游氏桂曰古之为天下者以家道为
 之天子有其宗族以保天下诸侯有其宗族以保其
 国卿大夫士有其宗族以保其家故其礼皆以宗族
卷六 第 17b 页 WYG0124-0187d.png
 之存亡为之轻重也若爵禄无列于朝则君无恩于
 己矣出入无诏于国则宗族无恩于己矣若此者当
 变犹不遽变也于其兴起为卿大夫之日然后从新
 国之法焉皆所以重其本之道也
 案孔子相卫司徒敬子之丧用殷礼子游问曰君子
 行礼不求变俗夫子变俗乎子曰非也丧事吾从其
 质而已则此上二句似谓君子适他国而行礼固不
 变他国之俗如所谓礼从宜使从俗禹袒而入裸国
卷六 第 18a 页
 者然丧祭之礼犹必脩故国之法而特审以行之不
 敢忘本亦不敢与彼国大戾也郑孔以为本国之故
 俗熊以为彼国之旧俗似熊得之至孔谓故国有列
 诏虽仕新国犹行故俗恐既起家为彼卿大夫而不
 从彼国之礼法于君臣之义有未安又案无列无诏
 而兄弟宗族犹存则犹反告于族礼未尽变也若兴
 则从新不以兄弟宗族犹存而泥旧法矣此中有轻
 重差等之分焉总以明君子去国之礼厚之至也若
卷六 第 18b 页
 吴氏澄于出入有诏于国下入谨脩其法而审行之
 句于出入无诏于国下补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
 于宗后句方谓无列无诏即并无宗族游氏以出入
 无诏为宗族薄己恐皆未然
君子已孤不更名已孤暴贵不为父作谥(为于伪反/谥音示)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更名亦重本暴贵不为父作谥
 子事父无贵贱 孔氏颖达曰名是父所作父死作
 新名似遗弃其父也谥者列平生德行而为作美号
卷六 第 19a 页
 若父昔贱已今暴贵忽为造谥似鄙薄父贱不宜为
 贵人之父也
 通论吕氏大临曰已孤不更名有所不忍也已孤暴
 贵不为父作谥有所不敢也不忍爱也不敢敬也爱
 敬尽于事亲而已古者子生三月妻以子见而父名
 之斯名也父之所命也亲存而有所禀命犹可更也
 已孤更之轻废父命孝子之所不忍也父之爵卑不
 当谥而已之爵当谥以己当谥而作其父谥是以己
卷六 第 19b 页
 爵加其父欲尊其亲而反卑之非所以敬亲也然则
 周之追王大王王季何也周之王迹基于大王王季
 文王世世脩德至武王而有天下武王周公追述其
 功义起斯礼非后世追王之比也
 存疑孔氏颖达曰暴贵谓非一等之位若本为士庶
 今起为诸侯者也 马氏睎孟曰名虽不可更以字
 行可也今律有所避忌则行字者听是也谥虽不可
 作德盛者可也武王周公追谥大王王季文王是也
卷六 第 20a 页
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复常读乐章
 正义郑氏康成曰为礼各于其时 孔氏颖达曰居
 丧居父母之丧也丧礼谓朝夕奠下室朔望奠殡宫
 及葬等礼也祭礼谓虞卒哭祔小祥大祥之礼也复
 常谓大祥除服之后也乐章乐书之篇章谓诗也此
 上三节事须预习故皆许读之
 通论张子曰礼在平日岂不常学如祭礼乐章岂必
 丧终乃学此言者盖为切于用故至其时又复讲求
卷六 第 20b 页
 居丧者他书不可观惟丧祭礼可读若观他书却似
 都忘 陈氏祥道曰非丧而读丧礼则非人子之情
 居丧而不读丧礼不失之过则失之不及未葬而读
 祭礼则非孝子之情既葬而不读祭礼不失之黩则
 失之怠丧未除而读乐章则哀不足丧复常而不读
 乐章则乐必崩宰予欲短丧孔子以为不仁闵子骞
 子夏援琴而哀乐各异孔子皆以为君子则丧复常
 读乐章先王之中制也
卷六 第 21a 页
居丧不言乐祭祀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
 正义郑氏康成曰非其时也
 通论马氏睎孟曰斩衰之丧唯而不对齐衰之丧对
 而不言大功之丧言而不及议小功之丧议而不及
 乐夫小功之丧议而不及乐况大于此而可言乐乎
 古者易服而葬周官蜡氏凡大祭祀禁凶服祭义郊
 之祭丧者不敢哭以为交于神明者不可以凶也又
 况祭祀可言凶乎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内言不
卷六 第 21b 页
 出外言不入凡欲无相渎而已又况公庭可言妇女
 乎
振书端书于君前有诛倒筴侧龟于君前有诛
 正义郑氏康成曰臣不豫事不敬也振去尘也端正
 也倒颠倒也侧反侧也皆谓甫省视之(孔疏甫者始/也不豫整理)
 (今于君前/始正之) 孔氏颖达曰此明臣当豫事书簿领也
 不豫拂整龟筴君之卜筮所须也不豫周正皆宜诛
 责也 方氏悫曰筴有本末故曰倒龟有背面故曰
卷六 第 22a 页 WYG0124-0190a.png
 侧倒筴侧龟与振书其过非大然皆有诛盖以群臣
 之众而奉一人之尊不可不谨也抑所以防其渐欤
龟筴几杖席盖重素袗絺绤不入公门苞屦扱衽厌冠
不入公门书方衰凶器不以告不入公门(重直龙反袗/之忍反苞白)
 (表反扱初洽反衽而审/反厌于涉反衰七雷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龟筴嫌问国家吉凶几杖嫌自长
 老(孔疏若尸乘以几至庙门及八/十杖于朝则几杖得入公门也)席盖载丧车也(孔/疏)
 (丧车盖也臣有死于公宫可许将柩出门不/得将丧车凶物入也车比棺为缓宜停外)杂记曰
卷六 第 22b 页 WYG0124-0190b.png
 士輤苇席以为屋蒲席以为裳帷(孔疏举士为例卿/大夫丧车亦不得)
 (入/)重素衣裳皆素丧服也(孔疏臣待放则重素既待/放自不得入此谓其私服)
 袗单也孔子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为其形亵也
 (孔疏上无衣表则/肉露见为不敬)苞藨也齐衰藨蒯之菲也问丧曰
 亲始死扱上衽厌犹伏也丧冠厌伏(孔疏厌帖无梁/纚为五服丧所)
 (著/也)苞或为菲此皆凶服也(孔疏服问唯公门有税齐/衰郑注此不杖齐衰五服)
 (入公门与否各有差降熊氏云父之丧唯扱上衽不/入冠绖衰屦皆得入杖齐衰则屦不得入不杖齐衰)
 (衰又不得入大功绖又不得入小功冠又不得入/此厌冠谓小功以下之冠大功已上宜得入也)
卷六 第 23a 页 WYG0124-0190c.png
 板也士丧礼曰书赗于方若九若七若五(孔疏送死/者之物通)
 (曰赗若九若七等书板行列之/数多则九行少则七行五行也)凶器明器也此谓丧
 在内不得不入当先告君耳 孔氏颖达曰此以下
 明臣物不得入公门者书谓条录送死物件数目多
 少百字以上用方板书之故云书方衰孝子丧服也
 凶器棺材及棺中服器也臣在公宫而死君许其在
 内殡及将葬之礼故有明器书方须告乃入 吕氏
 大临曰几所以冯杖所以扶袗絺绤所以袣袢暑皆
卷六 第 23b 页 WYG0124-0190d.png
 燕安之具入公门而用之近不恭也君子不夺人之
 丧虽入公门无所辟也臣子之义嫌于不祥故举其
 重而辟之衰五服之衰也书方衰凶器三者皆为臣
 妾有死于宫者君亦许之殡而成丧然必告君乃得
 入也为君使而死公馆复私馆不复公馆者公宫与
 公所异也明死于公宫者得成丧也
 通论马氏睎孟曰先王之时掌蓍龟有官赐几杖有
 等周官若有祭事则龟人奉龟凡国事筮人共筮龟
卷六 第 24a 页 WYG0124-0191a.png
 筮非君命而入公门则是掌筴龟者可以擅卜筮也
 几杖非尸与七十者而入公门则是人臣可以自长
 老也周官阍人掌王宫中门之禁丧服凶器不入宫
 蟜固曰士唯公门说齐衰与此同义然阍人潜服贼
 器不入宫奇服怪民不入宫少仪曰太白兵车不入
 庙门玉藻曰非列采不入公门表裘不入公门袭裘
 不入公门则公门之禁多矣曲礼之所言特其大略
 而已 胡氏铨曰龟筴嫌有异谋若南蒯将叛枚筮
卷六 第 24b 页 WYG0124-0191b.png
 是也
 存异吕氏大临曰席所以坐盖所以禦日与雨 陆
 氏佃曰先儒谓扱衽于擗踊为妨则扱衽盖成服之
 服
 案郑说席盖与重素为类是也吕分为二则路门外
 九室为卿大夫治事之所岂能不席而坐郭门以内
 雨日皆不蔽乎凡亲始死因无衰故扱上衽成服则
 齐斩矣如陆说岂扱齐斩之衽乎
卷六 第 25a 页 WYG0124-0191c.png
公事不私议
 正义郑氏康成曰嫌若奸也
 馀论马氏睎孟曰公事而私议则是弼违者可以后
 言也然季孙使冉有访田赋于仲尼仲尼不对而私
 于冉有何也圣人之于人可与言未尝不言不可与
 言未尝失言季孙之用田赋固非孔子之所能正其
 私于冉有岂得已哉
 案公事私议若季氏专鲁国政不与同列议于公朝
卷六 第 25b 页 WYG0124-0191d.png
 而与家臣谋于私室耳若君大夫来访则直告之非
 私议也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
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
田禄者先为祭服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
为宫室不斩于丘木(厩九又反牺许宜反/粥音育衣于计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宗庙为先厩库为次重先祖及国
 之用大夫称家谓家始造事牺赋以税出牲祭器可
卷六 第 26a 页 WYG0124-0192a.png
 假祭服宜自有(孔疏人形参差衣服有大小不可假/借故先造而祭器之品量同官同可)
 (以共有/故在后)粥卖也丘垄也不粥不衣不斩广敬也 孔
 氏颖达曰崇敬祖祢故祭器为先诸侯大夫少牢此
 言牺谓牛即是天子之大夫祭祀赋敛邑民供出牲
 牢故曰牺赋养器供养人之饮食器也自赡为私宜
 后造然诸侯言宗庙大夫言祭器诸侯言厩库居室
 大夫言牺赋养器者互言也无田禄者但为祭服有
 地大夫祭器祭服俱造则先造祭服乃造祭器上言
卷六 第 26b 页 WYG0124-0192b.png
 祭器为先者对犠赋养器为先其实在祭服后也
 通论孔氏颖达曰大夫及士有田禄者乃得造器犹
 不具唯天子大夫四命以上者得备具若诸侯大夫
 非四命无田禄则不得造故礼运云大夫祭器不假
 声乐皆具非礼也据诸侯大夫言之也熊氏以礼运
 据天子大夫得造不得具非
 存疑马氏睎孟曰大王之迁豳也作庙翼翼然后百
 堵皆兴宣王之考室也嗣续妣祖然后筑室百堵见
卷六 第 27a 页 WYG0124-0192c.png
 古人之营宫室岂尝不先宗庙哉檀弓曰丧不虑居
 为无庙也记以士之臣为家相则士亦可称家周官
 载师有士田则士之有田禄者亦可以设祭器也
 胡氏铨曰家谓人家郑云大夫称家非也若止谓大
 夫造祭器则下祭器不踰竟何以兼士乎牺牛也郑
 云天子之大夫祭祀赋敛邑民共牲牢故曰牺赋然
 据礼及孟子惟诸侯得有牺牲大夫岂得有乎礼言
 诸侯大夫少牢亦不言天子大夫大牢也要之牺赋
卷六 第 27b 页 WYG0124-0192d.png
 总言牲耳(案诗言以我牺羊/是羊亦可言犠)
 案宗庙祭器之先后自天子至士当无不然盖适士
 二庙官师一庙有庙则得祭而祭器可造矣郑注以
 国君及大夫分之孔疏又以互言为说马氏增士则
 备矣胡谓人家非也惟士无田则亦不祭即庶士无
 庙亦不祭也安得尽人造祭器乎又据此记大夫以
 索牛仪礼大夫止少牢礼则郑谓用牛者天子之大
 夫止用羊者诸侯之大夫亦是也
卷六 第 28a 页 WYG0124-0193a.png
大夫士去国祭器不踰竟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
器于士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用君禄所作取以出竟恐辱亲
 也寓寄也与得用者言寄觊已复还 孔氏颖达曰
 此以下明人臣去国之礼踰越也既放出故祭器不
 得自随越竟无德而出若犹滥用其器是辱亲也物
 不被用则生虫蠹既不将去故寄于同僚令彼得用
 不使毁败冀还复用大夫士义皆然也 方氏悫曰
卷六 第 28b 页 WYG0124-0193b.png
 祭器不踰竟不敢以君禄所造之器用之他人之国
 也又不欲使为无用之物故各寄于得用之家
 通论马氏睎孟曰君之于臣也在竟则有赐环之礼
 在他国则有币召之礼故孔子在陈未尝不思归鲁
 孟子去齐未尝不思反予夫岂悻悻然若小丈夫示
 其必不复哉此祭器所以寓也昔微子去殷抱祭器
 而之周者抱君之祭器也抱已之祭器不可也抱已
 之祭器犹不可况春秋之时有载祏而行者有载宝
卷六 第 29a 页 WYG0124-0193c.png
 而归者甚至有以已邑自随者此君子之所疾也傅
 曰臣之禄君实有之义合则进否则奉身而退若孔
 悝南宫敬叔孙林父之徒岂知此哉
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彻
缘鞮屦素簚乘髦马不蚤鬋不祭食不说人以无罪妇
人不当御三月而复服(乡许亮反鞮都兮反簚本又作/幭莫历反髦音毛蚤音爪鬋子)
 (浅/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以丧礼自处也臣无君犹无天
卷六 第 29b 页 WYG0124-0193d.png
 也坛位除地为位也(案书三坛同墠礼去坛为墠是/筑土为坛除地为墠二者异也)
 (但檀字擅字俱谐声是亶字原有二音郑/训除地即坛与墠通徐氏坛音善以此)彻犹去也
 鞮屦无絇之菲也簚覆笭也髦马不剃落也蚤读为
 爪鬋鬋鬓也不自说于人以无罪嫌恶其君也御接
 见也三月一时天气变可以遂去也簚或为幂 孔
 氏颖达曰此大夫士三谏不从出在竟上大夫则待
 放三年予环则还予玦便去士则不待放临去皆行
 此礼 又曰去父母之邦有桑梓之恋故为坛位乡
卷六 第 30a 页 WYG0124-0194a.png
 国而哭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缘中衣缘也吉时用
 采缘凶丧故彻缘而纯素屦以絇为饰凶故无絇也
 屦又随裳色今素裳则屦白色也素簚白狗皮为簚
 也吉则剪剔马尾为饰凶则不剪而乘之蚤治手足
 爪也鬋剔治须发也吉则治鬋为饰凶故不剪也祭
 祭先也食盛馔则祭食之先丧凶故不祭也不说人
 以无罪者善则称君过则称已今虽放逐犹不得向
 人说已无罪也吉时妇人以次侍御今丧礼自贬故
卷六 第 30b 页 WYG0124-0194b.png
 不御也自贬三月然后事事反还如吉礼而遂去也
 三月为一时天气一变则人情亦宜易也王度记云
 大夫俟放于郊三年此云三月不同者得玦之后从
 郊至竟三月之内行此礼也 吕氏大临曰大夫士
 去其坟墓拚其宗庙无禄以祭故必以丧礼处也大
 夫以道去而犹未绝者皆服齐衰三月言与民同也
 今去其君虽非丧也然重绝君臣之义故以心丧自
 处而期以三月故曰三月而复服也
卷六 第 31a 页 WYG0124-0194c.png
 通论游氏桂曰古之以凶礼自处者三而丧事不与
 焉战胜以丧礼处之凶灾以丧礼处之去国以丧礼
 处之战胜以丧礼重用兵也凶灾以丧礼重天灾也
 去国以丧礼重去本也且非特以丧礼自处也人将
 以丧礼吊之焉去国则吊之凶灾则吊之故去国古
 人之所大患也弃其君者弃其位弃其宗庙弃其父
 母之邦此其可悲也明矣 马氏睎孟曰凡此特自
 贬而已又不必纯之以凶礼也古之去国者其仁至
卷六 第 31b 页 WYG0124-0194d.png
 于向国而哭其义至于不说人以无罪子鲜之去卫
 不向卫而坐非所谓仁元咺之奔晋则讼其君以求
 胜非所谓义也(案元咺可非/子鲜未可贬)
 存疑王氏安石曰孔氏云大夫三年待放竟上士不
 待放恐无此礼孔子屡仕屡去岂常行待放之礼乎
 (案三年待放说本/公羊似不可驳)
大夫士见于国君君若劳之则还辟再拜稽首君若迎
拜则还辟不敢答拜(劳力报反/辟婢亦反)
卷六 第 32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见君既拜矣而后见劳也聘礼
 曰君劳使者及介君皆答拜迎拜谓君迎而先拜之
 还辟不敢答拜嫌与君亢宾主之礼聘礼曰大夫入
 门再拜君拜其辱 孔氏颖达曰还辟逡巡也聘礼
 行聘享私觌礼毕宾出主君送至大门内主君问聘
 君问大夫竟公劳宾宾再拜稽首公答拜劳介介再
 拜稽首公答拜盖劳者主君又别慰劳已在道路之
 勤故逡巡而退避也聘礼无还辟之文者文不备也
卷六 第 32b 页
 君若迎拜谓聘宾初至大门外主君迎而拜之宾是
 使臣不敢当礼则逡巡不敢答主君之拜故聘礼云
 宾入门左公再拜宾避不答拜是也大聘使卿大夫
 为介小聘大夫为宾士为介此大夫中含卿也 吕
 氏大临曰还辟再拜稽首以君臣之礼见他国之君
 也迎拜则还辟他国之君以宾主之礼接已而已不
 敢亢也 吴氏澄曰还辟谓身旋转而开辟以逊避
 也
卷六 第 33a 页
 通论马氏睎孟曰礼莫盛于再拜拜莫重于稽首仪
 礼周官凡宾主君臣之接也皆以再拜为节特乡饮
 礼则主人三拜众宾一拜而已士相见聘礼至于礼
 之杀者亦一拜而已再拜所以为盛礼也周官九拜
 先稽首记曰稽首服之甚孟武伯曰非天子寡君无
 所稽首知武子曰天子在而君辱稽首寡君惧矣此
 稽首所以为礼之重也所谓大夫者聘礼之宾也所
 谓士者聘礼之介也总而言之皆谓之客故周官司
卷六 第 33b 页
 仪君劳客客再拜稽首是也然聘礼宾之受几受币
 私觌郊劳与归饔饩皆稽首则记所言稽首一端而
 已聘礼卿劳宾于郊宾再拜劳者不答拜归饔饩宾
 再拜大夫不答拜记所言不答拜亦一端而已
大夫士相见虽贵贱不敌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
人则先拜主人
 正义郑氏康成曰尊贤也 孔氏颖达曰惟贤是敬
 不计宾主贵贱虽为大夫而德劣亦先拜有德之士
卷六 第 34a 页 WYG0124-0196a.png
 也
 通论马氏睎孟曰相见贵于相下相下贵于相先士
 相见礼若先生异爵者请见之则辞辞不得命则先
 见之然则拜之礼盖亦若此故主人敬客则先拜客
 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也燕礼宾升自西阶主人先
 拜至聘礼宾入大门主君先拜迎则先拜之礼不特
 大夫士而已记之所言亦一端也
 案先儒以聘燕之礼言究则凡相见之礼当无不然
卷六 第 34b 页 WYG0124-0196b.png
 者朱子采入士相见礼
 存疑孔氏颖达曰此谓使臣行礼受劳巳竟次见彼
 国卿大夫也异国则是同国则否
 辨正朱子曰此未有以见同国异国之辨更详之下
 放此
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大夫见于国君国君
拜其辱士见于大夫大夫拜其辱同国始相见主人拜
其辱君于士不答拜也非其臣则答拜之大夫于其臣
卷六 第 35a 页 WYG0124-0196c.png
虽贱必答拜之男女相答拜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礼尚往来丧宾不答拜不自宾客
 也国君见士不答其拜士贱也自外来而拜拜见也
 自内来而拜拜辱也非其臣则答拜不臣人之臣也
 大夫答其臣之拜辟正君也男女嫌远别不相答拜
 故以明之 孔氏颖达曰此论君臣男女相答拜之
 法礼尚往来已虽贤德而必皆相答拜凡拜而不答
 拜者唯吊丧与士见已君二条耳吊宾本来助执丧
卷六 第 35b 页 WYG0124-0196d.png
 事非行宾主之礼士丧礼有宾则拜之宾不答拜是
 也君不答士拜谓士见巳君君尊不答也聘礼士介
 四人君皆答拜者以其他国之士故也大夫见于国
 君谓见他国君也故聘礼云公在门左拜是拜其辱
 也士见于大夫大夫拜其辱者聘礼宾朝服问卿卿
 迎于庙门外再拜是也同国始相见主人拜其辱者
 前是异国此明同国则主人必先拜辱也大夫为君
 宜辟正君故不辨巳臣贵贱皆答拜也男女宜别或
卷六 第 36a 页
 嫌其不相答故明虽别必宜答也
 通论吕氏大临曰吊丧者主人拜宾宾不答少仪曰
 适有丧者曰比童子曰听事适公卿之丧曰听役于
 司徒诸侯使人相吊辞云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
 事则凡吊者非以宾客来独主拜宾之辱而已宾不
 敢申其敬也
 存异胡氏诠曰左传哀十二年仲尼吊季孙放绖而
 拜则丧宾亦拜矣
卷六 第 36b 页
 案孔子以季孙当服臣为小君之服故以礼往吊季
 氏既不服丧孔子亦从主释服去绖而拜明已非丧
 宾也胡氏丧宾亦拜非也
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麛音迷卵/力管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生乳之时重伤其类 孔氏颖达
 曰此明贵贱田猎不同国君诸侯也春时万物产孕
 不欲多伤杀故不合围绕取也夏亦当然不掩群者
 群谓禽兽共聚也群聚则多不可掩取之麛鹿子凡
卷六 第 37a 页
 兽子亦得通称卵鸟卵也春方乳长故不得取 刘
 氏彝曰春夏蛰虫孳生雏稚未成虽保息之礼必行
 而恤物之心犹在 方氏悫曰用大者取愈广位卑
 者禁愈严围泽掩群固四时之田所同禁特以春言
 之者方孕乳之时尤在所禁故也以其从天子故称
 诸侯而已以与其臣故称国君焉
 通论马氏睎孟曰王制曰禽兽不中杀不粥于市榖
 梁曰不成禽不献则士不取麛卵可知矣王制又曰
卷六 第 37b 页
 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与此不同何也盖诸侯在
 国则南面以全君道而与天子同来朝则北面以存
 臣道而与天子异则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诸侯
 会王田猎之礼也国君不合围大夫不掩群诸侯在
 国田猎之礼也 李氏格非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
 而弗仁故春田不围泽不麛不卵是故物得其养故
 春蒐有一𤼵五豵之多冬狩有辰牡孔硕之美而人
 得以尽其奉上之诚于悉率左右之际先王之田盖
卷六 第 38a 页
 如此也 陈氏祥道曰春秋传曰惟君用鲜众给而
 已是天子诸侯有四时田猎之礼大夫士不与焉故
 郑丰卷将祭请田而子产止之也
岁凶年榖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榖驰道不除祭事
不县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
 正义郑氏康成曰登成也君大夫士皆自为贬损忧
 民也礼食杀牲则祭先有虞氏以首夏后氏以心殷
 人以肝周人以肺不祭肺则不杀也天子食日少牢
卷六 第 38b 页
 朔月大牢(孔疏周礼膳夫王日一举大牢郑惟据/玉藻言日少牢者以此言君兼诸侯也)
 侯食日特牲朔月少牢除治也不治道为妨民取蔬
 食也县乐器钟磬之属粱加食也不乐去琴瑟 孔
 氏颖达曰此一节明凶荒人君忧民自贬退礼也岁
 凶水旱灾害也盛食必祭周人重肺故食必祭肺岁
 凶饥不杀牲也年丰则马食榖驰道如今御路君驰
 走车马之处不除谓不治其草莱也凶年虽祭而不
 作乐乐有县钟磬因曰县也公食大夫礼设正馔后
卷六 第 39a 页
 乃设稻粱是以粱为加故凶年去之士平常饮酒奏
 乐今凶年犹许饮酒但不奏乐也君大夫士各举一
 边而言其实互而相通君尊举大者而言大夫士卑
 举小者言耳
 通论孔氏颖达曰榖梁传曰一榖不升谓之嗛二榖
 不升为饥三榖不升为馑四榖不升为糠五榖不升
 为大祲君食不兼味台榭不涂弛侯廷道不除百官
 布而不列鬼神祷而不祀此岁凶大祲也不祭肺食
卷六 第 39b 页
 不兼味也不县祷而不祀也白虎通一榖不升彻鹑
 鴳二榖不升彻凫雁三榖不升彻雉兔四榖不升损
 囿兽五榖不升不备三牲 马氏睎孟曰大司徒于
 荒政言弛力眚礼蕃乐则驰道不除弛力也膳不祭
 肺马不食榖大夫不食粱眚礼也祭事不县士饮酒
 不乐蕃乐也大司乐大凶令弛县则不县不特祭事
 而已于祭事言不县则膳可知也杂记凶年祀以下
 牲则祭不特不县而已言县则牲可知也司服言大
卷六 第 40a 页
 荒则素服玉藻言年不顺成君衣布则君不特不祭
 肺而已言膳则衣可知也大夫以粱为加食君膳不
 祭肺故大夫不敢食粱士无故不去琴瑟君弛县故
 士不敢饮酒以乐凡此皆去备也先王之于凶荒也
 有珍圭以恤之有委积以待之于关市则无征于刑
 贬则有虑大至于移民通财纠守小至于舍禁多昏
 杀礼犹以为未也故膳不祭肺不食粱不乐而损于
 自养马不食榖驰道不除而损于自奉凡欲与民同
卷六 第 40b 页
 患而已司徒荒政索鬼神大祝天灾弥祀社稷祷祠
 祭法雩禜祭水旱诗之云汉靡神不举则岁凶莫不
 祭也司巫大旱则舞雩女巫大灾歌哭而请则祭莫
 不有乐也然祭则有祷而无祀乐则有歌舞而无县
 有祷而无祀郊特牲所谓年不顺成八蜡不通榖梁
 所谓祷而不祀是也有歌舞而无县曲礼所谓祭事
 不县大司乐所谓凡国之大忧令弛县是也盖乐虽
 所以荐鬼神亦所以崇已德凶年不祭失德之效也
卷六 第 41a 页
 安取于乐乎记曰五榖时熟然后赏之以乐
君无故玉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
 正义郑氏康成曰忧乐不相干也故谓灾患丧病
 孔氏颖达曰此明无灾者也君谓诸侯也玉谓佩也
 君子于玉比德故恒佩玉彻去也无灾变则不去乐
 也此士谓不命之士若命士则特县也自士以上皆
 有玉佩上云君无故不去玉则知下通于士也下言
 士不彻琴瑟亦上通于君也但比德为重故以君上
卷六 第 41b 页
 明之又大夫言县士言琴瑟亦互言耳但县胜故大
 夫言之
 通论吕氏大临曰君子致礼以治躬致乐以治心养
 其血气志虑无所不在于和使放心邪气不得接焉
 此乐所以无故而不舍也灾患丧病方在所忧故不
 可参以乐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
 齐行以肆夏故不去身非特为饰亦有玉声锵鸣中
 于五音近于乐也 方氏悫曰公侯山玄大夫水苍
卷六 第 42a 页 WYG0124-0200a.png
 士瓀玫则玉固上下之所通佩也诸侯轩县大夫判
 县士特县则县亦上下之所通用也诗言我有嘉宾
 鼓瑟鼓琴又言琴瑟击鼓以御田祖则琴瑟亦上下
 之所通御也经之所言亦随其轻重而系之耳
士有献于国君他日君问之曰安取彼再拜稽首而后

 正义郑氏康成曰再拜稽首起敬也 孔氏颖达曰
 此一节论大夫士馈献之事有献者谓士有物奉贡
卷六 第 42b 页 WYG0124-0200b.png
 于君他日别日也安取彼问何处得前所献之物士
 卑德薄嫌其无有也不即问而俟他日者士有贡献
 乃自致于外而不敢见恐君答已拜故别日乃见君
 君得问之也对谓对得物所由也 吕氏大临曰君
 之于臣虽名位有等而所以上下相交不閒于贵贱
 故虽士亦有献于君焉皆所以达臣子之诚心而不
 可却也 陈氏祥道曰尊者之赐卑者不敢问问则
 失于不恭卑者之献尊者不可不问不问则恐其取
卷六 第 43a 页 WYG0124-0200c.png
 之不义
大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有献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
告君劳之则拜问其行拜而后对
 正义郑氏康成曰必请必告臣不敢自专也私行谓
 以己事也士言告者不必有献也告反而已君劳问
 必拜亦起敬也问行谓道中无恙及所经过 孔氏
 颖达曰大夫私行谓非为君行也疆界也既非公事
 故宜必请也然大夫无外交而此有私行出界或是
卷六 第 43b 页 WYG0124-0200d.png
 新来大夫姻娅犹在本国故有私行往来但不得执
 交于外耳大夫有德必能招人馈遗故还必有献士
 德劣故不必有献但告反而已行还而君若慰劳己
 之劳苦则已拜之若问其行拜竟而起对大夫士通
 如此先拜后答急谢见问之恩也 方氏悫曰臣之
 事君犹子之事亲子之事亲出必告反必面故臣之
 事君出必请反必告焉 陈氏祥道曰古之为臣也
 无私行出疆之礼告于君而后可也
卷六 第 44a 页 WYG0124-0201a.png
 案大夫私行出疆若季友如陈葬原仲亦是
 通论陈氏祥道曰聘礼使者归若有献则告曰某君
 之赐也则大夫有献不特施于私行而已聘礼君使
 宰赐使者币则君于大夫之献不特受之而已聘礼
 君答拜此不言者君于大夫无所不答拜于士为介
 则答拜于行则不答
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
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
卷六 第 44b 页 WYG0124-0201b.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奈何去社稷宗庙坟墓皆臣民殷
 勤之言国君死其所受于天子谓见侵伐也春秋传
 曰国灭君死之正也大夫士死其所受于君众谓军
 师制谓君教令所使为之 熊氏安生曰大夫士不
 言死宗庙坟墓以宗庙坟墓已私有之为臣事君不
 可为私事死也君死社稷则其死宗庙坟墓可知但
 社稷受于天子故特举焉 孔氏颖达曰奈何犹言
卷六 第 45a 页 WYG0124-0201c.png
 如何也大夫士去国皆谓三谏不从及以罪见黜者
 大夫无社稷故云宗庙士虽无臣民而属吏止之也
 士亦有庙辟大夫故言坟墓亦与大夫互言也国君
 以社稷为主若有寇难则以死卫之大夫当国有寇
 难必率众禦之以死为度士虽不得率师若君命使
 之则唯致死 吕氏大临曰臣民各止其君使勿去
 忠厚之至也以社稷宗庙坟墓为言者皆指其所本
 也先王之建国必为之置社稷使其君守之为土地
卷六 第 45b 页 WYG0124-0201d.png
 人民之主此有国者所以以社稷为言也大夫之有
 宗庙士之保其坟墓义亦犹是大夫士则有以道去
 其君诸侯有国受之于天子有死而无去也然此去
 者国灭君死正也苟社稷无陨先君有后则虽有不
 安其国致位而去特一身去就而已是亦有可去之
 义礼所以有寄公也人臣受命于君有死无二而已
 君之有社稷受命于天子者也大夫之众士之制受
 命于其君者也故人臣敬君莫先于敬命弃命不死
卷六 第 46a 页 WYG0124-0202a.png
 不敬莫大焉 方氏悫曰止其去者存乎私情死其
 事者存乎公义宗庙坟墓身之所自出特在乎私情
 而已独国君一以社稷为言者以有国之尊无适而
 不以公故也
 通论孔氏颖达曰礼运云君死社稷无去国之义孝
 经云士守其祭祀今不云祭祀者明虽去此之彼犹
 得祭祀但坟墓不随耳 陈氏祥道曰孟子谓滕文
 公效死勿去此重去社稷之义也春秋传曰凡诸侯
卷六 第 46b 页 WYG0124-0202b.png
 之大夫违告于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去宗庙此重
 去宗庙之义也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此重去坟墓
 之义也去则以私止之仁也死则以公责之义也
 存异孔氏颖达曰大王迁邠知君亦有去国之义
 案去豳者迁国以图存非去国也若死社稷者穷于
 无可迁不得不以身徇之不得据大王遂谓君有去
 国之义
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卷六 第 47a 页 WYG0124-0202c.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天子予一人皆摈者辞也天下谓
 外及四海也觐礼曰伯父实来予一人嘉之 孔氏
 颖达曰此论天子称谓之事天下谓七千里外也摈
 者称天子以四海难伏宜尊名以威临之也父天母
 地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此尊名也授
 政谓授所县象魏之法于诸侯也任功谓使人专掌
 委任之功若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也不假威称但自
 谓予一人言我是人中之一人自谦损也臣下谓之
卷六 第 47b 页 WYG0124-0202d.png
 一人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
 者一人耳 吕氏大临曰一人之身而名有异者内
 外尊卑人神死生之际不可以无别也君天下曰天
 子言天下者外薄四海兼夷狄之称也天子者继天
 而王者也予一人犹言孤与寡人也书所称予一人
 大抵皆告诸侯之言分职授政任功则凡所以命诸
 侯命诸臣者莫不然也 刘氏彝曰蛮夷之君朝贡
 于王而摈者称天子以对之以其不知礼义之所尊
卷六 第 48a 页 WYG0124-0203a.png
 而戴者独天耳朝诸侯谓分土为九州以封五等之
 国四时各以其职来朝于王六年而后遍也分职谓
 设六官以法天地四时各专其职以考天下之教而
 黜陟幽明也授政谓分礼乐之成法致中和于庶民
 也任功谓建邦之六典以任天下之才而兴功立事
 也凡此三者天子所以役中国之贤才措生民于皇
 极者也乃尊尚其德而谦抑自卑是以自称曰予一
 人也 方氏悫曰职欲各有所尊故曰分政欲一其
卷六 第 48b 页 WYG0124-0203b.png
 所出故曰授功欲能有所胜故曰任分职然后可以
 授政授政然后可以任功故其序如此盖所以朝诸
 侯之事不过是而已
 通论郑氏康成曰今汉于蛮夷称天子于王侯称皇
 帝 崔氏灵恩曰夷狄不识王化故不称王不识尊
 极故不称皇唯知畏天故举天子威之 孔氏颖达
 曰孟京易说周人五号帝大称一也王美称二也天
 子爵号三也大君典盛行异四也大人圣人德备五
卷六 第 49a 页 WYG0124-0203c.png
 也许慎左传说施于夷狄称天子于诸夏称天王于
 京师称王杜预谓天子王者之通称鲁成公八年天
 子使召伯来锡公命庄公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
 无义例 吕氏大临曰古者于中国称天王于夷狄
 称天子夷狄非王法所能治故不称天王
 案王者父天母地故谓之天子天子者天之子也诗
 曰天位殷适书曰有王虽小元子哉诸子皆子而父
 为后之子惟一人天子者天之元子适子惟此一人
卷六 第 49b 页 WYG0124-0203d.png
 故自称亦曰予一人也孝经曰事父孝故事天明事
 母孝故事地察告哀公曰事亲如事天事天如事亲
 然则君天下而曰天子其量弘其意远矣岂区区以
 威临四裔之谓哉
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临诸侯畛
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畛之/忍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皆祝辞也唯宗庙称孝畛致也鬼
 神谓百辟卿士也祝告致于鬼神辞也曰有天王某
卷六 第 50a 页 WYG0124-0204a.png
 甫某甫且字也不名者不亲往也周礼大会同过山
 川则大祝用事焉畛或为祗 孔氏颖达曰践履也
 阼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阼阶内事宗庙是事亲事
 亲宜言孝故祝辞云孝王某某为天子名也外事郊
 社也天地尊远不敢同亲云孝故云嗣王某言此王
 继嗣前王而立也至若巡狩遍于方岳临视诸侯凡
 所过山川悉不亲往使祝致辞故不称名而曰某甫
 云某是天子之字甫是男子美称犹尼父类也 吕
卷六 第 50b 页 WYG0124-0204b.png
 氏大临曰畛于鬼神者接于鬼神也畛畦畛之相接
 然与交际之际同义也 又曰鬼神之在诸侯境内
 者天子不亲祀也曰有天王某甫有司不敢名君而
 告神又不可以无字也
 案父在子不由阼阶居丧之礼升降不由阼阶故三
 年丧毕乃曰践阼天下所归往谓之王典礼命讨皆
 奉天故曰天王以此称于侯国之鬼神见幽明无所
 不统也内事王必称孝者孝经云爱亲者不敢恶于
卷六 第 51a 页 WYG0124-0204c.png
 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
 百姓刑于四海故惟孝乃成其为王也称孝王不称
 孝子者天下重器王者大统奉始祖以临之不敢私
 其父且继世而王者不必皆子也故曰考庙曰王考
 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不曰父祖曾高庙其所继者
 不必皆父祖曾高也若祖父在殡宫则虞以前称哀
 子哀孙卒哭而祔称孝子孝孙专祭其庙则亦可曰
 孝子诗曰绥予孝子是也
卷六 第 51b 页 WYG0124-0204d.png
 存异郑氏康成曰天地社稷祭之郊内而曰嗣王不
 敢同外内也 孔氏颖达曰郑谓不敢同外内者若
 宗庙内事祭辞称孝山川岳渎祭之在外而辞称嗣
 今天地社稷既尊祭之在内而用外辞不敢同外内
 之常例也
 辨正吴氏澄曰宗庙所祭者一家之亲内神也故曰
 内事郊社及山川之属所祭者天下一国之神皆外
 神也故曰外事郑氏以祭于郊内者为内事祭于郊
卷六 第 52a 页
 外者为外事非也
崩曰天王崩复曰天子复矣告丧曰天王登假措之庙
立之主曰帝(假音遐措/七故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天王崩史书策辞也天子复矣始
 死时呼魂辞也不呼名臣不名君也诸侯呼字告赴
 也登上也立主曰帝同之天神(孔疏天神曰帝今号/此主同于天神若文)
 (帝武帝/之类也) 孔氏颖达曰自天坠下曰崩王者死如从
 天坠下故曰崩也复招魂复魄也精气为魂身形为
卷六 第 52b 页
 魄人命终毕精气离形臣子罔极犹望更生故使人
 升屋北面招呼死者之魂令还复身中故曰复也男
 子呼名妇人呼字令魂识知其名字而还王者不呼
 名字者一则臣子不可名君二则普天率土一人而
 已故止呼天子复也告丧谓天王崩遣使报天下万
 国王葬后卒哭竟祔于庙立主使神依之也五经异
 义云主状正方穿中央达四方天子长尺二寸诸侯
 长尺 崔氏灵恩曰古者帝王生死同称生称帝者
卷六 第 53a 页
 死亦称帝生称王者死亦称王今庙主曰帝盖是为
 记时有主入庙称帝之义记者录以为法也 方氏
 悫曰天王崩者史之所书而以尊大称之 胡氏诠
 曰遐远也竹书纪年帝王没皆曰陟陟亦登也 吴
 氏澄曰尊之不敢言其死但言其升陟于遐远之处
 犹言其登天也
 存异郑氏康成曰假已也上已者若仙去云耳
 案三王无帝名司马迁作夏商本纪俱加帝字惟周
卷六 第 53b 页
 本纪不言帝谓后世贬之其说不经吕氏谓迁据世
 本世本亦从帝乙之名而傅会二代未尝尽称帝也
 此言帝者崔氏谓始于作记之时其说诚然登假假
 读遐为是上仙乃异氏语非典训也
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
 正义郑氏康成曰谦未敢称一人生名之曰小子王
 死亦曰小子王(孔疏嗣王既呼为小子若于丧中而/死亦谥为小子王丧质故不变其称)
 (也/) 孔氏颖达曰适嗣于初丧未忍即受天王之称
卷六 第 54a 页 WYG0124-0206a.png
 云予小子者言我德狭小也
 通论郑氏康成曰春秋传曰以诸侯之踰年即位亦
 知天子之踰年即位以天子三年然后称王亦知诸
 侯于其封内三年称子也(孔疏郑引春秋文九年公/羊传文證天子三年之内)
 (称予小/子也)晋有小子侯是僭取于天子号也 吴氏澄
 曰春秋景王崩悼王未踰年入于王城不称天王而
 称王猛所谓生名之也死不称天王崩而称王子猛
 卒所谓死亦名之也
卷六 第 54b 页 WYG0124-0206b.png
 存异吕氏大临曰天子未除丧而没则其祔也不曰
 帝而曰小子如晋有小子侯之类盖其丧当称子故
 也予衍文也诗书所载予小子之称不必未除丧之
 称此又承措庙立主曰帝之文而言也则非自称之
 辞故知无予字也生死皆名之曰小子王不称帝不
 立谥未成为君也
 
钦定礼记义疏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