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 1a 页 WYG0698-03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二程外书卷七
宋 朱子 编
胡氏本拾遗
明道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不其忠乎天地变化草木
蕃不其恕乎
伊川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恕也
卷七 第 1b 页 WYG0698-0314b.png

心敬则内自直
匹夫悍卒见难而能死者有之矣惟情欲之牵妻孥之
爱断而不惑者鲜矣
思虑不得至于苦
合天人通义命此大贤以上事
人之多闻识却似药物须要博识是所切用也
为天下安可求近效才计较著利害便不是
程子与侯仲良语及牛李事因言温公在朝欲尽去元
卷七 第 2a 页 WYG0698-0315a.png

丰间人程子曰作新人才难变化人才易今诸人之
才皆可用且人岂肯甘为小人在君相变化如何耳
若宰相用之为君子孰不为君子此等事教他们自
做未必不胜如吾曹仲良曰若然则无绍圣间事也
世事与我了不相关
勇一也而用不同有勇于气者有勇于义者君子勇于
义小人勇于气
卷七 第 2b 页 WYG0698-0315b.png

伊川在经筵已闻上盥漱喷水避蚁他日先生进曰愿
陛下推此心以及天下
程子葬父使周恭叔主客客欲酒恭叔以告先生曰勿
陷人于恶
风竹便是感应无心如人怒我勿留胸中须如风动竹
或谓伊川曰先生于上前委曲已甚不亦过乎曰不于
此致力尽心而于何所
圣人之责人也常缓便见只欲事正无显人过恶之意
卷七 第 3a 页 WYG0698-0315c.png

圣人凡一言便全体用
圣人责已感也处多责人应也处少
有人疑祖杀其父则告之其罪如何律孙告祖当死此
不可告明矣然则父杀其子如何律徒一年以理考
之当徒二年虽是子亦天子之民也不当杀而专杀
之是违制也违制徒二年
吾尝见一贵人吾进退以礼而彼巍巍其自视也惟恐
不中节岂不劳哉
卷七 第 3b 页 WYG0698-0315d.png

君子而时中谓即时而中如禹稷当颜子之时不为颜
子所为非中也颜子亦然
自信则无所疑而不动心公孙丑不知孟子故问不动
心有道如数子者皆中有主便心不动
性无不善其所以不善者才也受于天之谓性禀于气
之谓才才之善不善由气之有偏正也乃若其情则
无不善矣今夫木之曲直其性也或以为车或可以
为轮其才也然而才之不善亦可以变之在养其气
卷七 第 4a 页 WYG0698-0316a.png

以复其善尔故能持其志养其气亦可以为善故孟
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惟自弃自暴则不可以为善
凡声皆阳声大鸣则大震小鸣则小震
或问维摩诘云火中生莲花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
希有亦如是此岂非儒者事子曰此所以与儒者异
也人伦者天理也彼将其妻子当作何等物看望望
然以为累者文王不如是也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
必有终此所以为常也为释氏者以成坏为无常是
卷七 第 4b 页 WYG0698-0316b.png

独不知无常乃所以为常也今夫人生百年者常也
一有百年而不死者非所谓常也释氏推其私智所
及而言之至以天地为妄何其陋也张子厚尤所切
齿者此耳
问张子曰阴阳之精互藏其宅然乎曰此言甚有味由
人如何看水离物不得故水有离之象火能入物故
火有坎之象
作易自天地幽明至于昆虫草木微物无不合
卷七 第 5a 页 WYG0698-0316c.png

春秋有三传及三本正经共是六本书子纠事五处皆
言纠独左氏言子纠且纠与小白皆公子非当立而
小白长则当立也今纠争立故皆不言子及杀之然
后言子纠盖谓既已立之矣故须以未踰年君称之
以此校之则管仲之去纠事小白皆非正去就轻也
非如建成既为太子而秦王夺之魏徵去建成而事
秦王不义之大也
学而时习之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
卷七 第 5b 页 WYG0698-0316d.png

在我故说习如禽之习飞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非谓孝弟即是仁之本盖谓
为仁之本当以孝弟犹忠恕之为道也
饰过则失实故宁俭丧主于哀戚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恕也近于仁
故曰赐也非尔所及也然未至于仁也以其有欲字
尔
邦无道则能沉晦以免祸故曰不可及也亦有不当愚
卷七 第 6a 页 WYG0698-0317a.png

者比干是也
仁之方方术也
三月不违仁三月言其久天道小变之节盖言颜子经
天道之变而为仁如此其能久于仁也
鲜于侁问伊川曰颜子何以能不改其乐正叔曰颜子
所乐者何事侁对曰乐道而已伊川曰使颜子而乐
道不为颜子矣侁未达以告邹浩浩曰夫人所造如
是之深吾今日始识伊川面
卷七 第 6b 页 WYG0698-0317b.png
卷七 第 7a 页 WYG0698-0317c.png
乐山乐水气类相合
文莫吾犹人也文皆欲胜人至躬行则未尝得也
古之学者必先学诗学诗则诵读其善恶是非劝戒有
以起发其意故曰兴人无礼以为规矩则身无所处
故曰立此礼之文也中心斯须不和不乐则鄙诈之
心入之不和乐则无所自得故曰成此乐之本也古
者玉不去身无故不彻琴瑟自成童入学四十而出
卷七 第 7b 页 WYG0698-0317d.png

仕所以教养之者备矣理义以养其心礼乐以
养其血气故其才高者为圣贤下者亦为吉士由养
之至也
所谓利者一而已财利之利与利害之利实无二义以
其可利故谓之利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
妨义耳乃若惟利是辨则忘义矣故罕言
色斯举矣知几莫如圣人翔而后集不止择君凡事必
详审也
卷七 第 8a 页 WYG0698-0318a.png

兼四人之所长而又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成
人之难也武仲之智非正也若文之以礼乐则无不
正者今之成人者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谓忠也久要
不忘平生之言信也有忠信而不及礼乐亦可以为
成人又其次也
伊川先生将属纩时顾谓端中曰立子盖指其适子端
彦也语绝而没既除丧明道之长孙昂自以当立侯
师圣不可昂曰明道不得入庙耶师圣曰我不敢容
卷七 第 8b 页 WYG0698-0318b.png

私明道先太中而卒继太中主祭者伊川也今继伊
川非端彦而何议始定或谓师圣曰明道既死其长
子不当立乎曰立庙自伊川始又明道长子死已久
况古者有诸侯夺宗庶姓夺嫡之说可以义起矣况
立庙自伊川始乎
学者必知所以入德不知所以入德未见其能进也故
孟子曰不明乎善不诚其身易曰知至至之
别本拾遗
卷七 第 9a 页 WYG0698-0318c.png

明道见神宗论人材上曰朕未之见也明道曰陛下奈
何轻天下士上耸然曰朕不敢朕不敢
子曰游酢得西铭诵之即涣然不逆于心曰此中庸之
理也能求于语言之外者也
崇庆党禁方严子徙居龙门之南止南方学者曰苟能
尊所闻力行所知则可矣不必及门也
或问范祖禹曰或谓夫子有言曰人有笃志力行而不
卷七 第 9b 页 WYG0698-0318d.png

知道者信乎祖禹曰吾尝闻之夫子有所指而言之
也
二程外书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