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第 1a 页 WYG1400-052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释文纪卷八
明 梅鼎祚 辑
晋
释慧远
阿毗昙心叙
阿毗昙心者三藏之要颂咏歌之微言管统众经领其
宗会故作者以心为名焉有出家开士字曰法胜渊识
卷八 第 1b 页 WYG1400-0527b.png
远鉴探深研机龙潜赤泽独有其明其人以为阿毗昙
经源流广大难卒寻究非瞻智宏才莫能毕综是以探
其幽致别撰斯部始自界品讫于问论凡二百五十偈
以为要解号之曰心其颂声也拟象天乐若灵籥自发
仪形群品触物有寄若乃一吟一咏状鸟步兽行也一
弄一引类乎物情也情与类迁则声随九变而成歌气
与数合则音协律吕而俱作拊之金石则百兽率舞奏
之管弦则人神同感斯乃穷音声之妙会极自然之象
卷八 第 2a 页 WYG1400-0528a.png
趣不可胜言者矣又其为经标偈以立本述本以广义
先弘内以明外譬由根而寻条可谓美发于中畅于四
肢者也发中之道要有三焉一谓显法相以明本二谓
定已性于自然三谓心法之生必俱游而同感俱游必
同于感则照数会之相因已性定于自然则达至当之
有极法相显于真境则知迷情之可反心本明于三观
则睹玄路之可游然后练神达思水镜六府洗心净慧
拟迹圣门寻相因之数即有以悟无推至当之极动而
卷八 第 2b 页 WYG1400-0528b.png
入微矣罽宾沙门僧伽提婆少玩兹文味之弥久兼宗
匠本正关入神要其人情悟所参亦已涉其津矣会遇
来游因情令译提婆乃手执梵本口宣晋言临文诫惧
一章三复远亦宝而重之敬慎无违然方言殊韵难以
曲尽傥或失当俟之来贤幸诸明哲正其大谬
三法度经序
三法度经者盖出四阿含四阿含则三藏之契经十二
部之渊府也以三法为统以觉法为道开而当名变而
卷八 第 3a 页 WYG1400-0528c.png
弥广法虽三焉而类无不尽觉虽一焉而智无不周观
诸法而会其要辩众流而同其原斯乃始涉之鸿渐旧
学之华苑也有应真大人厥号山贤恬思閒宇智周变
通感达识之先觉悯后蒙之未悟故撰此三法因而名
云自德品暨于所依凡三章九真度斯其所作也其
后有大乘居士字僧伽先以为山贤所集虽辞旨高简
然其文犹经故仍前人章句为之训传演散本文以广
其义显发事类以弘其美幽赞之功于斯乃尽自兹而
卷八 第 3b 页 WYG1400-0528d.png
后道光于世其教行焉于是振锡趣足者仰玄风而高
蹈禅思入微者挹清流而洗心高座谈对之士拟之而
后言博识渊有之宾由之而赡闻也有游方沙门出自
罽宾姓瞿昙氏字僧伽提婆昔在本国预闻斯道雅玩
神趣怀佩以游其人虽不亲承二贤之音旨而讽味三
藏之遗言志在分德诲人不倦每至讲论嗟咏有馀远与
同集劝令宣译提婆于是自执梵经转为晋言虽咅不
曲尽而文不害意依实去华务存其本自昔汉兴逮及
卷八 第 4a 页 WYG1400-0529a.png
有晋道俗名贤并参怀圣典其中弘通佛教者传译甚
众或文过其意或理胜其辞以此考彼殆兼先典后来
贤哲若能参通晋梵善译方言幸复详其大归以裁厥
中焉
三法度经记
比丘释僧伽先志愿大乘学三藏摩诃鞞耶伽兰兼通
一切书记三法度三品九真度撰记出此经特此福祐
一切众生令从苦得安见谛解脱
卷八 第 4b 页 WYG1400-0529b.png
庐山出修行便禅经统序
夫三业之兴以禅智为宗虽精粗异分而阶藉有方是
故发轸分逵涂无乱辙革俗成务功不待积静复所由
则幽绪告微渊博难究然理不云昧庶旨统可寻试略
而言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则禅智
之要照寂之谓其相济也照不离寂寂不离照感则俱
游应必同趣功玄在于用交养于万法其妙物也运群
动以至壹而不有廓大象于未形而不无无思无为而
卷八 第 5a 页 WYG1400-0529c.png
无不为是故洗心静乱者以之研虑悟彻入微者以之
穷神也若乃将入其门机在摄会理玄数广道隐于文
则是阿难曲承音诏遇非其人必藏之灵府何者心无
常规其变多方数无定像待感而应是故化行天竺缄
之有匠幽关莫开罕窥其庭从此而观理有行藏道不
虚授良有以矣如来泥曰未久阿难传其芺行弟子末
田地末田地传舍那婆斯此三应真咸乘至愿冥契于
昔功在言外经所不辨必闇轨元匠孱焉无差其后有
卷八 第 5b 页 WYG1400-0529d.png
优波崛弱而超悟智终世表才高应寡触理从简八万
法藏所存唯要五部之分始自于此因斯而推固知形
运以废兴自兆神用则幽步无迹妙动难寻涉粗生异
可不慎乎可不察乎自兹已来感于事变怀其旧典者
五部之学并有其人咸惧大法将颓理深其慨遂各述
赞禅经以隆盛业其为教也无数方便以求寂然寂乎
唯寂其揆一耳而寻条求根者众统本运末者寡或将
暨而不至或守方而未变是故经称满愿之德高普事
卷八 第 6a 页 WYG1400-0530a.png
之风原去圣旨非徒全其长亦所以救其短若然五部
殊业存乎其人人不继世道或隆替废兴有时则互相
升降小大之目其可定乎又达节善变出处无际晦名
寄迹无闻无示若斯人者复不可以名部分既非名部
之所分亦不出乎其外别有宗明矣每慨大教东流禅
数尤寡三业无统斯道殆废顷鸠摩耆婆宣马鸣所述
乃有此业虽其道未融盖是为山于一篑欣时来之有
遇感寄趣于若人舍夫制胜之论而顺不言之辩遂誓
卷八 第 6b 页 WYG1400-0530b.png
彼僧那以至寂为已任怀德未忘故遗训在兹其为要
也图大成于末象开微言而崇体悟惑色之悖德杜六
门以寝患达忿竞之伤性齐彼我以宅心于是异族同
气幻形告疏入深缘起见生死际尔乃辟九关于龙津
超三忍以登位垢习凝于无生形累毕于神化故曰无
所从生靡所不生于诸所生而无不生今之所译出
自达摩多罗与佛大先其人西域之俊禅训之宗搜集
经要劝发大乘弘教不同故有详略之异达摩多罗阖
卷八 第 7a 页 WYG1400-0530c.png
众篇于同道开一色为恒沙其为观也明起不以生灭
不以尽虽往复无际而未始出于如敌曰色不离如如
不离色色则是如如则是色佛大先以为澄源引流固
宜有渐是以始自二道开甘露门释四义以反迷启归
涂以领会分别阴界导以正观畅散缘起使优劣自辩
然后令原始反终妙寻其极其极非尽亦非所尽乃曰
无尽入于无尽法门非夫道冠三乘智通十地孰能洞
玄根于法身归宗一于无相静无遗照动不离寂者哉
卷八 第 7b 页 WYG1400-0530d.png
大智论抄序
夫宗极无为以设位而圣人成其能昏明代谢以开运
而盛衰合其变是故知崄易相推理有行藏屈伸相感
数有往复由之以观虽冥枢潜应圆景无穷不能均四
像之推移一其会通况时命纷谬世道交沦而不深根
固叶宁极以待哉若达开塞之有运时来非由遇则正
觉之道不虚凝于物表弘教之情亦渐可识矣有大乘
卷八 第 8a 页 WYG1400-0531a.png
高士厥号龙树生于天竺出自梵种精诚曩代契心在
兹接九百之运抚颓薄之会悲蒙俗之茫昧蹈险迹而
弗吝于是卷阴衡门云翔赤泽慨文明之未发思或跃
而勿用乃喟然叹曰重夜方昏非萤烛之能照虽白日
寝光犹可继以朗月遂自誓落簪表容玄服隐居林泽
守閒行禅靖虑研微思通过半因而悟曰闻之于前论
大方无垠或有出乎其外者俄而回步雪山启神明以
诉志将历古仙之所游忽遇沙门于岩下请质所疑始
卷八 第 8b 页 WYG1400-0531b.png
知有方等之学及至龙宫要藏秘典靡不管综滞根既
拔则名冠道位德备三忍然后开九津于重渊明鳞族
而俱游学徒如林英彦毕集由是外道高其风名士服
其致大乘之业于兹复隆矣其人以般若经为灵府妙
门宗一之道三乘十二部由之而出故尤重焉然斯经
幽奥厥趣难明自非达学鲜得其归故叙夫体统辩其
深致若意在文外而理蕴于辞辄寄之宾主假自疑以
起对名曰问论其为要也发轸中衢启惑智门以无当
卷八 第 9a 页 WYG1400-0531c.png
为实无照为宗无当则神凝于所趣无照则智寂于所
行寂以行智则群邪革虑是非息焉神以凝趣则二谛
同轨玄辙一焉非夫正觉之灵抚法轮而再转孰能振
大业于将颓纽遗纲之落绪令微言绝而复嗣玄音辍
而复咏哉虽弗获与若人并世叩津问道至于研味之
际未尝不一章三复欣于有遇其中可以开蒙朗照水
镜万法固非常智之所辩请略而言生涂兆于无始之
境变化搆于倚伏之场咸生于未有而有灭于既有而
卷八 第 9b 页 WYG1400-0531d.png
无推而尽之则知有无回谢于一法相待而非原生灭
两行于一化映空而无主于是乃即之以成观反鉴以
求宗鉴明则尘累不止而仪像可睹观深则悟彻入微
而名实俱玄将寻其要必先于此然后非有非无之谈
方可得而言尝试论之有而在有者有于有者也无而
在无者无于无者也有有则非有无无则非无何以知
其然无性之性谓之法性法性之性因缘以之生生缘
无自相虽有而常无常无非绝有犹火传而不息夫然
卷八 第 10a 页 WYG1400-0532a.png
则法无异趣始末沦虚毕竟同争有无交归矣故游其
奥者心不待虑智无所缘不灭相而寂不修定而閒非
神遇以期通焉识空空之为玄斯其至也斯其极也过
此以往莫之或知又论之为体位始无方而不可诘触
类多变而不可穷或开远理以发兴或导近习以入深
或阖殊涂于一法而弗杂或辟百虑于同相而不分此
以绝夫垒瓦之谈而无敌于天下者也尔乃博引众经
以赡其辞畅发义音以弘其美美尽则智无不周辞博
卷八 第 10b 页 WYG1400-0532b.png
则广大悉备是故登其涯而无津挹其流而弗竭汪汪
焉莫测其量洋洋焉莫比其盛虽百川灌河未足语其
辩焉虽涉海求源未足穷其邃矣若然者非夫渊识旷
度孰能与之潜跃非夫越名反数孰能与之澹漠非夫
洞幽入冥孰能与之冲泊哉有高座沙门字曰童寿宏
才博见智周群籍玩服斯论佩之弥久虽神悟发中必
待感而应于时秦主姚王敬乐大法招集名学以隆三
宝德洽殊俗化流西域是使其人闻风而至既达关右
卷八 第 11a 页 WYG1400-0532c.png
即劝令宣译童寿以此论深广难卒精究因方言易省
故约本以为百卷计所遗落殆过参倍而文藻之士犹
以为繁咸累于博罕既其实譬大羹不和虽味不珍神
珠内映虽宝非用信言不美固有自来矣若遂令正典
隐于荣华玄朴亏于小成则百家竞辩九流争川方将
幽沦长夜背日月而昏逝不亦悲乎于是静寻所由以
求其本则知圣人依方设训文质殊体若以文应质则
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是以化行天竺辞朴而义
卷八 第 11b 页 WYG1400-0532d.png
微言近而旨远义微则隐昧无象旨远则幽绪莫寻故
令玩常训者牵于近习束名教者惑于未闻若开易进
之路则阶藉有由晓渐悟之方则始涉有津远于是简
繁理秽以详其中令质文有体义无所越辄依经立本
系以问论正其位分使类各有属谨与同止诸僧共别
撰以为集要凡二十卷虽不足增晖圣典庶无大谬如
其未允请俟来哲
念佛三昧诗集序
卷八 第 12a 页 WYG1400-0533a.png
序曰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
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
彻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閒
宇而感物通灵御心惟正动必入微此假修以凝神积
习以移性犹或若兹况夫尸居坐忘冥怀至极智落宇
宙而闇蹈大方者哉请言其始菩萨初登道位甫窥玄
门体寂无为而无弗为及其神变也则令脩短革常度
巨细互相违三光回景以移照天地卷而入怀矣又诸
卷八 第 12b 页 WYG1400-0533b.png
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
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
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像生焉非耳目
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
相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之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
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以兹而观一觌
之感乃发久习之流覆豁昏俗之重迷若以匹夫众定
之所缘固不得语其优劣居可知也是以奉法诸贤咸
卷八 第 13a 页 WYG1400-0533c.png
思一揆之契感寸阴之颓影惧来储之未积于是洗心
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寝夙宵惟勤庶夫贞诣之功以
通三乘之志临津济物与九流而同往仰援超步拔茅
之兴俯引弱进垂策其后以此览众篇之挥翰岂徒文
咏而已哉
沙门不敬王者论
晋成康之世车骑将军庾冰疑诸沙门抗礼万乘所明
理何骠骑有答至元兴中太尉桓公亦同此
卷八 第 13b 页 WYG1400-0533d.png
义谓庾言之未尽与八座书云佛之为化虽诞以茫浩
推乎视听之外以敬为本此出处不异盖所期者殊非
敬恭宜废也老子同王侯于三大原其所重皆在于资
生通运岂独以圣人在位而比称二仪哉将以天地之
大德曰生通生理物存乎王者故尊其神器而体寔惟
隆岂是虚相崇重义存弘御而已沙门之所以生生资
国存亦日用于理命岂有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
废其敬哉于时朝士名贤答者甚众虽言未悟时并互
卷八 第 14a 页 WYG1400-0534a.png
有其美徒咸尽所怀而理蕴于情遂令无上道服毁于
尘俗亮到之心屈乎人事悲夫斯乃交丧之所由千载
之否运深惧大法之将沦感前事之不忘故著论五篇
究叙微意岂曰渊壑之待晨露盖是伸其罔极亦庶后
之君子崇敬佛教者式详览焉
在家一
原夫佛教所明大要以出家为异出家之人凡有四科
其弘教通物则功侔帝王化兼治道至于感俗悟时亦
卷八 第 14b 页 WYG1400-0534b.png
无世不有但所遇有行藏故以废兴为隐显耳其中可
得论者请略而言之在家奉法则是顺化之民情未变
俗迹同方内故有天属之爱奉主之礼礼敬有本遂因
之而成教本其所因则功由在昔是故因亲以教爱使
民知其有自然之恩因严以教敬使民知有自然之重
二者之来实由冥应应不在今则宜寻其本故以罪对
为刑罚使惧而后慎以天堂为爵赏使悦而后动此皆
即其影响之报而明于教以因顺为通而不革其自然
卷八 第 15a 页 WYG1400-0534c.png
也何者夫厚身存生以有封为滞累根深固存我未忘
方将以情欲为苑囿声色为游观耽湎世乐不能自勉
而特出是故教之所检以此为涯而不明其外耳其外
未明则大同于顺化故不可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
而废其敬是故悦释迦之风者辄先奉亲而敬君变俗
投簪者必待命而顺动若君亲有疑则退求其志以俟
同悟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论
者立言之旨貌有所同故位夫内外之分以明在三之
卷八 第 15b 页 WYG1400-0534d.png
之志略叙经意宣寄所怀
出家二
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其为教也达患累缘于
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
求宗不由于顺化则不重运通之资息患不由于存身
则不䝿厚生之益此理之与形乖道之与俗反者也若
斯人者自誓始于落簪立志形乎变服是故凡在出家
皆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则服章不得与
卷八 第 16a 页 WYG1400-0535a.png
世典同礼遁世则宜高尚其迹夫然者故能拯溺俗于
沈流拔幽根于重劫远通三乘之津广开天人之路如
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
亦已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
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从此而观故知超
化表以寻宗则理深而义笃昭泰息以语仁则功末而
惠浅若然者虽将面冥山而旋步犹或耻闻其风岂况
与夫顺化之民尸禄之贤同其孝敬者哉
卷八 第 16b 页 WYG1400-0535b.png
求宗不顺化三
问曰寻夫老氏之意天地以得一为大王侯以体顺为
尊得一故为万化之本体顺故有运通之功然则明宗
必存乎体极体极必由于顺化是故先贤以为美谈众
论所不能异异夫众论者则义无所取而云不顺化何
邪答曰凡在有方同禀生于大化虽群品万殊精粗异
贯统极而言唯有灵与无灵耳有灵则有情于化无灵
则无情于化无情于化化毕而生尽生不由情故形朽
卷八 第 17a 页 WYG1400-0535c.png
而化灭有情于化感物而动动必以情故其生不绝其
生不绝则其化弥广而形弥积情弥滞而累弥深其为
患也焉可胜言哉是故经称泥洹不变以化尽为宅三
界流动以罪苦为场化尽则因缘永息流动则受苦无
穷何以明其然夫生以形为桎梏而生由化有化以情
感则神滞其本而智昏其照介然有封则所存唯已所
涉唯动于是灵辔失御生涂日开方随贪爱于长流岂
一受而已哉是故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
卷八 第 17b 页 WYG1400-0535d.png
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
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泥洹之名岂
虚称也哉请推而实之天地虽以生生为大而未能令
生者不死王侯虽以存存为功而未能令存者无患是
故前论云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
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义存于此义存于此斯沙门之
所以抗礼万乘高尚其事不爵王侯而沾其惠者也
体极不兼应四
卷八 第 18a 页 WYG1400-0536a.png
问曰历观前史上皇已来在位居宗者未始异其原本
本不可二是故百代同典咸一其统所谓唯天为大唯
尧则之如此则非智有所不照自无外可照非理有所
不尽自无理可尽以此而推视听之外廓无所寄理无
所寄则宗极可明今诸沙门不悟文表之意而惑教表
之文其为谬也固已甚矣若复显然有验此乃希世之
闻答曰夫幽宗旷邈神道精微可以理寻难以事诘既
涉乎教则以因时为捡虽应世之见优劣万差至于曲
卷八 第 18b 页 WYG1400-0536b.png
成在用感即民心而通其分分至则止其智之所不知
而不关其外者也若然则非体极者之所不兼兼之者
不可并御耳是以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
变而赏罚可言此但方内之阶差而犹不可顿设况其
外者乎请复推而广之以远其旨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者非不可论论之或乖六合之内论而不辩者非不可
辩辩之或疑春秋经世先王之志辩而不议者非不可
议议之者或乱此三者皆即其身耳目之所不至以为
卷八 第 19a 页 WYG1400-0536c.png
关键而不关视听之外者也因此而求圣人之意则内
外之道可合而明矣尝以为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
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详而辩
之指归可见理或有先合而后乖有先乖而后合先合
而后乖者诸佛如来则其人也先乖而后合者历代君
王未体极之主斯其流也何以明之经云佛有自然神
妙之法化物以权广随所入或为灵仙转轮圣帝或为
卿相国师道士若此之伦在所变现诸王君子莫之为
卷八 第 19b 页 WYG1400-0536d.png
谁此所谓合而后乖者也或有始创大业而功化未就
迹有参差故所受不同或期功于身后或显应于当年
圣王则之而成教者亦不可称算虽抑引无方必归涂
有会此所谓乖而后合者也若令乖而后合则拟步通
涂者必不自崖于一揆若令先合而后乖则释迦之与
尧孔发致不殊断可知矣是故自乖而求其合则知理
会之必同自合而求其乖则悟体极之多方但见形者
之所不兼故惑众涂而骇其异耳因兹而观天地之道
卷八 第 20a 页 WYG1400-0537a.png
功尽于运化帝王之德理极于顺通若以对夫独绝之
教不变之宗固不得同年而语其优劣亦已明矣
形尽神不灭五
问曰论旨以化尽为至极故造极者必违化而求宗求
宗不由于顺化是以引历代君王使同之佛教令体极
之至以权居统此雅论之所托自必于大通者也求之
实当理则不然何者夫禀气极于一生生尽则消液而
同无神虽妙物故是阴阳之所化耳既化而为生又化
卷八 第 20b 页 WYG1400-0537b.png
而为死既聚而为始又散而为终因此而推固知神形
俱化原无异统精粗一气始终同宅宅全则气聚而有
灵宅毁则气散而照灭散则反所受于天本灭则复归
于无物反覆终穷皆自然之数耳孰为之哉若令本异
则异气数合合则同化亦为神之处形犹火之在木其
生必存其毁必灭形离则神散而罔寄木朽则火寂而
靡托理之然矣假使同异之分昧而难明有无之说必
存乎聚散聚散气变之总名万化之生灭故庄子曰人
卷八 第 21a 页 WYG1400-0537c.png
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彼徒苦吾
又何患古之善言道者必有以得之若果然邪至理极
于一生生尽不化义可寻也答曰夫神者何邪精极而
为灵者也精极则非卦象之所图故圣人以妙物而为
言虽有上智犹不能定其体状穷其幽致而谈者以常
识生疑多同自乱其为诬也亦已深矣将欲言之是乃
言夫不可言今于不可言之中复相与而依俙神也者
圆应无生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
卷八 第 21b 页 WYG1400-0537d.png
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有情则可
以物感有识则可以数求数有精粗故其性各异智有
明闇故其照不同推此而论则知化以情感神以化传
情为化之母神为情之根情有会物之道神有冥移之
功但悟彻者反本惑理者逐物耳古之论道者亦未有
所同请引而明之庄子发玄音于大宗曰大块劳我以
生息我以死又以生为人羁死为反真此所谓知生为
大患以无生为反本者也文子称黄帝之言曰形有靡
卷八 第 22a 页 WYG1400-0538a.png
而神不化以不化乘化其变无穷庄子亦云持犯人之
形而犹喜若人之形万化而未始有极此所谓知生不
尽于一化方逐物而不反者也二子之论虽未究其实
亦当傍宗而有闻焉论者不寻无方生死之说而惑聚
散于一化不思神道有妙物之灵而谓精粗同尽不亦
悲乎火木之喻原自圣典失其流统故幽兴莫寻微言
遂沦于常教令谈者资之以成疑向使时无悟宗之匠
则不知有先觉之明冥传之功没世靡闻何者夫情数
卷八 第 22b 页 WYG1400-0538b.png
相感其化无端因缘密搆潜相传写自非达观孰识其
变自非达观孰识其会请为论者验之以实火之传于
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
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感深
惑者见形朽于一生便以谓神情俱丧犹睹火穷于一
木谓终期都尽耳此由从养生之谈非远寻其类者也
就如来论假令神形俱化始自天本愚智资生同禀所
受问所受者为受之于形邪为受之于神邪若受之于
卷八 第 23a 页 WYG1400-0538c.png
形凡在有形皆化而为神矣若受之于神是以神传神
则丹朱与帝尧齐圣重华与瞽瞍等灵其可然乎其可
然乎如其不可固知冥缘之搆著于在昔明闇之分定
于形初虽灵均善运犹不能变性之自然况降兹已还
乎验之以理则微言而有徵效之以事可无惑于大道
论成后有退居之宾步朗月而宵游相与共集法堂因
而问曰敬寻雅论大归可见殆无所间一日试重研究
盖所未尽亦许处耳意以为沙门德式是变俗之殊制
卷八 第 23b 页 WYG1400-0538d.png
道家之名器施于君亲固宜略于形敬今所疑者谓甫
创难就之业远期化表之功潜泽无现法之效来报玄
而未应乃今王公献供信士屈体得无坐受其德陷乎
早计之累虚沾其惠贻夫素餐之讥邪主人良久乃应
曰请为诸贤近取其类有人于此奉宣时命远通殊方
九译之俗问王者以当资以糇粮锡以舆服不答曰然
主人曰类可寻矣夫称沙门者何邪谓其发蒙俗之幽
昏启化表之玄路方将以兼忘之道与天下同往使希
卷八 第 24a 页 WYG1400-0539a.png
高者挹其遗风漱流者味其馀津若然虽大业未就观
其超步之迹所悟固已弘矣然则运通之功资存之益
尚未酬其始誓之心况答三业之劳乎又斯人者形虽
有待情无近寄视夫四事之供若蟭蚊之过乎其前者
耳濡沫之惠复焉足语哉众宾于是始悟冥涂以开辙
为功息心以净毕为道乃欣然怡襟咏言而退晋元兴
三年岁次阏逢于时天子蒙尘人百其忧凡我同志佥
怀缀旒之叹故因述斯论焉
卷八 第 24b 页 WYG1400-0539b.png
沙门袒服论
或问曰沙门袒服出自佛教是礼与答曰然问曰三代
殊制其礼不同质文之变备于前典而佛教出乎其外
论者咸有疑焉若有深致幸诲其未闻答曰玄古之民
大朴未亏其礼不文三王应世故与时而变因兹以观
论者之所执方内之格言耳何以知其然中国之所无
或得之于异俗其民不移故其道未亡是以天竺国法
尽敬于所尊表诚于神明率皆袒服所谓去饰之基者
卷八 第 25a 页 WYG1400-0539c.png
也虽记籍未流兹土其始似有闻焉佛出于世因而为
教明所行不左故应右袒何者将辨䝿贱必存乎位位
以进德则尚贤之心生是故沙门越名分以背时不退
已而求先又人之所能皆在于右若动不以顺则触事
生累过而能复虽中贤犹未得况有下于此者乎请试
言之夫形以左右成体理以邪正为用二者之来各乘
其本滞根不拔则事求愈应而形理相资其道微明世
习未移应微难辨袒服既彰则形随事感理悟其心以
卷八 第 25b 页 WYG1400-0539d.png
御顺之气表诚之体而邪正两行非其本也是故世尊
以袒服笃其诚而闲其邪使名实有当敬慢不杂然后
开出要之路导真性于久迷令淹世之贤不自绝于无
分希进之流不惑涂而旋步于是服膺圣门者咸履正
思顺异迹同轨缅素风而怀古背华俗以洗心寻本达
变即近悟远形服相愧理深其感如此则情化专向修
之弗倦动必以顺不觉形之自恭斯乃如来劝诱之外
因敛粗之妙迹而众谈未喻或欲革之反古之道何其
卷八 第 26a 页 WYG1400-0540a.png
深哉
何镇南难袒服论
见答问袒服指训兼弘标末文于玄古资形理于近用
使敬慢殊流诚服俱尽殆无间然至于所以明顺犹有
未同何者仪形之设盖在时而用是以事有内外乃可
以浅深应之李释之与周孔渐世之与遗俗在于因循
不同必无逆顺之殊明矣故老明兵凶处右礼以丧制
不左且四等穷奉亲之至三驱显王迹之仁在后而要
卷八 第 26b 页 WYG1400-0540b.png
其旨可见宁可寄至顺于凶事表吉诚于丧容哉郑伯
所以肉袒亦犹许男舆榇皆自以所乘者逆必受不测
之罚以斯而證顺将何在故率所怀想更详尽令内外
有归
答何镇南
敬寻问旨盖是开其远涂照所未尽令精粗并顺内外
有归三复斯诲所悟良多常以为道训之与名教释迦
之与周孔发致虽殊而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
卷八 第 27a 页 WYG1400-0540c.png
但妙迹隐于常用指归昧而难寻遂令至言隔于世典
谈士发殊涂之论何以知其然圣人因弋钓以去其甚
顺四时以简其烦三驱之礼失前禽而弗吝网罟之设
必待化而方用上极行苇之仁内匹释迦之慈使天下
齐已物我同观则是合抱之一毫岂直有间于优劣而
非相与者哉然自迹而寻犹大同于兼爱远求其实则
阶差有分分外之所通未可胜言故渐兹以进德令事
显于君亲从此而观则内外之教可知圣人之情可见
卷八 第 27b 页 WYG1400-0540d.png
但归涂未启故物莫之识若许其如此则袒服之义理
不容疑来告记谓宜更详尽故复究叙本怀原夫形之
化也阴阳陶铸受左右之体昏明代运有死生之说人
情咸悦生而惧死好进而恶退是故先王既顺民性抚
其自然令吉凶殊制左右异位由是吉事尚左进爵以
厚其生凶事尚右哀容以毁其性斯皆本其所受因顺
以通教感于事变怀其先德者也世之所䝿者不过生
存生存而屈伸进退道尽于此浅深之应于是乎在沙
卷八 第 28a 页 WYG1400-0541a.png
门则不然后身退已而不谦卑时来非我而不辞辱卑
以自牧谓之谦居众人之所恶谓之顺谦顺不失其本
则日损之功易积出要之路可游是故遁世遗荣反俗
而动动而反俗者与夫方内之贤虽貌同而实异何以
明之凡在出家者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
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推此而言固知发轸归
涂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世务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
情累其生则生可绝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然则向
卷八 第 28b 页 WYG1400-0541b.png
之所谓吉凶成礼奉亲事君者盖是一域之言耳未始
出于有封有封未出则是玩其文而未达其变若然方
将滞名教以徇生乘万化而背宗自至顺而观得不曰
逆乎渐世之与遗俗指存于此
明报应论
问曰佛经以杀生罪重地狱斯罚冥科幽司应若影响
余有疑焉何者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
以为神宅寄生栖照津畅明识虽托之以存而其理天
卷八 第 29a 页 WYG1400-0541c.png
绝岂唯精粗之间固亦无受伤之地灭之既无害于神
亦犹灭天地间水火耳又问万物之心爱欲森繁但私
我有已情虑之深者耳若因情致报乘感生应则自然
之迹顺何所寄哉答曰意谓此二条始是来问之关键
立言之津要津要既明则群疑同释始涉之流或因兹
以悟可谓朗滞情于常识之表发奇唱于未闻然佛教
深玄微言难辩苟未统夫指归亦焉能畅其幽致当为
依傍大宗试叙所怀推夫四大之性以明受形之本则
卷八 第 29b 页 WYG1400-0541d.png
假于异物托为同体生若遗尘起灭一化此则慧观之
所入智忍之所游也于是乘去来之自运虽聚散而非
我寓群形于大梦实处有而同无岂复有封于所受有
系于所恋哉若斯理自得于心而外物未悟则悲独善
之无功感先觉而兴怀于是思弘道以明训故仁恕之
德存焉若彼我同得心无两对游刃则泯一玄观交兵
则莫逆相遇伤之岂唯无害于神固亦无生可杀此则
文殊按剑迹逆而道顺虽复终日挥戈措刃无地矣若
卷八 第 30a 页 WYG1400-0542a.png
然者方将托鼓舞以尽神运干戚而成化虽功被犹无
赏何罪罚之有邪若反此而寻其源则报应可得而明
推事而求其宗则罪罚可得而论矣尝试言之夫因缘
之所感变化之所生岂不由其道哉无明为惑网之渊
贪爱为众累之府二理俱游冥为神用吉凶悔吝唯此
之动无明掩其照故情想凝滞于外物贪爱流其性故
大结而成形形结则彼我有封情滞则善恶有主有
封于彼我则私其身而身不忘有主于善恶则恋其生
卷八 第 30b 页 WYG1400-0542b.png
而生不绝于是甘寝大梦昏于同迷抱疑长夜所存唯
著是故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自至罪成则
地狱斯罚此乃必然之数无所容疑矣何者会之有本
则理自冥对兆之虽微势极则发是故心以善恶为形
声报以罪福为影响本以情感而应自来岂有幽司由
御失其道也然则罪福之应唯其所感感之而然故谓
之自然自然者即我之影响耳于夫主宰复何功哉请
寻来问之要而验之于实难旨全许地水火风结而成
卷八 第 31a 页 WYG1400-0542c.png
身以为神宅此即宅有主矣问主之居宅有情邪无情
邪若云无情则四大之结非主宅之所感若以感不由
主故处不以情则神之居宅无情无痛痒之知神既无
知宅又无痛痒以接物则是伐卉剪林之喻无明于义
若果有情四大之结是主之所感也若以感由于主故
处必以情则神之居宅不得无痛痒之知神既有知宅
又受痛痒以接物固不得同天地间水火风明矣因兹
以谈夫神形虽殊相与而化内外诚异浑为一体自非
卷八 第 31b 页 WYG1400-0542d.png
达观孰得其际邪苟未之得则愈久愈迷耳凡禀形受
命莫不尽然也受之既然各以私恋为滞滞根不拔则
生理弥固爱源不除则保之亦深设一理逆情使方寸
迷乱而况举体都亡乎是故同逆相乘共生雠隙祸心
未冥则构怨不息纵复悦毕受恼情无遗憾形声既著
则影响自彰理无先期数合使然也虽欲逃之其可得
乎此则因情致报乘感生应但立言之旨本异故其会
不同耳
卷八 第 32a 页 WYG1400-0543a.png
问曰若以物情重生不可致丧则生情之由私恋之惑
耳宜朗以达观晓以大方岂得就其迷滞以为报应之
对哉答曰夫事起必由于心报应必由于事是故自报
以观事而事可变举事以责心而心可反推此而言则
知圣人因其迷滞以明报应之对不就其迷滞以为报
应之对也何者人之难悟其日固久是以佛教本其所
由而训必有渐知久习不可顿废故先示之以罪福罪
福不可都忘故使权其轻重轻重权于罪福则验善恶
卷八 第 32b 页 WYG1400-0543b.png
以宅心善恶滞于私恋则推我以通物二理兼弘情无
所系故能尊贤容众恕已施安远寻影响之报以释往
复之迷迷情既释然后大方之言可晓保生之累可绝
夫生累者虽中贤犹未得岂常智之所达哉
三报论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
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
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
卷八 第 33a 页 WYG1400-0543c.png
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先后虽异
咸随所遇而为对对有强弱故轻重不同斯乃自然之
赏罚三报之大略也非夫通才达识入要之明罕得其
门降兹已还或有始涉大方以先悟为蓍龟博综内籍
反三隅于未闻师友仁匠习以移性者差可得而言请
试论之夫善恶之兴由其有渐渐以之极则有九品之
论凡在九品非其现报之所摄然则现报绝夫常类可
知类非九品则非三报之所摄何者若利害交于目前
卷八 第 33b 页 WYG1400-0543d.png
而顿相倾夺神机自运不待虑而发发不待虑则报不
旋踵而应此现报之一隅绝夫九品者也又三业殊体
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智力之所
免也将推而极之则义深数广不可详究故略而言之
相参怀佛教者以有得之世或有积善而殃集或有凶
邪而致庆此皆现业未就而前行始应故曰祯祥遇祸
妖孽见福疑似之嫌于是乎在何以谓之然或有欲匡
主救时道济生民拟步高迹志在立功而大业中倾天
卷八 第 34a 页 WYG1400-0544a.png
殃顿集或有栖迟衡门无闷于世以安步为舆优
游卒岁而时来无妄运非所遇世道交沦于其间
昔或有名冠四科道在入室全爱体仁慕上善以
进德若斯人也含冲和而纳疾履信顺而夭年此
皆立功立德之舛变疑嫌之所以生也大义既
明宜寻其对对各有本待感而发逆顺虽殊其
揆一耳何者倚伏之契定于在昔冥符告命潜
相回换故令祸福之气交谢于六府善恶之报
卷八 第 34b 页 WYG1400-0544b.png
舛互而两行是使事应之际愚智同惑谓积善之无庆
积恶之无殃感神明而悲所遇慨天殃之于善人咸谓
名教之书无宗于上遂使大道翳于小成以正言为善
诱应心求实必至理之无此原其所由由世典以一生
为限不明其外其外未明故寻理者自毕于视听之内
此先王即民心而通其分以耳目为关键者也如今合
内外之道以求弘教之情则知理会之必同不惑泉涂
而骇其异若能览三报以观穷通之分则尼父之不答
卷八 第 35a 页 WYG1400-0544c.png
仲由颜冉对圣匠而如愚皆可知矣亦有缘起而缘生
法虽预入谛之明而遗爱未忘犹以三报为华苑或跃
而未离于渊者也推此以观则知有方外之宾服膺妙
法洗心玄门一诣之感超登上位如斯伦匹宿殃虽积
功不在治理自安消非三报之所及因兹而言佛经所
以越名教绝九流者岂不以疏神达要陶铸灵府穷源
尽化镜万象于无象者也
卷八 第 35b 页 WYG1400-0544d.png
佛影铭
夫滞于近习不达希世之闻抚常永日罕怀事外之感
是使尘想制于玄襟天罗网其神虑若以之穷龄则此
生岂遇以之希心则开悟靡期于是发愤忘食情百其
慨静虑閒夜理契其心尔乃恩沾九泽之惠三复无缘
之慈妙寻法身之应以神不言之化化不以方唯其所
卷八 第 36a 页 WYG1400-0545a.png
感慈不以缘冥怀自得譬日月丽天光影弥晖群品熙
荣有情同顺咸欣悬映之在已罔识曲成之攸寄妙物
之谈功尽于此将欲拟夫幽极以言其道髣髴存焉而
不可论何以明之法身之运物也不物物而兆其端不
图终而会其成理玄于万化之表数绝乎无形无名者
也若乃语其筌寄则道无不在是故如来或晦先迹以
崇基或显生涂而定体或独发于莫寻之境或相待于
既有之场独发类乎形相待类乎影推夫冥寄为有待
卷八 第 36b 页 WYG1400-0545b.png
耶为无待耶自我而观则有间于无间矣求之法身原
无二统形影之分孰际之哉而今之闻道者咸摹圣体
于旷代之外不悟灵应之在兹徒知圆化之非形而动
止方其迹岂不诬哉远昔寻先师奉侍历载虽启蒙慈
训托志玄籍每想奇闻以笃其诚遇西域沙门辄餐游
方之说故知有佛影而传者尚未晓然及在此山值罽
宾禅师南国律学道士与昔闻既同并是其人游历所
经因其详问乃多有先徵然后验神道无方触像而寄
卷八 第 37a 页 WYG1400-0545c.png
百虑所会非一时之感于是悟彻其诚应深其信将援
同契发其真趣故与夫随喜之贤图而铭焉
廓矣大像理玄无名体神入化落影离形回晖层岩凝
映虚亭在阴不昧处暗愈明婉步蝉蜕朝宗百灵应不
同方迹绝两冥茫茫荒宇靡劝靡奖谈虚写容拂空
传像相具体微冲姿自朗白毫吐曜昏夜中爽感彻乃
应扣诚发响留音停岫津悟冥赏抚之有会功弗由曩
旋踵忘敬罔虑罔识三光掩晖万象一色庭宇幽蔼
卷八 第 37b 页 WYG1400-0545d.png
归涂莫测悟之以静震之以力慧风虽遐维尘攸息匪
伊玄览孰扇其极希音远流乃眷东顾欣风慕道仰
规玄度妙尽毫端运微轻素托彩虚凝殆映霄雾迹以
像真理深其趣奇兴开襟祥风引路清气回于轩宇昏
明文而未曙髣髴镜神仪依稀若真遇铭之图之曷
营曷求神之听之鉴尔所脩庶兹巨轨映彼玄流漱清
灵沼饮和至柔照虚应简智落乃周深怀冥托霄想神
游毕命一对长谢百忧
卷八 第 38a 页 WYG1400-0546a.png
晋义熙八年岁在壬子五月一日共立此台拟像本山
因即以寄诚虽成由人匠而功无所加至于岁次星纪
赤奋若贞于太阴之墟九月三日乃详检别记铭之于
石爰自经始人百其诚道俗欣之感遗迹以悦心于是
情以本应事忘其劳于时挥翰之宾佥焉同咏咸思存
远猷托相异闻庶来贤之重轨故备时人于影集大通
之会诚非理所期至于伫襟遐慨固已超夫神境矣
卷八 第 38b 页 WYG1400-0546b.png
晋襄阳丈六金像颂
昔众祐降灵出自天竺托化王宫兴于上国显迹重冥
开辟神路明晖宇宙光宅大千万流澄源圆映无主觉
道虚凝湛焉遗照于是乘变化以动物而众邪革心跬
神步以感时而群疑同释法轮玄运三乘并辙道世交
兴天人攸梦净音既畅逸响远流密风遐扇远生善教
末年垂千祀徒欣大化而运乖其会弗获叩津沙门发
明渊极魍魉神影餐服至言虽欣味馀尘道风遂迈拟
卷八 第 39a 页 WYG1400-0546c.png
足逸步玄迹已邈每希想光晷髣髴容仪寤寐兴怀若
形心目冥应有期幽情莫发慨焉自悼悲愤靡寄乃远
契百念慎敬慕之思追述八王同志之感魂交寝梦而
情悟于中遂命门人铸而像焉夫形理虽殊阶涂有渐
精粗诚异悟亦有因是故拟状灵范启殊津之心仪形
神模辟百虑之会使怀远者兆玄根于来叶存近者遘
重劫之厚缘乃道福兼弘真迹可践三源反流九神同
渊于时四辈悦情道俗齐趣迹响和应者如林铸均有
卷八 第 39b 页 WYG1400-0546d.png
虚室之供而进助者不以纤毫为挫劝佐有弥劫之勤
而操务者不以昏疲告劳因物任能不日而成功自人
事犹天匠焉夫明志莫如词宣德莫如颂故志以词显
而功业可存德以颂宣而形容可像匪词匪颂将何美
焉乃作颂曰
堂堂天师明明远度淩迈群萃超然先悟慧在恬虚妙
不以数感时而兴应世成务金颜映发奇相晖布肃肃
灵仪峨峨神步茫茫造物玄运冥驰伟哉释迦与化推
卷八 第 40a 页 WYG1400-0547a.png
移静也渊默动也天随绵绵远御亹亹长縻反宗无像
光潜影离仰慕千载是拟是仪
谢安帝劳问书
释慧远顿首阳月和暖愿御膳顺宜贫道先婴重疾年
衰益甚猥蒙慈诏曲垂光慰感惧之深实百于怀幸遇
庆会而形不自运此情此慨良无以喻
安帝诏答
卷八 第 40b 页 WYG1400-0547b.png
阳中感怀知所患未佳甚情耿去月发江陵在道多诸
恶情迟兼常本冀经过相见法师既养素山林又所患
未痊邈无复因增其叹恨
与隐士刘遗民等书
每寻畴昔游心世典以为当年之华苑也及见老庄便
悟名教是应变之虚谈耳以今而观则知沈冥之趣岂
得不以佛理为先苟会之有宗则百家同致君诸人并
卷八 第 41a 页 WYG1400-0547c.png
为如来贤弟子也策名神府为日已久徒积怀远之兴
而乏因籍之资以此永年岂所以励其宿心哉意谓六
斋宜简绝常务专心空门然后津寄之情笃来生之计
深矣若染翰缀文可托兴于此虽言生于不足然非言
无以畅一诣之感因骥之喻亦何必远寄古人
与鸠摩罗什书
释慧远顿首去岁得姚左军书具承德问仁者曩绝殊
卷八 第 41b 页 WYG1400-0547d.png
域越自外境于时音译未交闻风而悦但江湖难寘以
形乖为叹耳顷知承否通之会怀宝来游至止有问则
一日九驰徒情欣雅味而无由造尽寓目望途固以增
其劳伫每欣大法宣流三方同遇虽运钟其末而趣均
在昔诚未能扣津妙门感彻遗灵至于虚襟遣契亦无
日不怀夫旃檀移植则异物同熏摩尼吐曜则众珍自
积是惟教合之道犹虚往实归况宗一无像而应不以
情者乎是故负荷大法者必以无执为心会友以仁者
卷八 第 42a 页 WYG1400-0548a.png
使功不自已若令法轮不停轸于八正之路三宝不辍
音于将尽之期折世智之角杜异人之口则满愿不专
美于绝代龙树岂独善于前踪今往比量衣裁愿登高
座为著之并天漉之器此既法物聊以示怀
鸠摩罗什答慧远书
鸠摩罗什和南既未言面又文辞殊隔导心之路不通
得意之缘圯绝传译来贶粗承风德比知何如备闻一
卷八 第 42b 页 WYG1400-0548b.png
途可以蔽百经言末后东方当有护法菩萨勖哉仁者
善弘其事夫财有五备福戒博闻辩才深智兼之者道
隆未具者疑滞仁者备之矣所以寄心通好因译传意
岂其能尽粗酬来意耳损所致比量衣裁欲令登法座
时著当如来意但人不称物以为愧耳今往常所用鍮
石双口澡罐可备法物之数也
重与罗什书
日有凉气比复何如去月法识道人至闻君欲还本国
卷八 第 43a 页 WYG1400-0548c.png
情以怅然先闻君方当大出诸经故未欲便相咨求若
此传不虚众恨可言今辄略问数十条事冀有馀暇一
一为释此虽非经中之大难要欲取决于君耳
遗昙摩流支书
佛教之兴先行上国自分流已来四百馀年至于沙门
律戒所阙尤多顷有西域道士弗若多罗是罽宾人其
卷八 第 43b 页 WYG1400-0548d.png
讽十诵梵本有罗什法师通才博见为之传译十诵之
中文始过半多罗早丧中途而寝不得究竟大业慨恨
良深传闻行者赍此经自随甚欣所遇冥运之来岂人
事而已耶想弘道为物感时而动叩之有人必情无所
吝若能为律学之徒毕此经本开示梵行洗其耳目使
始涉之流不失无上之津澡怀胜业者日月弥朗此则
惠深德厚人神同感矣幸愿垂怀不乖往意一二悉诸
道人所具
卷八 第 44a 页 WYG1400-0549a.png
答卢循
损饷六种深抱情至益智乃是一方异味即于僧中行
之
庐山记
山在江州浔阳南南滨官亭北对九江九江之南为小
江山去小江三十里馀左挟彭蠡右傍通川引三江之
流而据其会山海经云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
卷八 第 44b 页 WYG1400-0549b.png
一曰天子障彭泽也山在其西故旧语以所滨为彭蠡
有匡续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遁世隐时潜居其下或
云续受道于仙人而适游其岩遂托室岩岫即岩成馆
故时人感其所止为神仙之庐而名焉其山大岭凡有
七重圆基周回垂五百里风雨之所摅江山之所带高
岩仄宇峭壁万寻幽岫穹崖人兽两绝天将雨则有白
气先抟而缨络于山岭下及至触石吐云则倏忽而集
或大风振岩逸响动谷群籁竞奏其声骇人此其化不
卷八 第 45a 页 WYG1400-0549c.png
可测者矣众岭中第三岭极高峻人之所罕经也太史
公东游登其峰而遐观南眺五湖北望九江东西肆目
若登天庭焉其岭下半里许有重岩上有悬崖古仙之
所居也其后有岩汉董奉复馆于岩下常为人治病法
多神验病愈者令栽杏五株数年间蔚然成林计奉在
人间近三百年容状常如三十时俄而升仙绝迹于杏
林其北岭西岩之间常悬流遥沾激势相趣百馀仞中
云气映天望之若山有云雾焉其南岭临宫亭湖下有
卷八 第 45b 页 WYG1400-0549d.png
神庙即以宫亭为号其神安侯也亭有所谓感化七
岭同会于东共成峰崿其岩穷绝莫有升之者昔野夫
见人著沙弥服凌云直上既至则踞其峰良久乃与云
气俱灭此似得道者当时能文之士咸为之异又所止
多奇触象有异北背重阜前带双流所背之山左有龙
形而右塔基焉下有甘泉涌出冷暖与寒暑相变盈减
经水旱而不异寻其源出自于龙首也南对高峰上有
奇木独绝于林表数十丈其下似一层浮图白鸥之所
卷八 第 46a 页 WYG1400-0550a.png
翔玄云之所入也东南有香垆山孤峰独秀起游气笼
其上则氤氲若香烟白云映其外则炳然与众峰殊别
将雨则其下水气涌出如马车盖此龙井之所吐其左
则翠林青雀白猿之所憩玄鸟之所蛰西有石门其前
似双阙壁立千馀仞而瀑布流焉其中鸟兽草木之美
灵药万物之奇略举其异而已耳
又
自托此山二十三载再践石门四游南岭东望香垆峰
卷八 第 46b 页 WYG1400-0550b.png
北眺九江传闻有石井方湖中有赤鳞踊出野人不能
叙直叹其奇而已矣
释慧持
与桓太尉玄书
本欲栖病峨嵋之观化流沙之表不能负其发足之
怀便束装首路
卷八 第 47a 页 WYG1400-0550c.png
释法遇
与慧远书
吾人微闇短不能率众和上虽隔在异域犹远垂忧念
吾罪深矣
竺僧度
答妻苕华书
卷八 第 47b 页 WYG1400-0550d.png
夫事君以治一国未若弘道以济万邦事亲以成一家
未若弘道以济三界发肤不毁俗中之近言耳但吾德
不及远未能兼被以此为愧然积篑成山亦冀从微至
著也且披袈裟振锡杖饮清流咏波若虽公王之服八
珍之膳铿锵之声炜晔之色不与易也若能悬契则同
卷八 第 48a 页 WYG1400-0551a.png
期于泥洹矣且人心各异有若其面卿之不乐道犹我
之不慕俗矣杨氏长别离矣万世因缘于今绝矣岁聿
云暮时不我与学道者当以日损为志处世者当以及
时为务卿年德并茂宜速有所慕莫以道士经心而坐
失盛年也
僧祛叱
答张奴颂
卷八 第 48b 页 WYG1400-0551b.png
悠悠世事惑滋损益使欲尘神横生悦怿惟此哲人渊
觉先见思形浮沫瞩影遄电累踬声华蔑丑章弁视色
悟空玩物伤变舍纷绝有断习除恋青条曲荫白茅以
荐依畦啜麻邻崖饮荐慧定计昭妙真曰眷慈悲有增
深想无倦
庐山诸道人
游石门诗序
卷八 第 49a 页 WYG1400-0551c.png
石门在精舍南十馀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
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
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
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迹绝径回
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
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馀人咸
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涂竞进虽乘危
履石并以所悦为安既至则援木寻葛历崄穷崖猿臂
卷八 第 49b 页 WYG1400-0551d.png
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
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回
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
象触类之形至可乐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
池文石发䌽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
亦已备矣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游观未久而天
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
开阖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乃其将登则翔禽拂
卷八 第 50a 页 WYG1400-0552a.png
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
之有寄虽髣髴犹闻而神以之畅虽乐不期欢而欣以
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退而寻之
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
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閒邃笃其情耶并三复斯谈犹
昧然未尽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
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于是徘徊崇
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细
卷八 第 50b 页 WYG1400-0552b.png
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
途日隔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
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释文纪卷八